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5月2025年中考模擬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5月2025年中考模擬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5月2025年中考模擬化學試題
1.(2025·香洲模擬)下列國畫用料所含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是
A.水——H2O B.墨——C
C.丹——HgS D.青——Cu3(CO3)2(OH)2
2.(2025·香洲模擬)絹由蠶絲織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絹畫應于干燥陰涼處存放 B.燃燒聞氣味可區分絹帛和棉布
C.蠶絲是無機非金屬材料 D.廢棄絹布洗凈后屬于可回收物
3.(2025·香洲模擬)顏料丹砂中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汞的元素符號hg B.汞屬于非金屬元素
C.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g D.汞原子的質子數是80
4.(2025·香洲模擬)依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如圖),下列午餐搭配最能體現合理膳食,促進健康的是
A.面條、涼拌黃瓜、咸菜
B.炸雞排、薯條、可樂
C.雜糧飯、西蘭花炒蝦仁、豆腐湯
D.米飯、紅燒肉、酸奶
5.(2025·香洲模擬)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60個碳原子:C60 B.氦氣:He
C.兩個氧離子: D.氯化鈣:CaCl
6.(2025·香洲模擬)用生石灰與水反應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石灰的化學式是CaO B.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劑
C.該化學反應放出熱量 D.如圖實驗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7.(2025·香洲模擬)化學社團制作銅版畫:在銅板表面覆蓋防腐層,用刻針刻畫形成圖案,再將銅板浸入FeCl3溶液,暴露于刻畫處的銅被腐蝕(2FeCl3+Cu=2FeCl2+CuCl2)形成凹線,制成銅版。往凹線處加入油墨,將紙置于版上,壓制下形成銅版畫,如題圖甲所示。完成下面小題。
(1)從安全、環保角度看,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A.浸泡反應時邊觀察邊吃零食
B.用手觸摸浸泡的銅板以判斷凹線深淺
C.操作時穿實驗服并戴護目鏡
D.制版后將剩余廢液倒入下水道
(2)合適濃度的FeCl3溶液能形成清晰凹線,配制此溶液不需用到的儀器是
A.鐵架臺 B.玻璃棒 C.膠頭滴管 D.燒杯
(3)關于銅版畫制作說法正確的是
A.銅被腐蝕的反應為置換反應
B.FeCl3溶液可用鐵與稀鹽酸反應制得
C.將FeCl3溶液換成稀鹽酸也可腐蝕銅
D.題圖乙中實驗圖標都與本實踐有關
8.(2025·香洲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稀釋濃硫酸 探究石墨的導電性 證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設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9.(2025·香洲模擬)中藥化橘紅的活性成分之一是柚皮苷(C27H32O14),有關柚皮苷的說法正確的是
A.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7∶32 B.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
C.由三個元素組成 D.由73個原子構成
10.(2025·香洲模擬)唐宋年間,省油燈的注水口設計逐漸優化:位置升高,口徑擴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注水口位置升高可增加水量,減少油揮發
B.注水口孔徑擴大可促進水蒸發,降低油溫
C.吹氣可滅燈是因為降低了油的著火點水
D.燈被碰倒導致桌面起火可用沙土蓋滅
11.(2025·香洲模擬)下列勞動實踐與所述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
A 用加碘鹽調味 碘元素能預防佝僂病
B 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時調大進風口 氧氣充足可使燃料充分燃燒
C 活性炭用于自制凈水器 活性炭具吸附性
D 用硫酸銅溶液識別假黃金(Cu-Zn合金) 鋅能與硫酸銅反應
A.A B.B C.C D.D
12.(2025·香洲模擬)MnSO4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B.將MnSO4飽和溶液從40℃升溫到60℃,可得不飽和溶液
C.40℃時MnSO4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37.5%
D.混有少量KNO3的MnSO4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可得MnSO4晶體
13.(2025·香洲模擬)化學社團探究影響鐵銹蝕的因素,方案如圖。觀察到③、②中鐵絲團先后變暗,④中鐵絲團最后變暗,①⑤中的鐵絲團始終光亮。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③④說明食鹽會加速鐵的銹蝕
B.②④探究氧氣濃度對銹蝕的影響
C.①②說明水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
D.④⑤說明氧氣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
14.(2025·香洲模擬)化學社團開展“人類印跡中的氮元素”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尋找自然界中的“氮”
(1)如圖中“固氮”是指將空氣中的   (填化學式)轉化為含氮化合物。
(2)在閃電固氮系列反應中,NO遇O2即生成NO2,化學方程式為   。
(3)某農場的植物葉片發黃且出現倒伏,最適合施用的一種肥料是   (填字母)。
a.磷酸鈣 b.尿素 c.硝酸鉀 d.草木灰(含K2CO3)
任務二:探索工業生產中的“氮”
(4)合成氨工藝核心反應為:,其微觀過程如圖甲,將圖中   補充完整。
(5)不同條件下合成氨反應得到氨的含量如圖乙,壓強在400atm時,溫度控制在   ℃較理想。
任務三:了解材料中的“氮”
(6)化學社團根據信息卡制作氮化硼/硅橡膠復合材料,如圖中   (填“a”、“b”或“c”)符合該材料的結構。
氮化硼/硅橡膠復合材料信息卡 基體材料(硅橡膠):液態,可在硫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形成連續塊狀固體 增強材料(氮化硼,BN):小顆粒狀固體 應用:航空、涂層等領域
15.(2025·香洲模擬)胃是人體消化系統中的重要器官,健康人胃液的pH范圍是0.9-1.5。胃酸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辛辣、油膩的食物會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胃酸過多會侵蝕胃黏膜,嚴重時會引發胃潰瘍等多種疾病。當胃液的pH過低時,患者必須讓胃液pH升高,以緩解不適。
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抑酸藥,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與胃酸反應;二是抗酸藥,能直接與胃酸反應。常用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和氧化鎂等。服用某些抗酸藥會增大胃壓,使胃潰瘍患者增加疼痛感。
依據上文,回答問題。
(1)胃酸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這里的“鈣”“鐵”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2)圖甲是胃病患者服用某抗酸藥后部分離子種類和數目的變化,患者服用的抗酸藥是文中提及的   (填化學式)。
(3)圖乙是某胃酸過多患者24小時胃液pH的變化曲線,該患者最適宜的用藥時間段約為   (填字母)。
a. 7:00-9:00 b. 12:00-14:00 c. 16:00-18:00 d. 20:00-22:00
(4)若服用藥物氧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胃酸過多伴胃潰瘍患者不適合服用上述抗酸藥的   。
(6)胃酸過多的患者應   (填字母)。
a.少喝檸檬水 b.多吃辛辣食物 c.遵醫囑,合理用藥
16.(2025·香洲模擬)回答下列問題。
(1)O2的制取和性質
i.如圖1中儀器e名稱是   ;加熱KMnO4制備并收集較純凈的O2,不需用到的儀器有   (填字母)。
ii.如圖2,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有淡藍色液體凝結,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液體X是   液化而成,液體X沸點比液氮   (填“高”或“低”)。
(2)簡易供氧器的設計
化學社團根據實驗室制取O2的原理設計并制作如圖所示簡易供氧器。
試劑:共5份,每份包含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6.8%的H2O2溶液、1g顆粒狀MnO2、100g水。
i.制氧原理: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ii.使用方法:先將100g水加入   (填“甲”或“乙”)瓶并擰緊接有吸氣面罩的瓶蓋,再將MnO2和H2O2溶液依次加入另一瓶并擰緊瓶蓋,戴好吸氣面罩,開始吸氧。使用完畢,倒出殘液,清洗裝置。
iii.該供氧器加水的作用是:   。
iv.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   。
17.(2025·香洲模擬)某小組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開展“化學反應可視化”的探究。
任務一:利用指示劑使反應“可視化”
【實驗1】自制酸堿指示劑
(1)如圖1中操作II名稱為   。
紫甘藍汁在不同pH溶液中呈現的顏色如下:
pH ≤3.0 4.0~7.0 7.5~8.5 8.5~10.5 11.0 11.5~12.0 >12.5
溶液顏色 紅 紫 藍 深綠 淺綠 黃綠 黃
【實驗2】利用自制指示劑實驗
(2)如圖2,向40mL1%的NaOH溶液中持續通入CO2,在不同時間點取出5mL溶液,分別加入等量紫甘藍汁,觀察到各時間點溶液顏色均不相同,記錄如下:
時間 t1 t2 t3 t4 t5
溶液顏色 黃 黃綠         藍
【實驗結論】
(3)說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3】
(4)小珠向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   ,且溶液變紅,進一步說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
任務二:利用壓強改變使反應“可視化”
【實驗4】
(5)如圖,將5mL1%的NaOH溶液注入瓶內后,壓強傳感器測得瓶內壓強變   (填“大”或“小”)。
【實驗反思】
(6)小海認為上述壓強的變化還不能說明CO2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理由是   ,需將5mL1%的NaOH溶液換成   做對照實驗。
【總結提升】使無明顯現象的反應“可視化”是化學學科重要的研究方法。
18.(2025·香洲模擬)國產航空發動機需要高性能鈮合金。用鉭鈮精礦(主要成分含Nb2O5、Fe3O4等)生產鈮合金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在“粉碎機”中,將礦石粉碎、磁選去除雜質Fe3O4,磁選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Nb2O5中鈮元素的化合價為   。
(2)在“反應器”中,用氫氟酸(HF)溶解礦石中的Nb2O5,反應為:,m的值是   ;其中“攪拌器”的作用是   。
(3)在“還原爐”中,高溫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   。
(4)在“電熔爐”中加入稀土金屬能增強鈮合金性能。   (填“徐光憲”或“閔恩澤”)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
(5)我國研發的第一代鈮合金是鈮鉿合金,第二代是鈮鎢合金,它們的某些性能數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在1000~1600℃間,鈮鎢合金延伸率能比鈮鉿合金大
b.1600℃下鈮鎢合金的抗曲強度是鈮鉿合金的3~4倍
c.合金組成改變,其性能也改變
19.(2025·香洲模擬)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煤制乙醇工廠,年產乙醇約50萬噸,實現了煤的清潔利用和高效轉化流程如圖。
(1)煤直接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是   。
(2)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甲醚和水。該反應使用濃硫酸除可作   ,還利用其   (填“脫水性”或“吸水性”)減少生成物中的水,以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3)理論上燃燒23kg乙醇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
(4)完全燃燒23kg乙醇和20kg含碳量90%的煤產生的熱量相當,煤完全燃燒比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CO2多   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酸、堿、鹽和氧化物,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水是氧化物,硫化汞屬于鹽,堿式碳酸銅是鹽,碳是單質。
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來解答。
2.【答案】C
【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
【解析】【解答】A、蠶絲(絹)屬于天然蛋白質纖維,易受潮、霉變和蟲蛀,干燥陰涼的環境有助于保存,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蠶絲(絹)燃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含蛋白質),而棉布燃燒時有燒紙的氣味(纖維素),可以區分,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蠶絲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而非無機非金屬材料(如玻璃、陶瓷等),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絹(蠶絲)作為天然纖維,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回收再利用, 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材料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而蠶絲、棉、毛是天然材料;棉燃燒物無氣味,絲燃料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蠶絲與氧反應變質并易被蟲蛀,廢舊蠶絲需回收再利用來解答。
3.【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則汞的元素符號表示為Hg,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B、汞是常溫下唯一的液態金屬,汞屬于金屬元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則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則汞原子序數為80,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則汞原子的質子數是80,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下方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一”;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來解答。
4.【答案】C
【知識點】均衡營養與健康
【解析】【解答】A、在面條、涼拌黃瓜、咸菜中,面條提供碳水化合物富含糖類,涼拌黃瓜提供蔬菜富含維生素,咸菜含鹽量高,該組物質缺乏蛋白質和奶制品,不符合題意;
B、在炸雞排、薯條、可樂組中,炸雞排和薯條屬于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可樂含糖量高,缺乏蔬菜和谷類,不符合平衡膳食原則,不符合題意;
C、在雜糧飯、西蘭花炒蝦仁、豆腐湯中, 雜糧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西蘭花炒蝦仁提供蔬菜和優質蛋白質,豆腐湯提供植物蛋白和鈣,符合平衡膳食原則,符合題意;
D、在米飯、紅燒肉、酸奶中,米飯提供碳水化合物富含糖類,紅燒肉提供蛋白質但脂肪含量較高,酸奶提供鈣和蛋白質,但缺乏蔬菜維生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油脂、糖類、維生素來解答。
5.【答案】B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符號表示一個原子,而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故60個碳原子表示為60C,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氦氣屬于稀有氣體,是由氦原子直接構成的,故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為He,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C、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數字前符號后,帶1個電荷時1不寫,故兩個氧離子表示為,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D、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故氯化鈣的化學式表示為,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右上方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由元素符號表示,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6.【答案】D
【知識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的實質;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氧化鈣俗稱生石灰,化學式為CaO,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生石灰(CaO)具有吸水性,常用于食品干燥劑,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熱,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實驗主要探究的是能量變化,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造成水分蒸發,造成燒杯內質量減輕,不能用于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生石灰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生成氫氧化鈣來解答。
7.【答案】(1)C
(2)A
(3)D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A、在進行浸泡反應實驗時,邊觀察邊吃零食,手上可能沾有化學藥品易誤食,存在安全風險,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用手觸摸浸泡的銅板,銅板上可能沾有腐蝕性化學物質,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C、操作時穿實驗服并戴護目鏡,能有效防止化學藥品濺到身上和眼睛里,保障自身安全,該行為正確,符合題意;
D、制版后的剩余廢液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倒入下水道會污染環境,應該倒入指定容器中,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配制FeCl3溶液的操作步驟一般為計算、稱量(托盤天平)、量取(量筒和膠頭滴管)、溶解(燒杯、玻璃棒)、裝瓶貼便簽;而鐵架臺主要用于固定和支撐儀器,在配制溶液過程中不需要用到鐵架臺。
(3)A、銅被FeCl3溶液腐蝕的反應為銅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概念,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不能得到氯化鐵)和氫氣,故不能用鐵與稀鹽酸反應制得FeCl3溶液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之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所以將FeCl3溶液換成稀鹽酸不能腐蝕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圖乙中實驗圖標有護目鏡(可以保護眼睛)、銳器(該實驗中使用銳器刻針等,防止受傷)、洗手(實驗后要洗手,保證自身干凈衛生)都與本實踐有關,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1)根據實驗室的安全規則是不能用手摸藥品,不能在實驗室吃零食,實驗時需穿實驗工作服,有腐蝕性和毒性物質需帶上防毒面具,廢液處理后排放來解答;
(2)根據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操作步驟一般為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便簽來解答;
(3)根據置換反應的概念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銅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金屬活潑順序表中強者置換弱者來解答。
(1)【解答】(1)A、在進行浸泡反應實驗時,邊觀察邊吃零食,手上可能沾有化學藥品易誤食,存在安全風險,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用手觸摸浸泡的銅板,銅板上可能沾有腐蝕性化學物質,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C、操作時穿實驗服并戴護目鏡,能有效防止化學藥品濺到身上和眼睛里,保障自身安全,該行為正確,符合題意;
D、制版后的剩余廢液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倒入下水道會污染環境,應該倒入指定容器中,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2)配制FeCl3溶液的操作步驟一般為計算、稱量(托盤天平)、量取(量筒和膠頭滴管)、溶解(燒杯、玻璃棒)、裝瓶貼便簽;而鐵架臺主要用于固定和支撐儀器,在配制溶液過程中不需要用到鐵架臺。
故答案為:A.
(3)(3)A、銅被FeCl3溶液腐蝕的反應為銅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概念,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不能得到氯化鐵)和氫氣,故不能用鐵與稀鹽酸反應制得FeCl3溶液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之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所以將FeCl3溶液換成稀鹽酸不能腐蝕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圖乙中實驗圖標有護目鏡(可以保護眼睛)、銳器(該實驗中使用銳器刻針等,防止受傷)、洗手(實驗后要洗手,保證自身干凈衛生)都與本實踐有關,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8.【答案】B
【知識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該實驗是將石墨棒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說明石墨具有導電性,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C、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來的氯化氫分子不斷運動到酚酞溶液中,溶于水形成鹽酸,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紅磷在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若沒有彈簧夾,集氣瓶內的空氣會因受熱膨脹而從導管處逸出;當紅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后,進入集氣瓶的水會增多,導致測量結果偏大;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來解答;
B、根據石墨具有導電性來解答;
C、根據鹽酸是酸,不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
D、根據氧氣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放熱生成五氧化二磷,需在密閉容器內進行且燃燒需關閉彈簧夾來解答。
9.【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柚皮苷(C27H32O14)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7):(1×32)≠27:32,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柚皮苷(C27H32O14)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7):(1×32):(16×14)=81:8:64,其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柚皮苷(C27H32O14)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講個數,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柚皮苷(C27H32O14)是由柚皮苷分子構成的,一個柚皮苷分子是由27+32+14=73個原子構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來解答。
10.【答案】C
【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注水口位置升高確實可以增加水量,從而減少油的揮發,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注水口孔徑擴大可以增加水的蒸發量,從而降低油溫,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吹氣滅燈的原理是通過氣流帶走熱量,降低溫度使火焰熄滅,著火點是物質的屬性,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沙土可以隔絕空氣,從而撲滅火焰,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同時與氧氣接觸,滅火的原理是破壞燃燒的條件,水受熱由液態變成氣體可以降溫油的溫度防止油的揮發來解答。
11.【答案】A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12.【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Mn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將MnSO4飽和溶液從40℃升溫到60℃,MnSO4的溶解度減小,析出晶體,得到60℃下的飽和溶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40℃時MnSO4的溶解度為60g,則40℃時MnSO4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混有少量KNO3的MnSO4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降溫過程中KNO3溶解度隨溫度降低會有硝酸鉀晶體析出,不能得到MnSO4晶體,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某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可知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以及是否是飽和溶液;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變化明顯可以降溫結晶;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來解答。
13.【答案】A
【知識點】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③為浸過食鹽溶液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④為潮濕的鐵絲團在空氣中,③④中的變量不僅有否浸過食鹽溶液,氧氣濃度也不同,變量不唯一,不能說明食鹽會加速鐵的銹蝕,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②為潮濕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④為潮濕的鐵絲團在空氣中,②④中變量唯一為氧氣的濃度,可探究氧氣濃度對銹蝕的影響,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①為干燥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②為潮濕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①②中變量唯一為是否有水,①中的鐵絲團始終光亮,②中鐵絲團先后變暗,說明②中鐵絲生銹,①中鐵絲沒有生銹,說明水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
D、④為潮濕的鐵絲團在空氣中,⑤為潮濕的鐵絲團在蒸餾水中,④⑤變量唯一為是否與氧氣接觸,④中鐵絲團最后變暗,⑤中的鐵絲團始終光亮,說明④中鐵絲生銹,⑤中鐵絲沒有生銹,說明氧氣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來解答。
14.【答案】N2;;c;;300;a
【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新材料的開發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解析】【解答】(1)空氣中氮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78%,如圖中“固氮”是指將空氣中的氮氣(N2)轉化為含氮化合物;
(2)在閃電固氮系列反應中,NO遇O2即生成NO2的化學方程式為;
(3)某農場的植物葉片發黃,這是缺乏氮元素,出現倒伏是缺乏鉀元素,因此可施用含有氮元素與鉀元素的肥料;
a、在磷酸鈣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不符合題意;
b、在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不符合題意;
c、在硝酸鉀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和氮元素,符合題意;
d、在草木灰(含K2CO3)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合成氨工藝核心反應為:,1個氮分子和3個氫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2個氨分子,其微觀過程如圖甲,反應后有1個氫分子沒有參與反應,則反應前應該有4個氫分子;
(5)不同條件下合成氨反應得到氨的含量如圖乙,當溫度相同時壓強越大,氨的含量越高;當壓強相同時溫度越低,氨的含量越高;故壓強在400atm時,溫度控制在300℃,氨的含量高,比較理想;
(6)復合材料由基體材料和增強材料組成。題目中氮化硼/硅橡膠復合材料,基體材料硅橡膠是液態,可在硫化劑作用下形成連續塊狀固體 ;增強材料氮化硼(BN)是小顆粒狀固體;
a、圖示為顆粒增強型,其結構特點是小顆粒狀的增強材料分散在塊狀的基體材料中,符合氮化硼(小顆粒狀固體)分散在硅橡膠(塊狀固體)中的結構特征;
b、圖示為纖維增強型,其增強材料是纖維狀,不符合氮化硼小顆粒狀的特點;
c、圖示為是疊層式增強型,是層狀結構,也不符合氮化硼小顆粒分散在硅橡膠中的結構。
故答案為:a.
【分析】(1)根據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來解答;
(2)根據NO和O2反應生成NO2來解答;
(3)根據鉀肥抗倒伏,氮肥促進植物生長以及化肥的鑒別來解答;
(4)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的方程式理解來解答;
(5)根據圖乙分析來解答;
(6)根據復合材料由基體材料和增強材料組成乙題目中的信息來解答。
15.【答案】(1)元素
(2)Al(OH)3
(3)d
(4)
(5)碳酸氫鈉
(6)ac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用鹽的用途;鹽的化學性質;物質的元素組成
【解析】【解答】(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故胃酸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這里的“鈣”“鐵”指的是元素;
(2)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常用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和氧化鎂等,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的方程式為;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的方程式為;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圖示,服藥前為氫離子和氯離子,有4個離子a,4個離子c;服藥后有1個離子a,4個離子c,增加了1個離子b,故服藥后消耗了3個離子a,增加了1個離子b,聯系化學方程式可知,離子a為氫離子,離子c為氯離子,離子b鋁離子,故患者服用的抗酸藥是文中提及的Al(OH)3;
(3)乙是某胃酸過多患者24小時胃液pH的變化曲線,胃酸過多需要再胃酸分泌旺盛,即pH較低時用藥,根據圖示可知在21:00時pH值最低,即20:00-22:00的時間段。
故答案為:d.
(4)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5)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會增大胃壓,使胃潰瘍患者增加疼痛感,因此胃酸過多伴胃潰瘍患者不適合服用上述抗酸藥的碳酸氫鈉;
(6)a、檸檬水顯酸性,胃酸過多的患者應少喝檸檬水,符合題意;
b、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多吃辛辣食物,不符合題意;
c、胃酸過多的患者應該遵醫囑,合理用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
【分析】(1)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來解答;
(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離子溶于水的變化來解答;
(3)根據胃酸過多的病人的pH值的變化來解答;
(4)根據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來解答;
(5)根據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會增大胃壓來解答;
(6)根據胃酸是酸可以用堿性物質來中和,胃酸過多的人不易食用辛辣食物來解答。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胃酸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這里的“鈣”“鐵”指的是元素;
(2)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常用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和氧化鎂等,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圖示,服藥前為氫離子和氯離子,有4個離子a,4個離子c;服藥后,有1個離子a,4個離子c,增加了1個離子b,故服藥后消耗了3個離子a,增加了1個離子b,聯系化學方程式可知,離子a為氫離子,離子c為氯離子,離子b鋁離子,故患者服用的抗酸藥是文中提及的Al(OH)3;
(3)乙是某胃酸過多患者24小時胃液pH的變化曲線,胃酸過多需要再胃酸分泌旺盛,即pH較低時用藥,根據圖示,則應該在21:00,即20:00-22:00的時間段,故選d;
(4)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5)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會增大胃壓,使胃潰瘍患者增加疼痛感,因此胃酸過多伴胃潰瘍患者不適合服用上述抗酸藥的碳酸氫鈉;
(6)a、檸檬水顯酸性,胃酸過多的患者應少喝檸檬水,正確;
b、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多吃辛辣食物,錯誤;
c、胃酸過多的患者應該遵醫囑,合理用藥,正確;
故選ac。
16.【答案】(1)長頸漏斗;ce;氧氣;高
(2);乙;潤濕氧氣、可以通過產生氣泡的快慢判斷產生氧氣的速率;3.2g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i、圖1中儀器e名稱是長頸漏斗;
加熱KMnO4制備并收集較純凈的O2,則選擇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則儀器為abdf;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排空氣法純凈,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故選擇ghi,不需用到的儀器有ce;
ii、如圖2,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有淡藍色液體凝結,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液體X是氧氣液化而成,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在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氧氣能液化,這表明氧氣在更低的溫度下才會液化,即液體X(液氧)沸點比液氮高;
(2)i、反應原理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為;
ii、使用方法:先將100g水加入乙瓶中,為產生的氧氣增加濕度,然后在甲瓶中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氧氣,氧氣通過甲瓶上端排向乙瓶,被水潤濕后排出;
iii、該供氧器加水的作用是濕潤氧氣,且可以通過產生氣泡的快慢判斷產生氧氣的速率;
iv、每份包含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6.8%的過氧化氫溶液,
解:設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x,
x=3.2g;
故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3.2g。
【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且氧氣的沸點高于氮氣的沸點來解答;
(2)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水檢驗制氧的速度,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中已知過氧化氫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氧氣的質量來解答。
(1)i、如圖1中儀器e名稱是長頸漏斗;
加熱KMnO4制備并收集較純凈的O2,該反應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可選擇abdf,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排空氣法純凈,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ghi,故不需用到的儀器有ce;
ii、如圖2,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有淡藍色液體凝結,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液體X是氧氣液化而成,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在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氧氣能液化,這表明氧氣在更低的溫度下才會液化,即液體X(液氧)沸點比液氮高;
(2)i、反應原理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ii、使用方法:先將100g水加入乙瓶中,為產生的氧氣增加濕度,然后在甲瓶中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氧氣,氧氣通過甲瓶上端排向乙瓶,被水潤濕后排出;
iii、該供氧器加水的作用是濕潤氧氣,且可以通過產生氣泡的快慢判斷產生氧氣的速率;
iv、每份包含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6.8%的過氧化氫溶液,設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x,
x=3.2g;
故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3.2g。
17.【答案】過濾;淺綠;深綠;;產生大量氣泡;小;CO2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應;5mL的水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圖1中操作II實現了固液分離,名稱是過濾;
(2)向40mL1%的NaOH溶液中持續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被消耗,堿性逐漸減弱,故在不同時間點取出5mL溶液,分別加入等量紫甘藍汁,觀察到各時間點溶液顏色均不相同,故t3時顏色為淺綠,t4時顏色為深綠;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的方程式為:
(4)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滴加足量稀鹽酸,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故還可以觀察到產生大量氣泡;
(5)將5mL1%的NaOH溶液注入瓶內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裝置內氣體減少,故壓強變小;
(6)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也能導致裝置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故上述壓強的變化還不能說明二氧化碳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
要想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還需要排除水的干擾,根據控制變量法,需將5mL1%的NaOH溶液換成5mL水做對照實驗。
【分析】(1)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pH值由大于7逐漸減小且pH值任然大于7顯堿性,堿性減弱來解答;
(3)根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來解答;
(4)根據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5)根據二氧化碳溶于水氣體減少壓強減小,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氣體減少壓強減小來解答;
(6)根據對比實驗來驗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來解答。
18.【答案】(1)物理;+5
(2)3;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3);Nb2O5
(4)徐光憲
(5)bc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在粉碎機中將礦石粉碎、磁選去除雜質Fe3O4,磁選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而在Nb2O5中氧元素顯-2價,則鈮元素的化合價為;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故在該反應的方程式中反應前有6個H,則有2m=6,m=3;其中攪拌器的作用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3)在還原爐中,高溫條件下Nb2O5和Al反應生成氧化鋁和Nb的方程式為,Nb2O5失去氧被還原,故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Nb2O5;
(4)徐光憲提出了稀土分離的全新理論,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
(5)a、根據圖示,在1000~1600℃間,鈮鎢合金延伸率在20%~40%之間,鈮鉿合金的延伸率在40%~200%之間鈮鎢合金延伸率能比鈮鉿合金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1600℃下鈮鎢合金的抗曲強度(30MPa左右)是鈮鉿合金(120MPa左右)的3~4倍,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根據圖示,合金組成改變,其性能也改變,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c.
【分析】(1)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以及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
(3)根據Nb2O5和Al反應生成氧化鋁和Nb,物質得氧的反應是氧化反應,反之是還原反應萊恩機電;
(4)根據徐光憲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來解答;
(5)根據圖中合金熔點低硬度大,且鎢合金的抗曲強度比鈮鉿合金大來解答。
(1)在“粉碎機”中,將礦石粉碎、磁選去除雜質Fe3O4,磁選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Nb2O5中氧元素顯-2價,設鈮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有2x+(-2)×5=0,解得x=+5;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根據氫原子數目守恒,反應前有6個H,則有2m=6,m=3;
其中“攪拌器”的作用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3)在“還原爐”中,高溫條件下Nb2O5和Al反應生成氧化鋁和Nb,化學方程式為,
Nb2O5失去氧,被還原,故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Nb2O5;
(4)徐光憲提出了稀土分離的全新理論,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
(5)a、根據圖示,在1000~1600℃間,鈮鎢合金延伸率在20%~40%之間,鈮鉿合金的延伸率在40%~200%之間,故鈮鎢合金延伸率能比鈮鉿合金小,故錯誤;
b、1600℃下鈮鎢合金的抗曲強度(30MPa左右)是鈮鉿合金(120MPa左右)的3~4倍,故正確;
c、根據圖示,合金組成改變,其性能也改變,故正確;
故選bc。
19.【答案】(1)酸雨
(2)催化劑;吸水性
(3)解:設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x。答: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44kg。
(4)22
【知識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煤直接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是酸雨;
(2)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甲醚和水。該反應使用濃硫酸除可作催化劑,還利用其吸水性減少生成物中的水,以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3) 解:設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x。
解得
答: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44kg。
(4)由(3)可知,理論上燃燒23kg乙醇產生CO2的質量是44k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根據碳元素守恒,則20kg含碳量90%的煤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故煤完全燃燒比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CO2多66kg-44kg=22kg。
【分析】(1)根據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少量的硫和氮元素,煤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會形成酸雨來解答;
(2)根據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會生成二甲醚和水,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來解答;
(3)(4)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計算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以及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來解答。
(1)煤直接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是酸雨;
(2)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甲醚和水。該反應使用濃硫酸除可作催化劑,還利用其吸水性減少生成物中的水,以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3)見答案;
(4)由(3)可知,理論上燃燒23kg乙醇產生CO2的質量是44kg;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根據碳元素質量石綠,20kg含碳量90%的煤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故煤完全燃燒比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CO2多66kg-44kg=22kg。
1 / 1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5月2025年中考模擬化學試題
1.(2025·香洲模擬)下列國畫用料所含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是
A.水——H2O B.墨——C
C.丹——HgS D.青——Cu3(CO3)2(OH)2
【答案】A
【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酸、堿、鹽和氧化物,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水是氧化物,硫化汞屬于鹽,堿式碳酸銅是鹽,碳是單質。
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來解答。
2.(2025·香洲模擬)絹由蠶絲織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絹畫應于干燥陰涼處存放 B.燃燒聞氣味可區分絹帛和棉布
C.蠶絲是無機非金屬材料 D.廢棄絹布洗凈后屬于可回收物
【答案】C
【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
【解析】【解答】A、蠶絲(絹)屬于天然蛋白質纖維,易受潮、霉變和蟲蛀,干燥陰涼的環境有助于保存,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蠶絲(絹)燃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含蛋白質),而棉布燃燒時有燒紙的氣味(纖維素),可以區分,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蠶絲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而非無機非金屬材料(如玻璃、陶瓷等),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絹(蠶絲)作為天然纖維,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回收再利用, 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材料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而蠶絲、棉、毛是天然材料;棉燃燒物無氣味,絲燃料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蠶絲與氧反應變質并易被蟲蛀,廢舊蠶絲需回收再利用來解答。
3.(2025·香洲模擬)顏料丹砂中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汞的元素符號hg B.汞屬于非金屬元素
C.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g D.汞原子的質子數是80
【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則汞的元素符號表示為Hg,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B、汞是常溫下唯一的液態金屬,汞屬于金屬元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則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則汞原子序數為80,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則汞原子的質子數是80,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下方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一”;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來解答。
4.(2025·香洲模擬)依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如圖),下列午餐搭配最能體現合理膳食,促進健康的是
A.面條、涼拌黃瓜、咸菜
B.炸雞排、薯條、可樂
C.雜糧飯、西蘭花炒蝦仁、豆腐湯
D.米飯、紅燒肉、酸奶
【答案】C
【知識點】均衡營養與健康
【解析】【解答】A、在面條、涼拌黃瓜、咸菜中,面條提供碳水化合物富含糖類,涼拌黃瓜提供蔬菜富含維生素,咸菜含鹽量高,該組物質缺乏蛋白質和奶制品,不符合題意;
B、在炸雞排、薯條、可樂組中,炸雞排和薯條屬于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可樂含糖量高,缺乏蔬菜和谷類,不符合平衡膳食原則,不符合題意;
C、在雜糧飯、西蘭花炒蝦仁、豆腐湯中, 雜糧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西蘭花炒蝦仁提供蔬菜和優質蛋白質,豆腐湯提供植物蛋白和鈣,符合平衡膳食原則,符合題意;
D、在米飯、紅燒肉、酸奶中,米飯提供碳水化合物富含糖類,紅燒肉提供蛋白質但脂肪含量較高,酸奶提供鈣和蛋白質,但缺乏蔬菜維生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油脂、糖類、維生素來解答。
5.(2025·香洲模擬)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60個碳原子:C60 B.氦氣:He
C.兩個氧離子: D.氯化鈣:CaCl
【答案】B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符號表示一個原子,而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故60個碳原子表示為60C,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氦氣屬于稀有氣體,是由氦原子直接構成的,故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為He,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C、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數字前符號后,帶1個電荷時1不寫,故兩個氧離子表示為,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D、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故氯化鈣的化學式表示為,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右上方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由元素符號表示,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6.(2025·香洲模擬)用生石灰與水反應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石灰的化學式是CaO B.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劑
C.該化學反應放出熱量 D.如圖實驗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D
【知識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的實質;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氧化鈣俗稱生石灰,化學式為CaO,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生石灰(CaO)具有吸水性,常用于食品干燥劑,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熱,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實驗主要探究的是能量變化,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造成水分蒸發,造成燒杯內質量減輕,不能用于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生石灰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生成氫氧化鈣來解答。
7.(2025·香洲模擬)化學社團制作銅版畫:在銅板表面覆蓋防腐層,用刻針刻畫形成圖案,再將銅板浸入FeCl3溶液,暴露于刻畫處的銅被腐蝕(2FeCl3+Cu=2FeCl2+CuCl2)形成凹線,制成銅版。往凹線處加入油墨,將紙置于版上,壓制下形成銅版畫,如題圖甲所示。完成下面小題。
(1)從安全、環保角度看,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A.浸泡反應時邊觀察邊吃零食
B.用手觸摸浸泡的銅板以判斷凹線深淺
C.操作時穿實驗服并戴護目鏡
D.制版后將剩余廢液倒入下水道
(2)合適濃度的FeCl3溶液能形成清晰凹線,配制此溶液不需用到的儀器是
A.鐵架臺 B.玻璃棒 C.膠頭滴管 D.燒杯
(3)關于銅版畫制作說法正確的是
A.銅被腐蝕的反應為置換反應
B.FeCl3溶液可用鐵與稀鹽酸反應制得
C.將FeCl3溶液換成稀鹽酸也可腐蝕銅
D.題圖乙中實驗圖標都與本實踐有關
【答案】(1)C
(2)A
(3)D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A、在進行浸泡反應實驗時,邊觀察邊吃零食,手上可能沾有化學藥品易誤食,存在安全風險,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用手觸摸浸泡的銅板,銅板上可能沾有腐蝕性化學物質,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C、操作時穿實驗服并戴護目鏡,能有效防止化學藥品濺到身上和眼睛里,保障自身安全,該行為正確,符合題意;
D、制版后的剩余廢液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倒入下水道會污染環境,應該倒入指定容器中,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配制FeCl3溶液的操作步驟一般為計算、稱量(托盤天平)、量取(量筒和膠頭滴管)、溶解(燒杯、玻璃棒)、裝瓶貼便簽;而鐵架臺主要用于固定和支撐儀器,在配制溶液過程中不需要用到鐵架臺。
(3)A、銅被FeCl3溶液腐蝕的反應為銅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概念,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不能得到氯化鐵)和氫氣,故不能用鐵與稀鹽酸反應制得FeCl3溶液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之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所以將FeCl3溶液換成稀鹽酸不能腐蝕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圖乙中實驗圖標有護目鏡(可以保護眼睛)、銳器(該實驗中使用銳器刻針等,防止受傷)、洗手(實驗后要洗手,保證自身干凈衛生)都與本實踐有關,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1)根據實驗室的安全規則是不能用手摸藥品,不能在實驗室吃零食,實驗時需穿實驗工作服,有腐蝕性和毒性物質需帶上防毒面具,廢液處理后排放來解答;
(2)根據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操作步驟一般為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便簽來解答;
(3)根據置換反應的概念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銅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金屬活潑順序表中強者置換弱者來解答。
(1)【解答】(1)A、在進行浸泡反應實驗時,邊觀察邊吃零食,手上可能沾有化學藥品易誤食,存在安全風險,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用手觸摸浸泡的銅板,銅板上可能沾有腐蝕性化學物質,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C、操作時穿實驗服并戴護目鏡,能有效防止化學藥品濺到身上和眼睛里,保障自身安全,該行為正確,符合題意;
D、制版后的剩余廢液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倒入下水道會污染環境,應該倒入指定容器中,該行為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2)配制FeCl3溶液的操作步驟一般為計算、稱量(托盤天平)、量取(量筒和膠頭滴管)、溶解(燒杯、玻璃棒)、裝瓶貼便簽;而鐵架臺主要用于固定和支撐儀器,在配制溶液過程中不需要用到鐵架臺。
故答案為:A.
(3)(3)A、銅被FeCl3溶液腐蝕的反應為銅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概念,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不能得到氯化鐵)和氫氣,故不能用鐵與稀鹽酸反應制得FeCl3溶液 ,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之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所以將FeCl3溶液換成稀鹽酸不能腐蝕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圖乙中實驗圖標有護目鏡(可以保護眼睛)、銳器(該實驗中使用銳器刻針等,防止受傷)、洗手(實驗后要洗手,保證自身干凈衛生)都與本實踐有關,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8.(2025·香洲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稀釋濃硫酸 探究石墨的導電性 證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設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該實驗是將石墨棒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說明石墨具有導電性,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C、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來的氯化氫分子不斷運動到酚酞溶液中,溶于水形成鹽酸,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紅磷在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若沒有彈簧夾,集氣瓶內的空氣會因受熱膨脹而從導管處逸出;當紅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后,進入集氣瓶的水會增多,導致測量結果偏大;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來解答;
B、根據石墨具有導電性來解答;
C、根據鹽酸是酸,不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
D、根據氧氣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放熱生成五氧化二磷,需在密閉容器內進行且燃燒需關閉彈簧夾來解答。
9.(2025·香洲模擬)中藥化橘紅的活性成分之一是柚皮苷(C27H32O14),有關柚皮苷的說法正確的是
A.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7∶32 B.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
C.由三個元素組成 D.由73個原子構成
【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柚皮苷(C27H32O14)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7):(1×32)≠27:32,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柚皮苷(C27H32O14)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7):(1×32):(16×14)=81:8:64,其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柚皮苷(C27H32O14)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講個數,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柚皮苷(C27H32O14)是由柚皮苷分子構成的,一個柚皮苷分子是由27+32+14=73個原子構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來解答。
10.(2025·香洲模擬)唐宋年間,省油燈的注水口設計逐漸優化:位置升高,口徑擴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注水口位置升高可增加水量,減少油揮發
B.注水口孔徑擴大可促進水蒸發,降低油溫
C.吹氣可滅燈是因為降低了油的著火點水
D.燈被碰倒導致桌面起火可用沙土蓋滅
【答案】C
【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注水口位置升高確實可以增加水量,從而減少油的揮發,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注水口孔徑擴大可以增加水的蒸發量,從而降低油溫,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吹氣滅燈的原理是通過氣流帶走熱量,降低溫度使火焰熄滅,著火點是物質的屬性,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沙土可以隔絕空氣,從而撲滅火焰,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同時與氧氣接觸,滅火的原理是破壞燃燒的條件,水受熱由液態變成氣體可以降溫油的溫度防止油的揮發來解答。
11.(2025·香洲模擬)下列勞動實踐與所述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
A 用加碘鹽調味 碘元素能預防佝僂病
B 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時調大進風口 氧氣充足可使燃料充分燃燒
C 活性炭用于自制凈水器 活性炭具吸附性
D 用硫酸銅溶液識別假黃金(Cu-Zn合金) 鋅能與硫酸銅反應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12.(2025·香洲模擬)MnSO4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B.將MnSO4飽和溶液從40℃升溫到60℃,可得不飽和溶液
C.40℃時MnSO4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37.5%
D.混有少量KNO3的MnSO4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可得MnSO4晶體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Mn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將MnSO4飽和溶液從40℃升溫到60℃,MnSO4的溶解度減小,析出晶體,得到60℃下的飽和溶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40℃時MnSO4的溶解度為60g,則40℃時MnSO4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混有少量KNO3的MnSO4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后降溫結晶,降溫過程中KNO3溶解度隨溫度降低會有硝酸鉀晶體析出,不能得到MnSO4晶體,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某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可知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以及是否是飽和溶液;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變化明顯可以降溫結晶;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來解答。
13.(2025·香洲模擬)化學社團探究影響鐵銹蝕的因素,方案如圖。觀察到③、②中鐵絲團先后變暗,④中鐵絲團最后變暗,①⑤中的鐵絲團始終光亮。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③④說明食鹽會加速鐵的銹蝕
B.②④探究氧氣濃度對銹蝕的影響
C.①②說明水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
D.④⑤說明氧氣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
【答案】A
【知識點】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③為浸過食鹽溶液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④為潮濕的鐵絲團在空氣中,③④中的變量不僅有否浸過食鹽溶液,氧氣濃度也不同,變量不唯一,不能說明食鹽會加速鐵的銹蝕,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②為潮濕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④為潮濕的鐵絲團在空氣中,②④中變量唯一為氧氣的濃度,可探究氧氣濃度對銹蝕的影響,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①為干燥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②為潮濕的鐵絲團通入干燥的氧氣,①②中變量唯一為是否有水,①中的鐵絲團始終光亮,②中鐵絲團先后變暗,說明②中鐵絲生銹,①中鐵絲沒有生銹,說明水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
D、④為潮濕的鐵絲團在空氣中,⑤為潮濕的鐵絲團在蒸餾水中,④⑤變量唯一為是否與氧氣接觸,④中鐵絲團最后變暗,⑤中的鐵絲團始終光亮,說明④中鐵絲生銹,⑤中鐵絲沒有生銹,說明氧氣是鐵銹蝕的條件之一,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鐵銹來解答。
14.(2025·香洲模擬)化學社團開展“人類印跡中的氮元素”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尋找自然界中的“氮”
(1)如圖中“固氮”是指將空氣中的   (填化學式)轉化為含氮化合物。
(2)在閃電固氮系列反應中,NO遇O2即生成NO2,化學方程式為   。
(3)某農場的植物葉片發黃且出現倒伏,最適合施用的一種肥料是   (填字母)。
a.磷酸鈣 b.尿素 c.硝酸鉀 d.草木灰(含K2CO3)
任務二:探索工業生產中的“氮”
(4)合成氨工藝核心反應為:,其微觀過程如圖甲,將圖中   補充完整。
(5)不同條件下合成氨反應得到氨的含量如圖乙,壓強在400atm時,溫度控制在   ℃較理想。
任務三:了解材料中的“氮”
(6)化學社團根據信息卡制作氮化硼/硅橡膠復合材料,如圖中   (填“a”、“b”或“c”)符合該材料的結構。
氮化硼/硅橡膠復合材料信息卡 基體材料(硅橡膠):液態,可在硫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形成連續塊狀固體 增強材料(氮化硼,BN):小顆粒狀固體 應用:航空、涂層等領域
【答案】N2;;c;;300;a
【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新材料的開發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解析】【解答】(1)空氣中氮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78%,如圖中“固氮”是指將空氣中的氮氣(N2)轉化為含氮化合物;
(2)在閃電固氮系列反應中,NO遇O2即生成NO2的化學方程式為;
(3)某農場的植物葉片發黃,這是缺乏氮元素,出現倒伏是缺乏鉀元素,因此可施用含有氮元素與鉀元素的肥料;
a、在磷酸鈣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不符合題意;
b、在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不符合題意;
c、在硝酸鉀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和氮元素,符合題意;
d、在草木灰(含K2CO3)中只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合成氨工藝核心反應為:,1個氮分子和3個氫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2個氨分子,其微觀過程如圖甲,反應后有1個氫分子沒有參與反應,則反應前應該有4個氫分子;
(5)不同條件下合成氨反應得到氨的含量如圖乙,當溫度相同時壓強越大,氨的含量越高;當壓強相同時溫度越低,氨的含量越高;故壓強在400atm時,溫度控制在300℃,氨的含量高,比較理想;
(6)復合材料由基體材料和增強材料組成。題目中氮化硼/硅橡膠復合材料,基體材料硅橡膠是液態,可在硫化劑作用下形成連續塊狀固體 ;增強材料氮化硼(BN)是小顆粒狀固體;
a、圖示為顆粒增強型,其結構特點是小顆粒狀的增強材料分散在塊狀的基體材料中,符合氮化硼(小顆粒狀固體)分散在硅橡膠(塊狀固體)中的結構特征;
b、圖示為纖維增強型,其增強材料是纖維狀,不符合氮化硼小顆粒狀的特點;
c、圖示為是疊層式增強型,是層狀結構,也不符合氮化硼小顆粒分散在硅橡膠中的結構。
故答案為:a.
【分析】(1)根據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來解答;
(2)根據NO和O2反應生成NO2來解答;
(3)根據鉀肥抗倒伏,氮肥促進植物生長以及化肥的鑒別來解答;
(4)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的方程式理解來解答;
(5)根據圖乙分析來解答;
(6)根據復合材料由基體材料和增強材料組成乙題目中的信息來解答。
15.(2025·香洲模擬)胃是人體消化系統中的重要器官,健康人胃液的pH范圍是0.9-1.5。胃酸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辛辣、油膩的食物會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胃酸過多會侵蝕胃黏膜,嚴重時會引發胃潰瘍等多種疾病。當胃液的pH過低時,患者必須讓胃液pH升高,以緩解不適。
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抑酸藥,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與胃酸反應;二是抗酸藥,能直接與胃酸反應。常用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和氧化鎂等。服用某些抗酸藥會增大胃壓,使胃潰瘍患者增加疼痛感。
依據上文,回答問題。
(1)胃酸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這里的“鈣”“鐵”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2)圖甲是胃病患者服用某抗酸藥后部分離子種類和數目的變化,患者服用的抗酸藥是文中提及的   (填化學式)。
(3)圖乙是某胃酸過多患者24小時胃液pH的變化曲線,該患者最適宜的用藥時間段約為   (填字母)。
a. 7:00-9:00 b. 12:00-14:00 c. 16:00-18:00 d. 20:00-22:00
(4)若服用藥物氧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胃酸過多伴胃潰瘍患者不適合服用上述抗酸藥的   。
(6)胃酸過多的患者應   (填字母)。
a.少喝檸檬水 b.多吃辛辣食物 c.遵醫囑,合理用藥
【答案】(1)元素
(2)Al(OH)3
(3)d
(4)
(5)碳酸氫鈉
(6)ac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用鹽的用途;鹽的化學性質;物質的元素組成
【解析】【解答】(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故胃酸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這里的“鈣”“鐵”指的是元素;
(2)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常用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和氧化鎂等,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的方程式為;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的方程式為;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圖示,服藥前為氫離子和氯離子,有4個離子a,4個離子c;服藥后有1個離子a,4個離子c,增加了1個離子b,故服藥后消耗了3個離子a,增加了1個離子b,聯系化學方程式可知,離子a為氫離子,離子c為氯離子,離子b鋁離子,故患者服用的抗酸藥是文中提及的Al(OH)3;
(3)乙是某胃酸過多患者24小時胃液pH的變化曲線,胃酸過多需要再胃酸分泌旺盛,即pH較低時用藥,根據圖示可知在21:00時pH值最低,即20:00-22:00的時間段。
故答案為:d.
(4)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5)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會增大胃壓,使胃潰瘍患者增加疼痛感,因此胃酸過多伴胃潰瘍患者不適合服用上述抗酸藥的碳酸氫鈉;
(6)a、檸檬水顯酸性,胃酸過多的患者應少喝檸檬水,符合題意;
b、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多吃辛辣食物,不符合題意;
c、胃酸過多的患者應該遵醫囑,合理用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
【分析】(1)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來解答;
(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離子溶于水的變化來解答;
(3)根據胃酸過多的病人的pH值的變化來解答;
(4)根據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來解答;
(5)根據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會增大胃壓來解答;
(6)根據胃酸是酸可以用堿性物質來中和,胃酸過多的人不易食用辛辣食物來解答。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胃酸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這里的“鈣”“鐵”指的是元素;
(2)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常用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和氧化鎂等,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圖示,服藥前為氫離子和氯離子,有4個離子a,4個離子c;服藥后,有1個離子a,4個離子c,增加了1個離子b,故服藥后消耗了3個離子a,增加了1個離子b,聯系化學方程式可知,離子a為氫離子,離子c為氯離子,離子b鋁離子,故患者服用的抗酸藥是文中提及的Al(OH)3;
(3)乙是某胃酸過多患者24小時胃液pH的變化曲線,胃酸過多需要再胃酸分泌旺盛,即pH較低時用藥,根據圖示,則應該在21:00,即20:00-22:00的時間段,故選d;
(4)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5)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會增大胃壓,使胃潰瘍患者增加疼痛感,因此胃酸過多伴胃潰瘍患者不適合服用上述抗酸藥的碳酸氫鈉;
(6)a、檸檬水顯酸性,胃酸過多的患者應少喝檸檬水,正確;
b、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多吃辛辣食物,錯誤;
c、胃酸過多的患者應該遵醫囑,合理用藥,正確;
故選ac。
16.(2025·香洲模擬)回答下列問題。
(1)O2的制取和性質
i.如圖1中儀器e名稱是   ;加熱KMnO4制備并收集較純凈的O2,不需用到的儀器有   (填字母)。
ii.如圖2,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有淡藍色液體凝結,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液體X是   液化而成,液體X沸點比液氮   (填“高”或“低”)。
(2)簡易供氧器的設計
化學社團根據實驗室制取O2的原理設計并制作如圖所示簡易供氧器。
試劑:共5份,每份包含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6.8%的H2O2溶液、1g顆粒狀MnO2、100g水。
i.制氧原理: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ii.使用方法:先將100g水加入   (填“甲”或“乙”)瓶并擰緊接有吸氣面罩的瓶蓋,再將MnO2和H2O2溶液依次加入另一瓶并擰緊瓶蓋,戴好吸氣面罩,開始吸氧。使用完畢,倒出殘液,清洗裝置。
iii.該供氧器加水的作用是:   。
iv.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   。
【答案】(1)長頸漏斗;ce;氧氣;高
(2);乙;潤濕氧氣、可以通過產生氣泡的快慢判斷產生氧氣的速率;3.2g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i、圖1中儀器e名稱是長頸漏斗;
加熱KMnO4制備并收集較純凈的O2,則選擇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則儀器為abdf;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排空氣法純凈,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故選擇ghi,不需用到的儀器有ce;
ii、如圖2,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有淡藍色液體凝結,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液體X是氧氣液化而成,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在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氧氣能液化,這表明氧氣在更低的溫度下才會液化,即液體X(液氧)沸點比液氮高;
(2)i、反應原理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為;
ii、使用方法:先將100g水加入乙瓶中,為產生的氧氣增加濕度,然后在甲瓶中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氧氣,氧氣通過甲瓶上端排向乙瓶,被水潤濕后排出;
iii、該供氧器加水的作用是濕潤氧氣,且可以通過產生氣泡的快慢判斷產生氧氣的速率;
iv、每份包含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6.8%的過氧化氫溶液,
解:設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x,
x=3.2g;
故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3.2g。
【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且氧氣的沸點高于氮氣的沸點來解答;
(2)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水檢驗制氧的速度,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中已知過氧化氫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氧氣的質量來解答。
(1)i、如圖1中儀器e名稱是長頸漏斗;
加熱KMnO4制備并收集較純凈的O2,該反應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可選擇abdf,排水法收集的氣體較排空氣法純凈,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ghi,故不需用到的儀器有ce;
ii、如圖2,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有淡藍色液體凝結,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液體X是氧氣液化而成,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在裝有液氮的鐵質容器外壁氧氣能液化,這表明氧氣在更低的溫度下才會液化,即液體X(液氧)沸點比液氮高;
(2)i、反應原理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ii、使用方法:先將100g水加入乙瓶中,為產生的氧氣增加濕度,然后在甲瓶中加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氧氣,氧氣通過甲瓶上端排向乙瓶,被水潤濕后排出;
iii、該供氧器加水的作用是濕潤氧氣,且可以通過產生氣泡的快慢判斷產生氧氣的速率;
iv、每份包含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6.8%的過氧化氫溶液,設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x,
x=3.2g;
故每份試劑最大供氧質量為3.2g。
17.(2025·香洲模擬)某小組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開展“化學反應可視化”的探究。
任務一:利用指示劑使反應“可視化”
【實驗1】自制酸堿指示劑
(1)如圖1中操作II名稱為   。
紫甘藍汁在不同pH溶液中呈現的顏色如下:
pH ≤3.0 4.0~7.0 7.5~8.5 8.5~10.5 11.0 11.5~12.0 >12.5
溶液顏色 紅 紫 藍 深綠 淺綠 黃綠 黃
【實驗2】利用自制指示劑實驗
(2)如圖2,向40mL1%的NaOH溶液中持續通入CO2,在不同時間點取出5mL溶液,分別加入等量紫甘藍汁,觀察到各時間點溶液顏色均不相同,記錄如下:
時間 t1 t2 t3 t4 t5
溶液顏色 黃 黃綠         藍
【實驗結論】
(3)說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3】
(4)小珠向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   ,且溶液變紅,進一步說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
任務二:利用壓強改變使反應“可視化”
【實驗4】
(5)如圖,將5mL1%的NaOH溶液注入瓶內后,壓強傳感器測得瓶內壓強變   (填“大”或“小”)。
【實驗反思】
(6)小海認為上述壓強的變化還不能說明CO2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理由是   ,需將5mL1%的NaOH溶液換成   做對照實驗。
【總結提升】使無明顯現象的反應“可視化”是化學學科重要的研究方法。
【答案】過濾;淺綠;深綠;;產生大量氣泡;小;CO2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應;5mL的水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圖1中操作II實現了固液分離,名稱是過濾;
(2)向40mL1%的NaOH溶液中持續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被消耗,堿性逐漸減弱,故在不同時間點取出5mL溶液,分別加入等量紫甘藍汁,觀察到各時間點溶液顏色均不相同,故t3時顏色為淺綠,t4時顏色為深綠;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的方程式為:
(4)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滴加足量稀鹽酸,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故還可以觀察到產生大量氣泡;
(5)將5mL1%的NaOH溶液注入瓶內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裝置內氣體減少,故壓強變小;
(6)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也能導致裝置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故上述壓強的變化還不能說明二氧化碳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
要想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還需要排除水的干擾,根據控制變量法,需將5mL1%的NaOH溶液換成5mL水做對照實驗。
【分析】(1)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pH值由大于7逐漸減小且pH值任然大于7顯堿性,堿性減弱來解答;
(3)根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來解答;
(4)根據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5)根據二氧化碳溶于水氣體減少壓強減小,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氣體減少壓強減小來解答;
(6)根據對比實驗來驗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來解答。
18.(2025·香洲模擬)國產航空發動機需要高性能鈮合金。用鉭鈮精礦(主要成分含Nb2O5、Fe3O4等)生產鈮合金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在“粉碎機”中,將礦石粉碎、磁選去除雜質Fe3O4,磁選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Nb2O5中鈮元素的化合價為   。
(2)在“反應器”中,用氫氟酸(HF)溶解礦石中的Nb2O5,反應為:,m的值是   ;其中“攪拌器”的作用是   。
(3)在“還原爐”中,高溫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   。
(4)在“電熔爐”中加入稀土金屬能增強鈮合金性能。   (填“徐光憲”或“閔恩澤”)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
(5)我國研發的第一代鈮合金是鈮鉿合金,第二代是鈮鎢合金,它們的某些性能數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在1000~1600℃間,鈮鎢合金延伸率能比鈮鉿合金大
b.1600℃下鈮鎢合金的抗曲強度是鈮鉿合金的3~4倍
c.合金組成改變,其性能也改變
【答案】(1)物理;+5
(2)3;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3);Nb2O5
(4)徐光憲
(5)bc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在粉碎機中將礦石粉碎、磁選去除雜質Fe3O4,磁選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而在Nb2O5中氧元素顯-2價,則鈮元素的化合價為;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故在該反應的方程式中反應前有6個H,則有2m=6,m=3;其中攪拌器的作用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3)在還原爐中,高溫條件下Nb2O5和Al反應生成氧化鋁和Nb的方程式為,Nb2O5失去氧被還原,故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Nb2O5;
(4)徐光憲提出了稀土分離的全新理論,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
(5)a、根據圖示,在1000~1600℃間,鈮鎢合金延伸率在20%~40%之間,鈮鉿合金的延伸率在40%~200%之間鈮鎢合金延伸率能比鈮鉿合金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1600℃下鈮鎢合金的抗曲強度(30MPa左右)是鈮鉿合金(120MPa左右)的3~4倍,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根據圖示,合金組成改變,其性能也改變,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c.
【分析】(1)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以及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來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
(3)根據Nb2O5和Al反應生成氧化鋁和Nb,物質得氧的反應是氧化反應,反之是還原反應萊恩機電;
(4)根據徐光憲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來解答;
(5)根據圖中合金熔點低硬度大,且鎢合金的抗曲強度比鈮鉿合金大來解答。
(1)在“粉碎機”中,將礦石粉碎、磁選去除雜質Fe3O4,磁選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Nb2O5中氧元素顯-2價,設鈮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有2x+(-2)×5=0,解得x=+5;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根據氫原子數目守恒,反應前有6個H,則有2m=6,m=3;
其中“攪拌器”的作用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3)在“還原爐”中,高溫條件下Nb2O5和Al反應生成氧化鋁和Nb,化學方程式為,
Nb2O5失去氧,被還原,故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Nb2O5;
(4)徐光憲提出了稀土分離的全新理論,對稀土分離技術作出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
(5)a、根據圖示,在1000~1600℃間,鈮鎢合金延伸率在20%~40%之間,鈮鉿合金的延伸率在40%~200%之間,故鈮鎢合金延伸率能比鈮鉿合金小,故錯誤;
b、1600℃下鈮鎢合金的抗曲強度(30MPa左右)是鈮鉿合金(120MPa左右)的3~4倍,故正確;
c、根據圖示,合金組成改變,其性能也改變,故正確;
故選bc。
19.(2025·香洲模擬)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煤制乙醇工廠,年產乙醇約50萬噸,實現了煤的清潔利用和高效轉化流程如圖。
(1)煤直接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是   。
(2)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甲醚和水。該反應使用濃硫酸除可作   ,還利用其   (填“脫水性”或“吸水性”)減少生成物中的水,以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3)理論上燃燒23kg乙醇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
(4)完全燃燒23kg乙醇和20kg含碳量90%的煤產生的熱量相當,煤完全燃燒比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CO2多   kg。
【答案】(1)酸雨
(2)催化劑;吸水性
(3)解:設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x。答: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44kg。
(4)22
【知識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煤直接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是酸雨;
(2)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甲醚和水。該反應使用濃硫酸除可作催化劑,還利用其吸水性減少生成物中的水,以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3) 解:設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x。
解得
答:燃燒23kg的C2H5OH產生CO2的質量為44kg。
(4)由(3)可知,理論上燃燒23kg乙醇產生CO2的質量是44k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根據碳元素守恒,則20kg含碳量90%的煤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故煤完全燃燒比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CO2多66kg-44kg=22kg。
【分析】(1)根據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少量的硫和氮元素,煤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會形成酸雨來解答;
(2)根據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會生成二甲醚和水,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來解答;
(3)(4)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計算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以及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來解答。
(1)煤直接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是酸雨;
(2)甲醇在濃硫酸催化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甲醚和水。該反應使用濃硫酸除可作催化劑,還利用其吸水性減少生成物中的水,以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3)見答案;
(4)由(3)可知,理論上燃燒23kg乙醇產生CO2的質量是44kg;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根據碳元素質量石綠,20kg含碳量90%的煤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故煤完全燃燒比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CO2多66kg-44kg=22kg。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寻乌县| 平阳县| 惠来县| 浮梁县| 鱼台县| 固原市| 芜湖县| 蓬安县| 青神县| 嘉禾县| 诸城市| 米泉市| 合山市| 五大连池市| 临泉县| 安丘市| 皮山县| 周口市| 三原县| 全椒县| 库车县| 农安县| 阿荣旗| 开平市| 吉木乃县| 正安县| 云浮市| 厦门市| 宕昌县| 兴化市| 黔西县| 罗山县| 韶关市| 淅川县| 灵武市| 清远市| 景宁| 滦南县| 长岛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