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九年級歷史(本試卷共9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閉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千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策;不準使用鉛筆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右圖為中國郵政發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特種郵票,一套4枚。據此判斷該套郵票的主題為()A.古人類的起源B.中華文明探源C.青銅文明燦爛12D.農耕技術成熟2.通過對百家爭鳴的學習,小王領略了古代先賢的救世情懷,他以諸子百家的“愛”為主題,整理了以下筆記,其中①②③依次可填()老子愛個人,求與世無爭①愛親族,重道德規范②愛天下,倡兼愛非攻③愛君主,謀以法治國A.莊子、孔子、韓非子B.莊子、韓非子、孔子C.韓非子、孟子、墨子D.孔子、墨子、韓非子3.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西漢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是()A.長篇小說《絲綢之路》B.《絲綢之路》油畫C.絲綢之路出土的銅幣D.電視劇《漢武大帝》4.以下是歷史老師設計的某節課的教學環節,據此判斷這節課的標題是()·前奏曲一一權謀勢的較量·進行曲一曹劉孫的博弈·奏鳴曲一一魏蜀吳的競賽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B.三國鼎立局面形成C.北方少數民族的內遷D.宗室諸王爭權奪利第1頁,共6頁5.文獻閱讀是中學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閱讀文獻《魏晉南北朝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水稻種植》時,對當時水稻撒播的時間有所疑惑,可以查證的書籍是()A.《傷寒雜病論》B,《齊民要術》C.《史記》D.《九章算術》6.隋朝大運河沿岸大批官私工商業蓬勃興起,各種店鋪數以千萬計,形成獨具特色的運河工商業文化。這表明隋朝大運河(A.實現了南北方的統B.推動了隋朝的對外交往C.彰顯了勞動人民智慧D.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7.下表為唐代部分詩句摘錄。這些詩句展現了(詩人詩句時代楊炯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初唐王昌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盛唐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中唐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晚唐A.戰爭的殘酷場面B.邊疆形勢的嚴峻C.濃厚的家國情懷D.封建統治的腐朽8.以下是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南方地區城市占全國城市數量的比例,這反映出(2年280年742年1102年1460年時期(西漢)(西晉)(唐代)(北宋)(明代)比例26%48%59%57%63%A.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B.鄉鎮地區形成了草市C.古代人口數量的增加D.明清政治中心的轉移9.圖片資料是了解歷史的重要史料。與右邊兩幅圖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黃B.鎮南關大捷C.萍瀏醴起義、有D.黃花崗起義黃興絕筆書七十二烈士墓10.1919年,李大釗先后發表《勞動教育問題》《青年與農民》《唐山煤礦的工人生活》等文章,提出知識分子與下層民眾相結合的觀點,引起中國各界人士極大的關注,這些文章的發表()A.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B.極大提高了勞動者政治地位C.使革命面貌煥然一新D.助推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11.右圖是一張北京清華大學研究生的畢業證書,其落款日期為中華民國十五年,由此推斷它應當頒發于()A.19世紀20年代B.19世紀30年代C.20世紀20年代D.20世紀30年代12.某小組圍繞下列英雄人物查找資料、編寫劇本。四位英雄人物共同的時代擔當是(趙登禹(1898-1937)楊字(1905-1940)張自忠(1891一1940)左權(1905一1942)A.驅除虜,恢復中華B.打倒列強,推翻軍閥C.團結抗日,保衛中華D.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