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11章 機械與功第5節 改變世界的機械1.知道輪軸和斜面等簡單機械的原理2.了解機械使用的歷史發展過程3.了解各種機械在幫助人類改變世界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盾構機是南水北調穿黃工程施工期間用到的大型機械。它們由許多簡單機械構成。讓我們從簡單到復雜,領略機械改變世界的力量。杠桿滑輪知識點一:簡單的機械家族輪軸斜面螺旋從杠桿到輪軸可以把杠桿改造成可連續轉動的機械嗎?如圖表示了杠桿變形成輪軸的過程。與同學討論后,試著說一說其中的道理。由兩個半徑不等的圓柱固定在同一軸線上組成,大的稱為輪,小的稱為軸。輪軸輪軸輪軸原理FR = Gr動力作用在輪上,輪軸是一個省力杠桿,但費距離。輪軸實質可看做是一個可以連續轉動的杠桿。井上的轆轤,從右邊看過去,可畫成下圖:動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桿F2L1 = RL2 = rOF1汽車的方向盤,從上邊看下去,也可畫成下圖: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桿F2L1 = RL2 = rOF1F2L1 = RL2 = rOF1水龍頭從上邊看下去,也可畫成下圖: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桿。船舵門的把手螺絲刀單車的踏板其他輪軸注意:輪軸使用時,當輪半徑是軸半徑的n倍時,在不計摩擦情況下,作用在輪上的力的大小為作用在軸上的力的大小的 n 分之一。在實際應用中,為了使用方便或節約材料,常用桿狀物體來代替大輪。輪軸主要功能:一、是改變用力大小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它將直線運動和圓周運動互相聯系起來,實現了二者的相互轉化,是機械傳動的重要裝置。斜面:是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的傾斜平面,是一個費了距離但能省力的簡單機械。通過斜面將一個大箱子推進車廂,通常要比徒手搬運更省力。斜面斜面省力原理利用斜面這個機械所做的功是:FL不利用機械直接把物體抬高h,所做的功:Gh根據功的原理,如果不計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FL = Gh因 L>h,所以 F<G即,利用斜面可省力,但要費距離。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拉力或推力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幾分之一:思考:斜面屬于什么樣的簡單機械?有什么特點?指出圖中斜面的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有用功總功額外功:克服斜面與物體之間的摩擦所做的功W額外 = fs斜面與平面的傾角越小,斜面越長,越省力,但費距離,機械效率低。斜面與平面的傾角越大,斜面較短,越費力,但省距離,機械效率高。螺旋——特殊的斜面螺旋可以看作是繞在圓柱上的斜面。飲料瓶瓶蓋、木螺釘、螺桿、螺母、螺旋式汽車千斤頂等都是應用螺旋的裝置。為什么木螺釘較容易被旋進木板中?為什么用螺旋式千斤頂能輕松地把汽車抬起來?這就可以從“螺旋式特殊的斜面”去理解。螺旋除了省力,還可以將旋轉運動與沿軸向的運動進行相互轉化。各種形式的螺旋盤山公路螺旋式千斤頂阿基米德螺旋機杠桿、滑輪、輪軸、斜面、螺旋…….簡單機械家族的成員可以進行變形和彼此合作,由此工程師們創造出了各種復雜機械,以滿足我們生產生活中的需要。各種形式的螺旋往車上裝貨物時,常常用長木板搭個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圖所示。工人用 5 m 長的斜面,把 120 kg 的重物提高 2 m,需要的推力是_____N。(不計摩擦阻力,g取 10 N/kg)針對訓練480物理學發展推動了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力機械的發明與改進,吹響了兩次工業革命的號角。使人類進入機械化、電氣現代化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的創新,形成先進的生產力,改變了整個世界。知識點二:世界因機械而改變科學的進步、機械的創新,形成了先進的生產力,改變了整個世界機械的大型化和微型化、精密化從陸地、海洋、天空直到太空現代機械工業極大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大量自動化、智能化的機械進入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創造著越來越多的奇跡。自動化、智能化機械進入到我們生活。會打乒乓球的機器人自動巡檢設備的機器人改變世界的機械杠桿、滑輪輪軸斜面螺旋——特點:可以將旋轉運動與沿軸向的運動進行互相轉化定義:由兩個半徑不等的圓柱固定在同一軸線上組成,大的稱為輪,小的稱為軸公式:FR=Gr應用:轆轤、汽車方向盤等定義:與水平面成一定不敢夾角的傾斜平面公式:FL=Gh特點:省力機械1.輪軸是變形的杠桿,使用它時( )A.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只能省一半的力B.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C.動力作用在輪上時,可以省力D.動力作用在軸上時,可以省力C2.盤山公路往往環繞山坡,盤山而上,這樣可以使上山的汽車( )A.減小所需的功B.提高功率C.減小所需的牽引力D.增大所需的牽引力C3.下列實例運用到斜面原理的是( )A.螺絲釘 B.剪刀C.旱冰鞋 D.方向盤A4.如圖所示,將一個重為9.0 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斜面頂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3.6 N,物體在斜面上移動的距離s = 1.2m,物體升高的高度h = 0.3m,則( )A.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3.6 NB.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4.32 JC.拉力做的功為2.7 JD.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2.5%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