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5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5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
高三下學期5月月考化學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N-14 O-16 Na-23 V-51 Fe-56 Cu-64
一、單選題(每題 3 分,共 48 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氫氧化鐵膠體可用作凈水劑
B.明礬溶于水生成Al(OH)3膠體:Al3++3H2O=Al(OH)3↓+3H+
C.Fe(OH)3膠體無色、透明,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D.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形成帶電的膠體,導電能力增強
2.下列化學用語中錯誤的是
A.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B.甲烷的電子式:
C.異丁烷的結構簡式: D.偏鋁酸鈉的化學式:NaAlO2
3.下列表示反應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Pb加入到硫酸鐵溶液中:
B.碘化亞鐵溶液與等物質的量的氯氣:
C.將氫氧化鋇溶液滴入明礬溶液中至沉淀的物質的量最大:
D.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氯化鐵溶液中是否存在氯化亞鐵:
4.在室溫時,將硝酸鈉和氯化鉀兩種飽和溶液混合后無晶體出現,在加熱蒸發是,開始析出晶體是
A.KNO3 B.KCl C.NaNO3 D.NaCl
5.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環境中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選項 指定環境 能夠共存的離子
A 滴加酚酞顯紅色的溶液 K+、S2-、、
B 有存在的無色透明溶液 Na+、K+、Cl-、Al3+
C 水電離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 Cl-、、、
D 使石蕊變紅的溶液中 Fe2+、、、
A.A B.B C.C D.D
6.向硫酸鋇懸濁液改變下列措施,c(Ba2+)不會改變的是
A.降溫 B.加少量水
C.加少量BaCl2(s) D.加少量Na2SO4(s)
7.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X、Y、Z、M和Q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的絕對值相等,基態Y原子同能層各能級上的電子數均相等,基態Z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小于同周期的相鄰元素,M是同周期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Q的單質為黃綠色氣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沸點:X和Y形成的化合物<X和Z形成的化合物
B.Z原子的核外電子有5種空間運動狀態
C.M和Q形成的化合物:共價鍵成分>離子鍵成分
D.酸性大小:>X-Z-Q=Z
8.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未用完的鈉要放回原試劑瓶 B.容量瓶使用前要檢查是否漏水
C.表示氧化性物質 D.使用無毒氣體做實驗時無需尾氣處理
9.一定溫度下,在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C(s)、H2O(g) ,發生反應C(s) + H2O(g)CO(g) +H2(g) ΔH>0,在建立平衡的過程中,下列變化錯誤的是
A.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均減小
B.反應熱ΔH不會隨著反應的進行而發生變化
C.混合氣體的熵增大
D.混合氣體的密度增大
10.測定某溶液中甲醇含量的部分過程如下:①KMnO4溶液處理:CH3OH+ +X→+ +H2O(未配平,下同)②酸化處理:+H+→MnO2↓++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①”中X為OH-,配平后計量系數為8
B.“反應①”中氧化性:>
C.“反應②”中,可用鹽酸進行酸化
D.“反應②”消耗71.4g 時,反應中轉移0.4mole-
11.已知某ABC3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晶胞參數為a nm,摩爾質量為M g/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A微粒距離最近且相等的B微粒的個數為12個
B.若m的坐標為(0,0,0),則p的坐標為(,,1)
C.相鄰兩個C微粒最近距離為a nm
D.該晶胞的密度為
1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的中,含有0.6 NA個中子
B.含NA個的溶解于水中,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C.常溫下,的溶液中水電離的
D.電解足量的溶液,當標況下陽極產生氣體時,轉移電子數目為2NA
13.臭氧(O3)有多種制備方法,其中電解水法的原理如圖所示。為了提高水的導電性而又不影響電解水法制備O3,可向水中加入的物質是
A.NaCl B.CaBr2 C.CuSO4 D.H2SO4
14.丙烷脫氫是工業制丙烯的重要途徑之一,反應原理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
B.選用合適的催化劑,能提高丙烯的生產效率
C.恒溫恒容下,增大氧氣的濃度,丙烯的體積分數一定增大
D.恒溫下,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15.在起始溫度相同、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均充入1molSO2(g)和1molCl2(g),發生反應: △H<0,有關實驗如下:
容器 甲 乙
條件 恒溫恒容 絕熱恒容
壓強相等時濃度商 (甲) (乙)
達到平衡時所用時間() (甲) (乙)
平衡狀態時逆反應速率() (甲) (乙)
壓強相等時總物質的量() (甲) (乙)
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16.已知某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在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上述反應的逆反應是吸熱反應
C.若平衡濃度符合下列關系式: 則此時的溫度為700℃
D.若在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通入 和各 1mol,5min 后溫度升高到830℃,此時得 CO為0.4mol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二、非選擇題(共 4 個大題,除標注外每空 2 分,共 52 分)
17.的捕集和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
(1)CaO可在較高溫度下捕集。工業制備CaO的工藝有兩種:
ⅰ.熱分解制備
ⅱ.熱分解制備
其中在隔絕空氣加熱升溫過程中固體殘留率的變化如圖1所示()。
①固體殘留率由87.7%降到68.5%時,殘留固體由 (填化學式,下同)轉化為 。
②已知分解反應放出的氣體越多,制得的固體越疏松多孔,則工藝 (填“ⅰ”或“ⅱ”)得到的CaO具有更好的捕集性能。
(2)在恒容密閉反應器中充入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和的混合氣體,可發生以下反應:
ⅰ.
ⅱ.
在相同時間內,的轉化率、HCOOH的選擇性與溫度的關系如圖2所示。
已知:,CO的選擇性與HCOOH的選擇性的計算方式相似。
①反應ⅰ在相對 (填“較低”或“較高”)溫度下易自發進行;溫度低于673K時,CO的選擇性隨溫度升高而 (填字母)。
a.減小 b.增大 c.不變 d.無法判斷
②溫度高于673K時,隨溫度升高,HCOOH的選擇性減小的原因可能是 (已知反應均未達到平衡狀態)。
③平衡時再充入0.1mol 和0.1mol ,再次平衡時的轉化率 (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3)一定溫度時,將一定量的和(物質的量之比為1:1)充入某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2)中反應ⅰ和ⅱ,達到平衡時的轉化率為y,CO的選擇性為x,體系中氫氣的分壓為,則反應ⅰ的壓強平衡常數 (用含x、y、的代數式表示)。
(4)研究發現,用氮化鐵作催化材料,對選擇性加氫制烴類具有重要意義。某氮化鐵的晶胞結構如圖3所示,沿z軸方向的投影如圖4所示,A原子的分數坐標為(0,0,0),B原子的分數坐標為,則C原子的分數坐標為 (用含b、c的代數式表示);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該晶體的密度為 g·(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
18.二氯化二硫是一種化工原料,查閱資料可知具有下列性質:
物質性質 毒性 色態 揮發性 熔點 沸點
劇毒 金黃色液體 易揮發
化學性質 ①以上完全分解 ② ③遇高熱或與明火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 ④受熱或遇水分解放熱,放出腐蝕性煙氣
(1)制取少量。實驗室可利用硫與少量氯氣在反應制得粗品。
①裝置F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
②裝置連接順序: 。
③實驗前打開,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排盡裝置內空氣。實驗結束停止加熱后,再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實驗結束后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目的是 。
(2)①遇水強烈反應產生煙霧,其產物中有一種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恢復原狀,且反應過程中只有一種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甲同學為了驗證兩種氣體產物,將水解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硝酸銀與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品紅溶液、NaOH溶液,該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3)某同學為了測定與水反應后生成的氣體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①W溶液可以是 (填標號)。
a.溶液 b.溶液(硫酸酸化) c.氯水
②該混合氣體中氣體X的體積分數為 (用含V、m的式子表示)。
19.研究、在一定條件下與催化合成等有機化工產品,對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一定條件下與可發生反應: ,結合下圖信息,該反應的 。
(2)通過下列反應可實現合成、。
Ⅰ.
Ⅱ.
在密閉容器中通入和,分別在壓強為和下進行反應。實驗中對平衡體系的含碳物質(、、)進行分析,其中溫度對和在三種物質中的體積分數影響如圖所示。
則時,表示和平衡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關系的曲線分別是 和 ;圖中M點的平衡轉化率為 。
(3)若在一定溫度下,在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和,此時測得容器內的壓強為,發生反應Ⅰ和Ⅱ,達到平衡后,測得反應前后容器中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是5:4,且物質的量為,在此溫度下,內用分壓變化表示的速率為 MPa·min-1,反應Ⅰ的平衡常數 (MPa)-2(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
20.某研究小組按下列路線合成藥物庫潘尼西(K).
已知:
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A的官能團名稱是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
A.B→C的反應只涉及加成反應、消去反應兩步反應
B.在D→E的反應中的與作用與流程中的相同
C.K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
D.流程中所涉及的有機物中有五種可與發生顯色反應
(3)化合物D的結構簡式是 .
(4)寫出的化學方程式 .
(5)以、為原料合成有機物F.設計該合成路線 (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
(6)寫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合物C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①分子中除含有苯環不含其他環;
②譜和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無羥基、氮氧鍵.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A B A D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B D B
1.A
【詳解】A.氫氧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懸浮物,形成沉淀,可用來凈水,故A正確;
B.明礬溶于水生成Al(OH)3膠體:Al3++3H2OAl(OH)3(膠體)+3H+,故B錯誤;
C.Fe(OH)3膠體為紅褐色,故C錯誤;
D.膠體呈電中性,不帶電,帶電的是膠體粒子,故D錯誤;
答案為A。
2.C
【詳解】A. 鈉是11號元素,核外有3個電子層,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故A正確;
B. 碳最外層價電子數為4,與四個氫原子形成四個共用電子對,甲烷的電子式: ,故B正確;
C. 異丁烷的結構簡式: , 是異戊烷,故C錯誤;
D. 偏鋁酸鈉的化學式:NaAlO2,故D正確;
故選C。
3.D
【詳解】A.Pb加入到硫酸鐵溶液中,生成沉淀,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故A錯誤;
B.由于還原性:,碘化亞鐵溶液與等物質的量的氯氣反應,氯氣只能氧化碘離子,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故B錯誤;
C.將氫氧化鋇溶液滴入明礬溶液中至沉淀的物質的量最大時,鋁離子恰好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故C錯誤;
D.鐵氰化鉀溶液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沉淀,離子方程式正確,故D正確;
故選D。
4.D
【詳解】當硝酸鉀和硝酸鈉一起溶于水時溶液中有鉀離子,鈉離子,硝酸根離子,氯離子,可以看做有氯化鈉存在和硝酸鉀的存在。因為硝酸鉀和氯化鈉溶于水也有著四種離子,是等效的,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很平緩,說明氯化鈉隨溫度升高,溶解度緩慢升高,所以氯化鈉受溶劑的量更重要,先析出氯化鈉。故答案為:D
5.A
【詳解】A. 滴加酚酞顯紅色的溶液為堿性,四種離子在堿性溶液中能存在,故A正確;
B.碳酸氫根離子和鋁離子反應雙水解不能共存,故B錯誤;
C. 水電離的c(H+)=10-12 mol·L-1的溶液可能為酸性或堿性,碳酸根離子在酸性溶液中不存在,銨根離子在堿性溶液中不存在,故C錯誤;
D.使石蕊變紅是溶液為酸性溶液,硝酸根離子能氧化亞鐵離子,高錳酸根離子也能氧化亞鐵離子,故D錯誤。
故選A。
6.B
【詳解】A.硫酸鋇溶于水吸熱,降溫可使硫酸鋇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動,從而使c(Ba2+)減小,A不符合題意;
B.溫度不變時,向硫酸鋇懸濁液中加少量水,溶解重新達到平衡,由于硫酸鋇的Ksp不變,所以c(Ba2+)不會改變,B符合題意;
C.向硫酸鋇懸濁液中加少量BaCl2(s),可增大溶液中的c(Ba2+),C不符合題意;
D.向硫酸鋇懸濁液中加少量Na2SO4(s),可增大溶液中的c(),從而減小溶液中的c(Ba2+),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A
【分析】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X、Y、Z、M和Q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態Y原子同能層各能級上的電子數均相等,則Y為C元素;X的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的絕對值相等,則X為H元素;基態Z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小于同周期的相鄰元素,則Z為O元素;M是同周期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則M為Al元素;Q的單質為黃綠色氣體,則Q為Cl元素。
【詳解】A.碳元素和氫元素形成的氫化物可能是固態烴,固態烴的沸點高于水,故A錯誤;
B.氧元素的原子序數為8,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原子的核外電子有5種空間運動狀態,故B正確;
C.氯化鋁屬于共價化合物是因為化合物中共價鍵的成分大于離子鍵成分,故C正確;
D.氯酸分子中非羥基氧的數目多于次氯酸,非羥基氧數目越多,酸性越強,所以氯酸的酸性強于次氯酸,故D正確;
故選A。
8.D
【詳解】A.鈉金屬化學性質活潑,不能隨意丟棄,未用完的鈉要放回原試劑瓶,故A正確;
B.容量瓶是帶瓶塞的玻璃儀器,故使用前要檢查是否漏水,故B正確;
C.由圖標可知,表示氧化性物質,故C正確;
D.使用無毒氣體做實驗時要防止污染,也需要尾氣處理,故D錯誤;
故選D。
9.A
【詳解】A.在建立平衡的過程中,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A錯誤;
B.反應熱ΔH僅與反應的起始狀態和反應的最終狀態有關,不會隨著反應的進行而發生變化,B正確;
C.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更多的氣體,故混合氣體的熵增大,C正確;
D.隨著反應的進行,混合氣體的質量增大,在恒容的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增大,D正確;
故選A。
10.C
【詳解】A.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將反應①配平為CH3OH+6 +8OH-=+6 +6H2O,選項A正確;
B.根據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可知,“反應①”中為氧化劑,是氧化產物,則氧化性:>,選項B正確;
C.由于Cl-在酸性條件下可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因此“反應②”中,不能用鹽酸進行酸化,選項C錯誤;
D.根據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反應②”為3+4H+=MnO2↓++2H2O,則消耗71.4g 的物質的量為=0.6mol時,反應中轉移電子數目為×0.6mol=0.4mol,選項D正確;
答案選C。
11.D
【詳解】A. 離A微粒距離最近且相等的B都在體心處,個數為8個,選項A錯誤;
B. p點的坐標應為,選項B錯誤;
C. 相鄰兩個C微粒的最近距離為面心對角線的一半,即,選項C錯誤;
D. 根據均攤法,1個晶胞中有1個A微粒、1個B微粒、3個C微粒,根據公式知,該晶胞的密度為,選項D正確;
答案選D。
12.B
【詳解】A.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數為6,則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數目為0.6NA,故A正確;
B.含NA個鈉離子的氧化鈉溶于1L水所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不是1L,則溶液中鈉離子的濃度不是1mol/L,故B錯誤;
C.醋酸在溶液中電離出的氫離子抑制水的電離,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等于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濃度,則常溫下,1LpH為5的醋酸溶液中水電離的氫離子濃度為=1×10 9mol/L,故C正確;
D.電解硫酸銅溶液時,水在陽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氫離子和氧氣,則標準狀況下,陽極產生11.2L氧氣時,轉移電子數目為×4×NAmol—1=2NA,故D錯誤;
故選B。
13.D
【分析】電極b極生成O3和O2,則b極為氫氧根離子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故b電極為電解池的陽極,其電極反應為:3H2O-6e-=O3↑+6H+;2H2O-4e-=O2↑+4H+;則a極為電解池的陰極,陰極上為水電離產生的氫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以此分析解答。
【詳解】A.若向水中NaCl,由于陰離子的放電能力:Cl->OH-,在陽極b上Cl-失去電子變為Cl2,OH-就不能失去電子反應產生O3,A不符合題意;
B.若向水中CaBr2,由于陰離子的放電能力:Br->OH-,在陽極b上Br-失去電子變為Br2,OH-就不能失去電子反應產生O3,B不符合題意;
C.若向水中CuSO4,由于陽離子的放電能力:Cu2+>H+,在陰極a上Cu2+得到電子被還原變為Cu單質,就不能反應產生H2,C不符合題意;
D.若向水中H2SO4,由于陰離子的放電能力:OH->,在陽極b上仍然是OH-失去電子被氧化變為O3、O2;在陰極a上H+得到電子反應被還原產生H2,由于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因而溶液的導電能力增強,D符合題意;
故合理選項是D。
14.B
【詳解】A. 該反應是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故A錯誤;
B. 選用合適的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高反應速率,能提高丙烯的生產效率,故B正確;
C. 恒溫恒容下,增大氧氣的濃度,丙烯的體積分數不一定增大,如氧氣增加得特別多,此時生成的丙烯很有限,丙烯的體積分數就會降低,故C錯誤;
D. 恒溫下,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但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平衡常數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15.D
【詳解】A.甲為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乙為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則壓強相同時,甲中溫度低于乙中的、甲中混合氣的物質的量大于乙中的,甲中反應物的轉化率小于乙中的,所以,A不正確;
B.反應發生后,由于甲容器的溫度低于乙容器,乙容器中反應速率比甲中快,所以,B不正確;
C.反應發生后,由于甲容器的溫度低于乙容器,所以,C不正確;
D.由選項A中分析可知,壓強相等時,甲中反應物的轉化率小于乙中的,所以,D正確;
故選D。
16.B
【詳解】A.由平衡常數表達式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g)+H2O(g) CO2(g)+H2(g),故A錯誤;
B.由表格數據可知,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減小,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逆反應是吸熱反應,故B正確;
C.由反應的平衡常數可知,平衡濃度符合關系式時,平衡常數==0.60,則此時的溫度為1000℃,故C錯誤;
D.由方程式可知,830℃條件下生成0.4mol一氧化碳時,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物質的量都為1mol-0.4mol=0.6mol,水蒸氣的物質的量為0.4mol,假設容器體積為VL,則反應的濃度熵Qc==2.25>1.00,則反應未達到平衡,故D錯誤;
故選B。
17.(1) ⅱ
(2) 較低 a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程度反應ⅱ大于反應ⅰ 增大
(3)
(4)
【詳解】(1)設開始有1molCaC2O4 H2O,質量是146g,當熱分解先分解生成草酸鈣和水時,固體殘留率為,即此時固體為,當固體殘留率為68.5%時,剩余固體質量為,因此此時為固體,即發生CaC2O4CaCO3+CO↑,繼續加熱,又發生CaCO3CaO+CO2↑,因此工藝ⅱ得到的CaO具有更好的捕集性能,其原因是:CaC2O4 H2O熱分解放出更多的氣體,制得的氧化鈣更加疏松多孔;
(2)①反應ⅰ是熵減的放熱反應,根據,可知在相對較低溫度下易自發進行;根據圖像可知,當溫度低于673K時,HCOOH的選擇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則CO的選擇性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②溫度高于673K時,隨溫度升高,HCOOH的選擇性減小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程度反應ⅱ大于反應ⅰ;
③平衡時再充入0.1mol 和0.1mol ,相當于增大壓強,反應ⅰ正向移動,則再次平衡時的轉化率增大;
(3)設開始和都是1mol,平衡時反應ⅰ消耗了amol,反應ⅱ消耗了bmol,


則平衡時與都是(1-a-b)mol,甲酸為amol, CO與水蒸氣都是bmol,的轉化率為y=,CO的選擇性為x=,則b=xy,a=y(1-x),體系中氫氣的分壓為,則總壓強為,則反應ⅰ的壓強平衡常數;
(4)因為A原子的分數坐標為(0,0,0),B原子的分數坐標為,則C原子的分數坐標為;晶胞中Fe原子數目,N原子數目,該晶胞質量為,晶胞體積為,該晶體的密度為g·。
18.(1)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雜質 FCB 將裝置內的氯氣排入D內吸收以免污染空氣,并將B中殘留的S2Cl2排入E中收集
(2) 2S2Cl2+2H2O=SO2↑+3S↓+4HCl↑ 不可行
(3) ac
【分析】實驗室可利用硫與少量氯氣在110~140℃反應制得S2Cl2粗品,氯氣過量則會生成SCl2,裝置A制備氯氣,氯氣中含HCl氣體和水蒸氣,通過裝置F除去HCl,通過裝置C除去水蒸氣,通過裝置B和硫磺反應在110~140℃反應制得S2Cl2粗品,通過裝置E冷凝得到二氯化二硫(S2Cl2),連接裝置D是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據此作答。
【詳解】(1)①裝置F中試劑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雜質;
②利用裝置A制備氯氣,氯氣中含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通過裝置F除去HCl,通過裝置C除去水蒸氣,通過裝置B和硫磺反應在110~140℃反應制得S2Cl2粗品,通過裝置E冷凝得到二氯化二硫(S2Cl2),連接裝置D是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依據上述分析可知裝置連接順序為:A→F→C→B→E→D,故答案為:FCB;
③實驗前打開K1,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排盡裝置內空氣。實驗結束停止加熱后,再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其目的是:將裝置內的氯氣排入D內吸收以免污染空氣,并將B中殘留的S2Cl2排入E中收集;
(2)①S2Cl2遇水強烈反應產生煙霧,其產物中有一種氣體X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恢復原狀,該氣體X為SO2,且反應過程中只有一種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即反應中只有硫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產生煙霧,霧應為反應產生的HCl氣體在空氣中與水蒸氣結合形成的液滴,根據得失電子守恒,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S2Cl2+2H2O=SO2↑+3S↓+4HCl↑;
②將水解生成的氣體(SO2和HCl)依次通過硝酸銀與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品紅溶液、NaOH溶液,SO2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既難于檢驗SO2又干擾HCl檢驗,所以不可行;
(3)S2Cl2遇水會生成SO2、HCl兩種氣體,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來測定該混合氣體中SO2的體積分數,混合氣體通過溶液W溶液吸收SO2氣體得到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得到硫酸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硫酸鋇沉淀質量mg,根據元素守恒計算SO2體積分數。
①W溶液是吸收氧化SO2的溶液,H2O2溶液和氯水都可以吸收氧化SO2;但不能是酸性KMnO4溶液(硫酸酸化),因為高錳酸鉀溶液能氧化HCl生成氯氣,且會引入硫酸根;故選ac;
②過程分析可知生成沉淀為硫酸鋇沉淀,硫元素守恒得到SO2物質的量n(SO2)=n(BaSO4)=,該混合氣體中SO2的體積分數為氣體物質的量分數,SO2體積分數=。
19.(1)
(2) a d 80%
(3) 或 或
【詳解】(1)根據圖可知,該反應的;
(2)溫度升高,反應Ⅰ逆向移動,反應Ⅱ正向移動,的體積分數減小,的體積分數增大,壓強越大,的體積分數越大,對于反應Ⅱ,因的物質的量減少,平衡左移,的體積分數較小,故a代表、d代表。M點處,和的體積分數均為40%,由于體系中含碳物質只有、、三種,根據碳原子守恒,故的轉化率為80%;
(3)設反應Ⅰ中消耗,Ⅱ中消耗。
Ⅰ.
Ⅱ.
根據反應前后容器中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是5:4可解得反應后容器中氣體的物質的量為。根據反應后體系內的物質的量和氣體總物質的量可列方程:,,解得,。再算出平衡時各物質的分壓。內用分壓變化表示的速率為或,或。
20.(1)羥基、醚鍵、醛基
(2)A
(3)
(4)或
(5)
(6)、、、
【分析】
根據C的結構簡式,和B的分子式可知B為,A在濃硝酸,濃硫酸加熱條件下得到B,則A的結構簡式為,C和氫氣反應得到D,根據D的分子式可知,D為,D反應得到E,則E為,E和F反應得到G,G為;
【詳解】(1)
根據分析可知A為,含有的官能團為羥基、醚鍵、醛基;
(2)A.B→C的反應涉及加成反應、消去、取代反應多步反應,A項錯誤;
B.在D→E的反應中的與作用與流程中的相同,為反應提供一個堿性環境,B項正確;
C.根據K的結構簡式可知,K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C項正確
D.氯化鐵能和含有酚羥基的有機物發生顯色反應,流程中所涉及的有機物中A、B、C、D、E等五種物質有酚羥基,其可與氯化鐵發生顯色反應,D項正確;
答案選A;
(3)
根據分析可知D的結構簡式為;;
(4)
根據分析可知E+F→G化學方程式為:或;
(5)
以和為原料合成F:
(6)
符合分子中除含有苯環不含其他環,譜和IR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共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 CN,無羥基、氮氧鍵的C的同分異構體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祥市| 宜城市| 莱州市| 新野县| 长岛县| 奉化市| 芜湖县| 金寨县| 陆河县| 墨玉县| 仪征市| 同仁县| 永丰县| 商洛市| 石景山区| 大英县| 宾川县| 闽清县| 迁安市| 凤翔县| 醴陵市| 洞口县| 关岭| 汉沽区| 武隆县| 南靖县| 康乐县| 萨嘎县| 盐边县| 东乌珠穆沁旗| 凤凰县| 色达县| 北安市| 湘潭市| 五台县| 山丹县| 阳谷县| 白银市| 阜新市| 洛浦县| 杭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