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索自然的科學單元檢測卷班級 姓名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1.“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做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是科學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大雁秋天為什么要往南飛B.鼠婦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C.為什么不同品種花生品質不一樣D.哪種顏色的花好看2.為了準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下列測量工具最合適的是( )A.量程:30cm;分度值:0.1cmB.量程:30cm;分度值:1cmC.量程:15cm;分度值:0.1cmD.量程:15cm;分度值:1cm3.下列關于量筒的使用方法不正確的是( )A.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B.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最低處相平C.量取12mL水時最好選用量程為100mL的量筒D.要等量筒內液體表面平靜下來時再讀數4.關于生活中的溫度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溫度計使用之前必須把液體甩入液泡里B.體溫計讀數時利用了放大鏡的原理C.寒暑表量程為0~100℃D.電子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B C D6.在檢查火車軌道是否有裂縫時,常用工具來“敲打鐵軌,再用耳朵來聽”,然后根據發出的聲音來判斷軌道是否有裂縫。就“敲打鐵軌,再用耳朵來聽”這個環節,類似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得出結論 D.收集事實與證據7.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描述從天圓地方到地球是個球體,而后證明地球是個橢球體,到近代人們對地球精確測量后發現地球是個“梨形體”。對此,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A.科學是不斷發展的B.科學可以改變人們的觀念C.“梨形體” 一定是人類對地球的最終認知D.人們對科學的認識是在不斷提高的8.小明五次測量科學課本的寬度,結果分別為18.51cm、18.50cm、18.10cm、18.50cm、18.49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B.18.50cm中最后一位“0”無意義,可以去掉C.多次測量的數據中18.49cm是錯誤數據D.最后結果應記作18.50cm9.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小石塊體積中,應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含義是指( )A.水的體積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B.水的體積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C.水的體積能使小石塊完全浸沒并且水面不超過最大刻度D.水的體積能使小石塊完全浸沒并且水不溢出量筒10.如下列出的是實驗中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一些操作步驟:①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直至示數穩定;②選取適當的溫度計;③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④觀察溫度計的示數;⑤記錄示數。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③②④⑤11.下列行為不符合實驗室安全規則的是( )A.沒有毒性的藥品也不可用手直接拿B.酒精燈碰翻著火時,立即用嘴吹滅C.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試管口不要朝向有人方向D.實驗結束后剩余藥品要回收,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12.為了能夠準確地測量一元硬幣的厚度,小華用刻度尺一次測量出10枚硬幣的總厚度,然后通過計算得出結果。在這個實驗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選擇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比較合適B.小華的方法也適用于測一張紙的厚度C.一元硬幣的厚度應該在1.5~2mm之間D.這種方法適用于微小長度的測量13.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將量筒平放且面對刻度線。初次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20mL,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5mL,則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 )A.肯定小于15mL B.肯定大于15mL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14.小明早上出門上學時將一支示數為36.5℃的體溫計放在房間的書桌上,放學回家時發現體溫計的示數仍為36.5℃,則他去上學的這段時間房間內的溫度( )A.可能高于36.5℃ B.一定高于36.5℃C.可能等于36.5℃ D.一定低于36.5℃15.某興趣小組就“不同水質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其實驗記錄如表所示。你認為該實驗設計的不妥之處是( )組別 水質 水量 水溫 蛙卵數 蝌蚪數A組 河水 500mL 23℃ 30個 28只B組 蒸餾水 500mL 10℃ 30個 9只A.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 B.水量過多 C.水溫太高 D.水中沒有水草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16.完成填空,使下列數據符合實際。(1)常用燒杯的量程是250 _________。(2)8.6mm=_________m。 (3)人體口腔正常溫度為_________℃。(4) 15L=_________m3。 17.試管加熱時用_________(填儀器名稱)夾持;加熱液體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 _________。 18.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木塊的長度是_________。 (2)圖2為實驗室溫度計的示意圖,此時它所示的溫度是______。 (3)圖3中量筒的讀數為_________。 19.觀察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觀察時常常需要對研究對象進行測量,然后進行認真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如圖是用刻度尺測量《科學》教科書長度的操作,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在測量時的情景,請指出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不同的刻度尺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下表內甲、乙兩組數據是用不同的刻度尺測量所得,其中能更準確反映《科學》教科書長度的是_______組,該組同學所選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________。 測量次數 1 2 3甲組(cm) 18.31 18.32 18.36乙組(cm) 18.2 18.4 18.5(3)測量過程中,誤差是難以避免的,但可以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少誤差。甲組測量中,《科學》教科書的長度應取_________cm。 20.甲、乙兩圖是測小石塊的體積的示意圖,則該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如果某同學測小石塊的體積時,將甲、乙兩圖的實驗順序顛倒了,則測得小石塊的體積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1.如圖所示,甲是體溫計,乙是實驗室用溫度計,請據圖回答問題。(1)它們都是利用液體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可用來測冰水混合物溫度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2)讀出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甲是_________℃;乙是 _________℃。 (3)體溫計的精確程度比一般溫度計高,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 (4)小王拿了一支讀數為38℃的體溫計,用口吹玻璃泡測體溫,結果讀數不變,他以為體溫計壞了,就把它插到一杯熱水中,一會兒后“嘭”的一聲炸了。請你找出兩處小王的錯誤操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圖所示是幾位同學在“降落傘比賽”之前的對話,針對甲同學的談話而言,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_________;針對乙同學的談話而言,這一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__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4分)23.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加熱儀器。(1)如圖A、B、C所示是小科同學點燃與熄滅酒精燈的操作,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為了研究酒精燈火焰溫度,小科取一根小木棒,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火焰中(如圖D),1~2秒后取出,他通過觀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斷出酒精燈火焰各部分的溫度不同。 24.張華同學在測一根銅導線的直徑時,將銅導線緊密地纏繞在鉛筆上,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張華同學所要記錄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圖中測得的線圈長度為_________cm。 (3)如果實驗中銅導線未纏繞緊密,則測得的直徑數值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真實值。 25.某同學發現家里有一個廢棄的小燈泡,突發奇想,想測出小燈泡的體積。小燈泡不能沉入水中,為測量它的體積,該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1)小燈泡的體積是_________cm3。 (2)若做步驟D時,該同學讀數時是俯視的,則實驗結果將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明顯影響”)。 (3)量筒中水的多少對實驗_____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圖所示是小柯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處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1)將此裝置放在陽光下,當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___移動。 (2)在標準大氣壓下,先將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液柱穩定在A點,此處標注_____℃。再將瓶浸在沸水中,待穩定后,在液柱處做好標記B。然后將裝置放在室內,液柱穩定在C點,用刻度尺測得AB為25cm,BC為18cm,則此時室溫為_________℃。 27.張麗同學周日幫助媽媽去市場買菜,發現包心菜外面的葉子為綠色,里面的葉子為黃白色。經仔細觀察,她又發現大蔥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卻是綠色的。張麗同學提出這樣的問題: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照有關嗎 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花盆、紙箱為實驗材料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進行研究。(1)針對張麗提出的問題,做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張麗將相同數量的蒜瓣分別栽種在甲、乙兩個花盆中,然后將花盆甲放在陽光下,花盆乙放在____,定時觀察記錄蒜苗葉子的顏色。 (3)假如張麗的假設是正確的,請你預測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設計的這個實驗中,實驗的變量是有、無光照,設計兩個裝置的目的是進行_________。 四、分析計算題(每空2分,共12分)28.(項目化學習)某校進行“制作簡易溫度計”的項目化學習。(1)查閱資料:溫度計部分發展歷程如圖甲。伽利略發明的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若伽利略發明的溫度計玻璃管中水柱上升,說明溫度在__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變”)。 (2)有了知識儲備,各小組都制作出了簡易溫度計,如圖乙是某小組制作的一個溫度計,請你對提高自制溫度計的精確度提出一個合理的改進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個小組查閱資料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出了用金屬作為測溫物質的簡易溫度計。主要結構及原理如圖丙,測溫物質從氣體到液體和固體的改變,可能是基于怎樣的猜想:__________ (寫出一點)。 29.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刻度線不準。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讀數為-5℃,此時水銀柱長5cm;用它測量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115℃,此時水銀柱長為25cm。(1)如果實際氣溫為50℃,水銀柱長為_________cm。 (2)請計算當外界實際溫度為多少攝氏度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學單元檢測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B D D C D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B C A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16.(1) mL (2) 0.0086 ;(3) 37 (4) 0.015 。17. 試管夾 1/3 。18.(1) 2.65cm ;(2) -3℃ ;(3) 40mL 。19.(1)書本左端沒有對準刻度尺的零刻度線 ;(2) 甲 1mm; (3) 18.33 。20. 10mL ; 偏大 。21.(1) 熱脹冷縮 乙 (2) 37.9 29 ; (3) 體溫計的玻璃泡容積大而玻璃管又很細 (4) ① 用口吹玻璃泡不能測出體溫,測體溫時應讓玻璃泡與人體充分接觸② 把體溫計插入熱水中,超過了體溫計的量程 。22. 提出問題 建立猜想與假設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4分)23.(1) B (2) 小木棒各部分的顏色變化24.(1) 線圈長度 線圈匝數 ;(2) 5.00 (3) 大于 。25.(1) 20 (2) 偏大 ;(3) 有 水太少,不能浸沒物體;水太多,放入物體后超過量程,無法讀數 。26.(1) 右 (2) 0 2827.(1) 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照有關 (2) 無光照環境中 (3) 花盆甲中長出的蒜苗葉子是綠色的,花盆乙中長出的蒜苗葉子是白色(或黃色)的 (4) 對照實驗 。四、分析計算題(每空2分,共12分)28.(1) 氣體熱脹冷縮 下降 (2) 將玻璃管內徑做得細一些(合理即可) (3) 測量范圍更大(合理即可)29.(1) 15 。(2)解:由題意可知,溫度計每1小格表示的溫度為100/115-(-5)=100/120℃。設實際溫度為x時與溫度計示數相同,則[x-(-5)]×100/120℃=x,解得x=25℃。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學單元檢測卷答題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16.(1) (2) ;(3) (4) 。17. 。18.(1) (2) (3) 。19.(1) (2) ; (3) 。20. 。21.(1) (2) ;(3)(4)①② 。22.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4分)23.(1) (2)24.(1) ;(2) (3) 。25.(1) (2) (3)。26.(1) (2)27.(1) (2)(3)(4) 。四、分析計算題(每空2分,共12分)28. (1) ;(2)(3)29.(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學單元檢測卷.doc 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學單元檢測卷參考答案.doc 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學單元檢測卷答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