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2024七下·龍崗期末)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演講中,用“河·禾·合”來講述亞洲文明。強調亞洲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有著相似的歷史境遇,相同的夢想追求。亞洲各國要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圖為亞洲地形與水稻種植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河”——亞洲河流( )A.受地勢影響自西向東流 B.受海陸影響短小而湍急C.受氣候影響無明顯汛期 D.受地形影響多發源于高原山地2.“禾”——亞洲水稻主要分布在( )A.河流上游地區 B.水熱充足地區C.高山高原地區 D.經濟發達地區3.“合”——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需要各國( )①相互尊重、平等相待②美人之美、美美與共③消除差異,協同發展④互利合作,融合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B3.B【知識點】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解析】【點評】“河”代表亞洲豐富的水文化,“禾”則代表亞洲的農耕文化,象征著亞洲的勤勞和生產能力,而“合”則代表亞洲民族的融合,包容和互信,也是推進亞洲文明繼承和發展的重要動力。1.A、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并非自西向東流,A 錯誤。B、亞洲面積廣大,多大江大河,流程較長;地形多樣,并非都短小湍急,B 錯誤。C、亞洲季風氣候顯著,受降水影響,許多河流有明顯汛期,C 錯誤。D、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受地形影響,河流多發源于高原山地,D正確。故答案為:D。2.水稻喜高溫多雨,亞洲水稻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區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這些地區水熱充足,適合水稻生長,B正確;河流上游、高山高原地區一般地勢起伏較大,水稻種植較少,排除AC;水稻種植主要分布在水熱充足的地區,在亞洲東部、南部都有廣泛分布,并非都是經濟發達地區,排除D。故答案為:B。3.各國只有相互尊重主權、平等相處,才能開展友好合作,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基礎,①正確;即尊重文化多樣性,相互欣賞、包容,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有利于構建命運共同體,②正確;各國在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無法消除,應該是尊重差異,而不是消除差異,③錯誤;通過開展互利共贏的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等多方面融合發展,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④正確。故答案為:B。(2024七下·龍崗期末)分析降水量分布差異是認識區域差異的重要內容。圖為非洲局部區域年降水量分布圖和該區域四地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示區域( )A.整體降水量呈現出東多西少 B.南部降水總量大于北部降水C.沿海地區降水大于內陸地區 D.赤道附近東岸降水大于西岸5.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地降水季節變化最大 B.乙地降水量最大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D.丁地降水量最少6.丙地為圖示區域中的( )A.阿爾及爾 B.阿斯旺 C.巴馬科 D.利伯維爾【答案】4.B5.D6.A【知識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解析】【點評】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過10000毫米;少雨的區域,有時多年滴雨不下。4.A、從圖中年降水量分布來看,并非整體東多西少,部分區域是西多東少等情況,A 錯誤。B、南部區域有較多降水量大的區域,整體降水總量大于北部,B 正確。C、沿海地區并非都降水大于內陸,如北部沿海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少,C 錯誤。D、赤道附近西岸降水大于東岸 ,D 錯誤。故答案為:B。5.A、乙地降水季節差異更明顯,降水季節變化比甲地大 ,A錯誤;B、甲降水量最大,B錯誤;C、丙降水集中在冬季,C錯誤;D、對比四地降水量柱狀圖,丁地降水量最少,D正確。故答案為:D。6.丙地降水特點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屬于地中海氣候。阿爾及爾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氣候,A正確;阿斯旺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巴馬科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利伯維爾屬于熱帶雨林氣候,BCD錯誤。故答案為:A。(2024七下·龍崗期末)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綠色考察”理念貫穿于秦嶺站建設的全過程。考察站采用裝配式、模塊化的建造體系,即每個房間在國內完工后運輸至現場,再像“拼積木”一樣,把它們組裝在一起,且新能源使用比例預計超過60%。圖為南極考察站分布圖和秦嶺站現場拼裝圖,完成下面小題。7.秦嶺站位于( )A.(74°56'S,163°42'E) B.(74°56'N,163°42'E)C.(74°56'S,163°42'W) D.(74°56'N,163°42'W)8.秦嶺站利用的新能源最有可能是( )A.風能和太陽能 B.風能和核能C.太陽能和核能 D.太陽能和地熱能9.秦嶺站采用“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的模塊化設計,有利于( )①加快進度,縮短施工時間②降低難度,減少技術投入③節約材料,降低運輸成本④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7.A8.A9.B【知識點】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南極地區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海域及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領域廣闊的天然實驗室。7.南極地區位于南半球,緯度是南緯,排除B、D。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順著自轉方向經度增大為東經,減小為西經,結合圖中秦嶺站位置可知其經度為東經,所以秦嶺站坐標是 (74°56'S, 163°42'E) ,A 正確,C 錯誤。故答案為:A。8.南極地區多大風天氣,降水稀少,晴天多,可利用的新能源是風能和太陽能,A正確。核能開發技術要求高、風險大,且在南極地區建設核設施對生態環境潛在威脅大,不適合;南極地區地殼活動相對不活躍,地熱能資源不豐富,BCD錯誤。故答案為:A。9.在國內提前完工部分組件,現場組裝,可減少現場施工時間,加快建設進度,①正確;模塊化設計雖有優勢,但南極建站本身技術要求高,并不會減少技術投入,②錯誤;模塊化運輸組件,總體運輸量未明顯減少,運輸成本不一定降低,③錯誤;減少現場施工產生的廢棄物等污染,利于保護南極脆弱生態環境,④正確。故答案為:B。(2024七下·龍崗期末)中亞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橋頭堡。2023年5月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峰會在西安舉行。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建立了中國—中亞能源發展伙伴關系。圖為中亞簡圖,完成下面小題。10.中亞石油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 )A.波斯灣及其沿岸 B.紅海及其沿岸C.里海東部及湖底 D.咸海西部及湖底11.我國從中亞進口油氣資源主要采用(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 C.水路運輸 D.管道運輸12.中國同中亞建立能源發展伙伴關系,有利于( )①拓寬我國能源進口渠道②解決我國能源緊缺問題③促進中亞油氣資源開發④優化中亞能源產業結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0.C11.D12.C【知識點】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解析】【點評】“中亞五國”指的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從地緣位置看,中亞地處亞歐大陸的結合部,位于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國或地區性大國中間的地理位置,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歷來是東進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古代的絲綢之路途經此地。冷戰結束后,中亞作為重要的戰略緩沖地帶,其地緣政治意義更加凸顯。10.由圖中的圖例可知,中亞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里海東部及湖底,咸海區域石油資源并非中亞主要石油分布區,C正確,D錯誤;波斯灣、紅海位于西亞,排除AB。故答案為:C。11.由圖中的圖例可知,中亞與中國有輸油、輸氣管道連接。管道運輸連續性強、損耗小、安全可靠,適合油氣資源的長距離運輸,我國從中亞進口油氣資源主要采用管道運輸,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2.與中亞建立能源伙伴關系,增加了我國能源進口來源地,拓寬了渠道,①正確;有效緩解我國能源短缺的問題,使能源更豐富,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能源緊缺問題,②錯誤;促進中亞油氣資源開發,把中亞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助于優化中亞能源產業結構,③④正確。故答案為:C。(2024七下·龍崗期末)樹根橋是印度乞拉朋齊著名的旅游景觀。當地人利用中空的樹干橫跨在河上方,引導河岸兩側的印度榕根系往中空的樹干里生長,數十年后,樹根橋就被“種”了出來。圖為南亞簡圖、乞拉朋齊降水量柱狀圖和樹根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3.由圖可知,樹根橋所在地區( )A.終年高溫多雨 B.冬季高溫多雨C.降水季節變化大 D.降水年際變化大14.樹根橋所在地夏季降水量多達8500mm以上,其主要降水類型是( )A.對流雨 B.地形雨 C.鋒面雨 D.臺風雨15.與傳統鋼筋水泥橋相比,樹根橋( )A.對環境破壞更小 B.造橋經費成本高C.樹橋成型耗時短 D.工程技術要求高【答案】13.C14.B15.A【知識點】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解析】【點評】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干旱少雨,為旱季。13.由圖可知,樹根橋所在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降水季節變化大,C正確,AB錯誤;降水年際變化大在圖中無法獲得,D錯誤。故答案為:C。14.乞拉朋齊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夏季西南季風帶來暖濕氣流,遇山地阻擋被迫抬升,水汽冷卻凝結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大,B 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15.A、樹根橋利用自然生長的樹根,對環境破壞比傳統鋼筋水泥橋小,A 正確。B、利用自然樹根,相比鋼筋水泥橋,造橋經費成本低,B 錯誤。C、數十年樹根才長成橋,成型耗時很長,C 錯誤。D、是利用自然樹根生長,工程技術要求比鋼筋水泥橋低,D 錯誤。故答案為:A。(2024七下·龍崗期末)全球所有水果約80%都是以鮮果形式出售。2016年智利取代泰國成為中國第一大鮮果進口國。圖為中國、泰國和智利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6.泰國曾經是我國進口水果最多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①距離我國近,運輸成本低②農業科技發達,生產成本低③水果種類與我國的互補性強④氣候多樣,水果種類豐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7.與泰國水果相比,智利水果在我國具有的競爭優勢是( )A.海洋運輸為主,運輸費用低 B.勞動力價格低,生產成本低C.地處南半球,可反季節供應 D.水果種類豐富,中國市場廣闊【答案】16.C17.C【知識點】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解析】【點評】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這兩種氣候都具有全年高溫、降水豐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16.泰國與我國相鄰,距離相對較近,水果運輸成本低,便于向我國出口水果,①正確;泰國農業科技并非特別發達,且這不是其成為我國進口水果最多國家的主要原因,②錯誤;泰國地處熱帶,我國多為亞熱帶、溫帶,其水果種類與我國互補性強,能滿足我國市場對熱帶水果的需求,③正確;泰國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類型并非多樣,④錯誤。故答案為:C。17.智利地處南半球,與我國季節相反,水果成熟時間不同,可反季節供應,滿足我國市場不同時段需求,C正確;泰國距中國更近,運輸費用更低,A錯誤;勞動力價格低、生產成本低、水果種類多等都不是智利比泰國具有的顯著優勢,BD錯誤。故答案為:C。(2024七下·龍崗期末)庫伯佩地位于澳大利亞南部,曾出產了全球95%的蛋白石。1915年建鎮,當地居民大多數把建筑建在地下。如今雖然地表荒涼,但地下教堂、博物館、旅社餐飲等應有盡有,成為眾多科幻電影的取景地及旅游勝地。圖為庫伯佩地位置及地表地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8.建鎮初期,小鎮吸引人口聚集于此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礦產 B.氣候 C.地形 D.交通19.目前小鎮居民約3500人,其中60%的居民住在地下洞穴,主要目的是( )A.方便取用地下水 B.避開炎熱的氣溫C.抵御野獸的侵襲 D.提高房屋安全性20.現如今旅游業已成為小鎮的主要產業。在小鎮旅游可以( )①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②在礦井通道探尋小鎮的歷史③漫步于風光旖旎的海邊沙灘④沉浸于觀賞黑夜的閃亮星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8.A19.B20.B【知識點】七大洲;澳大利亞自然環境【解析】【點評】聚落的形成發展深受地形、氣候、水源、資源、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形成聚落的有利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水源充足;資源豐富;交通便利。18.材料提到庫伯佩地曾出產全球 95% 的蛋白石,建鎮初期主要是豐富的礦產資源吸引人口聚集來此開采,氣候干旱炎熱、地形無特殊優勢、交通在材料未提及優勢,所以主要影響因素是礦產,A 正確,B、C、D 錯誤。故答案為:A。19.庫伯佩地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氣候炎熱,地下洞穴溫度相對較低且穩定,居民住地下洞穴主要是避開炎熱氣溫,B正確;居住在地下不能解決淡水資源缺乏,A錯誤;抵御野獸的侵襲、提高房屋安全性并不是主要原因,CD錯誤。故答案為:B。20.作為旅游勝地,小鎮會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可結識各地游客;該地有礦井歷史,在礦井通道能探尋小鎮歷史;該地地處內陸沙漠,無海邊沙灘;沙漠地區氣候干旱,晴天多,可觀賞黑夜星空。所以①②④正確,③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4七下·龍崗期末)芬蘭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國土面積的77%,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森林工業一直是芬蘭的優勢產業,近些年盡管對木材的需求不斷提高,但芬蘭的森林覆蓋率卻不降反增。圖為芬蘭位置及產業鏈圖,完成下面小題.21.芬蘭森林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①緯度高,氣溫較低,水分蒸發弱②湖泊多,水域廣闊,土壤濕度大③距海近,水汽充足,降水量豐富④平原廣,地勢低平,種植規模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推測圖b中A工業類型是( )A.造紙工業 B.電子工業 C.采礦業 D.食品加工業23.近些年芬蘭森林不降反增,得益于( )①嚴格的森林管理與監測②完善的森林環保產業鏈③較少的森林砍伐量④國家的環保法規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21.A22.A23.B【知識點】歐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發達的工業【解析】【點評】芬蘭位于歐洲北部,東鄰俄羅斯,北接挪威,西北接瑞典,西瀕波的尼亞灣,南臨芬蘭灣。國土面積33.8萬平方千米,地勢北高南低,海岸線長1100千米。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21.芬蘭緯度較高,氣溫低,水分蒸發少,利于森林生長,①正確;芬蘭湖泊眾多,為森林生長提供了充足水分,使土壤濕度適宜,②正確;芬蘭靠近海洋,受海洋水汽影響,降水較豐富,能滿足森林生長需求,③正確;從圖中可知芬蘭多山地,并非平原廣布,④錯誤。故答案為:A。22.芬蘭森林資源豐富,造紙工業以木材為主要原料,與森林資源聯系緊密,A正確;電子工業、采礦業、食品加工業與森林資源豐富無關,BCD錯誤。故答案為:A。23.嚴格的森林管理與監測能合理規劃森林采伐和培育,保證森林可持續發展,①正確;從圖中產業鏈可知,環保產業對森林三廢處理等,利于森林保護,②正確;芬蘭森林工業是優勢產業,有木材需求,并非森林砍伐量少,而是合理砍伐與培育,③錯誤;環保法規能規范森林開發利用,為森林保護提供法律保障,④正確。故答案為:B。(2024七下·龍崗期末)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開幕,其中帆船比賽將在馬賽港舉行。帆船比賽對氣象要素的基本要求是有風、水流不太急、能見度在1500米以上。圖為法國簡圖和巴黎、馬賽氣候圖。完成下面小題。24.與巴黎比,馬賽承辦帆船比賽的有利氣象條件是( )A.海陸聯運,交通便利 B.天氣晴朗,能見度高C.海岸線長,沙灘廣闊 D.經濟發達,市場廣闊25.以下地標最有可能出現在本屆奧運會鏡頭中的是( )A. B.C. D.【答案】24.B25.B【知識點】法國【解析】【點評】法國位于歐洲西部,大陸輪廓略呈六邊形。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南部和東部邊境分別為比利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法國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東海洋性減弱,南部屬地中海氣候。巴黎主要河流有塞納河、盧瓦爾河、羅訥河。塞納河,大致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峽。24.A、海陸聯運,交通便利,這屬于交通條件,并非氣象條件,A 不符合題意。B、巴黎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降水較多;馬賽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天氣晴朗,能見度高,符合帆船比賽能見度在 1500 米以上的氣象要求 ,B 正確。C、海岸線長,沙灘廣闊,這是海岸地形相關條件,不是氣象條件,C 不符合題意。D、經濟發達,市場廣闊,屬于經濟條件,和氣象條件無關,D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5.A、該圖是悉尼歌劇院,位于澳大利亞悉尼,A錯誤;B、該圖是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巴黎,是巴黎的標志性建筑,最有可能出現在本屆奧運會鏡頭中,B正確;C、該圖是倫敦塔橋,位于英國倫敦,C錯誤;D、該圖是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國紐約,D錯誤。故答案為:B。26.(2024七下·龍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項目主題美洲王蝶的遷徙與環境項目背景美洲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遷徙性蝴蝶。每年定期自北向南飛往墨西哥過冬。深圳某中學地理小組在查閱資料時發現,過去30年到墨西哥境內過冬的美洲王蝶種群規模縮減了近90%。為了明確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該小組以“美洲王蝶的遷徙與環境”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任務一資料收集生活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王蝶,每年10月底為躲避嚴寒遷徙到溫暖如春的墨西哥米卻肯州過冬和繁衍后代,次年3月返回。美洲王蝶遷徙過程中容易遭受寒潮天氣影響。圖為美洲王蝶遷徙路線圖。(1)列舉美洲王蝶每年10月自北向南遷徙依次經過的熱量帶。任務二原因分析(2)從地形角度,簡析美洲王蝶遷徙過程中容易遭遇寒潮天氣的原因。(3)米卻肯州冬季溫暖如春是吸引王蝶在此過冬的主要原因。氣溫的高低往往與位置、地形有重要的關聯。結合以上分析,請你幫研究小組完善下列框圖。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任務三成果展示圖左為美洲王蝶種群規模影響相關性占比圖(注:相關性越大表示關系越緊密),圖右為墨西哥美洲王蝶棲息的林地面積變化圖。相關性(%)(4)關于美洲王蝶種群規模縮減的“真兇”,學術界有多種觀點,如遷徙途中意外、氣候變化、農藥的使用、棲息地破壞等。你更支持哪一種觀點并說出你的判斷依據。(5)為應對美洲王蝶種群規模縮減的問題,請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答案】(1) 北溫帶和熱帶。(2) 南北縱列分布的山脈的走向不阻擋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且中部平原地勢低平,利于寒冷氣流長驅南下直抵墨西哥灣。(3) 低 熱量 背風 食物 棲息(4) 森林砍伐造成美洲王蝶棲息地環境改變。(5) 禁止砍伐森林;建立保護基地(建立自然保護區);禁止使用農藥等。【知識點】美洲概況【解析】【分析】(1)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位于北溫帶,墨西哥米卻肯州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熱帶,美洲王蝶每年 10 月自北向南遷徙,依次經過北溫帶和熱帶。(2)北美洲地形分東、中、西三部分,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是平原。山脈的走向不阻擋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且中部平原地勢低平,利于寒冷氣流長驅南下直抵墨西哥灣。(3)由圖分析可知,米卻肯州緯度低,氣溫高,獲得的熱量較多,位于山地的背風坡,故冬季溫和如春。花草為蝴蝶和蜜蜂提供食物,蝴蝶和蜜蜂則為植物傳播花粉,林木為蝴蝶提供棲息地。(4) 從所給的林地面積變化圖能直觀看到面積呈下降趨勢,而棲息地是王蝶生存繁衍的基礎,棲息地減少必然影響其種群數量。當然,若支持其他觀點,比如氣候變化,可從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王蝶遷徙路線上氣候異常,影響其生存等方面闡述依據;若支持農藥使用,可說明農藥會毒害王蝶等作為依據。(5)保護棲息地:在美洲王蝶遷徙路線及越冬地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和恢復其棲息環境,如植樹造林,擴大林地面積;生態農業:在王蝶棲息地周邊推廣生態農業,減少農藥使用,降低對王蝶的毒害;加強監測與研究:建立監測體系,跟蹤美洲王蝶種群動態,深入研究其生態習性和遷徙規律,為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宣傳教育: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美洲王蝶保護的意識,鼓勵民眾參與保護行動。【點評】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山地;由于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氣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空氣在北美大陸中部暢行無阻,即使在墨西哥灣沿海,冬季也會出現寒冷天氣。27.(2024七下·龍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2023年10月17日,印尼的雅(雅加達)萬(萬隆)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線路全長142公里,設計時速350千米,通車后雅加達和萬隆的通勤時間由3小時縮至40分鐘。2024年1月24日,雅萬高鐵開通運營100天,累計發送旅客145萬人次,單日旅客上座率最高達99.6%。材料2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常年溫度高、濕度大、空氣中鹽霧含量高的環境,容易對動車組部件造成腐蝕。我國出口的雅萬高鐵列車根據印尼當地自然環境進行了適應性改進,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同時配備地震監測預警系統。材料3圖為“爪哇島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示意圖和雅加達氣候資料圖。(1)描述爪哇島的地形地勢特征。(2)從地形、河流角度,分析雅萬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3)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分析雅萬高鐵列車配備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和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的必要性。(4)簡述雅萬高鐵建成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答案】(1)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多山地,地勢起伏大,河流眾多,需要建設眾多橋梁、隧道,施工難度大。(3)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地震(4)縮短通行時間;提供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等【知識點】亞洲的人口與國家;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解析】【分析】(1)通過觀察爪哇島的地形圖,可看出島上有明顯的山地分布,同時也存在平原區域。從河流的流向(由中部向四周流)可推斷出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從地形角度,山地多且地勢起伏大,意味著在建設高鐵線路時,需要不斷地進行爬坡、下坡等工程處理,增加了建設難度。從河流角度,眾多河流分布,為了跨越河流,必須修建大量橋梁;若遇到山體阻擋等情況,還需開鑿隧道,這些都極大地提升了施工的難度和成本。(3)板塊內部,地殼運動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根據六大板塊分布圖分析,雅萬高鐵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該區域多臺風天氣,易受海水腐蝕;所以配備了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和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4)根據材料分析,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到40分鐘左右,縮短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有利于節省時間和運費,連接更多城市,方便各城市間的聯系;為更多就業機會,增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帶動沿線地區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推動鐵路沿線旅游業的發展。【點評】雅萬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速鐵路,是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工程和印尼國家戰略項目,也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1)讀圖可知,爪哇島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中部為山地,山地面積大,南北部沿海為平原;地勢起伏大。河流多從中部發源,流向四周,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當地多山地、地形復雜、 地質災害多發、河流眾多需跨越等問題,雅萬高鐵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建設橋梁、隧道,施工難度大。(3)板塊內部,地殼運動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根據六大板塊分布圖分析,雅萬高鐵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該區域多臺風天氣,易受海水腐蝕;所以配備了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和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4)根據材料分析,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到40分鐘左右,縮短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有利于節省時間和運費,連接更多城市,方便各城市間的聯系;為更多就業機會,增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帶動沿線地區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推動鐵路沿線旅游業的發展。1 / 1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2024七下·龍崗期末)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演講中,用“河·禾·合”來講述亞洲文明。強調亞洲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有著相似的歷史境遇,相同的夢想追求。亞洲各國要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圖為亞洲地形與水稻種植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河”——亞洲河流( )A.受地勢影響自西向東流 B.受海陸影響短小而湍急C.受氣候影響無明顯汛期 D.受地形影響多發源于高原山地2.“禾”——亞洲水稻主要分布在( )A.河流上游地區 B.水熱充足地區C.高山高原地區 D.經濟發達地區3.“合”——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需要各國( )①相互尊重、平等相待②美人之美、美美與共③消除差異,協同發展④互利合作,融合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七下·龍崗期末)分析降水量分布差異是認識區域差異的重要內容。圖為非洲局部區域年降水量分布圖和該區域四地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4.圖示區域( )A.整體降水量呈現出東多西少 B.南部降水總量大于北部降水C.沿海地區降水大于內陸地區 D.赤道附近東岸降水大于西岸5.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地降水季節變化最大 B.乙地降水量最大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D.丁地降水量最少6.丙地為圖示區域中的( )A.阿爾及爾 B.阿斯旺 C.巴馬科 D.利伯維爾(2024七下·龍崗期末)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綠色考察”理念貫穿于秦嶺站建設的全過程。考察站采用裝配式、模塊化的建造體系,即每個房間在國內完工后運輸至現場,再像“拼積木”一樣,把它們組裝在一起,且新能源使用比例預計超過60%。圖為南極考察站分布圖和秦嶺站現場拼裝圖,完成下面小題。7.秦嶺站位于( )A.(74°56'S,163°42'E) B.(74°56'N,163°42'E)C.(74°56'S,163°42'W) D.(74°56'N,163°42'W)8.秦嶺站利用的新能源最有可能是( )A.風能和太陽能 B.風能和核能C.太陽能和核能 D.太陽能和地熱能9.秦嶺站采用“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的模塊化設計,有利于( )①加快進度,縮短施工時間②降低難度,減少技術投入③節約材料,降低運輸成本④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七下·龍崗期末)中亞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橋頭堡。2023年5月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峰會在西安舉行。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建立了中國—中亞能源發展伙伴關系。圖為中亞簡圖,完成下面小題。10.中亞石油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 )A.波斯灣及其沿岸 B.紅海及其沿岸C.里海東部及湖底 D.咸海西部及湖底11.我國從中亞進口油氣資源主要采用(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 C.水路運輸 D.管道運輸12.中國同中亞建立能源發展伙伴關系,有利于( )①拓寬我國能源進口渠道②解決我國能源緊缺問題③促進中亞油氣資源開發④優化中亞能源產業結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七下·龍崗期末)樹根橋是印度乞拉朋齊著名的旅游景觀。當地人利用中空的樹干橫跨在河上方,引導河岸兩側的印度榕根系往中空的樹干里生長,數十年后,樹根橋就被“種”了出來。圖為南亞簡圖、乞拉朋齊降水量柱狀圖和樹根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3.由圖可知,樹根橋所在地區( )A.終年高溫多雨 B.冬季高溫多雨C.降水季節變化大 D.降水年際變化大14.樹根橋所在地夏季降水量多達8500mm以上,其主要降水類型是( )A.對流雨 B.地形雨 C.鋒面雨 D.臺風雨15.與傳統鋼筋水泥橋相比,樹根橋( )A.對環境破壞更小 B.造橋經費成本高C.樹橋成型耗時短 D.工程技術要求高(2024七下·龍崗期末)全球所有水果約80%都是以鮮果形式出售。2016年智利取代泰國成為中國第一大鮮果進口國。圖為中國、泰國和智利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6.泰國曾經是我國進口水果最多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①距離我國近,運輸成本低②農業科技發達,生產成本低③水果種類與我國的互補性強④氣候多樣,水果種類豐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7.與泰國水果相比,智利水果在我國具有的競爭優勢是( )A.海洋運輸為主,運輸費用低 B.勞動力價格低,生產成本低C.地處南半球,可反季節供應 D.水果種類豐富,中國市場廣闊(2024七下·龍崗期末)庫伯佩地位于澳大利亞南部,曾出產了全球95%的蛋白石。1915年建鎮,當地居民大多數把建筑建在地下。如今雖然地表荒涼,但地下教堂、博物館、旅社餐飲等應有盡有,成為眾多科幻電影的取景地及旅游勝地。圖為庫伯佩地位置及地表地下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8.建鎮初期,小鎮吸引人口聚集于此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礦產 B.氣候 C.地形 D.交通19.目前小鎮居民約3500人,其中60%的居民住在地下洞穴,主要目的是( )A.方便取用地下水 B.避開炎熱的氣溫C.抵御野獸的侵襲 D.提高房屋安全性20.現如今旅游業已成為小鎮的主要產業。在小鎮旅游可以( )①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②在礦井通道探尋小鎮的歷史③漫步于風光旖旎的海邊沙灘④沉浸于觀賞黑夜的閃亮星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七下·龍崗期末)芬蘭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國土面積的77%,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森林工業一直是芬蘭的優勢產業,近些年盡管對木材的需求不斷提高,但芬蘭的森林覆蓋率卻不降反增。圖為芬蘭位置及產業鏈圖,完成下面小題.21.芬蘭森林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①緯度高,氣溫較低,水分蒸發弱②湖泊多,水域廣闊,土壤濕度大③距海近,水汽充足,降水量豐富④平原廣,地勢低平,種植規模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推測圖b中A工業類型是( )A.造紙工業 B.電子工業 C.采礦業 D.食品加工業23.近些年芬蘭森林不降反增,得益于( )①嚴格的森林管理與監測②完善的森林環保產業鏈③較少的森林砍伐量④國家的環保法規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4七下·龍崗期末)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開幕,其中帆船比賽將在馬賽港舉行。帆船比賽對氣象要素的基本要求是有風、水流不太急、能見度在1500米以上。圖為法國簡圖和巴黎、馬賽氣候圖。完成下面小題。24.與巴黎比,馬賽承辦帆船比賽的有利氣象條件是( )A.海陸聯運,交通便利 B.天氣晴朗,能見度高C.海岸線長,沙灘廣闊 D.經濟發達,市場廣闊25.以下地標最有可能出現在本屆奧運會鏡頭中的是( )A. B.C. D.26.(2024七下·龍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項目主題美洲王蝶的遷徙與環境項目背景美洲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遷徙性蝴蝶。每年定期自北向南飛往墨西哥過冬。深圳某中學地理小組在查閱資料時發現,過去30年到墨西哥境內過冬的美洲王蝶種群規模縮減了近90%。為了明確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該小組以“美洲王蝶的遷徙與環境”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任務一資料收集生活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王蝶,每年10月底為躲避嚴寒遷徙到溫暖如春的墨西哥米卻肯州過冬和繁衍后代,次年3月返回。美洲王蝶遷徙過程中容易遭受寒潮天氣影響。圖為美洲王蝶遷徙路線圖。(1)列舉美洲王蝶每年10月自北向南遷徙依次經過的熱量帶。任務二原因分析(2)從地形角度,簡析美洲王蝶遷徙過程中容易遭遇寒潮天氣的原因。(3)米卻肯州冬季溫暖如春是吸引王蝶在此過冬的主要原因。氣溫的高低往往與位置、地形有重要的關聯。結合以上分析,請你幫研究小組完善下列框圖。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任務三成果展示圖左為美洲王蝶種群規模影響相關性占比圖(注:相關性越大表示關系越緊密),圖右為墨西哥美洲王蝶棲息的林地面積變化圖。相關性(%)(4)關于美洲王蝶種群規模縮減的“真兇”,學術界有多種觀點,如遷徙途中意外、氣候變化、農藥的使用、棲息地破壞等。你更支持哪一種觀點并說出你的判斷依據。(5)為應對美洲王蝶種群規模縮減的問題,請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27.(2024七下·龍崗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2023年10月17日,印尼的雅(雅加達)萬(萬隆)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線路全長142公里,設計時速350千米,通車后雅加達和萬隆的通勤時間由3小時縮至40分鐘。2024年1月24日,雅萬高鐵開通運營100天,累計發送旅客145萬人次,單日旅客上座率最高達99.6%。材料2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常年溫度高、濕度大、空氣中鹽霧含量高的環境,容易對動車組部件造成腐蝕。我國出口的雅萬高鐵列車根據印尼當地自然環境進行了適應性改進,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同時配備地震監測預警系統。材料3圖為“爪哇島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示意圖和雅加達氣候資料圖。(1)描述爪哇島的地形地勢特征。(2)從地形、河流角度,分析雅萬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3)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分析雅萬高鐵列車配備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和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的必要性。(4)簡述雅萬高鐵建成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3.B【知識點】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解析】【點評】“河”代表亞洲豐富的水文化,“禾”則代表亞洲的農耕文化,象征著亞洲的勤勞和生產能力,而“合”則代表亞洲民族的融合,包容和互信,也是推進亞洲文明繼承和發展的重要動力。1.A、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并非自西向東流,A 錯誤。B、亞洲面積廣大,多大江大河,流程較長;地形多樣,并非都短小湍急,B 錯誤。C、亞洲季風氣候顯著,受降水影響,許多河流有明顯汛期,C 錯誤。D、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受地形影響,河流多發源于高原山地,D正確。故答案為:D。2.水稻喜高溫多雨,亞洲水稻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區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這些地區水熱充足,適合水稻生長,B正確;河流上游、高山高原地區一般地勢起伏較大,水稻種植較少,排除AC;水稻種植主要分布在水熱充足的地區,在亞洲東部、南部都有廣泛分布,并非都是經濟發達地區,排除D。故答案為:B。3.各國只有相互尊重主權、平等相處,才能開展友好合作,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基礎,①正確;即尊重文化多樣性,相互欣賞、包容,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有利于構建命運共同體,②正確;各國在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無法消除,應該是尊重差異,而不是消除差異,③錯誤;通過開展互利共贏的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等多方面融合發展,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④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4.B5.D6.A【知識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解析】【點評】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過10000毫米;少雨的區域,有時多年滴雨不下。4.A、從圖中年降水量分布來看,并非整體東多西少,部分區域是西多東少等情況,A 錯誤。B、南部區域有較多降水量大的區域,整體降水總量大于北部,B 正確。C、沿海地區并非都降水大于內陸,如北部沿海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少,C 錯誤。D、赤道附近西岸降水大于東岸 ,D 錯誤。故答案為:B。5.A、乙地降水季節差異更明顯,降水季節變化比甲地大 ,A錯誤;B、甲降水量最大,B錯誤;C、丙降水集中在冬季,C錯誤;D、對比四地降水量柱狀圖,丁地降水量最少,D正確。故答案為:D。6.丙地降水特點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屬于地中海氣候。阿爾及爾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氣候,A正確;阿斯旺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巴馬科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利伯維爾屬于熱帶雨林氣候,BCD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7.A8.A9.B【知識點】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南極地區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海域及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領域廣闊的天然實驗室。7.南極地區位于南半球,緯度是南緯,排除B、D。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順著自轉方向經度增大為東經,減小為西經,結合圖中秦嶺站位置可知其經度為東經,所以秦嶺站坐標是 (74°56'S, 163°42'E) ,A 正確,C 錯誤。故答案為:A。8.南極地區多大風天氣,降水稀少,晴天多,可利用的新能源是風能和太陽能,A正確。核能開發技術要求高、風險大,且在南極地區建設核設施對生態環境潛在威脅大,不適合;南極地區地殼活動相對不活躍,地熱能資源不豐富,BCD錯誤。故答案為:A。9.在國內提前完工部分組件,現場組裝,可減少現場施工時間,加快建設進度,①正確;模塊化設計雖有優勢,但南極建站本身技術要求高,并不會減少技術投入,②錯誤;模塊化運輸組件,總體運輸量未明顯減少,運輸成本不一定降低,③錯誤;減少現場施工產生的廢棄物等污染,利于保護南極脆弱生態環境,④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10.C11.D12.C【知識點】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解析】【點評】“中亞五國”指的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從地緣位置看,中亞地處亞歐大陸的結合部,位于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國或地區性大國中間的地理位置,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歷來是東進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古代的絲綢之路途經此地。冷戰結束后,中亞作為重要的戰略緩沖地帶,其地緣政治意義更加凸顯。10.由圖中的圖例可知,中亞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里海東部及湖底,咸海區域石油資源并非中亞主要石油分布區,C正確,D錯誤;波斯灣、紅海位于西亞,排除AB。故答案為:C。11.由圖中的圖例可知,中亞與中國有輸油、輸氣管道連接。管道運輸連續性強、損耗小、安全可靠,適合油氣資源的長距離運輸,我國從中亞進口油氣資源主要采用管道運輸,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2.與中亞建立能源伙伴關系,增加了我國能源進口來源地,拓寬了渠道,①正確;有效緩解我國能源短缺的問題,使能源更豐富,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能源緊缺問題,②錯誤;促進中亞油氣資源開發,把中亞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助于優化中亞能源產業結構,③④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13.C14.B15.A【知識點】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解析】【點評】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干旱少雨,為旱季。13.由圖可知,樹根橋所在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降水季節變化大,C正確,AB錯誤;降水年際變化大在圖中無法獲得,D錯誤。故答案為:C。14.乞拉朋齊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夏季西南季風帶來暖濕氣流,遇山地阻擋被迫抬升,水汽冷卻凝結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大,B 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15.A、樹根橋利用自然生長的樹根,對環境破壞比傳統鋼筋水泥橋小,A 正確。B、利用自然樹根,相比鋼筋水泥橋,造橋經費成本低,B 錯誤。C、數十年樹根才長成橋,成型耗時很長,C 錯誤。D、是利用自然樹根生長,工程技術要求比鋼筋水泥橋低,D 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16.C17.C【知識點】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解析】【點評】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這兩種氣候都具有全年高溫、降水豐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16.泰國與我國相鄰,距離相對較近,水果運輸成本低,便于向我國出口水果,①正確;泰國農業科技并非特別發達,且這不是其成為我國進口水果最多國家的主要原因,②錯誤;泰國地處熱帶,我國多為亞熱帶、溫帶,其水果種類與我國互補性強,能滿足我國市場對熱帶水果的需求,③正確;泰國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類型并非多樣,④錯誤。故答案為:C。17.智利地處南半球,與我國季節相反,水果成熟時間不同,可反季節供應,滿足我國市場不同時段需求,C正確;泰國距中國更近,運輸費用更低,A錯誤;勞動力價格低、生產成本低、水果種類多等都不是智利比泰國具有的顯著優勢,B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18.A19.B20.B【知識點】七大洲;澳大利亞自然環境【解析】【點評】聚落的形成發展深受地形、氣候、水源、資源、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形成聚落的有利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水源充足;資源豐富;交通便利。18.材料提到庫伯佩地曾出產全球 95% 的蛋白石,建鎮初期主要是豐富的礦產資源吸引人口聚集來此開采,氣候干旱炎熱、地形無特殊優勢、交通在材料未提及優勢,所以主要影響因素是礦產,A 正確,B、C、D 錯誤。故答案為:A。19.庫伯佩地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氣候炎熱,地下洞穴溫度相對較低且穩定,居民住地下洞穴主要是避開炎熱氣溫,B正確;居住在地下不能解決淡水資源缺乏,A錯誤;抵御野獸的侵襲、提高房屋安全性并不是主要原因,CD錯誤。故答案為:B。20.作為旅游勝地,小鎮會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可結識各地游客;該地有礦井歷史,在礦井通道能探尋小鎮歷史;該地地處內陸沙漠,無海邊沙灘;沙漠地區氣候干旱,晴天多,可觀賞黑夜星空。所以①②④正確,③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21.A22.A23.B【知識點】歐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發達的工業【解析】【點評】芬蘭位于歐洲北部,東鄰俄羅斯,北接挪威,西北接瑞典,西瀕波的尼亞灣,南臨芬蘭灣。國土面積33.8萬平方千米,地勢北高南低,海岸線長1100千米。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21.芬蘭緯度較高,氣溫低,水分蒸發少,利于森林生長,①正確;芬蘭湖泊眾多,為森林生長提供了充足水分,使土壤濕度適宜,②正確;芬蘭靠近海洋,受海洋水汽影響,降水較豐富,能滿足森林生長需求,③正確;從圖中可知芬蘭多山地,并非平原廣布,④錯誤。故答案為:A。22.芬蘭森林資源豐富,造紙工業以木材為主要原料,與森林資源聯系緊密,A正確;電子工業、采礦業、食品加工業與森林資源豐富無關,BCD錯誤。故答案為:A。23.嚴格的森林管理與監測能合理規劃森林采伐和培育,保證森林可持續發展,①正確;從圖中產業鏈可知,環保產業對森林三廢處理等,利于森林保護,②正確;芬蘭森林工業是優勢產業,有木材需求,并非森林砍伐量少,而是合理砍伐與培育,③錯誤;環保法規能規范森林開發利用,為森林保護提供法律保障,④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24.B25.B【知識點】法國【解析】【點評】法國位于歐洲西部,大陸輪廓略呈六邊形。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南部和東部邊境分別為比利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法國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東海洋性減弱,南部屬地中海氣候。巴黎主要河流有塞納河、盧瓦爾河、羅訥河。塞納河,大致流向為自東南向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峽。24.A、海陸聯運,交通便利,這屬于交通條件,并非氣象條件,A 不符合題意。B、巴黎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降水較多;馬賽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天氣晴朗,能見度高,符合帆船比賽能見度在 1500 米以上的氣象要求 ,B 正確。C、海岸線長,沙灘廣闊,這是海岸地形相關條件,不是氣象條件,C 不符合題意。D、經濟發達,市場廣闊,屬于經濟條件,和氣象條件無關,D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5.A、該圖是悉尼歌劇院,位于澳大利亞悉尼,A錯誤;B、該圖是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巴黎,是巴黎的標志性建筑,最有可能出現在本屆奧運會鏡頭中,B正確;C、該圖是倫敦塔橋,位于英國倫敦,C錯誤;D、該圖是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國紐約,D錯誤。故答案為:B。26.【答案】(1) 北溫帶和熱帶。(2) 南北縱列分布的山脈的走向不阻擋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且中部平原地勢低平,利于寒冷氣流長驅南下直抵墨西哥灣。(3) 低 熱量 背風 食物 棲息(4) 森林砍伐造成美洲王蝶棲息地環境改變。(5) 禁止砍伐森林;建立保護基地(建立自然保護區);禁止使用農藥等。【知識點】美洲概況【解析】【分析】(1)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位于北溫帶,墨西哥米卻肯州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熱帶,美洲王蝶每年 10 月自北向南遷徙,依次經過北溫帶和熱帶。(2)北美洲地形分東、中、西三部分,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是平原。山脈的走向不阻擋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且中部平原地勢低平,利于寒冷氣流長驅南下直抵墨西哥灣。(3)由圖分析可知,米卻肯州緯度低,氣溫高,獲得的熱量較多,位于山地的背風坡,故冬季溫和如春。花草為蝴蝶和蜜蜂提供食物,蝴蝶和蜜蜂則為植物傳播花粉,林木為蝴蝶提供棲息地。(4) 從所給的林地面積變化圖能直觀看到面積呈下降趨勢,而棲息地是王蝶生存繁衍的基礎,棲息地減少必然影響其種群數量。當然,若支持其他觀點,比如氣候變化,可從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王蝶遷徙路線上氣候異常,影響其生存等方面闡述依據;若支持農藥使用,可說明農藥會毒害王蝶等作為依據。(5)保護棲息地:在美洲王蝶遷徙路線及越冬地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和恢復其棲息環境,如植樹造林,擴大林地面積;生態農業:在王蝶棲息地周邊推廣生態農業,減少農藥使用,降低對王蝶的毒害;加強監測與研究:建立監測體系,跟蹤美洲王蝶種群動態,深入研究其生態習性和遷徙規律,為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宣傳教育: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美洲王蝶保護的意識,鼓勵民眾參與保護行動。【點評】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山地;由于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氣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空氣在北美大陸中部暢行無阻,即使在墨西哥灣沿海,冬季也會出現寒冷天氣。27.【答案】(1)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多山地,地勢起伏大,河流眾多,需要建設眾多橋梁、隧道,施工難度大。(3)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地震(4)縮短通行時間;提供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等【知識點】亞洲的人口與國家;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解析】【分析】(1)通過觀察爪哇島的地形圖,可看出島上有明顯的山地分布,同時也存在平原區域。從河流的流向(由中部向四周流)可推斷出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從地形角度,山地多且地勢起伏大,意味著在建設高鐵線路時,需要不斷地進行爬坡、下坡等工程處理,增加了建設難度。從河流角度,眾多河流分布,為了跨越河流,必須修建大量橋梁;若遇到山體阻擋等情況,還需開鑿隧道,這些都極大地提升了施工的難度和成本。(3)板塊內部,地殼運動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根據六大板塊分布圖分析,雅萬高鐵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該區域多臺風天氣,易受海水腐蝕;所以配備了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和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4)根據材料分析,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到40分鐘左右,縮短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有利于節省時間和運費,連接更多城市,方便各城市間的聯系;為更多就業機會,增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帶動沿線地區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推動鐵路沿線旅游業的發展。【點評】雅萬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速鐵路,是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工程和印尼國家戰略項目,也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1)讀圖可知,爪哇島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中部為山地,山地面積大,南北部沿海為平原;地勢起伏大。河流多從中部發源,流向四周,地勢中部高、四周低。(2)當地多山地、地形復雜、 地質災害多發、河流眾多需跨越等問題,雅萬高鐵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建設橋梁、隧道,施工難度大。(3)板塊內部,地殼運動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根據六大板塊分布圖分析,雅萬高鐵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該區域多臺風天氣,易受海水腐蝕;所以配備了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和采用高標準耐腐蝕設計。(4)根據材料分析,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到40分鐘左右,縮短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行程時間;有利于節省時間和運費,連接更多城市,方便各城市間的聯系;為更多就業機會,增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帶動沿線地區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推動鐵路沿線旅游業的發展。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