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專題訓練:識圖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專題訓練:識圖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專題訓練:識圖題
1.某學校地理小組以亞洲為例,探究大洲的自然環(huán)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東、西半球看,亞洲大部分位于 ;從海陸位置看,亞洲三面臨海,其中南鄰 洋,東北方向隔甲 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2)亞洲地跨 、北溫帶和北寒帶,氣候類型 。
(3)③和⑨氣候區(qū)人口稀疏,但影響因素不同,③氣候區(qū)是受 影響,⑨氣候區(qū)是受 影響。
(4)亞洲地勢特點 ,故亞洲河流多發(fā)源于 (方位)高原、山地,呈 流向四周。
2.根據圖文材料,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區(qū)域學習重在方法,讓我們運用學習大洲的方法來認識我們生活的亞洲。圖1為亞洲地形結構統計圖,圖2為亞洲氣候分布圖及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圖3為亞洲北緯30°緯線地形剖面圖。
【定位置】
(1)亞洲地域遼闊,位于亞歐大陸東部,三面瀕臨海洋,其中南臨 洋。赤道穿過南部, (特殊緯線)穿過北部,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析氣候】
(2)圖2中②→③→④年平均氣溫逐漸降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②、③、④三地都屬于 氣候,反映了亞洲氣候具有 氣候顯著的特點。
【看地勢】
(3)據圖1可知亞洲地形類型以 為主。據圖2、圖3,亞洲的地勢以 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展,平原多分布在大陸邊緣的大河中下游地區(qū)。
3.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讀“亞洲地形及相關示意圖”,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一:地理位置與氣候
(1)緯度位置:亞洲被多條特殊緯線穿過,地跨多個溫度帶,氣溫 (“南北”或“東西”)差異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2)海陸位置:亞洲地處 大陸東部,三面瀕臨大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其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 氣候區(qū)。
探究二:地形、地勢與河流
(3)亞洲的地勢特征是 ,在地勢的影響下,河流呈 狀注入周邊海洋。
探究三:氣候與河流
(4)河流有無結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當地氣候密不可分。圖中 (填序號)地區(qū)的河流結冰期長, (填序號)地區(qū)的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換大。
4.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在亞洲的氣候研究過程中,發(fā)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請發(fā)揮你的才智,積極參與他們的研究。
(1)小周的發(fā)現:亞洲的南部北回歸線附近有三個大的半島,其中①所在地區(qū)是 半島,④所在地區(qū)是 半島。
(2)小芳的發(fā)現:亞洲氣候類型多樣,其中④⑤⑦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體現了亞洲 氣候顯著,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⑧ (氣候名稱)。
(3)一個奇特的現象:小玲發(fā)現大致處于同緯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節(jié)竟然出現近30℃的溫差。所學知識可知⑨地是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 高原,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4)①④⑥地區(qū)氣候的共同特征是 ,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的是 地。
(5)下列表示②地氣候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是( )
A.A B.B C.C D.D
(6)下面是小華收集到的亞歐大陸地區(qū)傳統民居的墻壁厚度示意圖,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的差異。
A.經濟 B.宗教信仰 C.氣溫 D.降水
5.熱帶風情,多元交融。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領導人會議于2023年12月25日以視頻方式舉行。瀾湄合作涉及流域內的6個國家,有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旨在通過加強各成員國間的經濟聯系,促進次區(qū)域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
材料二:瀾湄流域近來遭遇嚴重旱情,水資源管理是湄公河國家普遍關心的議題。
材料三:中南半島河流、城市分布圖,曼谷氣候資料圖。
材料四:昆曼公路全長1800千米,起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止于泰國曼谷市,跨中國、老撾、泰國,是一條連接三國貿易和民間往來的大動脈,下圖為昆曼公路示意圖。

(1)中南半島因位于中國以南而得名。東南亞是由中南半島和 兩部分組成。
(2)瀾滄江—湄公河是亞洲境內一條著名的國際性河流,也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國家的水運大通道。據圖可知,中南半島的山脈、河流分布特征為 ;瀾滄江—湄公河的流向大致為 ,該流域的城市主要沿 分布。
(3)結合圖文材料分析,瀾湄流域地區(qū)3—4月干旱災害發(fā)生的氣候原因主要是:該地區(qū)以 氣候為主,3~4月為 (“雨季”或“旱季”),且氣溫較高,蒸發(fā)強。
(4)清邁及周邊地區(qū)是泰國著名的避暑勝地,僅從自然因素考慮,曼谷居民最有可能在 月份去清邁避暑,導致清邁比曼谷氣溫低的影響因素是 。
(5)如圖所示,昆曼鐵路經過了東南亞唯一內陸國 。
6.讀日本、俄羅斯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甲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海域: ;B島嶼: 。
(2)寫出圖乙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河流: 。
(3)日本的工業(yè)區(qū)主要集中分布在 和 沿岸;俄羅斯地域遼闊,交通部門齊全,客運主要以鐵路和公路運輸為主,貨運主要以鐵路和管道運輸為主,其中管道主要運輸 。
7.讀日本簡圖、材料和景觀圖,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日本靠近日本海一側是大雪經常光顧的地區(qū),日語中稱為“豪雪地帶”,合掌造是當地獨特的木造建筑物,與日本其他地區(qū)的木造建筑不同,其屋頂厚且陡,以適應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
(1)通過日本簡圖可以發(fā)現,日本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屬于五帶中的 帶,工業(yè)集中分布在 。
(2)日本豪雪地帶主要分布在 (填海域)沿岸,因為地處 風(填風向)的迎風坡上。
(3)日本主要位于亞歐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多地震,“合掌造”建筑支撐作用強,不易倒塌;同時“合掌造”村落斜坡式的人字形屋頂坡度 (大或小),雪不易堆積,不至于壓垮房頂。
8.讀“印度和日本圖”,完成下列問題。
(1)日本東京屬于 氣候,印度孟買屬于 氣候。
(2)看左圖,印度西臨① 海,鄰國②是 ,北側③是 山脈。
(3)看右圖,與日本隔①海相望的鄰國有 (寫出2—3個都對得分)。
(4)看右圖,③是 島,這里日本櫻花開放最晚,其原因是 。
(5)聰明又細心的你發(fā)現了 (左圖、右圖)有錯誤信息,指出錯誤或修改 。
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是 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特點是 , 該半島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以平原為主,土壤肥沃②地勢平坦,易于灌溉③交通便利④水流湍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四幅著名的世界景觀圖,位于東南亞的是( )
A. B. C. D.
10.讀下圖,回答問題。
(1)中東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E 及其沿岸地區(qū)。三條輸油線路都經過 海峽,把石油銷往西歐、美國和東亞等地。
(2)該區(qū)域文化差異大,主要是 人種,大多信仰 教。
(3)中東是世界上沖突不斷的熱點地區(qū),產生沖突的原因是( )
①地理位置重要②石油資源豐富③水資源匱乏④宗教矛盾尖銳⑤國家眾多
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1.讀“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圖”,完成下列問題。
(1)左圖中,我國瀾滄江源頭位于 省,流經中南半島注入右圖中 (甲或乙)洋。
(2)左圖中,國家①的首都是 ,平原農田主要種植糧食作物是 。
(3)左圖中,緬甸仰光大金塔位于 (①、②、③),該國西鄰國家是 寫1—2個)
(4)右圖中,思考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①②③地區(qū)人口密集區(qū)是 。
(5)兩圖中顯示的國家都位于 半球,根據經緯線度數分布,可以判斷左圖比右圖的比例尺 (大或小),按照實際的方位,左圖位于右圖的 方向。
12.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24年1月24日,瑙魯共和國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瑙魯是太平洋上的珍珠,陸地面積僅21.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70米,全島3/5曾為磷酸鹽所覆蓋。圖1示意瑙魯位置,圖2示意瑙魯磷酸鹽出口及瑙魯人均GDP。
(1)瑙魯位于地球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是 洲的國家。
(2)瑙魯曾經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1970-2004年間的經濟收入主要依賴 的出口。按照自然資源能否再生的性質劃分,該礦屬于 資源。由于資源的單一和過度開采,繁榮的經濟瞬間消失。
(3)由于全球氣候 ,兩極冰川融化加劇, 上升導致島嶼面積逐漸縮小,瑙魯將面臨“舉國搬遷”的窘境。
13.讀西亞地區(qū)示意及西亞石油外運主要航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西亞位于 的西南部,地處“ ”之地,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
(2)西亞的豐富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qū)。該地區(qū)生產的石油主要通過 (運輸方式)出口到東亞、 、北美等地區(qū)。油輪出入該地區(qū)唯一“咽喉”要道的 海峽,被稱為“世界油閥”
(3)我國是世界石油進口第一大國,進口石油有近一半來自西亞。我國從西亞進口石油運輸路線是右圖①②③航線中的 航線。該航線經過東南亞的 海峽,該海峽位于 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印度洋和 (大洋)的海上通道。
(4)石油外運航線②經過 運河,是亞洲與 (大洲)的洲界線,直接溝通了地中海和 海,間接溝通了 洋和印度洋。
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大熊貓多生活在海拔1200~3500米的濕潤山區(qū),圈養(yǎng)條件下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為7~20℃。目前我國“出差”在外的大熊貓約60多只,遍布20個國家,卡塔爾是第一個與我國開展大熊貓合作研究的西亞國家。圖1為大熊貓“出差”的國家分布示意圖,圖2為卡塔爾氣候資料圖。
(1)大熊貓“出差”的國家主要分布在 帶,其中 洲的國家最多。
(2)大熊貓“出差”的國家中,有兩個位于北美洲,兩國西臨 洋,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 ”。
(3)為滿足大熊貓生存需求,卡塔爾的熊貓館應 濕度, 溫度。
15.讀“俄羅斯和美國本土示意圖”,對比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1)【農業(yè)之地形】俄羅斯和美國兩國都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yè)大國。兩國發(fā)展農業(yè)的共同優(yōu)勢是 (地形類型)面積分布廣,地勢平坦。
(2)【農業(yè)之河流】河流為農業(yè)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美國擁有世界第四長河 河,為農業(yè)發(fā)展提供了便利,俄羅斯亞洲境內的A、B、C三條河流均流入 洋,灌溉價值不大。
(3)【農業(yè)之氣候】兩國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均為 氣候,制約俄羅斯農業(yè)發(fā)展的因素是 。
(4)【工業(yè)之對比】俄羅斯最發(fā)達的工業(yè)區(qū)甲是 工業(yè)區(qū),位于城市D 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yè)中心。據圖分析,美國東北部工業(yè)區(qū)和俄羅斯工業(yè)區(qū)發(fā)展的共同有利條件是 。
16.中巴之間是友好國家,中國已連續(xù)多年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主要出口機械設備、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設備、儀器儀表等,巴西則以出口大豆、玉米、蔗糖等農產品、能源和礦產品為主。讀巴西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巴西大部分位于 (熱量帶),巴西境內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該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2)巴西首都是 ,相比該國其他地區(qū),巴西利亞作為新首都宜居的自然條件是 。
A.熱量充足 B.降水豐富 C.地形平坦 D.氣候涼爽
(3)從經濟發(fā)展水平看,中國與巴西都是 國家,兩國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
(4)亞馬孫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huán)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下列屬于熱帶雨林經濟效益的是( )
A.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 B.調節(jié)全球氣候
C.維護生物多樣性 D.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
17.美國與印度都是世界重要農業(yè)大國,但兩國的自然環(huán)境有所不同,經濟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讀兩國地形圖,回答問題。
(1)圖中A地位于 (地形區(qū)),由圖可知印度的地勢特點: 。
(2)兩國都是世界上著名的軟件供應國:印度被稱為“ ”;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位于B (城市)的東南部,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其形成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
(3)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農業(yè)生產具有 的特點,五大湖附近分布的是 帶(農業(yè)帶名稱)。
(4)據圖分析美國東北部工業(yè)區(qū)發(fā)展的有利條件: 。
(5)印度是農業(yè)大國,但是每年仍進口大量糧食,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分析原因 。
(6)近些年來,美國和印度展開了很多領域的合作,他們之間的合作被稱為: 。
18.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下面是他們的探究程序,請你與他們一道完成探究過程。

(1)探究北美洲地形:據北美洲地形圖可知,北美洲地形分為南北 大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 ;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原和山地。
(2)探究北美洲氣候:
①北美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北美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范圍相對狹小。
②由于北美洲面積大,且東西有山地阻擋,因此該大洲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3)探究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①受西部地形影響,北美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僅分布在大陸西岸,呈 狀。
②從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氣流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濕氣流,穿過中部 (填地形區(qū)),長驅直入,在北美大陸中部暢行無阻。
歸納總結:因此北美洲氣候受地形影響大。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巴西目前人口2億多,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人口分布極不均勻,主要受氣候、資源和產業(yè)活動的影響。北部的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河流沖積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qū),但是人口密度卻很小。巴西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產業(yè)活動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下圖示意巴西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
(1)亞馬孫平原雖然地形平坦,但是植被類型為 ,森林過于茂密,不適合人類生存;同時該地氣候具有全年 的特點,過于潮濕悶熱,也不適合人類生存。
(2)巴西礦產資源種類 、分布 ,但某種礦產又相對集中,導致產業(yè)活動集中,從而影響人口分布不均。
(3)據圖可知,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 沿海地區(qū),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的地方只有 、里約熱內盧、累西腓三城市周邊地區(qū)。
20.北極燕鷗只有一個檸檬那么重,卻是世界上遷徙距離最長的候鳥。它們始終追逐太陽的腳步,每年往返于南北極之間度夏。北極燕鷗主要以魚類等海洋動物為食,壽命長達15至30年,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島嶼巖石和沙石地上,非繁殖期則主要棲息于開闊的海洋;南極磷蝦數量龐大,每年暖季是它們的產卵期。甲圖示意“北極燕鷗主要遷徙路線圖”,乙圖示意“1996~2016年南極磷蝦的平均密度分布圖”。某校初中學生計劃對極地地區(qū)的生物進行研究。讀下圖,完成下面任務。

任務:讀地圖,研分布,析原因
(1)北極燕鷗遷徙路線主要經過 (填大洋名稱)上空,北極燕鷗每年的遷徙距離大約在38000至50000公里之間,在多數情況下,北極燕鷗每年的遷徙距離和赤道比,要 (選填:大于或小于)赤道。
(2)越冬地位于 (填大洲名稱)附近,北極燕鷗在該大洲越冬時,太陽直射點位于 半球。
(3)南極磷蝦平均密度最高的是 (選填:大西洋或印度洋或太平洋)海域。適合南極磷蝦產卵的時間段是 (選填: 12-1月或4-5月或7-8月)。
21.讀“南極地區(qū)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南極地區(qū)以 (填“陸地”或“海洋”)為主。
(2)我國在南極建立的五個科考站中,緯度最高的是 。
(3)在南極地區(qū)迎接科考隊員的“南極小主人”(代表性動物)可能是 。
(4)下列關于南極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是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②南極大陸素有“冰雪高原”之稱,是因為覆蓋著很厚的冰層
③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將破壞生物多樣性
④為保護南極脆弱的自然環(huán)境,應該停止一切科學考察活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同樣是極地地區(qū),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的年平均氣溫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南極地區(qū)沒有定居人口 B.南極地區(qū)的緯度位置比北極地區(qū)高
C.南極地區(qū)獲得的光熱比北極地區(qū)少 D.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
22.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我國專門發(fā)行了不同面值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讀南極地區(qū)示意圖和2枚紀念幣所示圖案,回答下列問題。
(1)左圖中③是 洋。南極周邊海洋中生活著數量可觀的 ,因蛋白高、脂肪低,含有多種活性物質,被譽為人類未來的“蛋白資源倉庫”。
(2)右側紀念幣中,反映南極地區(qū)地理事物的紀念幣面值 元。
(3)紀念幣中有著中國極地考察隊冰芯取樣工作場景。南極地區(qū)可取冰芯的區(qū)域極為廣闊,整個大陸幾乎常年被冰雪覆蓋,冰層厚度大,有“ ”之稱。能形成如此厚度的冰層,也與當地氣候有關,南極因過于酷寒,被稱為世界的“ ”。
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中國的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已經成功種植出了黃瓜、生菜等蔬菜。一位南極科考隊員利用網絡直播了在南極種菜的過程。直播中他提到,在南極的溫室大棚種植蔬菜成本非常高,如大棚需采用高強度、低能耗的現代化透光結構,能保溫、可抵抗大風,同時需嚴防溫室內的外來物種侵害南極土地。
(1)鮮蔬菜曾是南極科考隊員心中的“奢侈品”,主要因為是( )
A.南極降水多,冰川覆蓋面積大 B.距其它大陸遠,鮮菜補給困難
C.暖季有暴雨、大風等自然災害 D.海拔高,大氣中氧氣含量較低
(2)南極土地上禁止播種植物,溫室大棚內也需采用無土栽培技術,這是為了( )。
A.提高作物品質 B.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C.展示科技水平 D.降低種植成本
(3)圖示中國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該考察站位于南極點的 (方向)。
24.讀南極地區(qū)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南極點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時針旋轉。
(2)填出大洋名稱: B , C 。
(3)圖中所給出的三個科學考察站中不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站。
(4)當科考隊員登上南極大陸時,將會遇到南極洲的代表動物 。
(5)愛護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南極洲,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單選)
A.為了保護科考人員的安全,對所遇到的海豹應予以獵殺
B.大規(guī)模開發(fā)南極礦產資源
C.把丟棄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0頁,共20頁
第19頁,共20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專題訓練:識圖題》參考答案
1.(1) 東半球 印度 白令
(2) 熱帶 復雜多樣
(3) 緯度因素 地形因素
(4) 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 放射狀
2.(1) 印度 北極圈
(2) 緯度位置 季風 季風
(3) 高原、山地 青藏
3.(1)南北
(2) 亞歐 季風
(3) 中部高,四周低 放射
(4) ② ③
4.(1) 阿拉伯 印度
(2) 季風 溫帶大陸性氣候
(3) 青藏 地形因素
(4) 全年高溫 ④
(5)B
(6)C
5.(1)馬來群島
(2)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自北向南流 河流
(3) 熱帶季風 旱季
(4) 4 受地形因素的影響,海拔高,氣溫低
(5)老撾
6.(1) 日本海 北海道島
(2)葉尼塞河
(3) 太平洋 瀨戶內海 石油和天然氣
7.(1) 北溫 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2) 日本海 西北
(3) 太平洋 大
8.(1) 亞熱帶季風 熱帶季風
(2) 阿拉伯 巴基斯坦 喜馬拉雅
(3)俄羅斯、朝鮮、韓國
(4) 北海道 緯度較高,氣溫低
(5) 左圖 印度東北部是恒河,不是印度河
9.(1) 馬六甲 印度
(2) 山河相間 縱列分布 A
(3)C
10.(1) 波斯灣 霍爾木茲
(2) 白色 伊斯蘭
(3)D
11.(1) 青海 甲
(2) 曼谷 水稻
(3) ② 印度、孟加拉國
(4)③
(5) 東 大 西北
12.(1) 西 大洋
(2) 磷酸鹽 非可再生
(3) 變暖 海平面(海水)
13.(1) 亞洲 三洲五海
(2) 波斯灣 海洋運輸(海運) 歐洲西部 霍爾木茲
(3) ① 馬六甲 馬來 太平洋
(4) 蘇伊士 非洲 紅 大西
14.(1) 北溫 歐
(2) 太平 南北對話
(3) 增加(意思相近算對) 降低(意思相近算對)
15.(1)平原
(2) 密西西比 北冰
(3) 溫帶大陸性 緯度位置/氣溫
(4) 以莫斯科為中心的/莫斯科 舊金山(圣弗朗西斯科)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豐富
16.(1) 熱帶 自西向東
(2) 巴西利亞 D
(3) 發(fā)展中 南南合作
(4)D
17.(1) 德干高原 南北高、中間低
(2) 世界辦公室 舊金山 高等院校眾多,科技力量雄厚;人才密集;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好;交通便利等。
(3) 地區(qū)生產專業(yè)化 乳畜帶
(4)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水資源充足;交通便利;發(fā)展歷史悠久,工業(yè)基礎雄厚。
(5)印度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西南季風不穩(wěn)定,降水季節(jié)和年際變化大,易發(fā)生旱澇災害,影響糧食產量。
(6)南北對話
18.(1) 三 山系
(2)熱帶
(3) 狹長帶(或帶、條帶) 大平原
19.(1) 熱帶雨林 高溫多雨/炎熱多雨
(2) 多 廣
(3) 東部/東南部 圣保羅
20.(1) 大西洋 大于
(2) 南極洲 南
(3) 大西洋 12-1月
21.(1)陸地
(2)昆侖站
(3)企鵝
(4)A
(5)D
22.(1) 太平 磷蝦
(2)100
(3) 冰雪高原 寒極
23.(1)B
(2)B
(3) 長城站 正北
24.(1)順
(2) 太平洋 印度洋
(3)長城
(4)企鵝
(5)D
答案第2頁,共4頁
答案第3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庄河市| 周宁县| 辉南县| 思南县| 湟中县| 临夏市| 安乡县| 腾冲县| 高淳县| 纳雍县| 宁晋县| 樟树市| 绿春县| 广西| 河池市| 基隆市| 长泰县| 金乡县| 宣武区| 论坛| 三门峡市| 陵水| 仁化县| 桃源县| 胶州市| 逊克县| 绥化市| 高雄县| 长沙县| 阿巴嘎旗| 颍上县| 麻栗坡县| 兴仁县| 福海县| 新沂市| 南安市| 公主岭市| 永康市| 姜堰市|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