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5月自適應練習化學學科試題部分(建議完成時間:40分鐘,滿分50分)考生注意:1.不定項選擇題有1-2個正確選項,沒標的為單選題。2.按要求在答題紙上作答,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一律無效。可能涉及的相對原子質量:O:16 Na:23 Si:28 Cr:42 Fe:56一、非遺之美——打鐵花1. 打鐵花,流傳于豫晉地區民間傳統的活動。當1600℃的鐵水被拋向夜空,瞬間綻放出金色的“鐵樹銀花”,這光影交織的視覺盛宴,不是科幻電影的特效,而是傳承千年的民間絕技,是中華匠人用千年時光淬煉的化學奇跡。(1)下列關于打鐵花的一些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打鐵花發生了化學變化 B. 打鐵花時鐵燃燒吸熱C. 打鐵花現象說明鐵具有可燃性 D. 搭花棚用的新鮮柳樹枝不易燃燒(2)打鐵花要用到鐵汁,下列關于鐵的一些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鐵是金屬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為26 B. 鐵在干燥空氣中容易與氧氣反應C. 氧化鐵的化學式為Fe2O3 D. 生鐵的化學式為Fe(3)下列描述鐵的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__。A. 純鐵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 B. 鐵屬于導體C. 鐵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 鐵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4)鐵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有關鐵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鐵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工業上用二氧化碳來還原氧化鐵冶鐵C. 鐵用作炊具說明它具有良好的導熱性 D. 打鐵花用的鐵是由鐵離子構成的(5)鐵水氧化的過程類似實驗室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過程,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嘗試制備氧氣并完成該實驗。①圖B中儀器①名稱是___________。②若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__,則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二氧化錳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③用圖D所示裝置收集氧氣請將導管補充完整___________。④將收集的氧氣用作“鐵絲燃燒”實驗,如圖F所示,觀察到的現象是劇烈燃燒、___________、生成黑色固體。二、晶瑩剔透的奧秘:玻璃的生產與色彩魔法2. 玻璃晶瑩剔透,很難腐蝕,容易加工成各種形狀,他以自己優越的性能裝點著我們的生活。玻璃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其實,玻璃是由沙子作為主要的原料與純堿(碳酸鈉Na2CO3)熔融而成的。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熔點很高,但是在純堿的作用下,二氧化硅的熔制溫度大大地降低,形成可以流動的融漿,即水玻璃(硅酸鈉Na2SiO3),最后加入石灰石,將水玻璃冷卻后,就制得了晶瑩剔透的玻璃了。在玻璃中添加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玻璃就會被染上不同的顏色:加入氧化鈷,玻璃會變成藍色;加入氧化亞銅,玻璃會變成紅色;加入氧化鉻,玻璃會變成綠色;加入三價鐵離子,玻璃變成棕黃色;加入二價鐵離子,玻璃變成綠色 (1)二氧化硅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2)水玻璃(硅酸鈉Na2SiO3)是由___________種元素組成的,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___,各元素質量比為___________。(3)晶體硅廣泛應用于芯片的生產中,給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請根據下圖元素周期表(部分)圖,畫出硅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4)氧化鉻的化學式為Cr2O3,其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鉻原子的質子數是___________,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___。(5)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橫行元素的特點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質子數相同 B. 中子數相同 C. 電子層數相同 D. 最外層電子數相同(6)下列關于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原子在得到或失去電子后轉變成離子 B. 原子得失電子后核外電子數不一定改變C. 原子得失電子后質子數不一定改變 D. 原子得失電子后電子層數不一定改變三、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3. 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雖然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但陸地淡水僅占2.8%,而與人類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淺層地下水等淡水,又僅占淡水儲量的0.34%。為應對危機,人類通過多種方式開發與利用水資源。下圖為三位一體海水淡化生態解決方案流程圖,該方案通過風力發電+反滲透海水淡化+濃縮海水曬鹽“三位一體”清潔生產技術,實現了海水的有效利用,也實現了“污染零排放”。(1)關于“水分蒸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蒸發過程中水分子發生了變化 B. 蒸發過程中水分子運動加劇C. 蒸發是利用各成分沸點不同分離相關物質 D. 圖中制得的“海鹽”是純凈物(2)“水”是化學實驗中常用到的物質,下列關于水的作用解釋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乙:測空氣中氧氣含量 丙:電解水實驗 丁:排水法收集氣體A. 圖甲燒杯中水的作用是形成密封系統B. 圖乙量筒中減少的水的體積即為集氣瓶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C. 圖丙中水的作用是作為反應物D. 圖丁中集氣瓶中的水只為了使收集到的氣體比較濕潤(3)下圖是用高分子反滲透膜凈化海水制得純水的過程,關于該過程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給海水加壓可以加快其滲透速率 B. 左邊的海水能導電而右邊的純水不能C. 該凈化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D. 該流程對于水凈化程度最高(4)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想用“自制凈水器”的方式“提純海水”,他們應選擇下圖中的___________(選填“A”或“B”)裝置,通過該方式是否能達到提純海水的目的,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四、古法冶金與碳的奧秘4.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冶金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里程碑。早在數千年前,古代工匠便掌握了利用碳來冶煉金屬的奧秘,這一技術不僅改變了工具和武器的制造方式,更深刻影響了人類歷史的進程。(1)古代冶金的核心燃料是木炭,木炭質地疏松多孔,具有優異的___________性,可以去除一些食品或工業產品里的色素和異味。(2)木炭燃燒釋放大量熱量,為冶煉金屬提供了必需的高溫條件,木炭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燃燒的現象為___________,其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3)某實驗小組嘗試利用木炭和氧化銅混合制備銅,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a試管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b試管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②實驗結束時,應先___________(選填“將導管撤出石灰水”或“移開酒精噴燈”),原因是___________。移開酒精噴燈后,還因立即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③利用下圖甲裝置進行實驗可知,碳與氧化銅反應除了生成CO2可能還會產生CO。CO和CO2的體積分數(ppm)與時間(t)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老師指出CO不一定是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產生的,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4)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還發現了其他碳單質,如金剛石和石墨,它們的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構成金剛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B. 金剛石和石墨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相同 D. 金剛石和石墨的相互轉化為物理變化五、從“碳負擔”到“碳資源”的轉型5. 全球每年排放約360億噸CO2,各行業的排放量占比如圖1,傳統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成本高達60-120美元/噸,且無法創造經濟價值。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可將CO2轉化為甲醇(其反應過程如圖2),這是一種兼具燃料和化工原料屬性的“液態陽光”,形成“CO2→甲醇→CO2”的閉環循環。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可使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取“綠氫”,與碳捕集技術捕獲的CO2作為原材料生產甲醇的工藝路徑碳排放強度較低。其中,綠氫與生物質來源CO2或直接空氣碳捕集技術捕獲的CO2合成甲醇過程接近零排放,此類甲醇被稱為“綠色甲醇”或“可再生甲醇”。(1)根據圖1可知,各行業中排放量占比最高的是___________,由于CO2含量明顯增加,使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2)根據圖2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A. 該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B. 反應前后共有兩種氧化物C. 該反應中元素化合價都沒有改變 D. 該反應可以有效減少空氣中的CO2含量(3)實驗室利用下圖3、圖4的裝置驗證水的組成。【資料】無水硫酸銅為白色粉末,能與水反應,生成藍色固體。①圖3涉及的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試管a連接的電源的___________(選填“正極”或“負極”),檢驗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②按圖4裝置進行實驗,將電解水產生的氫氣直接緩緩通過裝有無水硫酸銅的儀器c,在導管口d處點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燒杯置于圖中位置,該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③通過分析圖3和圖4兩個實驗,能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2024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5月自適應練習化學學科試題部分(建議完成時間:40分鐘,滿分50分)考生注意:1.不定項選擇題有1-2個正確選項,沒標的為單選題。2.按要求在答題紙上作答,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一律無效。可能涉及的相對原子質量:O:16 Na:23 Si:28 Cr:42 Fe:56一、非遺之美——打鐵花【1題答案】【答案】(1)B (2)C (3)D (4)C(5) ①. 錐形瓶 ②. A ③. ④. 催化作用 ⑤. ⑥. 火星四射二、晶瑩剔透的奧秘:玻璃的生產與色彩魔法【2題答案】【答案】(1)(2) ①. 3##三 ②. 2:1:3 ③. 23:14:24(3) (4) ① +3 ②. 24 ③. 52.00 (5)C (6)AD三、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3題答案】【答案】(1)B (2)D (3)C(4) ①. A ②. 不能,該裝置凈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雜質四、古法冶金與碳的奧秘【4題答案】【答案】(1)吸附 (2) ①. 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②.(3) ①. 黑色粉末變為紅色 ②. ③.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④. 將導管撤出石灰水 ⑤. 防止澄清的石灰水倒吸,炸裂試管 ⑥. 防止生成的銅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⑦. 由于木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則一氧化碳不一定是木炭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的 (4)B五、從“碳負擔”到“碳資源”的轉型【5題答案】【答案】(1) ①. 電力部門 ②. 溫室效應 (2)BD(3) ①. 分解反應 ②. 負極 ③. 將帶火星木條放在b管口,打開b管活塞,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④. 無水硫酸銅變藍;導管d處有淡藍色火焰;燒杯底部附著著小水珠 ⑤.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