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5年中考一?;瘜W試題1.(2025·新化模擬)下列展示我國古法釀酒的工序中,以發生化學變化為主的是A.搗碎酒曲B.谷曲混合C.發酵成酒D.泉水勾兌2.(2025·新化模擬)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保證。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檢查裝置氣密性B.稀釋濃硫酸C.測溶液的酸堿度D.加熱液體3.(2025·新化模擬)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A.Hg B.NaCl C. D.4.(2025·新化模擬)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從2023年開始,8月15日定為全國生態日。下列措施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是A.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B.普及垃圾分類C.推廣太陽能路燈 D.響應光盤行動5.(2025·新化模擬)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發現和合成量子點的三位科學家。量子點組成中常含鎘等元素。右圖是鎘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則有關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鎘原子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B.鎘元素符號為CdC.鎘原子的質子數為48 D.鎘屬于非金屬元素6.(2025·新化模擬)辣椒素()是決定辣椒辣味的主要物質,其水溶液顯弱堿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辣椒素含有臭氧分子(O3)B.辣椒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辣椒素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8∶1D.食用辣椒后,用檸檬水漱口可緩解辣味7.(2025·新化模擬)對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合理的是( ?。?br/>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斷運動B.氣體的熱脹冷縮:氣體分子的大小發生改變C.硫酸銅溶液顯藍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原子種類不同8.(2025·新化模擬)新型洗滌劑過碳酸鈉(Na2CO4)固體加入水中生成的H2O2能瞬間清除衣服上的汗漬。果汁漬等頑固污漬,則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的另一種生成物可能為A.Na2SO4 B.NaCl C.K2CO3 D.Na2CO39.(2025·新化模擬)鹽堿地土壤呈堿性,在農業生產中可因地制宜選擇作物。結合下表選出該地區適合種植的作物是作物 小麥 燕麥 大豆 海水稻適宜生長的范圍 6.0~7.0 6.0~7.5 6.5~7.5 8.0-9.2A.小麥 B.燕麥 C.大豆 D.海水稻10.(2025·新化模擬)我國科學家利用新技術實現了“原子經濟性”反應制取,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B.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C.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D.該反應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11.(2025·新化模擬)下列物質混合后產生白色沉淀的是A.溶液和溶液 B.溶液和C.NaOH溶液和稀硫酸 D.溶液和稀鹽酸12.(2025·新化模擬)如圖是我國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水中,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金屬材料B.產生煙塵的原因是燈油不完全燃燒C.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D.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13.(2025·新化模擬)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A B C D實驗方案實驗目的 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 探究的部分性質 收集氧氣并驗滿 比較鐵、銀金屬活動性A.A B.B C.C D.D14.(2025·新化模擬)部分含碳物質的分類與相應的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A.a可能是C60 B.b和c能相互轉化C.c能與水反應生成d D.c不能直接轉化成e15.(2025·新化模擬)用數字傳感器探究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溫度和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C.該實驗是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D.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16.(2025·新化模擬)為了飲水便利,許多公共場所安裝了直飲水機,處理步驟如圖所示:步驟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顆粒雜質,與實驗室常用的 操作相同;步驟②中用 吸附色素和異味。17.(2025·新化模擬)銅是重要的金屬資源,它對于改善人類生活、促進人類文明起著重要作用。(1)銅的認識:生活中常用銅作導線,體現了銅的延展性和 性。(2)銅的冶煉:黃銅礦的主要成分是,根據其主要成分的組成元素,推斷用黃銅礦煉銅過程中產生形成酸雨的空氣污染物是 ?。ㄌ罨瘜W式)。(3)銅的加工: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銅和錫。如表中的和分別表示銅和青銅中的一種?!秴问洗呵铩酚涊d:“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據此判斷A是 。物質 A B硬度 5~6.6注:硬度以金剛石的硬度為10作標準,1表示很軟,10表示很硬。18.(2025·新化模擬)《天工開物》記載“凡引水種鹽,……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表明古人已經掌握了制鹽工藝。用化學知識能很好地解釋古人的制鹽工藝。如圖為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g。此溫度下,將氯化鈉溶解到水中,可配得氯化鈉的 ?。ㄌ睢帮柡汀被颉安伙柡汀保┤芤?;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ㄌ睢白兇蟆薄安蛔儭被颉白冃 保?。19.(2025·新化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從空間站在軌實驗,到嫦娥六號月背采樣,我國在航天領域不斷崛起和迅猛發展,彰顯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強大實力。航天科技的進步,化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I.生命保障:空間站內,用特種活性炭除去氣體中的異味和微量有害物質,為航天員提供舒適、健康的環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層結構艙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員艙外活動的安全。Ⅱ.動力系統:部分運載火箭裝載的燃料和助燃劑分別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將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Ⅲ.新型材料: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會與空氣產生劇烈摩擦,表面溫度可達數千攝氏度。返回艙外層的復合材料涂層能在高溫時保護艙體,并防止過多的熱量傳遞到返回艙內部,確保艙內航天員和各種儀器設備的安全。(1)艙外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A.棉 B.羊毛 C.聚氯乙烯(2)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應的過程中放出熱量。從“燃燒的條件”分析,你對燃燒的新認識是 。(3)依據返回艙外層復合材料的作用,推測其具有的性質是 。20.(2025·新化模擬)硫化鈉()廣泛應用于染料、造紙等工業、以為原料制備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已知:為副產物,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1)配平化學方程式:(2)中S的化合價為 。(3)圖中標示出的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 。(4)設備2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21.(2025·新化模擬)結合下列實驗裝置示意圖,請回答問題。(1)寫出儀器a的名稱 。(2)實驗室制取并檢驗時,氣體應從C裝置的 (填字母)端管口通入。(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此原理制取的氧氣中含有水蒸氣,若要制備并收集干燥的氧氣,需要的實驗裝置組合是 (填字母)。22.(2025·新化模擬)某校興趣小組從化學視角對我國造紙工藝開展了系列研學活動。(1)活動一:了解我國古代造紙技術【查閱資料】我國古代手工造紙以麻、木材、竹等為原料,經過如圖多道工序而制成。【分析交流】古代造紙過程中步驟1加的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字母)。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復分解反應 D.置換反應同學們對黑液成分產生興趣,將少量黑液帶回實驗室進行探究。(2)活動二:探究黑液成分【提出問題】黑液中除了有機物還有哪些成分呢?【查閱資料】①黑液呈堿性;②氫氧化鈣與草木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鉀)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碳酸鈣。【提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和;猜想三: 【實驗方案】該興趣小組分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一 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觀察現象。 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猜想 成立另取適量黑液于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傳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溶液至過量,得到的濃度變化圖像。 向黑液中加入溶液過程中濃度變化情況方案二. 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 滴加 溶液,觀察現象。 試管中有沉淀生成 與方案一的結論一致【廢液處理】造紙會產生堿性廢水,加酸調節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鹽可用來制備 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成果分享】通過研學實踐,同學們認識到造紙術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杰出的發明創造,并且在不斷創新中傳承。23.(2025·新化模擬)實驗室有一瓶標簽被腐蝕的Na2SO4溶液。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測定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取100gNa2SO4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加入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BaCl2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計算:(1)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 g。(2)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請寫出簡明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搗碎酒曲、谷曲混合、泉水勾兌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發酵成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2.【答案】A【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稀釋濃硫酸【解析】【解答】A、檢查裝置氣密性先將導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閉體系,再手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符合題意;B、稱釋濃硫酸不能在量筒中進行,且需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符合題意;C、測溶液pH時不能將試紙浸入待測液中,應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滴在試紙上測定,不符合題意;D、加熱試管內液體,液體體積不能超試管容積三分之一,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熱脹冷縮原理檢查裝置氣密性操作方法分析;B、根據濃硫酸稀釋酸入水中及量筒的用途分析;C、根據pH試紙的使用方法分析;D、根據加熱試管中液體用量分析。3.【答案】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解答】A、Hg屬于金屬單質,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不符合題意;B、NaCl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符合題意;C、是由氨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D、是由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金屬由原子構成,氯化鈉等鹽類物質由離子構成,氨氣、等由分子構成分析。4.【答案】A【知識點】保護水資源;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A、廢舊電池中含有毒的重金屬,隨意丟棄會污染土壤和水體,符合題意;B、普及垃圾分類,可以節約資源且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C、推廣太陽能路燈,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題意;D、響應光盤行動,節約糧食且減少廢棄物產生,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環境、水體、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措施是否有利于保護環境。5.【答案】D【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鎘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小于4,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不符合題意;B、鎘元素符號為Cd,不符合題意;C、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右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鎘原子原子序數=質子數=48,不符合題意;D、鎘名稱帶“钅”,屬于金屬元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右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名稱帶“钅”的為金屬元素分析。6.【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物質的微粒性;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辣椒素是由碳、氫、氮、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該物質中沒有臭氧分子,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辣椒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分別是:,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氮元素的質量最小,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辣椒素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故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辣椒素水溶液顯弱堿性,食用辣椒后,用檸檬水漱口可緩解辣味,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來解答;B、根據物質中的不同元素的質量來解答;C、根據物質中不同元素的質量來解答;D、根據辣椒素水溶液顯弱堿性,酸堿中和反應來解答。7.【答案】A【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反應現象和本質的聯系【解析】【解答】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酒香。故選項解釋正確;B、氣體的熱脹冷縮,是因為氣體分子的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C、硫酸銅溶液顯藍色,是因為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選項解釋錯誤;故答案選:A。【分析】根據微粒的基本特征:微粒質量和體積都很?。晃⒘Vg有間隔;微粒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微粒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微粒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8.【答案】D【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 過碳酸鈉(Na2CO4)固體加入水中,反應前元素種類有鈉、碳、氧、氫,由反應后元素種類不變可知,生成物中也含有鈉、碳、氧、氫元素。A、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不能生成硫酸鈉,不符合題意;B、反應物中不含有氯元素,不能生成氯化鈉,不符合題意;C、反應物中不含有鉀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鉀,不符合題意;D、反應物含有鈉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可能生成碳酸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分析。9.【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鹽堿地土壤呈堿性,pH大于7,則該地區比較適合種植的是pH大于7的農作物;A、小麥生長的土壤pH為6.0-7.0,不符合題意;B、燕麥生長的土壤pH為 6.0~7.5 ,不符合題意;C、大豆生長的土壤pH 6.5~7.5 ,不符合題意;D、海水稻生長的土壤pH 8.0-9.2 ,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鹽堿地土壤呈堿性,pH大于7,結合各作物適宜土壤pH判斷。10.【答案】C【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化合價規律和原則;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變,不符合題意;B.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不符合題意;C.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36:32=9:8,符合題意;D.該反應中水和過氧化氫中中氫元素化合價都為+1價,水中氧元素為-2價,氧氣中氧元素化合價為0,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為-1價,所以該反應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B、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C、根據圖示寫出反應方程式,物質質量比=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個數之比分析;D、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0分析。11.【答案】A【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符合題意;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不會產生沉淀,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不符合題意;D、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不產生沉淀,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各選項中物質反應的生成物確定反應后的現象分析。12.【答案】D【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青銅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B、燈油為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碳粒等煙塵。不符合題意;C、轉動燈罩可使可燃物隔絕空氣而熄滅。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合金分析;B、根據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煙塵分析;C、根據隔離空氣的滅火原理分析;D、根據CO的難溶性分析。13.【答案】C【知識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的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A、所給實驗中第一個試管中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生銹;第二個試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不生銹;第三個試管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由此對比可說明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不符合題意;B、實驗中傾倒二氧化碳后,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可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的性質,不符合題意;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有助燃性,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時導管應該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驗滿的方法為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已收集滿,符合題意;D、將0.5g鐵粉和0.5g銀粉分別加入5mL10%的鹽酸中,觀察到加入鐵粉的試管中產生氣泡,加入銀粉的試管中無明顯變化,可比較鐵銀的活動性,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鐵生銹條件及所給實驗的條件、現象分析;B、根據所給實驗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和不支持燃燒的性質分析;C、根據氧氣的密度大及助燃性分析;D、根據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可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析。14.【答案】D【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解析】【解答】A、a點表示碳單質,可能是C60,不符合題意;B、b為+2價碳的氧化物,為一氧化碳,c為+4價碳的氧化物,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高溫下反應得到一氧化碳,二者可以相互轉化,不符合題意;C、c為二氧化碳,d是碳酸,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可以生成碳酸,不符合題意;D、e是碳酸鹽,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等堿反應可得到碳酸鹽和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各點對應的物質類別、碳元素的化合價,推導出各物質,再由物質的性質進行解答。15.【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解析】【解答】A、由圖像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反應為放熱反應,不符合題意;B、反應過程中pH 逐漸增大,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酸性減弱,不符合題意;C、反應過程中,pH 從小于7增大,說明該實驗是向稀鹽酸中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不符合題意;D、根據圖像可知,45s 時,pH 等于 7,表示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分析;B、根據溶液pH增大堿性增強分析;C、根據反應過程中溶液pH增大分析;D、根據pH=7時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分析。16.【答案】過濾;活性炭【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水的凈化【解析】【解答】步驟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顆粒雜質,其原理與能使固體和液體分離的過濾相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因此步驟②中吸附色素和異味的物質為活性炭;【分析】根據過濾原理及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17.【答案】(1)導電(或良好的導電)(2)(3)銅【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生活中常用銅作導線,體現了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Cu、Fe、S,故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空氣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化學式為:SO2;(3)《呂氏春秋》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青銅是銅的合金,則青銅的硬度大,則A是銅。【分析】(1)根據金屬的延展性和導電性分析;(2)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3)根據合金的硬度大于純金屬分析。(1)生活中常用銅作導線,體現了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Cu、Fe、S,故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空氣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化學式為:SO2;(3)《呂氏春秋》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青銅是銅的合金,則青銅的硬度大,則A是銅。18.【答案】36.0;飽和;不變【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由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則此溫度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所以此溫度下,將氯化鈉溶解到水中,可配得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該溶液還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確定各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由溶解度對應溶液為飽和溶液,由溶質和溶劑質量關系確定所給溶液是否飽和,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分析。19.【答案】(1)C(2)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合理即可)(3)耐高溫、隔熱性好(合理即可)【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燃燒與燃燒的條件【解析】【解答】(1)A、棉屬于天然纖維,故說法錯誤;B、羊毛屬于天然蛋白質纖維,故說法錯誤;C、聚氯乙烯屬于塑料,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說法正確;(2)通常燃燒需要氧氣參與,而該反應中沒有氧氣,二者接觸即可反應,從“燃燒的條件”分析,對燃燒的新認識是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3)返回艙外層復合材料在飛船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面溫度達數千攝氏度的情況下,能保護艙體并防止過多熱量傳遞到艙內,推測其具有的性質是耐高溫、隔熱性好。【分析】(1)根據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分析;(2)根據所給反應是燃燒,但沒有氧氣分析;(3)根據所給復合材料的應用推測其性能分析。(1)A、棉屬于天然纖維,故說法錯誤;B、羊毛屬于天然蛋白質纖維,故說法錯誤;C、聚氯乙烯屬于塑料,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說法正確;故選C;(2)通常燃燒需要氧氣參與,而該反應中沒有氧氣,二者接觸即可反應,從“燃燒的條件”分析,對燃燒的新認識是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3)返回艙外層復合材料在飛船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面溫度達數千攝氏度的情況下,能保護艙體并防止過多熱量傳遞到艙內,推測其具有的性質是耐高溫、隔熱性好。20.【答案】(1)(2)-2(3)氫氣(4)吸收H2S,防止污染環境【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2個Na、1個S、4個O,故硫化鈉的化學計量數為1,水的化學計量數為4,生成物中含8個H,則氫氣的化學計量數為4,則配平后為:;(2)硫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x=-2;(3)圖中標示出的物質中,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硫酸鈉是由Na、S、O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鈉是由Na、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氫是由H、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氫氧化鈉是由Na、O、H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4)H2S為副產物,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氫氧化鈉能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吸收H2S,防止污染環境。【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3)根據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分析;(4)根據氫氧化鈉可吸收H2S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2個Na、1個S、4個O,故硫化鈉的化學計量數為1,水的化學計量數為4,生成物中含8個H,則氫氣的化學計量數為4,則配平后為:;(2)硫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x=-2;(3)圖中標示出的物質中,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硫酸鈉是由Na、S、O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鈉是由Na、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氫是由H、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氫氧化鈉是由Na、O、H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填:氫氣;(4)H2S為副產物,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氫氧化鈉能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吸收H2S,防止污染環境。21.【答案】(1)試管(2)m(3);B、D、F【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萬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2)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C裝置來檢驗二氧化碳,從長導管m端通入,這樣反應比較充分,現象明顯;(3)實驗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氣,二氧化錳是催化劑,生成物是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因此發生裝置選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氧氣,選用裝置D;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比較干燥,故選裝置F,故填:BDF。【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澄清石灰水用二氧化碳檢驗分析;(3)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選擇固液常溫發生裝置,氧氣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較干燥分析。(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2)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C裝置來檢驗二氧化碳,從長導管m端通入,這樣反應比較充分,現象明顯;(3)實驗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氣,二氧化錳是催化劑,生成物是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因此發生裝置選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氧氣,選用裝置D;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比較干燥,故選裝置F,故填:BDF。22.【答案】(1);A(2)和;二;(或等合理答案);鉀【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化合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填寫A。(2)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則黑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鉀,可能含有碳酸鉀或氫氧化鈣,則猜想三:KOH和Ca(OH)2。方案一,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氫氧化鈣;另取適量黑液于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傳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至過量,硫酸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此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來越大,說明含有碳酸鉀,所以猜想二成立。方案二,要驗證猜想二成立,即證明有K2CO3,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CaCl2滴加溶液,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則試管中有沉淀生成。造紙會產生堿性廢水,加酸調節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鹽含有鉀元素,可用來制備鉀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分析】(1)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多變一的反應為化合反應分析;(2)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堿性廢水需調至中性再排放,作物補充鉀元素可增強抗倒伏能力分析。(1)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填寫A。(2)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則黑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鉀,可能含有碳酸鉀或氫氧化鈣,則猜想三:KOH和Ca(OH)2。方案一,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氫氧化鈣;另取適量黑液于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傳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至過量,硫酸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此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來越大,說明含有碳酸鉀,所以猜想二成立。方案二,要驗證猜想二成立,即證明有K2CO3,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CaCl2滴加溶液,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則試管中有沉淀生成。造紙會產生堿性廢水,加酸調節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鹽含有鉀元素,可用來制備鉀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23.【答案】(1)2.33(2)解:設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x=1.42%答: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42%。【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1)Na2SO4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NaCl,化學方程式為:。根據圖象,加入60g BaCl2溶液時沉淀的質量已達最大值2.33g,所以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2.33g。(2)BaSO4的質量為2.33g,據此可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出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分析】(1)根據圖像確定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分析;(2)根據生成硫酸鋇的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硫酸鈉的質量,再由溶質質量/溶液質量計算溶質質量分數分析。(1)Na2SO4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NaCl,化學方程式為:。根據圖象,加入60g BaCl2溶液時沉淀的質量已達最大值2.33g,所以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2.33g。(2)BaSO4的質量為2.33g,據此可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出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詳見答案。1 / 1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1.(2025·新化模擬)下列展示我國古法釀酒的工序中,以發生化學變化為主的是A.搗碎酒曲B.谷曲混合C.發酵成酒D.泉水勾兌【答案】C【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搗碎酒曲、谷曲混合、泉水勾兌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發酵成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2.(2025·新化模擬)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保證。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檢查裝置氣密性B.稀釋濃硫酸C.測溶液的酸堿度D.加熱液體【答案】A【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稀釋濃硫酸【解析】【解答】A、檢查裝置氣密性先將導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閉體系,再手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符合題意;B、稱釋濃硫酸不能在量筒中進行,且需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符合題意;C、測溶液pH時不能將試紙浸入待測液中,應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滴在試紙上測定,不符合題意;D、加熱試管內液體,液體體積不能超試管容積三分之一,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熱脹冷縮原理檢查裝置氣密性操作方法分析;B、根據濃硫酸稀釋酸入水中及量筒的用途分析;C、根據pH試紙的使用方法分析;D、根據加熱試管中液體用量分析。3.(2025·新化模擬)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A.Hg B.NaCl C. D.【答案】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解答】A、Hg屬于金屬單質,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不符合題意;B、NaCl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符合題意;C、是由氨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D、是由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金屬由原子構成,氯化鈉等鹽類物質由離子構成,氨氣、等由分子構成分析。4.(2025·新化模擬)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從2023年開始,8月15日定為全國生態日。下列措施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是A.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B.普及垃圾分類C.推廣太陽能路燈 D.響應光盤行動【答案】A【知識點】保護水資源;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A、廢舊電池中含有毒的重金屬,隨意丟棄會污染土壤和水體,符合題意;B、普及垃圾分類,可以節約資源且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C、推廣太陽能路燈,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題意;D、響應光盤行動,節約糧食且減少廢棄物產生,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環境、水體、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措施是否有利于保護環境。5.(2025·新化模擬)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發現和合成量子點的三位科學家。量子點組成中常含鎘等元素。右圖是鎘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則有關鎘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鎘原子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B.鎘元素符號為CdC.鎘原子的質子數為48 D.鎘屬于非金屬元素【答案】D【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鎘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小于4,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不符合題意;B、鎘元素符號為Cd,不符合題意;C、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右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鎘原子原子序數=質子數=48,不符合題意;D、鎘名稱帶“钅”,屬于金屬元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右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名稱帶“钅”的為金屬元素分析。6.(2025·新化模擬)辣椒素()是決定辣椒辣味的主要物質,其水溶液顯弱堿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辣椒素含有臭氧分子(O3)B.辣椒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C.辣椒素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8∶1D.食用辣椒后,用檸檬水漱口可緩解辣味【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物質的微粒性;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辣椒素是由碳、氫、氮、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該物質中沒有臭氧分子,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辣椒素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分別是:,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氮元素的質量最小,B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辣椒素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故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辣椒素水溶液顯弱堿性,食用辣椒后,用檸檬水漱口可緩解辣味,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來解答;B、根據物質中的不同元素的質量來解答;C、根據物質中不同元素的質量來解答;D、根據辣椒素水溶液顯弱堿性,酸堿中和反應來解答。7.(2025·新化模擬)對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合理的是( ?。?br/>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斷運動B.氣體的熱脹冷縮:氣體分子的大小發生改變C.硫酸銅溶液顯藍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原子種類不同【答案】A【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反應現象和本質的聯系【解析】【解答】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酒香。故選項解釋正確;B、氣體的熱脹冷縮,是因為氣體分子的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C、硫酸銅溶液顯藍色,是因為溶液中含有銅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選項解釋錯誤;故答案選:A。【分析】根據微粒的基本特征:微粒質量和體積都很?。晃⒘Vg有間隔;微粒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微粒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微粒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8.(2025·新化模擬)新型洗滌劑過碳酸鈉(Na2CO4)固體加入水中生成的H2O2能瞬間清除衣服上的汗漬。果汁漬等頑固污漬,則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的另一種生成物可能為A.Na2SO4 B.NaCl C.K2CO3 D.Na2CO3【答案】D【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 過碳酸鈉(Na2CO4)固體加入水中,反應前元素種類有鈉、碳、氧、氫,由反應后元素種類不變可知,生成物中也含有鈉、碳、氧、氫元素。A、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不能生成硫酸鈉,不符合題意;B、反應物中不含有氯元素,不能生成氯化鈉,不符合題意;C、反應物中不含有鉀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鉀,不符合題意;D、反應物含有鈉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可能生成碳酸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分析。9.(2025·新化模擬)鹽堿地土壤呈堿性,在農業生產中可因地制宜選擇作物。結合下表選出該地區適合種植的作物是作物 小麥 燕麥 大豆 海水稻適宜生長的范圍 6.0~7.0 6.0~7.5 6.5~7.5 8.0-9.2A.小麥 B.燕麥 C.大豆 D.海水稻【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鹽堿地土壤呈堿性,pH大于7,則該地區比較適合種植的是pH大于7的農作物;A、小麥生長的土壤pH為6.0-7.0,不符合題意;B、燕麥生長的土壤pH為 6.0~7.5 ,不符合題意;C、大豆生長的土壤pH 6.5~7.5 ,不符合題意;D、海水稻生長的土壤pH 8.0-9.2 ,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鹽堿地土壤呈堿性,pH大于7,結合各作物適宜土壤pH判斷。10.(2025·新化模擬)我國科學家利用新技術實現了“原子經濟性”反應制取,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B.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C.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D.該反應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答案】C【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化合價規律和原則;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變,不符合題意;B.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不符合題意;C.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36:32=9:8,符合題意;D.該反應中水和過氧化氫中中氫元素化合價都為+1價,水中氧元素為-2價,氧氣中氧元素化合價為0,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為-1價,所以該反應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B、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C、根據圖示寫出反應方程式,物質質量比=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個數之比分析;D、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0分析。11.(2025·新化模擬)下列物質混合后產生白色沉淀的是A.溶液和溶液 B.溶液和C.NaOH溶液和稀硫酸 D.溶液和稀鹽酸【答案】A【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符合題意;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不會產生沉淀,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不符合題意;D、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不產生沉淀,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各選項中物質反應的生成物確定反應后的現象分析。12.(2025·新化模擬)如圖是我國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水中,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金屬材料B.產生煙塵的原因是燈油不完全燃燒C.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D.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答案】D【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青銅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B、燈油為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碳粒等煙塵。不符合題意;C、轉動燈罩可使可燃物隔絕空氣而熄滅。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合金分析;B、根據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煙塵分析;C、根據隔離空氣的滅火原理分析;D、根據CO的難溶性分析。13.(2025·新化模擬)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A B C D實驗方案實驗目的 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 探究的部分性質 收集氧氣并驗滿 比較鐵、銀金屬活動性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的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A、所給實驗中第一個試管中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生銹;第二個試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不生銹;第三個試管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由此對比可說明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不符合題意;B、實驗中傾倒二氧化碳后,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可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的性質,不符合題意;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有助燃性,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時導管應該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驗滿的方法為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已收集滿,符合題意;D、將0.5g鐵粉和0.5g銀粉分別加入5mL10%的鹽酸中,觀察到加入鐵粉的試管中產生氣泡,加入銀粉的試管中無明顯變化,可比較鐵銀的活動性,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鐵生銹條件及所給實驗的條件、現象分析;B、根據所給實驗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和不支持燃燒的性質分析;C、根據氧氣的密度大及助燃性分析;D、根據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可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析。14.(2025·新化模擬)部分含碳物質的分類與相應的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A.a可能是C60 B.b和c能相互轉化C.c能與水反應生成d D.c不能直接轉化成e【答案】D【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解析】【解答】A、a點表示碳單質,可能是C60,不符合題意;B、b為+2價碳的氧化物,為一氧化碳,c為+4價碳的氧化物,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高溫下反應得到一氧化碳,二者可以相互轉化,不符合題意;C、c為二氧化碳,d是碳酸,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可以生成碳酸,不符合題意;D、e是碳酸鹽,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等堿反應可得到碳酸鹽和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各點對應的物質類別、碳元素的化合價,推導出各物質,再由物質的性質進行解答。15.(2025·新化模擬)用數字傳感器探究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溫度和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C.該實驗是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D.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解析】【解答】A、由圖像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反應為放熱反應,不符合題意;B、反應過程中pH 逐漸增大,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酸性減弱,不符合題意;C、反應過程中,pH 從小于7增大,說明該實驗是向稀鹽酸中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不符合題意;D、根據圖像可知,45s 時,pH 等于 7,表示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分析;B、根據溶液pH增大堿性增強分析;C、根據反應過程中溶液pH增大分析;D、根據pH=7時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分析。16.(2025·新化模擬)為了飲水便利,許多公共場所安裝了直飲水機,處理步驟如圖所示:步驟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顆粒雜質,與實驗室常用的 操作相同;步驟②中用 吸附色素和異味。【答案】過濾;活性炭【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水的凈化【解析】【解答】步驟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顆粒雜質,其原理與能使固體和液體分離的過濾相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因此步驟②中吸附色素和異味的物質為活性炭;【分析】根據過濾原理及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17.(2025·新化模擬)銅是重要的金屬資源,它對于改善人類生活、促進人類文明起著重要作用。(1)銅的認識:生活中常用銅作導線,體現了銅的延展性和 性。(2)銅的冶煉:黃銅礦的主要成分是,根據其主要成分的組成元素,推斷用黃銅礦煉銅過程中產生形成酸雨的空氣污染物是 ?。ㄌ罨瘜W式)。(3)銅的加工: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銅和錫。如表中的和分別表示銅和青銅中的一種。《呂氏春秋》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據此判斷A是 。物質 A B硬度 5~6.6注:硬度以金剛石的硬度為10作標準,1表示很軟,10表示很硬。【答案】(1)導電(或良好的導電)(2)(3)銅【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生活中常用銅作導線,體現了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Cu、Fe、S,故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空氣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化學式為:SO2;(3)《呂氏春秋》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青銅是銅的合金,則青銅的硬度大,則A是銅。【分析】(1)根據金屬的延展性和導電性分析;(2)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3)根據合金的硬度大于純金屬分析。(1)生活中常用銅作導線,體現了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Cu、Fe、S,故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空氣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化學式為:SO2;(3)《呂氏春秋》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青銅是銅的合金,則青銅的硬度大,則A是銅。18.(2025·新化模擬)《天工開物》記載“凡引水種鹽,……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表明古人已經掌握了制鹽工藝。用化學知識能很好地解釋古人的制鹽工藝。如圖為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g。此溫度下,將氯化鈉溶解到水中,可配得氯化鈉的 ?。ㄌ睢帮柡汀被颉安伙柡汀保┤芤?;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ㄌ睢白兇蟆薄安蛔儭被颉白冃 保?br/>【答案】36.0;飽和;不變【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由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則此溫度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所以此溫度下,將氯化鈉溶解到水中,可配得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蒸發部分溶劑,該溶液還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該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確定各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由溶解度對應溶液為飽和溶液,由溶質和溶劑質量關系確定所給溶液是否飽和,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分析。19.(2025·新化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從空間站在軌實驗,到嫦娥六號月背采樣,我國在航天領域不斷崛起和迅猛發展,彰顯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強大實力。航天科技的進步,化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I.生命保障:空間站內,用特種活性炭除去氣體中的異味和微量有害物質,為航天員提供舒適、健康的環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層結構艙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員艙外活動的安全。Ⅱ.動力系統:部分運載火箭裝載的燃料和助燃劑分別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將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Ⅲ.新型材料: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會與空氣產生劇烈摩擦,表面溫度可達數千攝氏度。返回艙外層的復合材料涂層能在高溫時保護艙體,并防止過多的熱量傳遞到返回艙內部,確保艙內航天員和各種儀器設備的安全。(1)艙外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A.棉 B.羊毛 C.聚氯乙烯(2)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反應的過程中放出熱量。從“燃燒的條件”分析,你對燃燒的新認識是 。(3)依據返回艙外層復合材料的作用,推測其具有的性質是 。【答案】(1)C(2)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合理即可)(3)耐高溫、隔熱性好(合理即可)【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燃燒與燃燒的條件【解析】【解答】(1)A、棉屬于天然纖維,故說法錯誤;B、羊毛屬于天然蛋白質纖維,故說法錯誤;C、聚氯乙烯屬于塑料,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說法正確;(2)通常燃燒需要氧氣參與,而該反應中沒有氧氣,二者接觸即可反應,從“燃燒的條件”分析,對燃燒的新認識是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3)返回艙外層復合材料在飛船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面溫度達數千攝氏度的情況下,能保護艙體并防止過多熱量傳遞到艙內,推測其具有的性質是耐高溫、隔熱性好。【分析】(1)根據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分析;(2)根據所給反應是燃燒,但沒有氧氣分析;(3)根據所給復合材料的應用推測其性能分析。(1)A、棉屬于天然纖維,故說法錯誤;B、羊毛屬于天然蛋白質纖維,故說法錯誤;C、聚氯乙烯屬于塑料,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說法正確;故選C;(2)通常燃燒需要氧氣參與,而該反應中沒有氧氣,二者接觸即可反應,從“燃燒的條件”分析,對燃燒的新認識是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3)返回艙外層復合材料在飛船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面溫度達數千攝氏度的情況下,能保護艙體并防止過多熱量傳遞到艙內,推測其具有的性質是耐高溫、隔熱性好。20.(2025·新化模擬)硫化鈉()廣泛應用于染料、造紙等工業、以為原料制備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已知:為副產物,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1)配平化學方程式:(2)中S的化合價為 。(3)圖中標示出的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 。(4)設備2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答案】(1)(2)-2(3)氫氣(4)吸收H2S,防止污染環境【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2個Na、1個S、4個O,故硫化鈉的化學計量數為1,水的化學計量數為4,生成物中含8個H,則氫氣的化學計量數為4,則配平后為:;(2)硫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x=-2;(3)圖中標示出的物質中,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硫酸鈉是由Na、S、O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鈉是由Na、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氫是由H、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氫氧化鈉是由Na、O、H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4)H2S為副產物,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氫氧化鈉能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吸收H2S,防止污染環境。【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3)根據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分析;(4)根據氫氧化鈉可吸收H2S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2個Na、1個S、4個O,故硫化鈉的化學計量數為1,水的化學計量數為4,生成物中含8個H,則氫氣的化學計量數為4,則配平后為:;(2)硫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x=-2;(3)圖中標示出的物質中,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硫酸鈉是由Na、S、O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鈉是由Na、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硫化氫是由H、S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氫氧化鈉是由Na、O、H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填:氫氣;(4)H2S為副產物,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氫氧化鈉能與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吸收H2S,防止污染環境。21.(2025·新化模擬)結合下列實驗裝置示意圖,請回答問題。(1)寫出儀器a的名稱 。(2)實驗室制取并檢驗時,氣體應從C裝置的 (填字母)端管口通入。(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此原理制取的氧氣中含有水蒸氣,若要制備并收集干燥的氧氣,需要的實驗裝置組合是 ?。ㄌ钭帜福?。【答案】(1)試管(2)m(3);B、D、F【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萬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2)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C裝置來檢驗二氧化碳,從長導管m端通入,這樣反應比較充分,現象明顯;(3)實驗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氣,二氧化錳是催化劑,生成物是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因此發生裝置選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氧氣,選用裝置D;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比較干燥,故選裝置F,故填:BDF。【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澄清石灰水用二氧化碳檢驗分析;(3)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選擇固液常溫發生裝置,氧氣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較干燥分析。(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2)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C裝置來檢驗二氧化碳,從長導管m端通入,這樣反應比較充分,現象明顯;(3)實驗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氣,二氧化錳是催化劑,生成物是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制取氧氣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因此發生裝置選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氧氣,選用裝置D;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比較干燥,故選裝置F,故填:BDF。22.(2025·新化模擬)某校興趣小組從化學視角對我國造紙工藝開展了系列研學活動。(1)活動一:了解我國古代造紙技術【查閱資料】我國古代手工造紙以麻、木材、竹等為原料,經過如圖多道工序而制成。【分析交流】古代造紙過程中步驟1加的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ㄌ钭帜福?。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復分解反應 D.置換反應同學們對黑液成分產生興趣,將少量黑液帶回實驗室進行探究。(2)活動二:探究黑液成分【提出問題】黑液中除了有機物還有哪些成分呢?【查閱資料】①黑液呈堿性;②氫氧化鈣與草木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鉀)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碳酸鈣。【提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和;猜想三: 【實驗方案】該興趣小組分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一 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觀察現象。 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猜想 成立另取適量黑液于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傳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溶液至過量,得到的濃度變化圖像。 向黑液中加入溶液過程中濃度變化情況方案二. 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 滴加 溶液,觀察現象。 試管中有沉淀生成 與方案一的結論一致【廢液處理】造紙會產生堿性廢水,加酸調節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鹽可用來制備 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成果分享】通過研學實踐,同學們認識到造紙術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杰出的發明創造,并且在不斷創新中傳承。【答案】(1);A(2)和;二;(或等合理答案);鉀【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化合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填寫A。(2)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則黑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鉀,可能含有碳酸鉀或氫氧化鈣,則猜想三:KOH和Ca(OH)2。方案一,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氫氧化鈣;另取適量黑液于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傳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至過量,硫酸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此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來越大,說明含有碳酸鉀,所以猜想二成立。方案二,要驗證猜想二成立,即證明有K2CO3,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CaCl2滴加溶液,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則試管中有沉淀生成。造紙會產生堿性廢水,加酸調節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鹽含有鉀元素,可用來制備鉀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分析】(1)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多變一的反應為化合反應分析;(2)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堿性廢水需調至中性再排放,作物補充鉀元素可增強抗倒伏能力分析。(1)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填寫A。(2)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則黑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鉀,可能含有碳酸鉀或氫氧化鈣,則猜想三:KOH和Ca(OH)2。方案一,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氫氧化鈣;另取適量黑液于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傳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至過量,硫酸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此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來越大,說明含有碳酸鉀,所以猜想二成立。方案二,要驗證猜想二成立,即證明有K2CO3,取適量黑液于試管中,向其中CaCl2滴加溶液,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則試管中有沉淀生成。造紙會產生堿性廢水,加酸調節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生成的鹽含有鉀元素,可用來制備鉀肥,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23.(2025·新化模擬)實驗室有一瓶標簽被腐蝕的Na2SO4溶液。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測定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取100gNa2SO4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加入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BaCl2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計算:(1)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 g。(2)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請寫出簡明計算過程)?【答案】(1)2.33(2)解:設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x=1.42%答: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42%。【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1)Na2SO4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NaCl,化學方程式為:。根據圖象,加入60g BaCl2溶液時沉淀的質量已達最大值2.33g,所以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2.33g。(2)BaSO4的質量為2.33g,據此可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出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分析】(1)根據圖像確定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分析;(2)根據生成硫酸鋇的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硫酸鈉的質量,再由溶質質量/溶液質量計算溶質質量分數分析。(1)Na2SO4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NaCl,化學方程式為:。根據圖象,加入60g BaCl2溶液時沉淀的質量已達最大值2.33g,所以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是2.33g。(2)BaSO4的質量為2.33g,據此可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出該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詳見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2025年中考一?;瘜W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