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大單元教學設計一、單元主題科學精神——探索求知,啟迪思維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圍繞“科學精神”編排了《文言文二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表里的生物》《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四篇課文 。《文言文二則》中,《學弈》以兩人學棋的不同態度和結果,揭示學習需專心致志;《兩小兒辯日》通過兩小兒對太陽遠近的辯論,展現古人對自然現象的探索和質疑精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用三個科學發現的具體事例,闡述善于觀察、不斷發問、勇于實踐才能發現真理。《表里的生物》回憶作者童年對父親懷表的探究,體現孩子對事物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欲。《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是科幻小說,描繪未來機器老師授課的學習場景,激發學生對未來科技的想象。從語文要素看,本單元重點是“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從不同文體、角度引導學生掌握論說類文章表達方法,提升思辨能力;習作要素是“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 ,在之前想象類習作基礎上,融入科學元素,培養學生科學素養與創造性思維。 三、學習目標 ①識記本單元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意思,背誦《文言文二則》及語文園地中的名言警句。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 ③了解科幻小說特點,能展開想象,借助科學知識寫一個情節完整、富有創意的科幻故事。 ④學習搜集資料、整理信息,圍繞辯題進行辯論,提高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學習任務群定位本單元屬于“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通過閱讀不同類型課文,學生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關系;在口語交際“辯論”中,圍繞辯題搜集整理材料,清晰表達觀點,反駁對方漏洞,培養理性思維;習作寫科幻故事,借助科學知識展開想象,提升創造性思維和科學素養 ,符合“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要求。 五、情境任務設計穿越科學時光之旅:學生化身科學小記者,穿越古代、現代和未來,采訪不同時代的科學家、學者或科技愛好者,了解他們對科學的認識、探索經歷和對未來科技的展望。通過完成一系列采訪任務,感受科學精神內涵,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六、課時安排本單元建議安排12 - 14課時,具體安排如下:《文言文二則》:3 - 4課時《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2 - 3課時《表里的生物》:2課時《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1課時 口語交際“辯論”:2課時 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飛”:3 - 4課時 語文園地:1 - 2課時七、教學過程 任務一:古代科學智慧探尋(3 - 4課時) 1. 活動一:跟著古人學經典①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了解《學弈》《兩小兒辯日》的時代背景、作者等相關信息,預習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課堂導入,播放古代文化相關視頻,營造穿越古代的氛圍,引出課文學習。引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如范讀、自由讀、指名讀等,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和韻味 。 ③借助注釋、工具書,小組合作理解文言字詞和句子意思,教師巡視指導,解決學生疑難問題。重點講解“之”“其”等虛詞用法和特殊句式,通過填空、選擇等練習鞏固文言知識。 2. 活動二:角色扮演悟精神 ①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學弈》中兩人學棋的不同表現和結果,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表演學棋場景,注意人物神態、語言、動作,體會專心致志和三心二意帶來的不同后果,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啟發。 ②對于《兩小兒辯日》,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兩小兒的對話,分析他們各自觀點和理由,進行辯論表演,模仿古人辯斗場景,從兩小兒身上感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思考現代科學如何解答兩小兒問題,拓展科學知識。 任務二:現代科學風采領略(2 - 3課時) 1. 活動一:閱讀梳理明觀點 ①學生默讀《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圈畫文中關于科學發現的事例,借助學習單梳理事例內容、發現過程及得出的結論,小組交流討論,總結文章主要觀點和寫作思路。 ②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三個事例的順序安排及與觀點的關系,學習運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通過思維導圖呈現文章結構,如“提出觀點 - 事例論證 - 總結觀點” 。 2. 活動二:深入探究品品質 ①再次研讀課文,找出描寫科學家善于觀察、不斷發問、勇于實踐的語句,進行批注,體會科學家身上的科學精神品質,組織學生分享批注內容,交流對科學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②拓展延伸,讓學生搜集其他科學家因好奇和思考而有重大發現的故事,在班級內交流,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任務三:童年科學好奇探秘(2課時) 1. 活動一:時光軸梳理故事①學生快速瀏覽《表里的生物》,圈畫出表示時間及“我”心情變化的詞語,結合這些變化完成時光軸,梳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小組內展示交流時光軸,互相補充完善。②教師引導學生從時光軸中分析“我”探究表里生物的過程,體會“我”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出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讓學生在文中找依據,用“從……我看出……因為……”句式回答 。2. 活動二:深入文本析形象①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我”語言、動作、心理的句子,分析這些描寫體現了“我”怎樣的特點,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如從“我想:表里邊一定也有一個蟬或蟲一類的生物吧,這生物被父親關在表里,不許小孩子動”可看出“我”充滿好奇、善于想象 。②開展小練筆,讓學生根據對“我”的理解,以“假如我是文中的‘我’,當我最終發現表里的秘密時,我會……”為開頭寫一段話,進一步體會人物內心世界和科學精神。任務四:未來科學想象之旅(1課時)1. 活動一:科幻世界初體驗①播放科幻電影片段,激發學生對科幻世界的興趣,引出《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的學習,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未來的學習生活與現在有哪些不同?用簡潔語言概括。②小組討論,繪制表格對比未來和現在學習生活的差異,如學習地點、授課老師、教學方式、教材等方面,全班展示表格,交流討論,感受科幻小說中大膽奇特的想象 。2. 活動二:深入探究悟主題①引導學生思考小說中作者通過未來學習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什么,組織小組討論,從人工智能教學利弊、對傳統教育的反思等角度分析,理解作者對教育和科技發展的思考 。②開展課堂辯論:“未來機器老師能否完全取代真人老師?”讓學生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發表觀點,鍛煉思維和表達能力。任務五:科學觀點辯論賽場(2課時)1. 活動一:辯論知識大學習①展示生活中容易產生分歧的問題,如“小學生應不應該參加課外輔導班”“網絡對青少年的利與弊”等,引發學生興趣,導入口語交際“辯論”。②講解辯論相關知識,包括辯論流程(開篇立論、攻辯、自由辯論、總結陳詞)、辯論技巧(清晰表達觀點、抓住對方漏洞、使用恰當論據等)和注意事項(文明辯論、尊重對手等),通過觀看辯論視頻片段,讓學生直觀感受辯論氛圍和技巧運用 。②. 活動二:實戰辯論展風采①根據學生興趣和認知水平,確定辯題,如“科技發展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組織學生圍繞辯題搜集整理資料,可通過查閱書籍、網絡搜索、采訪等方式獲取論據,制作資料卡片 。②開展辯論實戰,按照辯論流程進行,教師作為評委,適時引導,把控節奏,辯論結束后,組織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升學生辯論能力和思維水平 。任務六:科幻故事創作天地(3 - 4課時)1. 活動一:佳作賞析學方法①展示優秀科幻故事片段,如劉慈欣《三體》、郝景芳《北京折疊》等,引導學生閱讀賞析,分析科幻故事特點,如想象奇特合理、情節曲折生動、蘊含科學知識、具有一定主題思想等 。②結合《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從立意、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深入探究科幻故事寫作方法,如如何設定科幻背景、塑造人物形象、設計情節沖突,通過小組討論、教師講解,讓學生掌握寫作要點 。2. 活動二:頭腦風暴定創意①開展頭腦風暴活動,引導學生圍繞科學元素展開想象,如人工智能、時空穿越、外星探索、基因改造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言,記錄下有趣創意和想法 。②學生根據自己興趣和創意,確定寫作主題,制定寫作提綱,包括故事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節、科學知識融入點等,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完善提綱 。③活動三:妙筆生花寫故事學生根據提綱進行科幻故事寫作,教師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注意語言表達生動形象,情節連貫合理,科學知識運用準確,寫作過程中,學生可隨時與同桌交流,互相啟發 。完成初稿后,學生進行自我修改,檢查錯別字、語病、語句通順度等,然后小組內互評,提出修改建議,根據同學建議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4. 活動四:成果展示共分享①舉辦“科幻故事分享會”,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制作成手抄報、PPT或打印成冊,在班級內展示分享,邀請部分學生上臺朗讀自己的科幻故事,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分享感受和收獲 。②評選出優秀作品,張貼在教室文化墻或裝訂成冊,作為班級作品集保存,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和成就感 。任務七:語文園地知識鞏固(1 - 2課時)1. 活動一:交流平臺共分享①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圍繞“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這一要素進行交流討論,分享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如不同文章事例選擇和組織方式、如何通過事例突出觀點等 。②結合“交流平臺”內容,教師總結歸納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和要點,通過實例對比,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2. 活動二:詞句段運用巧練習 ①完成“詞句段運用”中的練習,如學習引用名人名言論證觀點,讓學生理解引用名言的好處,通過填空、仿寫等練習,掌握引用名言方法,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運用名言增強文章說服力 。②進行語言表達訓練,如根據給定觀點選擇合適事例、有條理地闡述觀點等,通過小組合作、課堂展示等方式,提高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③.活動三:日積月累勤背誦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讓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理解意思,教師簡單講解名言背景和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 。采用多種形式背誦名言,如個人背誦、小組背誦、競賽背誦等,開展背誦展示活動,檢驗學生背誦效果,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累更多名言警句 。八、教學評價1. 課堂表現評價:觀察學生課堂參與度,包括發言次數、小組合作表現、思考問題積極性等,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2. 作業評價:認真批改作業,包括課后練習題、習作、閱讀筆記等,對作業完成質量進行評價,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具體修改建議 。3. 測驗評價:單元學習結束后,進行單元測驗,考查學生對字詞、課文內容、語文要素、寫作等方面掌握情況,分析測驗結果,了解學生學習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輔導 。4. 活動評價:對口語交際“辯論”、科幻故事創作等活動進行評價,從團隊協作、語言表達、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表現,評選出優秀團隊和個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