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縣域聯盟測評高一地理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題上無效。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筆跡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當地時間2025年4月22日17時17分,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塔勞群島東南67公里處海域發生6.6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4.34度、東經127.52度,震源深度107千米。下圖為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①圈層 B. ②圈層 C. ③圈層 D. ⑤圈層2. 關于地球內部圈層,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圈層由固體巖石組成,為巖石圈 B. ②圈層中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快C. ③圈層為巖石圈,平均厚度為17千米 D. ④圈層運動與地球磁場產生有關3. 地震發生時,該海域附近輪船上的人的感覺是( )A. 左右搖晃 B. 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C. 上下顛簸 D. 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下圖示意某年12月份的某時刻亞洲局部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 此時刻關于A、B兩地說法,正確的是( )A. A地海拔低于B地 B. A地風力大于B地C. A地氣壓等于B地 D. A地氣溫高于B地5. 此時刻A地的風向大致為( )A. 東北風 B. 東南風 C. 西南風 D. 西北風下圖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北京和上海外來人口來源地區分布百分比統計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 吸引大量人口遷入北京、上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教育水平高 B. 醫療條件好 C. 生活環境好 D. 就業機會多7. 北京、上海外來人口來源共同點有( )①鄰近省份②集中于西部省份③人口大?、芙洕l達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8. 與其他省份相比,河南在北京、上海外來人口來源中占比均較大,是因為( )A. 河南與北京、上海距離均較近 B. 北京、上海經濟發達C. 河南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少 D. 北京、上海包容性強綠波路段是通過協調多個路口的紅綠燈信號,使車輛在特定速度下行駛時能連續遇到綠燈,形成“綠波帶”,從而減少停車次數、提升通行效率的交通管理方式。截至2025年2月12日,太原市已有36條道路開啟綠波通行。下圖示意某綠波路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綠波路段協調紅綠燈信號依賴的核心技術是( )A. RS B. GIS C. BDS D. GNSS10. 太原開啟綠波通行路段可以( )A. 減少交通事故 B. 節約出行時間 C. 解決交通擁堵 D. 縮短通行距離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現狀及規劃范圍。該地常年盛行北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H功能區( )A. 居住區 B. 商業區 C. 工業區 D. 倉儲區12. 該市規劃建設一個大型工業園區,最適合的選址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跨國企業F主要從事高端手機的加工、組裝,其零部件來自全球,產品大量銷往世界各地。下圖為F企業發展歷程示意圖。2024年,企業將部分產能重新遷回鄭州,但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利潤率下降仍然是其在中國發展的主要挑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F企業2008年在鄭州建廠的主要原因是鄭州( )A. 廉價勞動力豐富 B. 高端手機市場更廣闊C. 基礎設施更完善 D. 零部件供應鏈更完整14. F企業2024年重回鄭州后,應對利潤率下降挑戰的最佳措施是( )A. 提高自動化水平 B. 降低員工工資 C. 致力于創新設計 D. 擴大生產規模太原雙合成“綠色放心早餐工程”是太原市政府的一項便民工程,其目的是解決省城廣大市民吃早餐難的問題。太原雙合成早餐的供應形式主要通過餐車在固定的地點和固定的時間提供早餐,顧客可以即買即走,攜帶方便。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 影響早餐車攤位區位選擇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交通因素 B. 市場因素 C. 勞動力因素 D. 科技因素16. 太原市內的雙合成早餐車攤位最可能分布在( )A. 城市快速路兩側 B. 市內街角路口 C. 高級住宅區附近 D. 高等學府周圍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某高中研學小組組織了研究地表形態變化與物質循環關系的探索活動。經過查閱資料和實地考察,他們發現:沉積物路徑系統是由侵蝕區、搬運區以及沉積區共同構成的一個復雜的動態體系,該系統在塑造地球表面形態和物質循環中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為該研學小組同學繪制的沉積物路徑系統素描圖。(1)指出圖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及其分布位置以及相應的外力作用。(2)比較圖中沖積扇和三角洲沉積物特征差異,并說明理由。(3)描述圖中三角洲的形成過程。18.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西利亞位于巴西中部,海拔1100米,是巴西的首都。左圖示意巴西地形,右圖示意巴西人口密度分布。(1)據右圖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特點。(2)簡述巴西利亞人口密度較大的原因。(3)從氣候角度,分析亞馬孫平原區人口發展所面臨的障礙。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陜西省是我國著名的蘋果生產大省,以蘋果為主的果業是其農業對外出口龍頭產業,也是陜西省農業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陜西省蘋果產區主要分布在渭北高原。渭北高原地處黃土高原南部,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全球優質蘋果生產區。該地區蘋果以“個大、色艷、細脆、香甜、耐貯藏、無污染”六大特點享譽中外。下圖為渭北高原蘋果產區位置示意圖。(1)簡析渭北高原成為全球優質蘋果生產區的氣候條件。(2)說出渭北高原所產蘋果市場競爭力強的原因。(3)請為渭北高原蘋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縣域聯盟測評高一地理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題上無效。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筆跡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題答案】【答案】1. B 2. B 3. C【4~5題答案】【答案】4. B 5. D【6~8題答案】【答案】6. D 7. B 8. A【9~10題答案】【答案】9. B 10. B【11~12題答案】【答案】11. B 12. D【13~14題答案】【答案】13. A 14. A【15~16題答案】【答案】15 B 16. 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沖積扇,出山口,流水沉積;洪泛平原,河流中下游,流水沉積;三角洲,河口,流水沉積。(2)粒徑(顆粒)大小 原因 磨圓度 原因沖積扇 顆粒較大 靠近物源區 低 搬運路徑短三角洲 顆粒較小 離物源區遠 高 搬運路徑長(3)河流攜帶泥沙到達河口,在河口附近地勢低平;分汊較多;加上海水頂托作用;河流流速減緩,搬運能力下降;泥沙大量沉積,形成三角洲。【18題答案】【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衡。東南稠密,西北稀疏。(2)位于巴西高原,海拔較高,氣候較涼爽;全國政治中心,吸引力大(3)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易引發人體中暑、疲勞等問題;濕熱氣候容易滋生蚊蟲,瘧疾、登革熱等熱帶疾病盛行,威脅人類健康;年降雨量很大,易引發洪災,威脅居民生存。【19題答案】【答案】(1)渭北高原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少,晴天多;光照條件好,有利于果實進行光合作用,使果實上色均勻,色澤鮮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蘋果糖分積累,品質優良。(2)該地區蘋果個大、色艷、細脆、香甜、耐貯藏、無污染,品質優良;渭北高原地價便宜,土地成本低;蘋果產區位于西部地區,當地勞動力豐富,采摘蘋果勞動力成本低。(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優良蘋果品種;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無公害蘋果;實施機械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建立生產基地,實行專業化、規?;a;對蘋果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樹立蘋果品牌,積極開拓市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