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錦繡育才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卷1.(2024八上·杭州月考)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br/>A.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B.大氣水、江河水、湖泊水C.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2.(2024八上·杭州月考)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br/>A.過濾 B.溶解C.取固體藥品 D.蒸發3.(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物質依次為懸濁液、乳濁液、溶液的一組是( )A.牛奶、白酒、石灰水B.泥漿水、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食鹽水C.酒精、泥漿水、汽水D.礦泉水、自來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4.(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以改變背心的體積大小來實現浮沉。下列對潛水員分析正確的是( ?。?br/>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小C.對背心進行放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5.(2024八上·杭州月考)生話中的下列現象,不能說明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的是( ?。?br/>A.揭開啤酒蓋,有大量的泡沫溢出B.喝下汽水感到氣體沖到鼻腔C.燒開水時,沸騰前有氣泡逸出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魚常浮出水面6.(2024八上·杭州月考)為拓展能量來源,我國推廣種植一種“生物柴油”樹——麻瘋樹,其果實內含有果仁油。果仁油常用有機溶劑通過浸取法提取,主要過程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粉碎果仁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B.加熱溶解時溫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變大C.過濾利用了果仁油與濾渣的溶解性不同D.蒸發過程中果仁油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7.(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右盤,調節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排開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B.蠟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蠟塊的重力C.量筒中水的質量小于蠟塊的質量D.量筒中水的體積等于蠟塊的體積8.(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把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示數為2.5N,再將石塊浸沒在鹽水中,示數變為1.5N,利用以上信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br/>A.石塊的體積 B.排開鹽水的重力C.石塊的密度 D.鹽水的密度9.(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關電解水和海水淡化的說法,合理的是( )A.電解水和海水淡化過程中,水分子均發生了變化B.圖中①②③所示氣體,依次為氧氣、氫氣和水蒸氣C.從電解水實驗可知,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中食鹽的質量分數會變大10.(2024八上·杭州月考)在一定條件下,物體能在水中上浮。圖示物體在上浮前后靜止時,所受浮力相同的是( ?。?br/> A.圖甲中沉底的湯圓,煮熟后上浮并浮出水面B.圖乙中潛水艇排出水艙中水后,上浮并浮出水面C.圖丙中往清水中加鹽,沉底的雞蛋上浮后并浮出水面D.圖丁中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船體上的吃水線 W線上浮后并浮出水面11.(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在室溫下,廣口瓶中盛有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木塊漂浮在硝酸鉀溶液中。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br/>A.木塊上浮 B.硝酸鉀溶液溫度上升C.U形管的左側液面下降 D.瓶底的硝酸鉀固體增多12.(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將一支試管口朝下插入水中,管內封閉有一定量的空氣,在某一溫度時恰好懸浮在水中,當水的溫度降低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試管加速下沉 B.試管勻速下沉C.試管加速上浮 D.試管仍懸浮13.(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a中混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恒溫蒸發的方法提純B.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C.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關系是:D.在t2℃時,將30g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80g14.(2024八上·杭州月考)注射用鏈霉素的實驗藥液配制方法如下:把1.0g鏈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①;取0.1mL溶液①,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②;取0.1mL溶液②,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③;取0.2mL溶液③,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④;最終得到的實驗藥被中,鏈霉素的質量分數為(由于整個過程中藥液很稀,密度近似看作)( ?。?br/>A.25% B.0.05% C.0.25% D.2.5%15.(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一底面積為的長方體木塊用細線拴在一個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級慢加水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如圖甲所示,在此整個過程、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容器中水的深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各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細線的長度為7cmB.該木塊的體積為C.該木塊的重力為15ND.當水深為22cm時,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6N16.(2024八上·杭州月考)圖所示為“水循環示意圖” ,回答問題:(1)圖中各序號分別代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序號①表示的環節是 。(2)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ㄟx填數字)施加影響。(3)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隨手關閉水龍頭 B.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C.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D.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17.(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甲為某同學過濾學校附近某河水的操作示意圖。(1)過濾時,玻璃棒起的作用是 。(2)同學過濾后,發現濾液仍很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懗鲆粭l即可)。(3)該同學根據過濾的原理,改進了過濾器如圖乙,其中 起吸附的作用。經過過濾得到清澈的水,得到的水是 ?。ㄌ睢凹儍粑铩被颉盎旌衔铩保?。18.(2024八上·杭州月考)牛奶中摻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質越差。小麗想通過測定密度來比較二種牛奶品質的優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計,如圖所示。(1)純牛奶是 ?。ㄟx填“溶液”、“懸濁液”或“乳濁液”);(2)分別將自制密度計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靜止后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品質較高的牛奶為 ?。ㄟx填“甲”、“乙”或“相同”);(3)使用中,發現細鐵絲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這一杯牛奶密度(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不變),則測得密度與原來相比 ?。ㄟx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9.(2024八上·杭州月考)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所示是對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以及同一小球(不吸水)在三種溶液中的浮沉情況(①、②液面不等高)。請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Ⅰ可能是 (選填字母)。A.降低溫度 B.加入硝酸鉀 C.恒溫蒸發水分(2)小球所受的浮力F①、F②、F③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F①F②=F③ D.F①=F②=F③(3)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20克,可知②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20.(2024八上·杭州月考)學習了浮力知識以后,小明制作了一個“浮沉子”,如圖。當用力捏外面大瓶子,小瓶中的水的質量會 ?。ㄟx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浮沉子”會向 運動;松手后,結果相反。這個裝置與 (“密度計”、“輪船”、“潛水艇”)的工作原理類似。21.(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為硫酸銅晶體制備和生長的實驗:(1)為獲得較大的晶體,下列注意事項正確的有 ①制備飽和溶液時,要防止溶液過飽和而析出晶體 ②冷卻速度要緩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溫,讓溶液緩慢冷卻 ③選用晶體時,應使用純凈的硫酸銅,防止灰塵落入溶液 ④過濾要快,防止飽和溶液迅速冷卻而析出晶體(2)在整個過程中,不會發生改變的是______A.溶質的質量 B.溶劑的質量C.硫酸銅的溶解度 D.溶液質量分數22.(2024八上·杭州月考)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一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在其左側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而其他各種微粒不能透過。請回答:(1)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ㄟx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可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 結晶(填降溫或蒸發)。23.(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敏將質量為20克,體積為25厘米3的塑料塊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內(圖甲),放手后容器右端下降。撤去塑料塊,往容器內緩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圖乙),將該塑料塊輕輕放入圖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終將 ?。ㄟx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為 牛。24.(2024八上·杭州月考)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1)20℃時,將50g乙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質與將溶劑的質量比為 (用最簡整數比表示)。(2)20℃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上述實驗過程中所得的溶液中 溶液與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25.(2024八上·杭州月考)為了測量硬塑料制成的鍋形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先用一圓柱形容器盛滿水,該容器底面積為(壁厚度不計)。將鍋形物體開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體漂浮(如圖所示),溢出了的水。然后慢慢翻轉使物體浸沒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則鍋形物體的質量為 ,體積為 。26.(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四個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容器中的液體(和水不相溶)比水的密度大,如圖所示。當四個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B、C、D四個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別變為、、、,則、、、的大小關系是 。27.(2024八上·杭州月考)實驗室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如圖是小軍實驗操作過程示意圖。(1)圖中一處明顯錯誤的操作是 ?。ㄌ钚蛱枺?,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 ?。?br/>(2)糾正錯誤后,若用固體氯化鈉和水配制,用已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發現指針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 ??;(3)在配制16%的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小于16%的可能原因有 。①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②所用砝碼有部分銹蝕情況③盛裝溶液的試劑瓶用蒸餾水潤洗④在轉移所配溶液的過程中,有部分溶液灑落28.(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下列實驗操作可完成兩個實驗。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______(填序號)。A. B. C. D.(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坩堝鉗外,還帶要用到 等儀器。(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現制得率較低,可能原因是______(可多選)。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29.(2024八上·杭州月考)某校同學在學習“探究浮力大小的相關因素”這節課后,小組反復討論,改進了老師的實驗,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A、B是彈簧測力計,C為重物,D為薄塑料袋(質量不計),E是用廢棄的大號飲料瓶、帶孔橡皮塞以及彎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紅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臺,G為鐵架臺。(1)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 ?。ňx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比較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唬ㄟx填“>”“<”或“=”)(2)通過分析,你認為改進后的裝置優點是什么? ?。▽懗鲆粭l即可)。(3)為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可以 。30.(2024八上·杭州月考)為了探究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三組實驗。因素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實驗溫度 20℃ 20℃ 20℃ 20℃ 80℃加入溶劑種類 水 酒精 水 水 水加入溶劑質量 20g 20g 10g 10g 10g加入固體種類 硝酸鉀 硝酸鉀 硝酸鉀 食鹽 硝酸鉀加入固體質量 10g 10g 10g 10g 10g溶解固體質量 6.2 g 0 g 3.1 g 3.6 g 10g(1)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號)。①溫度 ②加入溶劑種類 ③加入溶劑質量 ④加入固體種類 ⑤加入固體質量(2)在探究完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后,同學們對物質的溶解度又進入了深刻的研究。在20℃時,取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置于三個燒杯(甲乙丙)中,再分別向其中加入相同質量的相應固體溶質,將溫度升高到40℃,固體的溶解情況如圖1所示。圖2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仔細閱讀圖1和圖2回答下列問題:①三種物質溶解度關系為b>a>c時的溫度為t,則t的取值范圍是 。②燒杯甲里是 物質的溶液③40℃時,燒杯 里的溶液中溶劑最少(填“甲”或“乙”或“丙”)。④各種狀態下,各燒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一定正確的是 。A. 甲(狀態2)甲(狀態1) B. 乙(狀態1)甲(狀態3)C. 甲(狀態1)乙(狀態2) D. 乙(狀態3)丙(狀態3)31.(2024八上·杭州月考)同學們用如圖的裝置進行水電解實驗。(1)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檢驗乙管中產生氣體的方法是 。(2)現有五組學生分別用60克10%的硫酸溶液通電來測定水的組成,實驗中硫酸不參與反應、其作用是 。下面是其中四組同學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你認為合理的是 。組別 氧氣體積(毫升) 氫氣體積(毫升) 終止實驗時硫酸的質量分數甲組 80 160 10%乙組 180 90 10%丙組 140 278 11%丁組 200 100 11%(3)另有戊組同學實驗后測得終止實驗時硫酸的質量分數為12%,求該組同學實驗過程中被電解的水的質量(要求寫出計算過程)。32.(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表列出了硝酸鉀與氯化鈉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溫度 0 10 20 40 60 80 100硝酸鉀的溶解度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氯化鈉的 溶解度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1)60℃時,在裝有150g硝酸鉀晶體的試管中,加入100g水并充分振蕩,算出此時試管內的溶液的質量分數。(2)取25g氯化鈉晶體加入70g水中,加熱溶解。在100℃時蒸發掉20g水,維持該溫度過濾,計算得到的晶體質量。(3)現有80℃等量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A、B,若要使A、B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則應將A、B兩溶液的溫度降至 的范圍內。33.(2024八上·杭州月考)“同濟飛魚”是我國制造的一款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機,它在空中可以像無人機一樣飛行,入水后像潛水器一樣運行(如圖甲所示)、它的質量為1.63kg,可在水下巡游約.已知g取,水的密度。(1)“同濟飛魚”在水中巡游時,下沉時浮力將 ?。ㄌ睢霸龃蟆薄皽p小”或“不變”)。(2)在某次測試“同濟飛魚”的“打撈”功能的試驗中,“同濟飛魚”懸掛著一個實心物塊A從水面以下勻速上升,直至實心物塊A勻速提升到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如圖乙所示;測試過程中,繩的拉力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不計水的阻力),如圖丙所示。求:①實心物塊A重力多大?②實心物塊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③其密度是多少?34.(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一木塊上面放一塊實心鐵塊A,木塊頂部剛好與水面相齊,在同樣的木塊下面掛另一實心鐵塊B,木塊也剛好全部浸入水中,則A、B兩鐵塊的體積比為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水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物質之一,它參體內內各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同時又是體內進行生化反應的良好場所,因為各種營養物質必須先溶解於水,然後才能通過種各種液體運往全身各種組織器官和細胞中,以發揮自身的作用。我國水資源并不豐富,世界很多地區依舊是缺水,水對人類很重要,因此節約用水。【解答】河流對人類有重要意義,除了生活和農業用水外,還具有航運,防洪,灌溉,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功能。湖泊具有調節河川徑流、發展灌溉、提供工業和飲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溝通航運,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以及開發礦產等多種功能,淺層地下水比如井水也能為人利用,因此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用玻璃棒攪拌時,玻璃棒不能接觸杯底和杯壁。【解答】A、過濾實驗中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的邊緣,漏斗內液體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傾倒液體時,燒杯嘴緊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緊靠在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接受的燒杯,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溶解時為加快溶解的速度,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為防止藥品被污染,取用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故C錯誤,符合題意;D、蒸發溶液時,用玻璃棒不斷地進行攪拌,以免局部溫度過高液體飛濺,圖中操作正確,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答案】B【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懸濁液:固體顆粒分散在液體中;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懸濁液和乳濁液久置均會分層,溶液均一穩定,不會分層。【解答】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屬于乳濁液,故A錯誤;B、泥漿水是難溶性固體顆粒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屬于懸濁液,煤油是不溶于水的液體,則煤油和水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食鹽水是食鹽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正確;C、酒精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不屬于乳濁液,泥漿水是難溶性固體顆粒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屬于懸濁液,故C錯誤;D、礦泉水是多種易溶于水的礦物質與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D錯誤。故答案為:B。4.【答案】A【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液體深度p=ρgh,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浮力,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深度無關,所以物體浸沒后,深度加深,浮力不變。【解答】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深度增加,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故A正確;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深度不變,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故B錯誤;C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大,由知道,浮力變大,對背心進行放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故CD錯誤。故答案為:A。5.【答案】A【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及壓強有關,溫度越高、壓強越小,氣體的溶解度越大?!窘獯稹緼、揭開啤酒蓋,瓶內壓強變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有大量的泡沫溢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故A符合題意;B、喝下汽水感到氣體沖到鼻腔,是由于胃內的溫度高,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而導致的,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B不符合題意;C、燒開水時,沸騰前有氣泡逸出,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水中溶解的氣體的溶解度減小,因此有氣泡冒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C不符合題意;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魚常浮出水面,是因為氣溫高,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而導致的,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答案】D【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溶質質量減小或溶劑質量增大,溶質的質量分數將減小?!窘獯稹緼、粉碎果仁增大與有機溶劑接觸面積,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示信息可知,加熱溶解時溫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變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果仁油能溶解于有機溶劑中,而濾渣不溶于有機溶劑,則過濾利用了果仁油與濾渣的溶解性不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蒸發過程中,有機溶劑蒸發,果仁油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蠟塊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可知排開水受到的重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即左側總重力不變,壓力不變,所以天平仍然平衡?!窘獯稹緼B、由于蠟塊漂浮在水中,由沉浮條件可知,蠟塊受到的浮力等于蠟塊的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蠟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重力,等量代換可得,蠟塊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重力,所以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故A正確,B錯誤;C、由于蠟塊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重力,由可得,量筒中水的質量等于蠟塊的質量,故C錯誤;D、由于量筒中水的質量等于蠟塊的質量,水的密度大于蠟塊的密度,由可得,量筒中水的體積小于蠟塊的體積,故D錯誤。故答案為:A。8.【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稱重法測浮力時,浮力=重力-拉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可求得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窘獯稹緽、由題意可知:可以用稱重法求出石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即排開鹽水的重力F浮=G排=G-F拉=2.5N-1.5N=1N故B符合題意;AD、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鹽水gV排可知,題目中要想求石塊的體積得知道鹽水的密度,但是題中不知道鹽水的密度,所以不能求出石塊的體積,故AD不符合題意;C、雖然知道石塊的重力能求出石塊的質量,但是不知道石塊的體積,所以同樣不能求出石塊的密度,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9.【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凈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電解水時,與負極相連的一側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與正極相連的一側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解答】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水分子發生了變化,海水淡化水分子未發生變化,故A不正確;B、①是氫氣,②是氧氣,③是水蒸氣,故B不正確;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C不正確;D、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水的質量減少,剩余海水中食鹽的質量分數會變大,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答案】D【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進行分析: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時,浮力等于重力,當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解答】A、沉入鍋底的湯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加熱一段時間后,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湯圓的體積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湯圓上浮,故A錯誤;B、潛水艇排出水艙中水后浮出水面,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排開液體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故B錯誤;C、雞蛋剛開始沉在水底,浮力小于重力,往清水中加鹽,沉底的雞蛋上浮后并浮出水面,最終雞蛋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浮力變大,故C錯誤;D、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輪船重力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浮力不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D。11.【答案】D【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解析】【分析】 據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有硝酸鉀晶體析出,進行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硝酸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熱,使得廣口瓶中的液體溫度降低,此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則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的密度變小。A. 木塊始終漂浮在液面上,則它所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ρgV排可知,溶液密度變小,則V排變大,所以木塊下沉,故A錯誤;B. 由于硝酸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熱,硝酸鉀溶液溫度降低,故B錯誤;C.廣口瓶中溫度降低,壓強變小,在則U形管的左側液面上升,故C錯誤;D. 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因此有硝酸鉀晶體析出,瓶底的硝酸鉀固體增多,故D正確。故選D。12.【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進行分析: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時,浮力等于重力,當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窘獯稹恳驗樵嚬軕腋。栽嚬苁艿降母×Φ扔谠嚬艿闹亓?;當水溫降低時,管內空氣受冷體積收縮,則排開水的體積變小,由知道,試管受到的浮力將變減??;而試管受到的重力不變,則試管受到的浮力小于自重,試管將加速下沉,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3.【答案】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某溫度下,100g溶劑中最多能溶解溶質的質量,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隨溫度變化較大,一般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式獲得晶體,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得晶體?!窘獯稹緼、由溶解度曲線可知,a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使其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c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使其飽和溶液析出晶體應采用升溫結晶的方法,故A錯誤;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則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故B錯誤;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溶解度越大,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因此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關系是:a>b>c,故C正確;D、在t2℃時,a的溶解度是50g,則50g水最多能溶解25g的a物質,因此將30g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質量為75g,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答案】B【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溶液均一穩定,取出的0.1m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與取出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按公式進行計算。【解答】整個過程中藥液很稀,密度近似看作,4.0mL溶液的質量為:4.0mL×1g/mL =4.0g,則①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0.1mL溶液的質量為0.1g,1.0mL溶液的質量為1.0g,則溶液②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溶液③的溶質質量分數為:=0. 25%。溶液④的溶質質量分數為:=0.05%。故答案為:B。15.【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剛開始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著水的加入不斷增大,說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斷增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斷增大,說明物體仍沉底;9至16cm,壓強不變,說明深度不變,可知此時物體處于漂浮狀態,16cm后壓強又逐漸增大,說明深度加深,可知16cm時繩子剛好拉直。【解答】A、由圖乙知道,在9cm~16cm內,木塊開始離開底部到細線拉直,一直處于漂浮狀態,故細線的長度為L=16cm-9cm=7cm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漂浮時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900Pa,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L1=9cm不變;當水面的高度為16cm時細線剛好張緊,線的拉力為零,直至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此時水面的高度為22cm;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ˊ=900Pa,所以木塊的高度則木塊的體積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木塊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故C錯誤,符合題意;D、木塊全部淹沒時受到的浮力最大為由力的平衡條件知道,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為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6.【答案】水汽輸送;⑤;AC【知識點】水循環;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解析】【分析】(1)①是水汽輸送,②是降水,③是蒸發,④是降水,⑤是地表徑流。(2)南水北調改變的是地表徑流。(3)隨手關水龍頭和植樹造林,涵養水源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解答】(1)①環節是海洋上空的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屬于水汽輸送環節。(2)“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⑤地表徑流環節。(3)A、隨手關閉水龍頭可以節約用水,故A正確;B、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會污染河水,故B錯誤;C、植樹造林,涵養水源可以保護水資源,故C正確;D、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造成水污染,故D錯誤。故答案為:AC。17.【答案】(1)引流(2)濾紙破損(合理即可)(3)活性炭;混合物【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玻璃棒的作用:引流和攪拌,在過濾時定的作用是引流,在溶解、蒸發時的作用是攪拌。(2)過濾后仍渾濁,可能是濾紙破損、濾液高度高于濾紙邊緣等原因導致的。(3)活性炭能吸附懸有色物質、異味等,但不能吸附溶解在水中的微粒,水仍是混合物,經過蒸餾可以得到純凈物。【解答】(1)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同學過濾時發現濾液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或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經過以上流程凈化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因此屬于混合物。(1)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同學過濾時發現濾液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或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經過以上流程凈化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因此屬于混合物。18.【答案】(1)乳濁液(2)乙(3)偏小【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1)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形成的是乳濁液,久置會分層。(2)密度計刻度下大上小,即對應刻度越下面的液體密度越大。(3)密度計在測量液體的密度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可知兩種情況下浮力大小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鐵絲放入試管,試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刻度向上移。【解答】(1)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因此為乳濁液。(2)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當浮力相同時,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3)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可知,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 變。根據可知,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可知,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因此為乳濁液。(2)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當浮力相同時,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3)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可知,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 變。根據可知,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 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 ;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可知,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9.【答案】B;D;20%【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通過加溶質、蒸發溶劑、改變溫度來實現。(2)由沉浮條件可知,物體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據此分析。(3)③中有晶體析出,說明是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溶解度不變。【解答】(1)A、降低溫度,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沒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的密度不變,小球不可能上浮,故A錯誤;B、加入硝酸鉀,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液的密度變大,小球上浮,故B正確;C、采取蒸發水可以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則溶液的密度變大,小球能上浮,但溶液的質量會減少,與圖不符,故C錯誤。故答案為:B。(2)據圖可知,小球始終漂浮,則F①=F②=F③。故答案為:D。(3)②為飽和溶液,③為飽和溶液,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20克,即25g溶液中含5g硝酸鉀,②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00%=20%。20.【答案】變大;下;潛水艇【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進行分析: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將上浮,最終漂浮,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物體懸浮是,浮力等于重力;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窘獯稹坑昧δ笸饷娲笃孔?,瓶內空氣被壓縮,瓶內空氣把水壓入小藥瓶內,使小瓶中的水質量變大,此時由于整個小藥瓶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會發現小藥瓶會下沉。松手后,藥瓶內的壓縮空氣把水壓出來一些,整個藥瓶的重力減小,重力小于浮力,小瓶又會上升,由此可知,潛水艇與浮沉子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變自身的重力而實現沉浮的。21.【答案】(1)①②③④(2)B【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1)為了析出較大顆粒的晶體,應減慢冷卻速度,讓晶體有足夠的時間長大;雜質進入容易,會導致晶體析出速度加快,所以要避免雜質進入。(2)制備硫酸銅晶體采用的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小,溶液濃度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窘獯稹浚?)①溶液過飽和時,析出的晶體較小,所以制備飽和溶液時,要防止溶液過飽和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②在對溶液進行降溫時,晶體要慢慢析出,所以冷卻速度要緩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溫,讓溶液緩慢冷卻,此選項正確;③引入晶核,會很快析出晶體,所以選用晶體時,應使用純凈的硫酸銅,防止灰塵落入溶液,此選項正確;④過濾要快,趁熱過濾,防止飽和溶液迅速冷卻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故答案為:①②③④。(2)A、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故A不符合題意;B、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故B符合題意;C、在整個過程中,溫度發生改變,所以硫酸銅的溶解度發生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D、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溶液質量分數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①溶液過飽和時,析出的晶體較小,所以制備飽和溶液時,要防止溶液過飽和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 ②在對溶液進行降溫時,晶體要慢慢析出,所以冷卻速度要緩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溫,讓溶液緩慢冷卻,此選項正確;③引入晶核,會很快析出晶體,所以選用晶體時,應使用純凈的硫酸銅,防止灰塵落入溶液,此選項正確;④過濾要快,趁熱過濾,防止飽和溶液迅速冷卻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故選①②③④。(2)A. 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 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此選項符合題意;C. 在整個過程中,溫度發生改變,所以硫酸銅的溶解度發生改變,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 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溶液質量分數減小,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2.【答案】(1)增大(2)蒸發【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解析】【分析】(1),溶質的質量減小或溶劑的質量增大,都會導致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2)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得晶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一般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多的方式獲得晶體。【解答】(1)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右側海水中的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所以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增大。(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1)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右側海水中的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所以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增大;(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23.【答案】水平平衡;0.2【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公式計算塑料塊的密度,由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下沉,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懸浮,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漂浮判斷塑料塊的沉浮狀態,再根據沉浮狀態判斷浮力大小。【詳解】塑料塊的密度==0.8g/cm3,由ρ<ρ水可知,放手后塑料塊會漂浮在水中,因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所以,由的變形式F=p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相等,則放手后容器最終將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F浮=G=mg=20×10-3kg×10N/kg=0.2N。24.【答案】(1)3:10(2)E【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溶解度指的是某溫度下,100g溶解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根據圖像讀出溶解度,即為溶質的質量。(2),整個過程中溶劑的質量均不變,所以判斷溶質質量分數是否相同,實際比較的是溶質的質量是否相同,結合圖像和流程圖進行分析?!窘獯稹浚?)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為30g,則將50g乙物質放入100g取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質與將溶劑的質量比為30g:100g=3:10。(2)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則B溶液是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B溶液升溫到40℃時溶解度增大,甲繼續溶解,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此時變為C溶液,所以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40℃時,甲的溶解度為50g,所以溶液D中溶質質量增多,溶質質量分數增大。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所以E溶液為20℃時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與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因此上述實驗過程中所得的溶液中E溶液與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1)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為30g,則將50g乙物質放入100g取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質與將溶劑的質量比為30g:100g=3:10。(2)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則B溶液是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B溶液升溫到40℃時溶解度增大,甲繼續溶解,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此時變為C溶液,所以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40℃時,甲的溶解度為50g,所以溶液D中溶質質量增多,溶質質量分數增大。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所以E溶液為20℃時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與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因此上述實驗過程中所得的溶液中E溶液與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25.【答案】300g;【知識點】重力的大??;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計算物體的重力,物體浸沒,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解答】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則物體浸沒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則物體的體積為26.【答案】【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由于容器的底面積相同,所以液面高度變化的關系等于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比較的是物體在熔化前后受到浮力大小?!窘獯稹緼圖中全是冰,熔化前后質量不變,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壓強不變,根據可知,液面高度不變;B圖中冰里有木塊,當冰熔化后,木塊漂浮,冰熔化前后總質量不變,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壓強不變,根據可知,液面高度不變;C圖中冰里有鐵釘,開始整體漂浮,熔化后,鐵釘沉底,導致整體受到的浮力變小,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變小,壓強變小,根據可知,液面高度變?。?br/>D圖中全是冰,后來漂浮雖然浮力不變,但冰熔化后的體積大于原來排開的液體體積,故液面上升。因此、、、的大小關系是。27.【答案】③;⑤③④②①;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③【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測量藥品的質量時,應把藥品放在左盤,若將藥品放在右盤在,則藥品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減去游碼的質量。(2)按計劃稱量特定質量的藥品時,通過調節藥品的質量來調平天平,不能改變砝碼或移動游碼。(3)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質的質量偏小或溶劑的質量偏大。【解答】(1)稱量固體的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③中藥品與砝碼位置顛倒,故圖中一處明顯錯誤的操作是③,用固體配制溶液時,步驟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故正確的順序是⑤③④②①。(2)糾正錯誤后,若用固體氯化鈉和水配制,用已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發現指針偏右,則說明氯化鈉質量不足,接下來的操作是應該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3)①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讀數偏大,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大于16%,故不正確;②所用砝碼有部分銹蝕情況,稱量的氯化鈉的質量偏大,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大于16%,故不正確;③盛裝溶液的試劑瓶用蒸餾水潤洗,相當于把溶液稀釋了,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小于16%,故正確;④在轉移所配溶液的過程中,有部分溶液灑落,溶液具有均一性,氯化鈉質量分數不變,故不正確。故答案為:③。28.【答案】(1)D(2)蒸發皿(3)A;B;D【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解析】【分析】(1)過濾時要先將濾紙對折兩次,玻璃棒放在三層濾紙一側。(2)步驟⑤將濾液轉化為精鹽,開始該步驟為蒸發結晶,可知還需要蒸發皿,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過熱,造成液體飛濺。(3)精鹽的制得率偏低,可能是因為氯化鈉在實驗過程中有損失?!窘獯稹浚?)由圖可知,操作④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為過濾操作,該操作中,將濾紙兩次對折,撐開呈圓錐狀,一側有三層濾紙,另一側只有一層濾紙,則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D。故答案為:D。(2)操作⑤將濾液中的氯化鈉轉化為固體得到精鹽,該操作為蒸發,該操作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坩堝鉗外,還帶要用到蒸發皿。故答案為:蒸發皿。(3)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稱得的精鹽的質量偏大,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大,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高,選項錯誤;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故答案為:ABD。(1)由圖可知,操作④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為過濾操作,該操作中,將濾紙兩次對折,撐開呈圓錐狀,一側有三層濾紙,另一側只有一層濾紙,則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D,故填D。(2)操作⑤將濾液中的氯化鈉轉化為固體得到精鹽,該操作為蒸發,該操作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坩堝鉗外,還帶要用到蒸發皿,故填蒸發皿。(3)A 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B 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C 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稱得的精鹽的質量偏大,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大,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高,選項錯誤;D 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故填ABD。29.【答案】(1)減小;增大;(2)便于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3)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律【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稱重法測浮力時,浮力=重力-拉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則拉力越??;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B測量的是排開液體的重力,所以將變大。(2)改進后可同時觀察浮力和液體重力。(3)為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規律,應使用不同體積的物體和不同密度的液體進行重復實驗。【解答】(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 力變大,浮力,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因此會減小。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根據阿基 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2)改進試驗中,使用可調節的平臺,可以形象觀察到物體溢出液體體積的變化,把水變為紅色是為了增加可見度,使用鐵架臺是為了固定彈簧秤方便老師講解。(3)實驗中為了得到普遍規律,需要進行多次實驗。(1)[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 力變大,浮力,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因此會減小。[2]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3]根據阿基 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2)改進試驗中,使用可調節的平臺,可以形象觀察到物體溢出液體體積的變化,把水變為紅色是為了增加可見度,使用鐵架臺是為了固定彈簧秤方便老師講解。(3)實驗中為了得到普遍規律,需要進行多次實驗。30.【答案】(1)①②④(2);c;丙;B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固體的溶解性只與溶質、溶劑的種類及溫度有關。(2)由圖可知,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將低,所以升高溫度,c有晶體析出,可知甲中溶質為c;40℃時,a的溶解度最大,可知乙中的溶質為a,則丙中溶質為b。【解答】(1)比較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知道在第一組實驗中只有溶劑不同,其它條件都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組實驗研究的因素是溶劑種類;第二組只有溶質的種類不同,從而溶解的質量不同,第二組研究的是溶質的種類對固體溶解性的影響的;比較第二組和第三組的數據可以知道,在不同的溫度下相等質量的水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溫度也可以影響固體物質的溶劑能力,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是溫度、溶劑種類和固體物質的種類即:①②④。(2)①小于30℃時,b的溶解度大于a。大于20℃時,a的溶解度大于c,t的范圍為大于20℃,小于30℃,所以溶解度關系為b>a>c時的溫度大于20℃,小于30℃;②狀態2對應溫度為20℃,狀態3對應溫度為40℃,甲升溫后燒杯內固體增加,則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甲中是c物質的溶液;③20℃時,溶解度b>a=c,則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b溶質較多,對應溶劑最少。升溫后溶劑質量不變,則b物質對應的燒杯中溶劑最少。a、b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則溶劑質量相等的兩種飽和溶液中,能溶解的a物質大于b物質。20℃時,等質量的a、b飽和溶液中,a的溶劑較多,所以如果加入等量固體溶質,一份全部溶解、一份有剩余,則全部溶解的是a,有剩余的是b。則乙中是a物質的溶液,丙中是b物質的溶液,40℃時,燒杯丙中的溶液中溶劑最少;④甲是c物質的溶液,乙是a物質的溶液,丙是b物質的溶液。20℃時,溶解度b>a=c,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b(丙)>a(乙)=c(甲),所以丙(狀態1)>乙(狀態1)=甲(狀態1)。該溫度加入相同質量的固體溶質,但固體溶質不會溶解也不會析出,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升高溫度到40℃后,c的溶解度變小,會析出晶體,則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甲(狀態3)。假設升溫后丙(b)中加入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此時可以確定溶質質量分數乙(狀態3)<丙(假設),但此時丙中有固體剩余,所以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A、甲(狀態1)=甲(狀態2),故A錯誤;B、乙(狀態1)>甲(狀態3),故B正確;C、乙(狀態2)=甲(狀態1),故C正確;D、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故D錯誤。故答案為:BC。(1)比較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知道在第一組實驗中只有溶劑不同,其它條件都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組實驗研究的因素是溶劑種類;第二組只有溶質的種類不同,從而溶解的質量不同,第二組研究的是溶質的種類對固體溶解性的影響的;比較第二組和第三組的數據可以知道,在不同的溫度下相等質量的水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溫度也可以影響固體物質的溶劑能力,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是溫度、溶劑種類和固體物質的種類即:①②④;(2)①小于30℃時,b的溶解度大于a。大于20℃時,a的溶解度大于c,t的范圍為大于20℃,小于30℃,所以溶解度關系為b>a>c時的溫度大于20℃,小于30℃;②狀態2對應溫度為20℃,狀態3對應溫度為40℃,甲升溫后燒杯內固體增加,則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甲中是c物質的溶液。③20℃時,溶解度b>a=c,則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b溶質較多,對應溶劑最少。升溫后溶劑質量不變,則b物質對應的燒杯中溶劑最少。a、b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則溶劑質量相等的兩種飽和溶液中,能溶解的a物質大于b物質。20℃時,等質量的a、b飽和溶液中,a的溶劑較多,所以如果加入等量固體溶質,一份全部溶解、一份有剩余,則全部溶解的是a,有剩余的是b。則乙中是a物質的溶液,丙中是b物質的溶液,40℃時,燒杯丙中的溶液中溶劑最少;④甲是c物質的溶液,乙是a物質的溶液,丙是b物質的溶液。20℃時,溶解度b>a=c,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b(丙)>a(乙)=c(甲),所以丙(狀態1)>乙(狀態1)=甲(狀態1)。該溫度加入相同質量的固體溶質,但固體溶質不會溶解也不會析出,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升高溫度到40℃后,c的溶解度變小,會析出晶體,則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甲(狀態3)。假設升溫后丙(b)中加入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此時可以確定溶質質量分數乙(狀態3)<丙(假設),但此時丙中有固體剩余,所以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A、甲(狀態1)=甲(狀態2),錯誤;B、乙(狀態1)>甲(狀態3),正確;C、乙(狀態2)=甲(狀態1),正確;D、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錯誤。故選BC。31.【答案】(1)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2)增強水的導電性;丙組(3)解:反應前硫酸的質量=60克×10%=6克電解水后,硫酸溶液的質量=6克÷12%=50克則實驗過程中被電解的水的質量=60克 50克=10克答:實驗過程中被電解的水的質量為10克。【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解析】【分析】(1)水電解時產生的氫氣的體積是氧氣的兩倍,可知甲中氣體為氫氣,乙中氣體為氧氣。氫氣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硫酸或氫氧化鈉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較快電解速度。(3)根據電解前后硫酸即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計算。【解答】(1)由圖可知,乙管中生成的氣體的體積較小,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檢驗乙管中產生氣體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故答案為: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2)電解水實驗中,硫酸不參與反應、其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增強水的導電性。電解水實驗中,生成的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實驗中,水參加反應,逐漸減少,硫酸不參加反應,則反應后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應增加,由圖可知,四組同學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合理的是丙組。故答案為:丙組。(1)由圖可知,乙管中生成的氣體的體積較小,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檢驗乙管中產生氣體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故填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2)電解水實驗中,硫酸不參與反應、其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加快反應速率,故填增強水的導電性;電解水實驗中,生成的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實驗中,水參加反應,逐漸減少,硫酸不參加反應,則反應后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應增加,由圖可知,四組同學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合理的是丙組,故填丙組。(3)見答案。32.【答案】(1)60℃,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則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鉀,此時試管內的溶液的質量分數為:。(2)10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9.8g。在100℃時蒸發掉 20g水,則溶液中水的質量為70g-20g=50g;則該溫度下的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9.9g,則維持該溫度過濾,得到的晶體質量為25g-19.9g=5.1g。(3)20~30℃【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溶解度的定義:某溫度下,100g溶解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求解。(2)結合溶解度的定義求得對應質量的溶劑中最多能溶解溶質的質量,用加入的氯化鈉的質量鍵入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即為析出晶體的質量。(3)降低溫度,溶解度變小,飽和溶液中,結合表中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進行分析?!窘獯稹浚?)0℃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分別是38.4g、169g,現有硝酸鉀和氯化鈉晶體各40g,分別加到100g、80℃的水中充分溶解,分別最多能溶解169g、38.4g,得到溶液A、B,則氯化鈉溶液為飽和溶液。若要使A、B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即應控制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在20~30℃之間,氯化鈉從36.0g增加到36.6g,硝酸鉀從31.6g增加到63.9g,兩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之間,則應將A、B兩溶液的溫度至少降至20~30℃的范圍內。(1)見答案;(2)見答案;(3)0℃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分別是38.4g、169g,現有硝酸鉀和氯化鈉晶體各40g,分別加到100g、80℃的水中充分溶解,分別最多能溶解169g、38.4g,得到溶液A、B,則氯化鈉溶液為飽和溶液。若要使A、B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即應控制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在20~30℃之間,氯化鈉從36.0g增加到36.6g,硝酸鉀從31.6g增加到63.9g,兩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之間,則應將A、B兩溶液的溫度至少降至20~30℃的范圍內。33.【答案】(1)不變(2)①由圖乙知道,當物塊沒有浸入水中時,物塊的重力等于繩的拉力,即②當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繩的拉力F2=9N,由G=mg知道,物塊的質量物塊浸沒中水中時受到的浮力③由知道,物塊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物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塊自身的體積,即物塊的密度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由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時,浮力不變。(2)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重力=拉力+浮力,浸沒時,浮力最大,此時拉力最小,為9N,完全離開水面后浮力為零,拉力最大,等于重力等于14N,則最大浮力為14N-9N=5N,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物體的體積,結合重力和密度公式可求得物體的密度。【解答】(1)“同濟飛魚”在水下巡游時,由于排開液體體積不變,則其浮力大小不變。(1)“同濟飛魚”在水下巡游時,由于排開液體體積不變,則其浮力大小不變。(2)①由圖乙知道,當物塊沒有浸入水中時,物塊的重力等于繩的拉力,即②當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繩的拉力F2=9N,由G=mg知道,物塊的質量物塊浸沒中水中時受到的浮力③由知道,物塊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物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塊自身的體積,即物塊的密度34.【答案】當鐵塊在木塊的上方時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木將木塊和鐵塊看作整體,由漂浮條件可知,此時整體受到的浮力F浮=G木+G鐵A由F浮=ρ水gV排和G=mg=ρVg得到ρ水gV木=ρ木gV木+ρ鐵gV鐵A則當鐵塊在木塊下方時,整體懸浮,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木+V鐵B)F浮'=G木+G鐵B即ρ水g(V木+V鐵B)=ρ木gV木+ρ鐵gV鐵B則A、B兩鐵塊的體積比【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由沉浮條件可知,物體分別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別列出浮力與鐵塊體積的關系式,進行比值計算。1 / 1浙江省杭州市錦繡育才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卷1.(2024八上·杭州月考)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A.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B.大氣水、江河水、湖泊水C.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水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物質之一,它參體內內各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同時又是體內進行生化反應的良好場所,因為各種營養物質必須先溶解於水,然後才能通過種各種液體運往全身各種組織器官和細胞中,以發揮自身的作用。我國水資源并不豐富,世界很多地區依舊是缺水,水對人類很重要,因此節約用水。【解答】河流對人類有重要意義,除了生活和農業用水外,還具有航運,防洪,灌溉,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功能。湖泊具有調節河川徑流、發展灌溉、提供工業和飲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溝通航運,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以及開發礦產等多種功能,淺層地下水比如井水也能為人利用,因此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2024八上·杭州月考)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br/>A.過濾 B.溶解C.取固體藥品 D.蒸發【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用玻璃棒攪拌時,玻璃棒不能接觸杯底和杯壁?!窘獯稹緼、過濾實驗中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的邊緣,漏斗內液體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傾倒液體時,燒杯嘴緊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緊靠在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接受的燒杯,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溶解時為加快溶解的速度,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為防止藥品被污染,取用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故C錯誤,符合題意;D、蒸發溶液時,用玻璃棒不斷地進行攪拌,以免局部溫度過高液體飛濺,圖中操作正確,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物質依次為懸濁液、乳濁液、溶液的一組是( )A.牛奶、白酒、石灰水B.泥漿水、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食鹽水C.酒精、泥漿水、汽水D.礦泉水、自來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答案】B【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懸濁液:固體顆粒分散在液體中;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懸濁液和乳濁液久置均會分層,溶液均一穩定,不會分層?!窘獯稹緼、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屬于乳濁液,故A錯誤;B、泥漿水是難溶性固體顆粒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屬于懸濁液,煤油是不溶于水的液體,則煤油和水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食鹽水是食鹽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正確;C、酒精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不屬于乳濁液,泥漿水是難溶性固體顆粒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屬于懸濁液,故C錯誤;D、礦泉水是多種易溶于水的礦物質與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D錯誤。故答案為:B。4.(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以改變背心的體積大小來實現浮沉。下列對潛水員分析正確的是( )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小C.對背心進行放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答案】A【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液體深度p=ρgh,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浮力,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深度無關,所以物體浸沒后,深度加深,浮力不變。【解答】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深度增加,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故A正確;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深度不變,由p=ρgh知道,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故B錯誤;C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大,由知道,浮力變大,對背心進行放氣后,排開液體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故CD錯誤。故答案為:A。5.(2024八上·杭州月考)生話中的下列現象,不能說明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的是( )A.揭開啤酒蓋,有大量的泡沫溢出B.喝下汽水感到氣體沖到鼻腔C.燒開水時,沸騰前有氣泡逸出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魚常浮出水面【答案】A【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及壓強有關,溫度越高、壓強越小,氣體的溶解度越大?!窘獯稹緼、揭開啤酒蓋,瓶內壓強變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有大量的泡沫溢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故A符合題意;B、喝下汽水感到氣體沖到鼻腔,是由于胃內的溫度高,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而導致的,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B不符合題意;C、燒開水時,沸騰前有氣泡逸出,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水中溶解的氣體的溶解度減小,因此有氣泡冒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C不符合題意;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魚常浮出水面,是因為氣溫高,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而導致的,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2024八上·杭州月考)為拓展能量來源,我國推廣種植一種“生物柴油”樹——麻瘋樹,其果實內含有果仁油。果仁油常用有機溶劑通過浸取法提取,主要過程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粉碎果仁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B.加熱溶解時溫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變大C.過濾利用了果仁油與濾渣的溶解性不同D.蒸發過程中果仁油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答案】D【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溶質質量減小或溶劑質量增大,溶質的質量分數將減小?!窘獯稹緼、粉碎果仁增大與有機溶劑接觸面積,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示信息可知,加熱溶解時溫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變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果仁油能溶解于有機溶劑中,而濾渣不溶于有機溶劑,則過濾利用了果仁油與濾渣的溶解性不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蒸發過程中,有機溶劑蒸發,果仁油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右盤,調節天平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向溢水杯里輕放一個密度比水小的蠟塊,待蠟塊靜止,排開的水全部流入量筒后(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B.蠟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蠟塊的重力C.量筒中水的質量小于蠟塊的質量D.量筒中水的體積等于蠟塊的體積【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蠟塊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可知排開水受到的重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即左側總重力不變,壓力不變,所以天平仍然平衡。【解答】AB、由于蠟塊漂浮在水中,由沉浮條件可知,蠟塊受到的浮力等于蠟塊的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蠟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重力,等量代換可得,蠟塊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重力,所以天平指針仍指向分度盤中央刻度,故A正確,B錯誤;C、由于蠟塊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重力,由可得,量筒中水的質量等于蠟塊的質量,故C錯誤;D、由于量筒中水的質量等于蠟塊的質量,水的密度大于蠟塊的密度,由可得,量筒中水的體積小于蠟塊的體積,故D錯誤。故答案為:A。8.(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把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示數為2.5N,再將石塊浸沒在鹽水中,示數變為1.5N,利用以上信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br/>A.石塊的體積 B.排開鹽水的重力C.石塊的密度 D.鹽水的密度【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稱重法測浮力時,浮力=重力-拉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可求得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窘獯稹緽、由題意可知:可以用稱重法求出石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即排開鹽水的重力F浮=G排=G-F拉=2.5N-1.5N=1N故B符合題意;AD、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鹽水gV排可知,題目中要想求石塊的體積得知道鹽水的密度,但是題中不知道鹽水的密度,所以不能求出石塊的體積,故AD不符合題意;C、雖然知道石塊的重力能求出石塊的質量,但是不知道石塊的體積,所以同樣不能求出石塊的密度,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9.(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關電解水和海水淡化的說法,合理的是( ?。?br/>A.電解水和海水淡化過程中,水分子均發生了變化B.圖中①②③所示氣體,依次為氧氣、氫氣和水蒸氣C.從電解水實驗可知,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中食鹽的質量分數會變大【答案】D【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凈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電解水時,與負極相連的一側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與正極相連的一側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解答】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水分子發生了變化,海水淡化水分子未發生變化,故A不正確;B、①是氫氣,②是氧氣,③是水蒸氣,故B不正確;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C不正確;D、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水的質量減少,剩余海水中食鹽的質量分數會變大,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2024八上·杭州月考)在一定條件下,物體能在水中上浮。圖示物體在上浮前后靜止時,所受浮力相同的是( ?。?br/> A.圖甲中沉底的湯圓,煮熟后上浮并浮出水面B.圖乙中潛水艇排出水艙中水后,上浮并浮出水面C.圖丙中往清水中加鹽,沉底的雞蛋上浮后并浮出水面D.圖丁中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船體上的吃水線 W線上浮后并浮出水面【答案】D【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進行分析: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時,浮力等于重力,當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解答】A、沉入鍋底的湯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加熱一段時間后,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湯圓的體積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湯圓上浮,故A錯誤;B、潛水艇排出水艙中水后浮出水面,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排開液體體積變小,浮力變小,故B錯誤;C、雞蛋剛開始沉在水底,浮力小于重力,往清水中加鹽,沉底的雞蛋上浮后并浮出水面,最終雞蛋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浮力變大,故C錯誤;D、輪船從長江駛入大海,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輪船重力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浮力不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D。11.(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在室溫下,廣口瓶中盛有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木塊漂浮在硝酸鉀溶液中。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br/>A.木塊上浮 B.硝酸鉀溶液溫度上升C.U形管的左側液面下降 D.瓶底的硝酸鉀固體增多【答案】D【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解析】【分析】 據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溫度降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有硝酸鉀晶體析出,進行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時,硝酸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熱,使得廣口瓶中的液體溫度降低,此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則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的密度變小。A. 木塊始終漂浮在液面上,則它所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ρgV排可知,溶液密度變小,則V排變大,所以木塊下沉,故A錯誤;B. 由于硝酸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熱,硝酸鉀溶液溫度降低,故B錯誤;C.廣口瓶中溫度降低,壓強變小,在則U形管的左側液面上升,故C錯誤;D. 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減小,因此有硝酸鉀晶體析出,瓶底的硝酸鉀固體增多,故D正確。故選D。12.(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將一支試管口朝下插入水中,管內封閉有一定量的空氣,在某一溫度時恰好懸浮在水中,當水的溫度降低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試管加速下沉 B.試管勻速下沉C.試管加速上浮 D.試管仍懸浮【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進行分析:當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時,浮力等于重力,當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窘獯稹恳驗樵嚬軕腋?,所以試管受到的浮力等于試管的重力;當水溫降低時,管內空氣受冷體積收縮,則排開水的體積變小,由知道,試管受到的浮力將變減??;而試管受到的重力不變,則試管受到的浮力小于自重,試管將加速下沉,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3.(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a中混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恒溫蒸發的方法提純B.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C.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關系是:D.在t2℃時,將30g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80g【答案】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某溫度下,100g溶劑中最多能溶解溶質的質量,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隨溫度變化較大,一般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式獲得晶體,若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得晶體。【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a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使其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c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使其飽和溶液析出晶體應采用升溫結晶的方法,故A錯誤;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則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故B錯誤;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溶解度越大,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因此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關系是:a>b>c,故C正確;D、在t2℃時,a的溶解度是50g,則50g水最多能溶解25g的a物質,因此將30g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質量為75g,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2024八上·杭州月考)注射用鏈霉素的實驗藥液配制方法如下:把1.0g鏈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①;取0.1mL溶液①,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②;取0.1mL溶液②,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③;取0.2mL溶液③,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④;最終得到的實驗藥被中,鏈霉素的質量分數為(由于整個過程中藥液很稀,密度近似看作)( ?。?br/>A.25% B.0.05% C.0.25% D.2.5%【答案】B【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溶液均一穩定,取出的0.1m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與取出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按公式進行計算。【解答】整個過程中藥液很稀,密度近似看作,4.0mL溶液的質量為:4.0mL×1g/mL =4.0g,則①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0.1mL溶液的質量為0.1g,1.0mL溶液的質量為1.0g,則溶液②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溶液③的溶質質量分數為:=0. 25%。溶液④的溶質質量分數為:=0.05%。故答案為:B。15.(2024八上·杭州月考)將一底面積為的長方體木塊用細線拴在一個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級慢加水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如圖甲所示,在此整個過程、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容器中水的深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各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細線的長度為7cmB.該木塊的體積為C.該木塊的重力為15ND.當水深為22cm時,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6N【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剛開始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著水的加入不斷增大,說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斷增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斷增大,說明物體仍沉底;9至16cm,壓強不變,說明深度不變,可知此時物體處于漂浮狀態,16cm后壓強又逐漸增大,說明深度加深,可知16cm時繩子剛好拉直?!窘獯稹緼、由圖乙知道,在9cm~16cm內,木塊開始離開底部到細線拉直,一直處于漂浮狀態,故細線的長度為L=16cm-9cm=7cm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漂浮時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900Pa,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為L1=9cm不變;當水面的高度為16cm時細線剛好張緊,線的拉力為零,直至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此時水面的高度為22cm;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ˊ=900Pa,所以木塊的高度則木塊的體積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木塊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故C錯誤,符合題意;D、木塊全部淹沒時受到的浮力最大為由力的平衡條件知道,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為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6.(2024八上·杭州月考)圖所示為“水循環示意圖” ,回答問題:(1)圖中各序號分別代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序號①表示的環節是 。(2)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ㄟx填數字)施加影響。(3)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隨手關閉水龍頭 B.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C.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D.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答案】水汽輸送;⑤;AC【知識點】水循環;水體污染和防治;水資源的保護【解析】【分析】(1)①是水汽輸送,②是降水,③是蒸發,④是降水,⑤是地表徑流。(2)南水北調改變的是地表徑流。(3)隨手關水龍頭和植樹造林,涵養水源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解答】(1)①環節是海洋上空的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屬于水汽輸送環節。(2)“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⑤地表徑流環節。(3)A、隨手關閉水龍頭可以節約用水,故A正確;B、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會污染河水,故B錯誤;C、植樹造林,涵養水源可以保護水資源,故C正確;D、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造成水污染,故D錯誤。故答案為:AC。17.(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甲為某同學過濾學校附近某河水的操作示意圖。(1)過濾時,玻璃棒起的作用是 。(2)同學過濾后,發現濾液仍很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懗鲆粭l即可)。(3)該同學根據過濾的原理,改進了過濾器如圖乙,其中 起吸附的作用。經過過濾得到清澈的水,得到的水是 ?。ㄌ睢凹儍粑铩被颉盎旌衔铩保?br/>【答案】(1)引流(2)濾紙破損(合理即可)(3)活性炭;混合物【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玻璃棒的作用:引流和攪拌,在過濾時定的作用是引流,在溶解、蒸發時的作用是攪拌。(2)過濾后仍渾濁,可能是濾紙破損、濾液高度高于濾紙邊緣等原因導致的。(3)活性炭能吸附懸有色物質、異味等,但不能吸附溶解在水中的微粒,水仍是混合物,經過蒸餾可以得到純凈物?!窘獯稹浚?)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同學過濾時發現濾液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或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經過以上流程凈化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因此屬于混合物。(1)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同學過濾時發現濾液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或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經過以上流程凈化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因此屬于混合物。18.(2024八上·杭州月考)牛奶中摻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質越差。小麗想通過測定密度來比較二種牛奶品質的優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計,如圖所示。(1)純牛奶是 ?。ㄟx填“溶液”、“懸濁液”或“乳濁液”);(2)分別將自制密度計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靜止后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品質較高的牛奶為 ?。ㄟx填“甲”、“乙”或“相同”);(3)使用中,發現細鐵絲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這一杯牛奶密度(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不變),則測得密度與原來相比 ?。ㄟx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乳濁液(2)乙(3)偏小【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1)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形成的是乳濁液,久置會分層。(2)密度計刻度下大上小,即對應刻度越下面的液體密度越大。(3)密度計在測量液體的密度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可知兩種情況下浮力大小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鐵絲放入試管,試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刻度向上移?!窘獯稹浚?)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因此為乳濁液。(2)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當浮力相同時,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3)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可知,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 變。根據可知,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可知,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純牛奶為不溶于水的液體,因此為乳濁液。(2)密度計始終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當浮力相同時,密度計在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小,則乙的密度較大,品質較高。(3)細鐵絲在外面時和在里面時,密度計的總重力不變,根據可知,它們受到的總浮力不 變。根據可知,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當細鐵絲在外面時,密度計排開液體的 體積等于鐵絲的體積與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之和 ;而鐵絲在里面時,只有玻璃管排開液體,比較可知,玻璃管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即液面所對的刻度靠上,即測出密度偏小。19.(2024八上·杭州月考)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所示是對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以及同一小球(不吸水)在三種溶液中的浮沉情況(①、②液面不等高)。請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Ⅰ可能是 ?。ㄟx填字母)。A.降低溫度 B.加入硝酸鉀 C.恒溫蒸發水分(2)小球所受的浮力F①、F②、F③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F①F②=F③ D.F①=F②=F③(3)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20克,可知②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答案】B;D;20%【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通過加溶質、蒸發溶劑、改變溫度來實現。(2)由沉浮條件可知,物體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據此分析。(3)③中有晶體析出,說明是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溶解度不變?!窘獯稹浚?)A、降低溫度,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沒有硝酸鉀晶體析出,溶液的密度不變,小球不可能上浮,故A錯誤;B、加入硝酸鉀,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液的密度變大,小球上浮,故B正確;C、采取蒸發水可以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則溶液的密度變大,小球能上浮,但溶液的質量會減少,與圖不符,故C錯誤。故答案為:B。(2)據圖可知,小球始終漂浮,則F①=F②=F③。故答案為:D。(3)②為飽和溶液,③為飽和溶液,從②到③,燒杯底析出硝酸鉀晶體5克,整個裝置總質量減少了20克,即25g溶液中含5g硝酸鉀,②中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00%=20%。20.(2024八上·杭州月考)學習了浮力知識以后,小明制作了一個“浮沉子”,如圖。當用力捏外面大瓶子,小瓶中的水的質量會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浮沉子”會向 運動;松手后,結果相反。這個裝置與 (“密度計”、“輪船”、“潛水艇”)的工作原理類似。【答案】變大;下;潛水艇【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進行分析: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將上浮,最終漂浮,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物體懸浮是,浮力等于重力;物體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窘獯稹坑昧δ笸饷娲笃孔樱績瓤諝獗粔嚎s,瓶內空氣把水壓入小藥瓶內,使小瓶中的水質量變大,此時由于整個小藥瓶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會發現小藥瓶會下沉。松手后,藥瓶內的壓縮空氣把水壓出來一些,整個藥瓶的重力減小,重力小于浮力,小瓶又會上升,由此可知,潛水艇與浮沉子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變自身的重力而實現沉浮的。21.(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為硫酸銅晶體制備和生長的實驗:(1)為獲得較大的晶體,下列注意事項正確的有 ①制備飽和溶液時,要防止溶液過飽和而析出晶體 ②冷卻速度要緩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溫,讓溶液緩慢冷卻 ③選用晶體時,應使用純凈的硫酸銅,防止灰塵落入溶液 ④過濾要快,防止飽和溶液迅速冷卻而析出晶體(2)在整個過程中,不會發生改變的是______A.溶質的質量 B.溶劑的質量C.硫酸銅的溶解度 D.溶液質量分數【答案】(1)①②③④(2)B【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1)為了析出較大顆粒的晶體,應減慢冷卻速度,讓晶體有足夠的時間長大;雜質進入容易,會導致晶體析出速度加快,所以要避免雜質進入。(2)制備硫酸銅晶體采用的是冷卻熱飽和溶液,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小,溶液濃度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窘獯稹浚?)①溶液過飽和時,析出的晶體較小,所以制備飽和溶液時,要防止溶液過飽和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②在對溶液進行降溫時,晶體要慢慢析出,所以冷卻速度要緩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溫,讓溶液緩慢冷卻,此選項正確;③引入晶核,會很快析出晶體,所以選用晶體時,應使用純凈的硫酸銅,防止灰塵落入溶液,此選項正確;④過濾要快,趁熱過濾,防止飽和溶液迅速冷卻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故答案為:①②③④。(2)A、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故A不符合題意;B、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故B符合題意;C、在整個過程中,溫度發生改變,所以硫酸銅的溶解度發生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D、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溶液質量分數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①溶液過飽和時,析出的晶體較小,所以制備飽和溶液時,要防止溶液過飽和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 ②在對溶液進行降溫時,晶體要慢慢析出,所以冷卻速度要緩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溫,讓溶液緩慢冷卻,此選項正確;③引入晶核,會很快析出晶體,所以選用晶體時,應使用純凈的硫酸銅,防止灰塵落入溶液,此選項正確;④過濾要快,趁熱過濾,防止飽和溶液迅速冷卻而析出晶體,此選項正確。故選①②③④。(2)A. 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 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所以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此選項符合題意;C. 在整個過程中,溫度發生改變,所以硫酸銅的溶解度發生改變,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 在整個過程中,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溶液質量分數減小,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2.(2024八上·杭州月考)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一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在其左側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而其他各種微粒不能透過。請回答:(1)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ㄟx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可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 結晶(填降溫或蒸發)。【答案】(1)增大(2)蒸發【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解析】【分析】(1),溶質的質量減小或溶劑的質量增大,都會導致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2)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一般采用蒸發結晶的方式獲得晶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一般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多的方式獲得晶體。【解答】(1)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右側海水中的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所以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增大。(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1)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右側海水中的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所以右側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增大;(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由圖示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所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蒸發結晶。23.(2024八上·杭州月考)小敏將質量為20克,體積為25厘米3的塑料塊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內(圖甲),放手后容器右端下降。撤去塑料塊,往容器內緩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圖乙),將該塑料塊輕輕放入圖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終將 (選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為 牛。【答案】水平平衡;0.2【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公式計算塑料塊的密度,由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下沉,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懸浮,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漂浮判斷塑料塊的沉浮狀態,再根據沉浮狀態判斷浮力大小。【詳解】塑料塊的密度==0.8g/cm3,由ρ<ρ水可知,放手后塑料塊會漂浮在水中,因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所以,由的變形式F=p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相等,則放手后容器最終將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F浮=G=mg=20×10-3kg×10N/kg=0.2N。24.(2024八上·杭州月考)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1)20℃時,將50g乙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質與將溶劑的質量比為 (用最簡整數比表示)。(2)20℃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上述實驗過程中所得的溶液中 溶液與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答案】(1)3:10(2)E【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溶解度指的是某溫度下,100g溶解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根據圖像讀出溶解度,即為溶質的質量。(2),整個過程中溶劑的質量均不變,所以判斷溶質質量分數是否相同,實際比較的是溶質的質量是否相同,結合圖像和流程圖進行分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為30g,則將50g乙物質放入100g取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質與將溶劑的質量比為30g:100g=3:10。(2)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則B溶液是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B溶液升溫到40℃時溶解度增大,甲繼續溶解,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此時變為C溶液,所以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40℃時,甲的溶解度為50g,所以溶液D中溶質質量增多,溶質質量分數增大。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所以E溶液為20℃時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與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因此上述實驗過程中所得的溶液中E溶液與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1)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為30g,則將50g乙物質放入100g取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質與將溶劑的質量比為30g:100g=3:10。(2)由溶解度曲線圖像可知,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則B溶液是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為:,B溶液升溫到40℃時溶解度增大,甲繼續溶解,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此時變為C溶液,所以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40℃時,甲的溶解度為50g,所以溶液D中溶質質量增多,溶質質量分數增大。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2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30g,所以E溶液為20℃時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與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因此上述實驗過程中所得的溶液中E溶液與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25.(2024八上·杭州月考)為了測量硬塑料制成的鍋形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先用一圓柱形容器盛滿水,該容器底面積為(壁厚度不計)。將鍋形物體開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體漂?。ㄈ鐖D所示),溢出了的水。然后慢慢翻轉使物體浸沒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則鍋形物體的質量為 ,體積為 。【答案】300g;【知識點】重力的大??;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沉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計算物體的重力,物體浸沒,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解答】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則物體浸沒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則物體的體積為26.(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列四個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容器中的液體(和水不相溶)比水的密度大,如圖所示。當四個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B、C、D四個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別變為、、、,則、、、的大小關系是 。【答案】【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由于容器的底面積相同,所以液面高度變化的關系等于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比較的是物體在熔化前后受到浮力大小?!窘獯稹緼圖中全是冰,熔化前后質量不變,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壓強不變,根據可知,液面高度不變;B圖中冰里有木塊,當冰熔化后,木塊漂浮,冰熔化前后總質量不變,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壓強不變,根據可知,液面高度不變;C圖中冰里有鐵釘,開始整體漂浮,熔化后,鐵釘沉底,導致整體受到的浮力變小,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變小,壓強變小,根據可知,液面高度變小;D圖中全是冰,后來漂浮雖然浮力不變,但冰熔化后的體積大于原來排開的液體體積,故液面上升。因此、、、的大小關系是。27.(2024八上·杭州月考)實驗室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如圖是小軍實驗操作過程示意圖。(1)圖中一處明顯錯誤的操作是 ?。ㄌ钚蛱枺?,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 ;(2)糾正錯誤后,若用固體氯化鈉和水配制,用已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發現指針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 ??;(3)在配制16%的氯化鈉溶液的過程中,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小于16%的可能原因有 。①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②所用砝碼有部分銹蝕情況③盛裝溶液的試劑瓶用蒸餾水潤洗④在轉移所配溶液的過程中,有部分溶液灑落【答案】③;⑤③④②①;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③【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測量藥品的質量時,應把藥品放在左盤,若將藥品放在右盤在,則藥品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減去游碼的質量。(2)按計劃稱量特定質量的藥品時,通過調節藥品的質量來調平天平,不能改變砝碼或移動游碼。(3)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可能是溶質的質量偏小或溶劑的質量偏大?!窘獯稹浚?)稱量固體的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③中藥品與砝碼位置顛倒,故圖中一處明顯錯誤的操作是③,用固體配制溶液時,步驟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故正確的順序是⑤③④②①。(2)糾正錯誤后,若用固體氯化鈉和水配制,用已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時,發現指針偏右,則說明氯化鈉質量不足,接下來的操作是應該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3)①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讀數偏大,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大于16%,故不正確;②所用砝碼有部分銹蝕情況,稱量的氯化鈉的質量偏大,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大于16%,故不正確;③盛裝溶液的試劑瓶用蒸餾水潤洗,相當于把溶液稀釋了,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小于16%,故正確;④在轉移所配溶液的過程中,有部分溶液灑落,溶液具有均一性,氯化鈉質量分數不變,故不正確。故答案為:③。28.(2024八上·杭州月考)用下列實驗操作可完成兩個實驗。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______(填序號)。A. B. C. D.(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坩堝鉗外,還帶要用到 等儀器。(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現制得率較低,可能原因是______(可多選)。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答案】(1)D(2)蒸發皿(3)A;B;D【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解析】【分析】(1)過濾時要先將濾紙對折兩次,玻璃棒放在三層濾紙一側。(2)步驟⑤將濾液轉化為精鹽,開始該步驟為蒸發結晶,可知還需要蒸發皿,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過熱,造成液體飛濺。(3)精鹽的制得率偏低,可能是因為氯化鈉在實驗過程中有損失。【解答】(1)由圖可知,操作④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為過濾操作,該操作中,將濾紙兩次對折,撐開呈圓錐狀,一側有三層濾紙,另一側只有一層濾紙,則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D。故答案為:D。(2)操作⑤將濾液中的氯化鈉轉化為固體得到精鹽,該操作為蒸發,該操作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坩堝鉗外,還帶要用到蒸發皿。故答案為:蒸發皿。(3)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稱得的精鹽的質量偏大,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大,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高,選項錯誤;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故答案為:ABD。(1)由圖可知,操作④將難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了分離,為過濾操作,該操作中,將濾紙兩次對折,撐開呈圓錐狀,一側有三層濾紙,另一側只有一層濾紙,則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D,故填D。(2)操作⑤將濾液中的氯化鈉轉化為固體得到精鹽,該操作為蒸發,該操作中除用到三腳架、玻璃棒、酒精燈、坩堝鉗外,還帶要用到蒸發皿,故填蒸發皿。(3)A 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B 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C 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稱得的精鹽的質量偏大,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大,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高,選項錯誤;D 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最終得到精鹽的質量偏小,使得精鹽的制得率較低,選項正確;故填ABD。29.(2024八上·杭州月考)某校同學在學習“探究浮力大小的相關因素”這節課后,小組反復討論,改進了老師的實驗,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A、B是彈簧測力計,C為重物,D為薄塑料袋(質量不計),E是用廢棄的大號飲料瓶、帶孔橡皮塞以及彎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紅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臺,G為鐵架臺。(1)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 (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比較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選填“>”“<”或“=”)(2)通過分析,你認為改進后的裝置優點是什么? ?。▽懗鲆粭l即可)。(3)為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可以 。【答案】(1)減?。辉龃螅?br/>(2)便于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3)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律【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稱重法測浮力時,浮力=重力-拉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則拉力越小;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B測量的是排開液體的重力,所以將變大。(2)改進后可同時觀察浮力和液體重力。(3)為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規律,應使用不同體積的物體和不同密度的液體進行重復實驗。【解答】(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 力變大,浮力,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因此會減小。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根據阿基 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2)改進試驗中,使用可調節的平臺,可以形象觀察到物體溢出液體體積的變化,把水變為紅色是為了增加可見度,使用鐵架臺是為了固定彈簧秤方便老師講解。(3)實驗中為了得到普遍規律,需要進行多次實驗。(1)[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 力變大,浮力,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因此會減小。[2]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3]根據阿基 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2)改進試驗中,使用可調節的平臺,可以形象觀察到物體溢出液體體積的變化,把水變為紅色是為了增加可見度,使用鐵架臺是為了固定彈簧秤方便老師講解。(3)實驗中為了得到普遍規律,需要進行多次實驗。30.(2024八上·杭州月考)為了探究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三組實驗。因素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實驗溫度 20℃ 20℃ 20℃ 20℃ 80℃加入溶劑種類 水 酒精 水 水 水加入溶劑質量 20g 20g 10g 10g 10g加入固體種類 硝酸鉀 硝酸鉀 硝酸鉀 食鹽 硝酸鉀加入固體質量 10g 10g 10g 10g 10g溶解固體質量 6.2 g 0 g 3.1 g 3.6 g 10g(1)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是 ?。ㄌ钚蛱枺?。①溫度 ②加入溶劑種類 ③加入溶劑質量 ④加入固體種類 ⑤加入固體質量(2)在探究完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后,同學們對物質的溶解度又進入了深刻的研究。在20℃時,取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置于三個燒杯(甲乙丙)中,再分別向其中加入相同質量的相應固體溶質,將溫度升高到40℃,固體的溶解情況如圖1所示。圖2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仔細閱讀圖1和圖2回答下列問題:①三種物質溶解度關系為b>a>c時的溫度為t,則t的取值范圍是 。②燒杯甲里是 物質的溶液③40℃時,燒杯 里的溶液中溶劑最少(填“甲”或“乙”或“丙”)。④各種狀態下,各燒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一定正確的是 。A. 甲(狀態2)甲(狀態1) B. 乙(狀態1)甲(狀態3)C. 甲(狀態1)乙(狀態2) D. 乙(狀態3)丙(狀態3)【答案】(1)①②④(2);c;丙;BC【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固體的溶解性只與溶質、溶劑的種類及溫度有關。(2)由圖可知,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將低,所以升高溫度,c有晶體析出,可知甲中溶質為c;40℃時,a的溶解度最大,可知乙中的溶質為a,則丙中溶質為b。【解答】(1)比較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知道在第一組實驗中只有溶劑不同,其它條件都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組實驗研究的因素是溶劑種類;第二組只有溶質的種類不同,從而溶解的質量不同,第二組研究的是溶質的種類對固體溶解性的影響的;比較第二組和第三組的數據可以知道,在不同的溫度下相等質量的水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溫度也可以影響固體物質的溶劑能力,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是溫度、溶劑種類和固體物質的種類即:①②④。(2)①小于30℃時,b的溶解度大于a。大于20℃時,a的溶解度大于c,t的范圍為大于20℃,小于30℃,所以溶解度關系為b>a>c時的溫度大于20℃,小于30℃;②狀態2對應溫度為20℃,狀態3對應溫度為40℃,甲升溫后燒杯內固體增加,則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甲中是c物質的溶液;③20℃時,溶解度b>a=c,則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b溶質較多,對應溶劑最少。升溫后溶劑質量不變,則b物質對應的燒杯中溶劑最少。a、b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則溶劑質量相等的兩種飽和溶液中,能溶解的a物質大于b物質。20℃時,等質量的a、b飽和溶液中,a的溶劑較多,所以如果加入等量固體溶質,一份全部溶解、一份有剩余,則全部溶解的是a,有剩余的是b。則乙中是a物質的溶液,丙中是b物質的溶液,40℃時,燒杯丙中的溶液中溶劑最少;④甲是c物質的溶液,乙是a物質的溶液,丙是b物質的溶液。20℃時,溶解度b>a=c,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b(丙)>a(乙)=c(甲),所以丙(狀態1)>乙(狀態1)=甲(狀態1)。該溫度加入相同質量的固體溶質,但固體溶質不會溶解也不會析出,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升高溫度到40℃后,c的溶解度變小,會析出晶體,則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甲(狀態3)。假設升溫后丙(b)中加入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此時可以確定溶質質量分數乙(狀態3)<丙(假設),但此時丙中有固體剩余,所以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A、甲(狀態1)=甲(狀態2),故A錯誤;B、乙(狀態1)>甲(狀態3),故B正確;C、乙(狀態2)=甲(狀態1),故C正確;D、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故D錯誤。故答案為:BC。(1)比較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知道在第一組實驗中只有溶劑不同,其它條件都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組實驗研究的因素是溶劑種類;第二組只有溶質的種類不同,從而溶解的質量不同,第二組研究的是溶質的種類對固體溶解性的影響的;比較第二組和第三組的數據可以知道,在不同的溫度下相等質量的水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溫度也可以影響固體物質的溶劑能力,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是溫度、溶劑種類和固體物質的種類即:①②④;(2)①小于30℃時,b的溶解度大于a。大于20℃時,a的溶解度大于c,t的范圍為大于20℃,小于30℃,所以溶解度關系為b>a>c時的溫度大于20℃,小于30℃;②狀態2對應溫度為20℃,狀態3對應溫度為40℃,甲升溫后燒杯內固體增加,則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甲中是c物質的溶液。③20℃時,溶解度b>a=c,則相同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b溶質較多,對應溶劑最少。升溫后溶劑質量不變,則b物質對應的燒杯中溶劑最少。a、b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則溶劑質量相等的兩種飽和溶液中,能溶解的a物質大于b物質。20℃時,等質量的a、b飽和溶液中,a的溶劑較多,所以如果加入等量固體溶質,一份全部溶解、一份有剩余,則全部溶解的是a,有剩余的是b。則乙中是a物質的溶液,丙中是b物質的溶液,40℃時,燒杯丙中的溶液中溶劑最少;④甲是c物質的溶液,乙是a物質的溶液,丙是b物質的溶液。20℃時,溶解度b>a=c,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b(丙)>a(乙)=c(甲),所以丙(狀態1)>乙(狀態1)=甲(狀態1)。該溫度加入相同質量的固體溶質,但固體溶質不會溶解也不會析出,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升高溫度到40℃后,c的溶解度變小,會析出晶體,則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則:丙(狀態1)=丙(狀態2)>乙(狀態1)=乙(狀態2)=甲(狀態1)=甲(狀態2)>甲(狀態3)。假設升溫后丙(b)中加入的固體全部溶解,則此時可以確定溶質質量分數乙(狀態3)<丙(假設),但此時丙中有固體剩余,所以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A、甲(狀態1)=甲(狀態2),錯誤;B、乙(狀態1)>甲(狀態3),正確;C、乙(狀態2)=甲(狀態1),正確;D、無法判斷乙(狀態3)、丙(狀態3)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錯誤。故選BC。31.(2024八上·杭州月考)同學們用如圖的裝置進行水電解實驗。(1)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檢驗乙管中產生氣體的方法是 。(2)現有五組學生分別用60克10%的硫酸溶液通電來測定水的組成,實驗中硫酸不參與反應、其作用是 。下面是其中四組同學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你認為合理的是 。組別 氧氣體積(毫升) 氫氣體積(毫升) 終止實驗時硫酸的質量分數甲組 80 160 10%乙組 180 90 10%丙組 140 278 11%丁組 200 100 11%(3)另有戊組同學實驗后測得終止實驗時硫酸的質量分數為12%,求該組同學實驗過程中被電解的水的質量(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2)增強水的導電性;丙組(3)解:反應前硫酸的質量=60克×10%=6克電解水后,硫酸溶液的質量=6克÷12%=50克則實驗過程中被電解的水的質量=60克 50克=10克答:實驗過程中被電解的水的質量為10克。【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解析】【分析】(1)水電解時產生的氫氣的體積是氧氣的兩倍,可知甲中氣體為氫氣,乙中氣體為氧氣。氫氣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硫酸或氫氧化鈉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較快電解速度。(3)根據電解前后硫酸即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計算?!窘獯稹浚?)由圖可知,乙管中生成的氣體的體積較小,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檢驗乙管中產生氣體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故答案為: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2)電解水實驗中,硫酸不參與反應、其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增強水的導電性。電解水實驗中,生成的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實驗中,水參加反應,逐漸減少,硫酸不參加反應,則反應后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應增加,由圖可知,四組同學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合理的是丙組。故答案為:丙組。(1)由圖可知,乙管中生成的氣體的體積較小,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檢驗乙管中產生氣體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故填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乙管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乙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2)電解水實驗中,硫酸不參與反應、其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加快反應速率,故填增強水的導電性;電解水實驗中,生成的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實驗中,水參加反應,逐漸減少,硫酸不參加反應,則反應后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應增加,由圖可知,四組同學各自實驗后獲得的數據,合理的是丙組,故填丙組。(3)見答案。32.(2024八上·杭州月考)下表列出了硝酸鉀與氯化鈉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溫度 0 10 20 40 60 80 100硝酸鉀的溶解度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氯化鈉的 溶解度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1)60℃時,在裝有150g硝酸鉀晶體的試管中,加入100g水并充分振蕩,算出此時試管內的溶液的質量分數。(2)取25g氯化鈉晶體加入70g水中,加熱溶解。在100℃時蒸發掉20g水,維持該溫度過濾,計算得到的晶體質量。(3)現有80℃等量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A、B,若要使A、B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則應將A、B兩溶液的溫度降至 的范圍內。【答案】(1)60℃,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則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鉀,此時試管內的溶液的質量分數為:。(2)10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9.8g。在100℃時蒸發掉 20g水,則溶液中水的質量為70g-20g=50g;則該溫度下的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9.9g,則維持該溫度過濾,得到的晶體質量為25g-19.9g=5.1g。(3)20~30℃【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溶解度的定義:某溫度下,100g溶解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求解。(2)結合溶解度的定義求得對應質量的溶劑中最多能溶解溶質的質量,用加入的氯化鈉的質量鍵入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即為析出晶體的質量。(3)降低溫度,溶解度變小,飽和溶液中,結合表中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進行分析?!窘獯稹浚?)0℃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分別是38.4g、169g,現有硝酸鉀和氯化鈉晶體各40g,分別加到100g、80℃的水中充分溶解,分別最多能溶解169g、38.4g,得到溶液A、B,則氯化鈉溶液為飽和溶液。若要使A、B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即應控制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在20~30℃之間,氯化鈉從36.0g增加到36.6g,硝酸鉀從31.6g增加到63.9g,兩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之間,則應將A、B兩溶液的溫度至少降至20~30℃的范圍內。(1)見答案;(2)見答案;(3)0℃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分別是38.4g、169g,現有硝酸鉀和氯化鈉晶體各40g,分別加到100g、80℃的水中充分溶解,分別最多能溶解169g、38.4g,得到溶液A、B,則氯化鈉溶液為飽和溶液。若要使A、B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即應控制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在20~30℃之間,氯化鈉從36.0g增加到36.6g,硝酸鉀從31.6g增加到63.9g,兩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之間,則應將A、B兩溶液的溫度至少降至20~30℃的范圍內。33.(2024八上·杭州月考)“同濟飛魚”是我國制造的一款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機,它在空中可以像無人機一樣飛行,入水后像潛水器一樣運行(如圖甲所示)、它的質量為1.63kg,可在水下巡游約.已知g取,水的密度。(1)“同濟飛魚”在水中巡游時,下沉時浮力將 ?。ㄌ睢霸龃蟆薄皽p小”或“不變”)。(2)在某次測試“同濟飛魚”的“打撈”功能的試驗中,“同濟飛魚”懸掛著一個實心物塊A從水面以下勻速上升,直至實心物塊A勻速提升到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如圖乙所示;測試過程中,繩的拉力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不計水的阻力),如圖丙所示。求:①實心物塊A重力多大?②實心物塊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③其密度是多少?【答案】(1)不變(2)①由圖乙知道,當物塊沒有浸入水中時,物塊的重力等于繩的拉力,即②當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繩的拉力F2=9N,由G=mg知道,物塊的質量物塊浸沒中水中時受到的浮力③由知道,物塊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物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塊自身的體積,即物塊的密度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由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時,浮力不變。(2)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重力=拉力+浮力,浸沒時,浮力最大,此時拉力最小,為9N,完全離開水面后浮力為零,拉力最大,等于重力等于14N,則最大浮力為14N-9N=5N,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物體的體積,結合重力和密度公式可求得物體的密度。【解答】(1)“同濟飛魚”在水下巡游時,由于排開液體體積不變,則其浮力大小不變。(1)“同濟飛魚”在水下巡游時,由于排開液體體積不變,則其浮力大小不變。(2)①由圖乙知道,當物塊沒有浸入水中時,物塊的重力等于繩的拉力,即②當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繩的拉力F2=9N,由G=mg知道,物塊的質量物塊浸沒中水中時受到的浮力③由知道,物塊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物塊浸沒在水中時,物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塊自身的體積,即物塊的密度34.(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圖所示,一木塊上面放一塊實心鐵塊A,木塊頂部剛好與水面相齊,在同樣的木塊下面掛另一實心鐵塊B,木塊也剛好全部浸入水中,則A、B兩鐵塊的體積比為多少?【答案】當鐵塊在木塊的上方時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木將木塊和鐵塊看作整體,由漂浮條件可知,此時整體受到的浮力F浮=G木+G鐵A由F浮=ρ水gV排和G=mg=ρVg得到ρ水gV木=ρ木gV木+ρ鐵gV鐵A則當鐵塊在木塊下方時,整體懸浮,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木+V鐵B)F浮'=G木+G鐵B即ρ水g(V木+V鐵B)=ρ木gV木+ρ鐵gV鐵B則A、B兩鐵塊的體積比【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由沉浮條件可知,物體分別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別列出浮力與鐵塊體積的關系式,進行比值計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錦繡育才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錦繡育才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