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腦中學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總分100,考試時間75分鐘命題人:劉國星一、單選題(每題3分)1.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說法正確的是A.羥基的電子式::O:HCH旺-CH3B.CH2CH3的名稱:2-乙基丙烷CH2OHOHC與含有相同的官能團,互為同系物D.乙烯的空間填充模型:p2.某飽和一鹵代烴發生消去后,若可得到三種烯烴,則該飽和一鹵代烴至少有幾個碳原子()A.5B.6C.7D.83.中藥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殺菌作用,M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M包含三種官能團B.M可以發生消去反應HOC.M與足量的NaOH溶液發生反應時,最多消耗3 moINaOHOHD.1molM與足量NaHC0,反應能生成2molC024.某飽和一元醇和飽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g,跟足量銀氨溶液完全反應(醛被氧化成羧酸)后,可還原出16.2g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定是甲醛B.可能是乙醛C.混合物中醇和醛的質量比為1:4D.混合物不可能由甲醇和甲醛組成5.一是一種有機醚,可由鏈狀烴A(分子式為CH)通過如圖路線制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氫級流4→C濃型A.A的結構簡式是CH2=CHCH2CHB,B中含有的官能團有碳溴鍵、碳碳雙鍵C.C在Cu或Ag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不能被O2氧化為醛D.①、②、③的反應類型分別為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6.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高二化學第1頁,共4頁A.該有機物分子中一定有16個碳原子共平面C,HsB.1mol該有機物最多與7molH,發生反應HOOHC.lmol該有機物可以與5 moi Br發生反應CHC,HD.可與NaOH和NaHCO,溶液發生反應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可以用蒸餾、萃取、鹽析和滲析法分離和提純有機化合物B.有機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法可以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實驗式C.通過分析紅外光譜圖可以得出某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D.利用核磁共振氫譜可以準確分析出有機分子結構中氫原子種類和它們的數目比8.某烯烴分子式為CH12,其同分異構體中主鏈為4個碳原子的有A.2種B.3種C.4種D.5種9.1.4g某有機化合物在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C02和1.8gH2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有機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B.該有機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C2H:D.該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數與氫原子數之比一定是1:210.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結論氯乙烷加入NaOH溶液中加熱,再加入AgNO3A氯乙烷已經發生水解溶液,觀察到產生了沉淀B向某樣品溶液中滴加氯化鐵溶液后顯紫色該樣品中一定含苯酚將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終變為無生成的1,2-二溴乙烷無色、可Q色透明溶于四氯化碳乙醇溶液和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KMnO4D產生的氣體為乙烯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A.AB.B/C.CD.D11.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高二化學第2頁,共4頁2025 年 5 月高二月考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A A B B C C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B B D1.D【詳解】A.羥基的電子式為: ,A 錯誤;B.系統命名法選主鏈要選擇最長的碳鏈而不是最直的。 的名稱為:2﹣甲基丁烷,B 錯誤;C. 屬于醇, 屬于酚,不是同系物,C 錯誤;D.乙烯的空間填充模型: ,D 正確;故選 D。2.C【詳解】某飽和一鹵代烴發生消去后,若可得到 3 種烯烴,說明相鄰碳原子上有 3 種不同的氫原子,碳鏈至少為: 則該飽和一鹵代烴至少有 7 個碳原子。答案選 C。3.A【詳解】A.M 中包含羥基、碳碳雙鍵、酯基三種官能團,A 正確;B.M 中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鄰位碳原子上無 H 原子,不能發生消去反應,B 錯誤;C.M 分子中含 2 個酚羥基和 1 個酚酯基,均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則 1mol M 與足量的NaOH 溶液發生反應時,最多消耗 4mol NaOH,C 錯誤;D.酚羥基酸性比 H2CO3 弱,則酚羥基不和碳酸氫鈉反應,無二氧化碳生成,D 錯誤;故選 A。4.A【詳解】試題分析:在混合物中只有醛能夠發生銀鏡反應,由于一般的一元醛 1mol 發生反應能夠產生 2mol 的銀。n(Ag)=16.2g÷108g/mol=0.15mol.則 n(醛)= 0.15mol÷2=0.075mol。若3g 全部是醛,則醛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0.075=40,醛中除甲醛外式量最小的是乙醛 CH3CHO,相對分子質量是 44,與假設向矛盾,不符合題意。因此一定含有甲醛。故選項是 A。考點:考查物質的判斷及極端法在物質確定中的應用的知識。5.B【詳解】A.A 為 CH2=CH-CH=CH2,A 項錯誤;B.B 的結構簡式為 BrCH2CH=CHCH2Br,B 中含有的官能團是碳碳雙鍵和碳溴鍵,B 項正確;C.C 為 HOCH2CH=CHCH2OH,連接醇羥基的碳原子上含有 2 個 H 原子,所以 C 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C 項錯誤;D.烯烴能和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鹵代烴能發生水解反應,水解反應屬于取代反應,醇生成醚的反應為取代反應,所以①、②、③分別是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取代反應,D 項錯誤;故選:B。6.B【詳解】A.與苯環直連的原子與之共平面,與碳碳雙鍵直連的原子與之共平面,單鍵是可以旋轉的,因此兩個苯環所在平面跟碳碳雙鍵所在平面不一定共平面,因此,16 個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故 A 錯誤;B.1mol碳碳雙鍵可消耗1molH2,1mol苯環可消耗3molH2,所以1mol該有機物最多與7molH2發生反應,故 B 正確;C.該有機物與 Br2 可與 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也可在酚羥基的鄰對位上發生取代反應,1mol 該有機物可消耗 4molBr2,故 C 錯誤;D.分子中的酚羥基能與 NaOH 反應,但不能與 NaHCO3 反應,故 D 錯誤;故選 B。7.C【詳解】A.用蒸餾的方法可分離沸點不同的有機物,萃取可得到濃度較大的有機物溶液,膠體不能通過半透膜,可用滲析的方法提純蛋白質、淀粉等,可用鹽析的方法提純蛋白質,故 A 正確;B.有機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法可確定元素的種類,可確定有機物中不同元素原子個數比值,進而確定有機物的實驗式,故 B 正確;C.紅外光譜圖可確定有機物中的化學鍵及官能團,而質譜法可確定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故 C 錯誤;D.從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可以推知有機物分子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氫原子及它們的數目,故 D正確;答案為 C。8.C【詳解】分子式為 C6H12 的烯烴,主鏈有 4 個碳原子的同分異構體,由此推出符合條件的是共 有4 種,故選項 C 正確。9.B【詳解】A.1.4g 某有機化合物在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 4.4gCO2 和 1.8gH2O,有機物中碳質量為 ,氫質量為 ,因此該有機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故 A 正確;B.根據 A 選項分析得到該有機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一定不含有氧元素,故 B錯誤;C.根據 A 得到有機物碳、氫質量分別為 1.2g、0.2g,則有機物中 n(C):n(H)=,因此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C2H4,故 C 正確;D.根據前面 C 選項分子得到該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數與氫原子數之比一定是 1:2,故 D 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 B。10.C【詳解】A.加入 AgNO3 溶液前未酸化,產生的白色沉淀可能為 AgOH,不能證明氯乙烷已經發生水解,故 A 錯誤;B.酚類物質遇 Fe3+溶液呈紫色,樣品中不一定是苯酚,可能是其它酚類物質,故 B 錯誤;C.溶液最終變為無色透明,說明溴單質與乙烯參加了化學反應,生成的 1,2-二溴乙烷能溶于四氯化碳中,故 C 正確;D.乙醇溶液和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可能為 SO2、乙烯等,SO2、乙烯均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故 D 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的是 C 項,故答案為 C。11.D【詳解】A.對硝基甲苯中的硝基中的氮原子應與苯環相連,所以其結構簡式為:,故 A 錯;B.圖示為球棍模型,乙炔的比例模型應為: ,故 B 錯;C.乙醇的官能團為 ,其電子式為: ,故 C 錯;D.2—甲基丁烷主鏈含 4 個碳原子,2 號碳原子上有 1 個甲基,則其的鍵線式:,故 D 正確。答案選 D。12.C【詳解】A.由分枝酸的結構可知,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為 ,故 A 錯誤;B.該有機化合物中含有碳碳雙鍵、羧基、醚鍵以及羥基共 4 種官能團,其中含氧官能團有羧基、醚鍵以及羥基共 3 種,故 B 錯誤;C.1mol 分枝酸含 2mol 羧基,所以 1mol 分枝酸最多可以和 2mol 反應,故 C 正確;D.分枝酸中含有碳碳雙鍵,與溴能發生加成反應從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碳碳雙鍵能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則分枝酸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相同,故 D 錯誤;答案選 C。13.B【詳解】A.苯的同系物必須是只含有 1 個苯環,側鏈為烷烴基的同類芳香烴,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的側鏈不是烷烴基,不屬于苯的同系物,故 A 錯誤;B.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苯環上的 6 個碳原子和連在苯環上的 2 個碳原子共平面,共有 8 個碳原子,故 B 正確;C.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的結構上下對稱,分子中含有 5 類氫原子,則一氯代物有 5 種,故 C 錯誤;D.苯環不是單雙鍵交替的結構,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含有 1 個碳碳雙鍵,故 D 錯誤;故選 B。14.B【詳解】由碘乙烷制取乙二醇(HOCH2CH2OH),需先將CH3CH2I發生消去反應生成CH2=CH2,再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BrCH2CH2Br,再發生水解反應(取代反應),便可獲得乙二醇(HOCH2CH2OH);故選 B。15.D【詳解】A.實驗室制取乙烯需要濃硫酸與乙醇混合加熱 170℃,裝置①中溫度計不能測得反應溶液的溫度,A 錯誤;B.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為了更好的分離混合物同時防止倒吸現象的發生,導氣管要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B 錯誤;C.電石中含有的雜質與水反應產生 H2S 也具有還原性,能夠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因此不能驗證乙炔的還原性,C 錯誤;D.溴乙烷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能夠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揮發的乙醇不能發生反應,因此可以達到驗證反應產物,D 正確;故選 D。16. 羥基 ①②【詳解】試題分析:A 能和鈉反應,且 A 的分子中只含一個氧原子,則說明 A 中含有羥基,為丁醇,A 只有一種一氯取代物 B,則丁基中只有 1 種 H 原子,則 A 為 ,B 為。在加熱、濃硫酸作催化劑條件下,A 能發生反應生成 D,D 能和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E,則 D 中含有碳碳雙鍵,則 A 發生消去反應生成 D,故 D 的結構簡式為:,E 的結構簡式為:CH2BrCBr(CH3)2。(1)①由上述分析可知,A 為 ,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是:羥基;②A 為(CH3)3COH;③A 的同分異構體 F 也可以有框圖內 A 的各種變化,說明 F 中含有羥基,F 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種,F 分子中丁基有 3 種不同的 H 原子,則 F 的結構簡式為:(2)“HQ”可以與三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說明 HQ 中含有酚羥基,結合其分子式知,該有機物中含有兩個酚羥基和一個苯環,所以具有酚和苯環的性質,①苯環能發生加成反應正確;②該有機物含有酚羥基,易發生氧化反應,正確;③該有機物中不含碳碳雙鍵,所以不能發生加聚反應,錯誤;④該有機物中不含鹵原子、酯基或肽鍵等,所以不能發生水解反應,錯誤; “HQ”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種,則 HQ 中兩個羥基在苯環上處于相對位置,其結構簡式為: 。(3)A 與“HQ”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作用形成水與一種食品抗氧化劑“TBHQ”,“TBHQ”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得到化學式為 C10H12O2Na2 的化合物,則“TBHQ”中含有 2 個酚羥基,結合 A、“HQ”的化學式可知,應為 與 發生苯環取代反應脫去 1 分子水生成“TBHQ”,故“TBHQ”結構簡式為 。考點:考查有機物的推斷;有機物分子中的官能團及其結構;取代反應與加成反應。17. 3 9 4【分析】設烴 A 的分子式為 ,0.2molA 完全燃燒生成 和 分別為 2mol、1.4mol,則 個; 個,即 A 的分子式為 。【詳解】(1)烴 A 的分子式為 ,故填 ;(2)根據題意甲、乙、丙均為 A 的同分異構體;①甲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所以其與苯環相連的 C 原子上無 H,其結構為,故填 ;②若乙中只有一個烷基,則苯環上的取代基只有一個,且能被高錳酸鉀氧化,其結構有、 、 ,共計 3 種;如乙被氧化成,說明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且與苯環相連的 C 原子上有 H 原子,其結構有、 、 、 、、 、 、 、 ,共 9種,故填 3、9;③丙的苯環上的一溴代物只有 1 種,說明苯環上的取代基處于對稱位置,其結構有、 、 、 共4 種,故填 4。18.(1)CH3CH2CHO+2Ag(NH3)2OH 2Ag↓+CH3CH2COONH4+3NH3+H2O(2)(3) +Br2 +HBr↑(4)(5) +CO2+H2O→ +NaHCO3【詳解】(1)丙醛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CH3CH2CHO+2Ag(NH3)2OH 2Ag↓+CH3CH2COONH4+3NH3+H2O。(2)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 。(3)苯和溴單質在三溴化鐵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溴苯, +Br2+HBr。(4)溴乙烷與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5)苯酚鈉與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反應生成苯酚和碳酸氫鈉, +CO2+H2O→ +NaHCO3。19.(1)C6H12O(2)(CH3)3C-CH2-CHO【詳解】(1)n(Ag)= ,醛基和銀的關系-CHO~2Ag,所以 n(-CHO)=0.1mol,即飽和一元醛的物質的量為 0.1mol,點燃生成 CO2 的物質的量 n(CO2)=,所以碳原子數目為 6,分子式為:C6H12O;(2)該醛分子式為:C6H12O,同分異構體的一氯取代物只有兩種結構,則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CH3)3C-CH2-CH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安市石腦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學答案.docx 高安市石腦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