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陜西省咸陽市永壽縣豆家中學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陜西省咸陽市永壽縣豆家中學中考三模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三)
化學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K-39 Mn-55 Fe-56 Cu-64 Ag-108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18分)
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計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1. 下列物質中只含非金屬元素的是
A. B. C. D. HCl
2. 宣紙是中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是中國傳統造紙工藝之一,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列關于宣紙的傳統制作工序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 選材 B. 蒸煮 C. 撈紙 D. 裁紙
3. 構成下列物質的粒子與構成金剛石的粒子屬于同一類的是
A. 干冰 B. 蔗糖 C. 鐵 D.
4. 化學圖標提醒我們在不同場景下的注意事項。運輸汽油的車輛必須張貼的圖標是
A. B. C. D.
5. 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移走蒸發皿 B. 滴加液體
C. 稱量固體 D. 放置膠頭滴管
6. 下列實踐項目與化學知識對應不正確的是
選項 實踐項目 化學知識
A 自行車表面噴漆 鐵制品在空氣中容易生銹
B 將木材架空使燃燒更旺 增大氧氣濃度
C 將熟石灰撒入土壤 熟石灰可改良土壤酸堿性
D 用活性炭包除去裝修甲醛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 A B. B C. C D. D
7. 富平柿子果大皮薄,可直接食用,也可釀醋釀酒。柿子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具有利尿功效的甘露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葡萄糖和甘露醇都有3個氧分子
B. 葡萄糖和甘露醇都屬于有機物
C. 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甘露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
D. 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甘露醇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相同
8. 創新實驗 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無形變有形"的實驗,打開彈簧夾,向試管Ⅰ中加入稀鹽酸,保持導管口在液面以下,關閉彈簧夾。觀察到試管Ⅰ中有大量氣泡產生且有液體流入試管Ⅱ,試管Ⅱ中溶液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液體進入試管Ⅱ是因為試管Ⅰ中的壓強增大
B. 試管Ⅰ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是
C. 使試管Ⅱ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D. 若試管Ⅱ中觀察到白色沉淀,此時溶液中溶質成分只有NaCl
9. X、Y、Z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分別含有C、H、O、Na、Ca、Cl六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圖中“→”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可用于幫助消化 B. Y也能與Z反應
C 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減小 D. 反應只能通過與酸反應實現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42分)
二、填空及簡答題(共6小題,計24分)
10. 周末同學們結伴到社區敬老院服務老人。
(1)小楊和同學們準備為老人們做一頓豐盛的午餐,在調味時發現食鹽的配料表中有:氯化鈉、碘酸鉀、抗結劑。碘酸鉀能為人體補充碘元素,人體缺碘會導致______。
(2)做飯時,小楊和同學們發現廚房沒有燃氣泄漏報警器,為確保安全,同學們在天然氣灶的______安裝了燃氣泄漏報警器。
(3)吃完飯后,小楊和同學們收拾廚房,發現水壺中里面的水垢需要清洗,可利用廚房調味品中的______清理水垢。
11. 熱點信息 2025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一經亮相便深受歡迎,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巳升升內部填充物為聚酯纖維,聚酯纖維屬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纖維。
(2)巳升升的整體造型參考甲骨文中的“”(巳)字,古人刻錄甲骨文時通常涂抹墨和朱砂(主要成分為HgS)。HgS中汞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
(3)巳升升的眉眼設計參考了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蛇形器上的歧羽紋和臣字目紋樣,青銅的耐腐蝕性比純銅______(填“強”或“弱”)。
12. 中國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
(1)“福建號”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純銅、鋼鐵、鈦合金等金屬材料。航母電纜用純銅制作,主要利用銅的______性。
(2)“嫦娥號”月球登陸器表面覆蓋了由聚酰亞胺和鋁箔構成的多層保溫材料,聚酰亞胺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其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號)、H、O、N等。
(3)至2024年,我國是唯一擁有獨立建造和運營空間站的國家。天宮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翼應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砷化鎵太陽能技術。鎵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則x為______。
(4)高鐵是中國名片之一。我國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4.9%,與化石燃料相比,電氣化的優點是______(寫一點)。
13.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放等質量的硝酸銅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將一根質地均勻的鐵絲彎曲,將鐵絲的兩端分別伸入兩燒杯中(保證伸入溶液的深度相同),此時鐵絲兩端平衡。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
(1)甲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2)乙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反應一段時間后,燒杯______(填“甲”或“乙”)中鐵絲下沉。
14. 2025例析與指導新增形式 人們發現鹽湖中含有豐富的氯化鈉和碳酸鈉,興趣小組圍繞“鹽湖”開展相關探究活動。
(1)《水經注》中描述:“入湯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為鹽,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鹽成。”這種得到食鹽的方法在化學上稱為______。
(2)坐落鹽城的“中國海鹽博物館”建筑設計理念源于食鹽主要成分氯化鈉的晶體結構,氯化鈉是由______(填粒子符號)構成的。
(3)如圖是氯化鈉和碳酸鈉兩種物質的溶解度表和曲線。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7.0 12.2 21.8 39.7 49.0
①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是______g。
②將40℃時飽和溶液升溫至60℃,溶質質量分數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③60℃時,等質量的NaCl和的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較大的是______飽和溶液。
15. 在學習了酸堿鹽的知識后,某同學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思維導圖(每一個反應均表示酸堿鹽不同的化學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乙的化學式是______。
(2)請寫出一個符合條件的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反應⑤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反應。
(4)反應⑨一定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三、實驗及探究題(共2小題,計13分)
16. 下圖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備裝置。
(1)寫出標有序號①的儀器名稱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應選用裝置______。
判斷二氧化碳已收集滿方法是______。
(3)若采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端通入。
17.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組裝了如下裝置探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
【進行實驗】
關閉彈簧夾,將注射器中的氫氧化鈉全部注入A瓶中,觀察到B中溶液進入A中,A中產生白色沉淀,最終B中剩余少量液體。
(1)A中現象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提出問題】實驗結束后A中溶液除NaCl外還有什么
【做出猜想】
(2)猜想一:NaOH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NaOH、
猜想五:______.
【進行實驗】
(3)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A中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取①實驗后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紅色溶液逐漸變為無色,無氣泡產生 猜想三、五不成立
③取②實驗后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硫酸鈉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______成立
【討論分析】
(4)打開彈簧夾后,C中少量液體進入B中,發現B中有白色沉淀產生。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反思交流】
(5)若將B中的試劑替換為同類型的物質,A中也能出現白色沉淀,則B還可以是______溶液。
四、計算與分析題(5分)
18. 實驗室有一瓶含雜質的高錳酸鉀,興趣小組同學取該試劑5g放入試管中加熱(雜質不參加反應),在不同時期測定試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請完成下列分析及計算:
加熱時間/min
剩余固體質量/g 5 5 4.87 4.76 4.68 4.68
(1)加熱 min時,高錳酸鉀______(填“完全”或“未完全”)反應
(2)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g。
(3)計算該試劑中高錳酸鉀的含量。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三)
化學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K-39 Mn-55 Fe-56 Cu-64 Ag-108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18分)
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計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1. 下列物質中只含非金屬元素的是
A. B. C. D. HCl
【答案】D
【解析】
【詳解】A、是由鎂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其中鎂帶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錯誤;
B、是由鐵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其中鐵帶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錯誤;
C、是由銅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其中銅帶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錯誤;
D、HCl是由氯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氯和氫均帶有氣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正確;
故選D。
2. 宣紙是中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是中國傳統造紙工藝之一,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列關于宣紙的傳統制作工序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 選材 B. 蒸煮 C. 撈紙 D. 裁紙
【答案】B
【解析】
【詳解】A、選材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B、蒸煮過程中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
C、撈紙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D、裁紙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故選B。
3. 構成下列物質的粒子與構成金剛石的粒子屬于同一類的是
A. 干冰 B. 蔗糖 C. 鐵 D.
【答案】C
【解析】
【分析】金剛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
【詳解】A、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與構成金剛石的粒子不屬于同一類,錯誤;
B、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與構成金剛石的粒子不屬于同一類,錯誤;
C、鐵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與構成金剛石的粒子屬于同一類,正確;
D、C60由C60分子構成,與構成金剛石的粒子不屬于同一類,錯誤;
故選C。
4. 化學圖標提醒我們在不同場景下的注意事項。運輸汽油的車輛必須張貼的圖標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圖中所示標志是腐蝕品標志,汽油不具有腐蝕性,不適合在運輸汽油的車輛上張貼,故選項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易燃固體標志,汽油不屬于固體,不適合在運輸汽油的車輛上張貼,故選項錯誤;
C、圖中所示標志是有毒品標志,汽油不屬于有毒品,不適合在運輸汽油的車輛上張貼,故選項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是易燃液體的標志,汽油屬于液體,且具有可燃性,汽油是易燃液體,適合在運輸汽油的車輛上張貼,故選項正確;
故選D。
5. 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移走蒸發皿 B. 滴加液體
C 稱量固體 D. 放置膠頭滴管
【答案】B
【解析】
【詳解】A、禁止用手去拿正在加熱的蒸發皿,防止燙傷,應用坩堝鉗夾取,圖示操作錯誤;
B、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示操作正確;
C、用托盤天平稱量物品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氫氧化鈉易潮解具有腐蝕性,需要放在玻璃器皿(例如燒杯)中稱量,圖示中砝碼和藥品的位置放反了,圖示操作錯誤;
D、膠頭滴管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防止藥液腐蝕橡膠乳頭,圖示操作錯誤;
故選B。
6. 下列實踐項目與化學知識對應不正確的是
選項 實踐項目 化學知識
A 自行車表面噴漆 鐵制品在空氣中容易生銹
B 將木材架空使燃燒更旺 增大氧氣濃度
C 將熟石灰撒入土壤 熟石灰可改良土壤酸堿性
D 用活性炭包除去裝修的甲醛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鐵制品在空氣中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易發生銹蝕,自行車表面噴漆可隔絕氧氣和水,達到防銹目的,故選項對應正確;
B、將木材架空使燃燒更旺,是因為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燒,并不是增大氧氣濃度,故選項對應不正確;
C、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熟石灰顯堿性,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發生反應,將熟石灰撒入土壤,可可改良土壤酸堿性,故選項對應正確;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有毒氣體,則可用活性炭包除去裝修的甲醛,故選項對應正確;
故選B。
7. 富平柿子果大皮薄,可直接食用,也可釀醋釀酒。柿子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具有利尿功效的甘露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葡萄糖和甘露醇都有3個氧分子
B. 葡萄糖和甘露醇都屬于有機物
C. 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甘露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
D. 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甘露醇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相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A、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構成的,甘露醇是由甘露醇分子構成的,1個葡萄糖分子和1個甘露醇分子中均含有6個氧原子,均不含有氧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葡萄糖和甘露醇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C、一個葡萄糖和一個甘露醇中均含有6個碳原子,但是葡萄糖和甘露醇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則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甘露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不相同,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一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一個甘露醇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則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甘露醇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種類相同,所含原子數目不同,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8. 創新實驗 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無形變有形"的實驗,打開彈簧夾,向試管Ⅰ中加入稀鹽酸,保持導管口在液面以下,關閉彈簧夾。觀察到試管Ⅰ中有大量氣泡產生且有液體流入試管Ⅱ,試管Ⅱ中溶液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液體進入試管Ⅱ是因為試管Ⅰ中的壓強增大
B. 試管Ⅰ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是
C. 使試管Ⅱ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反應是放熱反應
D. 若試管Ⅱ中觀察到白色沉淀,此時溶液中溶質成分只有NaCl
【答案】D
【解析】
【詳解】A、打開彈簧夾,向試管Ⅰ中加入稀鹽酸,保持導管口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試管Ⅰ中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試管Ⅰ中氣體增多,壓強增大,可將液體壓入試管Ⅱ,所以液體進入試管Ⅱ是因為試管Ⅰ中的壓強增大,故選項說法正確;
B、打開彈簧夾,向試管Ⅰ中加入稀鹽酸,保持導管口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關閉彈簧夾,試管Ⅰ中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試管Ⅱ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消耗完了氫氧化鈉,即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D、試管Ⅱ中溶液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氫氧化鈉被消耗,若試管 Ⅱ 中觀察到白色沉淀,可能是試管 Ⅰ 中生成的氯化鎂與試管 Ⅱ 中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同時生成氯化鈉,故此時溶液中溶質一定有氯化鈉,可能含有氯化鎂,若氯化鎂過量,溶質還有氯化鎂,并非只有NaCl,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9. X、Y、Z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分別含有C、H、O、Na、Ca、Cl六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圖中“→”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可用于幫助消化 B. Y也能與Z反應
C. 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減小 D. 反應只能通過與酸反應實現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據圖中轉化關系,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推斷Z為碳酸鈉;X能轉化為二氧化碳,推斷X為鹽酸,鹽酸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鹽酸、碳酸鈣均能轉化為Y,推斷Y為氯化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
【詳解】A、綜上分析,X為鹽酸,可用于幫助消化,故A正確;
B、Y為氯化鈣,Z為碳酸鈉,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故B正確;
C、:,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增加,故C錯誤;
D、: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反應只能通過與酸反應實現,故D正確。
故選C。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42分)
二、填空及簡答題(共6小題,計24分)
10. 周末同學們結伴到社區敬老院服務老人。
(1)小楊和同學們準備為老人們做一頓豐盛的午餐,在調味時發現食鹽的配料表中有:氯化鈉、碘酸鉀、抗結劑。碘酸鉀能為人體補充碘元素,人體缺碘會導致______。
(2)做飯時,小楊和同學們發現廚房沒有燃氣泄漏報警器,為確保安全,同學們在天然氣灶的______安裝了燃氣泄漏報警器。
(3)吃完飯后,小楊和同學們收拾廚房,發現水壺中里面的水垢需要清洗,可利用廚房調味品中的______清理水垢。
【答案】(1)甲狀腺腫大
(2)上方 (3)食醋
【解析】
【小問1詳解】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小問2詳解】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等,其密度比空氣小,燃氣泄漏后會向上擴散,所以將燃氣泄漏報警器安裝在燃氣灶上方,能更及時地檢測到泄漏的燃氣;
【小問3詳解】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碳酸鈣能與食醋中的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鎂能與食醋中的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故水垢可用廚房調味品中的食醋除去。
11. 熱點信息 2025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一經亮相便深受歡迎,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巳升升內部填充物為聚酯纖維,聚酯纖維屬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纖維。
(2)巳升升的整體造型參考甲骨文中的“”(巳)字,古人刻錄甲骨文時通常涂抹墨和朱砂(主要成分為HgS)。HgS中汞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
(3)巳升升的眉眼設計參考了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蛇形器上的歧羽紋和臣字目紋樣,青銅的耐腐蝕性比純銅______(填“強”或“弱”)。
【答案】(1)合成 (2)+2
(3)強
【解析】
【小問1詳解】
聚酯纖維屬于合成纖維;
【小問2詳解】
HgS中硫元素顯-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汞元素的化合價是+2;
【小問3詳解】
合金的抗腐蝕性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好,青銅是銅的合金,則青銅的腐蝕性比純銅強。
12. 中國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
(1)“福建號”航母在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純銅、鋼鐵、鈦合金等金屬材料。航母電纜用純銅制作,主要利用銅的______性。
(2)“嫦娥號”月球登陸器表面覆蓋了由聚酰亞胺和鋁箔構成的多層保溫材料,聚酰亞胺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其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號)、H、O、N等。
(3)至2024年,我國是唯一擁有獨立建造和運營空間站的國家。天宮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翼應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砷化鎵太陽能技術。鎵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則x為______。
(4)高鐵是中國名片之一。我國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4.9%,與化石燃料相比,電氣化的優點是______(寫一點)。
【答案】(1)導電 (2)C
(3)3 (4)無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
【小問1詳解】
航母電纜用純銅制作,電纜是用于傳輸電流的,所以主要利用銅的導電性,金屬的導電性是其重要物理性質之一,像生活中常見的電線大多是用銅制成的;
【小問2詳解】
聚酰亞胺屬于有機合成材料,聚酰亞胺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N等;
【小問3詳解】
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1=2+8+18+x,x=31-2-8-18=3;
【小問4詳解】
我國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4.9%,與化石燃料相比,電氣化的優點是清潔、無污染、環保等。
13.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放等質量的硝酸銅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將一根質地均勻的鐵絲彎曲,將鐵絲的兩端分別伸入兩燒杯中(保證伸入溶液的深度相同),此時鐵絲兩端平衡。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
(1)甲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2)乙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反應一段時間后,燒杯______(填“甲”或“乙”)中鐵絲下沉。
【答案】(1)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鐵絲表面附著紅色固體
(2)
(3)乙
【解析】
【小問1詳解】
甲燒杯中鐵與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亞鐵,觀察到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鐵絲表面附著紅色固體;
【小問2詳解】
乙燒杯中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亞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小問3詳解】
依據化學方程式,每56份質量的鐵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鐵絲質量增加;根據化學方程式,每56份質量的鐵反應生成216份質量的銀,反應后鐵絲質量增加得更多,所以反應一段時間后,乙燒杯中鐵絲下沉。
14. 2025例析與指導新增形式 人們發現鹽湖中含有豐富的氯化鈉和碳酸鈉,興趣小組圍繞“鹽湖”開展相關探究活動。
(1)《水經注》中描述:“入湯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為鹽,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鹽成。”這種得到食鹽的方法在化學上稱為______。
(2)坐落鹽城的“中國海鹽博物館”建筑設計理念源于食鹽主要成分氯化鈉的晶體結構,氯化鈉是由______(填粒子符號)構成的。
(3)如圖是氯化鈉和碳酸鈉兩種物質的溶解度表和曲線。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7.0 12.2 21.8 39.7 49.0
①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是______g。
②將40℃時的飽和溶液升溫至60℃,溶質質量分數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③60℃時,等質量的NaCl和的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較大的是______飽和溶液。
【答案】(1)蒸發結晶
(2)和
(3) ①. ①36.3 ②. ②減小 ③. ③
【解析】
【小問1詳解】
“……水竭鹽成”是通過加熱使水分蒸發而析出食鹽,即蒸發結晶的方法得到食鹽。
【小問2詳解】
氯化鈉是由Na+和Cl-構成的。
【小問3詳解】
①由溶解度表可知,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是36.3g。
②由溶解度曲線可知,將40℃時的飽和溶液升溫至60℃,碳酸鈉的溶解度減小,有碳酸鈉晶體析出,溶質減小,溶劑不變,故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③由溶解度曲線可知,6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所以60℃時,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氯化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故60℃時,等質量的NaCl和的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較大的是碳酸鈉飽和溶液。
15. 在學習了酸堿鹽的知識后,某同學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思維導圖(每一個反應均表示酸堿鹽不同的化學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乙的化學式是______。
(2)請寫出一個符合條件的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反應⑤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反應。
(4)反應⑨一定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答案】(1)
(2)(合理即可)
(3)復分解 (4)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小問1詳解】
圖示中每一個反應均表示酸堿鹽不同的化學性質,酸會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反應,堿會與酸堿指示劑、酸、鹽、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鹽能與酸、堿、鹽反應,乙處應該為堿,該堿能與碳酸鈉反應,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則物質乙為氫氧化鈣,化學式為;
【小問2詳解】
根據酸會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反應,①表示酸與酸堿指示劑反應,③表示酸與堿反應,⑤表示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則④表示酸與活潑金屬反應,例如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合理即可);
【小問3詳解】
⑤為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小問4詳解】
鹽能與酸、堿、鹽反應,⑥表示鹽和酸反應,⑦表示鹽和堿反應,則反應⑨可表示鹽和鹽反應,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則可表示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過程中一定能觀察到的現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三、實驗及探究題(共2小題,計13分)
16. 下圖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備裝置。
(1)寫出標有序號①的儀器名稱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應選用裝置______。
判斷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
(3)若采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錐形瓶 (2) ①. ②. C ③.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3)b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為錐形瓶;
【小問2詳解】
實驗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只能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可選擇C;
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判斷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小問3詳解】
若采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則氣體應從b端通入。
17.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組裝了如下裝置探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
【進行實驗】
關閉彈簧夾,將注射器中的氫氧化鈉全部注入A瓶中,觀察到B中溶液進入A中,A中產生白色沉淀,最終B中剩余少量液體。
(1)A中現象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提出問題】實驗結束后A中溶液除NaCl外還有什么
做出猜想】
(2)猜想一:NaOH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NaOH、
猜想五:______.
【進行實驗】
(3)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A中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取①實驗后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紅色溶液逐漸變為無色,無氣泡產生 猜想三、五不成立
③取②實驗后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硫酸鈉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______成立
【討論分析】
(4)打開彈簧夾后,C中少量液體進入B中,發現B中有白色沉淀產生。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反思交流】
(5)若將B中的試劑替換為同類型的物質,A中也能出現白色沉淀,則B還可以是______溶液。
【答案】(1)能 (2)NaOH、
(3) ①. 溶液變紅 ②. 四
(4)
(5)CaCl2(合理即可)
【解析】
【小問1詳解】
關閉彈簧夾,將注射器中氫氧化鈉全部注入A瓶,B中溶液進入A中且產生白色沉淀。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再與B中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若二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反應,則不會產生白色沉淀,所以該現象能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小問2詳解】
根據前面的猜想,溶液中除NaCl外,溶質成分可能是反應物剩余,前面有單獨的NaOH、BaCl2、Na2CO3,以及NaOH和BaCl2的組合,所以還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組合。
【小問3詳解】
NaOH溶液、Na2CO3溶液都呈堿性,NaCl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變紅,若猜想二不成立,即溶液中含有堿性物質,所以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變紅;
取①實驗后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紅色溶液逐漸變為無色且無氣泡產生,說明溶液中沒有Na2CO3;取②實驗后溶液,加入適量硫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含有BaCl2,結合前面現象,說明溶液中還含有NaOH這種堿性物質,所以猜想四成立。
【小問4詳解】
C中是稀硫酸,B中是氯化鋇溶液,打開彈簧夾后,C中少量液體進入B中,氯化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鹽酸,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5詳解】
B中試劑與A中生成的碳酸鈉反應產生白色沉淀,B中是氯化鋇溶液,屬于可溶性鋇鹽,同類型物質可以是可溶性鈣鹽,如CaCl2溶液,因為氯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
四、計算與分析題(5分)
18. 實驗室有一瓶含雜質的高錳酸鉀,興趣小組同學取該試劑5g放入試管中加熱(雜質不參加反應),在不同時期測定試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請完成下列分析及計算:
加熱時間/min
剩余固體質量/g 5 5 4.87 4.76 4.68 4.68
(1)加熱 min時,高錳酸鉀______(填“完全”或“未完全”)反應。
(2)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g。
(3)計算該試劑中高錳酸鉀的含量。
【答案】(1)完全 (2)0.32
(3)解:設5g試劑中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
該試劑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試劑中高錳酸鉀的含量為63.2%。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表格數據,加熱min時,剩余固體質量不再發生變化,說明高錳酸鉀完全反應;
【小問2詳解】
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5g-4.68g=0.32g;
【小問3詳解】
見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招远市| 尤溪县| 阜康市| SHOW| 玛沁县| 丰顺县| 乌恰县| 吉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五峰| 迁安市| 鲁山县| 娄烦县| 阳高县| 威海市| 同江市| 徐闻县| 铁岭县| 忻城县| 盖州市| 衡山县| 藁城市| 长沙县| 库伦旗| 昌图县| 萍乡市| 贵阳市| 红桥区| 梁山县| 滨州市| 武平县| 泰来县| 晋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二连浩特市| 浦城县| 萨嘎县| 彰武县| 望谟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