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2節動能定理及其應用一、動能運動1.定義:物體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動能.2.公式:Ek=________.12mv23.單位:焦耳,1 J=1 kg·m2/s2.4.性質:動能是標量,是狀態量,與 v瞬時對應.內容 合外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表達式W=ΔEk=____________________對定理的理解 W>0,物體的動能________;W<0,物體的動能________;W=0,物體的動能不變二、動能定理增加減少(續表)適用條件 (1)動能定理既適用于直線運動,也適用于曲線運動;(2)既適用于恒力做功,也適用于變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種性質的力,既可以同時作用,也可以不同時作用【基礎自測】1.判斷下列題目的正誤.(1)一定質量的物體動能變化時,速度一定變化,但速度變化時,動能不一定變化.()(2)動能不變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3)如果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那么合外力對物體做功一定為零.()(4)物體在合外力作用下做變速運動時,動能一定變化.()(5)物體的動能不變,所受的合外力必定為零.()答案:(1)√ (2)× (3)√ (4)× (5)×2.(2023 年新課標卷)無風時,雨滴受空氣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會以恒定的速率豎直下落.一質量為 m 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 下落高度 h 的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做的功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g)(A.0B.mgh解析:在地面附近雨滴做勻速運動,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Wf=0,雨滴克服空氣阻力做功為 mgh.答案:B3.(2024 年安徽卷)某同學參加戶外拓展活動,遵照安全規范,坐在滑板上,從高為 h 的粗糙斜坡頂端由靜止下滑,至底端時速度為 v.已知人與滑板的總質量為 m,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g,不計空氣阻力.則此過程中人與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答案:D4.(2024 年江西卷)兩個質量相同的衛星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半徑分別為 r1、r2,則動能和周期的比值為()解析:兩個質量相同的衛星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則月球對衛星的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設月球的質量為 M,衛星的質量答案:A熱點 1 對動能定理的理解[熱點歸納]1.動能與動能的變化的區別.(1)動能與動能的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動能是狀態量,動能的變化是過程量.(2)動能為非負值,而動能變化量有正負之分.ΔEk>0 表示物體的動能增加,ΔEk<0 表示物體的動能減少.2.對動能定理的理解.(1)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動能定理表達式中的“=”的意義是一種因果關系,是一個在數值上相等的符號.(2)對“外力”的理解:動能定理敘述中所說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彈力、摩擦力,也可以是電場力、磁場力或其他力.【典題 1】如圖所示,我國滑雪運動員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訓練中保持同一姿態沿斜坡下滑了一段距離,如果重力對他做功 1000 J,他克服阻力做功 500 J,則他在此過程中( )A.可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B.動能增加了 500 JC.動能減少了 500 JD.動能增加了 1500 J解析:重力對他做功 1000 J,他克服阻力做功 500 J,即阻力做功為-500 J,所以外力對他做的總功為 1000 J-500 J=500 J,由動能定理知動能增加了 500 J,運動員的速度增大,在做加速運動.答案:B方法技巧動能定理指出了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與物體動能變化之間的關系,即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對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變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來量度.熱點 2 動能定理的應用[熱點歸納]1.動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須是相對于同一個參考系,一般以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2.應用動能定理的關鍵在于對研究對象進行準確的受力分析及運動過程分析,并畫出運動過程的草圖,借助草圖理解物理過程之間的關系.3.當物體的運動包含多個不同過程時,可分段應用動能定理求解;當所求解的問題不涉及中間的速度時,也可以全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求解,這樣更簡便.4.列動能定理方程時,必須明確各力做功的正、負,確實難以判斷的先假定為正功,最后根據結果加以檢驗.考向 1 動能定理的簡單應用【典題2】(2024 年重慶卷)活檢針可用于活體組織取樣,如圖所示.取樣時,活檢針的針芯和針鞘被瞬間彈出后僅受阻力.針鞘質量為 m,針鞘在軟組織中運動距離 d1 后進入目標組織,繼續運動d2 后停下來.若兩段運動中針翹鞘整體受到阻力均視為恒力.大小分別為 F1、F2,則針鞘()答案:A【遷移拓展 1】(2023年廣東潮州二模)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大跳臺的比賽場地分為助滑區、起跳臺、著陸坡和終點區域四個部分.運動員進入起跳臺后的運動可簡化成如圖所示,先以水平初速度 v0 從 A 點沖上圓心角為α的圓弧跳臺,從 B 點離開跳臺,C 點為運動軌跡最高點,之后落在著陸坡上的 E 點.若忽略運動過程中受到的一切阻力并將運動員及其裝備看成質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離開 B 點后的上升過程中處于超重狀態B.運動員在 C 點速度為 0C.運動員下降過程中的加速度不變D.α 越大,運動員落在著陸坡上的速度越大解析:運動員下降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則加速度不變,C 正確.答案:C考向 2 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的功[熱點歸納]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時應注意的問題:(1)所求的變力做的功不一定為總功,故所求的變力做的功不一定等于ΔEk.(2)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對應物體動能的變化,而不是對應物體的動能.(3)若有多個力做功時,必須明確各力做功的正負,待求的變力做的功若為負功,可以設克服該力做功為 W,則表達式中應用-W(也可以設變力做的功為 W,則字母 W 本身含有負號).【典題 3】(2023 年廣東茂名二模)“廣湛”高鐵將茂名到廣州的通行時間縮短至 2 小時.假設動車啟動后沿平直軌道行駛,發動機功率恒定,行車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恒為 f、已知動車質量為 m,最高行駛速度為 v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動車啟動過程中所受合外力不變B.動車發動機功率為 fvm解析:發動機功率恒定,根據 P=Fv,速度變大,牽引力變小,合外力 F合=F-f,合外力變小, A 錯誤;速度最大時,動車加速度為零,受力平衡,此時 P=Fv=fvm,B正確;從啟動到最大速度過程中,動車做加速度變小的加速運動,動車平均速度答案:B思路導引 求解牽引力做功,若力為已知恒力,且位移可求,應用 W=Fx 求解;若功率恒定且已知,時間已知,應用 W=Pt求解;若運動過程的初末動能已知,阻力做功可求,應用動能定理求解.考向 3 動能定理在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熱點歸納]1.分析思路.(1)受力與運動分析:根據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以及不同運動過程中力的變化情況.(2)做功分析:根據各種力做功的不同特點,分析各種力在不同的運動過程中的做功情況.(3)功能關系分析:運用動能定理、功能關系或能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規律求解.2.方法技巧.(1)“合”——整體上把握全過程,構建大致的運動圖景.(2)“分”——將全過程進行分解,分析每個子過程對應的基本規律.(3)“合”——找出各子過程之間的聯系,以銜接點為突破口,尋求解題最優方案.【典題 4】(2023 年江蘇卷)如圖所示,滑雪道 AB 由坡道和水平道組成,且平滑連接,坡道傾角均為45°.平臺 BC與緩沖坡 CD 相連.若滑雪者從 P 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恰好到達 B 點.滑雪者現從 A 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從 B 點飛出.已知 A、P 間的距離為d,滑雪者與滑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重力加速度為 g,不計空氣阻力.(1)求滑雪者運動到 P 點的時間 t.(2)求滑雪者從 B 點飛出的速度大小 v.(3)若滑雪者能著陸在緩沖坡 CD 上,求平臺 BC 的最大長度 L.解:(1)滑雪者從 A 點到 P 點根據動能定理有(2)由于滑雪者從 P 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恰好到達 B 點,故從P 點到 B 點合力做功為 0,所以當從 A 點下滑時,到達 B 點有(3)當滑雪者剛好落在 C 點時,平臺 BC 的長度最大;滑雪者水平方向上有 L=vPsin 45°×t方法技巧(1)應用動能定理求解往復運動問題時,要確定物體的初狀態和最終狀態.(2)重力做功與物體運動路徑無關,可用 WG=mgh 直接求解.(3)滑動摩擦力做功與物體運動路徑有關,其功的大小可用Wf=-Ff·s 求解,其中 s 為物體相對滑行的路程.【遷移拓展2】(2024 年海南卷)某游樂項目裝置簡化如圖,A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圓弧形滑梯,半徑 R=10 m,滑梯頂點 a與滑梯末端 b 的高度 h=5 m,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滑板 B,緊靠滑梯的末端,并與其水平相切,滑板質量 M=25 kg,一質量為m=50 kg 的游客,從 a 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在 b 點滑上滑板,當滑板右端運動到與其上表面等高平臺 C 的邊緣時,游客恰好滑上平臺 C,并在平臺上滑行 s=16 m 停下.游客視為質點,其與滑板及平臺表面之間的動摩擦系數均為μ=0.2,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2,求:(1)游客滑到 b 點時對滑梯的壓力的大小.(2)滑板的長度 L.(2)設游客恰好滑上平臺時的速度為 v,在平臺上運動過程由動能定理得解得 v=8 m/s根據題意當滑板右端運動到與其上表面等高平臺的邊緣時,游客恰好滑上平臺,可知該過程游客一直做減速運動,滑板一直做加速運動,設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1 和 a2,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