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實驗九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1.實驗目的(1)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2)加深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理解.2.實驗原理(1)如圖甲所示,改變 R 的阻值,從電壓表和電流表中讀出幾組 U、I 值,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求出幾組 E、r 值,最后分別算出它們的平均值.甲乙(2)用圖像法來處理數據,在坐標紙上以 I 為橫坐標、U 為縱坐標,用測出的幾組 I、U 值畫出 U-I 圖像,如圖乙所示,直線跟縱軸的交點的縱坐標表示電源電動勢 E 的值,圖線的斜率的絕對值即電源內阻 r 的值.3.實驗器材電池、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坐標紙和刻度尺等.4.實驗步驟(1)連實物圖:電流表用 0.6 A 的量程,電壓表用 3 V 的量程,按實驗原理圖連接好電路.(2)滑動變阻器移至最大: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的一端.(3)測幾組U、I值: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有明顯示數并記錄一組數據(I1,U1).用同樣的方法再測量幾組I、U值,填入表格中.(4)整理器材:斷開開關,拆除電路,整理好器材.5.數據處理(1)公式法:聯立六組對應的U、I數據,滿足關系式U1=E-I1r、U2=E-I2r、U3=E-I3r…,讓第1式和第4式聯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聯立方程,第3式和第6式聯立方程,這樣解得三組E、r,取其平均值作為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6.誤差分析(1)偶然誤差:電表讀數及用圖像法求 E 和 r 時作圖不準確.(2)系統誤差:如實驗原理圖甲中由于電壓表的分流,測量結果是:E測7.注意事項(1)可選用舊電池:為了使電路的路端電壓變化明顯,電池的內阻宜大些,可選用已使用過一段時間的一節干電池.(2)電流不要過大,讀數要快:干電池在大電流放電時,電動勢E會明顯下降,內阻r會明顯增大.因此,實驗中不要將電流I調得過大,讀電表要快,每次讀完立即斷電.(3)計算法求E、r:要測出不少于6組I、U數據,且變化范圍要大些,用方程組求解時,要將測出的I、U數據中,第1式和第4式為一組、第2式和第5式為一組、第3式和第6式為一組,分別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考點 1 實驗原理與操作【典題1】(2024 年北京卷)某興趣小組利用銅片、鋅片和橘子制作了水果電池,并用數字電壓表(可視為理想電壓表)和電阻箱測量水果電池的電動勢 E 和內阻 r,實驗電路如圖甲所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 S,多次調節電阻箱的阻值 R,記錄電壓表的讀數U,繪出圖像,如圖乙所示,可得:該電池的電動勢 E=________V,內阻 r=________k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甲乙答案:1.0 3.3考點 2 數據處理與誤差分析【典題2】在“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具有如下器材:待測干電池 E 一節,電壓表 V,電流表 A,滑動變阻器R1(0~10 Ω),滑動變阻器 R2(0~200 Ω),開關 S,導線若干.(結果均保留 2 位小數)甲乙丙(1)為方便實驗調節且能較準確地進行測量,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___(填“R1”或“R2”).(2)實驗所用電路如圖甲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圖乙中完成實物連接圖,要求保證開關在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正確的位置.(3)該同學由實驗數據得到圖丙中的圖像 b,根據圖像 b 求得電源電動勢 E=______V,內電阻 r=________Ω.(4)圖丙中 a 圖線是某電阻 R 的伏安特性曲線,則兩條圖線 a、b 的交點的橫、縱坐標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同學將該電阻 R 與本實驗中的所用的電池連成一閉合電路,此時電阻 R 消耗的電功率是________W.(5)假如本實驗中所使用的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可視為理想電壓表),而電流表具有一定的內阻(不可忽略),則根據本實驗原理圖所測得的電源電動勢值將_________,內電阻值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R1 (2)如圖所示.(3)1.450.85(4)將該電阻 R 與電源連成閉合電路時,通過電阻 R 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 0.63 (5)不變 不變實驗方法 安阻法 伏阻法實驗電路安阻法和伏阻法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續表)(續表)考向 1 安阻法【典題 3】(2023 年廣東珠海三模)電學實驗中可將電源 E1與電源 E2 及靈敏電流計 G 連成如圖甲所示電路,若靈敏電流計 G 的示數為 0,說明此時兩電源的電動勢相等.根據這一原理,某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電路來測量某電源 C 的電動勢,其中 A為工作電源(內阻不計),B 為電動勢(為 E )恒定的標準電源,R1、R2 為電阻箱,R3 為滑動變阻器,G 為靈敏電流計,S1、S3 為單刀單擲開關,S2 為單刀雙擲開關,實驗過程如下:甲乙①實驗開始之前,將 R1 和 R2 的阻值限定在 1000 Ω到 3000 Ω之間;②將 S2 置于“1”處,閉合開關 S1、S3,通過調節 R1、R2、R3,使靈敏電流計 G 的示數為 0,記錄此時的 R1 與 R2 的阻值,分別為 a、b;③將開關 S2 置于“2”處,保持通過 R1、R2 的電流不變,重復上述操作,使靈敏電流計 G 的示數為 0,記錄此時的 R1 與 R2的阻值,分別為 c、d.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回答問題.(1)實驗步驟①中,為保護靈敏電流計,開始時滑動變阻器觸頭應處在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2)在步驟③中,為保持實驗過程中流過 R1 與 R2 的電流不變,則 a+b________(填“>”“<”或“=”)c+d.(3)待測電源 C 的電動勢為_____________(用 a、b、c、d、E中必要的符號表示).(4)若工作電源 A 的內阻不可忽略,則待測電源 C 的電動勢測量值相比于上述方案結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解析:(1)由題圖乙所示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為保護靈敏電流計,開始時滑動變阻器觸頭應處在最左端.(2)改用待測電源替換標準電源的位置,其前提條件是工作電源 A 所在電路電流 I 要保持不變,電源 A 的輸出電壓固定不變,采取的措施是使 R1 與 R2 的阻值之和為某一固定阻值,使 R1′和 R2′的阻值之和也為該固定阻值,即 a+b=c+d.考向 2 伏阻法【典題 4】某同學用圖所示電路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以及一個未知電阻 R1.(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圖連接.(2)將 S2 接到 a,閉合 S1,撥動電阻箱旋鈕,使電阻箱阻值為11.0 Ω,此時電壓表讀數為 2.20 V.然后保持電阻箱示數不變,將S2 切換到 b,閉合 S1,電壓表讀數如圖甲所示,則其讀數為_________V,由此可算出電阻 R1 的阻值為_______Ω(結果保留 3位有效數字).甲乙(3)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該同學將 S2 切換到 a,閉合 S1,多次調節電阻箱,讀出多組電阻箱的示數 R 和對應的電壓表示數 U,動勢 E=________V,電源內阻 r=________Ω(結果保留 3 位有效數字).解析:(1)電源是兩節電池串聯,所以電壓表選 3 V 量程.(2)題圖甲電壓表量程是 3 V,精確度為 0.1 V,故其讀數為答案:(1)如圖所示.(2)2.60 2.00 (3)2.86 1.29思路導引結合電路圖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表達式,對照圖像的縱橫坐標整理出縱坐標隨橫坐標變化的一次函數關系式,由直線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義計算電動勢和內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