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東片7校期中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東片7校期中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東片7校期中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除去水中的酒精
B.配制質量分數為15%的食鹽水
C.壓入空氣使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
D.往漏斗里吹氣使乒乓球不下落
【答案】D
【知識點】壓強的變化;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過濾用于分離互不相容的固體和液體。【解答】A、水和酒精能夠互溶,不能用過濾方法分離水和酒精,故A錯誤;
B、混合后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故B錯誤;
C、壓入空氣時,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不能使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故C錯誤;
D、往漏斗里吹氣時,乒乓球上面氣體流速大于下面氣體流速,導致乒乓球上面的壓強小于下面的壓強,從而導致乒乓球不下落,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2.(2024八上·蕭山期中)臺風多發生于夏季,屬于水循環的組成部分。如圖是水循環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臺風攜帶的大量水汽主要來自過程①
B.臺風過境處往往造成河水暴漲,是由于⑤的水量大于④的水量
C.臺風登陸時包含了過程③
D.臺風發生時,過程⑦仍在進行
【答案】B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汽輸送可以使陸地上的水資源得到補充。
【解答】A、臺風中攜帶的水汽主要來自過程①海水蒸發,故A不符合題意;
B、臺風過境處往往造成河水暴漲,是由于④的水量大于⑤的水量,故B符合題意;
C、臺風登陸時包含了過程③,故C不符合題意;
D、臺風發生時,過程⑦是蒸發作用也在進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3.(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物質屬于溶液的是(  )
A.礦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
【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解答】A. 礦泉水具有均一性、穩定性,屬于溶液,故符合題意;
B. 牛奶不穩定,屬于乳濁液,故不符合題意;
C. 冰水混合物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不符合題意;
D. 泥水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4.(2024八上·蕭山期中)電解水過程由如圖步驟的模型構成(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答案】C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又重合組合成新的分子。【解答】電解水生成氫氣、氧氣,在該化學變化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為氧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兩兩結合為氧分子,氫原子兩兩結合為氫分子。所以該反應過程的順序為②①④③。
故答案為:C。
5.(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四幅圖符合杭州氣候特點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杭州高溫和降水同期。【解答】杭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圖B符合該地的氣候特點。A是地中海氣候,C是溫帶季風氣候,D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故答案為:B。
6.(2024八上·蕭山期中)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①恒溫蒸發水分②加入氫氧化鈣③降低溫度④升高溫度(無水分蒸發)其中可行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
【解析】【分析】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或改變溫度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應通過升溫使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解答】①恒溫蒸發水分,減少溶劑,能將接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行;
②加入氫氧化鈣,使溶液中的溶質增多,可行;
③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還可以采取升高溫度的方法而不能降低溫度,不可行;
④根據③的分析可知,升高溫度可行。
綜上①②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7.(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有關對流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云、雨、雪等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
②兩極地區對流層厚度最大
③其主要熱源是地面輻射
④上部熱、下部冷,空氣對流旺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對流層:低緯17一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解答】對流層集中了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天氣復雜多變,①正確;極光和流星多出現在高層大氣,②錯誤;對流層主要是吸收地面復雜獲得熱量,所以其熱源是地面輻射,③正確;對流層的主要直接熱源是地面,因此是上部冷,下部熱,④錯誤。
故答案為:C。
8.(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所示,將5mL液體加入裝有一小粒固體的試管中充分振蕩,所得結論錯誤的是(  )
實驗編號 固體 液體 實驗現象
Ⅰ 碘 水 固體不消失
Ⅱ 碘 汽油 固體消失
Ⅲ 高錳酸鉀 水 固體消失
Ⅳ 高錳酸鉀 汽油 固體不消失
A.Ⅰ和Ⅱ對比一一碘幾乎不溶于水,卻能溶解在汽油中
B.Ⅱ和Ⅳ對比一一汽油不能溶解高錳酸鉀,卻能溶解碘
C.Ⅱ和Ⅲ對比——不同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相同
D.Ⅲ和Ⅳ對比一一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答案】C
【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溶解能力強弱與固體和液體的種類有關,相同物質在不同的液體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解答】A、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Ⅰ和Ⅱ對比,碘幾乎不溶于水,卻能溶解在汽油中,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Ⅱ和Ⅳ對比,汽油不能溶解高錳酸鉀,卻能溶解碘,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Ⅱ和Ⅲ對比,溶質和溶劑的種類均不同,不能得出不同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相同,故C符合題意;
D、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Ⅲ和Ⅳ對比,高錳酸鉀易溶于水,難溶于汽油,說明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9.(2024八上·蕭山期中)水的凈化再利用是“天宮”資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措施。“生命吸管”是一種戶外凈水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超濾膜可以過濾部分顆粒雜質,降低渾濁度
B.抗菌顆粒可以去除細菌
C.通過“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純凈水
D.椰殼活性炭可以消除異味、提升口感,這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答案】C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只有經過蒸餾才能獲得純凈水。【解答】A、超濾膜的作用是除去較大的不溶性雜質,所以超濾膜可以過濾部分顆粒雜質,降低渾濁度,故A不符合題意;
B、抗菌顆粒可以將細菌殺死而去除細菌,故B不符合題意;
C、通過“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的水中,只是除去固體雜質和微生物,還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質,不是純凈物,故C符合題意;
D、椰殼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除去異味和色素,所以椰殼活性炭可以消除異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0.(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所示,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在左邊燒杯中,放入下列哪種物質后,會在右邊導管口看見氣泡冒出(  )
A.氯化鈉 B.硝酸銨 C.蔗糖 D.氫氧化鈉
【答案】D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解析】【分析】在右邊導管出現氣泡,說明X與水接觸劇烈放熱。【解答】A、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不變,右邊導管口不會出現氣泡,故A錯誤;
B、硝酸銨溶于水,溶液溫度降低,右邊導管口會形成一段液柱,故B錯誤;
C、蔗糖溶于水,溶液溫度不變,右邊導管口不會出現氣泡,故C錯誤;
D、氫氧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升高,導致試管內氣體受熱膨脹,右邊導管口會出現氣泡,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1.(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裝滿了水,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著一只小鴨子,c水中漂浮著一只大鴨子。若把三個缸放到臺秤上稱量,則臺秤的示數(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一樣大
【答案】D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臺秤的示數等于物體的總質量,b和c中鴨子均漂浮,排開水的重力等于鴨子的重力,所以總質量不變。【解答】由于鴨子漂浮,所以,即放入鴨子后排開水的重力等于鴨子的重力,所以三個玻璃缸的總重相同,由于G=mg,所以三個玻璃缸的總質量相同,把它們分別放在臺秤上,則臺秤的示數相同。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某同學在20℃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的過程中溶解度增大
B.②→③的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C.④所得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約為24%
D.20℃時,10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鉀31.6克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13.(2024八上·蕭山期中)臭氧層保護是當今最重要的環保議題之一。如圖反映了某年9月份30~80°S平流層臭氧總量多年變化情況。讀圖可知隨著年份的推移,臭氧總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在南移
B.隨緯度的升高而遞減
C.在高緯度地區遞減明顯
D.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增加
【答案】C
【知識點】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臭氧層可以能吸收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地球上的生物的影響,氟利昂等制冷劑會導致臭氧層空洞。【解答】C、隨著年份的推移,圖中緯度范圍內臭氧總量呈下降趨勢。在30°S-50°S,各年份臭氧總量曲線坡度平緩,曲線密集;在60°S以南,各年份曲線坡度較陡,且隨緯度升高越來越稀疏。因此,無論是當年還是各年,臭氧總量在高緯地區遞減均較為明顯,故C項正確;
A、圖中各年份臭氧總量曲線的最高值南北波動變化,故A項錯誤;
B、隨著緯度增高,各年臭氧總量先升高再降低,故B項錯誤;
D、圖中信息不足,無法推斷出“隨年份增加,臭氧總量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而增加”,故D項錯誤。故答案為:C。
14.(2024八上·蕭山期中)帶橡皮塞的口服液瓶,其吸管的橫截面是如圖所示的形狀,做成這種形狀的原因是(  )
A.與眾不同 B.增大嘴唇與吸管的摩擦
C.增大吸管的機械強度 D.讓空氣順暢地進入瓶內
【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藥液被壓入口中,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解答】如圖所示形狀的吸管插入藥瓶的橡皮塞后,由于邊緣有縫隙,空氣更容易進入藥瓶內,使瓶內外氣壓保持平衡,大氣壓把藥液壓入吸管內。
故答案為:D。
15.(2024八上·蕭山期中)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下列圖示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氣體的溶解度與壓強及溫度有關,壓強越大、溫度越低,溶解度越大。【解答】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是由于胃內的溫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變小而導致的。
故答案為:B。
16.(2024八上·蕭山期中)某同學用軟瓶和礦泉水瓶制作“浮沉子”。先在軟瓶內加入適量液體并密封,再放入礦泉水瓶并使其漂浮(如圖甲),最后密封礦泉水瓶。用力擠壓礦泉水瓶,軟瓶稍有下沉但仍漂浮(如圖乙)。擠壓過程中,下列軟瓶相關量的變化圖像表達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液體的壓強;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則浮力不變。【解答】AB、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后,瓶子的體積減小,那么瓶內氣壓增大。小軟瓶受到的氣壓增大后,體積會減小,它里面的氣壓也會增大,故AB錯誤;
C、軟瓶下沉后,由于V露=V-V排
所以,軟瓶露出水面的體積減小,故C錯誤;
D、軟瓶始終漂浮在水面上,則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重力,即保持不變,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7.(2024八上·蕭山期中)若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小
B.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
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
【解析】【分析】在一定條件下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條件下不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因此要把一定質量的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向不飽和溶液硝酸鉀溶液中增加硝酸鉀至不能繼續溶解,或恒溫蒸發水至飽和,或降低溫度。
【解答】降低溫度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8.(2024八上·蕭山期中)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大橋在水下施工時,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構件。現將邊長2m的正方體沉入水中,在下沉過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為h(如圖甲),鋼繩拉力、物體所受浮力隨著h的增大而變化(如圖乙)。下列選項說法正確的是(  ) (ρ海水= 1.0×103kg/m3, g=10N/kg)
A.表示正方體構件所受浮力變化的圖像是①
B.該構件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4×104N
C.該正方體構件的質量為16噸
D.該構件的密度是1.5×103kg/m3
【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A.先分析構件下沉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因此構件受到的浮力變大,當構件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時,構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變,而鋼絲繩的拉力等于構件的重力減去浮力,即鋼絲繩對構件拉力先減小后不變,找出符合浮力變化的圖象;
B.構件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構件的體積,根據F浮=ρ水gV排求出構件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
C.根據圖乙可知當構件全部淹沒時,構件受到的浮力與拉力的關系,根據所受的拉力與浮力大小之和等于物體的重力求出物體的重力,再根據G=mg求出構件的質量;
D.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構件的密度。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正方體構件排開水的體積先變大后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正方體構件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變,則圖乙中反映正方體構件所受浮力變化的圖像是②,故A錯誤;
B.根據題意可知,構件的體積V排=V=(2m)3=8m3,
當正方體構件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構件的體積,
構件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m3=8×104N,
故B錯誤;
C.由圖乙可知,當構件浸沒后所受的拉力等于浮力,
則構件的重力G=F拉+F浮=2×8×104N=1.6×105N
由G=mg可知,構件的質量m===1.6×104kg=16t,
故C正確;
D.構件的密度===2×103kg/m3,
故D錯誤。
故選C。
19.(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是有關科學問題中的因果關系,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鐵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鐵球一定會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那么均一的,穩定的物質一定是溶液
C.飽和溶液恒溫蒸發后有固體析出,那么能恒溫蒸發析出固體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D.密度比液體小的固體漂浮在液體中,那么漂浮在該液體中的實心固體的密度一定比液體小
【答案】D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1)(4)根據浮沉條件判斷;
(2)注意分析水是否為溶液;
(3)注意蒸發時從不飽和溶液到飽和溶液的轉變。
【解答】A.鐵球能否漂浮在水面上取決于它的平均密度是否小于水的密度,故A錯誤;
B.水就是均一穩定的,但是它是純凈物,而不是溶液,故B錯誤;
C.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蒸發溶劑后會先到達飽和溶液,然后再有固體析出,故C錯誤;
D.根據浮沉條件可知,密度比液體小的固體漂浮在液體中,那么漂浮在該液體中的實心固體的密度一定比液體小,故D正確。
故選D。
20.(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某同學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圖,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塞與玻璃管之間、橡皮塞與容器口之間都是密閉的,玻璃管內的水面恰好與下端管口相平。打開閥門K,接一杯水后,關閉閥門,此時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
A.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玻璃管外的水面上升
B.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玻璃管口的水面上升
C.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容器底內表面a點的壓強減少
D.接水過程中,容器內的水中出現了氣泡
【答案】D
【知識點】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接水后,瓶內水量減少,所以水面下降,瓶內壓強減小,空氣進入容器,產生氣泡。【解答】A、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玻璃管外水量減少,所以水面下降,故A錯誤;
B、玻璃管內的水面恰好與下端管口相平,說明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等于大氣壓強,打開閥門K,由于閥門K里面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強,水會流出來,同時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減小,大氣壓將空氣通過玻璃管壓入容器內,始終保持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等于大氣壓強,關閉閥門后,玻璃管口的水面不會上升,故B錯誤;
C、容器內玻璃管口處壓強始終不變,且管口的下端仍在水中,故容器底內表面a點的壓強不變,故C錯誤;
D、玻璃管內的水面恰好與下端管口相平,說明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等于大氣壓強,打開閥門K,由于閥門K里面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強,水會流出來,同時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減小,大氣壓將空氣通過玻璃管壓入容器內,容器內的水中出現了氣泡,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21.(2024八上·蕭山期中)水是生命之源。觀察下列與水有關的圖,回答問題。
(1)如圖甲,加熱一段時間后將膠頭滴管中的紅墨水滴入回形管,則剛滴入的紅墨水將向   (填“左”或“右”)運動。
(2)圖乙是地球上各種水體的分布圖,A指的是   水。
(3)南水北調工程是將我國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長江水調往嚴重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其主要是對圖丙中哪一個環節進行干預   (填序號)。
【答案】左;海洋;⑤
【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循環
【解析】【分析】(1)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所以右側熱水會上升,左側冷水會下降,水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紅墨水向左移。
(2)地球上最多的是海洋水。
(3)人類最容易干預的環節是地面徑流。【解答】(1)如圖甲,加熱一段時間后將膠頭滴管中的紅墨水滴入回形管,水受熱膨脹沿回形管向上運動,推動紅墨水向左運動。
故答案為:左。
(2)由圖可知,A所占比例較大,為海洋水。
故答案為:海洋。
(3)南水北調工程是將我國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長江水調往嚴重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需要對圖中的徑流環節進行干預。
故答案為:⑤。
22.(2024八上·蕭山期中)“噗噗船”(如圖甲)是一種蒸汽動力小船,只要點燃蠟燭,就能讓小船開動起來,還會發出“噗噗”的聲音,其結構如圖乙所示。啟動前,先注入些水到蒸汽室,點燃蠟燭后,管口有水和氣體噴出(如圖乙)。隨后,冷水進入管內(如圖丙)。如此反復,推動小船前進,并發出“噗噗聲”。請根據所學知識,解釋“噗噗船”前進的原理。
“噗噗船”前進的原理:點燃蠟燭,由于①   ,蒸汽室內的水受熱汽化及空氣受熱膨脹。蒸汽室內②   ,大于外界的大氣壓。在內外氣壓差的作用下,金屬管口有水和氣體噴出。由于③   ,④   給了蒸汽船一個前進的動力,推動蒸汽船前進。隨著金屬管內的氣體減少及⑤   ,氣壓慢慢降低,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在內外氣壓差的作用下,金屬管口有水進入。如此往復,實現了船的前進。
【答案】熱傳遞;氣壓變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噴出的水;液化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氣體向右噴,給船一個向左的反作用力,在該反作用力額作用下,船向左運動。【解答】[1][2]根據題意可知,原理是:點燃的蠟燭,由于熱傳遞,蒸汽室內的水受熱汽化,同時空氣受熱膨脹;因此蒸汽室內氣壓變大,最后大于外界的大氣壓;在內外氣壓差的作用下,金屬管口有水和氣體噴出。
[3][4]噴出的水給了蒸汽船一個前進的動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推動蒸汽船前進。
[5]隨著金屬管內的氣體減少及遇冷液化,氣壓慢慢降低,小于外界的大氣壓。
23.(2024八上·蕭山期中)圖中的四個圓分別表示濃溶液、稀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1)通過對陰影B的分析,可得出結論   。
(2)醫生建議夏季出汗過多的時候喝些“淡鹽水”,“淡鹽水”可歸于圖中   (填“A”、“B”、“C”或“D”)。
(3)溶液由溶質和   組成。
【答案】(1)飽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C
(3)溶劑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B是飽和的稀溶液,可知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淡說明濃度不大,所以是稀溶液,應該也未達飽和,所以是不飽和溶液。
(3)常見的溶劑是水。【解答】(1)陰影B的溶液既是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可以得出飽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醫生建議夏季出汗過多的時候喝些“淡鹽水”,“淡鹽水”屬于稀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則“淡鹽水”可歸于圖中C。
(3)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1)陰影B的溶液既是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可以得出飽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醫生建議夏季出汗過多的時候喝些“淡鹽水”,“淡鹽水”屬于稀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則“淡鹽水”可歸于圖中C。
(3)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24.(2024八上·蕭山期中)為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某中學課外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他們首先向一個大水槽里灌滿水,然后松開鐵夾,水流入a、b兩管,穩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為,b管中水面的高度為,則   (填“>”“<”或“=”)再拔掉軟木塞,水流出的過程中,請你畫出a、b兩管中水面的大致高度。
【答案】=,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流速大,壓強小;由液體壓強可知,連通器中液體密度相同,則液柱高度也相同。【解答】由圖可見,a管和b管上端開口,底部連通,二者構成了連通器,并且都盛有水,因此穩定后兩管水面等高,即;拔掉右端的軟木塞后,水會向外涌出,由于b管底部較細,水的流速較大,產生的壓強小,所以b管水面比a管水面低,如右圖所示:
25.(2024八上·蕭山期中)讓我們來看看這張反映近地面氣壓高低狀況的“等壓線圖”,你應該記得很像我們以前學過的“等高線圖”,它經常出現在電視氣象節目的“天氣圖上”。試根據圖上氣壓數據進行判斷:
(1)代表風向的A、B、C、D四個箭頭,正確的是   。
(2)圖中   (填“甲”或“乙”)處天氣晴好。
(3)分析下列影響下列氣候現象的主要因素:
①冬季哈爾濱冰天雪地,海南島溫暖如春。   。
②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顯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答案】B;甲;受緯度因素的影響,哈爾濱緯度較高,海南島緯度低;受海陸因素的影響,浙江省位于沿海地區,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多;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少
【知識點】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風向指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2)乙中心氣壓低,屬于低壓控制區,常為陰雨天氣。
(3)哈爾濱和海南緯度差異大,所以氣候差異大。浙江省處于季風區,尤其是夏季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解答】(1)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所以圖中B所示風向正確。
(2)讀圖可得,甲地是高壓中心,受高氣壓的控制,該地天氣晴朗干燥。
(3)①冬季哈爾濱冰天雪地,海南島溫暖如春,其主要原因是:哈爾濱緯度較高,海南島緯度低,是緯度因素造成的。
②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顯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其主要原因是:浙江省位于沿海地區,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多;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少,是海陸因素造成的。
26.(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a)所示,重為5牛的長方體物塊漂浮在水中,其下表面積為,則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小為   帕。若將長方體物塊以圖(b)所示方式放置,比較圖(a)、(b)中物塊的下表面所受壓力和的大小,則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再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壓強。【解答】[1]長方體物塊漂浮在水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由浮力產生的原因知下表面積所受壓力的大小就等于浮力,方向相同,所受壓力方向豎直向上,下表面所受壓強為
[2]若將長方體物塊以圖(b)所示放置,長方體物塊仍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塊的重力,物塊的重力不變,所以浮力不變,由浮力產生的原因知圖 (a)(b)中物塊的下表面所受壓力。
27.(2024八上·蕭山期中)項目學習小組在食鹽溶液的學習中,通過實驗測定“析出食鹽晶體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飽和溶液的濃度),其中兩種方案的實驗過程記錄如下:(已知燒杯質量為50克,蒸發皿質量為20克,甲燒杯中含有50克蒸餾水與30克食鹽。實驗時室溫為20℃,查閱資料發現此溫度下飽和食鹽水的濃度為26.5%)
方案Ⅰ:取甲燒杯中部分溶液加入蒸發皿,墊上石棉網,用酒精燈內焰加熱蒸發結晶,發現有少量晶體濺出,當即停止加熱。相關數據記錄在如下流程中。實驗共用時18分鐘。
方案Ⅱ:用膠頭滴管直接往燒杯中逐次加入蒸餾水并充分攪拌,記錄相關數據。共用時7分鐘。
(1)如圖甲燒杯中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其依據是:   。
(2)方案Ⅰ中蒸發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其作用是   。
(3)根據方案Ⅱ的數據,計算飽和溶液的濃度。若計算結果與真實值有差異,請寫出可能原因之一是   。
【答案】(1)有固體剩余
(2)玻璃棒;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3)溶質質量分數,小于26.5%,可能是因為加水過量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充分溶解后仍有固體剩余,說明溶液已達飽和。
(2)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或引流,在蒸發結晶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
(3)。【解答】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甲燒杯中有固體剩余,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2)方案Ⅰ中蒸發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3)根據方案Ⅱ的數據,計算飽和溶液的濃度。若計算結果與真實值有差異,可能原因之一是溶質質量分數,小于26.5%,可能是因為加水過量。
(1)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甲燒杯中有固體剩余,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2)方案Ⅰ中蒸發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3)根據方案Ⅱ的數據,計算飽和溶液的濃度。若計算結果與真實值有差異,可能原因之一是溶質質量分數,小于26.5%,可能是因為加水過量
28.(2024八上·蕭山期中)某校同學在學習“探究浮力大小的相關因素”這節課后,小組反復討論,改進了老師的實驗,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A、B是彈簧測力計,C為重物,D為薄塑料袋(質量不計),E是用廢棄的大號飲料瓶、帶孔橡皮塞以及彎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紅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臺,G為鐵架臺。
(1)實驗前,在選擇A、B兩個彈簧測力計時,小組同學經過簡單的討論后,認為應選擇規格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彈簧測力計;
(2)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   (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比較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它們的大小關系是ΔFA   ΔFB(選填“>”“<”或“=”);
(3)通過分析,你認為改進后的裝置優點是什么?   (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1)相同
(2)減小;增大;=
(3)(合理即可)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相同規格的測力計分度值相同,便于讀數。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浮力越大,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越大。
(3)改進后使用兩個測力計可同時測量浮力和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更加方便。【解答】(1)在選擇A、B兩個彈簧測力計時,應選擇相同規格的便于讀數。
(2)[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稱重法得浮力為,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會減小。
[2]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
(3)調高平臺F,可觀察到物體受到的浮力隨排開液體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或溢水杯中加紅色的水,增加可見度;能同時顯示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大小;彈簧測力計上端有鐵架臺固定,彈簧測力計示數更加穩定;薄塑料袋質量不計,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直接反映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合理即可)
(1)在選擇A、B兩個彈簧測力計時,應選擇相同規格的便于讀數。
(2)[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稱重法得浮力為,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會減小。
[2]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
(3)調高平臺F,可觀察到物體受到的浮力隨排開液體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或溢水杯中加紅色的水,增加可見度;能同時顯示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大小;彈簧測力計上端有鐵架臺固定,彈簧測力計示數更加穩定;薄塑料袋質量不計,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直接反映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合理即可)
29.(2024八上·蕭山期中)對自然界中各種混合物進行分離是生產生活重要的技術,如圖A、B、C,為了除去粗鹽中泥沙等不溶性雜質制備精鹽的三個實驗步驟:
(1)B步驟的操作結束后,發現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為______。
A.濾紙破了
B.儀器①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
C.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2)C步驟中,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___。
A.移去酒精燈,停止攪拌
B.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
C.繼續加熱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燈
(3)D為蒸餾法的實驗裝置,c冷凝管中,冷水應從   (選填“A進B出”或“B進A出”)
【答案】(1)A;C
(2)B
(3)B進A出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濾液仍渾濁,說明不溶于水的雜質仍存在與濾液中,可能是因為濾紙破損或過濾時濾液過高導致的。
(2)蒸發結晶時,若將濾液蒸干,晶體容易飛濺,所以當出現大量晶體時,應撤去酒精燈,利用余溫蒸干剩余液體。
(3)冷凝管中的水下進上出,與氣體形成對流,冷凝效果更好。【解答】(1)A、濾紙破了,液體從破損處流下,濾液會仍渾濁,故A符合題意;
B、儀器①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不會影響過濾的效果,只會可能使液體濺出,故B不符合題意;
C、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液體從濾紙與漏斗夾層之間流下,濾液會仍渾濁,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
(2)在結晶操作中,不要等到全部結晶析出時再熄滅酒精燈,即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利用余溫完成剩余的結晶。
故答案為:B。
(3)D為蒸餾法的實驗裝置,c冷凝管中,冷水應從B進A出,這樣可以適當增加冷凝水停留的時間,增加冷凝效果,節約用水。
(1)A、濾紙破了,液體從破損處流下,濾液會仍渾濁,符合題意;
B、儀器①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不會影響過濾的效果,只會可能使液體濺出,不符合題意;
C、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液體從濾紙與漏斗夾層之間流下,濾液會仍渾濁,符合題意。
故選AC。
(2)在結晶操作中,不要等到全部結晶析出時再熄滅酒精燈,即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利用余溫完成剩余的結晶,故選B。
(3)D為蒸餾法的實驗裝置,c冷凝管中,冷水應從B進A出,樣可以適當增加冷凝水停留的時間,增加冷凝效果,節約用水。
30.(2024八上·蕭山期中)小樂查閱資料得知:一定質量的氣體,其壓強與其體積、溫度有關。小樂擬通過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如下實驗,探究它們之間具體有何關系?
實驗裝置:左側帶閥門的長玻璃管上端與充滿水的注射器(活塞處于最大刻度處)連通,下端位于燒瓶底部;右側短玻璃管與能測量溫度、壓強的傳感器連通,數據采集處理器能記錄和處理相關數據。燒瓶(內有體積為V0的空氣)放置在裝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功率可調的電加熱棒,通電后可給水加熱。
實驗一:①打開閥門,推動注射器活塞向燒瓶中注入適量水,②關閉閥門,開啟數據采集處理器,待溫度與水溫t1相等時,記錄氣體的壓強p和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重復①②步驟得到多組t1溫度下的壓強p與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的實驗數據。
實驗二:①將裝置恢復初始狀態;
② 待填 ,使水溫升至t2并保持不變。重復實驗一(溫度與水溫t2相等),得到多組t2溫度下的壓強p與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的實驗數據。
實驗三:……,得到多組t3溫度下的壓強p與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的實驗數據。
經數據處理后,得到如圖乙所示圖像,其中。
(1)實驗一中,第一次注入水后,燒瓶內氣體的體積V=   (用V0和V水表示)。
(2)補全第二次實驗的操作。   。
(3)依據圖乙所示圖像,氣體的壓強與其體積、溫度的關系是   (寫出1點)
(4)一空氣泡(內部氣體質量不變)從水溫不變的池塘底部逐漸上升的過程中,其浮力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
【答案】;接通電加熱棒;見解析;浮力逐漸變大
【知識點】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解析】【分析】(1)燒瓶內氣體的體積等于原有空氣的體積減去水的體積。
(2)要使水溫上升,應接通加熱棒。
(3)由圖可知,在氣體質量一定時,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解答時注意控制變量。
(4)由液體壓強的特點可知,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所以上浮時,壓強減小,氣泡的體積變大,由可知,浮力變大。【解答】(1)燒瓶(內有體積為的空氣) , 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 實驗一中,第一次注入水后,燒瓶內氣體的體積。
(2) 要探究一定質量的氣體,其壓強與其體積、溫度有關,實驗乙探究了一定溫度下,壓強與體積的關系;此實驗要探究壓強與溫度的關系,因此需接通電加熱棒,使水溫升至并保持不變,重復實驗一即可。
(3)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氣體的體積一定時,氣體的壓強隨氣體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或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氣體的溫度一定時,氣體的壓強隨氣體體積的減小而增大)。
(4) 一空氣泡(內部氣體質量不變)從水溫不變的池塘底部逐漸上升的過程中 ,深度減小,所以液體壓強減小,水泡增大,所以排開水的體積增大,導致浮力逐漸變大。
31.(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驗證水的組成的裝置。A、B是兩個連通并帶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帶活塞的尖嘴管),C為連接在A、B中間的漏斗,A、B管下端是與直流電源相連的兩個電極。實驗步驟如下:
(1)先將活塞打開,然后從C處將水倒入裝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滿水,關閉活塞后再接通電源。
(2)打開電源開關,幾分鐘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氣體的體積如圖所示。根據實驗填空:
①C管中液體的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
②B管(正極)中的氣體是   ,證明B管中的氣體的最簡便的方法   ;
(3)電解一定量的水,當其中一個電極產生5mL氣體時,另一電極產生的氣體體積可能是   mL。
【答案】上升;A、B管內匯聚氣體,氣壓變大,將水壓入C中;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B管上方尖嘴處,打開活塞,木條復燃,則該氣體為氧氣;2.5或10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2)水通電時產生氫氣和氧氣,裝置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大于大氣壓,將C中液體向外壓。產生的氣體中,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氫氣可以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3)氣體體積比為2比1,未標明氣體的種類,所以可能是氫氣,也可能是氧氣,所以另一氣體的體積有2種情況,若為氫氣,則另一氣體的體積為2.5mL,若為氧氣,則另一氣體的體積為10mL。【解答】(2)①C管中液體的液面上升,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A、B管內匯聚氣體,氣壓變大,將水壓入C中。
②水在通電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所以B管中的氣體是氧氣,證明B管中的氣體的最簡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B管上方尖嘴處,打開活塞,木條復燃,則該氣體為氧氣;
(3)電解一定量的水,當其中一個電極產生5mL氣體時,該氣體可能是氧氣,也可能是氫氣,所以另一電極產生的氣體體積可能是2.5mL或10mL。
32.(2024八上·蕭山期中)小明想測量大氣壓的大小,實驗過程如下:
(1)排出吸盤中的空氣,把它緊壓在厚玻璃板上。往小桶里慢慢加沙,直到吸盤被拉下來為止,如圖甲所示;
(2)把裝有沙的小桶放在天平的左盤,往右盤添加砝碼,并調節游碼;橫梁恢復平衡時,右盤砝碼與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桶和沙的總質量m=   g;
(3)根據上面的測量,寫出大氣壓的表達式:p=   (用m、D、g、等字母表示);
(4)小明測量結果與當時的真實氣壓相差比較大,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吸盤中的空氣沒有完全被擠出
B.接觸面沒有處理干凈
C.吸盤太小了
D.玻璃不平整,存在漏氣現象
【答案】56.2;;C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2)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表示的質量。
(3)壓力等于桶和沙子的總重力,再根據壓強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4)為了減小誤差,實驗時可用水濕潤吸盤,排盡吸盤內殘留的空氣。【解答】(2)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桶和沙的總質量。
(3)吸盤的直徑為D,大氣壓施加的壓力等于桶和沙的總重力,則大氣壓強為
(4)根據可知,S一定時,吸盤中的空氣沒有完全被擠出、接觸面沒有處理干凈、玻璃不平整, 存在漏氣現象都會造成拉力F偏小,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會偏小,而吸盤的大小不會影響測量結果,故答案為:C。
33.(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某大學學生發明的水上自行車,車下固定5個充滿氣的氣囊,每個氣囊的體積均為3.0×10-2m3,已知該水上自行車的總質量為25kg,不計車輪浸入水中的體積。
(1)當自行車停放在水面上沒人騎行時,氣囊排開水的總體積為多少?     
(2)當質量為75kg的人騎行時,固定在正中間的1個氣囊破裂,該自行車是否還能安全騎行?請通過計算說明。   
【答案】0.025m3;安全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據此計算出浮力,再根據計算排開水的體積。
(2)先計算出是剩余最大排開水的體積,再計算出能產生的最大浮力,用最大浮力與人和自行車的總重力相比,若浮力等于重力,則仍是安全的。【解答】(1)自行車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F浮= G="mg=25 kg×10 N / kg =250 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氣囊排開水的總體積為V排=F浮/ρ水g=250N/(1.0×103kg/m3×10N/kg)=2.5×10-2m3。
(2)1 個氣囊破裂后,自行車排開水的最大體積V排=4×3.0×10-2m3=0.12m3,此時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2m3=1.2×103N;自行車和人的總重:G=(m人+m車)g=(75kg+25kg)×10N/kg=1000N,由于F浮>G,所以自行車還能安全騎行。
34.(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甲是利用汽車從湖水中打撈重物的示意圖,一輛質量為1.5t的汽車通過繩子和定滑輪勻速牽引水下一個圓柱形重物。圖乙是此過程中汽車拉動重物的拉力F隨重物上升高度h的變化圖像。已知汽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汽車總重的0.1倍;繞過定滑輪的繩子對重物的拉力和對汽車的拉力大小相等。
(1)圓柱形重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2)圓柱形重物的密度;
【答案】(1)根據題意和圖乙知,重物的重力,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車的拉力,此時物體受向上的浮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重力,則此時圓柱形重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2)圓柱形重物的質量是,物體浸沒時,物體的體積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體積為,圓柱形重物的密度為。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1)由圖乙可知。最大的拉力等于重力,浸沒時浮力最大,浮力等于重力減拉力,可知此時拉力最小,即圖乙中最小值為物體浸沒時的拉力,用重力減拉力等于浸沒時的浮力。
(2)根據重力可求得重物的質量;根據浸沒時的浮力可求得重物的體積,再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重物的密度。
(1)根據題意和圖乙知,重物的重力,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車的拉力,此時物體受向上的浮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重力,則此時圓柱形重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2)圓柱形重物的質量是
物體浸沒時,物體的體積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體積為
圓柱形重物的密度為
35.(2024八上·蕭山期中)我國的耕地面積中有五分之一左右是鹽化土壤,普通水稻栽種在這類土壤中會因土壤溶液濃度過高而無法正常生長。為培育能在鹽化土壤中健康生長的耐鹽水稻,科研人員常利用一定濃度的食鹽溶液對培育的水稻幼苗進行篩選研究,裝置如題圖。
(1)為完成該研究項目,必須調查的相關數據是   。
(2)研究過程中,科研人員需配置1000克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請通過計算分析需要食鹽多少克   ?
(3)現實驗室無食鹽固體,只有500g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要如何獲得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請通過計算詳細說明   。
【答案】普通水稻的耐鹽度;配制1000克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需要食鹽的質量為:1000g×0.3%=3g;設可獲得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的質量為x,則:500g×0.9%=x×0.3%x=1500g需要水的質量為:1500g-500g=1000g,即向500g質量分數為0.9%的食鹽溶液中加入1000g水即可得到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實驗研究的是一定濃度的食鹽溶液對培育的水稻幼苗的影響,所以應調查的數據是鹽化土壤溶液的濃度或普通水稻的耐鹽度等。
(2)。
(3)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計算。【解答】(1)為完成該研究項目,必須調查的相關數據是鹽化土壤溶液的濃度或普通水稻的耐鹽度等。
36.(2024八上·蕭山期中)“拔火罐”是我國傳統醫療的一種手段。如圖所示,醫生先用點燃的酒精球加熱小罐內的空氣,鎖喉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療的部位,冷卻后小罐便緊貼在皮膚上,已知大氣壓為1.0×105Pa,小罐開口部位的面積為10cm2,罐內空氣冷卻變為室溫時其壓強為9.0×104Pa,不計小罐重力。
求:(1)罐內空氣對皮膚的壓力;
(2)皮膚對小罐的支持力。
【答案】(1)90N;(2)10N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的變式計算壓力大小,注意接觸面積的單位是.
(2)火罐對皮膚的壓力與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根據二力平衡計算出火罐對皮膚的壓力即可得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解答】(1)根據F=ps知道,罐內空氣對皮膚的壓力F內=Ps=9.0Pa10m2=90N
(2)皮膚受到的外界大氣壓力F外=p外S=1.0Pa10m2=100N
由力的平衡得火罐對皮膚的壓力F壓=F外F內=100N90N=10N
因為壓力和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F支=F壓=10N
37.(2024八上·蕭山期中)(一)可樂是青少年喜愛的飲料,但是可樂含糖量較高,經常飲用會引發肥胖,還有可能引起齲齒、糖尿病等。國際衛生組織建議人體每日攝入糖的總量不應超過50克。已知一瓶550mL的可樂含有54克糖,請回答:
(1)喝上幾口冰鎮可樂往往會打嗝,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2)求550毫升可樂中糖的質量分數   (該可樂溶液的密度約為);
(3)可樂主要由糖水和碳酸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現用含糖量10%的可樂,配制含糖量5%的低糖可樂300克,需要10%的可樂多少克   ?需加水的質量多少克   ?
(二)人類對大氣壓的認識是從真空開始的。17世紀前,人們認為自然界害怕真空。
伽利略:了解到抽水機最多能將水抽到10米,他提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 → 托里拆利:他將水銀灌滿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再把玻璃的開口端朝下插入水銀槽中,玻璃管中的水銀面下降至76厘米左右高度,得出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的產生的壓強。 → 帕斯卡:若托里拆利的結論正確,那么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水銀柱應該要低一些。他讓學生將一個充了少量氣體的氣球帶到山頂,實驗現象和他預測的一致。
馬德堡市長:做了許多有關大氣壓的實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 教師:取一個高為18cm的杯子中裝入部分水,倒置的瞬間水與輕質蓋片會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在杯口和蓋片之間形成一段液橋。相關實驗表明:空氣會從液橋進入,液橋越高空氣越容易進入,覆杯實驗成功率越低。
(1)請針對伽利略提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的觀點做出評價;   
(2)帕斯卡預測的實驗現象是   ;
(3)通過教師實驗獲得下表數據,請推測教師實驗中下列選項最不可能成功的是   ;
空氣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橋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A.B.
C.D.
(4)下列生產生活中的現象是主要由于大氣壓作用形成的是   。
A.吸塵器吸塵  B.拔火罐時皮膚凸起
C.真空壓縮袋  D.水泵抽水  E.高壓鍋內液體沸點升高
【答案】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9.8%;150g;150g;見解析;到達山頂后,氣球變大;B;ABC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一)(1)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和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溫度越大,溶解度越大。
(2)。
(3)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進行解題。
(二)(1)伽利略的觀點符合大氣壓存在的事實,所以觀點是正確的。
(2)海拔高,氣壓低,氣球內部壓強大于外界氣壓,氣球將變鼓。
(3)B中空氣柱最高,液橋高度最高,實驗失敗的可能性最大,
(4)高壓鍋的原理是液體沸點高低與大氣壓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解答】(一)(1)由于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當人喝下可樂后,氣體的溶解度減小,因此由氣體產生,往往會打嗝。
(2)可樂的質量為,550毫升可樂中糖的質量分數為。
(3)設需要10%的可樂的質量為m,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則
,解得,需要水的質量為。
(二)(1)若自然界不害怕真空,那么用抽水機可以將水抽到無限高處,但現實中無法實現,是因為大氣壓的存在,伽利略認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這也是大氣壓存在的認識,所以伽利略提出的觀點是正確的。
(2)到達山頂后,由于外界氣壓變小,氣球內部的氣壓大于外部,因此氣球變大。
(3)空氣會從液橋進入,液橋越高空氣越容易進入,覆杯實驗成功率越低,即液橋越高,實驗越不成功;從表中數據和選項可知,B選項空氣柱高度最高,其液橋高度最大,實驗不可能成功。
故答案為:B。
(4)A、吸塵器是利用電機將吸塵器內部的空氣抽走,使內部壓強小于大氣壓,灰塵等垃圾在大氣壓 的作用下被壓入吸塵器,故A符合題意;
B、拔火罐時通過燃燒使罐內氣體減少,使內部壓強小于大氣壓,身體壓強大于罐內壓強使皮膚凸起,故B符合題意;
C、真空壓縮袋,是利用電機將袋內部的空氣抽 走,使內部壓強小于大氣壓,大氣壓將袋子壓縮,故C符合題意;
D、水泵抽水時,通過葉輪轉動使泵芯形成真空, 水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上來,利用了大氣壓,故D符合題意;
E、液體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壓 力鍋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與大氣壓無關,故E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CD。
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東片7校期中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除去水中的酒精
B.配制質量分數為15%的食鹽水
C.壓入空氣使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
D.往漏斗里吹氣使乒乓球不下落
2.(2024八上·蕭山期中)臺風多發生于夏季,屬于水循環的組成部分。如圖是水循環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臺風攜帶的大量水汽主要來自過程①
B.臺風過境處往往造成河水暴漲,是由于⑤的水量大于④的水量
C.臺風登陸時包含了過程③
D.臺風發生時,過程⑦仍在進行
3.(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物質屬于溶液的是(  )
A.礦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
4.(2024八上·蕭山期中)電解水過程由如圖步驟的模型構成(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5.(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四幅圖符合杭州氣候特點的是(  )
A. B.
C. D.
6.(2024八上·蕭山期中)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①恒溫蒸發水分②加入氫氧化鈣③降低溫度④升高溫度(無水分蒸發)其中可行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有關對流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云、雨、雪等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
②兩極地區對流層厚度最大
③其主要熱源是地面輻射
④上部熱、下部冷,空氣對流旺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8.(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所示,將5mL液體加入裝有一小粒固體的試管中充分振蕩,所得結論錯誤的是(  )
實驗編號 固體 液體 實驗現象
Ⅰ 碘 水 固體不消失
Ⅱ 碘 汽油 固體消失
Ⅲ 高錳酸鉀 水 固體消失
Ⅳ 高錳酸鉀 汽油 固體不消失
A.Ⅰ和Ⅱ對比一一碘幾乎不溶于水,卻能溶解在汽油中
B.Ⅱ和Ⅳ對比一一汽油不能溶解高錳酸鉀,卻能溶解碘
C.Ⅱ和Ⅲ對比——不同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相同
D.Ⅲ和Ⅳ對比一一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9.(2024八上·蕭山期中)水的凈化再利用是“天宮”資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措施。“生命吸管”是一種戶外凈水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超濾膜可以過濾部分顆粒雜質,降低渾濁度
B.抗菌顆粒可以去除細菌
C.通過“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純凈水
D.椰殼活性炭可以消除異味、提升口感,這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10.(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所示,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在左邊燒杯中,放入下列哪種物質后,會在右邊導管口看見氣泡冒出(  )
A.氯化鈉 B.硝酸銨 C.蔗糖 D.氫氧化鈉
11.(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裝滿了水,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著一只小鴨子,c水中漂浮著一只大鴨子。若把三個缸放到臺秤上稱量,則臺秤的示數(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一樣大
12.(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某同學在20℃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的過程中溶解度增大
B.②→③的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C.④所得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約為24%
D.20℃時,10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鉀31.6克
13.(2024八上·蕭山期中)臭氧層保護是當今最重要的環保議題之一。如圖反映了某年9月份30~80°S平流層臭氧總量多年變化情況。讀圖可知隨著年份的推移,臭氧總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在南移
B.隨緯度的升高而遞減
C.在高緯度地區遞減明顯
D.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增加
14.(2024八上·蕭山期中)帶橡皮塞的口服液瓶,其吸管的橫截面是如圖所示的形狀,做成這種形狀的原因是(  )
A.與眾不同 B.增大嘴唇與吸管的摩擦
C.增大吸管的機械強度 D.讓空氣順暢地進入瓶內
15.(2024八上·蕭山期中)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下列圖示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
A. B.
C. D.
16.(2024八上·蕭山期中)某同學用軟瓶和礦泉水瓶制作“浮沉子”。先在軟瓶內加入適量液體并密封,再放入礦泉水瓶并使其漂浮(如圖甲),最后密封礦泉水瓶。用力擠壓礦泉水瓶,軟瓶稍有下沉但仍漂浮(如圖乙)。擠壓過程中,下列軟瓶相關量的變化圖像表達正確的是(  )
A. B.
C. D.
17.(2024八上·蕭山期中)若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小
B.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
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18.(2024八上·蕭山期中)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大橋在水下施工時,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構件。現將邊長2m的正方體沉入水中,在下沉過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為h(如圖甲),鋼繩拉力、物體所受浮力隨著h的增大而變化(如圖乙)。下列選項說法正確的是(  ) (ρ海水= 1.0×103kg/m3, g=10N/kg)
A.表示正方體構件所受浮力變化的圖像是①
B.該構件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4×104N
C.該正方體構件的質量為16噸
D.該構件的密度是1.5×103kg/m3
19.(2024八上·蕭山期中)下列是有關科學問題中的因果關系,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鐵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鐵球一定會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那么均一的,穩定的物質一定是溶液
C.飽和溶液恒溫蒸發后有固體析出,那么能恒溫蒸發析出固體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D.密度比液體小的固體漂浮在液體中,那么漂浮在該液體中的實心固體的密度一定比液體小
20.(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某同學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圖,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塞與玻璃管之間、橡皮塞與容器口之間都是密閉的,玻璃管內的水面恰好與下端管口相平。打開閥門K,接一杯水后,關閉閥門,此時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
A.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玻璃管外的水面上升
B.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玻璃管口的水面上升
C.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容器底內表面a點的壓強減少
D.接水過程中,容器內的水中出現了氣泡
21.(2024八上·蕭山期中)水是生命之源。觀察下列與水有關的圖,回答問題。
(1)如圖甲,加熱一段時間后將膠頭滴管中的紅墨水滴入回形管,則剛滴入的紅墨水將向   (填“左”或“右”)運動。
(2)圖乙是地球上各種水體的分布圖,A指的是   水。
(3)南水北調工程是將我國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長江水調往嚴重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其主要是對圖丙中哪一個環節進行干預   (填序號)。
22.(2024八上·蕭山期中)“噗噗船”(如圖甲)是一種蒸汽動力小船,只要點燃蠟燭,就能讓小船開動起來,還會發出“噗噗”的聲音,其結構如圖乙所示。啟動前,先注入些水到蒸汽室,點燃蠟燭后,管口有水和氣體噴出(如圖乙)。隨后,冷水進入管內(如圖丙)。如此反復,推動小船前進,并發出“噗噗聲”。請根據所學知識,解釋“噗噗船”前進的原理。
“噗噗船”前進的原理:點燃蠟燭,由于①   ,蒸汽室內的水受熱汽化及空氣受熱膨脹。蒸汽室內②   ,大于外界的大氣壓。在內外氣壓差的作用下,金屬管口有水和氣體噴出。由于③   ,④   給了蒸汽船一個前進的動力,推動蒸汽船前進。隨著金屬管內的氣體減少及⑤   ,氣壓慢慢降低,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在內外氣壓差的作用下,金屬管口有水進入。如此往復,實現了船的前進。
23.(2024八上·蕭山期中)圖中的四個圓分別表示濃溶液、稀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1)通過對陰影B的分析,可得出結論   。
(2)醫生建議夏季出汗過多的時候喝些“淡鹽水”,“淡鹽水”可歸于圖中   (填“A”、“B”、“C”或“D”)。
(3)溶液由溶質和   組成。
24.(2024八上·蕭山期中)為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某中學課外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他們首先向一個大水槽里灌滿水,然后松開鐵夾,水流入a、b兩管,穩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為,b管中水面的高度為,則   (填“>”“<”或“=”)再拔掉軟木塞,水流出的過程中,請你畫出a、b兩管中水面的大致高度。
25.(2024八上·蕭山期中)讓我們來看看這張反映近地面氣壓高低狀況的“等壓線圖”,你應該記得很像我們以前學過的“等高線圖”,它經常出現在電視氣象節目的“天氣圖上”。試根據圖上氣壓數據進行判斷:
(1)代表風向的A、B、C、D四個箭頭,正確的是   。
(2)圖中   (填“甲”或“乙”)處天氣晴好。
(3)分析下列影響下列氣候現象的主要因素:
①冬季哈爾濱冰天雪地,海南島溫暖如春。   。
②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顯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26.(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a)所示,重為5牛的長方體物塊漂浮在水中,其下表面積為,則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小為   帕。若將長方體物塊以圖(b)所示方式放置,比較圖(a)、(b)中物塊的下表面所受壓力和的大小,則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7.(2024八上·蕭山期中)項目學習小組在食鹽溶液的學習中,通過實驗測定“析出食鹽晶體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飽和溶液的濃度),其中兩種方案的實驗過程記錄如下:(已知燒杯質量為50克,蒸發皿質量為20克,甲燒杯中含有50克蒸餾水與30克食鹽。實驗時室溫為20℃,查閱資料發現此溫度下飽和食鹽水的濃度為26.5%)
方案Ⅰ:取甲燒杯中部分溶液加入蒸發皿,墊上石棉網,用酒精燈內焰加熱蒸發結晶,發現有少量晶體濺出,當即停止加熱。相關數據記錄在如下流程中。實驗共用時18分鐘。
方案Ⅱ:用膠頭滴管直接往燒杯中逐次加入蒸餾水并充分攪拌,記錄相關數據。共用時7分鐘。
(1)如圖甲燒杯中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其依據是:   。
(2)方案Ⅰ中蒸發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其作用是   。
(3)根據方案Ⅱ的數據,計算飽和溶液的濃度。若計算結果與真實值有差異,請寫出可能原因之一是   。
28.(2024八上·蕭山期中)某校同學在學習“探究浮力大小的相關因素”這節課后,小組反復討論,改進了老師的實驗,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A、B是彈簧測力計,C為重物,D為薄塑料袋(質量不計),E是用廢棄的大號飲料瓶、帶孔橡皮塞以及彎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紅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臺,G為鐵架臺。
(1)實驗前,在選擇A、B兩個彈簧測力計時,小組同學經過簡單的討論后,認為應選擇規格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彈簧測力計;
(2)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   ,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   (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比較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它們的大小關系是ΔFA   ΔFB(選填“>”“<”或“=”);
(3)通過分析,你認為改進后的裝置優點是什么?   (寫出一條即可)。
29.(2024八上·蕭山期中)對自然界中各種混合物進行分離是生產生活重要的技術,如圖A、B、C,為了除去粗鹽中泥沙等不溶性雜質制備精鹽的三個實驗步驟:
(1)B步驟的操作結束后,發現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為______。
A.濾紙破了
B.儀器①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
C.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2)C步驟中,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___。
A.移去酒精燈,停止攪拌
B.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
C.繼續加熱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燈
(3)D為蒸餾法的實驗裝置,c冷凝管中,冷水應從   (選填“A進B出”或“B進A出”)
30.(2024八上·蕭山期中)小樂查閱資料得知:一定質量的氣體,其壓強與其體積、溫度有關。小樂擬通過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如下實驗,探究它們之間具體有何關系?
實驗裝置:左側帶閥門的長玻璃管上端與充滿水的注射器(活塞處于最大刻度處)連通,下端位于燒瓶底部;右側短玻璃管與能測量溫度、壓強的傳感器連通,數據采集處理器能記錄和處理相關數據。燒瓶(內有體積為V0的空氣)放置在裝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功率可調的電加熱棒,通電后可給水加熱。
實驗一:①打開閥門,推動注射器活塞向燒瓶中注入適量水,②關閉閥門,開啟數據采集處理器,待溫度與水溫t1相等時,記錄氣體的壓強p和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重復①②步驟得到多組t1溫度下的壓強p與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的實驗數據。
實驗二:①將裝置恢復初始狀態;
② 待填 ,使水溫升至t2并保持不變。重復實驗一(溫度與水溫t2相等),得到多組t2溫度下的壓強p與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的實驗數據。
實驗三:……,得到多組t3溫度下的壓強p與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V水的實驗數據。
經數據處理后,得到如圖乙所示圖像,其中。
(1)實驗一中,第一次注入水后,燒瓶內氣體的體積V=   (用V0和V水表示)。
(2)補全第二次實驗的操作。   。
(3)依據圖乙所示圖像,氣體的壓強與其體積、溫度的關系是   (寫出1點)
(4)一空氣泡(內部氣體質量不變)從水溫不變的池塘底部逐漸上升的過程中,其浮力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
31.(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驗證水的組成的裝置。A、B是兩個連通并帶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帶活塞的尖嘴管),C為連接在A、B中間的漏斗,A、B管下端是與直流電源相連的兩個電極。實驗步驟如下:
(1)先將活塞打開,然后從C處將水倒入裝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滿水,關閉活塞后再接通電源。
(2)打開電源開關,幾分鐘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氣體的體積如圖所示。根據實驗填空:
①C管中液體的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
②B管(正極)中的氣體是   ,證明B管中的氣體的最簡便的方法   ;
(3)電解一定量的水,當其中一個電極產生5mL氣體時,另一電極產生的氣體體積可能是   mL。
32.(2024八上·蕭山期中)小明想測量大氣壓的大小,實驗過程如下:
(1)排出吸盤中的空氣,把它緊壓在厚玻璃板上。往小桶里慢慢加沙,直到吸盤被拉下來為止,如圖甲所示;
(2)把裝有沙的小桶放在天平的左盤,往右盤添加砝碼,并調節游碼;橫梁恢復平衡時,右盤砝碼與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桶和沙的總質量m=   g;
(3)根據上面的測量,寫出大氣壓的表達式:p=   (用m、D、g、等字母表示);
(4)小明測量結果與當時的真實氣壓相差比較大,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吸盤中的空氣沒有完全被擠出
B.接觸面沒有處理干凈
C.吸盤太小了
D.玻璃不平整,存在漏氣現象
33.(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是某大學學生發明的水上自行車,車下固定5個充滿氣的氣囊,每個氣囊的體積均為3.0×10-2m3,已知該水上自行車的總質量為25kg,不計車輪浸入水中的體積。
(1)當自行車停放在水面上沒人騎行時,氣囊排開水的總體積為多少?     
(2)當質量為75kg的人騎行時,固定在正中間的1個氣囊破裂,該自行車是否還能安全騎行?請通過計算說明。   
34.(2024八上·蕭山期中)如圖甲是利用汽車從湖水中打撈重物的示意圖,一輛質量為1.5t的汽車通過繩子和定滑輪勻速牽引水下一個圓柱形重物。圖乙是此過程中汽車拉動重物的拉力F隨重物上升高度h的變化圖像。已知汽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汽車總重的0.1倍;繞過定滑輪的繩子對重物的拉力和對汽車的拉力大小相等。
(1)圓柱形重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2)圓柱形重物的密度;
35.(2024八上·蕭山期中)我國的耕地面積中有五分之一左右是鹽化土壤,普通水稻栽種在這類土壤中會因土壤溶液濃度過高而無法正常生長。為培育能在鹽化土壤中健康生長的耐鹽水稻,科研人員常利用一定濃度的食鹽溶液對培育的水稻幼苗進行篩選研究,裝置如題圖。
(1)為完成該研究項目,必須調查的相關數據是   。
(2)研究過程中,科研人員需配置1000克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請通過計算分析需要食鹽多少克   ?
(3)現實驗室無食鹽固體,只有500g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要如何獲得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請通過計算詳細說明   。
36.(2024八上·蕭山期中)“拔火罐”是我國傳統醫療的一種手段。如圖所示,醫生先用點燃的酒精球加熱小罐內的空氣,鎖喉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療的部位,冷卻后小罐便緊貼在皮膚上,已知大氣壓為1.0×105Pa,小罐開口部位的面積為10cm2,罐內空氣冷卻變為室溫時其壓強為9.0×104Pa,不計小罐重力。
求:(1)罐內空氣對皮膚的壓力;
(2)皮膚對小罐的支持力。
37.(2024八上·蕭山期中)(一)可樂是青少年喜愛的飲料,但是可樂含糖量較高,經常飲用會引發肥胖,還有可能引起齲齒、糖尿病等。國際衛生組織建議人體每日攝入糖的總量不應超過50克。已知一瓶550mL的可樂含有54克糖,請回答:
(1)喝上幾口冰鎮可樂往往會打嗝,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2)求550毫升可樂中糖的質量分數   (該可樂溶液的密度約為);
(3)可樂主要由糖水和碳酸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現用含糖量10%的可樂,配制含糖量5%的低糖可樂300克,需要10%的可樂多少克   ?需加水的質量多少克   ?
(二)人類對大氣壓的認識是從真空開始的。17世紀前,人們認為自然界害怕真空。
伽利略:了解到抽水機最多能將水抽到10米,他提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 → 托里拆利:他將水銀灌滿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再把玻璃的開口端朝下插入水銀槽中,玻璃管中的水銀面下降至76厘米左右高度,得出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的產生的壓強。 → 帕斯卡:若托里拆利的結論正確,那么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水銀柱應該要低一些。他讓學生將一個充了少量氣體的氣球帶到山頂,實驗現象和他預測的一致。
馬德堡市長:做了許多有關大氣壓的實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 教師:取一個高為18cm的杯子中裝入部分水,倒置的瞬間水與輕質蓋片會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在杯口和蓋片之間形成一段液橋。相關實驗表明:空氣會從液橋進入,液橋越高空氣越容易進入,覆杯實驗成功率越低。
(1)請針對伽利略提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的觀點做出評價;   
(2)帕斯卡預測的實驗現象是   ;
(3)通過教師實驗獲得下表數據,請推測教師實驗中下列選項最不可能成功的是   ;
空氣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橋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A.B.
C.D.
(4)下列生產生活中的現象是主要由于大氣壓作用形成的是   。
A.吸塵器吸塵  B.拔火罐時皮膚凸起
C.真空壓縮袋  D.水泵抽水  E.高壓鍋內液體沸點升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壓強的變化;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過濾用于分離互不相容的固體和液體。【解答】A、水和酒精能夠互溶,不能用過濾方法分離水和酒精,故A錯誤;
B、混合后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故B錯誤;
C、壓入空氣時,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不能使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故C錯誤;
D、往漏斗里吹氣時,乒乓球上面氣體流速大于下面氣體流速,導致乒乓球上面的壓強小于下面的壓強,從而導致乒乓球不下落,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2.【答案】B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汽輸送可以使陸地上的水資源得到補充。
【解答】A、臺風中攜帶的水汽主要來自過程①海水蒸發,故A不符合題意;
B、臺風過境處往往造成河水暴漲,是由于④的水量大于⑤的水量,故B符合題意;
C、臺風登陸時包含了過程③,故C不符合題意;
D、臺風發生時,過程⑦是蒸發作用也在進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3.【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
【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解答】A. 礦泉水具有均一性、穩定性,屬于溶液,故符合題意;
B. 牛奶不穩定,屬于乳濁液,故不符合題意;
C. 冰水混合物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不符合題意;
D. 泥水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4.【答案】C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又重合組合成新的分子。【解答】電解水生成氫氣、氧氣,在該化學變化過程中,水分子分解為氧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兩兩結合為氧分子,氫原子兩兩結合為氫分子。所以該反應過程的順序為②①④③。
故答案為:C。
5.【答案】B
【知識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杭州高溫和降水同期。【解答】杭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圖B符合該地的氣候特點。A是地中海氣候,C是溫帶季風氣候,D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故答案為:B。
6.【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
【解析】【分析】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或改變溫度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應通過升溫使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解答】①恒溫蒸發水分,減少溶劑,能將接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行;
②加入氫氧化鈣,使溶液中的溶質增多,可行;
③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還可以采取升高溫度的方法而不能降低溫度,不可行;
④根據③的分析可知,升高溫度可行。
綜上①②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7.【答案】C
【知識點】大氣的分層
【解析】【分析】對流層:低緯17一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解答】對流層集中了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天氣復雜多變,①正確;極光和流星多出現在高層大氣,②錯誤;對流層主要是吸收地面復雜獲得熱量,所以其熱源是地面輻射,③正確;對流層的主要直接熱源是地面,因此是上部冷,下部熱,④錯誤。
故答案為:C。
8.【答案】C
【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溶解能力強弱與固體和液體的種類有關,相同物質在不同的液體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解答】A、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Ⅰ和Ⅱ對比,碘幾乎不溶于水,卻能溶解在汽油中,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Ⅱ和Ⅳ對比,汽油不能溶解高錳酸鉀,卻能溶解碘,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Ⅱ和Ⅲ對比,溶質和溶劑的種類均不同,不能得出不同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相同,故C符合題意;
D、根據表格中的現象可知,Ⅲ和Ⅳ對比,高錳酸鉀易溶于水,難溶于汽油,說明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9.【答案】C
【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只有經過蒸餾才能獲得純凈水。【解答】A、超濾膜的作用是除去較大的不溶性雜質,所以超濾膜可以過濾部分顆粒雜質,降低渾濁度,故A不符合題意;
B、抗菌顆粒可以將細菌殺死而去除細菌,故B不符合題意;
C、通過“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的水中,只是除去固體雜質和微生物,還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質,不是純凈物,故C符合題意;
D、椰殼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除去異味和色素,所以椰殼活性炭可以消除異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0.【答案】D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解析】【分析】在右邊導管出現氣泡,說明X與水接觸劇烈放熱。【解答】A、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不變,右邊導管口不會出現氣泡,故A錯誤;
B、硝酸銨溶于水,溶液溫度降低,右邊導管口會形成一段液柱,故B錯誤;
C、蔗糖溶于水,溶液溫度不變,右邊導管口不會出現氣泡,故C錯誤;
D、氫氧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升高,導致試管內氣體受熱膨脹,右邊導管口會出現氣泡,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1.【答案】D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臺秤的示數等于物體的總質量,b和c中鴨子均漂浮,排開水的重力等于鴨子的重力,所以總質量不變。【解答】由于鴨子漂浮,所以,即放入鴨子后排開水的重力等于鴨子的重力,所以三個玻璃缸的總重相同,由于G=mg,所以三個玻璃缸的總質量相同,把它們分別放在臺秤上,則臺秤的示數相同。
故答案為:D。
12.【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13.【答案】C
【知識點】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臭氧層可以能吸收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地球上的生物的影響,氟利昂等制冷劑會導致臭氧層空洞。【解答】C、隨著年份的推移,圖中緯度范圍內臭氧總量呈下降趨勢。在30°S-50°S,各年份臭氧總量曲線坡度平緩,曲線密集;在60°S以南,各年份曲線坡度較陡,且隨緯度升高越來越稀疏。因此,無論是當年還是各年,臭氧總量在高緯地區遞減均較為明顯,故C項正確;
A、圖中各年份臭氧總量曲線的最高值南北波動變化,故A項錯誤;
B、隨著緯度增高,各年臭氧總量先升高再降低,故B項錯誤;
D、圖中信息不足,無法推斷出“隨年份增加,臭氧總量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而增加”,故D項錯誤。故答案為:C。
14.【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藥液被壓入口中,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解答】如圖所示形狀的吸管插入藥瓶的橡皮塞后,由于邊緣有縫隙,空氣更容易進入藥瓶內,使瓶內外氣壓保持平衡,大氣壓把藥液壓入吸管內。
故答案為:D。
15.【答案】B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氣體的溶解度與壓強及溫度有關,壓強越大、溫度越低,溶解度越大。【解答】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是由于胃內的溫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變小而導致的。
故答案為:B。
16.【答案】D
【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液體的壓強;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則浮力不變。【解答】AB、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后,瓶子的體積減小,那么瓶內氣壓增大。小軟瓶受到的氣壓增大后,體積會減小,它里面的氣壓也會增大,故AB錯誤;
C、軟瓶下沉后,由于V露=V-V排
所以,軟瓶露出水面的體積減小,故C錯誤;
D、軟瓶始終漂浮在水面上,則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重力,即保持不變,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7.【答案】D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
【解析】【分析】在一定條件下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條件下不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因此要把一定質量的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向不飽和溶液硝酸鉀溶液中增加硝酸鉀至不能繼續溶解,或恒溫蒸發水至飽和,或降低溫度。
【解答】降低溫度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8.【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A.先分析構件下沉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因此構件受到的浮力變大,當構件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時,構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變,而鋼絲繩的拉力等于構件的重力減去浮力,即鋼絲繩對構件拉力先減小后不變,找出符合浮力變化的圖象;
B.構件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構件的體積,根據F浮=ρ水gV排求出構件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
C.根據圖乙可知當構件全部淹沒時,構件受到的浮力與拉力的關系,根據所受的拉力與浮力大小之和等于物體的重力求出物體的重力,再根據G=mg求出構件的質量;
D.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構件的密度。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正方體構件排開水的體積先變大后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正方體構件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變,則圖乙中反映正方體構件所受浮力變化的圖像是②,故A錯誤;
B.根據題意可知,構件的體積V排=V=(2m)3=8m3,
當正方體構件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構件的體積,
構件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m3=8×104N,
故B錯誤;
C.由圖乙可知,當構件浸沒后所受的拉力等于浮力,
則構件的重力G=F拉+F浮=2×8×104N=1.6×105N
由G=mg可知,構件的質量m===1.6×104kg=16t,
故C正確;
D.構件的密度===2×103kg/m3,
故D錯誤。
故選C。
19.【答案】D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1)(4)根據浮沉條件判斷;
(2)注意分析水是否為溶液;
(3)注意蒸發時從不飽和溶液到飽和溶液的轉變。
【解答】A.鐵球能否漂浮在水面上取決于它的平均密度是否小于水的密度,故A錯誤;
B.水就是均一穩定的,但是它是純凈物,而不是溶液,故B錯誤;
C.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蒸發溶劑后會先到達飽和溶液,然后再有固體析出,故C錯誤;
D.根據浮沉條件可知,密度比液體小的固體漂浮在液體中,那么漂浮在該液體中的實心固體的密度一定比液體小,故D正確。
故選D。
20.【答案】D
【知識點】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接水后,瓶內水量減少,所以水面下降,瓶內壓強減小,空氣進入容器,產生氣泡。【解答】A、接水后與接水前相比較,玻璃管外水量減少,所以水面下降,故A錯誤;
B、玻璃管內的水面恰好與下端管口相平,說明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等于大氣壓強,打開閥門K,由于閥門K里面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強,水會流出來,同時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減小,大氣壓將空氣通過玻璃管壓入容器內,始終保持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等于大氣壓強,關閉閥門后,玻璃管口的水面不會上升,故B錯誤;
C、容器內玻璃管口處壓強始終不變,且管口的下端仍在水中,故容器底內表面a點的壓強不變,故C錯誤;
D、玻璃管內的水面恰好與下端管口相平,說明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等于大氣壓強,打開閥門K,由于閥門K里面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強,水會流出來,同時瓶內空氣壓強與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壓強和減小,大氣壓將空氣通過玻璃管壓入容器內,容器內的水中出現了氣泡,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21.【答案】左;海洋;⑤
【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循環
【解析】【分析】(1)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所以右側熱水會上升,左側冷水會下降,水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紅墨水向左移。
(2)地球上最多的是海洋水。
(3)人類最容易干預的環節是地面徑流。【解答】(1)如圖甲,加熱一段時間后將膠頭滴管中的紅墨水滴入回形管,水受熱膨脹沿回形管向上運動,推動紅墨水向左運動。
故答案為:左。
(2)由圖可知,A所占比例較大,為海洋水。
故答案為:海洋。
(3)南水北調工程是將我國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長江水調往嚴重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需要對圖中的徑流環節進行干預。
故答案為:⑤。
22.【答案】熱傳遞;氣壓變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噴出的水;液化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氣體向右噴,給船一個向左的反作用力,在該反作用力額作用下,船向左運動。【解答】[1][2]根據題意可知,原理是:點燃的蠟燭,由于熱傳遞,蒸汽室內的水受熱汽化,同時空氣受熱膨脹;因此蒸汽室內氣壓變大,最后大于外界的大氣壓;在內外氣壓差的作用下,金屬管口有水和氣體噴出。
[3][4]噴出的水給了蒸汽船一個前進的動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推動蒸汽船前進。
[5]隨著金屬管內的氣體減少及遇冷液化,氣壓慢慢降低,小于外界的大氣壓。
23.【答案】(1)飽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C
(3)溶劑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B是飽和的稀溶液,可知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淡說明濃度不大,所以是稀溶液,應該也未達飽和,所以是不飽和溶液。
(3)常見的溶劑是水。【解答】(1)陰影B的溶液既是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可以得出飽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醫生建議夏季出汗過多的時候喝些“淡鹽水”,“淡鹽水”屬于稀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則“淡鹽水”可歸于圖中C。
(3)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1)陰影B的溶液既是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可以得出飽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醫生建議夏季出汗過多的時候喝些“淡鹽水”,“淡鹽水”屬于稀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則“淡鹽水”可歸于圖中C。
(3)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24.【答案】=,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流速大,壓強小;由液體壓強可知,連通器中液體密度相同,則液柱高度也相同。【解答】由圖可見,a管和b管上端開口,底部連通,二者構成了連通器,并且都盛有水,因此穩定后兩管水面等高,即;拔掉右端的軟木塞后,水會向外涌出,由于b管底部較細,水的流速較大,產生的壓強小,所以b管水面比a管水面低,如右圖所示:
25.【答案】B;甲;受緯度因素的影響,哈爾濱緯度較高,海南島緯度低;受海陸因素的影響,浙江省位于沿海地區,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多;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少
【知識點】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影響氣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風向指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2)乙中心氣壓低,屬于低壓控制區,常為陰雨天氣。
(3)哈爾濱和海南緯度差異大,所以氣候差異大。浙江省處于季風區,尤其是夏季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解答】(1)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所以圖中B所示風向正確。
(2)讀圖可得,甲地是高壓中心,受高氣壓的控制,該地天氣晴朗干燥。
(3)①冬季哈爾濱冰天雪地,海南島溫暖如春,其主要原因是:哈爾濱緯度較高,海南島緯度低,是緯度因素造成的。
②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顯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其主要原因是:浙江省位于沿海地區,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多;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少,是海陸因素造成的。
26.【答案】;等于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再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壓強。【解答】[1]長方體物塊漂浮在水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由浮力產生的原因知下表面積所受壓力的大小就等于浮力,方向相同,所受壓力方向豎直向上,下表面所受壓強為
[2]若將長方體物塊以圖(b)所示放置,長方體物塊仍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塊的重力,物塊的重力不變,所以浮力不變,由浮力產生的原因知圖 (a)(b)中物塊的下表面所受壓力。
27.【答案】(1)有固體剩余
(2)玻璃棒;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3)溶質質量分數,小于26.5%,可能是因為加水過量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
【解析】【分析】(1)充分溶解后仍有固體剩余,說明溶液已達飽和。
(2)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或引流,在蒸發結晶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
(3)。【解答】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甲燒杯中有固體剩余,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2)方案Ⅰ中蒸發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3)根據方案Ⅱ的數據,計算飽和溶液的濃度。若計算結果與真實值有差異,可能原因之一是溶質質量分數,小于26.5%,可能是因為加水過量。
(1)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甲燒杯中有固體剩余,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2)方案Ⅰ中蒸發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3)根據方案Ⅱ的數據,計算飽和溶液的濃度。若計算結果與真實值有差異,可能原因之一是溶質質量分數,小于26.5%,可能是因為加水過量
28.【答案】(1)相同
(2)減小;增大;=
(3)(合理即可)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相同規格的測力計分度值相同,便于讀數。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浮力越大,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越大。
(3)改進后使用兩個測力計可同時測量浮力和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更加方便。【解答】(1)在選擇A、B兩個彈簧測力計時,應選擇相同規格的便于讀數。
(2)[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稱重法得浮力為,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會減小。
[2]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
(3)調高平臺F,可觀察到物體受到的浮力隨排開液體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或溢水杯中加紅色的水,增加可見度;能同時顯示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大小;彈簧測力計上端有鐵架臺固定,彈簧測力計示數更加穩定;薄塑料袋質量不計,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直接反映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合理即可)
(1)在選擇A、B兩個彈簧測力計時,應選擇相同規格的便于讀數。
(2)[1]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稱重法得浮力為,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會減小。
[2]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增大。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Δ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ΔFB相等。
(3)調高平臺F,可觀察到物體受到的浮力隨排開液體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或溢水杯中加紅色的水,增加可見度;能同時顯示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大小;彈簧測力計上端有鐵架臺固定,彈簧測力計示數更加穩定;薄塑料袋質量不計,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直接反映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合理即可)
29.【答案】(1)A;C
(2)B
(3)B進A出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濾液仍渾濁,說明不溶于水的雜質仍存在與濾液中,可能是因為濾紙破損或過濾時濾液過高導致的。
(2)蒸發結晶時,若將濾液蒸干,晶體容易飛濺,所以當出現大量晶體時,應撤去酒精燈,利用余溫蒸干剩余液體。
(3)冷凝管中的水下進上出,與氣體形成對流,冷凝效果更好。【解答】(1)A、濾紙破了,液體從破損處流下,濾液會仍渾濁,故A符合題意;
B、儀器①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不會影響過濾的效果,只會可能使液體濺出,故B不符合題意;
C、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液體從濾紙與漏斗夾層之間流下,濾液會仍渾濁,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
(2)在結晶操作中,不要等到全部結晶析出時再熄滅酒精燈,即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利用余溫完成剩余的結晶。
故答案為:B。
(3)D為蒸餾法的實驗裝置,c冷凝管中,冷水應從B進A出,這樣可以適當增加冷凝水停留的時間,增加冷凝效果,節約用水。
(1)A、濾紙破了,液體從破損處流下,濾液會仍渾濁,符合題意;
B、儀器①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不會影響過濾的效果,只會可能使液體濺出,不符合題意;
C、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液體從濾紙與漏斗夾層之間流下,濾液會仍渾濁,符合題意。
故選AC。
(2)在結晶操作中,不要等到全部結晶析出時再熄滅酒精燈,即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應該移去酒精燈,用玻璃棒繼續攪拌,利用余溫完成剩余的結晶,故選B。
(3)D為蒸餾法的實驗裝置,c冷凝管中,冷水應從B進A出,樣可以適當增加冷凝水停留的時間,增加冷凝效果,節約用水。
30.【答案】;接通電加熱棒;見解析;浮力逐漸變大
【知識點】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解析】【分析】(1)燒瓶內氣體的體積等于原有空氣的體積減去水的體積。
(2)要使水溫上升,應接通加熱棒。
(3)由圖可知,在氣體質量一定時,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解答時注意控制變量。
(4)由液體壓強的特點可知,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所以上浮時,壓強減小,氣泡的體積變大,由可知,浮力變大。【解答】(1)燒瓶(內有體積為的空氣) , 注入燒瓶中水的體積, 實驗一中,第一次注入水后,燒瓶內氣體的體積。
(2) 要探究一定質量的氣體,其壓強與其體積、溫度有關,實驗乙探究了一定溫度下,壓強與體積的關系;此實驗要探究壓強與溫度的關系,因此需接通電加熱棒,使水溫升至并保持不變,重復實驗一即可。
(3)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氣體的體積一定時,氣體的壓強隨氣體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或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氣體的溫度一定時,氣體的壓強隨氣體體積的減小而增大)。
(4) 一空氣泡(內部氣體質量不變)從水溫不變的池塘底部逐漸上升的過程中 ,深度減小,所以液體壓強減小,水泡增大,所以排開水的體積增大,導致浮力逐漸變大。
31.【答案】上升;A、B管內匯聚氣體,氣壓變大,將水壓入C中;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B管上方尖嘴處,打開活塞,木條復燃,則該氣體為氧氣;2.5或10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2)水通電時產生氫氣和氧氣,裝置內氣體增多,壓強變大,大于大氣壓,將C中液體向外壓。產生的氣體中,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氫氣可以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3)氣體體積比為2比1,未標明氣體的種類,所以可能是氫氣,也可能是氧氣,所以另一氣體的體積有2種情況,若為氫氣,則另一氣體的體積為2.5mL,若為氧氣,則另一氣體的體積為10mL。【解答】(2)①C管中液體的液面上升,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A、B管內匯聚氣體,氣壓變大,將水壓入C中。
②水在通電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所以B管中的氣體是氧氣,證明B管中的氣體的最簡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B管上方尖嘴處,打開活塞,木條復燃,則該氣體為氧氣;
(3)電解一定量的水,當其中一個電極產生5mL氣體時,該氣體可能是氧氣,也可能是氫氣,所以另一電極產生的氣體體積可能是2.5mL或10mL。
32.【答案】56.2;;C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2)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表示的質量。
(3)壓力等于桶和沙子的總重力,再根據壓強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4)為了減小誤差,實驗時可用水濕潤吸盤,排盡吸盤內殘留的空氣。【解答】(2)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桶和沙的總質量。
(3)吸盤的直徑為D,大氣壓施加的壓力等于桶和沙的總重力,則大氣壓強為
(4)根據可知,S一定時,吸盤中的空氣沒有完全被擠出、接觸面沒有處理干凈、玻璃不平整, 存在漏氣現象都會造成拉力F偏小,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會偏小,而吸盤的大小不會影響測量結果,故答案為:C。
33.【答案】0.025m3;安全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據此計算出浮力,再根據計算排開水的體積。
(2)先計算出是剩余最大排開水的體積,再計算出能產生的最大浮力,用最大浮力與人和自行車的總重力相比,若浮力等于重力,則仍是安全的。【解答】(1)自行車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F浮= G="mg=25 kg×10 N / kg =250 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氣囊排開水的總體積為V排=F浮/ρ水g=250N/(1.0×103kg/m3×10N/kg)=2.5×10-2m3。
(2)1 個氣囊破裂后,自行車排開水的最大體積V排=4×3.0×10-2m3=0.12m3,此時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2m3=1.2×103N;自行車和人的總重:G=(m人+m車)g=(75kg+25kg)×10N/kg=1000N,由于F浮>G,所以自行車還能安全騎行。
34.【答案】(1)根據題意和圖乙知,重物的重力,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車的拉力,此時物體受向上的浮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重力,則此時圓柱形重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2)圓柱形重物的質量是,物體浸沒時,物體的體積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體積為,圓柱形重物的密度為。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
【解析】【分析】(1)由圖乙可知。最大的拉力等于重力,浸沒時浮力最大,浮力等于重力減拉力,可知此時拉力最小,即圖乙中最小值為物體浸沒時的拉力,用重力減拉力等于浸沒時的浮力。
(2)根據重力可求得重物的質量;根據浸沒時的浮力可求得重物的體積,再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重物的密度。
(1)根據題意和圖乙知,重物的重力,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車的拉力,此時物體受向上的浮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重力,則此時圓柱形重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2)圓柱形重物的質量是
物體浸沒時,物體的體積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體積為
圓柱形重物的密度為
35.【答案】普通水稻的耐鹽度;配制1000克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需要食鹽的質量為:1000g×0.3%=3g;設可獲得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的質量為x,則:500g×0.9%=x×0.3%x=1500g需要水的質量為:1500g-500g=1000g,即向500g質量分數為0.9%的食鹽溶液中加入1000g水即可得到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3%的食鹽溶液。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實驗研究的是一定濃度的食鹽溶液對培育的水稻幼苗的影響,所以應調查的數據是鹽化土壤溶液的濃度或普通水稻的耐鹽度等。
(2)。
(3)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計算。【解答】(1)為完成該研究項目,必須調查的相關數據是鹽化土壤溶液的濃度或普通水稻的耐鹽度等。
36.【答案】(1)90N;(2)10N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的變式計算壓力大小,注意接觸面積的單位是.
(2)火罐對皮膚的壓力與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根據二力平衡計算出火罐對皮膚的壓力即可得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解答】(1)根據F=ps知道,罐內空氣對皮膚的壓力F內=Ps=9.0Pa10m2=90N
(2)皮膚受到的外界大氣壓力F外=p外S=1.0Pa10m2=100N
由力的平衡得火罐對皮膚的壓力F壓=F外F內=100N90N=10N
因為壓力和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皮膚對火罐的支持力F支=F壓=10N
37.【答案】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9.8%;150g;150g;見解析;到達山頂后,氣球變大;B;ABC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一)(1)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和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溫度越大,溶解度越大。
(2)。
(3)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進行解題。
(二)(1)伽利略的觀點符合大氣壓存在的事實,所以觀點是正確的。
(2)海拔高,氣壓低,氣球內部壓強大于外界氣壓,氣球將變鼓。
(3)B中空氣柱最高,液橋高度最高,實驗失敗的可能性最大,
(4)高壓鍋的原理是液體沸點高低與大氣壓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解答】(一)(1)由于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當人喝下可樂后,氣體的溶解度減小,因此由氣體產生,往往會打嗝。
(2)可樂的質量為,550毫升可樂中糖的質量分數為。
(3)設需要10%的可樂的質量為m,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則
,解得,需要水的質量為。
(二)(1)若自然界不害怕真空,那么用抽水機可以將水抽到無限高處,但現實中無法實現,是因為大氣壓的存在,伽利略認為自然界害怕真空是有限度的,這也是大氣壓存在的認識,所以伽利略提出的觀點是正確的。
(2)到達山頂后,由于外界氣壓變小,氣球內部的氣壓大于外部,因此氣球變大。
(3)空氣會從液橋進入,液橋越高空氣越容易進入,覆杯實驗成功率越低,即液橋越高,實驗越不成功;從表中數據和選項可知,B選項空氣柱高度最高,其液橋高度最大,實驗不可能成功。
故答案為:B。
(4)A、吸塵器是利用電機將吸塵器內部的空氣抽走,使內部壓強小于大氣壓,灰塵等垃圾在大氣壓 的作用下被壓入吸塵器,故A符合題意;
B、拔火罐時通過燃燒使罐內氣體減少,使內部壓強小于大氣壓,身體壓強大于罐內壓強使皮膚凸起,故B符合題意;
C、真空壓縮袋,是利用電機將袋內部的空氣抽 走,使內部壓強小于大氣壓,大氣壓將袋子壓縮,故C符合題意;
D、水泵抽水時,通過葉輪轉動使泵芯形成真空, 水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上來,利用了大氣壓,故D符合題意;
E、液體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壓 力鍋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與大氣壓無關,故E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CD。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六盘水市| 厦门市| 深水埗区| 灌阳县| 榕江县| 新宁县| 静安区| 蓬溪县| 乐至县| 长寿区| 越西县| 怀化市| 平阳县| 车致| 禄丰县| 阿坝县| 井冈山市| 阜南县| 通州区| 巫山县| 文水县| 西乡县| 贡觉县| 屯门区| 宽城| 吉木萨尔县| 禹州市| 云和县| 开鲁县| 前郭尔| 大足县| 安溪县| 石林| 永州市| 正宁县| 阳曲县| 青田县| 邓州市| 湛江市|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