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三次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三次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模擬試題(三)
化學試卷共4頁,考試時間為40分鐘,滿分50分。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下列傳統工藝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 煉生鐵 B. 曬海鹽 C. 扎風箏 D. 捏面人
2. 空氣污染是引起多種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質中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 N2 B. PM2.5 C. He D. H2O
3. 提高公共安全意識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下列屬于禁止煙火的圖標是
A. B. C. D.
4.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桶 B. 純棉毛巾
C. 瓷碗 D. 不銹鋼盆
5.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
A. 過濾 B. 溶解
C. 裝入固體粉末 D. 連接儀器
6. 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Earth for All”。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 使用天然纖維,拒絕化學纖維 B. 發展生態農業,全面禁用農藥
C. 垃圾分類回收,減少塑料包裝 D. 推廣電動汽車,電池集中填埋
7. 2023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主題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下列關于安全的做法正確的是
A. 天然氣泄漏時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
B. 加入過量添加劑使制作的食物更加美味
C 高層樓房著火時,快速乘坐電梯逃離
D. 不慎將氫氧化鈉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8. 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是必備的化學素養,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B. 實驗室用CO還原Fe2O3,黑色固體變為紅色
C. 向鋅粒中加入稀硫酸,產生大量氫氣
D. 電解水實驗中,正負極產生氣體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約為1:2
9. 下列化學觀念不正確的是
A. 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 B. 所有物質都能無條件轉化
C. 物質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創造的 D. 物質的性質與組成、結構有關
10. 下列藥品或物品的使用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所需藥品或物品
A 鑒別和 澄清石灰水
B 鑒別和空氣 帶火星木條
C 除去碳粉中的鐵粉 磁鐵
D 除去溶液中的 過量溶液
A. A B. B C. C D. D
二、非選擇題[19題(6)2分,化學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35分]
11. 鋅相對原子質量的國際新標準由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
(1)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
(2)鋅元素的核電荷數為________。
(3)n數值是________。
12. 化學在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化學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1)呂朋走進廚房看見媽媽在天然氣灶上蒸饅頭,天然氣屬于的能源類型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者“不可再生能源”)。
(2)饅頭中富含營養素是________。
(3)家家戶戶都用天然氣做飯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
13.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消除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可利用如下反應,下圖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已配平)。
(1)保持B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2)C物質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
(3)D的化學式為________。
14. 石墨烯最有潛力成為硅的替代品,它是目前已知材料中電子傳導速率最快的,石墨烯是將石墨逐層剝離,直到最后形成一個單層,厚度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單層石墨。
(1)制取單晶硅第二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
(2)石墨烯屬于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石墨烯和石墨分別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物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15. 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
(1)液態空氣汽化時首先分離出氮氣,原理是________。
(2)此分離空氣法屬于物理變化,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
16. 海水中含有豐富的化學資源,可提取食鹽。如圖是粗鹽提純的部分流程,粗鹽中的雜質有泥沙、氯化鈣、氯化鎂,回答下列問題。
(1)過濾后,濾渣中除泥沙外,還含有________。(填化學式)
(2)寫出加入適量的鹽酸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寫一個即可)
(3)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________時即停止加熱。
17. 根據圖中、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
(1)40℃時,、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________。
(2)時,將固體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
(3)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情況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飽和的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 與氯化鈉相比,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
B. 除去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C. 20℃時,向質量分數為25%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可得到40%的氯化鈉溶液
18. 如圖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取裝置。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若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向圖①的C裝置中添加液體藥品________(填名稱)達到干燥氣體的目的。
(2)圖②是根據圖①設計的簡易制氧機簡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制取氧氣過程中洗氣室壓強減小
B. 通過洗氣室中的水可觀察輸出氧氣的速率
C. 劑和劑可能為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19. 興趣小組開展了跨學科實踐活動,探究“土壤酸堿性形成的原因及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查閱資料】
①含有的溶液與足量溶液,微熱,會產生有氨味的氣體。
② 有關物質的溶解性
物質
溶解性 溶 溶 溶 溶 不溶
【探究一】土壤酸堿度的測定
小組同學在某農田采集了3份土壤樣品,處理后分別與適量水混合,操作如圖①所示。測得分別為5.5、5.7、5.6。
(1)根據測定結果,該農田的土壤酸堿性呈________。
【探究二】土壤酸堿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2)小組同學分別在4個燒杯中倒入不同的溶液,保持其他條件一致,放入8粒大小相當的綠豆,觀察記錄數據如圖②。由圖可知,土壤________時,綠豆生長狀況最好。
【探究三】酸性土壤形成的原因及改良
(3)小組同學向種植戶了解到,近幾年該農田長期施用化肥。為檢測在土壤中的殘留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序號 操作 現象 結論
1 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溶液,微熱。 ________ 無
2 另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________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有
【反思交流】
(4)農作物吸收的量比的量________(填“大”或“小”)。
【拓展延伸】
(5)在農作物吸收的同時,會釋放出,使土壤呈酸性。假設土壤浸出液中的酸只有,使用熟石灰改良上述土壤的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查閱資料】農作物吸收的同時,會釋放出。
(6)小組同學認為酸性土壤中更適合施用化肥,可以減輕土壤進一步酸化問題。理由是________。
三、計算題(共5分)
20. 鋁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航空航天工業最具競爭力的輕質高強結構材料之一,生產中利用鋁土礦(主要成分是,雜質中不含鋁元素)來冶煉金屬鋁。現用的某鋁土礦石煉出的鋁。(化學方程式:)
(1)中鋁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填最簡整數比)。
(2)計算該鋁土礦石中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模擬試題(三)
化學試卷共4頁,考試時間為40分鐘,滿分50分。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下列傳統工藝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 煉生鐵 B. 曬海鹽 C. 扎風箏 D. 捏面人
【答案】A
【解析】
【詳解】A、煉生鐵是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將鐵從鐵的化合物中還原出來,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曬海鹽,只是狀態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扎風箏,只是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捏面人,只是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A。
2. 空氣污染是引起多種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質中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 N2 B. PM2.5 C. He D. H2O
【答案】B
【解析】
【詳解】A、空氣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等。氮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氣,故A錯誤;
B、可吸入顆粒物,通常是指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又稱PM2.5。可吸入顆粒物在環境空氣中持續的時間很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的影響都很大。PM2.5屬于空氣污染物,故B正確;
C、氦氣屬于稀有氣體,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氣,故C錯誤;
D、水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氣,故D錯誤。
故選B。
3. 提高公共安全意識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下列屬于禁止煙火的圖標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 是禁止放易燃物圖標,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B. 是易燃物圖標,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C. 是爆炸性物質圖標,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D. 是禁止煙火圖標,此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4.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桶 B. 純棉毛巾
C. 瓷碗 D. 不銹鋼盆
【答案】A
【解析】
【詳解】A、塑料桶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選項正確;
B、棉是天然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故選項錯誤;
C、瓷碗是用瓷土燒制而成的,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選項錯誤;
D、不銹鋼屬于金屬材料,故選項錯誤;
故選:A。
5.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
A. 過濾 B. 溶解
C. 裝入固體粉末 D. 連接儀器
【答案】C
【解析】
【詳解】A、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質,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取用粉末狀藥品,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故符合題意;
D、把橡皮塞慢慢轉動著塞進試管口,切不可把試管放在桌上在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試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C。
6. 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Earth for All”。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 使用天然纖維,拒絕化學纖維 B. 發展生態農業,全面禁用農藥
C. 垃圾分類回收,減少塑料包裝 D. 推廣電動汽車,電池集中填埋
【答案】C
【解析】
【詳解】A、合理使用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拒絕化學纖維不符合這一主題,故A不符合題意;
B、發展生態農業,合理使用農藥,全面禁用農藥不符合這一主題,故B不符合題意;
C、垃圾分類回收,減少塑料包裝,可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符合這一主題,故C符合題意;
D、,電池集中填埋,會污染土壤,不符合這一主題,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 2023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主題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下列關于安全的做法正確的是
A. 天然氣泄漏時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
B. 加入過量添加劑使制作的食物更加美味
C. 高層樓房著火時,快速乘坐電梯逃離
D. 不慎將氫氧化鈉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答案】D
【解析】
【詳解】A、天然氣泄漏時應立即關閉閥門打開門窗通風來降低天然氣的濃度,打開排風扇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做法錯誤;
B、食品添加劑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可依法添加使用,不能過量使用,做法錯誤;
C、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中會隨時斷電或電梯因熱的作用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做法錯誤;
D、如果不慎將氫氧化鈉沾到皮膚上,可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對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從而減輕氫氧化鈉對皮膚的腐蝕,做法正確;
故選D。
8. 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是必備化學素養,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硫空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B. 實驗室用CO還原Fe2O3,黑色固體變為紅色
C. 向鋅粒中加入稀硫酸,產生大量氫氣
D. 電解水實驗中,正負極產生的氣體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約為1:2
【答案】D
【解析】
【詳解】A、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A不正確;
B、實驗室用CO還原Fe2O3,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B不正確;
C、向鋅粒中加入稀硫酸,產生大量氣泡,描述實驗現象不能出現具體物質的名稱。C不正確;
D、電解水實驗中,正負極產生的氣體分別是氧氣和氫氣,在相同條件下氧氣和氫氣的體積之比約為1:2。D正確。
綜上所述:選擇D。
9. 下列化學觀念不正確的是
A. 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 B. 所有物質都能無條件轉化
C. 物質既有天然存在也有人工創造的 D. 物質的性質與組成、結構有關
【答案】B
【解析】
【詳解】A、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物質的用途反映物質的性質,故A說法正確;
B、物質相互轉化時,有的需要反應條件,有的不需要反應條件,故B說法錯誤;
C、物質既有天然存在的,屬于天然物,也有人工創造的物質,屬于人造物,故C說法正確;
D、物質的性質與組成、結構有關,故D說法正確。
故選B。
10. 下列藥品或物品的使用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所需藥品或物品
A 鑒別和 澄清石灰水
B 鑒別和空氣 帶火星木條
C 除去碳粉中的鐵粉 磁鐵
D 除去溶液中的 過量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氮氣不能,能出現兩種明顯不同的現象,可以鑒別,故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B、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空氣會使帶火星的木條熄滅,能出現兩種明顯不同的現象,可以鑒別,故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C、鐵粉能被磁鐵吸引,碳粉不能,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D、HCl能與過量Ca(OH)2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氫氧化鈣(過量的),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D。
二、非選擇題[19題(6)2分,化學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35分]
11. 鋅相對原子質量的國際新標準由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
(1)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
(2)鋅元素的核電荷數為________。
(3)n的數值是________。
【答案】(1)6538
(2)30 (3)8
【解析】
【小問1詳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5.38;
【小問2詳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故鋅元素的核電荷數為:30;
【小問3詳解】
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30=2+n+18+2,n=8。
12. 化學在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化學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1)呂朋走進廚房看見媽媽在天然氣灶上蒸饅頭,天然氣屬于的能源類型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者“不可再生能源”)。
(2)饅頭中富含的營養素是________。
(3)家家戶戶都用天然氣做飯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
【答案】(1)不可再生能源
(2)糖類 (3)溫室效應加劇
【解析】
【小問1詳解】
天然氣短時間內不能從自然界中獲取,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能源;
【小問2詳解】
饅頭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故填:糖類;
【小問3詳解】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加劇,故填:溫室效應加劇。
13.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消除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可利用如下反應,下圖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已配平)。
(1)保持B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2)C物質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
(3)D的化學式為________。
【答案】(1)(或氧分子)
(2)
(3)
【解析】
【小問1詳解】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B為氧氣,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填:O2;
【小問2詳解】
C物質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設碳元素化合價為x,,計算出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故填 :+4。
【小問3詳解】
圖示微觀反應示意圖已配平,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不變,計算出D物質中共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故D物質為水,化學式為H2O;故填:H2O。
14. 石墨烯最有潛力成為硅的替代品,它是目前已知材料中電子傳導速率最快的,石墨烯是將石墨逐層剝離,直到最后形成一個單層,厚度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單層石墨。
(1)制取單晶硅第二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
(2)石墨烯屬于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石墨烯和石墨分別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物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置換反應
(2) ①. 單質 ②. 相同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化學方式可知,制取單晶硅第二步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基本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填:置換反應。
【小問2詳解】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石墨烯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分別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物都是二氧化碳。故填:單質;相同。
15. 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
(1)液態空氣汽化時首先分離出氮氣,原理是________。
(2)此分離空氣法屬于物理變化,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
【答案】(1)沸點低于沸點(合理即可)
(2)沒有新物質生成(或分子的種類沒有變化)
【解析】
【小問1詳解】
工業制氧是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空氣,然后升溫,由于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分離出來,剩下的主要是液態氧。
【小問2詳解】
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16. 海水中含有豐富的化學資源,可提取食鹽。如圖是粗鹽提純的部分流程,粗鹽中的雜質有泥沙、氯化鈣、氯化鎂,回答下列問題。
(1)過濾后,濾渣中除泥沙外,還含有________。(填化學式)
(2)寫出加入適量的鹽酸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寫一個即可)
(3)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________時即停止加熱。
【答案】(1)、
(2)##
(3)較多固體
【解析】
【分析】加入NaOH溶液,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加入過量碳酸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可用稀鹽酸除去。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小問1詳解】
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會與粗鹽中的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會與粗鹽中的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所以過濾后,濾渣中除泥沙外,還含有氫氧化鎂和碳酸鈣,化學式為Mg(OH)2、CaCO3;
【小問2詳解】
加入NaOH溶液,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加入過量碳酸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可用稀鹽酸除去。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蒸發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將剩余的水分蒸干,這樣可以防止過度加熱導致固體飛濺。
17. 根據圖中、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
(1)40℃時,、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________。
(2)時,將固體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
(3)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情況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飽和的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 與氯化鈉相比,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
B. 除去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C. 20℃時,向質量分數為25%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可得到40%的氯化鈉溶液
【答案】(1)>(或大于)
(2)90 (3)降溫 (4)AB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溶解度曲線可知,40℃時,KNO3 的溶解度曲線在NaCl溶解度曲線的上方 ,即40℃時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小問2詳解】
t℃時KNO3的溶解度是80.0g,其含義是t℃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KNO3的質量為80.0g ,那么50g水中最多能溶解KNO3的質量為40g 。將45g KNO3固體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40g ,所得溶液質量為。
【小問3詳解】
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情況下,要使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通過降低溫度的方法,因為降低溫度時KNO3的溶解度減小,溶液可由不飽和變為飽和。
【小問4詳解】
A、從溶解度曲線可以明顯看出,與NaCl相比,KNO3的溶解度曲線更陡,說明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該選項正確;
B、KNO3 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所以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KNO3會大量結晶析出,而NaCl基本留在溶液中,該選項正確;
C、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0g,此溫度下其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向40.0g質量分數為25%的NaCl溶液中加入10.0gNaCl,溶液若達到飽和狀態,溶質質量分數也達不到40%,該選項錯誤。
故選AB。
18. 如圖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取裝置。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若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向圖①的C裝置中添加液體藥品________(填名稱)達到干燥氣體的目的。
(2)圖②是根據圖①設計的簡易制氧機簡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制取氧氣過程中洗氣室壓強減小
B. 通過洗氣室中的水可觀察輸出氧氣的速率
C. 劑和劑可能為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答案】(1) ①. ②. 濃硫酸 (2)BC
【解析】
【小問1詳解】
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不和濃硫酸反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若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向圖①的C裝置中添加液體藥品是濃硫酸達到干燥氣體的目的,要用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小問2詳解】
A、制取氧氣過程中有氧氣生成,洗氣室壓強增大,而不是減小,故說法錯誤;
B、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通過洗氣室中的水可觀察輸出氧氣的速率,故說法正確;
C、簡易制氧機是固液常溫型反應,A劑和B劑可能為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故說法正確;
故選BC。
19. 興趣小組開展了跨學科實踐活動,探究“土壤酸堿性形成的原因及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查閱資料】
①含有的溶液與足量溶液,微熱,會產生有氨味的氣體。
② 有關物質的溶解性
物質
溶解性 溶 溶 溶 溶 不溶
【探究一】土壤酸堿度的測定
小組同學在某農田采集了3份土壤樣品,處理后分別與適量水混合,操作如圖①所示。測得分別為5.5、5.7、5.6。
(1)根據測定結果,該農田的土壤酸堿性呈________。
【探究二】土壤酸堿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2)小組同學分別在4個燒杯中倒入不同的溶液,保持其他條件一致,放入8粒大小相當的綠豆,觀察記錄數據如圖②。由圖可知,土壤________時,綠豆生長狀況最好。
【探究三】酸性土壤形成的原因及改良
(3)小組同學向種植戶了解到,近幾年該農田長期施用化肥。為檢測在土壤中的殘留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序號 操作 現象 結論
1 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溶液,微熱。 ________ 無
2 另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________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有
【反思交流】
(4)農作物吸收的量比的量________(填“大”或“小”)。
【拓展延伸】
(5)在農作物吸收的同時,會釋放出,使土壤呈酸性。假設土壤浸出液中的酸只有,使用熟石灰改良上述土壤的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查閱資料】農作物吸收的同時,會釋放出。
(6)小組同學認為酸性土壤中更適合施用化肥,可以減輕土壤進一步酸化問題。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酸性 (2)8
(3) ①. 無明顯現象(或無氨味,或沒有刺激性氣味) ②. 硝酸銀##
(4)大 (5)
(6)和中都含有氮元素,都可以被農作物吸收,釋放出的和結合成水呈中性
【解析】
【小問1詳解】
實驗測得pH分別為5.5、5.7、5.6,pH<7,因此該農田的土壤呈酸性;
【小問2詳解】
根據圖像,其它條件相同時,pH=8的時候,綠豆芽的長度最大,綠豆生長狀況最好;
【小問3詳解】
實驗1:根據銨根離子能與OH-反應生成NH3和H2O,NH3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由于實驗結論是無銨根離子,因此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溶液,微熱,實驗現象為無明顯現象(或無氨味,或沒有刺激性氣味);
實驗2:根據實驗結論是有Cl-,銀離子和氯離子結合會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檢驗氯離子通常用AgNO3溶液,因此另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硝酸銀溶液,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
【小問4詳解】
NH4Cl在溶液中電離出和Cl-,它們的個數比是1:1,由題意知,農田長期施用化肥NH4Cl后,在土壤中沒有殘留,但Cl-有殘留,說明農作物吸收的量比Cl-的量大;
【小問5詳解】
熟石灰是Ca(OH)2,氫氧化鈣與HCl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6詳解】
根據資料農作物吸收的同時,會釋放出,在農作物吸收的同時,會釋放出,和中都含有氮元素,都可以被農作物吸收,釋放出的和結合成水呈中性,因此酸性土壤中更適合施用化肥,可以減輕土壤進一步酸化問題。
三、計算題(共5分)
20. 鋁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航空航天工業最具競爭力的輕質高強結構材料之一,生產中利用鋁土礦(主要成分是,雜質中不含鋁元素)來冶煉金屬鋁。現用的某鋁土礦石煉出的鋁。(化學方程式:)
(1)中鋁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填最簡整數比)。
(2)計算該鋁土礦石中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
(2)設該鋁土礦石中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鋁土礦石中的質量分數為51%。
【解析】
【小問1詳解】
中鋁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故填:。
【小問2詳解】
見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尚义县| 三原县| 乐东| 南昌县| 云梦县| 成安县| 永宁县| 名山县| 山西省| 冷水江市| 偏关县| 霍邱县| 汉寿县| 乐都县| 美姑县| 镇赉县| 庆云县| 吉安市| 龙江县| 石狮市| 珲春市| 岳普湖县| 惠东县| 洪泽县| 陇南市| 东乌珠穆沁旗| 陈巴尔虎旗| 永济市| 富民县| 荃湾区| 乃东县| 达尔| 法库县| 福鼎市| 东兰县| 平顶山市| 文安县| 岳阳县| 宕昌县|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