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分子和原子 生活中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走過花圃會聞到花香;濕衣服經過晾曬就會變干;糖塊放到水中會逐漸“消失”,而水卻有了甜味。為什么會產生以上現象呢 基礎堂清1.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銅 B.氯化鈉C.石墨 D.二氧化硫如圖所示,一款衣柜空氣清新劑,它之所以能夠保持衣物持久留香,是因為 ( )A.分子質量變小B.分子體積變大C.分子的化學性質發生改變D.分子在不斷運動3. 如圖所示,在小燒杯A中盛有滴有無色酚酞溶液的蒸餾水,然后向小燒杯B中倒入濃氨水,立即用大燒杯罩住燒杯A和B,一段時間后發現燒杯A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無色酚酞溶液遇堿性物質會變紅)。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說明濃氨水易揮發B.該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C.燒杯A中溶液變紅,說明氨水顯堿性D.該實驗能證明分子間有間隔4.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種類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素養日清5. “分子性質”的探究實驗如圖所示,在A中加入5 mL濃氨水,B中加入20 mL無色酚酞溶液,罩上大燒杯。請回答下列問題:(1)幾分鐘后,可以觀察到 (選填“A”或“B”)燒杯中溶液開始變紅。(2)該實驗說明分子具有的一條基本性質是 。(3)該實驗中大燒杯所起的作用是 。(4)已知濃氨水有毒,對人體有刺激性和腐蝕性。某學生對裝置進行了改進,改進裝置如下:(提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改進后的裝置除操作簡單、現象明顯、試劑用量少、省時等優點外,還有的一個顯著優點是 。參考答案基礎堂清1.D 2.D 3.D 4.B素養日清5.(1)B(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3)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使實驗現象更明顯(4)環保3.2 原子結構(二) 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實際質量與基準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準的確定歷經幾代科學家的研究,下列是其研究歷程的部分資料:基礎堂清1. 下列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質量B.兩種原子的質量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C.碳12原子質量的是1D.相對原子質量基準是人為規定的,會影響原子的實際質量2.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氯化鈉C.鐵 D.氫氣3.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金屬元素離子的是 ( )A. B. C. D.4.原子序數為94的钚(Pu)是一種核原料,該元素的一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239,下列關于該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145 B.核外電子數為94C.質子數為94 D.核電荷數為2395.下列鈉離子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 )A.Na1+ B.Na+1 C.Na+ D.Na-6.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下列有關三種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同種原子不可以構成不同的分子B.分子、原子的根本區別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不同種元素的兩種離子,質子數一定不相同,電子數也一定不相同D.原子核內質子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數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素養日清7.用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鐘精準度極高,常被用于衛星的精準計時。結合下圖回答問題。已知:圖2是鍶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1)圖1為粒子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①表示的是 。(2)圖2中x= 。(3)圖3中與鍶原子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下同),A~D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的是 ,B和D所屬元素組成的物質由 (選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4)若E中X=8,寫出該粒子的符號: 。(5)若某元素的陰離子R-核外有36個電子,相對原子質量為80,則R原子核內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 。參考答案基礎堂清1.B 2.B 3.D 4.D 5.C 6.D素養日清7.(1)原子(2)18(3)C BC 離子(4)O2-(5)103.2 原子結構(一)1.(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其中有誤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1滴水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很小C.將氮氣制成液氮,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2.(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下列關于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構成,所以原子的體積比分子小B.分子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C.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它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這三種微粒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構成的,所以夸克是最小的微粒D.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學反應中最小的微粒基礎堂清1.某原子的結構模型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a、b、c是構成該原子的三種不同粒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決定該原子種類的是aB.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C.原子中a、b、c的個數一定相等D.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是a和c的個數相等,電性相反2.一種銥原子的質子數為77,中子數為115,則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192 B.115 C.38 D.773.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對硫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硫原子第一電子層上有6個電子B.硫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C.硫原子核內有16個質子D.硫原子最外層電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層電子的能量4. 有A、B、C、D四種原子,它們的核電荷數依次增加且為4個連續的數。B和D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A和C的原子核內質子數比中子數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個電子。(1)根據以上事實填寫下表:原子 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核電 荷數A 9 9B 10 10 C 12 11D 12 12(2)分析表中的數據,你發現了哪些規律 ① ;② 。素養日清5. 我國自主設計的“人造太陽”成功放電。(1)“人造太陽”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氘、氚是核聚變的熱核材料。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氘 1 1 1氚 x 2 1①上表中x= 。②貯存氘氣的鋼瓶禁止靠近明火,據此推測氘氣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2)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氚原子結構的是 (填字母)。 A B C D參考答案知識回顧1.C 2.D基礎堂清1.C 2.D 3.C4.(1)9 10 10 10 11 11 12 12(2)①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②在原子中,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素養日清5.(1)①1②可燃性(2)A3.3 元素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化學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水中含有氫、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鐵元素,喝的牛奶中含有鈣元素;對于綠色植物而言,氮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堂清1.蓮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水下的蓮藕富含維生素C、鐵、淀粉和膳食纖維,有除煩解渴、補心生血和健脾開胃等功效。蓮子中鈣、磷、鉀含量很高,荷葉有減肥瘦身的作用。蓮子中的“鈣、磷、鉀”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C.分子 D.單質2.過氧化氫(H2O2)溶液是常用的醫用消毒液。下列有關過氧化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B.由兩個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C.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D.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3.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的組成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元素C.氧氣 D.以上各項都有4 碳元素與氧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 )A.質子數不同 B.電子數不同C.中子數不同 D.最外層電子數不同5.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銻、鈰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鈰屬于金屬元素B.鈰的元素符號是CeC.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 gD.鈰原子的質子數為586. “中國高鐵”已成為我國外交的新名片,高鐵車身主要采用鎳鉻奧氏體不銹鋼制成。下圖為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鉻元素位于第四周期B.鉻原子的中子數為24C.若碳12原子的質量為a,則鉻原子的質量為aD.鉻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7.按要求寫出下列符號。(1)2個銅原子: 。(2)氦氣: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8.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1)物質的組成和構成關系如圖甲所示,圖中①應填上 ,圖中②用化學符號應表示為 。氯化鐵中的陽離子的符號是 。(2)氧、硫、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乙所示。則x= 。氧和硫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素養日清9.“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式。(1)圖1中X應填 。(2)圖2中B為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則m的值為 ,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3)圖2中A~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 (填字母)。(4)圖3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①溴元素屬于 (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②溴元素與圖2中的B、D元素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 。10. 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內容,請根據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它屬于 (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2)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3)從上表分析,同一周期的原子排列的規律是 (任寫一條)。(4)分析原子結構示意圖,得出的下列規律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A.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B.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加C.同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11.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圖1是鈰元素的部分信息;圖2是元素周期表前18號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排成的圖形,圖中的數為元素的原子序數;圖3為2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1)由圖1可知,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屬于 (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2)請從原子結構的角度思考,圖2中3號至10號元素位于第二圈的原因是 。(3)圖3中A為鈉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則X的數值為 。(4)圖3中B為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它與11~18號元素中 (填元素符號)化學性質相似。參考答案基礎堂清1.A 2.A 3.B 4.A 5.C 6.B7.(1)2Cu(2)He(3)N(4)Al8.(1)原子 H2O Fe3+(2)7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素養日清9.(1)離子(2)17 得到(3)AC(4)①非金屬②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10.(1)9.012 金屬(2)質子數不同(3)從左到右,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合理即可)(4)ABC11.(1)140.1 金屬(2)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3)11(4)Mg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鞏固 (分子和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B.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相同的原子不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基礎堂清1.“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 ( )A.分子之間有間隔B.分子在不斷地運動C.分子很小D.分子可分2.我國近代化學先驅徐壽創立了化學元素漢譯名原則。下列元素名稱與符號不一致的是 ( )A.鈉(Na) B.鈣(Ca)C.鎂(Zn) D.錳(Mn)3.科學家研究物質的途徑之一是從微觀視角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從下列微觀示意圖中獲取的信息錯誤的是 ( )A.分子間存在間隔 B.原子可以移動C.原子核內有質子和電子 D.該微粒易失去電子4.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鈰(Ce)是一種常見的稀土元素。下列有關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鈰原子的質子數為58B.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C.鈰屬于非金屬元素D.鈰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585.我國科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的銦、銥、銻、銪等的相對原子質量數據被確認為國際標準,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貢獻。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為非金屬元素B.銻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1.8 gC.銻原子的核電荷數為51D.x的值為66.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是元素 B.②是分子C.③是原子 D.①是原子7. 學習化學后,我們學會了從微觀角度認識事物,根據下列幾種微粒示意圖,回答問題:(1)由圖A可知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圖B微粒易 (選填“失去”或“得到”)電子,變成陽離子。(3)若圖D是離子結構示意圖,則x= 。(4)圖E所表示元素處于第 周期。8.福建盛產茶葉,茶文化源遠流長。為了了解茶葉的組成和作用,學習小組查得某茶葉樣品的成分及含量如圖1所示:(1)茶葉屬于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茶葉含氟較高,對預防齲齒有一定效果。這里的“氟”指的是 (選填“元素”或“單質”)。(3)茶葉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2所示,硒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素養日清9. 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來研究微粒的性質,過程如下:①在桌面上墊一張無色透明的塑料紙;②在塑料紙上的A處滴一滴無色酚酞溶液,B處滴一滴濃氨水;③迅速用表面皿蓋住塑料紙,觀察現象。(1)老師建議在塑料紙下墊一張白紙,這樣做的理由是 。(2)在表面皿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此實驗主要說明構成物質的微粒是在 。(3)和書本上的實驗相比,請寫出本實驗的優點: (答一點即可)。10. 學習了分子的性質后,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1)如圖1,在濾紙條上每隔2 cm處滴一滴無色酚酞溶液并放入U形管右側,在U形管左側塞上一團蘸有濃氨水的棉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此現象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 。(2)如圖2,先在一支試管中裝入約的紅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滿酒精(緩緩注入),加蓋密封后靜置,30日后再觀察。該實驗可說明分子具有的兩條性質是 、 。若注滿酒精后按圖3進行實驗,對比圖2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參考答案知識回顧A基礎堂清1.B 2.C 3.C 4.C 5.C 6.A7.(1)28.09(2)失去(3)8(4)四8.(1)混合物(2)元素(3)34素養日清9.(1)便于觀察顏色變化(2)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不斷運動的(3)節約試劑(合理即可)解析:(1)老師建議在塑料紙下墊一張白紙,這樣做的理由是便于觀察顏色變化。(2)在表面皿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此實驗主要說明構成物質的微粒是在不斷運動的。(3)和書本上的實驗相比,本實驗的優點有節約試劑,污染小,更環保。10.(1)濾紙條上的酚酞溶液由下往上依次變紅 分子在不斷運動(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分子間有間隔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基礎練】3.1 分子和原子.docx 【課時基礎練】3.2 原子結構(一).docx 【課時基礎練】3.2 原子結構(二).docx 【課時基礎練】3.3 元素.docx 【課時基礎練】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鞏固.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