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實驗一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1.實驗目的(1)練習正確使用打點計時器,會利用打上點的紙帶研究物體的運動.(2)掌握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方法(Δx=aT2).(3)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加速度.2.實驗原理(1)打點計時器③處理紙帶數據時區分計時點和計數點:計時點是指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點.計數點是指測量和計算時在紙帶上所選取的點,要注意“每 5 個點取一個計數點”與“每隔 4 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取點方法是一樣的,時間間隔均為 0.1 s.(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判斷①沿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連續相等時間T內的位移分別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則說明物體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且Δx=aT2.②利用“平均速度法”確定多個點的瞬時速度,作出物體運動的v t圖像.若v 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則說明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即做勻變速直線運動.3.實驗器材電磁打點計時器(或電火花計時器)、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紙帶、細繩、鉤碼、刻度尺、導線、交流電源、復寫紙片.4.實驗步驟(1)放長木板:把帶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面上(如圖所示).(2)定打點計時器: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一端,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3)掛鉤碼:將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用細繩一端連小車,另一端掛上適當的鉤碼.(4)打點: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小車停止運動后立即關閉電源.(5)重復:換上新的紙帶,重復實驗兩次.5.數據處理(1)計算速度根據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求各計數點瞬時速度:(2)作 v-t 圖像建立直角坐標系,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根據數據描點.畫一條直線,讓這條直線通過盡可能多的點,不在線上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偏差比較大的點可以舍去.6.注意事項(1)直線:使紙帶、小車、細繩和定滑輪在一條直線上.(2)釋放:開始釋放小車時,應使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3)兩先兩后:先接通電源,計時器工作穩定后,再釋放小車,當小車停止運動時先斷開電源,后取下紙帶.(4)防碰撞:實驗時要防止鉤碼落地,小車與滑輪碰撞.(5)紙帶選?。哼x擇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舍棄點密集部分,適當選取計數點.(6)準確作圖:在畫圖像時,注意坐標軸單位長度的選取,使圖像分布在坐標平面的大部分面積上.使圖像中的點盡量均勻分布在圖線兩側.考點 1 實驗原理與操作【典題 1】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為了能夠較準確地測出加速度,請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橫線上:______________.A.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B. 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連接好電路C.再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滑輪,下邊掛上合適的鉤碼,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車D.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E.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直流電源后,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換上新紙帶,重復三次F.從三條紙帶中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舍掉開頭比較密集的點,在后邊便于測量的地方找一個起始點,并把每打五個點的時間作為時間單位.在選好的起始點下面記作 0,往后第五個點作為計數點 1,依次標出計數點 2、3、4、5、6,并測算出相鄰兩計數點間的距離解析:在實驗中應盡可能地保證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同時也要求紙帶盡可能地直接反映小車的運動情況,既要減小系統誤差又要減小偶然誤差.其中 E 項中的電源應采用交流電源,而不是直流電源.答案:ABCDFG考點 2 數據處理與誤差分析考向 1 v-t 圖像處理數據【典題 2】(2023 年廣東佛山月考)學生甲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1)請補充完整實驗步驟.A.把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邊.B.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木板沒有滑輪的一端,并與電源相連接.C.把穿過打點計點器的紙帶固定在小車后面.D.把一條跨過滑輪的細繩一端拴在小車上,另一端吊一鉤碼.E.先讓小車停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F.斷開電源,取下紙帶.G.換上新紙帶,重作兩次實驗.H.求出三次測量加速度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的最后結果.(2)他在實驗時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頻率為 50 Hz 的交流電源上,得到一條紙帶,打出的部分計數點如圖所示(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 4 個點,圖中未畫出),用刻度尺測量出 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3)該同學利用測量的數據描繪 v-t 圖像,在描繪前,還不知道小車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用平均速度ΔsΔt表示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從理論上講,對Δt 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填“越小越好”或“與大小無關”),該同學隨后作出 v-t 圖像如圖所示,觀察v-t 圖像,可以判斷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v-t 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接著學生甲用逐差法求得小車的加速度 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測量的數據,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如果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學生甲不知道工作電壓的頻率變為40 Hz,這樣計算出的加速度與真實值相比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5)下列方法有助于減小實驗誤差的是()A.選取計數點,把每打 5 個點的時間間隔作為一個時間單位B.使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盡量小些C.舍去紙帶上開始時密集的點,只利用點跡清晰、點間隔適當的那一部分進行測量、計算D.使掛在細繩下鉤碼的個數盡可能地多答案:(1)靠近打點計時器 (3)越小越好 隨著時間的增大,速度在均勻增大 加速度的大小 (4)0.80 偏大 (5)AC考向 2 公式處理實驗數據【典題 3】某小組利用打點計時器對物塊沿傾斜的長木板加速下滑時的運動進行探究.物塊拖動紙帶下滑,打出的紙帶一部分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 50 Hz,紙帶上標出的每兩個相鄰點之間還有 4 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在 A、B、C、D、E 五個點中,打點計時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_點.在打出 C 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保留 3 位有效數字);物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保留 2 位有效數字).解析:物塊加速下滑,速度越來越大,在相等時間內物塊的位移越來越大,剛開始時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較小,由圖示紙帶可知,打點計時器最先打出的點是 A 點.每兩個相鄰點之間還有 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0.02×5=0.1 s答案:A 0.233 0.75創新角度 實驗裝置圖或數據信息 創新解讀位移獲取方法的創新 1.通過位移傳感器獲取位移.2.通過頻閃照片獲取位移,此處的頻閃照片與紙帶類似,照片中小球相當于紙帶上的計數點(續表)創新角度 實驗裝置圖或數據信息 創新解讀速度獲取方法的創新 讓帶有擋光片的物體通過光電門,用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 v= ,時間通過光電門的計時器讀取(續表)創新角度 實驗裝置圖或數據信息 創新解讀加速度獲取方法的創新 1.第 1 幅圖中,用各段紙帶可“拼出”v-t 圖像,進而求出加速度.2.第 2 幅圖中,物體從不同的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t 是擋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x 是下滑的初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由v= ,由v2=2ax聯立可得到加速度與圖像斜率的關系.3.第 3 幅圖中,縱坐標是平均速度,列出直線方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對比可得加速度(續表)考向 1 實驗數據處理的創新【典題 4】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甲乙(1)實驗的主要步驟:①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片的寬度 d,結果如圖乙所示,讀得d=________mm;②用刻度尺測量 A 點到光電門所在位置 B 點之間的水平距離 x;③滑塊從 A 點靜止釋放(已知砝碼落地前擋光片已通過光電門);④讀出擋光片通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 t;⑤改變光電門的位置,滑塊每次都從 A 點靜止釋放,測量相應的 x 值并讀出 t 值.(2)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以 x 為橫圖線如圖丙所示,可求得該圖線的斜率 k =________m-1·s-2. 由此進一步求得滑塊的加速度 a =________m·s-2.( 計算結果均保留 3 位有效數字)丙解析:(1)根據游標卡尺讀數規則,擋光片的寬度 d=6 mm+10×0.05 mm=6.50 mm.答案:(1)①6.50 (2)2.38×1040.503考向 2 實驗目的及器材的創新【典題5】(2024 年貴州卷)智能手機內置很多傳感器,磁傳感器是其中一種.現用智能手機內的磁傳感器結合某應用軟件,利用長直木條的自由落體運動測量重力加速度.主要步驟如下:甲乙h/m 0.00 0.05 0.15 0.30 0.50 0.75 1.05t/s 0.000 0.101 0.175 0.247 0.319 0.391 0.462(1)在長直木條內嵌入 7 片小磁鐵,最下端小磁鐵與其他小磁鐵間的距離如圖甲所示.(2)開啟磁傳感器,讓木條最下端的小磁鐵靠近該磁傳感器,然后讓木條從靜止開始沿豎直方向自由下落.(3)以木條釋放瞬間為計時起點,記錄下各小磁鐵經過傳感器的時刻,數據如下表所示:(4)根據表中數據,補全圖乙中的數據點,并用平滑曲線繪制下落高度 h 隨時間 t 變化的 h-t 圖線.(5)由繪制的 h-t 圖線可知,下落高度隨時間的變化是_______(填“線性”或“非線性”)關系.(6)將表中數據利用計算機擬合出下落高度 h 與時間的平方 t2的函數關系式為 h=4.916t2(SI).據此函數可得重力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結果保留 3 位有效數字)答案:(4)如圖所示.(5)非線性 (6)9.8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