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年級化學學科第二次月考試卷考試范圍:選擇性必修3 第一章~第三章;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可能用到相對原子質量:H - 1 C - 12 O - 16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在幾千年前,人類就掌握了釀醋技術,各種醋中,均含有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是A. B. C. D.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的鍵線式: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醛基的結構簡式:-COHD.乙醇的分子式:3.下列反應中,屬于氧化反應的是A.CH4+Cl2CH3Cl+HClB.CH2=CH2+Br2→CH2BrCH2BrC.2CH3CH2OH+O22CH3CHO+2H2O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4.下列物質屬于酮的是A. B. C. D.5.化合物R經李比希法和質譜法分析得知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36,分子式為。其核磁共振氫譜與紅外光譜如圖,則R的結構可能是A. B.C. D.6.下列分離方法不正確的是A.用重結晶法提純含有少量NaCl的苯甲酸粗品 B.用蒸餾的方法將自來水制成蒸餾水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分液漏斗分離汽油和植物油7.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種常見解熱鎮痛類、非甾體抗炎藥,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布洛芬的說法正確的是A.能發生取代反應 B.不能發生氧化反應C.分子式為C13H17O2 D.分子中有酯基和甲基兩種官能團8.下列有機物的系統命名正確的是A. 3-乙基-1-丁炔B. 2,3-二甲基-1-丙醇C. 甲酸乙酯D. 己二酸9.下列醇類物質中既能發生消去反應,又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的物質是A. B.C. D.10.科學證明姜酮可以使人延年益壽,入伏吃姜效果最好,姜酮大量存在于姜皮中,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中含有3種官能團 B.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苯環上一溴代物有2種 D.1mol姜酮最多能與4molH2發生加成反應11.下列關于物質結構對性質影響的說法不合理的是A.鹵代烴分子中鹵原子電負性大于碳原子,碳鹵鍵極性強,易斷裂,易發生取代反應B.乙醇分子中乙基是推電子基,氧氫鍵的極性比水中的弱,鈉與乙醇反應比與水反應慢C.苯環與羥基之間的相互作用使苯酚的羥基在水溶液中發生部分電離,顯弱酸性D.醛基中氧原子電負性大,碳氧雙鍵中電子偏向氧原子,與HCN加成時H連在碳原子上12.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制取溴苯:將鐵屑、溴水、苯混合加熱B.實驗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濃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濃硝酸C.鑒別乙烯和乙烷:向乙烯和乙烷中分別滴入酸性溶液,振蕩,觀察是否褪色D.甲烷氣體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純凈的甲烷,可依次通過盛有酸性溶液,濃硫酸的洗氣瓶13.下列有關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乙醇()與乙二醇()互為同系物B.植物油氫化后得人造奶油,人造奶油可以使溴水褪色C.沸點:新戊烷>異戊烷>丙烷D.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14.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乙烯和環己烷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總數為B.標準狀況下,含有的分子數為C.羥基與氫氧根離子含有電子數均為D.和的混合物完全燃燒,消耗分子數目為15.氯乙烷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如下轉化生成乙二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是消去反應,④是加成反應 B.⑤的反應條件是銀氨溶液水浴加熱C.⑤是取代反應,⑥是加聚反應 D.物質D是乙二醛,E是乙二酸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有下列五種物質:① ② ③CH3OH ④CH3COOH ⑤ 回答問題(1)~(4):(1)①中碳原子雜化方式分別是 。②中官能團名稱是 。(2)寫出②轉化成丙烯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③與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⑤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普伐他汀是一種調節血脂的藥物,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普伐他汀的性質描述正確的是(填字母序號)。 該物質能與Na、NaHCO3發生反應 b.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能發生加成、取代、消去反應 d.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1molNaOH反應17.某同學設計如圖實驗裝置(夾持裝置已省略)由2-氯丙烷與的乙醇溶液反應制取丙烯。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I的加熱方式為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裝置II中水的作用為 ,裝置III的現象為 。(3)鑒定丙烯結構時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出現 組特征峰。(4)將裝置III中盛的溶液換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進行實驗。①實驗時裝置II可以省略,其原因為 。②裝置II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反應類型為 。③反應結束后,要證明儀器a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含有,具體操作為:取少量反應后混合液置于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的 ,則證明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含有。18.乙酸甲酯主要用作有機溶劑,是制造噴漆、人造革及香料等的原料,工業上可以用石油化工產品為原料進行合成。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分子式是 ,B的名稱是 。(2)C的官能團名稱是 ,由B生成C的反應類型是 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有機物E的結構簡式為 。(4)D與E生成乙酸甲酯的反應一般用 作為催化劑,該反應還需要的條件是 。(5)A在一定條件下還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9.以氣體A為原料的合成如圖所示:已知:C是生產塑料的合成樹脂,D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1)寫出氣體A名稱 ;①應類型為 反應。(2)寫出碳化鈣與水反應制取氣體A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室用該反應制取氣體A時,可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目的是 。(4)寫出B的結構簡式: 。(5)寫出③反應方程式: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A的高分子聚合物可用于制備導電高分子材料B.③反應的三元取代說明了苯環活化了甲基C.可用間二甲苯是否存在不同結構來證明苯環的特殊的大π鍵D.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區分苯和EE.萘( )不屬于苯的同系物,其六溴代物有10種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D D A D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D D D16.(1) sp3、sp2 碳溴鍵(2)+NaOH CH2=CHCH3↑+NaBr+H2O(3)CH3OH+CH3COOHCH3COOCH3+ H2O(4) +NaOH +NH3↑(5)ac【詳解】(1)①中飽和碳原子雜化方式為sp3雜化,碳碳雙鍵兩端的碳為sp2雜化。由結構可知,②中官能團名稱是碳溴鍵;(2)②在氫氧化鈉醇溶液加熱條件下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丙烯,化學方程式+NaOH CH2=CHCH3↑+NaBr+H2O;(3)③與④反應為甲醇和乙酸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甲酯,CH3OH+CH3COOHCH3COOCH3+ H2O;(4)⑤中含有酰胺基,在氫氧化鈉溶液發生水解生成羧酸鹽和氨氣, +NaOH +NH3↑(5)a.該物質中含有羧基,故能與Na、NaHCO3發生反應,a正確;b.分子中不含酚羥基,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b錯誤;c.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生加成;含有羥基,能發生取代、消去反應,c正確;d.酯基、羧基能和氫氧化鈉反應,故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2molNaOH反應,d錯誤;故選ac。17.(1) 水浴加熱(2) 吸收揮發出的乙醇 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褪去(3)3(4) 乙醇與溴的溶液不反應 加成反應 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詳解】(1)裝置Ⅰ為水浴加熱,溫度計用于測量水浴溫度,反應方程式為;(2)2-氯丙烷消去生成的丙烯中含有揮發的乙醇,乙醇也會使高錳酸鉀褪色,因此需先用水除去再檢驗;(3)丙烯中有3種等效氫,因此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吸收峰;(4)①乙醇不與溴的CCl4溶液反應,不干擾丙烯檢驗,故無需先除去;②丙烯與能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方程式為;③a中仍殘余NaOH,需先加硝酸中和后再加AgNO3檢驗Cl-,若出現白色沉淀,則證明a中含有Cl-。18.(1) C2H4 乙醇(2) 醛基 氧化 2CH3CH2OH +O2 2CH3CHO + 2H2O(3)(4) 濃硫酸 加熱(5) 【詳解】(1)A為乙烯,分子式是C2H4,B的名稱是乙醇;(2)C為乙醛,官能團名稱是醛基,由B生成C的反應為乙醇被氧氣氧化為乙醛,類型是氧化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CH3CH2OH +O2 2CH3CHO + 2H2O ;(3)有機物E為甲醇,結構簡式;(4)D與E生成乙酸甲酯的反應為酯化反應,一般用濃硫酸作為催化劑,該反應還需要的條件是加熱;(5)A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聚反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9.(1) 乙炔或電石氣 加成(或還原)(2)(3)減小碳化鈣與水反應的速率(4)(5) (6)ADE【詳解】(1)由分析可知,A的結構簡式為:CH≡CH,故名稱為:乙炔;①應類型為加成(或還原)反應;(2)碳化鈣與水反應制取A即實驗室制備乙炔的化學方程式為:;(3)實驗室用該反應制取A時,可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目的是控制反應速率,減小碳化鈣與水反應的速率,防止反應速度過快;(4)乙炔與HCl發生加成反應生成B, B為CH2=CHCl;(5)由分析可知,反應③是甲苯在濃硫酸、濃硝酸中加熱反應制取三硝基甲苯即TNT,則反應③方程式為: +3HNO3(濃) +3H2O(6)A.氣體A的高分子聚合物即聚乙炔,分子中存在單鍵與雙鍵交替的現象,則可用于制備導電高分子材料,A正確;B.已知苯與濃硝酸、濃硫酸反應只能得到一硝基苯,而③反應的三元取代,說明了甲基活化了苯環,B錯誤;C.不管苯環中是否存在單鍵與雙鍵交替現象,間二甲苯均不存在同分異構體,即不可用間二甲苯是否存在不同結構來證明苯環的特殊的大π鍵,可以用鄰二甲苯是否存在不同結構來證明苯環的特殊的大π鍵,C錯誤;D.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反應,甲苯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可以區分,D正確;E.萘( )不屬于苯的同系物,其六溴代物與二溴代物的種數相同,二溴代物有10種, ,E正確;故答案為:AD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