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C;法蘭克福作為歐洲最大交通樞紐,交通便利,且工商業發達,經濟基礎雄厚,這些是其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會展中心的關鍵原因。歷史悠久并非直接關鍵因素,地價較高是結果而非原因。2.D;雙中心輻射效應增強會促進區域間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整合,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城市等級由城市綜合實力等多因素決定,輻射效應增強不一定提升城市等級;會提升周邊城市競爭力;不一定導致城市人口大量外遷。3.B;“沿線式聚合”沿交通線分布,便于村民開展經商活動,利于商品運輸和交易。與外出務工流動關聯不大;可能延長勞作距離;不利于節約村內土地資源。4.C;“引導式聚合”通過集中布局,能集約利用土地,共享基礎設施,降低建設成本。材料未體現促進產業調整和保護傳統村落。5.A;圖中方框內洋流為阿拉斯加暖流,流向東北方向,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6.D;阿留申群島周邊海域多火山島,暗礁眾多;處于西風帶,強風頻繁;暖流與寒流交匯,海霧多發。赤潮主要與海水富營養化有關,該海域自然環境惡劣,赤潮發生概率低。7.B;從圖中可知,夜晚城區比濕高于郊區;城區和郊區比濕變化不完全一致;城區比濕變化幅度小于郊區;白天城區比濕低于郊區。8.A;夏季白天,北京城區氣溫高,大氣對流強,導致近地面比濕降低;夜晚對流減弱,比濕回升,所以大氣對流先增強后減弱是造成比濕日變化的首要因素。近地面水汽并非單純趨于增多或減少。9.C;我國城鎮戶籍人口比重低于常住人口比重,直接原因是戶籍政策限制,部分常住人口因戶籍制度無法落戶城鎮。環境、經濟、風俗是間接影響因素。10.D;近年來,城鄉交通運輸條件改善,人口流動更加便捷,但城鎮勞動力需求未減弱,城鄉公共服務差異在縮小,流動人口落戶意愿受多種因素影響,并非差距大的主要原因。11.B;F 湖東側、北側地區位于背風區,降水量少,且石灰巖山地土層較薄,儲水性差,所以分布旱生植被。緯度較低、光照充足不是形成旱生植被的主要原因;風力強勁程度無明確信息支持。12.D;目前 F 湖由半封閉海灣變為湖泊,湖水鹽度降低,不適合紅樹林生長(紅樹林適宜咸水環境)。湖面風浪、湖底水深變化無明確依據表明是主要原因;湖岸侵蝕增強可能影響紅樹林生長,但非關鍵因素。13.B;負偶極子出現時,東印度洋海面水溫低,氣流下沉。正偶極子出現時,西印度洋氣流上升;正偶極子可能使西南季風增強;東北信風與偶極子變化無直接明顯關聯。14.C;2016 年 7 月 IOD 指數為負,東印度洋水溫低,氣流下沉,馬來群島降雨減少。東非沿岸、印度半島可能降水減少;我國西南降水受多種因素影響,不一定減少。15.C;白哈巴村(87°E)日落時分地方時約為 19:45(晝長 15 小時30 分鐘,日落地方時=12+晝長/2=19:45),北京時間(120°E)比當地早 2 小時 12 分鐘,約為 21:57,最接近 22:00。16.A;日落西山前,太陽位于西方,逆光拍攝需相機位于東方,舞臺位于西方,甲機位在東側,符合逆光拍攝條件。乙、丙、丁機位不符合逆光要求。17.(1)原因:新安鎮“七分石頭三分土”,土地貧瘠,火龍果耐貧瘠,適應本地土壤;氣候暖濕,適宜火龍果生長溫度范圍;種植投入少,農民增收顯著;一年多次開花結果,收益高。(2)地理意義:9-10 月可能光照不足,夜間催花補光可延長光照時間,促進開花結果,保證產量穩定。(3)建議:發展火龍果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強品牌建設,拓展銷售市場;利用“萬畝火龍果基地”發展農業旅游,增加收入渠道。18.(1)自然原因:末次冰期氣候寒冷干燥,降水以固態形式為主,河流流量小,下切侵蝕能力強;海平面下降,河流落差增大,加劇下切。(2)發育過程:末次冰期結束后,氣候暖濕,河流流量增大,泥沙沉積增多;海平面上升,淹沒部分階地,形成埋藏階地。(3)形成時期:末次冰期結束后。原因:氣候暖濕,生物多樣性增加,有機質來源增多;河流沉積作用增強,攜帶大量有機質沉積。19.(1)空間分布特征:活珊瑚覆蓋率呈現區域差異,可能近岸較低,遠岸較高;不同方向海域覆蓋率不同。(2)成因:夏季降水多,地表徑流攜帶泥沙入海增多;夏季風浪大,海底泥沙被攪動懸浮,覆蓋珊瑚礁。(3)生態意義:保護珊瑚礁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生態科研基地,促進生態研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