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2024-2025學年下學期九年級5月二模化學合卷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5·坪山模擬)化學和環境、材料、健康、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工業污水處理后才可排放 B.用塑料完全替代金屬制品C.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 D.將過期食品歸為廚余垃圾2.(2025·坪山模擬)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說法正確的是A.H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B.錳酸鉀:KMnO4C.2個氮原子:N2 D.氟元素:Fu3.(2025·坪山模擬)中科院成功研制出厚度僅為頭發絲二十萬分之一的二維金屬材料,實現了包括鉛、鉍等二維金屬的普適制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二者均屬于非金屬元素 B.鉛的原子序數是82C.鉛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7.2g D.鉍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094.(2025·坪山模擬)香草酸(C8H8O4)是我國科學家從中藥“桃兒七”中提取出的成分之一,有利于改善骨質疏松。下列關于香草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小 B.氫、氧原子個數比為1∶2C.由三種元素組成 D.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5.(2025·坪山模擬)下列實踐項目與化學知識不對應的是選項 實踐項目 化學知識A 給自行車車鏈涂油 可以防止金屬生銹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顯酸性C 給水培綠蘿施加氮肥 氮肥可促進植物生長D 用2個小球、1個大球制作水分子模型 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A.A B.B C.C D.D6.(2025·坪山模擬)甲、乙實驗均用到了對比的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甲中試管用氣球密封,可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B.實驗甲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C.實驗乙能探究鐵生銹的條件:與O2和H2O同時接觸D.實驗乙中蒸餾水經煮沸的目的是盡可能排凈O27.(2025·坪山模擬)某新型納米催化劑可將CO2轉化為重要的化工產品乙烯(C2H4),實現對CO2的利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種類都改變B.該反應的生成物分子個數比為1∶1C.由圖可知,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D.該催化劑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8.(2025·坪山模擬)學習小組利用KNO3和NH4Cl等物質,制作可反映氣溫變化的“天氣瓶”,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B.t1℃時,將40gKNO3加入到100g水中得到140g溶液C.將t2℃的NH4Cl飽和溶液降溫至t1℃,會有晶體析出D.t2℃時,NH4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9.(2025·坪山模擬)下列實驗方法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A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溶解、過濾、洗滌、干燥B 檢驗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的氣體 將燃著的木條靠近正極C 比較鋁和硬鋁合金的硬度 相互刻畫D 鑒別NaCl溶液和NaOH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A.A B.B C.C D.D10.(2025·坪山模擬)某化學小組欲探究金屬鈉與水反應的情況,取一小塊鈉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觀察到:鈉塊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快速游動,鈉塊的體積逐漸變小直至“消失”,產生白色煙霧。用傳感器對白色煙霧的pH進行測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由現象可知,鈉的密度比水小B.a點表示鈉幾乎反應完全C.由圖可知,鈉與水反應生成了堿性物質D.由現象可知,該反應放出熱量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0分)11.(2025·坪山模擬)蚊蟲叮咬惱人,驅蚊產品眼花繚亂。請閱讀資料,完成相關問題。危害 ◆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蟻酸是一種酸,化學式為HCOOH),使皮膚腫痛瘙癢。 ◆蚊蟲能傳播登革熱、瘧疾等疾病。 驅蚊 ◆古法驅蚊:詩文《蚊對》記載,古人用艾草或青蒿燃燒產生的物質驅蚊。 ◆現代驅蚊:多種蚊香產品通過釋放擬除蟲菊酯類物質驅蚊。驅蚊手環通過釋放微電流干擾蚊子的感知系統從而驅蚊。誘蚊 ◆CO2誘蚊:蚊蟲存在著嗅覺器官,可以檢測人體呼吸產生的CO2分子定位吸血目標。 ◆紫外光誘蚊:蚊蟲具有趨光性。 滅蚊 ◆滅蚊工具:電蚊拍,電擊滅蚊。 ◆滅蚊劑:氯氟醚菊酯可用于殺滅蚊蟲。它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易揮發,具有可燃性,著火點約為200℃。小坪同學選擇不同家用原料自制CO2誘蚊劑,原料及效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A B C原料 小蘇打檸檬酸 碳酸鈣鈣片檸檬酸 雞蛋殼檸檬酸制取效果 CO2產生速率過快 CO2產生速率過快、產量少 CO2產生速率適中、成本低(1)“知物識物”:蟻酸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2)“疾病治療”: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基于青蒿素(),合成了治療瘧疾效果更好的雙氫青蒿素()。該合成過程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驅蚊原理”:點燃蚊香后,蚊子在幾米外可感受到擬除蟲菊酯類物質的氣味從而被驅離,請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 。(4)“誘蚊原理”:碳酸鈣鈣片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5)“誘蚊材料”:研究發現,當誘蚊劑產生的速率適中時,其效果更佳。據此小坪應選擇表中 (填字母序號)組原料,并利用圖中裝置 (選填“甲”或“乙”)制取誘蚊劑。(6)“產品檢驗”:請設計實驗,驗證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 (請寫出具體的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12.(2025·坪山模擬)粵東地區人民具有端午節吃灰水粽的習俗。灰水粽是將糯米用“灰水”浸泡后,再用粽葉包裹蒸煮而成。某興趣小組對“灰水”和粽葉的成分開展如下實驗探究:任務一:探究“灰水”成分【猜想與假設】根據“灰水”的俗名猜測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熟石灰[]或草木灰(主要含)。【查閱資料】碳酸鉀()可與酸反應產生。【實驗探究】(1)設計如下實驗探究“灰水”的成分。操作 現象 結論I.取少量澄清的“灰水”于試管A中,加入適量溶液 無白色沉淀 “灰水”中 (填“含”或“不含”)II.取少量澄清的“灰水”于試管B中,加入適量稀鹽酸 “灰水”中含【實驗結論】“灰水”中含有。任務二:探究粽葉是否被溶液浸泡(2)不良商家制作灰水粽時,為了使粽葉顏色鮮艷,通常用溶液浸泡粽葉,資料顯示,該物質會使人體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說明 (填“有毒”或“無毒”)。(3)小深設計如下實驗檢驗粽葉是否被溶液浸泡。操作 現象 結論粽葉加水煮沸后加入鐵片 粽葉未被溶液浸泡【提出質疑】小迪查閱資料,發現當CuSO4含量過低時,僅利用定性實驗無法準確得出實驗結論,建議通過設計定量實驗來驗證該假設。【實驗驗證】查閱資料:①CuSO4可與Ba(OH)2發生化學反應:Ba(OH)2+CuSO4=BaSO4↓+Cu(OH)2↓。②一定量溶液中溶解的物質越多,導電性越強,TDS值越大。(4)小迪檢驗粽葉浸出液中是否含CuSO4時,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用水質檢測筆測定溶液中TDS值的變化,測試結果如圖。請分析圖中TDS值下降的原因: 。【結論】粽葉被CuSO4溶液浸泡過。【拓展延伸】CuSO4在農業上可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但波爾多液不能用鐵桶盛放,因為波爾多液中的CuSO4會與鐵桶反應。(5)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思總結】化學品的不當使用可能會帶來危害,合理使用化學品可造福人類。13.(2025·坪山模擬)磷酸鐵(FePO4)作為新型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某科研機構以鐵塊(混有少量碳)為原料制備電池級FePO4的簡要流程如下。【查閱資料】磷酸(H3PO4)是一種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不與碳反應。(1)溶鐵時,鐵塊間留有空隙并按“井”字形放置,稀磷酸在鐵塊縫隙實現自由流動,采用這種堆鐵方式的優點是 。(2)溶鐵過程中,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其中加入的稀磷酸要過量的目的是 。(3)濾渣Ⅰ的成分是 。(4)操作①的名稱為 。操作②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FePO4的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5)得到FePO4產品的化學反應原理是2Fe(H2PO4)2+H2O2=2FePO4↓+2H3PO4+2X,則X的化學式為 。(6)磷酸溶鐵速率同時受磷酸濃度和溫度的影響。由圖中信息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以下磷酸濃度和溫度條件的組合中,溶鐵速率最快的一組是______。A.16%,85℃ B.19%,88℃ C.23%,89℃ D.29%,93℃14.(2025·坪山模擬)作為深圳人,我們肩負著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的重任,要從點滴做起,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深圳更加美麗宜居。(1)日常生活:作為深圳人,為實現“碳達峰”,下列行為值得提倡的是______。A.人走燈關,節約用電B.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鞭炮C.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宣傳D.無人機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碳排放(2)自然資源:深圳擁有大量海水資源,海水吸收CO2是自然界消耗CO2的途徑之一,該過程中CO2會與水反應,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能源開發:為踐行“低碳”行動,可開發利用新能源: (任寫一種新能源)。(4)科研進展:深圳灣紅樹林濕地排放的甲烷(CH4)會造成溫室效應,科研人員發現CO2與CH4熱催化反應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H42CO+2H2.若要實現3.2kgCH4的轉化,理論上消耗CO2的質量是多少?(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并寫出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保護水資源;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解析】【解答】A、工業污水含有多種有害物質,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A正確;B、塑料雖具有耐腐蝕等多種優點,但無法完全替代金屬,金屬在強度、導電性、耐高溫等方面有不可替代性,B錯誤;C、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物質,所以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C正確;D、過期食品屬于廚余垃圾,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掌握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知識是解答該題的關鍵。2.【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A、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H2為單質,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A正確;B、錳酸鉀的化學式為K2MnO4,高錳酸鉀的化學式才為 KMnO4 ,B錯誤;C、2個氮原子可表示為2N,氮氣、氮氣分子的化學式為N2,C錯誤;D、氟元素符號為F,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3.【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鉛(Pb)和鉍(Bi)元素名稱的偏旁都為金字旁,所以這兩種元素都屬于金屬元素,A 錯誤;B、元素周期表單元格的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所以鉛的原子序數是82,B 正確;C、元素周期表單元格的正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所以鉛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07.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通常省略不寫,而不是“g”,C 錯誤;D、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鉍元素原子序數為83,所以鉍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83,不是209,D 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1.當元素漢字的偏旁為“金”字旁時,該元素一定為金屬元素。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3.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4.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5.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可以省略,但不是克。4.【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由香草酸的化學式可知,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8):(16×4)=12:1:8,其中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小,A錯誤;B、香草酸這種物質是由香草酸分子構成的,而一個香草酸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8:4=2:1,B錯誤;C、由香草酸的化學式可知,香草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正確;D、香草酸(C8H8O4)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6×4)=3:2,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某種物質中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數目之比;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所以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等于(1×2):(16×1)=1:8。5.【答案】B【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解答】A、鐵同時與氧氣(或空氣)和水接觸時才會生銹,給自行車的鏈條涂油,可以防止氧氣(或空氣)和水與鐵接觸,防止其生銹,A正確;B、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鈣顯堿性,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錯誤;C、氮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所氮肥有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綠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故可為葉片發黃的植物施氮肥,C正確;D、由水的化學式可知,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可用2個小球表示氫原子、1個大球表示氧原子,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1.鐵需要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才能生銹。2.常見物質的俗稱:氧化鈣: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堿石灰。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碳酸鈉:蘇打、純堿。碳酸氫鈉:小蘇打。3.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銨態氮肥通常不能與顯堿性的物質混用,如草木灰。6.【答案】C【知識點】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A、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會對空氣產生污染,所以試管要用氣球密封,A正確;B、白磷的著火點低于紅磷的,二者都可燃且與氧氣接觸,所以白磷可以燃燒,紅磷不可以,實驗甲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B正確;C、實驗乙中第一個試管鐵釘和水、氧氣同時接觸,鐵釘生銹,第二個試管鐵釘和水接觸,鐵釘不生銹,可探究鐵生銹與氧氣有關,C錯誤;D、水中可以溶解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實驗乙中蒸餾水經煮沸的目的是盡可能排凈O2,防止其干擾實驗,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1.物質跟氧氣發生的燃燒反應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2.鐵需要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才能生銹。7.【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A、 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但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A錯誤;B、由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C2H4+4H2O,則該反應的生成物分子個數比為1:4,B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可知,在化學反應中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則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C錯誤;D、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所以該反應中的催化劑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1.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乙烯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C2H4+4H2O;2.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中的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物質分子的過程。3.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影響生成物的產量,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8.【答案】C【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由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沒有指明溫度的條件下無法比較兩者溶解度的大小,A錯誤;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0g,所以將40gKNO3固體投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30g,得到溶液的質量為30g+100g=130g,B錯誤;C、氯化銨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將t2℃的NH4Cl飽和溶液降溫至t1℃,會有晶體析出,C正確;D、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NH4Cl的溶解度為50g,則t2℃時,NH4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3.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100%9.【答案】A【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解析】【解答】A、氯化鈉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除去粗鹽中的泥沙,應溶解、過濾、蒸發結晶,A符合題意;B、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產生氣體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將燃著的木條靠近正極,木條燃燒的更旺,說明產生的是氧氣,B不符合題意;C、硬鋁是鋁的合金,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將硬鋁片和鋁片相互刻畫,鋁片上劃痕較多,說明硬鋁的硬度大,C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溶液顯中性,所以氫氧化鈉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而氯化鈉溶液不能,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1.蒸發可以使氧化鈉溶液的NaCl結晶析出;2.電解水實驗的知識點可以總結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即電源正極連接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為氧氣,電源負極連接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為氫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3.合金通常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熔點低,抗腐蝕性能好。4.紫色石蕊試劑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溶液變藍;無色酚酞試劑遇堿性溶液變紅。10.【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根據題干可知,實驗中鈉塊浮在水面上,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A正確;B、由圖可知,a點后溶液的pH不再變化,則a點表示鈉幾乎反應完全,B正確;C、由圖可知,pH傳感器并沒有接觸到下方溶液,所以該實驗中的pH傳感器測定的是白色煙霧的pH,C錯誤;D、實驗過程中,鈉塊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Na+H2O=NaOH+H2 。11.【答案】(1)純凈物(2)化學(3)分子在不斷運動(4)(5)C;甲(6)用試管取適量澄清石灰水,將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通入其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CO2【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1)蟻酸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2)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基于青蒿素(),合成了治療瘧疾效果更好的雙氫青蒿素(),該合成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點燃蚊香后,蚊子在幾米外可感受到擬除蟲菊酯類物質的氣味從而被驅離,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是因為(除蟲菊酯類物質)分子在不斷運動,向四周擴散,可以驅離蚊子;(4)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5)根據表格分析,C雞蛋殼檸檬酸的二氧化碳產生速率適中,其效果更佳;可選擇裝置甲制取二氧化碳誘蚊劑,是因為裝置甲可以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藥品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驗證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的實驗方法為用試管取適量澄清石灰水,將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通入其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CO2。【分析】1.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的物質;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1)蟻酸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2)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基于青蒿素(),合成了治療瘧疾效果更好的雙氫青蒿素(),該合成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點燃蚊香后,蚊子在幾米外可感受到擬除蟲菊酯類物質的氣味從而被驅離,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是因為(除蟲菊酯類物質)分子在不斷運動,向四周擴散,可以驅離蚊子;(4)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5)根據表格分析,C雞蛋殼檸檬酸的二氧化碳產生速率適中,其效果更佳;可選擇裝置甲制取二氧化碳誘蚊劑,是因為裝置甲可以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藥品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驗證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的實驗方法為用試管取適量澄清石灰水,將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通入其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CO2。12.【答案】不含;有氣泡產生;有毒;無明顯實驗現象;加入Ba(OH)2溶液后生成沉淀,溶液中溶解的物質減少,TDS下降;Fe+CuSO4=Cu+FeSO4;置換反應【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操作 I: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取少量澄清的 “灰水” 于試管 A 中,加入適量Na2CO3溶液,無白色沉淀,說明 “灰水” 中不含Ca(OH)2;操作 II:因為 “灰水” 中含K2CO3,碳酸鉀與稀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現象是有氣泡產生;(2)CuSO4會使人體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說明CuSO4有毒;(3)若粽葉被CuSO4溶液浸泡,粽葉加水煮沸后溶液中會有硫酸銅,加入鐵片,鐵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會觀察到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若粽葉未被CuSO4溶液浸泡,則明顯實驗現象或無紅色固體析出或溶液顏色無變化;(4)向含CuSO4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發生反應Ba(OH)2+CuSO4=BaSO4↓+Cu(OH)2↓,溶液中的銅離子、硫酸根離子等形成沉淀從溶液中析出,導致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減少,溶液中溶解的物質減少,溶液導電性減弱, TDS 值下降;(5)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 Fe+CuSO4=FeSO4+Cu;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解答】1.碳酸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2.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金屬活動性順序規律(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位置越靠前,其金屬活動性就越強。(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鉀、鈣、鈉三種金屬不能將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原因是他們太活潑(5)一種金屬若能與兩種鹽溶液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一種鹽溶液若能與兩種金屬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6)金屬鐵與酸溶液或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都只能得到+2價的亞鐵鹽,不能得到+3價的鐵鹽。3.化合反應定義為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多變一”。分解反應的定義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一變多”。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為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置換反應的定義為反應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13.【答案】(1)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或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Fe+2H3PO4=Fe(H2PO4)2+H2↑;使鐵充分反應(3)C或碳(4)過濾;飽和(5)H2O(6)D【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金屬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溶鐵時,鐵塊間留有空隙并按“井”字形放置,稀磷酸在鐵塊縫隙實現自由流動,采用這種堆鐵方式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快更充分,故填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或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溶鐵過程中,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H3PO4=Fe(H2PO4)2+H2↑;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則其中加入的稀磷酸要過量的目的是使鐵成分反應,故填使鐵成分反應。(3)由圖文可知,磷酸是一種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不與碳反應,則濾渣Ⅰ的成分是原鐵塊中的碳,故填C或碳。(4)操作①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其名稱為過濾,故填過濾;結晶是晶體從飽和溶液中析出的過程,所以操作②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FePO4的飽和溶液,故填飽和。(5)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出現了2個鐵原子、10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8個氧原子,反應后出現了2個鐵原子、6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6個氧原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后尚缺的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存在于2X中,則X的化學式為H2O,故填H2O。(6)由圖可知,當磷酸濃度為29%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當溫度為93℃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故選D。【分析】1.工藝流程題的內容往往與生產、生活聯系密切,工藝流程的四個核心內容:準備原料,預處理,核心反應,得到產品。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3.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所需的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4.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1)溶鐵時,鐵塊間留有空隙并按“井”字形放置,稀磷酸在鐵塊縫隙實現自由流動,采用這種堆鐵方式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快更充分,故填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或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溶鐵過程中,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H3PO4=Fe(H2PO4)2+H2↑;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則其中加入的稀磷酸要過量的目的是使鐵成分反應,故填使鐵成分反應。(3)由圖文可知,磷酸是一種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不與碳反應,則濾渣Ⅰ的成分是原鐵塊中的碳,故填C或碳。(4)操作①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其名稱為過濾,故填過濾;結晶是晶體從飽和溶液中析出的過程,所以操作②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FePO4的飽和溶液,故填飽和。(5)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出現了2個鐵原子、10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8個氧原子,反應后出現了2個鐵原子、6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6個氧原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后尚缺的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存在于2X中,則X的化學式為H2O,故填H2O。(6)由圖可知,當磷酸濃度為29%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當溫度為93℃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故選D。14.【答案】(1)A;C;D(2)(3)太陽能或氫能等(合理即可)(4)解:設理論上可消耗CO2的質量為x,x=8.8kg答:理論上可消耗CO2的質量為8.8kg。【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1)A、人走燈關,節約用電,可以節能減排,選項行為值得提倡;B、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鞭炮,會產生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污染環境,選項行為不值得提倡;C、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宣傳,提高節能減排意識,選項行為值得提倡;D、無人機使用氫燃料電池,氫氣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可實現零碳排放,選項行為值得提倡;故選ACD;(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方程式為;(3)可開發利用新能源有太陽能或氫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核能等;(4)見答案。【分析】1.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化石燃料的過量使用從而導致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雙碳戰略”是指碳達峰和碳中和。碳達峰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某一個時間點達到歷史峰值。碳中和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等于或小于其自然環境能夠吸收的總量,也就是說達到了二氧化碳排放與吸收平衡。2.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1)A、人走燈關,節約用電,可以節能減排,選項行為值得提倡;B、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鞭炮,會產生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污染環境,選項行為不值得提倡;C、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宣傳,提高節能減排意識,選項行為值得提倡;D、無人機使用氫燃料電池,氫氣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可實現零碳排放,選項行為值得提倡;故選ACD;(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方程式為;(3)可開發利用新能源有太陽能或氫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核能等;(4)見答案。1 / 1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2024-2025學年下學期九年級5月二模化學合卷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5·坪山模擬)化學和環境、材料、健康、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工業污水處理后才可排放 B.用塑料完全替代金屬制品C.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 D.將過期食品歸為廚余垃圾【答案】B【知識點】保護水資源;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解析】【解答】A、工業污水含有多種有害物質,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A正確;B、塑料雖具有耐腐蝕等多種優點,但無法完全替代金屬,金屬在強度、導電性、耐高溫等方面有不可替代性,B錯誤;C、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物質,所以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C正確;D、過期食品屬于廚余垃圾,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掌握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知識是解答該題的關鍵。2.(2025·坪山模擬)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說法正確的是A.H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B.錳酸鉀:KMnO4C.2個氮原子:N2 D.氟元素:Fu【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A、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H2為單質,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A正確;B、錳酸鉀的化學式為K2MnO4,高錳酸鉀的化學式才為 KMnO4 ,B錯誤;C、2個氮原子可表示為2N,氮氣、氮氣分子的化學式為N2,C錯誤;D、氟元素符號為F,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數字。4.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為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字前面。3.(2025·坪山模擬)中科院成功研制出厚度僅為頭發絲二十萬分之一的二維金屬材料,實現了包括鉛、鉍等二維金屬的普適制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二者均屬于非金屬元素 B.鉛的原子序數是82C.鉛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7.2g D.鉍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09【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鉛(Pb)和鉍(Bi)元素名稱的偏旁都為金字旁,所以這兩種元素都屬于金屬元素,A 錯誤;B、元素周期表單元格的左上角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所以鉛的原子序數是82,B 正確;C、元素周期表單元格的正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所以鉛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07.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通常省略不寫,而不是“g”,C 錯誤;D、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鉍元素原子序數為83,所以鉍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83,不是209,D 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1.當元素漢字的偏旁為“金”字旁時,該元素一定為金屬元素。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3.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4.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5.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可以省略,但不是克。4.(2025·坪山模擬)香草酸(C8H8O4)是我國科學家從中藥“桃兒七”中提取出的成分之一,有利于改善骨質疏松。下列關于香草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小 B.氫、氧原子個數比為1∶2C.由三種元素組成 D.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由香草酸的化學式可知,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8):(16×4)=12:1:8,其中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小,A錯誤;B、香草酸這種物質是由香草酸分子構成的,而一個香草酸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8:4=2:1,B錯誤;C、由香草酸的化學式可知,香草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正確;D、香草酸(C8H8O4)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6×4)=3:2,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某種物質中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數目之比;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所以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等于(1×2):(16×1)=1:8。5.(2025·坪山模擬)下列實踐項目與化學知識不對應的是選項 實踐項目 化學知識A 給自行車車鏈涂油 可以防止金屬生銹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顯酸性C 給水培綠蘿施加氮肥 氮肥可促進植物生長D 用2個小球、1個大球制作水分子模型 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解答】A、鐵同時與氧氣(或空氣)和水接觸時才會生銹,給自行車的鏈條涂油,可以防止氧氣(或空氣)和水與鐵接觸,防止其生銹,A正確;B、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鈣顯堿性,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錯誤;C、氮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所氮肥有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綠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故可為葉片發黃的植物施氮肥,C正確;D、由水的化學式可知,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可用2個小球表示氫原子、1個大球表示氧原子,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1.鐵需要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才能生銹。2.常見物質的俗稱:氧化鈣: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堿石灰。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碳酸鈉:蘇打、純堿。碳酸氫鈉:小蘇打。3.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銨態氮肥通常不能與顯堿性的物質混用,如草木灰。6.(2025·坪山模擬)甲、乙實驗均用到了對比的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甲中試管用氣球密封,可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B.實驗甲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C.實驗乙能探究鐵生銹的條件:與O2和H2O同時接觸D.實驗乙中蒸餾水經煮沸的目的是盡可能排凈O2【答案】C【知識點】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A、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會對空氣產生污染,所以試管要用氣球密封,A正確;B、白磷的著火點低于紅磷的,二者都可燃且與氧氣接觸,所以白磷可以燃燒,紅磷不可以,實驗甲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B正確;C、實驗乙中第一個試管鐵釘和水、氧氣同時接觸,鐵釘生銹,第二個試管鐵釘和水接觸,鐵釘不生銹,可探究鐵生銹與氧氣有關,C錯誤;D、水中可以溶解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實驗乙中蒸餾水經煮沸的目的是盡可能排凈O2,防止其干擾實驗,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1.物質跟氧氣發生的燃燒反應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2.鐵需要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才能生銹。7.(2025·坪山模擬)某新型納米催化劑可將CO2轉化為重要的化工產品乙烯(C2H4),實現對CO2的利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種類都改變B.該反應的生成物分子個數比為1∶1C.由圖可知,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D.該催化劑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A、 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但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A錯誤;B、由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C2H4+4H2O,則該反應的生成物分子個數比為1:4,B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可知,在化學反應中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則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C錯誤;D、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所以該反應中的催化劑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1.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乙烯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C2H4+4H2O;2.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中的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物質分子的過程。3.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影響生成物的產量,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8.(2025·坪山模擬)學習小組利用KNO3和NH4Cl等物質,制作可反映氣溫變化的“天氣瓶”,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B.t1℃時,將40gKNO3加入到100g水中得到140g溶液C.將t2℃的NH4Cl飽和溶液降溫至t1℃,會有晶體析出D.t2℃時,NH4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答案】C【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由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沒有指明溫度的條件下無法比較兩者溶解度的大小,A錯誤;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0g,所以將40gKNO3固體投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30g,得到溶液的質量為30g+100g=130g,B錯誤;C、氯化銨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將t2℃的NH4Cl飽和溶液降溫至t1℃,會有晶體析出,C正確;D、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NH4Cl的溶解度為50g,則t2℃時,NH4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3.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100%9.(2025·坪山模擬)下列實驗方法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A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溶解、過濾、洗滌、干燥B 檢驗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的氣體 將燃著的木條靠近正極C 比較鋁和硬鋁合金的硬度 相互刻畫D 鑒別NaCl溶液和NaOH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解析】【解答】A、氯化鈉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除去粗鹽中的泥沙,應溶解、過濾、蒸發結晶,A符合題意;B、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產生氣體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將燃著的木條靠近正極,木條燃燒的更旺,說明產生的是氧氣,B不符合題意;C、硬鋁是鋁的合金,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將硬鋁片和鋁片相互刻畫,鋁片上劃痕較多,說明硬鋁的硬度大,C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溶液顯中性,所以氫氧化鈉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而氯化鈉溶液不能,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1.蒸發可以使氧化鈉溶液的NaCl結晶析出;2.電解水實驗的知識點可以總結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即電源正極連接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為氧氣,電源負極連接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為氫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3.合金通常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熔點低,抗腐蝕性能好。4.紫色石蕊試劑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溶液變藍;無色酚酞試劑遇堿性溶液變紅。10.(2025·坪山模擬)某化學小組欲探究金屬鈉與水反應的情況,取一小塊鈉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觀察到:鈉塊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快速游動,鈉塊的體積逐漸變小直至“消失”,產生白色煙霧。用傳感器對白色煙霧的pH進行測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由現象可知,鈉的密度比水小B.a點表示鈉幾乎反應完全C.由圖可知,鈉與水反應生成了堿性物質D.由現象可知,該反應放出熱量【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根據題干可知,實驗中鈉塊浮在水面上,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A正確;B、由圖可知,a點后溶液的pH不再變化,則a點表示鈉幾乎反應完全,B正確;C、由圖可知,pH傳感器并沒有接觸到下方溶液,所以該實驗中的pH傳感器測定的是白色煙霧的pH,C錯誤;D、實驗過程中,鈉塊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Na+H2O=NaOH+H2 。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0分)11.(2025·坪山模擬)蚊蟲叮咬惱人,驅蚊產品眼花繚亂。請閱讀資料,完成相關問題。危害 ◆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蟻酸是一種酸,化學式為HCOOH),使皮膚腫痛瘙癢。 ◆蚊蟲能傳播登革熱、瘧疾等疾病。 驅蚊 ◆古法驅蚊:詩文《蚊對》記載,古人用艾草或青蒿燃燒產生的物質驅蚊。 ◆現代驅蚊:多種蚊香產品通過釋放擬除蟲菊酯類物質驅蚊。驅蚊手環通過釋放微電流干擾蚊子的感知系統從而驅蚊。誘蚊 ◆CO2誘蚊:蚊蟲存在著嗅覺器官,可以檢測人體呼吸產生的CO2分子定位吸血目標。 ◆紫外光誘蚊:蚊蟲具有趨光性。 滅蚊 ◆滅蚊工具:電蚊拍,電擊滅蚊。 ◆滅蚊劑:氯氟醚菊酯可用于殺滅蚊蟲。它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易揮發,具有可燃性,著火點約為200℃。小坪同學選擇不同家用原料自制CO2誘蚊劑,原料及效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A B C原料 小蘇打檸檬酸 碳酸鈣鈣片檸檬酸 雞蛋殼檸檬酸制取效果 CO2產生速率過快 CO2產生速率過快、產量少 CO2產生速率適中、成本低(1)“知物識物”:蟻酸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2)“疾病治療”: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基于青蒿素(),合成了治療瘧疾效果更好的雙氫青蒿素()。該合成過程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驅蚊原理”:點燃蚊香后,蚊子在幾米外可感受到擬除蟲菊酯類物質的氣味從而被驅離,請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 。(4)“誘蚊原理”:碳酸鈣鈣片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5)“誘蚊材料”:研究發現,當誘蚊劑產生的速率適中時,其效果更佳。據此小坪應選擇表中 (填字母序號)組原料,并利用圖中裝置 (選填“甲”或“乙”)制取誘蚊劑。(6)“產品檢驗”:請設計實驗,驗證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 (請寫出具體的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答案】(1)純凈物(2)化學(3)分子在不斷運動(4)(5)C;甲(6)用試管取適量澄清石灰水,將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通入其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CO2【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1)蟻酸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2)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基于青蒿素(),合成了治療瘧疾效果更好的雙氫青蒿素(),該合成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點燃蚊香后,蚊子在幾米外可感受到擬除蟲菊酯類物質的氣味從而被驅離,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是因為(除蟲菊酯類物質)分子在不斷運動,向四周擴散,可以驅離蚊子;(4)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5)根據表格分析,C雞蛋殼檸檬酸的二氧化碳產生速率適中,其效果更佳;可選擇裝置甲制取二氧化碳誘蚊劑,是因為裝置甲可以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藥品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驗證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的實驗方法為用試管取適量澄清石灰水,將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通入其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CO2。【分析】1.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的物質;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3.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1)蟻酸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2)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基于青蒿素(),合成了治療瘧疾效果更好的雙氫青蒿素(),該合成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3)點燃蚊香后,蚊子在幾米外可感受到擬除蟲菊酯類物質的氣味從而被驅離,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是因為(除蟲菊酯類物質)分子在不斷運動,向四周擴散,可以驅離蚊子;(4)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5)根據表格分析,C雞蛋殼檸檬酸的二氧化碳產生速率適中,其效果更佳;可選擇裝置甲制取二氧化碳誘蚊劑,是因為裝置甲可以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藥品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驗證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的實驗方法為用試管取適量澄清石灰水,將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通入其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自制誘蚊劑產生的氣體是CO2。12.(2025·坪山模擬)粵東地區人民具有端午節吃灰水粽的習俗。灰水粽是將糯米用“灰水”浸泡后,再用粽葉包裹蒸煮而成。某興趣小組對“灰水”和粽葉的成分開展如下實驗探究:任務一:探究“灰水”成分【猜想與假設】根據“灰水”的俗名猜測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熟石灰[]或草木灰(主要含)。【查閱資料】碳酸鉀()可與酸反應產生。【實驗探究】(1)設計如下實驗探究“灰水”的成分。操作 現象 結論I.取少量澄清的“灰水”于試管A中,加入適量溶液 無白色沉淀 “灰水”中 (填“含”或“不含”)II.取少量澄清的“灰水”于試管B中,加入適量稀鹽酸 “灰水”中含【實驗結論】“灰水”中含有。任務二:探究粽葉是否被溶液浸泡(2)不良商家制作灰水粽時,為了使粽葉顏色鮮艷,通常用溶液浸泡粽葉,資料顯示,該物質會使人體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說明 (填“有毒”或“無毒”)。(3)小深設計如下實驗檢驗粽葉是否被溶液浸泡。操作 現象 結論粽葉加水煮沸后加入鐵片 粽葉未被溶液浸泡【提出質疑】小迪查閱資料,發現當CuSO4含量過低時,僅利用定性實驗無法準確得出實驗結論,建議通過設計定量實驗來驗證該假設。【實驗驗證】查閱資料:①CuSO4可與Ba(OH)2發生化學反應:Ba(OH)2+CuSO4=BaSO4↓+Cu(OH)2↓。②一定量溶液中溶解的物質越多,導電性越強,TDS值越大。(4)小迪檢驗粽葉浸出液中是否含CuSO4時,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用水質檢測筆測定溶液中TDS值的變化,測試結果如圖。請分析圖中TDS值下降的原因: 。【結論】粽葉被CuSO4溶液浸泡過。【拓展延伸】CuSO4在農業上可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但波爾多液不能用鐵桶盛放,因為波爾多液中的CuSO4會與鐵桶反應。(5)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思總結】化學品的不當使用可能會帶來危害,合理使用化學品可造福人類。【答案】不含;有氣泡產生;有毒;無明顯實驗現象;加入Ba(OH)2溶液后生成沉淀,溶液中溶解的物質減少,TDS下降;Fe+CuSO4=Cu+FeSO4;置換反應【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操作 I: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取少量澄清的 “灰水” 于試管 A 中,加入適量Na2CO3溶液,無白色沉淀,說明 “灰水” 中不含Ca(OH)2;操作 II:因為 “灰水” 中含K2CO3,碳酸鉀與稀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現象是有氣泡產生;(2)CuSO4會使人體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說明CuSO4有毒;(3)若粽葉被CuSO4溶液浸泡,粽葉加水煮沸后溶液中會有硫酸銅,加入鐵片,鐵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會觀察到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若粽葉未被CuSO4溶液浸泡,則明顯實驗現象或無紅色固體析出或溶液顏色無變化;(4)向含CuSO4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發生反應Ba(OH)2+CuSO4=BaSO4↓+Cu(OH)2↓,溶液中的銅離子、硫酸根離子等形成沉淀從溶液中析出,導致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減少,溶液中溶解的物質減少,溶液導電性減弱, TDS 值下降;(5)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 Fe+CuSO4=FeSO4+Cu;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解答】1.碳酸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2.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金屬活動性順序規律(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位置越靠前,其金屬活動性就越強。(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鉀、鈣、鈉三種金屬不能將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原因是他們太活潑(5)一種金屬若能與兩種鹽溶液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一種鹽溶液若能與兩種金屬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6)金屬鐵與酸溶液或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都只能得到+2價的亞鐵鹽,不能得到+3價的鐵鹽。3.化合反應定義為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多變一”。分解反應的定義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一變多”。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為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置換反應的定義為反應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13.(2025·坪山模擬)磷酸鐵(FePO4)作為新型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某科研機構以鐵塊(混有少量碳)為原料制備電池級FePO4的簡要流程如下。【查閱資料】磷酸(H3PO4)是一種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不與碳反應。(1)溶鐵時,鐵塊間留有空隙并按“井”字形放置,稀磷酸在鐵塊縫隙實現自由流動,采用這種堆鐵方式的優點是 。(2)溶鐵過程中,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其中加入的稀磷酸要過量的目的是 。(3)濾渣Ⅰ的成分是 。(4)操作①的名稱為 。操作②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FePO4的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5)得到FePO4產品的化學反應原理是2Fe(H2PO4)2+H2O2=2FePO4↓+2H3PO4+2X,則X的化學式為 。(6)磷酸溶鐵速率同時受磷酸濃度和溫度的影響。由圖中信息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以下磷酸濃度和溫度條件的組合中,溶鐵速率最快的一組是______。A.16%,85℃ B.19%,88℃ C.23%,89℃ D.29%,93℃【答案】(1)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或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Fe+2H3PO4=Fe(H2PO4)2+H2↑;使鐵充分反應(3)C或碳(4)過濾;飽和(5)H2O(6)D【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金屬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溶鐵時,鐵塊間留有空隙并按“井”字形放置,稀磷酸在鐵塊縫隙實現自由流動,采用這種堆鐵方式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快更充分,故填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或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溶鐵過程中,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H3PO4=Fe(H2PO4)2+H2↑;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則其中加入的稀磷酸要過量的目的是使鐵成分反應,故填使鐵成分反應。(3)由圖文可知,磷酸是一種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不與碳反應,則濾渣Ⅰ的成分是原鐵塊中的碳,故填C或碳。(4)操作①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其名稱為過濾,故填過濾;結晶是晶體從飽和溶液中析出的過程,所以操作②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FePO4的飽和溶液,故填飽和。(5)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出現了2個鐵原子、10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8個氧原子,反應后出現了2個鐵原子、6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6個氧原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后尚缺的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存在于2X中,則X的化學式為H2O,故填H2O。(6)由圖可知,當磷酸濃度為29%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當溫度為93℃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故選D。【分析】1.工藝流程題的內容往往與生產、生活聯系密切,工藝流程的四個核心內容:準備原料,預處理,核心反應,得到產品。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3.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所需的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4.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1)溶鐵時,鐵塊間留有空隙并按“井”字形放置,稀磷酸在鐵塊縫隙實現自由流動,采用這種堆鐵方式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快更充分,故填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或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溶鐵過程中,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H3PO4=Fe(H2PO4)2+H2↑;鐵與過量的稀磷酸反應,生成Fe(H2PO4)2和氫氣,則其中加入的稀磷酸要過量的目的是使鐵成分反應,故填使鐵成分反應。(3)由圖文可知,磷酸是一種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不與碳反應,則濾渣Ⅰ的成分是原鐵塊中的碳,故填C或碳。(4)操作①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其名稱為過濾,故填過濾;結晶是晶體從飽和溶液中析出的過程,所以操作②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FePO4的飽和溶液,故填飽和。(5)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出現了2個鐵原子、10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8個氧原子,反應后出現了2個鐵原子、6個氫原子、4個磷原子和16個氧原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后尚缺的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存在于2X中,則X的化學式為H2O,故填H2O。(6)由圖可知,當磷酸濃度為29%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當溫度為93℃時,溶鐵時間最短,即溶鐵速率最快,故選D。14.(2025·坪山模擬)作為深圳人,我們肩負著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的重任,要從點滴做起,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深圳更加美麗宜居。(1)日常生活:作為深圳人,為實現“碳達峰”,下列行為值得提倡的是______。A.人走燈關,節約用電B.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鞭炮C.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宣傳D.無人機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碳排放(2)自然資源:深圳擁有大量海水資源,海水吸收CO2是自然界消耗CO2的途徑之一,該過程中CO2會與水反應,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能源開發:為踐行“低碳”行動,可開發利用新能源: (任寫一種新能源)。(4)科研進展:深圳灣紅樹林濕地排放的甲烷(CH4)會造成溫室效應,科研人員發現CO2與CH4熱催化反應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H42CO+2H2.若要實現3.2kgCH4的轉化,理論上消耗CO2的質量是多少?(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并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A;C;D(2)(3)太陽能或氫能等(合理即可)(4)解:設理論上可消耗CO2的質量為x,x=8.8kg答:理論上可消耗CO2的質量為8.8kg。【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1)A、人走燈關,節約用電,可以節能減排,選項行為值得提倡;B、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鞭炮,會產生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污染環境,選項行為不值得提倡;C、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宣傳,提高節能減排意識,選項行為值得提倡;D、無人機使用氫燃料電池,氫氣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可實現零碳排放,選項行為值得提倡;故選ACD;(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方程式為;(3)可開發利用新能源有太陽能或氫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核能等;(4)見答案。【分析】1.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化石燃料的過量使用從而導致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雙碳戰略”是指碳達峰和碳中和。碳達峰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某一個時間點達到歷史峰值。碳中和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等于或小于其自然環境能夠吸收的總量,也就是說達到了二氧化碳排放與吸收平衡。2.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1)A、人走燈關,節約用電,可以節能減排,選項行為值得提倡;B、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鞭炮,會產生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污染環境,選項行為不值得提倡;C、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宣傳,提高節能減排意識,選項行為值得提倡;D、無人機使用氫燃料電池,氫氣燃燒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可實現零碳排放,選項行為值得提倡;故選ACD;(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方程式為;(3)可開發利用新能源有太陽能或氫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核能等;(4)見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2024-2025學年下學期九年級5月二模化學合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2024-2025學年下學期九年級5月二模化學合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