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濉溪縣孫疃中心學校2024 -2025學年第二學期教學質量八年級歷史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70分)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這一偉大歷史貢獻,其意義在于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斑@一偉大歷史貢獻”是指… ( )A.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D.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2.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黃繼光在戰斗關鍵時刻用胸膛擋住敵人的機槍射口,邱少云在執行潛伏任務時任憑烈火焚身直至犧牲。他們的英勇行為體現的抗美援朝精神是……( )A.個人英雄主義精神 B.革命英雄主義精神C.盲目冒險精神 D.艱苦創業精神3.數據分析是經濟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圖所示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開4.鄧小平向來訪的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說:“我們召開了口,批評了“兩個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的口號·····只有解決好思想路線問題,才能提出新的正確政策,首先是工作重點的轉移,還有農村政策以及相應的一整套建設社會主義的政策”。“口”的召開A.為開始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指明方向B.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C.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D.標志著我國進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5.不僅使中國能分享經濟全球化成果,在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中把握主動權,在國際貿易戰中占據有利地位,還能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出自己的聲音,對中國擴大開放、促進國內改革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材料評論的是中國A.“一五”計劃超額完成B.進行股份制改革C.加人世界貿易組織D.建立特別行政區6.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在視察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談話。以下屬于談話內容的是A.工農武裝割據思想B.深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C.中國夢的宏偉藍圖D.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7.詞匯出現頻率反應國家發展變化。“中國夢”“一帶一路”“兩個一百年”這些詞匯高頻率出現在我國各大報刊媒體的時間段是A.1949~1956年 B.1978~1990年C.1992~2001年 D.2012~2022年8.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以來,特別是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以來,民族地區經濟總量由1984年的680.95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人由63.5億元增加到8436億元,這兩項指標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A.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B.保障了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C.加強了各民族之間平等團結D.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9.遍布各地的中國人,無論政治信仰如何,不管是共產黨人、國民黨人,還是無黨派人士,無一不為這歷史時刻歡呼·····這一時刻標志著英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的終結,也標志著大英帝國的衰落和中國的崛起。和“這一時刻”到來有關的是B.中英聯合聲明A.《土地改革法》C.“九二共識”D.《反分裂國家法》10.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它使港澳地區走上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道路,是港澳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安排。“最佳安排”是指A.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B.實行對外開放C.堅持“一國兩制”D.注重科技創新11.下表反映出黨和政府在對臺問題上…… ( )20世紀50年代 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1979年元旦 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1993年8月 發表了《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2000年2月 發表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2022年8月 發表了《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A.團結臺灣所有人民維護臺灣和平B.順應時代變化不斷調整對臺政策C.貫徹“九二共識”推進祖國統一大業D.堅決反對臺獨分子和國際反華勢力12.2024年11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開幕。下圖是航展上中國展區依次展出的“機器狼”“機器虎”“中國九天無人機”“虎鯨號大型無人作戰艇”。這些展品反映了我國國防科技的發展趨勢是… ( )A.智能化作戰裝備的快速發展 B.傳統陸軍裝備的全面升級C.核武器技術的進一步擴散 D.航空航天技術的民用化轉型13. 1952年底,河南省某地一農民用牛在耕田時高興地叨咕著:“老黃牛呀肥又大,土改以后到我家,干起活來呱呱叫,一家大小都愛它,哥哥給它割青草,嫂嫂給它拌豆渣,弟弟牽它去飲水,哎,我就給它帶上一朵大紅花?!边@塊田的“主人”應該是……一 ( )A.國家 B.集體 C.地主 D.農民自己14.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動高峰出現在1952-1957年,城市職工的人數從1603萬增加到3101萬,當時東三省成為主要的人口遷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動…………( )A.支援了工業化建設 B.深化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C.加快了農業集體化 D.適應了土地改革的需要15.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舉表明國家重視少數民族的……… ( )A.文化傳承 B.民主改革C.工業發展 D.生態建設二、辨析改錯(8分)16.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錯“×”,并加以改正。(1)以焦裕祿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表現出的艱苦創業精神,被譽為“鐵人精神”。( )改正:(2)1985年,我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 )改正:(3)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改正:(4)1947年,西藏自治區成立,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治區。( )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教材變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建國三十五年來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已經初步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但這種優越性還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就經濟方面來說,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這種模式……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根據材料一,概括當時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使社會主義經濟充滿活力,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中采取的重大舉措。(2分)材料二時間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元) 糧食產量(萬噸) 大中型拖拉機(萬臺) 小型拖拉機(萬臺)1978年 134 30476 56 1372000年 2253 46217 83 12642010年 5991 54648 392 178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據材料二,概括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狀況,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發展與政府實行的哪一政策有關。(6分)(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分析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2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國防尖端武器裝備是國之重器。1956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向科技進軍”的號召,指示周總理主持制定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聶榮臻元帥提出必須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為輔”的方針。20世紀六七十年代問世的國之重器一舉奠定了我國大國地位,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能夠獨立研發尖端科技和先進武器裝備的國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一些國家的科技封鎖和遏制,習主席深刻指出,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武器裝備領域的大國重器研發更是捷報頻傳。2007年,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全天候、多傳感器空中預警與指揮控制飛機“空警- 2000”開始服役,徹底擺脫了對引進國外預警裝備的依賴。2016年12月7日火箭軍齊射10枚東風導彈開展實戰化訓練,我國戰略威懾與核反擊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4月26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OOIA在大連正式下水。2019年4月23日,055型大型驅逐艦在世人面前驚艷亮相,標志著人民海軍武器裝備建設進入世界一流水平。——摘編自朱啟超《鑄造強國利器70年——新中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歷程與啟示》(光明日報)(1)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問世的“國之重器”。(4分)(2)根據上述材料,歸納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國防尖端武器裝備成果斐然的原因。(4分)(3)綜合材料、問題和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致力于國防尖端武器裝備發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2分)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 這個構想是從中國解決臺灣問題和香港問題出發的。十億人口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不會改變的,永遠不會改變。但是,根據香港和臺灣的歷史和實際情況,不保證香港和臺灣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就不能保持它們的繁榮和穩定,也不能和平解決祖國統一問題。——摘自《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材料二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答記者問時表示:針對賴清德(臺灣地區領導人)“過境”美國,我們已多次表明嚴正立場。……所謂“過境”只是借口,實際是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和美方“以臺制華”的政治操弄?!襁M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升高兩岸對立對抗……最終將給廣大臺灣同胞帶來深重禍害?!覀儓詻Q挫敗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新華社北京2024年12月6日電(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鄧小平提出的“構想”堅持了哪一思想路線?(1分)并列舉該構想成功踐行的典例。(2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現實威脅。(4分)(3)國家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不可阻擋的潮流,是國家振興的重要基礎。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問題和所學知識對此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00字左右。5分)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