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5月新賓縣葦子峪鎮富家中學九年級模擬化學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小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由C、S和KNO3等混合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C、S均具有可燃性 B. 黑火藥可存放于高溫處C. 黑火藥爆炸時吸熱 D. KNO3屬于氧化物2. 為保護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運輸危險化學品火藥、汽油、濃硫酸等的車輛,必須使用重要的警示標志,其中在運輸火藥的車輛上應該張貼的是A. 腐蝕品 B. 爆炸品C. 易燃液體 D. 自燃物品3. 生活中常接觸到的“加鐵醬油”“含氟牙膏”中的鐵、氟是指A. 單質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4. 空氣受熱實驗如圖。從微觀角度分析,正確的是A. 分子體積變大 B. 分子個數增多C. 分子運動加快 D. 分子種類改變5. 稀土是國家戰略資源。我國化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分離技術上做出了杰出貢獻,稀土中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4.9g B. 鈥的元素符號為hoC. 鈥原子中核外電子數為67 D. 鈥元素是非金屬元素6. 在勞動中應用科學知識。下表所列勞動項目與科學知識不相符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科學知識A 移動重物時在下面墊圓木 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小摩擦B 煮沸自來水 煮沸可殺菌消毒,降低水的硬度C 用硝酸銨和水自制冷敷袋 硝酸銨在溶于水的過程中吸收熱量D 自制氣壓計 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A. A B. B C. C D. D7. 某種“果蔬洗鹽”的主要成分及其質量分數是: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氯化鈉、碳酸鈉屬于易溶物質B. 該“果蔬洗鹽”不能與食醋一起使用C. 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D. 時,將50g“果蔬洗鹽”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的不飽和溶液8. 丙氨酸(C3H7NO2)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氨基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丙氨酸屬于氧化物B. 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9C. 丙氨酸中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大D 丙氨酸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9. 木塊在NaNO3溶液中排開液體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實驗過程中NaNO3溶液密度保持不變B. 實驗過程中溶液均為飽和溶液C. Na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 15℃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小10. 利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混合后發生的變化。常溫下,向NaHCO3溶液中勻速滴加CaCl2溶液,pH傳感器測得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一段時間后,三頸燒瓶和試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NaHCO3溶液顯酸性B. 時溶液顯酸性的原因是CaCl2過量C. 三頸燒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為Ca(HCO3)2D. 實驗表明: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小題。11. 燃煤煙氣中含二氧化硫,石灰石濕法脫硫制備石膏(CaSO4)的主要流程如圖:已知:a.當壓強不變時,隨著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少;b.脫硫過程中,其他條件相同時,隨漿液酸性增強,CaCO3溶解的質量增加,SO2吸收的質量減?。?br/>c.CaSO3能與稀鹽酸反應:CaSO3+2HCl=CaCl2+SO2↑+H2O。(1)大氣中二氧化硫含量過高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2)“制漿”時,石灰石粉碎后加水所得漿液屬于_______(填字母)。A. 溶液 B. 懸濁液 C. 乳濁液(3)“吸收—氧化”過程包括:①CaCO3吸收SO2反應生成CaSO3;②CaSO3轉化為CaSO4。該過程中反應產物無污染,其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4)“吸收—氧化”的脫硫率(×100%)受多種因素影響。①吸收塔內采用氣液逆流接觸吸收的方式(如圖1所示)。含SO2煙氣從吸收塔底部鼓入,漿液從吸收塔頂部噴淋,其目的是______。鼓入的含SO2煙氣溫度過高,會導致脫硫率下降,原因是______。②其他條件相同,脫硫率受漿液pH的影響如圖2所示。漿液pH高于5.6時,脫硫率隨pH升高而下降,其原因是______。(5)所得石膏產品中混有CaSO3。請補充完整檢驗CaSO3的實驗方案:取少量所得產品,_______,說明產品中混有CaSO3。(必須使用的試劑:稀鹽酸、稀KMnO4溶液)12. 興趣小組追尋科學家的足跡,對水進行探究。【宏觀辨識】根據實驗探究水的組成(1)水的合成:在密閉容器中將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根據容器內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______組成的化合物。(2)水的分解:電解水一段時間后(如圖),觀察到管a和管b中氣體體積比為______,經檢驗管a中的氣體是______(填化學式)。【證據推理】結合實驗現象推算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3)方法一:根據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其分子的個數比,得出電解水的產物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______,進而推算出結果。(4)方法二:已知電解水實驗中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和正、負極產生氣體的______,可計算出水中______,結合______,可進一步推算出結果。模型構建】(5)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圖中“ ”表示的是______。(6)水有一個好兄弟叫雙氧水,興趣小組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不同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鮮土豆塊和新鮮豬肝塊作催化劑,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稀溶液后,用傳感器測量裝置中氣壓的變化,如圖乙中曲線a、b所示。①結合實驗和曲線a、b分析,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②從曲線a、b的變化可以看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是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加豬肝塊催化的過氧化氫完全反應所用的時間大約是______s。(填“30”“65”或“120”)。③曲線a、b最終達到相同的壓強,說明______。13. 閱讀下列材料。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備受矚目,這是全球首次對“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傲闾技状肌笔抢媒範t氣中的副產品氫氣和從工業尾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種納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的,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1)有關該反應的反應物為______。(2)丁的化學式為______。(3)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______。(4)反應前后“納米催化劑”______的不變,______可能改變。(5)“零碳甲醇”的零碳指的是______。(6)生產過程實現了______的資源化利用。14.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應弘揚水之德,善用水之益?;瘜W興趣小組開展以“水的凈化”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任務一:咨詢水處理過程【咨詢專家】同學們通過數字化平臺,向水處理專家進行咨詢。專家介紹了兩種水處理技術:①常規處理技術:天然水→加絮凝劑反應沉淀→過濾后加活性炭→加消毒劑→自來水。(1)其中活性炭起______作用。②高分子膜分離技術任務二:探究水處理中的消毒劑【查閱資料】①Cl2通入H2O中,形成氯水,Cl2與H2O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和HCl。②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消毒殺菌。③次氯酸(HClO)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提出問題】久置的氯水是否可以用于消毒殺菌?【進行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利用左下圖裝置探究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溶液的pH、氯離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通過實驗,最終獲得如下圖(1)(2)所示數據。【數據處理】(2)通過圖(1)(2)數據分析,氯水在光照下pH變小的原因是HClO見光分解生成了______,使溶液酸性增強。得出結論】(3)通過討論,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______。【分享交流】(4)若將Cl2通入水中,再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一種新的消毒劑。其中次氯酸(HClO)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任務三:自制純凈水【設計制作】通過查閱資料,同學們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對自來水再次凈化獲得純凈水。(5)當自來水通過上圖所示陽、陰離子交換柱后,與通入前相比,水分子數目將增多,簡述其理由。______。2025年5月新賓縣葦子峪鎮富家中學九年級模擬化學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小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由C、S和KNO3等混合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C、S均具有可燃性 B. 黑火藥可存放于高溫處C. 黑火藥爆炸時吸熱 D. KNO3屬于氧化物【答案】A【解析】【詳解】A、C、S均具有可燃性,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符合題意;B、黑火藥屬于易燃易爆物質,不能存放于高溫處,防止發生危險,不符合題意;C、黑火藥爆炸時放出大量熱,不符合題意;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鉀由K、N、O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故選A。2. 為保護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運輸危險化學品火藥、汽油、濃硫酸等的車輛,必須使用重要的警示標志,其中在運輸火藥的車輛上應該張貼的是A. 腐蝕品 B. 爆炸品C. 易燃液體 D. 自燃物品【答案】B【解析】【詳解】A、圖示為腐蝕品標志,火藥屬于易燃易爆品,因張貼爆炸品標志,不符合題意;B、圖示為爆炸品標志,火藥屬于易燃易爆品,因張貼爆炸品標志,符合題意;C、圖示為易燃液體標志,火藥屬于易燃易爆品,因張貼爆炸品標志,不符合題意;D、圖示為自燃物品標志,火藥屬于易燃易爆品,因張貼爆炸品標志,不符合題意;故選:B。3. 生活中常接觸到的“加鐵醬油”“含氟牙膏”中的鐵、氟是指A. 單質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答案】B【解析】【詳解】“加鐵醬油”、“含氟牙膏”等用品中的“鐵”、“氟”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離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選B。4. 空氣受熱實驗如圖。從微觀角度分析,正確的是A. 分子體積變大 B. 分子個數增多C. 分子運動加快 D. 分子種類改變【答案】C【解析】【詳解】空氣受熱膨脹,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的是物理變化,所以分子體積、個數、種類均不發生變化;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所以分子運動加快,故選:C。5. 稀土是國家戰略資源。我國化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分離技術上做出了杰出貢獻,稀土中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4.9g B. 鈥的元素符號為hoC. 鈥原子中核外電子數為67 D. 鈥元素是非金屬元素【答案】C【解析】【詳解】A、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A錯誤;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鈥的元素符號為Ho,故B錯誤;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質子數=67,故C正確;D、根據化學元素漢字名稱的偏旁可辨別元素的種類,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可知是金屬元素,故D錯誤。故選C。6. 在勞動中應用科學知識。下表所列勞動項目與科學知識不相符的是選項 勞動項目 科學知識A 移動重物時在下面墊圓木 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小摩擦B 煮沸自來水 煮沸可殺菌消毒,降低水的硬度C 用硝酸銨和水自制冷敷袋 硝酸銨在溶于水的過程中吸收熱量D 自制氣壓計 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詳解】A、移動重物時在下面墊圓木,利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小摩擦,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將水煮沸不僅可以利用高溫殺菌消毒,還能降低水的硬度,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可用硝酸銨和水自制冷敷袋,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但與自制氣壓計無關,符合題意。故選:D。7. 某種“果蔬洗鹽”的主要成分及其質量分數是: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氯化鈉、碳酸鈉屬于易溶物質B. 該“果蔬洗鹽”不能與食醋一起使用C. 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D. 時,將50g“果蔬洗鹽”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的不飽和溶液【答案】C【解析】【詳解】A、根據溶解度曲線,氯化鈉、碳酸鈉在20°C時的溶解度都大于10g,則屬于易溶物質,正確;B、該“果蔬洗鹽”中含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會與食醋中的醋酸反應,則不能與食醋一起使用,正確;C、碳酸鈉在30°C時的溶解度是40g,則此時碳酸鈉的飽和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錯誤;D、氯化鈉在20°C時溶解度大約是36g,50g“果蔬洗鹽”含有氯化鈉的質量是,則20°C時25g氯化鈉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飽和溶液,正確;故選C。8. 丙氨酸(C3H7NO2)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氨基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丙氨酸屬于氧化物B. 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9C. 丙氨酸中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大D. 丙氨酸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答案】B【解析】【詳解】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丙氨酸含有4種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3+1×7+14+16×2=89。符合題意;C、丙氨酸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3):(1×7):14:(16×2),氫元素占比最小,所以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小。不符合題意;D、丙氨酸由丙氨酸分子構成,1個丙氨酸分子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故選B。9. 木塊在NaNO3溶液中排開液體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實驗過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變B. 實驗過程中溶液均為飽和溶液C. Na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D. 15℃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小【答案】D【解析】【詳解】A、實驗過程中溶質質量增加,溶劑質量不變,且由圖可知,木塊在三種燒杯種的排開液體不同,則說明實驗過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增大,故A錯誤;B、由圖可知,35℃時燒杯中沒有未溶解的固體,可能是恰好飽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故B錯誤;C、實驗過程中溫度升高,等質量的溶劑中溶解的硝酸鈉的質量增加,則Na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錯誤;D、實驗過程中溶劑質量不變,15℃時溶質的質量最少,則15℃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小,故D正確。故選D。10. 利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混合后發生的變化。常溫下,向NaHCO3溶液中勻速滴加CaCl2溶液,pH傳感器測得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一段時間后,三頸燒瓶和試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NaHCO3溶液顯酸性B. 時溶液顯酸性的原因是CaCl2過量C. 三頸燒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為Ca(HCO3)2D. 實驗表明:【答案】D【解析】【詳解】A、由圖-2可知,一開始pH>7,故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不符合題意;B、向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鈣溶液,一段時間后,三頸燒瓶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生成了碳酸鈣,試管中生成白色沉淀,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30s 時溶液顯酸性,可能是因為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不符合題意;C、由B的分析可知,三頸燒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應是碳酸鈣,碳酸氫鈣溶于水,不符合題意;D、由以上分析可知,碳酸氫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了碳酸鈣、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Na、H、C、O、Ca、Cl,生成物中含Ca、C、O,故生成物中還應含Na、H、Cl,故還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符合題意。故選D。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小題。11. 燃煤煙氣中含二氧化硫,石灰石濕法脫硫制備石膏(CaSO4)的主要流程如圖:已知:a.當壓強不變時,隨著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少;b.脫硫過程中,其他條件相同時,隨漿液酸性增強,CaCO3溶解的質量增加,SO2吸收的質量減?。?br/>c.CaSO3能與稀鹽酸反應:CaSO3+2HCl=CaCl2+SO2↑+H2O。(1)大氣中二氧化硫含量過高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2)“制漿”時,石灰石粉碎后加水所得漿液屬于_______(填字母)。A. 溶液 B. 懸濁液 C. 乳濁液(3)“吸收—氧化”過程包括:①CaCO3吸收SO2反應生成CaSO3;②CaSO3轉化為CaSO4。該過程中反應產物無污染,其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4)“吸收—氧化”的脫硫率(×100%)受多種因素影響。①吸收塔內采用氣液逆流接觸吸收的方式(如圖1所示)。含SO2煙氣從吸收塔底部鼓入,漿液從吸收塔頂部噴淋,其目的是______。鼓入的含SO2煙氣溫度過高,會導致脫硫率下降,原因是______。②其他條件相同,脫硫率受漿液pH的影響如圖2所示。漿液pH高于5.6時,脫硫率隨pH升高而下降,其原因是______。(5)所得石膏產品中混有CaSO3。請補充完整檢驗CaSO3的實驗方案:取少量所得產品,_______,說明產品中混有CaSO3。(必須使用的試劑:稀鹽酸、稀KMnO4溶液)【答案】(1)酸雨 (2)B(3)2CaCO3+2SO2+O2=2CaSO4+2CO2(4) ①. 增大SO2與漿液接觸面積(合理即可) ②. 溫度過高,SO2溶解度降低 ③. 隨pH升高,漿液酸性減弱,CaCO3溶解質量減少,導致脫硫率下降;SO2吸收質量增大導致脫硫率上升,前者的程度大于后者的程度(合理即可)(5)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稀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合理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二氧化硫在空氣中會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硫酸,硫酸隨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則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過高會導致的環境問題是酸雨;【小問2詳解】石灰石粉碎后加入水中以固體小顆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懸濁液,故選B;【小問3詳解】CaCO3吸收SO2,同時與氧氣作用生成CaSO4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2SO2+O2=2CaSO4+2CO2;【小問4詳解】①漿液從吸收塔頂部噴淋,其目是:氣液接觸更加充分,吸收效果更好;當壓強不變時,隨著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少。所以鼓入的含SO2煙氣溫度過高,會導致脫硫率下降,原因是:溫度過高,SO2溶解度降低;②根據題文“脫硫過程中,其他條件相同時,隨漿液酸性增強,CaCO3溶解的質量增加,SO2吸收的質量減小”可知,漿液pH高于5.6時,脫硫率隨pH升高而下降,其原因是:隨pH升高,漿液酸性減弱,CaCO3溶解質量減少,導致脫硫率下降;SO2吸收質量增大導致脫硫率上升,前者的程度大于后者的程度;【小問5詳解】稀鹽酸和亞硫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所以檢驗方案為:取少量所得產品,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稀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說明產品中混有CaSO3。12. 興趣小組追尋科學家的足跡,對水進行探究。【宏觀辨識】根據實驗探究水的組成(1)水的合成:在密閉容器中將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根據容器內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______組成的化合物。(2)水的分解:電解水一段時間后(如圖),觀察到管a和管b中氣體體積比為______,經檢驗管a中的氣體是______(填化學式)。【證據推理】結合實驗現象推算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3)方法一:根據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其分子的個數比,得出電解水的產物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______,進而推算出結果。(4)方法二:已知電解水實驗中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和正、負極產生氣體的______,可計算出水中______,結合______,可進一步推算出結果。【模型構建】(5)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圖中“ ”表示的是______。(6)水有一個好兄弟叫雙氧水,興趣小組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不同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鮮土豆塊和新鮮豬肝塊作催化劑,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稀溶液后,用傳感器測量裝置中氣壓的變化,如圖乙中曲線a、b所示。①結合實驗和曲線a、b分析,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②從曲線a、b的變化可以看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是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加豬肝塊催化的過氧化氫完全反應所用的時間大約是______s。(填“30”“65”或“120”)。③曲線a、b最終達到相同的壓強,說明______。【答案】(1)氫元素和氧元素(2) ①. ②.(3)(4) ①. 密度比##密度 ②. 各元素質量比 ③. 氫、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5)各元素原子個數比(6) ①. 豬肝塊 ②. 放熱 ③. 30 ④. 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改變生成物的質量【解析】【小問1詳解】氫氣燃燒生成水,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知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小問2詳解】電解水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由圖可知,管a與電源負極相連,收集的氣體為氫氣,管b收集的氣體為氧氣,且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小問3詳解】由于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則生成的氫分子和氧分子個數比為2:1,則電解水的產物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1。【小問4詳解】根據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和各氣體的密度比,可知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進而可計算出水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結合氫、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則可計算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小問5詳解】結合前面分析可知,確定元素組成后,再確定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結合相對原子質量,則可確定物質的化學式,即“ ”為各元素質量比。小問6詳解】①由圖可知,加入豬肝粉時,所需時間最短(壓強最高時反應結束),則說明豬肝粉的催化效果更好。②由圖可知,反應結束后,壓強減小,則說明反應放熱,反應結束后,溫度降低,壓強減??;由圖可知,加豬肝塊催化的過氧化氫完全反應所用的時間大約是30s。③曲線a、b最終達到相同的壓強,說明最終生成的氣體量相同,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速率,但不能改變生成物質量,則最終壓強相同。13. 閱讀下列材料。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備受矚目,這是全球首次對“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傲闾技状肌笔抢媒範t氣中的副產品氫氣和從工業尾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種納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的,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1)有關該反應的反應物為______。(2)丁的化學式為______。(3)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______。(4)反應前后“納米催化劑”______的不變,______可能改變。(5)“零碳甲醇”的零碳指的是______。(6)生產過程實現了______的資源化利用。【答案】(1)二氧化碳和氫氣(2)(3)(4) ①. 質量和化學性質 ②. 物理性質(5)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額外排放二氧化碳,實現碳的“零凈排放”(6)二氧化碳##CO2【解析】【小問1詳解】由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小問2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C、H、O的個數分別是1、6、2,生成物中含C、H、O的個數分別是1、4、1,故生成物中還應含2個H、1個O,故丁的化學式為:H2O;【小問3詳解】由圖可知,該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6:44=3:22;小問4詳解】在該反應中,納米催化劑是催化劑,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小問5詳解】“零碳甲醇”的零碳指的是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額外排放二氧化碳,實現碳的“零凈排放”;【小問6詳解】該反應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實現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14.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應弘揚水之德,善用水之益?;瘜W興趣小組開展以“水的凈化”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任務一:咨詢水處理過程【咨詢專家】同學們通過數字化平臺,向水處理專家進行咨詢。專家介紹了兩種水處理技術:①常規處理技術:天然水→加絮凝劑反應沉淀→過濾后加活性炭→加消毒劑→自來水。(1)其中活性炭起______作用。②高分子膜分離技術任務二:探究水處理中的消毒劑【查閱資料】①Cl2通入H2O中,形成氯水,Cl2與H2O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和HCl。②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消毒殺菌。③次氯酸(HClO)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提出問題】久置的氯水是否可以用于消毒殺菌?【進行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利用左下圖裝置探究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溶液的pH、氯離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通過實驗,最終獲得如下圖(1)(2)所示數據。【數據處理】(2)通過圖(1)(2)數據分析,氯水在光照下pH變小的原因是HClO見光分解生成了______,使溶液酸性增強。【得出結論】(3)通過討論,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______。【分享交流】(4)若將Cl2通入水中,再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一種新的消毒劑。其中次氯酸(HClO)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任務三:自制純凈水【設計制作】通過查閱資料,同學們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對自來水再次凈化獲得純凈水。(5)當自來水通過上圖所示陽、陰離子交換柱后,與通入前相比,水分子數目將增多,簡述其理由。______。【答案】(1)吸附 (2)鹽酸##HCl##氯化氫(3)久置的氯水不可以用于消毒殺菌(4)(5)自來水中的OH-和H+結合生成了水分子【解析】【小問1詳解】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可吸附色素和異味;【小問2詳解】圖(1)中氯水的pH逐漸減小,酸性逐漸增強,圖(2)中氯離子的濃度逐漸增大,故通過圖(1)(2)數據分析,氯水在光照下pH變小的原因是HClO見光分解生成了酸性更強的鹽酸(HCl),使溶液酸性增強;【小問3詳解】根據提出問題:久置的氯水是否可以用于消毒殺菌;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消毒殺菌,而次氯酸(HClO)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根據圖示可知,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氫,所以可得出的結論為久置的氯水不可以用于消毒殺菌;【小問4詳解】氫氧化鈉和次氯酸反應生成次氯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小問5詳解】當自來水通過上圖所示陽、陰離子交換柱后,與通入前相比,水分子數目將增多,是因為自來水中的OH-和H+結合生成了水分子,導致水分子數目增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葦子峪鎮富家中學5月中考模擬測試化學試題.docx 2025年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葦子峪鎮富家中學5月中考模擬測試化學試題(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