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學海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學海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學海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題
1.(2024九上·臨海月考)農作物對土壤的酸堿度有一定要求,如圖所示是幾種植物適宜生長的pH。下列植物中適合在堿性土壤中種植的是( ?。?br/>A.馬鈴薯 B.菠菜 C.番茄 D.蘿卜
2.(2024九上·臨海月考)下列有關物質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質的是( ?。?br/>A.氧化鈣、消石灰、CaO B.氯化氫、鹽酸、NaCl
C.碳酸鈣、熟石灰、CaCO3 D.氫氧化鈉、燒堿、NaOH
3.(2024九上·臨海月考)化學工業的發展容易對環境造成不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做法符合環保理念的是( ?。?br/>A.印刷廠的廢水直接排入河流 B.向農田中施入化肥越多越好
C.把廢料中的鐵回收再生 D.廢舊橡膠制品就地焚燒
4.(2024九上·臨海月考)中國科學院首創室溫制氫方案,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B.該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C.該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D.反應物CO和都是氧化物
5.(2024九上·臨海月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區別羊毛纖維、棉花纖維,用灼燒、聞燃燒產生的氣味,觀察燃燒后的灰燼進行區分
B.糖類、蛋白質、脂肪是人體內基本的有機物
C.廢舊輪胎沒有回收價值,可以直接燒掉
D.可利用乙炔和氧氣燃燒產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
6.(2024九上·臨海月考)嫦娥五號探測器“挖土”的關鍵部件:鉆桿是由中科院自行研制的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制成。該種材料所用的基體大多數為各種鋁合金,增強體主要為碳化硅和氧化鋁。有關這種材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鋁基復合材料屬于混合物 B.鋁合金是金屬材料
C.碳化硅是新型高分子材料 D.氧化鋁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7.(2024九上·臨海月考)為了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銹,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幾種方案:①每天用機油擦拭一遍②用完后保存在水中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④用干布把它擦干⑤用食醋涂抹⑥用醬油涂抹⑦用清水洗干凈后迅速放進塑料袋中,并包裹好。選出你認為合理可行的方案()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
C.③④ D.⑤⑥⑦
8.(2024九上·臨海月考)小義在驗證Al、Cu、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制出了美麗的“金屬樹”。其方法為向兩個放有宣紙的培養皿中分別滴入適量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鋁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得到“銅樹”后的溶液可能是無色的溶液
B.實驗前需要打磨鋁絲是為了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膜
C.上述實驗現象能得出Al、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D.得到“銀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3AgNO3=3Ag+Al(NO3)3
9.(2024九上·臨海月考)以下是小寧同學記錄的化學實驗現象,其中不符合事實的是( ?。?br/>A.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為藍色
B.將未打磨過的鋁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出現氣泡
C.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銅固體,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蔗糖變黑、體積膨脹,形成了“黑面包”
10.(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表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時,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入液體體積的變化曲線及相關的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當滴入液體體積為7mL時,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B.當滴入液體體積為5mL時,所得溶液呈酸性
C.當滴入液體體積為9mL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
D.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
11.(2024九上·臨海月考)使用如圖所示裝置(攪拌裝置略)探究溶液離子濃度變化,已知反應的產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會變暗。下列燈光變化可能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的是( ?。?br/>  試劑甲 試劑乙
A NaCl
B
C HCl NaOH
D
A.A B.B C.C D.D
12.(2024九上·臨海月考)廢液缸中剩有大量的稀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不考慮其他雜質),某同學取上層清液于燒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過量。記錄滴入Na2CO3溶液質量(x)與有關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圖中縱坐標(y)表示生成CO2的質量
B.反應進行到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
C.OA段是Na2CO3 和 CaCl2在發生化學反應
D.C點溶液的pH=7
13.(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是鐵元素的價類圖,每一條射線表示一種物質類別,同一圓圈鐵元素化合價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轉化e→d中產生紅褐色沉淀
B.a→f的轉化加鹽酸可以實現
C.若cd線代表堿類,則c點表示Fe(OH)3
D.轉化Fe→f可為2Fe+3CuCl2=2FeCl3+3Cu
14.(2024九上·臨海月考)小金分別向含有、溶液的甲乙兩支試管滴加稀硫酸,并將兩只支試管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干凈的燒杯中,對燒杯內的物質處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燒杯中無色濾液b一定呈中性 B.白色沉淀a為硫酸鋇沉淀
C.反應后的甲試管硫酸溶液過量 D.反應后的乙試管硫酸溶液過量
15.(2024九上·臨海月考)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br/>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C.金屬鋁與鹽酸反應生產AlCl3和H2,所以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產FeCl3和H2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16.(2024九上·臨海月考)請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
序號 ① ② ③ ④
物質 酳酸 高錳酸鉀 熟石灰 純堿
化學式 CH3COOH KMnO4 Ca(OH)2 Na2CO3
(1)檳榔芋皮上含有一種堿性的物質——皂角素,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你認為可選用上表中   來涂抹止癢。(用序號填寫)
(2)用表中的物質作為反應物,寫出制取燒堿的化學方程式:   。
17.(2024九上·臨海月考)臨海枇杷果肉細膩,柔軟多汁,甜酸適度,深受市場歡迎。為獲得優質枇杷果實,須用科學的種植和管理方法。
(1)枇杷的果實膨大期應多施鉀肥、磷肥,下列復合肥中   肥效最佳。(填序號)
①硝酸鉀[KNO3] ②磷酸二氫鉀[KH2PO4] ③磷酸一銨[NH4H2PO4]
(2)采摘后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請據此寫出一種利于貯藏的方法   。
18.(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是人類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階段Ⅰ】得失氧說: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還原反應。
【階段Ⅱ】化合價升降說:凡是出現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蟽r升高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化合價降低的反應叫還原反應。
【階段Ⅲ】電子轉移說:化合價升降的原因是電子的轉移。凡有電子轉移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失電子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得電子的反應叫還原反應。
(1)根據得失氧說,在 H2+CuOCu+H2O化學變化中,H2發生了    反應。
(2)電子轉移是元素化合價改變的本質原因。失電子后,元素的化合價會   ?。ㄌ睢吧摺被颉敖档汀保?。
(3)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其中丁是    反應。
19.(2024九上·臨海月考)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科在復習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鹽酸的五條化學性質(如圖所示,連線表示相互反應)。
(1)為了驗證性質①,小科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   色;
(2)圖中A所代表的物質類別任舉一例寫出化學方程式   
(3)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鹽酸的性質②,小科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兩種金屬的大小 B.鹽酸的質量分數
C.反應容器的大小 D.溫度
20.(2024九上·臨海月考)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如下圖是某款新能源電動汽車。
(1)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鋁合金屬于   。(填 “純凈物”和“混合物”)
(2)圖中通過改變金屬內部結構來防止金屬生銹的材料是   。(填序號)
(3)下列說法正確且屬于支持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的是___________。(可多選)
A.蓄電池內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鉛離子,會引發重金屬污染
B.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減少,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
C.電動汽車經常停在室外,夏天長時間暴曬容易引起車內電路起火
D.電動汽車節能,每百公里耗能比傳統燃油汽車節能30%
E.利用鉛酸電池代替燃料汽油,能夠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
21.(2024九上·臨海月考)興趣小組研究酸堿反應時利用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劑進行實驗,實驗操作和溶液顏色變化如圖所示。
(1)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   。
(2)根據乙圖顏色的變化,判斷圖甲中B溶液是   。(填寫溶液名稱)
(3)圖乙中M點時,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還存在的溶質有   。
22.(2024九上·臨海月考)下圖是一款潛水艇緊急供氧設備的結構示意圖,產氧藥塊主要成分是氯酸鈉(),需要鎂粉氧化放熱啟動并維持反應進行,快速產生氧氣。
(1)啟動時,點燃鎂粉(Mg)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MgO)。其化學方程式為:   。
(2)產氧藥塊反應會產生極少量有毒的氯氣,已知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以下可作為試劑X的物質有:   。
A.濃NaOH溶液 B.灼熱的銅粉 C.堿石灰
23.(2024九上·臨海月考)某興趣學習小組以“鐵銹蝕”為主題展開了項目化學習。
【任務】定性探究鐵銹蝕的因素
【查閱資料】①氯化鈣固體可作干燥劑。
②一定條件下,碳可加快鐵的銹蝕,但碳本身不參加反應。
【進行實驗】取四枚相同的潔凈無銹鐵釘分別放入試管,進行圖1實驗,現象如表。
試管 A B C D
一周后現象 鐵釘表面有一層鐵銹 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 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 鐵釘表面有厚層鐵銹
【得出結論】
(1)對比A、B、C試管中實驗現象,說明鐵銹蝕主要是與空氣中的   發生反應;
(2)對比A、D試管中實驗現象,說明鐵銹蝕還與   有關;
(3)鐵被銹蝕后,應被及時進行除銹的原因是   。
24.(2024九上·臨海月考)某粗鹽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鎂、氯化鈣。小林設計了以下提純方案:
(1)若試劑a為氫氧化鈉,試劑b的化學式為  ??;
(2)沉淀Y是  ??;生成Y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指出操作A的名稱  ??;寫出加鹽酸前的濾液中存在的溶質   。
25.(2024九上·臨海月考)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老師演示了如下實驗:在一定量的飽和硫酸銅溶液中加入 濃硫酸,可以觀察到液體上部呈藍色、下部為無色,出現白色固體沉積,試管壁發燙。經檢測白色固體是無水硫酸銅。請回答:
(1)試管壁發燙的原因是濃硫酸與水混合  ?。ㄌ睢拔鼰帷被颉胺艧帷保?br/>(2)無色液體在下部的原因是   。
(3)進一步實驗:
①取出白色固體置于燒杯A中,配制成飽和溶液,將A、B兩個燒杯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一段時間后,燒杯A中出現藍色晶體。②取出燒杯A中的晶體,在該晶體中加入濃硫酸,又出現白色固體。根據以上實驗推測,如果老師在上圖試管中繼續加入濃硫酸,可觀察到的變化是   
(4)老師提醒同學們,濃硫酸除以上實驗中表現出的性質之外,還有腐蝕性,做實驗時務必規范操作。寫出一條在使用濃硫酸時的注意事項:   
26.(2024九上·臨海月考)在學習“NaOH化學性質”時學生設計了A、B、C、D四種方案驗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觀察到明顯現象。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從A、B、C、D中任選一種裝置的編號,說明對應的實驗現象是   。
(2)CO2可溶于水并能和水反應,在B裝置中你怎樣用化學方法證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的呢?你做的探究實驗是   。
(3)根據你現有的知識思考:要想用上述裝置產生類似的實驗現象,還可換成   氣體和   溶液相互組合(各填一種即可)。
27.(2024九上·臨海月考)學習了酸雨及酸的性質后,同學們知道了煤(含有C、H、O、S等元素)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制作了“酸雨形成及危害的模型”來研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設計了評價表。圖1是小林制作的模型。
評價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密封性好,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氣體 密封性好,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氣體 密封性不好,不能除去污染氣體
指標二 能通過實驗現象說明煤燃燒產生的氣體是SO2 有實驗現象,但不能說明煤燃燒產生SO2 沒有明顯實驗現象
指標三 能通過多個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 能通過一個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 不能通過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
(1)根據評價表,該模型的指標一可被評為優秀。因為該裝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氣體,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具有    的性質。
(2)該模型的指標二被評為合格的原因是,煤燃燒還能產生    氣體,也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棉花變紅。
(3)該模型的指標三被評為待改進,于是小林設計了圖2、圖3兩種模型。這兩種改進模型中,圖    的模型能被評為合格。
28.(2024九上·臨海月考)化學改變世界,科技改變生活。
請回答:
(1)我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領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鋁合金等,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
(2)我國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石墨烯性能優良,用途獨特,比如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
(3)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其中橡膠屬于   (填字母)。
A.金屬材料  B.有機高分子材料  C.復合材料
(4)我國在氫能汽車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氫為燃料的電池技術。氫氣作為理想能源前景廣闊,氫能源的優點是   。(答出一點即可)
29.(2024九上·臨海月考)鹽礦,是一種很寶貴的資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也是“低鈉鹽”的主要成分?,F在國內某些生產廠家為改變“低鈉鹽”口味還會加入少量鎂鹽(僅限MgSO4或MgCl2)某化學小組想探究某“低鈉鹽”樣品中是否含有鎂鹽,以及添加的是何種鎂鹽(MgSO4或MgCl2在的一種)。請設計實驗完成下列表格。
限選試劑;BaCl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蒸餾水。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及結論
步驟1;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 樣品溶解。形成無色溶液
步驟2;取少量步驟1形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在滴加少量NaOH溶液,振蕩    ,說明樣品中添加了鎂鹽
步驟3   ;    
30.(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表示某國際空間站的水氣整合系統,其中“氧氣生成系統”能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薩巴蒂爾系統”能把氫氣和航天員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液態水和甲烷氣體;液態水即循環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圖中化學式標注的物質,屬于有機物的是   。
(2)已知一個航天員平均一天要消耗約0.8千克的氧氣,請計算一個航天員在空間站30天,理論上至少需要給該水氣整合系統補充多少質量的水   ?。ㄒ阎趸甲懔浚?br/>31.(2024九上·臨海月考)黃銅是由銅和鋅組成的合金,常被用于制造閥門、水管、空調內外機連接管和散熱器等。當黃銅的含鋅量不同時,其性能不同,見下表。小實同學用足量的稀硫酸對10克某銅鋅合金樣品進行科學探究,有關數據見下圖。
含鋅量 性能及用途 性能及用途
≤35% 塑性好,適于冷熱加壓加工 一
36%~46% 塑性減小而抗拉強度上升,只適于熱 壓力加工 二
>46% 抗拉強度下降,無使用價值 三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M的值為   克。
(2)求這塊合金樣品中所含鋅的質量分數   。(列式計算)
(3)這塊銅鋅合金樣品屬于等級  ?。ㄟx填“一”、“二”或“三”)
32.(2024九上·臨海月考)實驗室有一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樣品中只含碳酸鈉雜質,且成分均勻),為測量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小科同學稱取了10g氫氧化鈉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40g水完全溶解,將150g稀鹽酸平均分6份依次加入到燒杯中(燒杯質量為50g)。每次充分反應后都用電子天平進行稱量(假設產生的氣體完全逸出),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如圖表示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加入稀鹽酸質量的關系。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25 25 25 25 25 25
電子天平的示數(g) 125 150 175 199.7 M 248.9
(1)當稀鹽酸加入到125g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   。
(2)分析表格數據和圖像,判斷表中M的值為   。
(3)計算氫氧化鈉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根據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馬鈴薯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小于7,顯酸性,適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錯誤。
B、菠菜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小于7,顯酸性,適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錯誤。
C、番茄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略大于7,顯弱堿性,適宜在弱堿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錯誤。
D、蘿卜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大于7.5,顯堿性,適宜在堿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D。
2.【答案】D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為Ca(OH)2;HCl的水溶液俗稱為鹽酸,因此HCl是溶液鹽酸中的溶質,為鹽酸的主要成分,二者不是同種物質。
【解答】A、消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為Ca(OH)2,氧化鈣俗稱為生石灰,化學式為CaO,因此,消石灰與氧化鈣二者不是同一種物質;
B、HCl的水溶液俗稱為鹽酸,鹽酸為HCl與水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為HCl氣體,二者不是同種物質;
C、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為Ca(OH)2,與碳酸鈣不是同一種物質;
D、氫氧化鈉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化學式為NaOH,因此物質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三者為同一物質。
故答案為:D。
3.【答案】C
【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空氣污染與保護;金屬的污染和回收利用;白色污染與防治
【解析】【分析】根據環境、水、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確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環保理念。
【解答】A、 印刷廠的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會造成水體污染 ,不符合題意;
B、 向農田中施入化肥并非越多越好,且太多會污染水資源 ,不符合題意;
C、 把廢料中的鐵回收再生,可節約資源及保護環境 ,符合題意;
D、 廢舊橡膠制品就地焚燒會造成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答案】C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根據工業上制取氫氣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的微觀構成,寫出化學式及反應的方程式,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關的分析解答。
【解答】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反應前后都是2個分子,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在反應物水中,氫元素顯+1價,在生成物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因此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錯誤符合題意。
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應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5.【答案】C
【知識點】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A、根據蛋白質的性質分析;
B、根據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分析;
C、根據焚燒橡膠類物質會造成空氣污染分析;
D、根據乙炔焰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分析。
【解答】A、羊毛成分為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可用灼燒法區別 羊毛和棉花,不符合題意;
B、 糖類、蛋白質、脂肪都是人體內基本的有機物 ,不符合題意;
C、 廢舊輪胎 屬于合成橡膠,不能焚燒處理,會污染空氣,符合題意;
D、 乙炔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高溫,可利用乙炔和氧氣燃燒產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答案】C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的分類及其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解答】A、 復合材料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復合起來,使各種材料在性能上取長補短,繼承了比原來單一材料的性能優越的多的復合材料。鋁基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復合起來的,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題意;
B、 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所以鋁合金是金屬材料。故B不符合題意;
C、高分子材料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碳化硅是無機非金屬化合物,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所以碳化硅不是新型高分子材料。故C符合題意;
D、 氧化鋁是無機非金屬化合物,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7.【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解答】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水和氧氣直接接觸,考慮防銹問題,除了考慮這兩個條件外,還要考慮生活實際問題,機油擦過的菜刀用,而水在酸堿鹽的溶液中更易生銹。
【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掌握鐵生銹的條件,其次還要有一些適當的生活常識。
8.【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并且金屬越活潑,越容易先和鹽溶液反應。
【解答】A、鋁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如果鋁過量,則得到“銅樹”后的溶液是無色溶液,該選項正確。
B、由于鋁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鋁的薄膜,實驗前需要打磨鋁絲是因為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該選項正確。
C、該實驗能證明鋁最活潑,不能比較銅和銀的活動性順序,不能證明Al、Cu、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該選項不正確。
D、得到“銀樹”反應的反應是鋁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鋁和銀,方程式是:Al+3AgNO3=Al(NO3)3+3Ag,該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C。
9.【答案】A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未打磨過的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濃硫酸具有脫水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會觀察到溶液變為紅色,故選項說法錯誤。
B、未打磨過的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先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鋁再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則將未打磨過的鋁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出現氣泡,故選項說法正確。
C、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銅固體,氫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溶液由無色變藍色,故選項說法正確。
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把蔗糖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組成脫去生成水,會觀察到蔗糖變黑、體積膨脹,形成了“黑面包”,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10.【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
【解析】【分析】pH小于7為酸性溶液,pH大于7為堿性溶液,pH等于7為中性溶液?!窘獯稹緼、當滴入液體體積為7mL時,溶液的pH等于7,顯中性,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故A正確;
B、當滴入液體體積為5mL時,溶液的pH大于7,所得溶液呈堿性,故B錯誤;
C、當滴入液體體積為9mL時,溶液的pH小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有NaCl、HCl,故C錯誤;
D、由圖象可知,pH是開始時大于7逐漸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1.【答案】B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已知反應產物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變暗,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鈉和氯化銀沉淀,溶液中始終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不會變暗,選項錯誤;
B、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隨著反應進行溶液中離子逐漸減少,當恰好完全反應時無自由移動的離子,燈會變暗,繼續加入硫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燈會變亮,選項正確;
C、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中始終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燈不會變暗,選項錯誤;
D、碳酸鉀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中始終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燈不會變暗,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12.【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的反應原理,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過量,相比之下,剛開始是稀鹽酸的量多,而碳酸鈉的量少,溶液中應先冒氣泡,而不是先產生沉淀.所以,圖中縱坐標(y)應該表示生成的沉淀質量.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表明反應完全結束,此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從開始反應的O點到A點的OA段,此處所進行的化學反應,可理解為,Na2CO3+CaCl2=CaCO3↓+2NaCl 和CaCO3+2HCl=CaCl2+H2O+CO2↑,綜合以上反應,相當于只發生了如下的化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此時沒有沉淀產生,等溶液中稀鹽酸被消耗完了以后,才慢慢開始產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實驗探究進行到C點時,反應早已經結束,因為過量的碳酸鈉溶液加入其中,溶液的pH大于7;進行解答。
【解答】 A、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的反應原理,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過量,相比之下,剛開始是稀鹽酸的量多,而碳酸鈉的量少,溶液中應先冒氣泡,而不是先產生沉淀。所以,圖中縱坐標(y)應該表示生成的沉淀質量;故A錯誤;
B、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表明反應完全結束,此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故B正確;
C、從開始反應的O點到A點的OA段,發生了如下的化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此時沒有沉淀產生,等溶液中稀鹽酸被消耗完了以后,才慢慢開始產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故C錯誤;
D、實驗探究進行到C點時,反應早已經結束,因為過量的碳酸鈉溶液加入其中,溶液的pH大于7;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3.【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e→d,應為鐵的鹽轉化為堿,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轉化a→Fe,是氧化鐵轉化為鐵,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d點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點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f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由圖知,d可為堿,其中鐵元素化合價為+3,為氫氧化鐵,e為鹽,則e→d中產生紅褐色沉淀,正確;
B、由圖知,a→f是氧化鐵轉化為+2價的亞鐵鹽,氧化鐵與鹽酸發生的反應是復分解反應,化合價不變,生成氯化鐵和水,不能生成亞鐵鹽,錯誤;
C、若c、d線代表堿類,d點中鐵元素化合價為+3,表示Fe(OH)3,c點中鐵元素化合價為+2,表示Fe(OH)2,錯誤;
D、f為鹽,鐵元素化合價+2,可為氯化亞鐵,Fe→f可為鐵和氯化銅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Cl2=FeCl2+Cu,錯誤。
故答案為: A。
14.【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A.根據酸堿指示劑變色規律分析回答此題;
B.根據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性質分析回答此題;
C.D根據沉淀的組成分析回答此題;
【解答】 A.酚酞在顯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變色,而白色沉淀a部分溶解,說明沉淀為硫酸鋇和碳酸鋇,有碳酸鋇生成說明甲中硝酸鋇過量,乙中碳酸鈉過量,所以溶液中不含有硫酸,而在無色濾液b中加入稀硫酸無明顯現象,說明碳酸鈉和硝酸鋇都沒有剩余,所以濾液只含有NaNO3,所以溶液顯中性,故A正確;
B.沉淀部分溶液,說明沉淀包含硫酸鋇和碳酸鋇,故B錯誤;
C.有碳酸鋇生成,說明甲中硝酸鋇過量,故C錯誤;
D.有碳酸鋇生成,則乙中是碳酸鈉過量,故D錯誤;
故選A。
15.【答案】B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中和反應特指的酸堿之間的反應,可以據此解答該題;
B、根據化合物的定義進行解答;
C、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D、根據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但是非金屬元素不一定顯負價進行解答。
【解答】A、中和反應特指的酸堿之間的反應,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但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例如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鹽和水,但是它不屬于中和反應,故推理錯誤;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推理正確;
C、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推理錯誤;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但是非金屬元素不一定顯負價,例如碳酸鈉中碳元素顯正價,故推理錯誤。
故答案為:B。
16.【答案】①;Ca(OH)2+Na2CO3=CaCO3↓+2NaOH
【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常見物質的俗稱;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酸與堿能發生中和反應,所以堿性物質應使用酸性物質進行中和。
(2)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由質量守恒定律和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反應物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窘獯稹浚?)檳榔芋皮上含有一種堿性的物質--皂角素,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可選用上表中醋酸來涂抹止癢,這是因為醋酸能和皂角素能反應。
(2)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因此可以用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制取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17.【答案】(1)②
(2)真空包裝(或低溫冷藏)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1)根據多施鉀肥、磷肥進行分析;
(2)根據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進行分析。
【解答】(1)①硝酸鉀[KNO3]中含有鉀元素,不含有磷元素,不符合題意;
②磷酸二氫鉀[KH2PO4]中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符合題意;
③磷酸一銨[NH4H2PO4]中不含有鉀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填②;
(2)采用保鮮膜或密封袋進行包裝,可以減少果實與外界空氣的交換,降低氧氣供應,從而抑制呼吸作用,低溫環境可以顯著降低果實的呼吸速率,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所以進行真空包裝(或低溫冷藏)。
(1)①硝酸鉀[KNO3]中含有鉀元素,不含有磷元素,不符合題意;
②磷酸二氫鉀[KH2PO4]中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符合題意;
③磷酸一銨[NH4H2PO4]中不含有鉀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填②;
(2)采用保鮮膜或密封袋進行包裝,可以減少果實與外界空氣的交換,降低氧氣供應,從而抑制呼吸作用,低溫環境可以顯著降低果實的呼吸速率,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所以進行真空包裝(或低溫冷藏)。
18.【答案】(1)氧化
(2)升高
(3)復分解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中的信息:得失氧說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進行分析。
(2)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和電子轉移說分析。
(3)根據題干信息分析。
【解答】(1)根據得失氧說,H2+CuOCu+H2O化學變化中,氫氣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H2發生了氧化反應;
(2)電子轉移是元素化合價改變的本質原因,失電子后,失電子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元素的化合價會升高;
(3)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分解反應中有的是氧化還原反應,有的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都為非氧化還原反應;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其中丁是復分解反應。
(1)根據得失氧說,H2+CuOCu+H2O化學變化中,氫氣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H2發生了氧化反應;
(2)電子轉移是元素化合價改變的本質原因,失電子后,失電子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元素的化合價會升高;
(3)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分解反應中有的是氧化還原反應,有的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都為非氧化還原反應;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其中丁是復分解反應。
19.【答案】(1)紅
(2)(合理即可)
(3)C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利用石蕊遇酸的變色情況分析即可。
(2)根據鐵銹的成分結合與鹽酸反應的產物對化學方程式書寫即可。
(3)酸與鹽的反應一定要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發生條件。
(4)控制變量法就是創設相同的外部條件,并對所比較的量進行分析。
【解答】(1)石蕊遇酸性溶液會變紅色,所以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紅;
(2)鹽酸除了能與酸堿指示劑、金屬氧化物、金屬、鹽反應外,還能與堿類物質反應,A可以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控制變量法要創設相同的外部條件,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的條件就是對反應速度可能有影響的因素,分析可知四個因素中只有容器的大小對反應速度無影響,故選C。
(1)石蕊遇酸性溶液會變紅色,所以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紅;
(2)鹽酸除了能與酸堿指示劑、金屬氧化物、金屬、鹽反應外,還能與堿類物質反應,A可以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控制變量法要創設相同的外部條件,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的條件就是對反應速度可能有影響的因素,分析可知四個因素中只有容器的大小對反應速度無影響,故選C。
20.【答案】(1)混合物
(2)②
(3)B;D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合金的概念分析;
(2)根據防銹的原理分析;
(3)根據物理學中關于新能源的常識進行選擇。
【解答】(1)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鋁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
(2)圖中汽車用的是鍍鉻鐵皮,因此通過改變金屬內部結構來防止金屬生銹的材料是鉻,故選②;
(3)A、蓄電池內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鉛離子,會引發重金屬污染,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A錯誤;
B、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減少,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B正確;
C、電動汽車經常停在室外,夏天長時間暴曬容易引起車內電路起火,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C錯誤;
D、電動汽車節能,每百公里耗能比傳統燃油汽車節能30%,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D正確;
E、利用鉛酸電池代替燃料汽油,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故E錯誤。
故答案為:BD。
(1)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鋁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
(2)圖中汽車用的是鍍鉻鐵皮,因此通過改變金屬內部結構來防止金屬生銹的材料是鉻,故選②;
(3)A、蓄電池內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鉛離子,會引發重金屬污染,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A錯誤;
B.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減少,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B正確;
C.電動汽車經常停在室外,夏天長時間暴曬容易引起車內電路起火,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C錯誤;
D.電動汽車節能,每百公里耗能比傳統燃油汽車節能30%,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D正確;
E.利用鉛酸電池代替燃料汽油,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故E錯誤。
故選BD。
21.【答案】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稀硫酸;Na2SO4、H2SO4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酸堿中和反應的本質解答;
(2)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藍。
(3)根據溶液呈紅色可知反應結束后溶液呈酸性,據此結合反應產物確定溶質種類。
【解答】(1)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即其中的硫酸根和鈉離子保持不變,只是其中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則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2)由乙圖顏色的變化,滴入B溶液前,溶液顯藍色,即溶液呈堿性,那么A為氫氧化鈉溶液,B溶液是稀硫酸;
(3)圖乙中M點時,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酸性,稀硫酸過量,則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還存在的溶質有硫酸、硫酸鈉。
22.【答案】2Mg+O22MgO;AC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鎂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鎂進行分析;
(2)根據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進行分析。
【解答】(1)鎂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鎂,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Mg+O22MgO。
(2)A、濃NaOH溶液是一種堿溶液,能夠與酸性物質反應,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濃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生成的氯氣,選項正確;
B、灼熱的銅能夠與氧氣反應,會消耗生成的氧氣,選項錯誤;
C、堿石灰是氧化鈣與氫氧化鈉固體的混合物,能夠與酸性物質反應,能夠與酸性物質反應,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堿石灰能夠吸收生成的氯氣,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AC。
23.【答案】(1)水和氧氣
(2)氯化鈉
(3)鐵銹疏松多孔,無法防止內部的鐵生銹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變量分析回答此題;
(2)根據鐵銹的特點和生銹條件分析回答此題;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與水,據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1)A中鐵釘與水和氧氣接觸、B中鐵釘僅與水接觸、C中鐵釘僅與氧氣接觸,觀察實驗發現A中鐵釘生銹,B、C中鐵釘不生銹,得出結論鐵銹蝕主要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有關;
(2)②A中鐵釘與水、氧氣接觸,D中鐵釘與食鹽水、氧氣接觸,對比發現D中鐵釘銹蝕速度較快,食鹽水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則鐵銹蝕還與氯化鈉有關;
(3)鐵銹是疏松多孔的,無法阻止內部的鐵與氧氣、水接觸,所以鐵銹蝕后應及時除銹的原因是:鐵銹疏松多孔,無法防止內部的鐵生銹。
(1)A中鐵釘與水和氧氣接觸、B中鐵釘僅與水接觸、C中鐵釘僅與氧氣接觸,觀察實驗發現A中鐵釘生銹,B、C中鐵釘不生銹,得出結論鐵銹蝕主要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有關;
(2)②A中鐵釘與水、氧氣接觸,D中鐵釘與食鹽水、氧氣接觸,對比發現D中鐵釘銹蝕速度較快,食鹽水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則鐵銹蝕還與氯化鈉有關;
(3)鐵銹是疏松多孔的,無法阻止內部的鐵與氧氣、水接觸,所以鐵銹蝕后應及時除銹的原因是:鐵銹疏松多孔,無法防止內部的鐵生銹。
24.【答案】(1)Na2CO3
(2)碳酸鈣;CaCl2+Na2CO3═CaCO3↓+2NaCl
(3)蒸發;氯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或NaCl、NaOH和Na2CO3)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鹽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解答】(1)由題意可知,粗鹽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鎂、氯化鈣,通過加入試劑a為氫氧化鈉可以將氯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X,再加入碳酸鈉將氯化鈣轉化為沉淀Y碳酸鈣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通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除去,最后通過蒸發得到精鹽晶體。
若試劑a為氫氧化鈉,試劑b的化學式為:Na2CO3;
(2)沉淀Y是:CaCO3,生成Y發生的反應是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3)氯化鈉溶液通過蒸發得到食鹽,所以操作A的名稱蒸發;根據流程可知,加鹽酸前的濾液中存在的溶質氯化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
(1)由題意可知,粗鹽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鎂、氯化鈣,通過加入試劑a為氫氧化鈉可以將氯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X,再加入碳酸鈉將氯化鈣轉化為沉淀Y碳酸鈣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通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除去,最后通過蒸發得到精鹽晶體。
若試劑a為氫氧化鈉,試劑b的化學式為:Na2CO3;
(2)沉淀Y是:CaCO3,生成Y發生的反應是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3)氯化鈉溶液通過蒸發得到食鹽,所以操作A的名稱蒸發;根據流程可知,加鹽酸前的濾液中存在的溶質氯化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
25.【答案】(1)放熱
(2)濃硫酸密度比硫酸銅溶液大
(3)先出現藍色晶體,然后又變成白色固體
(4)不能滴到手上(合理即可)
【知識點】濃硫酸的稀釋
【解析】【分析】(1)根據濃硫酸特性分析;
(2)根據濃硫酸密度大分析;
(3)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分析;
(4)根據濃硫酸有腐蝕性分析。
【解答】(1)濃硫酸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試管壁發燙;
(2)濃硫酸密度比硫酸銅溶液大,因此藍色硫酸銅溶液在上部;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藍色硫酸銅晶體;濃硫酸又有脫水性,使藍色硫酸銅晶體失去水變成白色無水硫酸銅;
(4)濃硫酸有腐蝕性,在使用濃硫酸時注意不能滴到手上(合理即可)。
(1)濃硫酸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試管壁發燙;
(2)濃硫酸密度比硫酸銅溶液大,因此藍色硫酸銅溶液在上部;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藍色硫酸銅晶體;濃硫酸又有脫水性,使藍色硫酸銅晶體失去水變成白色無水硫酸銅;
(4)濃硫酸有腐蝕性,在使用濃硫酸時注意不能滴到手上(合理即可)。
26.【答案】(1)A中會觀察到水倒吸入圓底燒瓶中;B中會觀察到試管內液面止升;C中會觀察到氣球脹大;D中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
(2)取適量水槽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是否的氣泡生成(合理即可)
(3)SO2(或氯化氫),;KOH(合理即可)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可利用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氣體壓強減小引起的現象分析。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有強烈的腐蝕性,據此分析回答有關的問題。
(3)根據氣體與液體反應,壓強變小的原理解答。
【解答】(1)A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水倒吸入圓底燒瓶中。
B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試管內液面止升。
C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氣球脹大。
D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用化學方法證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的探究實驗是取適量水槽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是否的氣泡生成,若有氣泡生成,說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
(3)只要是氣體與液體反應,使氣體壓強減小即可達到上述現象,例如SO2(或氯化氫),KOH等,氫氧化鉀能與SO2反應生成亞硫酸鉀和水,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
(1)A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水倒吸入圓底燒瓶中;
B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試管內液面止升;
C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氣球脹大;
D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用化學方法證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的探究實驗是取適量水槽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是否的氣泡生成,若有氣泡生成,說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
(3)只要是氣體與液體反應,使氣體壓強減小即可達到上述現象,例如SO2(或氯化氫),KOH等,氫氧化鉀能與SO2反應生成亞硫酸鉀和水,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
27.【答案】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3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堿的性質,能夠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氣體;
(2)根據煤燃燒也會產生額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也會使紫色石蕊變紅分析;
(3)根據指標三評價模型;
(4)根據酸雨的概念以及化學方程式來分析。
【解答】(1)根據評價表,該模型的指標一可被評為優秀。因為該裝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氣體,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能夠與二氧化硫反應,具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性質;
(2)該模型的指標二被評為合格,即有實驗現象,但不能說明煤燃燒產生SO2,原因是,煤中含有碳元素,燃燒還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也會使紫色石蕊變紅,故無法判斷煤燃燒產生的是二氧化硫,故按照指標而被評為合格,故填:二氧化碳;
(3)該模型不能通過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所以按照指標三被評為待改進,于是設計了圖2、圖3兩種模型。這圖2中使用水和金片,金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無法通過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按照指標三被評為待改進,而圖3中使用水和鐵片,在酸雨環境中更容易被腐蝕,即能通過一個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所以兩種改進模型中,圖3的模型能被評為合格,故填3。
28.【答案】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導電;B;熱值大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金屬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的原因分析;
(2)根據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分析;
(3)根據有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
(4)根據氫氣燃燒生成水,氫氣燃燒熱值高、無污染分析。
【解答】(1)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2)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可以作電極;
(3)橡膠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選B;
(4)氫氣燃燒生成水,氫氣作為理想燃料優點是本身無毒,熱值高,產物是水對環境無污染。
29.【答案】生成了白色沉淀;取少量步驟1形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振蕩;若生成了白色,說明了添加的是MgSO4;若沒有現象,說明了添加的是MgCl2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鎂離子的驗證和硫酸根的驗證分析;鎂離子能與氫根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硫酸根離子能與鋇離子結合生成了硫酸鋇沉淀。
【解答】探究樣品中是否還有鎂鹽,即探究是否含有Mg2+,而探究是何種鎂鹽就是探究是否含有。先將樣品溶解,注意要加足量蒸餾水,并用玻璃棒攪拌。
步驟2,驗證是否含有Mg2+,可以加NaOH 溶液會產生Mg(OH)2,現象為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樣品b中添加了鎂鹽;
步驟3,因為題目說是MgSO4或MgCl2中的一種而且樣品中一定還有Cl-,因此只要檢測是否含有;操作:取少量步驟1 形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振蕩觀察。現象及結論,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添加的是MgSO4,若無明顯現象,則添加的是MgCl2。
30.【答案】CH4(或甲烷);13.5kg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甲烷,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數據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
【解答】(1)圖中化學式標注的物質,屬于有機物的是CH4(或甲烷)。故填:CH4(或甲烷)。
(2)設生成0.8kg氧氣需要水的質量為x,
x=0.9kg,
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4H22H2O+CH4,
結合2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水汽整合系統電解的水有一半可以循環利用,因此理論上至少需要給該水氣整合系統補充水的質量:0.9kg×0.5×30=13.5kg,
答:理論上至少需要給該水氣整合系統補充13.5kg水。
31.【答案】109.8;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x=6.5g;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為:×100%=65%>46%,答: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為65%;三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生成氫氣的質量,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然后再根據合金樣品中所進行計算
(3)將含鋅量與表格數據對照即可。
【解答】(1)根據圖像可知,加入120g稀硫酸時總質量為129.8g,那么生成氫氣的質量為:10g+120g-129.8g=0.2g;
B點時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100g,那么總質量為:10g+100g-0.2g=109.8g,即圖中M的數值為109.8g;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這塊銅鋅合金樣品屬于等級三。
32.【答案】(1)氯化鈉和氯化氫(或NaCl、HCl)
(2)233.9
(3)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0g+10g+50g+150g)-248.9g=1.1g;
設樣品中含Na2CO3的質量為x。
x=2.65g,
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
答: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26.5%。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稀鹽酸加入100g時,碳酸鈉仍沒有完全反應進行分析;
(2)根據加入125克鹽酸時,鹽酸過量,再結合表中數據計算M值進行分析;
(3)根據產生二氧化碳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碳酸鈉質量分數進行分析。
【解答】(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由圖像可知,當加入125克鹽酸時,鹽酸過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氫;
(2)由圖像可知,加入第五個25g的鹽酸時鹽酸已經過量,所以繼續加入鹽酸,氣體不會產生,質量不再變化,電子天平示數=248.9g-25g=223.9g,故M的值為223.9。
(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由圖像可知,當加入125克鹽酸時,鹽酸過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氫;
(2)由圖像可知,加入第五個25g的鹽酸時鹽酸已經過量,所以繼續加入鹽酸,氣體不會產生,質量不再變化,電子天平示數=248.9g-25g=223.9g,故M的值為223.9;
(3)見答案。
1 / 1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學海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科學試題
1.(2024九上·臨海月考)農作物對土壤的酸堿度有一定要求,如圖所示是幾種植物適宜生長的pH。下列植物中適合在堿性土壤中種植的是(  )
A.馬鈴薯 B.菠菜 C.番茄 D.蘿卜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根據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馬鈴薯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小于7,顯酸性,適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錯誤。
B、菠菜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小于7,顯酸性,適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錯誤。
C、番茄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略大于7,顯弱堿性,適宜在弱堿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錯誤。
D、蘿卜適宜種植的土壤的pH大于7.5,顯堿性,適宜在堿性土壤中種植,故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D。
2.(2024九上·臨海月考)下列有關物質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質的是( ?。?br/>A.氧化鈣、消石灰、CaO B.氯化氫、鹽酸、NaCl
C.碳酸鈣、熟石灰、CaCO3 D.氫氧化鈉、燒堿、NaOH
【答案】D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為Ca(OH)2;HCl的水溶液俗稱為鹽酸,因此HCl是溶液鹽酸中的溶質,為鹽酸的主要成分,二者不是同種物質。
【解答】A、消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為Ca(OH)2,氧化鈣俗稱為生石灰,化學式為CaO,因此,消石灰與氧化鈣二者不是同一種物質;
B、HCl的水溶液俗稱為鹽酸,鹽酸為HCl與水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為HCl氣體,二者不是同種物質;
C、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為Ca(OH)2,與碳酸鈣不是同一種物質;
D、氫氧化鈉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化學式為NaOH,因此物質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三者為同一物質。
故答案為:D。
3.(2024九上·臨海月考)化學工業的發展容易對環境造成不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做法符合環保理念的是( ?。?br/>A.印刷廠的廢水直接排入河流 B.向農田中施入化肥越多越好
C.把廢料中的鐵回收再生 D.廢舊橡膠制品就地焚燒
【答案】C
【知識點】水體污染和防治;空氣污染與保護;金屬的污染和回收利用;白色污染與防治
【解析】【分析】根據環境、水、空氣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確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環保理念。
【解答】A、 印刷廠的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會造成水體污染 ,不符合題意;
B、 向農田中施入化肥并非越多越好,且太多會污染水資源 ,不符合題意;
C、 把廢料中的鐵回收再生,可節約資源及保護環境 ,符合題意;
D、 廢舊橡膠制品就地焚燒會造成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2024九上·臨海月考)中國科學院首創室溫制氫方案,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B.該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C.該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D.反應物CO和都是氧化物
【答案】C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根據工業上制取氫氣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的微觀構成,寫出化學式及反應的方程式,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關的分析解答。
【解答】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反應前后都是2個分子,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在反應物水中,氫元素顯+1價,在生成物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因此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錯誤符合題意。
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應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5.(2024九上·臨海月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區別羊毛纖維、棉花纖維,用灼燒、聞燃燒產生的氣味,觀察燃燒后的灰燼進行區分
B.糖類、蛋白質、脂肪是人體內基本的有機物
C.廢舊輪胎沒有回收價值,可以直接燒掉
D.可利用乙炔和氧氣燃燒產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
【答案】C
【知識點】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A、根據蛋白質的性質分析;
B、根據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分析;
C、根據焚燒橡膠類物質會造成空氣污染分析;
D、根據乙炔焰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分析。
【解答】A、羊毛成分為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可用灼燒法區別 羊毛和棉花,不符合題意;
B、 糖類、蛋白質、脂肪都是人體內基本的有機物 ,不符合題意;
C、 廢舊輪胎 屬于合成橡膠,不能焚燒處理,會污染空氣,符合題意;
D、 乙炔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高溫,可利用乙炔和氧氣燃燒產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24九上·臨海月考)嫦娥五號探測器“挖土”的關鍵部件:鉆桿是由中科院自行研制的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制成。該種材料所用的基體大多數為各種鋁合金,增強體主要為碳化硅和氧化鋁。有關這種材料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鋁基復合材料屬于混合物 B.鋁合金是金屬材料
C.碳化硅是新型高分子材料 D.氧化鋁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答案】C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的分類及其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解答】A、 復合材料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復合起來,使各種材料在性能上取長補短,繼承了比原來單一材料的性能優越的多的復合材料。鋁基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復合起來的,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題意;
B、 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所以鋁合金是金屬材料。故B不符合題意;
C、高分子材料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碳化硅是無機非金屬化合物,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所以碳化硅不是新型高分子材料。故C符合題意;
D、 氧化鋁是無機非金屬化合物,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7.(2024九上·臨海月考)為了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銹,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幾種方案:①每天用機油擦拭一遍②用完后保存在水中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④用干布把它擦干⑤用食醋涂抹⑥用醬油涂抹⑦用清水洗干凈后迅速放進塑料袋中,并包裹好。選出你認為合理可行的方案()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
C.③④ D.⑤⑥⑦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解答】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水和氧氣直接接觸,考慮防銹問題,除了考慮這兩個條件外,還要考慮生活實際問題,機油擦過的菜刀用,而水在酸堿鹽的溶液中更易生銹。
【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掌握鐵生銹的條件,其次還要有一些適當的生活常識。
8.(2024九上·臨海月考)小義在驗證Al、Cu、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制出了美麗的“金屬樹”。其方法為向兩個放有宣紙的培養皿中分別滴入適量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鋁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得到“銅樹”后的溶液可能是無色的溶液
B.實驗前需要打磨鋁絲是為了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膜
C.上述實驗現象能得出Al、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D.得到“銀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3AgNO3=3Ag+Al(NO3)3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并且金屬越活潑,越容易先和鹽溶液反應。
【解答】A、鋁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如果鋁過量,則得到“銅樹”后的溶液是無色溶液,該選項正確。
B、由于鋁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鋁的薄膜,實驗前需要打磨鋁絲是因為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該選項正確。
C、該實驗能證明鋁最活潑,不能比較銅和銀的活動性順序,不能證明Al、Cu、A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該選項不正確。
D、得到“銀樹”反應的反應是鋁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鋁和銀,方程式是:Al+3AgNO3=Al(NO3)3+3Ag,該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C。
9.(2024九上·臨海月考)以下是小寧同學記錄的化學實驗現象,其中不符合事實的是(  )
A.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為藍色
B.將未打磨過的鋁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出現氣泡
C.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銅固體,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蔗糖變黑、體積膨脹,形成了“黑面包”
【答案】A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未打磨過的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濃硫酸具有脫水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會觀察到溶液變為紅色,故選項說法錯誤。
B、未打磨過的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先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鋁再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則將未打磨過的鋁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出現氣泡,故選項說法正確。
C、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銅固體,氫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溶液由無色變藍色,故選項說法正確。
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把蔗糖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組成脫去生成水,會觀察到蔗糖變黑、體積膨脹,形成了“黑面包”,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10.(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表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時,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入液體體積的變化曲線及相關的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當滴入液體體積為7mL時,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B.當滴入液體體積為5mL時,所得溶液呈酸性
C.當滴入液體體積為9mL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
D.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
【答案】A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
【解析】【分析】pH小于7為酸性溶液,pH大于7為堿性溶液,pH等于7為中性溶液?!窘獯稹緼、當滴入液體體積為7mL時,溶液的pH等于7,顯中性,鹽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故A正確;
B、當滴入液體體積為5mL時,溶液的pH大于7,所得溶液呈堿性,故B錯誤;
C、當滴入液體體積為9mL時,溶液的pH小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有NaCl、HCl,故C錯誤;
D、由圖象可知,pH是開始時大于7逐漸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稀鹽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1.(2024九上·臨海月考)使用如圖所示裝置(攪拌裝置略)探究溶液離子濃度變化,已知反應的產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會變暗。下列燈光變化可能出現“亮→暗(或滅)→亮”現象的是(  )
  試劑甲 試劑乙
A NaCl
B
C HCl NaOH
D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已知反應產物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時燈光變暗,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鈉和氯化銀沉淀,溶液中始終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不會變暗,選項錯誤;
B、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隨著反應進行溶液中離子逐漸減少,當恰好完全反應時無自由移動的離子,燈會變暗,繼續加入硫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燈會變亮,選項正確;
C、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中始終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燈不會變暗,選項錯誤;
D、碳酸鉀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中始終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燈不會變暗,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12.(2024九上·臨海月考)廢液缸中剩有大量的稀鹽酸與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不考慮其他雜質),某同學取上層清液于燒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過量。記錄滴入Na2CO3溶液質量(x)與有關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圖中縱坐標(y)表示生成CO2的質量
B.反應進行到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
C.OA段是Na2CO3 和 CaCl2在發生化學反應
D.C點溶液的pH=7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的反應原理,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過量,相比之下,剛開始是稀鹽酸的量多,而碳酸鈉的量少,溶液中應先冒氣泡,而不是先產生沉淀.所以,圖中縱坐標(y)應該表示生成的沉淀質量.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表明反應完全結束,此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從開始反應的O點到A點的OA段,此處所進行的化學反應,可理解為,Na2CO3+CaCl2=CaCO3↓+2NaCl 和CaCO3+2HCl=CaCl2+H2O+CO2↑,綜合以上反應,相當于只發生了如下的化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此時沒有沉淀產生,等溶液中稀鹽酸被消耗完了以后,才慢慢開始產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實驗探究進行到C點時,反應早已經結束,因為過量的碳酸鈉溶液加入其中,溶液的pH大于7;進行解答。
【解答】 A、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的反應原理,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過量,相比之下,剛開始是稀鹽酸的量多,而碳酸鈉的量少,溶液中應先冒氣泡,而不是先產生沉淀。所以,圖中縱坐標(y)應該表示生成的沉淀質量;故A錯誤;
B、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表明反應完全結束,此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故B正確;
C、從開始反應的O點到A點的OA段,發生了如下的化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此時沒有沉淀產生,等溶液中稀鹽酸被消耗完了以后,才慢慢開始產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故C錯誤;
D、實驗探究進行到C點時,反應早已經結束,因為過量的碳酸鈉溶液加入其中,溶液的pH大于7;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3.(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是鐵元素的價類圖,每一條射線表示一種物質類別,同一圓圈鐵元素化合價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轉化e→d中產生紅褐色沉淀
B.a→f的轉化加鹽酸可以實現
C.若cd線代表堿類,則c點表示Fe(OH)3
D.轉化Fe→f可為2Fe+3CuCl2=2FeCl3+3Cu
【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e→d,應為鐵的鹽轉化為堿,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轉化a→Fe,是氧化鐵轉化為鐵,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d點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點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f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由圖知,d可為堿,其中鐵元素化合價為+3,為氫氧化鐵,e為鹽,則e→d中產生紅褐色沉淀,正確;
B、由圖知,a→f是氧化鐵轉化為+2價的亞鐵鹽,氧化鐵與鹽酸發生的反應是復分解反應,化合價不變,生成氯化鐵和水,不能生成亞鐵鹽,錯誤;
C、若c、d線代表堿類,d點中鐵元素化合價為+3,表示Fe(OH)3,c點中鐵元素化合價為+2,表示Fe(OH)2,錯誤;
D、f為鹽,鐵元素化合價+2,可為氯化亞鐵,Fe→f可為鐵和氯化銅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Cl2=FeCl2+Cu,錯誤。
故答案為: A。
14.(2024九上·臨海月考)小金分別向含有、溶液的甲乙兩支試管滴加稀硫酸,并將兩只支試管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干凈的燒杯中,對燒杯內的物質處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燒杯中無色濾液b一定呈中性 B.白色沉淀a為硫酸鋇沉淀
C.反應后的甲試管硫酸溶液過量 D.反應后的乙試管硫酸溶液過量
【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A.根據酸堿指示劑變色規律分析回答此題;
B.根據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性質分析回答此題;
C.D根據沉淀的組成分析回答此題;
【解答】 A.酚酞在顯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變色,而白色沉淀a部分溶解,說明沉淀為硫酸鋇和碳酸鋇,有碳酸鋇生成說明甲中硝酸鋇過量,乙中碳酸鈉過量,所以溶液中不含有硫酸,而在無色濾液b中加入稀硫酸無明顯現象,說明碳酸鈉和硝酸鋇都沒有剩余,所以濾液只含有NaNO3,所以溶液顯中性,故A正確;
B.沉淀部分溶液,說明沉淀包含硫酸鋇和碳酸鋇,故B錯誤;
C.有碳酸鋇生成,說明甲中硝酸鋇過量,故C錯誤;
D.有碳酸鋇生成,則乙中是碳酸鈉過量,故D錯誤;
故選A。
15.(2024九上·臨海月考)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br/>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C.金屬鋁與鹽酸反應生產AlCl3和H2,所以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產FeCl3和H2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答案】B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中和反應特指的酸堿之間的反應,可以據此解答該題;
B、根據化合物的定義進行解答;
C、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D、根據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但是非金屬元素不一定顯負價進行解答。
【解答】A、中和反應特指的酸堿之間的反應,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但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例如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鹽和水,但是它不屬于中和反應,故推理錯誤;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推理正確;
C、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推理錯誤;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但是非金屬元素不一定顯負價,例如碳酸鈉中碳元素顯正價,故推理錯誤。
故答案為:B。
16.(2024九上·臨海月考)請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
序號 ① ② ③ ④
物質 酳酸 高錳酸鉀 熟石灰 純堿
化學式 CH3COOH KMnO4 Ca(OH)2 Na2CO3
(1)檳榔芋皮上含有一種堿性的物質——皂角素,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你認為可選用上表中   來涂抹止癢。(用序號填寫)
(2)用表中的物質作為反應物,寫出制取燒堿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①;Ca(OH)2+Na2CO3=CaCO3↓+2NaOH
【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常見物質的俗稱;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酸與堿能發生中和反應,所以堿性物質應使用酸性物質進行中和。
(2)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由質量守恒定律和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反應物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解答】(1)檳榔芋皮上含有一種堿性的物質--皂角素,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可選用上表中醋酸來涂抹止癢,這是因為醋酸能和皂角素能反應。
(2)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因此可以用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制取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17.(2024九上·臨海月考)臨海枇杷果肉細膩,柔軟多汁,甜酸適度,深受市場歡迎。為獲得優質枇杷果實,須用科學的種植和管理方法。
(1)枇杷的果實膨大期應多施鉀肥、磷肥,下列復合肥中   肥效最佳。(填序號)
①硝酸鉀[KNO3] ②磷酸二氫鉀[KH2PO4] ③磷酸一銨[NH4H2PO4]
(2)采摘后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請據此寫出一種利于貯藏的方法   。
【答案】(1)②
(2)真空包裝(或低溫冷藏)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1)根據多施鉀肥、磷肥進行分析;
(2)根據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進行分析。
【解答】(1)①硝酸鉀[KNO3]中含有鉀元素,不含有磷元素,不符合題意;
②磷酸二氫鉀[KH2PO4]中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符合題意;
③磷酸一銨[NH4H2PO4]中不含有鉀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填②;
(2)采用保鮮膜或密封袋進行包裝,可以減少果實與外界空氣的交換,降低氧氣供應,從而抑制呼吸作用,低溫環境可以顯著降低果實的呼吸速率,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所以進行真空包裝(或低溫冷藏)。
(1)①硝酸鉀[KNO3]中含有鉀元素,不含有磷元素,不符合題意;
②磷酸二氫鉀[KH2PO4]中含有鉀元素和磷元素,符合題意;
③磷酸一銨[NH4H2PO4]中不含有鉀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填②;
(2)采用保鮮膜或密封袋進行包裝,可以減少果實與外界空氣的交換,降低氧氣供應,從而抑制呼吸作用,低溫環境可以顯著降低果實的呼吸速率,減弱果實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所以進行真空包裝(或低溫冷藏)。
18.(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是人類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階段Ⅰ】得失氧說: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還原反應。
【階段Ⅱ】化合價升降說:凡是出現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蟽r升高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化合價降低的反應叫還原反應。
【階段Ⅲ】電子轉移說:化合價升降的原因是電子的轉移。凡有電子轉移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失電子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得電子的反應叫還原反應。
(1)根據得失氧說,在 H2+CuOCu+H2O化學變化中,H2發生了    反應。
(2)電子轉移是元素化合價改變的本質原因。失電子后,元素的化合價會   ?。ㄌ睢吧摺被颉敖档汀保?。
(3)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其中丁是    反應。
【答案】(1)氧化
(2)升高
(3)復分解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中的信息:得失氧說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進行分析。
(2)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和電子轉移說分析。
(3)根據題干信息分析。
【解答】(1)根據得失氧說,H2+CuOCu+H2O化學變化中,氫氣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H2發生了氧化反應;
(2)電子轉移是元素化合價改變的本質原因,失電子后,失電子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元素的化合價會升高;
(3)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分解反應中有的是氧化還原反應,有的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都為非氧化還原反應;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其中丁是復分解反應。
(1)根據得失氧說,H2+CuOCu+H2O化學變化中,氫氣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H2發生了氧化反應;
(2)電子轉移是元素化合價改變的本質原因,失電子后,失電子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元素的化合價會升高;
(3)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分解反應中有的是氧化還原反應,有的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都為非氧化還原反應;根據化合價升降說,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其中丁是復分解反應。
19.(2024九上·臨海月考)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科在復習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鹽酸的五條化學性質(如圖所示,連線表示相互反應)。
(1)為了驗證性質①,小科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   色;
(2)圖中A所代表的物質類別任舉一例寫出化學方程式   
(3)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鹽酸的性質②,小科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兩種金屬的大小 B.鹽酸的質量分數
C.反應容器的大小 D.溫度
【答案】(1)紅
(2)(合理即可)
(3)C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利用石蕊遇酸的變色情況分析即可。
(2)根據鐵銹的成分結合與鹽酸反應的產物對化學方程式書寫即可。
(3)酸與鹽的反應一定要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發生條件。
(4)控制變量法就是創設相同的外部條件,并對所比較的量進行分析。
【解答】(1)石蕊遇酸性溶液會變紅色,所以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紅;
(2)鹽酸除了能與酸堿指示劑、金屬氧化物、金屬、鹽反應外,還能與堿類物質反應,A可以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控制變量法要創設相同的外部條件,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的條件就是對反應速度可能有影響的因素,分析可知四個因素中只有容器的大小對反應速度無影響,故選C。
(1)石蕊遇酸性溶液會變紅色,所以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紅;
(2)鹽酸除了能與酸堿指示劑、金屬氧化物、金屬、鹽反應外,還能與堿類物質反應,A可以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控制變量法要創設相同的外部條件,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的條件就是對反應速度可能有影響的因素,分析可知四個因素中只有容器的大小對反應速度無影響,故選C。
20.(2024九上·臨海月考)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如下圖是某款新能源電動汽車。
(1)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鋁合金屬于   。(填 “純凈物”和“混合物”)
(2)圖中通過改變金屬內部結構來防止金屬生銹的材料是   。(填序號)
(3)下列說法正確且屬于支持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的是___________。(可多選)
A.蓄電池內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鉛離子,會引發重金屬污染
B.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減少,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
C.電動汽車經常停在室外,夏天長時間暴曬容易引起車內電路起火
D.電動汽車節能,每百公里耗能比傳統燃油汽車節能30%
E.利用鉛酸電池代替燃料汽油,能夠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
【答案】(1)混合物
(2)②
(3)B;D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合金的概念分析;
(2)根據防銹的原理分析;
(3)根據物理學中關于新能源的常識進行選擇。
【解答】(1)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鋁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
(2)圖中汽車用的是鍍鉻鐵皮,因此通過改變金屬內部結構來防止金屬生銹的材料是鉻,故選②;
(3)A、蓄電池內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鉛離子,會引發重金屬污染,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A錯誤;
B、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減少,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B正確;
C、電動汽車經常停在室外,夏天長時間暴曬容易引起車內電路起火,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C錯誤;
D、電動汽車節能,每百公里耗能比傳統燃油汽車節能30%,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D正確;
E、利用鉛酸電池代替燃料汽油,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故E錯誤。
故答案為:BD。
(1)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鋁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
(2)圖中汽車用的是鍍鉻鐵皮,因此通過改變金屬內部結構來防止金屬生銹的材料是鉻,故選②;
(3)A、蓄電池內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鉛離子,會引發重金屬污染,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A錯誤;
B.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減少,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B正確;
C.電動汽車經常停在室外,夏天長時間暴曬容易引起車內電路起火,說法正確但不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C錯誤;
D.電動汽車節能,每百公里耗能比傳統燃油汽車節能30%,說法正確且有利于新能源電動汽車推行,故D正確;
E.利用鉛酸電池代替燃料汽油,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故E錯誤。
故選BD。
21.(2024九上·臨海月考)興趣小組研究酸堿反應時利用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劑進行實驗,實驗操作和溶液顏色變化如圖所示。
(1)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   。
(2)根據乙圖顏色的變化,判斷圖甲中B溶液是   。(填寫溶液名稱)
(3)圖乙中M點時,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還存在的溶質有   。
【答案】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稀硫酸;Na2SO4、H2SO4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酸堿中和反應的本質解答;
(2)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藍。
(3)根據溶液呈紅色可知反應結束后溶液呈酸性,據此結合反應產物確定溶質種類。
【解答】(1)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即其中的硫酸根和鈉離子保持不變,只是其中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則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2)由乙圖顏色的變化,滴入B溶液前,溶液顯藍色,即溶液呈堿性,那么A為氫氧化鈉溶液,B溶液是稀硫酸;
(3)圖乙中M點時,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酸性,稀硫酸過量,則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還存在的溶質有硫酸、硫酸鈉。
22.(2024九上·臨海月考)下圖是一款潛水艇緊急供氧設備的結構示意圖,產氧藥塊主要成分是氯酸鈉(),需要鎂粉氧化放熱啟動并維持反應進行,快速產生氧氣。
(1)啟動時,點燃鎂粉(Mg)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MgO)。其化學方程式為:   。
(2)產氧藥塊反應會產生極少量有毒的氯氣,已知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以下可作為試劑X的物質有:   。
A.濃NaOH溶液 B.灼熱的銅粉 C.堿石灰
【答案】2Mg+O22MgO;AC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鎂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鎂進行分析;
(2)根據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進行分析。
【解答】(1)鎂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鎂,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Mg+O22MgO。
(2)A、濃NaOH溶液是一種堿溶液,能夠與酸性物質反應,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濃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生成的氯氣,選項正確;
B、灼熱的銅能夠與氧氣反應,會消耗生成的氧氣,選項錯誤;
C、堿石灰是氧化鈣與氫氧化鈉固體的混合物,能夠與酸性物質反應,能夠與酸性物質反應,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堿石灰能夠吸收生成的氯氣,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AC。
23.(2024九上·臨海月考)某興趣學習小組以“鐵銹蝕”為主題展開了項目化學習。
【任務】定性探究鐵銹蝕的因素
【查閱資料】①氯化鈣固體可作干燥劑。
②一定條件下,碳可加快鐵的銹蝕,但碳本身不參加反應。
【進行實驗】取四枚相同的潔凈無銹鐵釘分別放入試管,進行圖1實驗,現象如表。
試管 A B C D
一周后現象 鐵釘表面有一層鐵銹 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 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 鐵釘表面有厚層鐵銹
【得出結論】
(1)對比A、B、C試管中實驗現象,說明鐵銹蝕主要是與空氣中的   發生反應;
(2)對比A、D試管中實驗現象,說明鐵銹蝕還與   有關;
(3)鐵被銹蝕后,應被及時進行除銹的原因是   。
【答案】(1)水和氧氣
(2)氯化鈉
(3)鐵銹疏松多孔,無法防止內部的鐵生銹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變量分析回答此題;
(2)根據鐵銹的特點和生銹條件分析回答此題;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與水,據此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1)A中鐵釘與水和氧氣接觸、B中鐵釘僅與水接觸、C中鐵釘僅與氧氣接觸,觀察實驗發現A中鐵釘生銹,B、C中鐵釘不生銹,得出結論鐵銹蝕主要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有關;
(2)②A中鐵釘與水、氧氣接觸,D中鐵釘與食鹽水、氧氣接觸,對比發現D中鐵釘銹蝕速度較快,食鹽水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則鐵銹蝕還與氯化鈉有關;
(3)鐵銹是疏松多孔的,無法阻止內部的鐵與氧氣、水接觸,所以鐵銹蝕后應及時除銹的原因是:鐵銹疏松多孔,無法防止內部的鐵生銹。
(1)A中鐵釘與水和氧氣接觸、B中鐵釘僅與水接觸、C中鐵釘僅與氧氣接觸,觀察實驗發現A中鐵釘生銹,B、C中鐵釘不生銹,得出結論鐵銹蝕主要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有關;
(2)②A中鐵釘與水、氧氣接觸,D中鐵釘與食鹽水、氧氣接觸,對比發現D中鐵釘銹蝕速度較快,食鹽水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則鐵銹蝕還與氯化鈉有關;
(3)鐵銹是疏松多孔的,無法阻止內部的鐵與氧氣、水接觸,所以鐵銹蝕后應及時除銹的原因是:鐵銹疏松多孔,無法防止內部的鐵生銹。
24.(2024九上·臨海月考)某粗鹽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鎂、氯化鈣。小林設計了以下提純方案:
(1)若試劑a為氫氧化鈉,試劑b的化學式為  ??;
(2)沉淀Y是   ;生成Y的化學方程式為  ?。?br/>(3)指出操作A的名稱  ??;寫出加鹽酸前的濾液中存在的溶質   。
【答案】(1)Na2CO3
(2)碳酸鈣;CaCl2+Na2CO3═CaCO3↓+2NaCl
(3)蒸發;氯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或NaCl、NaOH和Na2CO3)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鹽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解答】(1)由題意可知,粗鹽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鎂、氯化鈣,通過加入試劑a為氫氧化鈉可以將氯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X,再加入碳酸鈉將氯化鈣轉化為沉淀Y碳酸鈣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通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除去,最后通過蒸發得到精鹽晶體。
若試劑a為氫氧化鈉,試劑b的化學式為:Na2CO3;
(2)沉淀Y是:CaCO3,生成Y發生的反應是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3)氯化鈉溶液通過蒸發得到食鹽,所以操作A的名稱蒸發;根據流程可知,加鹽酸前的濾液中存在的溶質氯化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
(1)由題意可知,粗鹽樣品中含有雜質氯化鎂、氯化鈣,通過加入試劑a為氫氧化鈉可以將氯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X,再加入碳酸鈉將氯化鈣轉化為沉淀Y碳酸鈣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通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除去,最后通過蒸發得到精鹽晶體。
若試劑a為氫氧化鈉,試劑b的化學式為:Na2CO3;
(2)沉淀Y是:CaCO3,生成Y發生的反應是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3)氯化鈉溶液通過蒸發得到食鹽,所以操作A的名稱蒸發;根據流程可知,加鹽酸前的濾液中存在的溶質氯化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
25.(2024九上·臨海月考)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老師演示了如下實驗:在一定量的飽和硫酸銅溶液中加入 濃硫酸,可以觀察到液體上部呈藍色、下部為無色,出現白色固體沉積,試管壁發燙。經檢測白色固體是無水硫酸銅。請回答:
(1)試管壁發燙的原因是濃硫酸與水混合   (填“吸熱”或“放熱”)。
(2)無色液體在下部的原因是   。
(3)進一步實驗:
①取出白色固體置于燒杯A中,配制成飽和溶液,將A、B兩個燒杯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一段時間后,燒杯A中出現藍色晶體。②取出燒杯A中的晶體,在該晶體中加入濃硫酸,又出現白色固體。根據以上實驗推測,如果老師在上圖試管中繼續加入濃硫酸,可觀察到的變化是   
(4)老師提醒同學們,濃硫酸除以上實驗中表現出的性質之外,還有腐蝕性,做實驗時務必規范操作。寫出一條在使用濃硫酸時的注意事項:   
【答案】(1)放熱
(2)濃硫酸密度比硫酸銅溶液大
(3)先出現藍色晶體,然后又變成白色固體
(4)不能滴到手上(合理即可)
【知識點】濃硫酸的稀釋
【解析】【分析】(1)根據濃硫酸特性分析;
(2)根據濃硫酸密度大分析;
(3)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分析;
(4)根據濃硫酸有腐蝕性分析。
【解答】(1)濃硫酸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試管壁發燙;
(2)濃硫酸密度比硫酸銅溶液大,因此藍色硫酸銅溶液在上部;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藍色硫酸銅晶體;濃硫酸又有脫水性,使藍色硫酸銅晶體失去水變成白色無水硫酸銅;
(4)濃硫酸有腐蝕性,在使用濃硫酸時注意不能滴到手上(合理即可)。
(1)濃硫酸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試管壁發燙;
(2)濃硫酸密度比硫酸銅溶液大,因此藍色硫酸銅溶液在上部;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的水,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藍色硫酸銅晶體;濃硫酸又有脫水性,使藍色硫酸銅晶體失去水變成白色無水硫酸銅;
(4)濃硫酸有腐蝕性,在使用濃硫酸時注意不能滴到手上(合理即可)。
26.(2024九上·臨海月考)在學習“NaOH化學性質”時學生設計了A、B、C、D四種方案驗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觀察到明顯現象。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從A、B、C、D中任選一種裝置的編號,說明對應的實驗現象是   。
(2)CO2可溶于水并能和水反應,在B裝置中你怎樣用化學方法證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的呢?你做的探究實驗是   。
(3)根據你現有的知識思考:要想用上述裝置產生類似的實驗現象,還可換成   氣體和   溶液相互組合(各填一種即可)。
【答案】(1)A中會觀察到水倒吸入圓底燒瓶中;B中會觀察到試管內液面止升;C中會觀察到氣球脹大;D中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
(2)取適量水槽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是否的氣泡生成(合理即可)
(3)SO2(或氯化氫),;KOH(合理即可)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可利用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氣體壓強減小引起的現象分析。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有強烈的腐蝕性,據此分析回答有關的問題。
(3)根據氣體與液體反應,壓強變小的原理解答。
【解答】(1)A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水倒吸入圓底燒瓶中。
B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試管內液面止升。
C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氣球脹大。
D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用化學方法證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的探究實驗是取適量水槽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是否的氣泡生成,若有氣泡生成,說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
(3)只要是氣體與液體反應,使氣體壓強減小即可達到上述現象,例如SO2(或氯化氫),KOH等,氫氧化鉀能與SO2反應生成亞硫酸鉀和水,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
(1)A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燒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水倒吸入圓底燒瓶中;
B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試管內液面止升;
C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氣球脹大;
D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會觀察到塑料瓶變癟。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用化學方法證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的探究實驗是取適量水槽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是否的氣泡生成,若有氣泡生成,說明CO2一定和NaOH發生反應;
(3)只要是氣體與液體反應,使氣體壓強減小即可達到上述現象,例如SO2(或氯化氫),KOH等,氫氧化鉀能與SO2反應生成亞硫酸鉀和水,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
27.(2024九上·臨海月考)學習了酸雨及酸的性質后,同學們知道了煤(含有C、H、O、S等元素)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制作了“酸雨形成及危害的模型”來研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設計了評價表。圖1是小林制作的模型。
評價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密封性好,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氣體 密封性好,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氣體 密封性不好,不能除去污染氣體
指標二 能通過實驗現象說明煤燃燒產生的氣體是SO2 有實驗現象,但不能說明煤燃燒產生SO2 沒有明顯實驗現象
指標三 能通過多個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 能通過一個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 不能通過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
(1)根據評價表,該模型的指標一可被評為優秀。因為該裝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氣體,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具有    的性質。
(2)該模型的指標二被評為合格的原因是,煤燃燒還能產生    氣體,也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棉花變紅。
(3)該模型的指標三被評為待改進,于是小林設計了圖2、圖3兩種模型。這兩種改進模型中,圖    的模型能被評為合格。
【答案】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3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堿的性質,能夠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氣體;
(2)根據煤燃燒也會產生額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也會使紫色石蕊變紅分析;
(3)根據指標三評價模型;
(4)根據酸雨的概念以及化學方程式來分析。
【解答】(1)根據評價表,該模型的指標一可被評為優秀。因為該裝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氣體,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能夠與二氧化硫反應,具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性質;
(2)該模型的指標二被評為合格,即有實驗現象,但不能說明煤燃燒產生SO2,原因是,煤中含有碳元素,燃燒還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也會使紫色石蕊變紅,故無法判斷煤燃燒產生的是二氧化硫,故按照指標而被評為合格,故填:二氧化碳;
(3)該模型不能通過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所以按照指標三被評為待改進,于是設計了圖2、圖3兩種模型。這圖2中使用水和金片,金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無法通過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按照指標三被評為待改進,而圖3中使用水和鐵片,在酸雨環境中更容易被腐蝕,即能通過一個實驗現象顯示酸雨的危害,所以兩種改進模型中,圖3的模型能被評為合格,故填3。
28.(2024九上·臨海月考)化學改變世界,科技改變生活。
請回答:
(1)我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領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鋁合金等,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
(2)我國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石墨烯性能優良,用途獨特,比如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
(3)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其中橡膠屬于  ?。ㄌ钭帜福?。
A.金屬材料  B.有機高分子材料  C.復合材料
(4)我國在氫能汽車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氫為燃料的電池技術。氫氣作為理想能源前景廣闊,氫能源的優點是   。(答出一點即可)
【答案】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導電;B;熱值大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金屬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的原因分析;
(2)根據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分析;
(3)根據有機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
(4)根據氫氣燃燒生成水,氫氣燃燒熱值高、無污染分析。
【解答】(1)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2)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可以作電極;
(3)橡膠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選B;
(4)氫氣燃燒生成水,氫氣作為理想燃料優點是本身無毒,熱值高,產物是水對環境無污染。
29.(2024九上·臨海月考)鹽礦,是一種很寶貴的資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也是“低鈉鹽”的主要成分?,F在國內某些生產廠家為改變“低鈉鹽”口味還會加入少量鎂鹽(僅限MgSO4或MgCl2)某化學小組想探究某“低鈉鹽”樣品中是否含有鎂鹽,以及添加的是何種鎂鹽(MgSO4或MgCl2在的一種)。請設計實驗完成下列表格。
限選試劑;BaCl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蒸餾水。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及結論
步驟1;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 樣品溶解。形成無色溶液
步驟2;取少量步驟1形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在滴加少量NaOH溶液,振蕩    ,說明樣品中添加了鎂鹽
步驟3  ??;    
【答案】生成了白色沉淀;取少量步驟1形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振蕩;若生成了白色,說明了添加的是MgSO4;若沒有現象,說明了添加的是MgCl2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鎂離子的驗證和硫酸根的驗證分析;鎂離子能與氫根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硫酸根離子能與鋇離子結合生成了硫酸鋇沉淀。
【解答】探究樣品中是否還有鎂鹽,即探究是否含有Mg2+,而探究是何種鎂鹽就是探究是否含有。先將樣品溶解,注意要加足量蒸餾水,并用玻璃棒攪拌。
步驟2,驗證是否含有Mg2+,可以加NaOH 溶液會產生Mg(OH)2,現象為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樣品b中添加了鎂鹽;
步驟3,因為題目說是MgSO4或MgCl2中的一種而且樣品中一定還有Cl-,因此只要檢測是否含有;操作:取少量步驟1 形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少量的BaCl2溶液,振蕩觀察?,F象及結論,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添加的是MgSO4,若無明顯現象,則添加的是MgCl2。
30.(2024九上·臨海月考)如圖表示某國際空間站的水氣整合系統,其中“氧氣生成系統”能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薩巴蒂爾系統”能把氫氣和航天員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液態水和甲烷氣體;液態水即循環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圖中化學式標注的物質,屬于有機物的是   。
(2)已知一個航天員平均一天要消耗約0.8千克的氧氣,請計算一個航天員在空間站30天,理論上至少需要給該水氣整合系統補充多少質量的水   ?。ㄒ阎趸甲懔浚?br/>【答案】CH4(或甲烷);13.5kg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甲烷,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數據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
【解答】(1)圖中化學式標注的物質,屬于有機物的是CH4(或甲烷)。故填:CH4(或甲烷)。
(2)設生成0.8kg氧氣需要水的質量為x,
x=0.9kg,
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4H22H2O+CH4,
結合2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水汽整合系統電解的水有一半可以循環利用,因此理論上至少需要給該水氣整合系統補充水的質量:0.9kg×0.5×30=13.5kg,
答:理論上至少需要給該水氣整合系統補充13.5kg水。
31.(2024九上·臨海月考)黃銅是由銅和鋅組成的合金,常被用于制造閥門、水管、空調內外機連接管和散熱器等。當黃銅的含鋅量不同時,其性能不同,見下表。小實同學用足量的稀硫酸對10克某銅鋅合金樣品進行科學探究,有關數據見下圖。
含鋅量 性能及用途 性能及用途
≤35% 塑性好,適于冷熱加壓加工 一
36%~46% 塑性減小而抗拉強度上升,只適于熱 壓力加工 二
>46% 抗拉強度下降,無使用價值 三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M的值為   克。
(2)求這塊合金樣品中所含鋅的質量分數   。(列式計算)
(3)這塊銅鋅合金樣品屬于等級   (選填“一”、“二”或“三”)
【答案】109.8;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x=6.5g;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為:×100%=65%>46%,答: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為65%;三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生成氫氣的質量,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然后再根據合金樣品中所進行計算
(3)將含鋅量與表格數據對照即可。
【解答】(1)根據圖像可知,加入120g稀硫酸時總質量為129.8g,那么生成氫氣的質量為:10g+120g-129.8g=0.2g;
B點時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100g,那么總質量為:10g+100g-0.2g=109.8g,即圖中M的數值為109.8g;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這塊銅鋅合金樣品屬于等級三。
32.(2024九上·臨海月考)實驗室有一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樣品中只含碳酸鈉雜質,且成分均勻),為測量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小科同學稱取了10g氫氧化鈉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40g水完全溶解,將150g稀鹽酸平均分6份依次加入到燒杯中(燒杯質量為50g)。每次充分反應后都用電子天平進行稱量(假設產生的氣體完全逸出),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如圖表示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加入稀鹽酸質量的關系。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25 25 25 25 25 25
電子天平的示數(g) 125 150 175 199.7 M 248.9
(1)當稀鹽酸加入到125g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   。
(2)分析表格數據和圖像,判斷表中M的值為   。
(3)計算氫氧化鈉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
【答案】(1)氯化鈉和氯化氫(或NaCl、HCl)
(2)233.9
(3)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0g+10g+50g+150g)-248.9g=1.1g;
設樣品中含Na2CO3的質量為x。
x=2.65g,
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
答: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26.5%。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稀鹽酸加入100g時,碳酸鈉仍沒有完全反應進行分析;
(2)根據加入125克鹽酸時,鹽酸過量,再結合表中數據計算M值進行分析;
(3)根據產生二氧化碳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碳酸鈉質量分數進行分析。
【解答】(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由圖像可知,當加入125克鹽酸時,鹽酸過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氫;
(2)由圖像可知,加入第五個25g的鹽酸時鹽酸已經過量,所以繼續加入鹽酸,氣體不會產生,質量不再變化,電子天平示數=248.9g-25g=223.9g,故M的值為223.9。
(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由圖像可知,當加入125克鹽酸時,鹽酸過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氫;
(2)由圖像可知,加入第五個25g的鹽酸時鹽酸已經過量,所以繼續加入鹽酸,氣體不會產生,質量不再變化,電子天平示數=248.9g-25g=223.9g,故M的值為223.9;
(3)見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泰安市| 武强县| 尚义县| 休宁县| 荃湾区| 从江县| 彰化市| 白山市| 广昌县| 吉水县| 二连浩特市| 桐乡市| 高唐县| 房产| 赫章县| 东海县| 靖边县| 广丰县| 肃宁县| 赣州市| 定西市| 富阳市| 海南省| 阿坝县| 唐海县| 廊坊市| 平阴县| 甘南县| 南昌县| 文水县| 乌兰察布市| 镇沅| 米泉市| 九寨沟县| 仙游县| 丹巴县| 馆陶县| 闽侯县| 县级市|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