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廣州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科試題(問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廣州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科試題(問卷)

資源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科試題(問卷)
1.(2025九下·廣州期中)詩歌是中華文明皇冠上的璀明珠。下列詩句與化學變化有關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2.(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A.生鐵、鋼都屬于鐵的合金
B.紅磷、白磷都是磷的單質
C.熟石灰、燒堿都屬于堿
D.天然氣、酒精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3.(2025九下·廣州期中)氧氣是重要資源,關于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A.液氧是火箭發動機的燃料
B.食品包裝里充的是氧氣來保鮮
C.空氣是制取氧氣最廉價易得的原料
D.氧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4.(2025九下·廣州期中)葡萄糖是重要的營養物質,關于葡萄糖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糖由6個C,12個H和6個O構成
B.葡萄糖屬于氧化物
C.葡萄糖中CHO的質量比為:6:12:6
D.葡萄糖完全燃燒可以生成和
5.(2025九下·廣州期中)“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薄膜電池用到了銦。如圖是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和銦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銦原子的核內質子數是49
B.銦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14.8
C.銦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D.氧化銦的化學式是InO
6.(2025九下·廣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凈化是各國重要課題,如圖呈現了我國最新技術成果,用高分子反滲透膜凈化海水制得純水的過程,關于該過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給海水加壓可以加快其滲透的速率
B.左邊的海水能導電而右邊的純水不能
C.該凈化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D.該流程對于水的凈化程度最高
7.(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事實 解釋
A. 正常雨水的pH值≈5.6 空氣中溶于水生成碳酸
B. 相同品種的花在不同土壤里開花顏色不同 土壤酸堿度不同
C. 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 焦炭具有還原性
D. 布片與濃硫酸接觸會被腐蝕發黑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A.A B.B C.C D.D
8.(2025九下·廣州期中)生活中充滿著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或做法錯誤的是
A.野炊時,生石灰可用作自熱食品發熱包
B.貴重圖書精密儀器著火宜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C.被濃硫酸濺到,立刻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氫氧化鈉溶液
D.有人用黃銅(銅鋅合金)假冒黃金,可用鹽酸驗明真假
9.(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宏觀事實和微觀解釋完全正確的是
A.和的構成原子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一樣
B.溶液和溶液顏色相同——它們都含有
C.氣球受熱會膨脹——氣體分子受熱體積變大
D.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它們原子的結構不同
10.(2025九下·廣州期中)已知金屬鈷的性質和鐵相似。則在CoO、、中說法正確的是
A.的化合價有三種 B.的質量分數最高的是
C.CoO可能讀作氧化亞鈷 D.和描述的是同一種物質
11.(2025九下·廣州期中)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加入適量稀鹽酸
B.:點燃混合氣體
C.溶液:加入過量的鋅粉
D.:降溫結晶
12.(2025九下·廣州期中)銅元素的“化合價與物質類別”對應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屬于堿
B.物質的化學式為
C.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
D.把物質轉化為,屬于還原反應
13.(2025九下·廣州期中)如圖是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其中正確的闡述是
A.℃時,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B.℃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三種溶液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C.℃時,配制質量相同的三杯a、b、c的飽和溶液,用水最少
D.℃時,將的物質放入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14.(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氧氣 證明固體溶于水放熱 證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探究、、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實驗設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15.(2025九下·廣州期中)從古至今金屬都是人類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材料
(1)下表記錄了人類使用各種金屬的年限,
Fe Cu Al Zn Au
公元前500年 公元前4000年 1827年 公元500年 公元前5000年
可見金屬越活潑,使用的年代越   (填“近”或“遠”),金在自然界中多以   (填選項)形式存在。
A.單質 B.化合物
(2)中國古代就掌握了濕法煉銅的工藝,即將鐵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發生置換反應以制取銅,下圖呈現該反應溶液中的顆粒變化(水分子已省略),請據此回答:
代表的顆粒是:   (書寫化學符號),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將:   (填“變大”或“變小”)。
(3)將一定量的鎂和鐵放入一杯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呈淺綠色,過濾。則所得固體中肯定沒有   ,所得溶液的溶質肯定有   。
16.(2025九下·廣州期中)著工業的發展,過度排放導致溫室效應的問題凸顯。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4種主要途徑。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4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1。在碳封存環節,研究人員在研究吸收法吸收時,通過實驗比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鉀3種吸收劑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其結果如圖2。在碳替代環節,有人提出推廣乙醇替代汽油,圖3是乙醇燃燒的微觀顆粒示意圖。
(1)將上圖方框內的顆粒補充完整。
(2)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能否完全杜絕排放?   (填“能”或“否”)因此在碳替代環節,你認為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更好的新能源有   (寫一種即可)。
(3)由如圖1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_____(填序號)
A.碳替代 B.碳封存 C.碳減排 D.碳循環
(4)對比圖2三條曲線可知當煙氣流速相同時,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最好的是   。
(5)自然界本就存在碳循環,是植物光合作用的   (填“反應物”或“生成物”),而大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調節器,其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17.(2025九下·廣州期中)鹽是重要的調味品,鹽的生產與溶液結晶的知識息息相關海鹽生產下圖用海水曬鹽的大致過程如圖1。
(1)蒸發池中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析出晶體后,經過濾可獲得的粗鹽和母液,母液是的   (選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2)海水中除外,還含有、,它們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①40℃時,將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可以的得到結晶   。
②70℃時,混合溶液中三種物質均已達到飽和,要只獲得純凈硫酸鎂晶體可用   (只填序號)。
A.降溫結晶法 B.蒸發結晶法 C.升溫結晶法
③若中含有少量雜質,配成溶液后,提純的操作是   ,再用   (填液體名稱或化學式)來洗滌晶體。
(3)實驗室有質量分數5%的NaCl溶液,要濃縮成質量分數為25%的較濃NaCl溶液,需要蒸發掉的水的質量為   g。
18.(2025九下·廣州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硫酸的化學性質,做了如下實驗:
(1)燒杯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溶液變為藍色的是   (填序號),其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能證明C中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   ,如圖1為C燒杯中值的變化圖示,則a點時,溶液中存在的顆粒是   (水分子省略)。
(4)D燒杯中反應的知識可用于以下哪些實驗場景_____(只填序號)
A.被硫酸濺到后的緊急處理
B.自制二氧化碳滅火器
C.制取氯化鈉溶液
(5)實驗過程中,發現只有A中無明顯現象,說明銅與稀硫酸不發生反應。
【提出問題】銅與硫酸真的不能反應嗎?
【查閱資料】
I.銅與濃硫酸可以反應:
II.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III.有毒,能溶于水,屬于非金屬氧化物。
【進行實驗】
某同學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證明銅能和濃硫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裝著濃硫酸的儀器名稱是:   。
②把證明銅和濃硫酸反應的實驗現象補充完整: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   ,   。
③棉花上浸有氫氧化鈉的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④上述實驗對比不和稀硫酸反應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化學反應能否進行與   、   有直接關系。
【總結反思】課本中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應的硫酸,應為稀硫酸。
19.(2025九下·廣州期中)工業上以黃鐵礦(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為原料生產硫酸,工藝流程如圖:
回答問題:
(1)將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   ,沸騰爐里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爐渣(主要含有)可用來煉鐵,寫出還原的化學方程式   ,用800t這樣的爐渣,其中氧化鐵含量為80%,能冶煉出鐵   t。
(3)接觸室里發生的是   反應(填“氧化”或“還原”),接觸室里的轉化效率能否達到100%?   (填“能”或“否”)
(4)吸收塔內提前注水,與發生化合反應,其方程式是   ,若要吸收,在塔內直接生成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在物質完全反應的前提下,要往吸收塔里注入   t水。
20.(2025九下·廣州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溶液的導電性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I.室溫下,各物質的電導率數值如表(稀硫酸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樣)
物質 蒸餾水 稀硫酸 溶液 懸濁液
電導率 3 3921 3273 3
II.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電導率越大。
III.電導率小于5可認為幾乎不導電。
(1)根據查閱資料可知,蒸餾水里含有的離子   (填“多”或“少”),已知也由離子構成,但該懸濁液幾乎不導電的原因可能是   。
(2)按如圖1 所示裝置連接好儀器,在燒杯中加入溶液。開啟磁力攪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濃度的稀硫酸,測得溶液的電導率變化曲線(部分)如圖2所示。請據此回答
①若往燒杯中同時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作為指示劑,則A點之前的溶液會顯   色。
②結合A點的電導率,書寫滴加稀硫酸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   。
③A 點后,隨著稀硫酸的不斷滴加,溶液導電性逐漸恢復增強。但電導率始終沒有增加到3921uS/em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烈火焚燒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定義分析,物理性質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2.【答案】D
【知識點】物質的簡單分類
【解析】【解答】A、生鐵和鋼都屬于鐵合金,不符合題意;
B、紅磷、白磷都是磷元素組成的單質,不符合題意;
C、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均屬于堿,不符合題意;
D、天然氣是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酒精可通過生物質發酵制取,屬于可再生能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 A、根據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分析;
B、根據紅磷和白磷的組成分析;
C、根據堿是離解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分析;
D、根據酒精屬于可再生能源分析。
3.【答案】C
【知識點】氧氣的用途;氧氣的工業制法
【解析】【解答】A、液氧具有助燃性,是火箭發動機的助燃劑,但不能用作燃料,不符合題意;
B、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使食品腐爛,不符合題意;
C、空氣中含有21%體積的氧氣,利用分離液態空氣可獲得氧氣,空氣是制取氧氣最廉價易得的原料 ,符合題意;
D、氧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而非原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氧氣的助燃性分析;
B、根據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分析;
C、根據空氣中含有21%體積的氧氣分析;
D、根據氧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分析。
4.【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A、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構成,一個葡萄糖分子由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B、葡萄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C、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不符合題意;
D、葡萄糖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B、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D、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
5.【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A、銦元素的原子序數=質子數=49,不符合題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方的數字是相對原子質量,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14.8,不符合題意;
C、銦原子的核外有5個電子層,則銦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不符合題意;
D、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3個電子,銦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氧化銦的化學式是In2O3,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的數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最下方的數字是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周期數與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等,化合物化學式書寫遵循化合價代數和為0原則分析。
6.【答案】C
【知識點】水的凈化;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給海水加壓,能增大滲透膜兩端的壓強差, 可以加快其滲透的速率 ,不符合題意;
B、海水中含有大量鈉離子、氯離子等自由移動的離子,能夠導電;而純水幾乎不含有能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導電,不符合題意;
C、該凈化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是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D、通過高分子反滲透膜凈化海水得到純水,即能除去海水中的所有雜質,對水的凈化程度最高,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加壓可增大滲透速率分析;
B、根據含有自由移動離子的溶液可導電,純水不導電分析;
C、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分析;
D、根據高分子反滲透膜凈化海水得到純水分析。
7.【答案】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空氣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呈酸性的碳酸,使雨水顯酸性,pH約為5.6,不符合題意;
B、由于土壤酸堿度不同,影響花的生長,相同品種的花在不同土壤里開花顏色不同,不符合題意;
C、焦炭具有還原性,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不符合題意;
D、布片與濃硫酸接觸會被腐蝕碳化發黑,是由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分析;
B、根據土壤酸堿度對作物的影響分析;
C、根據炭的還原性分析;
D、根據濃硫酸的脫水性分析。
8.【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幾種常用的滅火器;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野炊時,生石灰可用作自熱食品發熱包,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任何液體,貴重圖書精密儀器著火宜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不符合題意;
C、被濃硫酸濺到,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氫氧化鈉腐蝕性較強,不能涂抹,符合題意;
D、黃銅是銅鋅合金,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產生氣泡,黃金和稀鹽酸不反應,可以用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驗明真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放熱分析;
B、根據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任何液體分析;
C、根據濃硫酸濺到皮膚上的處理措施分析;
D、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金屬能與酸反應產生氫氣,排在氫后的金屬不能反應分析。
9.【答案】B
【知識點】酸、堿、鹽的鑒別;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化學性質,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水和過氧化氫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化學性質不同,不符合題意;
B、硫酸亞鐵和氯化亞鐵溶液中都含有亞鐵離子,它們的溶液都為淺綠色,符合題意;
C、氣體受熱膨脹,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分子體積不變,不符合題意;
D、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們的物理性質不同,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化學性質,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析;
B、根據亞鐵離子的溶液呈淺綠色分析;
C、根據氣體受熱膨脹是分子間隔變大分析;
D、根據金剛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10.【答案】C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化合物化合價正負代數和為0可知,CoO中鈷元素化合價為+2價,中鈷元素化合價為+3,中鈷元素化合價為+2,則的化合價有兩種,不符合題意;
B、CoO、、中鈷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為:、、,的質量分數最高的是CoO,不符合題意;
C、CoO中Co為+2價,+2價屬于鈷的亞價態,可以讀作“氧化亞鈷”,符合題意;
D、表示金屬鈷,表示一氧化碳,兩種符號不是同一種物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化合物化合價正負代數和為0分析;
B、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分析;
C、根據多種化合價低價態讀作“亞某”分析;
D、根據元素符號和化學式的含義分析。
11.【答案】D
【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加入適量稀鹽酸中,鹽酸既能與碳酸鈣反應,也能與氧化鈣反應,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大量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用點燃的方法除雜,不符合題意;
C、加入過量的鋅,鋅既能與氯化銅反應,也能與氯化亞鐵反應,不符合題意;
D、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硝酸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金屬氧化物和碳酸鹽都能與酸反應分析;
B、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分析;
C、根據鋅的活動性大于鐵和銅分析;
D、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分析。
12.【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酸、堿、鹽的概念;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解答】A、氫氧化銅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屬于堿,不符合題意;
B、物質a為+1價銅元素對應的氧化物,化學式為Cu2O,不符合題意;
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排在氫后,不能和稀硫酸反應,符合題意;
D、物質a為Cu2O,物質a轉化為銅,是含氧化合物失氧過程,發生了還原反應,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堿是離解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分析;
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
C、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后的金屬不能與稀硫酸反應分析;
D、根據含氧化合物失氧為還原反應分析。
13.【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t1℃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20g,則100g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不符合題意;
B、t2℃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a、b兩物質因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變成℃飽和溶液,℃時b的溶解度大于a,則溶質質量分數b>a,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溫后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仍是t2℃時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因t2℃時c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所以降溫后三種溶液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b>a>c,不符合題意;
C、t2℃時,三種物質溶解度關系為a>b>c,則配制質量相同的三杯a、b、c的飽和溶液,a用水最少,符合題意;
D、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50g,則將50g的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最多能溶解25g的a物質,形成溶液的質量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可以根據溶解度/(溶解度+100)確定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4.【答案】A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15.【答案】(1)近;A
(2);變小
(3)鎂;硝酸鎂、硝酸亞鐵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一般地說,金屬越活潑,冶煉越困難,人類使用該金屬的時間就越遲,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l>Zn>Fe>Cu>Au,根據表格,可見金屬越活潑,使用的年代越近;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則金在自然界中多以單質形式存在,故選A;
(2)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實質是鐵與銅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銅,反應前后硫酸根離子不變,則代表的顆粒是硫酸根離子,化學符號表示為;
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可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大,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將變小;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Mg>Fe>H>Ag,將一定量的鎂和鐵放入一杯硝酸銀溶液中,鎂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鎂和銀,待鎂反應完全,若硝酸銀有剩余,鐵會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呈淺綠色,說明濾液中含有亞鐵離子,即鐵參與了反應(無法確定鐵是否反應完全),鎂一定反應完全,則過濾所得固體中肯定沒有鎂,一定有銀,可能有鐵,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質肯定有硝酸鎂、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無法確定硝酸銀是否反應完全)。
【分析】(1)根據金屬越活潑,冶煉越困難,金的活動性弱分析;
(2)根據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及硫酸銅和硫酸亞鐵中離子構成,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發生反應,且兩金屬相差越多越先反應分析。
(1)一般地說,金屬越活潑,冶煉越困難,人類使用該金屬的時間就越遲,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l>Zn>Fe>Cu>Au,根據表格,可見金屬越活潑,使用的年代越近;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則金在自然界中多以單質形式存在,故選A;
(2)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實質是鐵與銅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銅,反應前后硫酸根離子不變,則代表的顆粒是硫酸根離子,化學符號表示為;
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可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大,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將變小;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Mg>Fe>H>Ag,將一定量的鎂和鐵放入一杯硝酸銀溶液中,鎂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鎂和銀,待鎂反應完全,若硝酸銀有剩余,鐵會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呈淺綠色,說明濾液中含有亞鐵離子,即鐵參與了反應(無法確定鐵是否反應完全),鎂一定反應完全,則過濾所得固體中肯定沒有鎂,一定有銀,可能有鐵,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質肯定有硝酸鎂、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無法確定硝酸銀是否反應完全)。
16.【答案】(1)、
(2)否;太陽能(答案合理即可)
(3)A
(4)氨基乙酸鉀
(5)反應物;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1)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則方框中粒子為

(2)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不能否完全杜絕排放,因為乙醇汽油完全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目前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更好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氫能等。
(3)由圖1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碳替代,故選A。
(4)由圖2可知,當煙氣流速相同時,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最好的是氨基乙酸鉀。
(5)在陽光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葡萄糖,同時生成氧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反應物;大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調節器,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2)根據乙醇汽油完全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目前所用新能源分析;
(3)根據圖示中所給信息分析;
(4)根據圖2中曲線的變化情況分析;
(5)根據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葡萄糖,同時生成氧氣,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分析。
(1)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
(2)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不能否完全杜絕排放,因為乙醇汽油完全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目前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更好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氫能等。故填:否;太陽能(答案合理即可)。
(3)由圖1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碳替代。故選:A。
(4)由圖2可知,當煙氣流速相同時,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最好的是氨基乙酸鉀。故填:氨基乙酸鉀。
(5)在陽光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葡萄糖,同時生成氧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反應物;大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調節器,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反應物;。
17.【答案】(1)變大;飽和溶液
(2)11.5;C;蒸發結晶;飽和氯化鈉溶液
(3)800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
【解析】【解答】(1)在蒸發池中,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減少,而溶質NaCl質量不變,根據,溶劑減少時,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變大;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NaCl,所以母液是NaCl的飽和溶液。
(2)①由圖 2 可知,40℃時MgCl2 的溶解度是57.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7.5g MgCl2 。設20g水中溶解MgCl2 的質量為x,則,解得x=11.5g,所以恒溫蒸發20g水,可得到結晶11.5g。②由圖 2 可知,70℃后,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而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要只獲得純凈硫酸鎂晶體,可采用升溫結晶法,使硫酸鎂結晶析出,而氯化鈉和氯化鎂不析出,故選 C。③NaCl、MgCl2 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MgCl2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提純NaCl用蒸發結晶的方法;
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晶體,可減少NaCl的溶解損失。
(3)設需要蒸發掉水的質量為x,根據蒸發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可得,解得x=800g。
【分析】(1)根據蒸發過程中水減少,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該物質飽和溶液分析;
(2)根據溶解度確定飽和溶液蒸發水時析出晶體質量,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適用降溫結晶,氯化鈉適宜蒸發結晶,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分析;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分析。
(1)在蒸發池中,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減少,而溶質NaCl質量不變,根據,溶劑減少時,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變大;
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NaCl,所以母液是NaCl的飽和溶液。
(2)①由圖 2 可知,40℃時MgCl2 的溶解度是57.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7.5g MgCl2 。設20g水中溶解MgCl2 的質量為x,則,解得x=11.5g,所以恒溫蒸發20g水,可得到結晶11.5g。
②由圖 2 可知,70℃后,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而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要只獲得純凈硫酸鎂晶體,可采用升溫結晶法,使硫酸鎂結晶析出,而氯化鈉和氯化鎂不析出,故選 C。
③NaCl、MgCl2 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MgCl2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提純NaCl用蒸發結晶的方法;
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晶體,可減少NaCl的溶解損失。
(3)設需要蒸發掉水的質量為x,根據蒸發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可得,解得x=800g。
18.【答案】(1)
(2)E;
(3)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鈉離子、硫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
(4)A;B
(5)分液漏斗;溶液變藍色;品紅溶液褪色;;反應物濃度;反應物條件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時顯藍色,而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元素后面,則銅不能和硫酸反應,但氧化銅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則E中溶液變為藍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但氫氧化鈉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則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則能證明C中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a點時溶液pH>7,顯堿性,說明氫氧化鈉過量,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鈉和氫氧化鈉,則此時溶液中的微粒有鈉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4)若濃硫酸不小心濺到皮膚上,應先用水大量沖洗,再涂抹3%~5%的碳酸氫鈉溶液,A符合題意;碳酸氫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則可用于制備二氧化碳滅火器,B符合題意;該反應不能生成氯化鈉,C不符合題意。
(5)①由圖可知,濃硫酸裝在分液漏斗中。
②根據資料可知,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銅溶液顯藍色,且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可觀察到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溶液變藍色、溶液變藍色。
③二氧化硫有毒,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Na2SO3和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④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但銅在加熱條件下能和濃硫酸反應,則說明化學反應能否進行與反應物濃度、反應條件有直接關系。
【分析】(1)根據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分析;
(2)根據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時顯藍色,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分析;
(3)根據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a點溶液堿過量分析;
(4)根據酸堿的使用注意事項,碳酸氫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5)根據常用儀器名稱,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銅溶液顯藍色,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分析。
(1)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時顯藍色,而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元素后面,則銅不能和硫酸反應,但氧化銅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則E中溶液變為藍色;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但氫氧化鈉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則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則能證明C中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a點時溶液pH>7,顯堿性,說明氫氧化鈉過量,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鈉和氫氧化鈉,則此時溶液中的微粒有鈉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4)A、若濃硫酸不小心濺到皮膚上,應先用水大量沖洗,再涂抹3%~5%的碳酸氫鈉溶液,該選項符合題意;
B、碳酸氫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則可用于制備二氧化碳滅火器,該選項符合題意;
C、該反應不能生成氯化鈉,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B。
(5)①由圖可知,濃硫酸裝在分液漏斗中。
②根據資料可知,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銅溶液顯藍色,且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可觀察到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溶液變藍色、溶液變藍色。
③二氧化硫有毒,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Na2SO3和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④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但銅在加熱條件下能和濃硫酸反應,則說明化學反應能否進行與反應物濃度、反應條件有直接關系。
19.【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448
(3)氧化;否
(4);20
【知識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將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由流程圖可知,沸騰爐中發生的反應是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
(2)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用800t這樣的爐渣,其中氧化鐵含量為80%,能冶煉出鐵的質量為;
(3)由流程圖可知,接觸室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由流程圖可知,二氧化硫與氧氣在接觸室中轉化為三氧化硫,同時有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和氧氣重新進入接觸室,說明接觸室里的轉化效率不能達到100%;
(4)水與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化學方程式為;
設吸收水的質量為x,生成硫酸的質量為y,
設得到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z,則,解得,故在物質完全反應的前提下,要往吸收塔里注入水的質量為。
【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鐵分析;
(2)根據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分析;
(3)根據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分析;
(4)根據水與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由反應的三氧化硫的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水和生成硫酸的質量,再由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計算分析。
(1)將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由流程圖可知,沸騰爐中發生的反應是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
(2)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用800t這樣的爐渣,其中氧化鐵含量為80%,能冶煉出鐵的質量為;
(3)由流程圖可知,接觸室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由流程圖可知,二氧化硫與氧氣在接觸室中轉化為三氧化硫,同時有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和氧氣重新進入接觸室,說明接觸室里的轉化效率不能達到100%,故填:否;
(4)水與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化學方程式為;
設吸收水的質量為x,生成硫酸的質量為y,
設得到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z,則,解得,故在物質完全反應的前提下,要往吸收塔里注入水的質量為。
20.【答案】(1)低;硫酸鋇懸濁液中存在的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很少
(2)藍;;A點后,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故溶液的導電性逐漸增強,但由于反應生成水,溶液中的離子溶度始終低于所加稀硫酸中的離子濃度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導電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電導率越大,蒸餾水電導率很低,說明蒸餾水里含有的離子少;硫酸鋇懸濁液幾乎不導電可能原因是該懸濁液中存在的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很少。
(2)①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A點時硫酸與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A點之前的溶液中還存在氫氧化鋇,此時溶液顯堿性,故A點之前的溶液會顯藍色;
②滴加稀硫酸過程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③A點后,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故溶液的導電性逐漸增強,但由于反應生成水,溶液中的離子溶度始終低于所加稀硫酸中的離子濃度,故電導率始終沒有增加到3921uS/em。
【分析】(1)根據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懸濁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少分析;
(2)根據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石蕊在堿性溶液中變藍,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分析。
(1)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電導率越大,蒸餾水電導率很低,說明蒸餾水里含有的離子少;硫酸鋇懸濁液幾乎不導電可能原因是該懸濁液中存在的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很少。
(2)①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A點時硫酸與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A點之前的溶液中還存在氫氧化鋇,此時溶液顯堿性,故A點之前的溶液會顯藍色;
②滴加稀硫酸過程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③A點后,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故溶液的導電性逐漸增強,但由于反應生成水,溶液中的離子溶度始終低于所加稀硫酸中的離子濃度,故電導率始終沒有增加到3921uS/em。
1 / 1廣東省廣州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科試題(問卷)
1.(2025九下·廣州期中)詩歌是中華文明皇冠上的璀明珠。下列詩句與化學變化有關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烈火焚燒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定義分析,物理性質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2.(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A.生鐵、鋼都屬于鐵的合金
B.紅磷、白磷都是磷的單質
C.熟石灰、燒堿都屬于堿
D.天然氣、酒精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D
【知識點】物質的簡單分類
【解析】【解答】A、生鐵和鋼都屬于鐵合金,不符合題意;
B、紅磷、白磷都是磷元素組成的單質,不符合題意;
C、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均屬于堿,不符合題意;
D、天然氣是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酒精可通過生物質發酵制取,屬于可再生能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 A、根據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分析;
B、根據紅磷和白磷的組成分析;
C、根據堿是離解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分析;
D、根據酒精屬于可再生能源分析。
3.(2025九下·廣州期中)氧氣是重要資源,關于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A.液氧是火箭發動機的燃料
B.食品包裝里充的是氧氣來保鮮
C.空氣是制取氧氣最廉價易得的原料
D.氧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C
【知識點】氧氣的用途;氧氣的工業制法
【解析】【解答】A、液氧具有助燃性,是火箭發動機的助燃劑,但不能用作燃料,不符合題意;
B、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使食品腐爛,不符合題意;
C、空氣中含有21%體積的氧氣,利用分離液態空氣可獲得氧氣,空氣是制取氧氣最廉價易得的原料 ,符合題意;
D、氧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而非原料,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氧氣的助燃性分析;
B、根據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分析;
C、根據空氣中含有21%體積的氧氣分析;
D、根據氧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分析。
4.(2025九下·廣州期中)葡萄糖是重要的營養物質,關于葡萄糖說法正確的是
A.葡萄糖由6個C,12個H和6個O構成
B.葡萄糖屬于氧化物
C.葡萄糖中CHO的質量比為:6:12:6
D.葡萄糖完全燃燒可以生成和
【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A、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構成,一個葡萄糖分子由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B、葡萄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
C、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不符合題意;
D、葡萄糖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B、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D、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
5.(2025九下·廣州期中)“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薄膜電池用到了銦。如圖是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和銦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銦原子的核內質子數是49
B.銦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14.8
C.銦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D.氧化銦的化學式是InO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A、銦元素的原子序數=質子數=49,不符合題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方的數字是相對原子質量,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14.8,不符合題意;
C、銦原子的核外有5個電子層,則銦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不符合題意;
D、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3個電子,銦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氧化銦的化學式是In2O3,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的數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最下方的數字是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周期數與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等,化合物化學式書寫遵循化合價代數和為0原則分析。
6.(2025九下·廣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凈化是各國重要課題,如圖呈現了我國最新技術成果,用高分子反滲透膜凈化海水制得純水的過程,關于該過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給海水加壓可以加快其滲透的速率
B.左邊的海水能導電而右邊的純水不能
C.該凈化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D.該流程對于水的凈化程度最高
【答案】C
【知識點】水的凈化;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給海水加壓,能增大滲透膜兩端的壓強差, 可以加快其滲透的速率 ,不符合題意;
B、海水中含有大量鈉離子、氯離子等自由移動的離子,能夠導電;而純水幾乎不含有能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導電,不符合題意;
C、該凈化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是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D、通過高分子反滲透膜凈化海水得到純水,即能除去海水中的所有雜質,對水的凈化程度最高,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加壓可增大滲透速率分析;
B、根據含有自由移動離子的溶液可導電,純水不導電分析;
C、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分析;
D、根據高分子反滲透膜凈化海水得到純水分析。
7.(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事實 解釋
A. 正常雨水的pH值≈5.6 空氣中溶于水生成碳酸
B. 相同品種的花在不同土壤里開花顏色不同 土壤酸堿度不同
C. 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 焦炭具有還原性
D. 布片與濃硫酸接觸會被腐蝕發黑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空氣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呈酸性的碳酸,使雨水顯酸性,pH約為5.6,不符合題意;
B、由于土壤酸堿度不同,影響花的生長,相同品種的花在不同土壤里開花顏色不同,不符合題意;
C、焦炭具有還原性,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不符合題意;
D、布片與濃硫酸接觸會被腐蝕碳化發黑,是由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分析;
B、根據土壤酸堿度對作物的影響分析;
C、根據炭的還原性分析;
D、根據濃硫酸的脫水性分析。
8.(2025九下·廣州期中)生活中充滿著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或做法錯誤的是
A.野炊時,生石灰可用作自熱食品發熱包
B.貴重圖書精密儀器著火宜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C.被濃硫酸濺到,立刻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氫氧化鈉溶液
D.有人用黃銅(銅鋅合金)假冒黃金,可用鹽酸驗明真假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幾種常用的滅火器;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野炊時,生石灰可用作自熱食品發熱包,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任何液體,貴重圖書精密儀器著火宜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不符合題意;
C、被濃硫酸濺到,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氫氧化鈉腐蝕性較強,不能涂抹,符合題意;
D、黃銅是銅鋅合金,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產生氣泡,黃金和稀鹽酸不反應,可以用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驗明真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放熱分析;
B、根據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不會留下任何液體分析;
C、根據濃硫酸濺到皮膚上的處理措施分析;
D、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金屬能與酸反應產生氫氣,排在氫后的金屬不能反應分析。
9.(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宏觀事實和微觀解釋完全正確的是
A.和的構成原子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一樣
B.溶液和溶液顏色相同——它們都含有
C.氣球受熱會膨脹——氣體分子受熱體積變大
D.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它們原子的結構不同
【答案】B
【知識點】酸、堿、鹽的鑒別;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化學性質,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水和過氧化氫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化學性質不同,不符合題意;
B、硫酸亞鐵和氯化亞鐵溶液中都含有亞鐵離子,它們的溶液都為淺綠色,符合題意;
C、氣體受熱膨脹,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分子體積不變,不符合題意;
D、金剛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們的物理性質不同,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化學性質,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析;
B、根據亞鐵離子的溶液呈淺綠色分析;
C、根據氣體受熱膨脹是分子間隔變大分析;
D、根據金剛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10.(2025九下·廣州期中)已知金屬鈷的性質和鐵相似。則在CoO、、中說法正確的是
A.的化合價有三種 B.的質量分數最高的是
C.CoO可能讀作氧化亞鈷 D.和描述的是同一種物質
【答案】C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化合物化合價正負代數和為0可知,CoO中鈷元素化合價為+2價,中鈷元素化合價為+3,中鈷元素化合價為+2,則的化合價有兩種,不符合題意;
B、CoO、、中鈷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為:、、,的質量分數最高的是CoO,不符合題意;
C、CoO中Co為+2價,+2價屬于鈷的亞價態,可以讀作“氧化亞鈷”,符合題意;
D、表示金屬鈷,表示一氧化碳,兩種符號不是同一種物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化合物化合價正負代數和為0分析;
B、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分析;
C、根據多種化合價低價態讀作“亞某”分析;
D、根據元素符號和化學式的含義分析。
11.(2025九下·廣州期中)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加入適量稀鹽酸
B.:點燃混合氣體
C.溶液:加入過量的鋅粉
D.:降溫結晶
【答案】D
【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加入適量稀鹽酸中,鹽酸既能與碳酸鈣反應,也能與氧化鈣反應,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大量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用點燃的方法除雜,不符合題意;
C、加入過量的鋅,鋅既能與氯化銅反應,也能與氯化亞鐵反應,不符合題意;
D、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硝酸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金屬氧化物和碳酸鹽都能與酸反應分析;
B、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分析;
C、根據鋅的活動性大于鐵和銅分析;
D、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分析。
12.(2025九下·廣州期中)銅元素的“化合價與物質類別”對應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屬于堿
B.物質的化學式為
C.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
D.把物質轉化為,屬于還原反應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酸、堿、鹽的概念;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解答】A、氫氧化銅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屬于堿,不符合題意;
B、物質a為+1價銅元素對應的氧化物,化學式為Cu2O,不符合題意;
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排在氫后,不能和稀硫酸反應,符合題意;
D、物質a為Cu2O,物質a轉化為銅,是含氧化合物失氧過程,發生了還原反應,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堿是離解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分析;
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
C、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后的金屬不能與稀硫酸反應分析;
D、根據含氧化合物失氧為還原反應分析。
13.(2025九下·廣州期中)如圖是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其中正確的闡述是
A.℃時,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B.℃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三種溶液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C.℃時,配制質量相同的三杯a、b、c的飽和溶液,用水最少
D.℃時,將的物質放入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t1℃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20g,則100g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不符合題意;
B、t2℃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a、b兩物質因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變成℃飽和溶液,℃時b的溶解度大于a,則溶質質量分數b>a,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溫后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仍是t2℃時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因t2℃時c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所以降溫后三種溶液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b>a>c,不符合題意;
C、t2℃時,三種物質溶解度關系為a>b>c,則配制質量相同的三杯a、b、c的飽和溶液,a用水最少,符合題意;
D、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50g,則將50g的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最多能溶解25g的a物質,形成溶液的質量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含義分析,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確定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規律,確定結晶方法及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適用于降溫結晶,若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可采用蒸發結晶;可以根據溶解度/(溶解度+100)確定某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4.(2025九下·廣州期中)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氧氣 證明固體溶于水放熱 證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探究、、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實驗設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15.(2025九下·廣州期中)從古至今金屬都是人類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材料
(1)下表記錄了人類使用各種金屬的年限,
Fe Cu Al Zn Au
公元前500年 公元前4000年 1827年 公元500年 公元前5000年
可見金屬越活潑,使用的年代越   (填“近”或“遠”),金在自然界中多以   (填選項)形式存在。
A.單質 B.化合物
(2)中國古代就掌握了濕法煉銅的工藝,即將鐵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發生置換反應以制取銅,下圖呈現該反應溶液中的顆粒變化(水分子已省略),請據此回答:
代表的顆粒是:   (書寫化學符號),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將:   (填“變大”或“變小”)。
(3)將一定量的鎂和鐵放入一杯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呈淺綠色,過濾。則所得固體中肯定沒有   ,所得溶液的溶質肯定有   。
【答案】(1)近;A
(2);變小
(3)鎂;硝酸鎂、硝酸亞鐵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一般地說,金屬越活潑,冶煉越困難,人類使用該金屬的時間就越遲,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l>Zn>Fe>Cu>Au,根據表格,可見金屬越活潑,使用的年代越近;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則金在自然界中多以單質形式存在,故選A;
(2)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實質是鐵與銅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銅,反應前后硫酸根離子不變,則代表的顆粒是硫酸根離子,化學符號表示為;
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可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大,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將變小;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Mg>Fe>H>Ag,將一定量的鎂和鐵放入一杯硝酸銀溶液中,鎂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鎂和銀,待鎂反應完全,若硝酸銀有剩余,鐵會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呈淺綠色,說明濾液中含有亞鐵離子,即鐵參與了反應(無法確定鐵是否反應完全),鎂一定反應完全,則過濾所得固體中肯定沒有鎂,一定有銀,可能有鐵,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質肯定有硝酸鎂、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無法確定硝酸銀是否反應完全)。
【分析】(1)根據金屬越活潑,冶煉越困難,金的活動性弱分析;
(2)根據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及硫酸銅和硫酸亞鐵中離子構成,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發生反應,且兩金屬相差越多越先反應分析。
(1)一般地說,金屬越活潑,冶煉越困難,人類使用該金屬的時間就越遲,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l>Zn>Fe>Cu>Au,根據表格,可見金屬越活潑,使用的年代越近;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則金在自然界中多以單質形式存在,故選A;
(2)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實質是鐵與銅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銅,反應前后硫酸根離子不變,則代表的顆粒是硫酸根離子,化學符號表示為;
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可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大,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將變小;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Mg>Fe>H>Ag,將一定量的鎂和鐵放入一杯硝酸銀溶液中,鎂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鎂和銀,待鎂反應完全,若硝酸銀有剩余,鐵會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呈淺綠色,說明濾液中含有亞鐵離子,即鐵參與了反應(無法確定鐵是否反應完全),鎂一定反應完全,則過濾所得固體中肯定沒有鎂,一定有銀,可能有鐵,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質肯定有硝酸鎂、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無法確定硝酸銀是否反應完全)。
16.(2025九下·廣州期中)著工業的發展,過度排放導致溫室效應的問題凸顯。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4種主要途徑。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4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1。在碳封存環節,研究人員在研究吸收法吸收時,通過實驗比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鉀3種吸收劑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其結果如圖2。在碳替代環節,有人提出推廣乙醇替代汽油,圖3是乙醇燃燒的微觀顆粒示意圖。
(1)將上圖方框內的顆粒補充完整。
(2)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能否完全杜絕排放?   (填“能”或“否”)因此在碳替代環節,你認為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更好的新能源有   (寫一種即可)。
(3)由如圖1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_____(填序號)
A.碳替代 B.碳封存 C.碳減排 D.碳循環
(4)對比圖2三條曲線可知當煙氣流速相同時,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最好的是   。
(5)自然界本就存在碳循環,是植物光合作用的   (填“反應物”或“生成物”),而大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調節器,其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答案】(1)、
(2)否;太陽能(答案合理即可)
(3)A
(4)氨基乙酸鉀
(5)反應物;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1)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則方框中粒子為

(2)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不能否完全杜絕排放,因為乙醇汽油完全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目前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更好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氫能等。
(3)由圖1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碳替代,故選A。
(4)由圖2可知,當煙氣流速相同時,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最好的是氨基乙酸鉀。
(5)在陽光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葡萄糖,同時生成氧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反應物;大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調節器,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
(2)根據乙醇汽油完全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目前所用新能源分析;
(3)根據圖示中所給信息分析;
(4)根據圖2中曲線的變化情況分析;
(5)根據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葡萄糖,同時生成氧氣,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分析。
(1)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
(2)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不能否完全杜絕排放,因為乙醇汽油完全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目前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更好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氫能等。故填:否;太陽能(答案合理即可)。
(3)由圖1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碳替代。故選:A。
(4)由圖2可知,當煙氣流速相同時,對煙氣中的脫除效果最好的是氨基乙酸鉀。故填:氨基乙酸鉀。
(5)在陽光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葡萄糖,同時生成氧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反應物;大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調節器,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反應物;。
17.(2025九下·廣州期中)鹽是重要的調味品,鹽的生產與溶液結晶的知識息息相關海鹽生產下圖用海水曬鹽的大致過程如圖1。
(1)蒸發池中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析出晶體后,經過濾可獲得的粗鹽和母液,母液是的   (選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2)海水中除外,還含有、,它們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①40℃時,將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可以的得到結晶   。
②70℃時,混合溶液中三種物質均已達到飽和,要只獲得純凈硫酸鎂晶體可用   (只填序號)。
A.降溫結晶法 B.蒸發結晶法 C.升溫結晶法
③若中含有少量雜質,配成溶液后,提純的操作是   ,再用   (填液體名稱或化學式)來洗滌晶體。
(3)實驗室有質量分數5%的NaCl溶液,要濃縮成質量分數為25%的較濃NaCl溶液,需要蒸發掉的水的質量為   g。
【答案】(1)變大;飽和溶液
(2)11.5;C;蒸發結晶;飽和氯化鈉溶液
(3)800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
【解析】【解答】(1)在蒸發池中,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減少,而溶質NaCl質量不變,根據,溶劑減少時,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變大;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NaCl,所以母液是NaCl的飽和溶液。
(2)①由圖 2 可知,40℃時MgCl2 的溶解度是57.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7.5g MgCl2 。設20g水中溶解MgCl2 的質量為x,則,解得x=11.5g,所以恒溫蒸發20g水,可得到結晶11.5g。②由圖 2 可知,70℃后,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而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要只獲得純凈硫酸鎂晶體,可采用升溫結晶法,使硫酸鎂結晶析出,而氯化鈉和氯化鎂不析出,故選 C。③NaCl、MgCl2 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MgCl2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提純NaCl用蒸發結晶的方法;
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晶體,可減少NaCl的溶解損失。
(3)設需要蒸發掉水的質量為x,根據蒸發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可得,解得x=800g。
【分析】(1)根據蒸發過程中水減少,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該物質飽和溶液分析;
(2)根據溶解度確定飽和溶液蒸發水時析出晶體質量,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適用降溫結晶,氯化鈉適宜蒸發結晶,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分析;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分析。
(1)在蒸發池中,水分不斷蒸發,溶劑質量減少,而溶質NaCl質量不變,根據,溶劑減少時,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變大;
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不能再繼續溶解NaCl,所以母液是NaCl的飽和溶液。
(2)①由圖 2 可知,40℃時MgCl2 的溶解度是57.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7.5g MgCl2 。設20g水中溶解MgCl2 的質量為x,則,解得x=11.5g,所以恒溫蒸發20g水,可得到結晶11.5g。
②由圖 2 可知,70℃后,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而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要只獲得純凈硫酸鎂晶體,可采用升溫結晶法,使硫酸鎂結晶析出,而氯化鈉和氯化鎂不析出,故選 C。
③NaCl、MgCl2 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MgCl2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所以提純NaCl用蒸發結晶的方法;
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晶體,可減少NaCl的溶解損失。
(3)設需要蒸發掉水的質量為x,根據蒸發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可得,解得x=800g。
18.(2025九下·廣州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硫酸的化學性質,做了如下實驗:
(1)燒杯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溶液變為藍色的是   (填序號),其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能證明C中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   ,如圖1為C燒杯中值的變化圖示,則a點時,溶液中存在的顆粒是   (水分子省略)。
(4)D燒杯中反應的知識可用于以下哪些實驗場景_____(只填序號)
A.被硫酸濺到后的緊急處理
B.自制二氧化碳滅火器
C.制取氯化鈉溶液
(5)實驗過程中,發現只有A中無明顯現象,說明銅與稀硫酸不發生反應。
【提出問題】銅與硫酸真的不能反應嗎?
【查閱資料】
I.銅與濃硫酸可以反應:
II.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III.有毒,能溶于水,屬于非金屬氧化物。
【進行實驗】
某同學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證明銅能和濃硫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裝著濃硫酸的儀器名稱是:   。
②把證明銅和濃硫酸反應的實驗現象補充完整: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   ,   。
③棉花上浸有氫氧化鈉的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④上述實驗對比不和稀硫酸反應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化學反應能否進行與   、   有直接關系。
【總結反思】課本中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對應的硫酸,應為稀硫酸。
【答案】(1)
(2)E;
(3)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鈉離子、硫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
(4)A;B
(5)分液漏斗;溶液變藍色;品紅溶液褪色;;反應物濃度;反應物條件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時顯藍色,而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元素后面,則銅不能和硫酸反應,但氧化銅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則E中溶液變為藍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但氫氧化鈉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則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則能證明C中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a點時溶液pH>7,顯堿性,說明氫氧化鈉過量,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鈉和氫氧化鈉,則此時溶液中的微粒有鈉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4)若濃硫酸不小心濺到皮膚上,應先用水大量沖洗,再涂抹3%~5%的碳酸氫鈉溶液,A符合題意;碳酸氫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則可用于制備二氧化碳滅火器,B符合題意;該反應不能生成氯化鈉,C不符合題意。
(5)①由圖可知,濃硫酸裝在分液漏斗中。
②根據資料可知,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銅溶液顯藍色,且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可觀察到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溶液變藍色、溶液變藍色。
③二氧化硫有毒,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Na2SO3和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④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但銅在加熱條件下能和濃硫酸反應,則說明化學反應能否進行與反應物濃度、反應條件有直接關系。
【分析】(1)根據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分析;
(2)根據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時顯藍色,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分析;
(3)根據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a點溶液堿過量分析;
(4)根據酸堿的使用注意事項,碳酸氫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5)根據常用儀器名稱,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銅溶液顯藍色,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分析。
(1)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時顯藍色,而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元素后面,則銅不能和硫酸反應,但氧化銅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則E中溶液變為藍色;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但氫氧化鈉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則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則能證明C中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a點時溶液pH>7,顯堿性,說明氫氧化鈉過量,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鈉和氫氧化鈉,則此時溶液中的微粒有鈉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4)A、若濃硫酸不小心濺到皮膚上,應先用水大量沖洗,再涂抹3%~5%的碳酸氫鈉溶液,該選項符合題意;
B、碳酸氫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則可用于制備二氧化碳滅火器,該選項符合題意;
C、該反應不能生成氯化鈉,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B。
(5)①由圖可知,濃硫酸裝在分液漏斗中。
②根據資料可知,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銅溶液顯藍色,且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可觀察到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溶液變藍色、溶液變藍色。
③二氧化硫有毒,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Na2SO3和水,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④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但銅在加熱條件下能和濃硫酸反應,則說明化學反應能否進行與反應物濃度、反應條件有直接關系。
19.(2025九下·廣州期中)工業上以黃鐵礦(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為原料生產硫酸,工藝流程如圖:
回答問題:
(1)將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   ,沸騰爐里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爐渣(主要含有)可用來煉鐵,寫出還原的化學方程式   ,用800t這樣的爐渣,其中氧化鐵含量為80%,能冶煉出鐵   t。
(3)接觸室里發生的是   反應(填“氧化”或“還原”),接觸室里的轉化效率能否達到100%?   (填“能”或“否”)
(4)吸收塔內提前注水,與發生化合反應,其方程式是   ,若要吸收,在塔內直接生成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在物質完全反應的前提下,要往吸收塔里注入   t水。
【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448
(3)氧化;否
(4);20
【知識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將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由流程圖可知,沸騰爐中發生的反應是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
(2)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用800t這樣的爐渣,其中氧化鐵含量為80%,能冶煉出鐵的質量為;
(3)由流程圖可知,接觸室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由流程圖可知,二氧化硫與氧氣在接觸室中轉化為三氧化硫,同時有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和氧氣重新進入接觸室,說明接觸室里的轉化效率不能達到100%;
(4)水與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化學方程式為;
設吸收水的質量為x,生成硫酸的質量為y,
設得到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z,則,解得,故在物質完全反應的前提下,要往吸收塔里注入水的質量為。
【分析】(1)根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鐵分析;
(2)根據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分析;
(3)根據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分析;
(4)根據水與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由反應的三氧化硫的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水和生成硫酸的質量,再由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計算分析。
(1)將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由流程圖可知,沸騰爐中發生的反應是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
(2)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及質量不變,則用800t這樣的爐渣,其中氧化鐵含量為80%,能冶煉出鐵的質量為;
(3)由流程圖可知,接觸室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由流程圖可知,二氧化硫與氧氣在接觸室中轉化為三氧化硫,同時有未反應的二氧化硫和氧氣重新進入接觸室,說明接觸室里的轉化效率不能達到100%,故填:否;
(4)水與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化學方程式為;
設吸收水的質量為x,生成硫酸的質量為y,
設得到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z,則,解得,故在物質完全反應的前提下,要往吸收塔里注入水的質量為。
20.(2025九下·廣州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溶液的導電性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I.室溫下,各物質的電導率數值如表(稀硫酸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樣)
物質 蒸餾水 稀硫酸 溶液 懸濁液
電導率 3 3921 3273 3
II.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電導率越大。
III.電導率小于5可認為幾乎不導電。
(1)根據查閱資料可知,蒸餾水里含有的離子   (填“多”或“少”),已知也由離子構成,但該懸濁液幾乎不導電的原因可能是   。
(2)按如圖1 所示裝置連接好儀器,在燒杯中加入溶液。開啟磁力攪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濃度的稀硫酸,測得溶液的電導率變化曲線(部分)如圖2所示。請據此回答
①若往燒杯中同時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作為指示劑,則A點之前的溶液會顯   色。
②結合A點的電導率,書寫滴加稀硫酸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   。
③A 點后,隨著稀硫酸的不斷滴加,溶液導電性逐漸恢復增強。但電導率始終沒有增加到3921uS/em的原因是   。
【答案】(1)低;硫酸鋇懸濁液中存在的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很少
(2)藍;;A點后,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故溶液的導電性逐漸增強,但由于反應生成水,溶液中的離子溶度始終低于所加稀硫酸中的離子濃度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導電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電導率越大,蒸餾水電導率很低,說明蒸餾水里含有的離子少;硫酸鋇懸濁液幾乎不導電可能原因是該懸濁液中存在的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很少。
(2)①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A點時硫酸與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A點之前的溶液中還存在氫氧化鋇,此時溶液顯堿性,故A點之前的溶液會顯藍色;
②滴加稀硫酸過程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③A點后,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故溶液的導電性逐漸增強,但由于反應生成水,溶液中的離子溶度始終低于所加稀硫酸中的離子濃度,故電導率始終沒有增加到3921uS/em。
【分析】(1)根據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懸濁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少分析;
(2)根據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石蕊在堿性溶液中變藍,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分析。
(1)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電導率越大,蒸餾水電導率很低,說明蒸餾水里含有的離子少;硫酸鋇懸濁液幾乎不導電可能原因是該懸濁液中存在的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很少。
(2)①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A點時硫酸與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A點之前的溶液中還存在氫氧化鋇,此時溶液顯堿性,故A點之前的溶液會顯藍色;
②滴加稀硫酸過程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③A點后,稀硫酸不斷滴加,溶液中離子的濃度不斷增大,故溶液的導電性逐漸增強,但由于反應生成水,溶液中的離子溶度始終低于所加稀硫酸中的離子濃度,故電導率始終沒有增加到3921uS/em。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喀喇沁旗| 贵溪市| 苍溪县| 枣阳市| 平度市| 宜川县| 扎赉特旗| 盐边县| 阳泉市| 湛江市| 阿勒泰市| 繁峙县| 虞城县| 广水市| 赤壁市| 花莲县| 伊金霍洛旗| 邯郸市| 庆阳市| 景宁| 甘德县| 肃北| 阳春市| 嘉义县| 五寨县| 龙岩市| 武平县| 汪清县| 阿拉善左旗| 樟树市| 兴文县| 昌都县| 杂多县| 囊谦县| 梁平县| 集安市| 都兰县| 崇仁县| 泽库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