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1.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在全球的地理位置獨特,對其氣候、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讀亞洲簡圖,完成下面小題。(1)從海陸位置看,亞洲位于亞歐大陸的 部,東臨 洋,北鄰北冰洋,南瀕印度洋,西接歐洲和 洲。(2)從緯度位置分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 。(3)簡述亞洲地理位置對其農業生產的影響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圖1為亞洲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圖2為亞洲地形略圖。(1)讀圖2歸納,根據你的判斷,亞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2)在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1中,A地氣溫比B地低,其原因是 。(3)亞洲的許多大河,上游流經山區時流速快,多峽谷,下游流速緩慢,泥沙沉積,形成沖積平原。這種現象表明河流對 (地形/氣候)有塑造作用。(4)請簡析“地形、氣候、河流”三者之間具有哪些相互影響的關系。(至少2點)3.30°N是世界上一條神秘的緯線,沿線既有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還貫穿了四大文明古國,孕育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文明。圖1為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圖2為亞洲大陸沿30°N地形剖面圖。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地理差異】從太平洋沿岸出發,沿30°N線一路向西,亞洲的地形地勢變化極為明顯。(1)說出亞洲大陸沿30°N線的地勢特征。【文明溯源】四大文明古國對應著四個文明發源地,分別是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2)分析四大文明發源地形成和發展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提示:可從地形、氣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剖析地理】位于30°N附近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這里有許多規模巨大的冰川。有研究指出:在近幾十年中,珠穆朗瑪峰的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3)分析珠穆朗瑪峰地區冰川廣布的原因。(4)推測引起珠穆朗瑪峰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應對措施。4.區域學習重在方法,讓我們運用學習區域的一般方法來認識亞洲。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圖1為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圖、圖2為亞洲的地形圖、圖3為亞洲人口分布圖。明確區域地理位置(1)描述亞洲的緯度位置。(2)描述亞洲的海陸位置。歸納自然地理特征(3)據圖1,簡要歸納亞洲的氣候特征。(4)據圖2,簡要說出亞洲河流流向特點及其原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征(5)據圖3說出亞洲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的一個地區,并分析原因。(6)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分析該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探究地理要素聯系(7)用代碼填寫各要素關系圖:①氣候;②河流;③地理位置;④地形。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為( )(單項選擇填空)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5.據聯合國2022年8月發布的數據,亞洲有47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60%,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下圖示意亞洲人口分布及水稻種植區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亞洲水稻種植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南亞、 和 。這些地區人口 (稠密/稀疏),為水稻種植提供所需的大量 。(2)水稻種植區從緯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 (低、中、高)緯度;從海陸位置看,主要分布在 地區(內陸、沿海);季風氣候顯著,具有 的氣候特征,利于喜溫喜濕的水稻生長。(3)亞洲北冰洋沿岸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6.截止2017年11月底,中國公民赴巴厘島旅游已超過137萬人次。讀東南亞簡圖等資料,回答問題。(1)圖中東南亞由A 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A半島上多數城市分布在 及河口三角洲,原因是 (寫出一點即可)(2)B所在的 海峽成為東亞各國的“海上生命線”,它溝通了太平洋與 洋。(3)東南亞位于 (低緯、中緯、高緯)地區,圖中的氣候類型是 ,這里全年高溫,降水分 兩季.有利于 (糧食作物)的生長。(4)東南亞吸引游客前往旅游的景點有 等。(寫一個即可)7.讀俄羅斯地形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俄羅斯地形分布示意圖中,A是 平原;B是 平原;俄羅斯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部和南部。(2)大河和山脈是俄羅斯大地形區的分界線,圖示兩大平原的分界線是 (山脈),平原與高原的分界線是 (河流)。(3)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河流水量豐富,但航運價值較低。你認為主要原因有哪些?(答出兩點)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近年來,我國進口的熱帶水果主要來自東南亞。東南亞全年鮮果不斷,熱帶水果種類多、產量大,出口量大。東南亞是距離我國最近的熱帶地區,運輸成本低。東南亞與我國貨物貿易和文化交流歷史悠久,近年來更為密切。材料二:“中南半島氣候資料圖”和“東南亞局部略圖(如圖)”。(1)“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過A 洋和B 洋,溝通這兩大洋的①是 海峽。(2)中南半島與我國西南山水相連,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 的特點。圖中兩半島都有熱帶季風氣候,6-9月為雨季,盛行 季風。季風氣候不穩定,容易造成 災害,不利于當地 (糧食作物)的生產。(3)近年來,我國對東南亞進口的水果逐年增加,而且供不應求,極大的帶動了當地產業的發展。相比于其他熱帶地區,東南亞大量向我國出口熱帶水果的優勢是 。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馬賽人是活躍在東非著名的游牧民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他們需要根據降水的變化來調整放牧地點,以確保牛羊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1)馬賽人屬于 人種。(2)概括馬賽人所在大洲的氣候分布特點 ,他們游牧的地區所屬的氣候類型是 。(3)基塔萊和多多馬降水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兩地的降水季節分配差異也很大,其根本原因是 。(4)馬賽人每年11月左右遷徙的方向是 。10.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國家”成員,“金磚國家”成員國數量從5個增加到10個。圖1為“金磚國家”分布示意圖,圖2為西亞局部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1可知,“金磚國家”主要分布在 、非洲等大洲,大多位于 (南/北)半球。(2)“金磚國家”均為 (發達/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之間的合作被稱為 (南南合作/南北對話)。(3)沙特阿拉伯是此次加入的新成員國,該國家居民主要以 人種為主,信仰 教,被稱為“穆斯林”。該國有豐富的 資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但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 資源缺乏,為解決該資源短缺的問題,在沿海地區建立了 。(4)新成員國的加入進一步推進了“金磚國家”的合作。請從經濟、文化等領域說出加強國際合作的意義。11.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是中國與西非國家科特迪瓦建交40周年,中科雙邊貿易額近年來穩步增長。2023年3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海南會見了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的科特迪瓦總理阿希,雙方就深化中科雙邊關系和加強在農業、基建、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交換了意見。材料二:科特迪瓦經濟比較落后,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每年60%的大米依賴進口,可可是科特迪瓦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科特迪瓦可可種植歷史悠久,可可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供給量的45%,被稱為“可可王國”。材料三:圖為科特迪瓦示意圖。(1)描述科特迪瓦緯度位置的特點 ,并評價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2)推測科特迪瓦的地勢特征 ,并說明判斷依據 。(3)科特迪瓦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據此,請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12.咖啡樹喜溫畏寒,需充足日照與排水良好的環境。但過于強烈的陽光也會影響品質,部分產區以海拔評定品質。咖啡為埃塞俄比亞重要出口商品之一。讀圖1、圖2,完成下列各題。(1)埃塞俄比亞首都為 ,受 因素影響,氣溫較同緯度地區 ,有“清涼王國”之稱。(2)指出咖啡樹分布主要海拔范圍,并簡析在此種植咖啡樹的有利條件。(3)說明咖啡出口對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13.區域認知話國家日本和美國作為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其工業發展各具特色。(1)讀圖,分析日本工業分布的特點。 。(2)鋼鐵工業的發展需要鐵礦和能源,美國的鋼鐵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工業區的主要原因是 。(3)國際合作促進發展。結合資料卡,在環保節能技術和礦產開采技術方面,推測美國可在 方面學習日本經驗。美國硅谷是全球智能駕駛技術領軍企業聚集地,日本汽車動力轉化技術先進,兩國在汽車工業領域可以如何開展合作 。14.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5年2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第38屆非洲聯盟峰會強調,2024年是中非關系蓬勃發展的一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和南美洲的巴西經濟都處于發展階段,在人文、自然條件和資源方面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在發展中可以相互借鑒。材料二: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圖(圖左)和巴西輪廓示意圖(圖右)。 (1)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緯度位置的共同點是大部分位于 (溫度帶),兩地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條件, (國家)被稱為“咖啡王國”;左圖中B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受該氣候影響,當地很多野生動物具有定期遷徙的習性。(2)巴西輪廓示意圖中(圖右),③ 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該區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植被),被稱為“地球之肺”。(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種人的故鄉,因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經濟落后,主要出口 (初級農礦產品/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該地區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改變這種經濟狀況? (至少答2點)(4)為促進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中國以大國形象的責任擔當,為其提供資金、技術、建設援助,給這塊大陸經濟的崛起帶來了希望,這種合作被稱為“ ”。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巴西作為金磚國家之一,被稱為“世界原料基地”。巴西國土面積廣闊,位居世界第五,物產豐富,每年向世界出口很多產品。(1)巴西主要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東臨大西洋,通過 (運輸方式)將本國的農產品及礦產品運輸到世界各地。(2)巴西主要位于 (溫度帶), 充足,農產品種類豐富。巴西是世界木材生產大國,這里林木高大稠密,生物多樣,據估計,這里產生的氧氣占全球氧氣總量的20%,對全球氣候至關重要。(3)巴西木材主要來自北部 (填地形區)的熱帶雨林。(4)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請列舉熱帶雨林的作用。16.俄羅斯和巴西同為工農業大國,兩國在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等方面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異。讀俄羅斯資源工業與交通分布圖、巴西工農業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析位置異同】(1)兩國海陸兼備,巴西東臨大西洋,俄羅斯 面臨海洋;俄羅斯地跨東西兩個半球,而巴西全部位于 半球;與巴西相比,俄羅斯緯度較高。【看經濟發展】(2)兩國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資源豐富;從工業的分布來看,巴西主要分布在 ,而俄羅斯的主要工業區大多分布在內陸地區。兩國鐵路線里程較長的國家是 。(3)兩國的經濟聯系:巴西可向俄羅斯出口 等熱帶經濟作物,從俄羅斯進口 等能源。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國和印度國土面積均較大。下圖示意美國本土和印度。地形條件影響氣候(1)結合地圖,請從地形角度分析,美國中部常遭受寒潮災害的原因是 。印度北部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但冬季氣溫高的原因是 。自然條件影響農業(2)棉花是喜溫作物。美國和印度發展棉花種植的共同自然條件是 。社會條件影響工業(3)根據工業布局臨近原料、市場的原則,印度應該將棉紡織工業布局在圖中的 (填城市)。美國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和印度班加羅爾的軟件產業發達,請分析印度大量承接美國的軟件外包業務對雙方的影響 。18.讀美國、澳大利亞相關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兩個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是 。(2)據兩國地形剖面圖可知,兩國共同的地勢特征為 。(3)澳大利亞集約農牧帶主要分布在 地區,比較來看,該地區降水量較 。(4)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與集約農牧帶的分布特點相同,從地形和氣候兩個角度選擇,主要受到 的影響。(5)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家,是接收 數量最多的國家。(6)美國農業地區專門化的優勢是 。(7)兩國農業生產的共同特點是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4頁,共14頁第13頁,共14頁《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參考答案1.(1) 東 太平 非(2)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跨緯度廣,熱量差異大(3)跨緯度廣,熱量差異大,利于發展多種農業類型;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2.(1)自中部流向四周(2)地勢高,氣溫低(3)地形(4)①地形地勢高低影響氣候中的氣溫 ②地形地勢高低影響河流流向、流速 ③地形地勢中的迎風坡、背風坡影響氣候中的降水 ④河流影響地形(入海口三角洲平原)塑造 ⑤氣候中的降水量影響河流流量3.(1)中部高,東西低。(2)地形平坦(多為平原);氣候溫暖;有河流提供水源。(3)海拔高,氣溫低;降水(雪)較多。(4)主要原因:全球氣候變暖。應對措施:減少化石燃料使用,開發清潔能源;植樹造林;加強國際合作。4.(1)亞洲的緯度位置大致在南緯10°至北緯80°之間,跨越了熱帶、溫帶和寒帶。(2)亞洲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亞洲西部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相鄰,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3)亞洲的氣候類型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大陸性特征顯著。(4)亞洲的河流從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原因: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自高處流向低處,因此,亞洲的河流從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5)亞洲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東亞和南亞。原因:氣候適宜,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合農業生產和人類居住。亞洲人口稀疏的地區:中亞和北亞地區。原因:中亞位于亞歐大陸的內部,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沙漠廣布,不適宜人類居住。北亞位于亞洲的北部,緯度高,氣候寒冷,不適合人類居住。(6)有利影響:夏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不利影響:季風的不穩定性會導致洪澇或干旱災害。(7)B5.(1) 東亞 南亞 稠密 勞動力(2) 中、低 沿海 雨熱同期(3)緯度高,氣候寒冷,不適合人類生存6.(1) 中南 河流沿岸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或靠近水源,有利于生活生產用水)等(2) 馬六甲 印度(3) 低緯 熱帶季風氣候 旱雨 水稻(4)吳哥窟(或大金塔等)7.(1) 東歐 西西伯利亞 西南(2) 烏拉爾山脈 葉尼塞河(3)緯度高,氣溫低,河流結冰期較長;人口稀少,客貨運輸需求少。8.(1) 太平 印度 馬六甲(2)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西南 旱澇 水稻(3)東南亞是距離我國最近的熱帶地區,運輸成本低。9.(1)黑色(2) 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 熱帶草原氣候(3)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有明顯的干濕季 兩地分別位于赤道南北兩側,導致降水的季節相反(4)由基塔萊向南遷往多多馬10.(1) 亞洲 北(2) 發展中 南南合作(3) 白色 伊斯蘭 石油 波斯灣 水 海水淡化工廠(4)經濟領域:促進資源互補、市場拓展、技術交流和經濟增長。 文化領域:增進文化交流、文化多樣性保護、提升國家軟實力。11.(1) 緯度位置:大約在北緯4°至11°之間,地處熱帶和低緯度。 位于非洲西部、南臨幾內亞灣,與大西洋相鄰,海洋運輸便利,便于發展對外貿易。(2) 北高南低 河流自北向南流(3)①發展多元化農業;②提高農產品附加值;③促進農業技術創新;④發展農業可持續性;12.(1) 亞的斯亞貝巴 地形/地勢 低(2)1000—2000米/2000—3000米/1000—3000米;角度1:該海拔范圍氣溫適宜,適合咖啡樹喜溫畏寒的特性;角度2:光照充足但不過于強烈,利于保證咖啡品質;角度3:此海拔范圍城市較多,勞動力充足。(3)增加外匯收入,促進經濟增長;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推動農業結構優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益。13.(1)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2)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市場廣闊(3) 環保節能技術 技術互補(美國提供智能駕駛技術,日本提供動力技術)14.(1) 熱帶 巴西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2) 亞馬孫 熱帶雨林(3) 黑 初級農礦產品 發展民族工業,對初級農礦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多樣化農業,增加農產品種類;利用本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等多種產業;加強區域間合作等。(4)南南合作15.(1) 南 海運(2) 熱帶 熱量(3)亞馬孫平原(4)提供生物棲息地、提供氧氣、調節全球氣候。16.(1) 三 西(2) 礦產 東南沿海 俄羅斯(3) 咖啡或天然橡膠 石油或天然氣17.(1) 美國中部是廣闊的平原,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長驅直入 印度北部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北方的寒冷氣流(2)充足的光照和熱量(3) 孟買 對美國:利用印度人力資源,降低成本;對印度: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提升技術水平18.(1)澳大利亞(2)東西高,中部低(3) 東南沿海/東南和西南沿海 多(4)氣候(5)移民(6)便于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發揮大規模、機械化的優勢,提高生產效率(7)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答案第4頁,共4頁答案第3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