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清政府的一位外交官名叫譚錦鏞,在舊金山被美國警察毆打,辮子像牽狗繩一樣被拴在欄桿上,還被扣上手銬押到警察局,被當地華裔商人贖出來后,跳水自盡。美國沒有資格說站在實力的角度同中國說話,中國人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吃這一套!朝貢外交屈辱外交古代中國外交近代中國外交當代中國外交獨立自主和平外交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選必一 第四單元 第14課當代中國的外交周恩來會見尼赫魯“文革”過 渡 時 期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78年新時期徘徊新時代2012年建國初期外交奠基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逐步沖破封鎖70年代打開新局面改革開放以來外交新發展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新中國時期的中國智慧——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概括新中國進行外交的歷史背景針對以上背景,我國提出了什么外交訴求?結束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新型外交關系。(1).國際形勢: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的對峙和斗爭,帝國主義對新中國敵視、封鎖、包圍。(2).國內形勢:新中國百廢待興,帝國主義在華仍有特權三條方針 解決的問題 含義 意義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國民政府的外交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獨立自主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外交的任務:取消、肅清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鞏固了新生政權中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不致于孤立外交成就一、新中國時期的中國智慧——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一)新中國成立初期(20世紀50年代)(1)新中國成立,并與蘇聯、越南、朝鮮等人民民主國家建交1950年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53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5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5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50-1953年抗美援朝1950年2月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1955年萬隆會議1954年日內瓦會議(五大國之一)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日內瓦會議,解決朝鮮與印度支那問題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5)1956年1950年前后中國周邊形勢圖(世界局部圖)20世紀50年代外交成就6月,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外交的成熟)。(二)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時空背景外交訴求外交政策外交成就國際: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美蘇威脅國防安全國內:階級斗爭思維影響維護國防安全,沖破封鎖“兩個拳頭打人”;遠交(1)以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建交為基本特點的建交高潮。(2)中國逐步沖破西方國家的封鎖。1964年,中國與法國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一、新中國時期的中國智慧——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三)20世紀70年代:外交打開新局面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70年代國內外歷史背景,概括此時的外交訴求美國經濟滯脹歐洲走向聯合日本崛起1961年越南戰爭爆發時空背景國際:多極化趨勢出現、發展國內:綜合國力增強外交訴求提高國際地位一、新中國時期的中國智慧——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三)20世紀70年代:外交打開新局面時空背景國際:多極化趨勢出現國內:綜合國力增強外交訴求提高國際地位外交政策“一條線”:同一緯度的中、日、美、歐團結起來“一大片”:團結亞非拉地區外交成就(1)1970年:中國先后同……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2)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3)1972年:中美、中日(4)1976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11個一、新中國時期的中國智慧——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1949站起來的新生政權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紀70年代打開外交新局面站穩腳跟1978走向世界舞臺一、新中國時期的中國智慧——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八十年代我們要做的主要是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第二件事,是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第三件事,要加緊經濟建設,就是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三件事的核心是現代化建設。這是我們解決國際問題、國內問題的最主要的條件。一切決定于我們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們在國際事務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們自己經濟建設成就的大小。 ——鄧小平《目前的形勢和任務》(1980.1.16)二、“走”向世界舞臺: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80年代國內外歷史背景,概括此時的外交訴求時空背景國際:和平與發展國內: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重大調整二、“走”向世界舞臺: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時空背景國際:和平與發展國內: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重大調整外交訴求為改革開放謀求有利的外部環境外交政策遵循和平發展理念,開展全方位外交外交成就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博鰲亞洲論壇G20集團國 2016杭州峰會1989年中蘇關系正常化1997年 中國-東盟首腦非正式會晤,建立10+1領導人會議機制2000年成立中非合作論壇1979年 中美建交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成就進入21世紀19791989世紀之交2003年 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周邊關系新進展①大國關系②與發展中國家合作③推動區域和國際合作④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大國關系1949站起來的新生政權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紀70年代打開外交新局面站穩腳跟1978走向世界舞臺二、“走”向世界舞臺: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和平發展理念全方位外交2012走出一條新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三、“走”出新路:中共十八大(2012)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時空背景國際:深刻變化國內: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外交成就大國關系周邊國家非洲國家妥善處理分歧,與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穩步發展。“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方針,推出多種新機制和新舉措,深化同日本、韓國、東盟各國等周邊國家的關系提出“真、實、親、誠”原則,加強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特點: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十八大以來的外交成就實踐創新一堅持三推動構建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①中國倡導、支持并踐行多邊主義,推動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理論創新增進中外互信,不斷擴大利益交匯點,謀求共同發展。領導人頻繁密集外交活動十九大以來的外交成就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②關于伊朗核問題等,中國積極探索解決辦法,維護正義和世界穩定。③中國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推動《巴黎協定》生效。倡議和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成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④通過主場外交,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進程,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p82【學思之窗】認識中國外交發展的巨大成就三、“走”出新路:中共十八大(2012)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三、“走”出新路:中共十八大(2012)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二十大以來的外交成就時空背景國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外交成就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就,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1949站起來的新生政權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紀70年代打開外交新局面站穩腳跟1978走向世界舞臺當代中國外交和平發展理念全方位外交2012走出一條新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平合作共贏外交軌跡民族復興之路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與人民命運相連與民族復興同步與世界發展接軌共贏和平大智慧大胸懷大國擔當本課總結“站”立于世界: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國成立初期(20世紀50年代)背景:美蘇冷戰,兩極格局逐步形成、鞏固新生政權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大外交方針外交成就20世紀50-60年代背景:美蘇威脅國防安全、階級斗爭思維影響外交訴求:維護國防安全,沖破封鎖外交政策:“兩個拳頭打人”;遠交外交成就“走”向世界: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20世紀70年代打開外交新局面“走”出新路:中共十八大以來背景外交成就外交訴求: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背景:多極化趨勢出現、國力增強外交訴求:提高國際地位外交政策:“一條線”;“一大片”外交成就背景:和平與發展;改革開放外交訴求:為改革開放謀求有利外部環境外交政策:遵循和平發展理念,開展全方位外交外交成就和平共贏大國外交影響外交的因素國家利益國家實力國家性質國際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