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三次階段評測初四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Ag-108 Ba-137第I卷(選擇題共16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4題每題1分,5~10題每題2分,共16分)1. 《乙巳年》特種郵票“蛇呈豐稔”,象征著“倉廩實,衣食足”,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求與誠摯祈愿。下列關于促進農業生產和健康生活的做法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 向高空中播撒干冰,實施人工增雨 B. 土壤中加入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天然水加活性炭,吸附異味和色素 D. 積雪的路面上撒鹽,保障交通安全2. 分類法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A. CO2、NO、SO2都是有害氣體 B. 氯化鈉、純堿、小蘇打是鹽類C. 蛋白質、維生素、H2CO3都是有機物 D. 鈣、鐵、鋅、硒是人體中的微量元素3. 下列化學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宏觀事實與微觀解釋 B.推理分析①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溫度升高,分子間隔變大 ②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的快——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③氫氣和液氫都可以作燃料——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①同種元素的質子數相同,因此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元素 ②堿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顯堿性 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CuO中有金屬元素,則CuO屬于合金C.化學與生活 D.化學與健康①可用肥皂水區分硬水和軟水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異味 ③點燃并聞氣味區分棉線和羊毛線 ①老年人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②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③儲運海鮮時用甲醛浸泡以保鮮A. A B. B C. C D. D4. 化學符號是獨特的化學語言。下列有關數字“2”的含義,說法正確的是① ②2O ③ ④ ⑤ ⑥A. ①和②中的“2”均表示兩個氧原子 B. ③和⑥中的“2”均表示化合價C. ④中的“2”表示兩個鈉離子 D. ⑤中的“2”表示原子序數5. 下列有關敘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A. 驗證鐵和銀的活動性: 置換反應B. 用稀鹽酸洗去附著在試管壁上的銅: 置換反應C. 硝酸銨不能和熟石灰混用:復分解反應D. 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 中和反應6. 時,向水中加入一定量形成溶液,再降溫至,析出固體質量的變化如圖1,結合圖2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降溫至20℃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先不變后減小B. 時,向水中加入的質量為C. 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D. 秒以前一定是的不飽和溶液7. 下列物質之間的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① ② ③ ④⑤ ⑥ ⑦ ⑧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⑦⑧ C. ①④⑤⑦ D. ②④⑦⑧8.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實驗操作的是A. 分別向等質量的鋅、鐵中加入足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B. 向一定質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鋅粉C.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D. 在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體積不變)中點燃足量紅磷9.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和氣體 點燃后觀察火焰上方罩的干冷燒杯內是否出現水霧B 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滴加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觀察是否有沉淀產生C 驗證并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藍色)、濃硫酸、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D 分離和 溶解、過濾、蒸發結晶、洗滌干燥A. A B. B C. C D. D10. 一瓶不純的粉末,所含雜質可能是、、KCl、、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1)取少量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攪拌,得無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無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溶液,沉淀部分溶解;(3)另稱取1.38g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蒸餾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應后生成1.97g白色沉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雜質中可能含有、B. 雜質中肯定不含有、、C. 雜質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D. 雜質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二、填空與簡答(每空1分,共17分)11. 用、、、、、六種元素(化合價已給定),按要求用符號完成下面問題。(1)碳的氧化物_____;(2)常見的一種堿溶液中的離子_____;(3)四種元素組成的鹽_____;(4)一種銨態氮肥_____。12.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鎂、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鎂元素和鍶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_____。(2)鍶屬于金屬元素,鍶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3)圖D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元素,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_____。A. 原子序數 B. 核外電子數C. 和處于同一周期 D. 、的化學性質相似13. 化學無處不在,飲食方面,三餐的搭配就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出行方面,現代交通工具材料的選用離不開化學對材料性能的研究。而在航天領域,更是利用化學反應,使用火箭推進劑推動飛船進入太空。化學在生活、生產和推動科技發展中化學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你掌握的化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東東設計了一份午餐菜譜:饅頭、紅燒排骨、油燜大蝦、小米粥。從營養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認為還需要補充的食物是_____。A. 醬牛肉 B. 牛奶 C. 素炒西蘭花 D. 大米飯(2)“中國高鐵”已成為我國的一張新名片,其車身主要采用的鎳鉻奧氏體不銹鋼屬于_____材料。(3)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發射神舟十九號火箭使用的推進劑為偏二甲肼(燃料)和四氧化二氮(助燃劑),二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_____。14. 在實驗室中有一固體樣品,其中可能含四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多種;另有一固體樣品,其中含有四種物質中的三種。按如下圖所示進行探究實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試根據實驗過程和發生的現象做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1)沉淀I的化學式是_____。(2)寫出步驟I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3)無色濾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是_____(寫離子符號)。(4)為了確定紅色固體C的組成,可以選擇的物質有_____(填選項序號)。A. 水 B. 鹽酸 C. 氫氧化鈉溶液 D. 硝酸銀溶液15. 利用工業或實驗產生的廢液回收金屬,具有環保和節約的雙重意義。某同學對含、、的實驗室廢棄混合溶液進行探究,流程如圖(M表示一種金屬元素)。根據實驗探究流程,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金屬Fe和M的活動性順序_____(2)固體甲中含有的金屬是_____(3)濾液D中溶質成分可能的組合有_____種。三、實驗與探究(每空1分,共11分)16. 如圖是實驗室中常見氣體的制備、凈化、干燥、收集和性質檢驗實驗的部分儀器。某化學興趣社團第一小組同學欲利用其進行下列探究實驗。試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I.以鋅粒和稀硫酸為原料制備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氫氣。(1)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_____(從左到右填寫裝置字母序號)。(2)實驗結束后,該組同學欲利用化學方法檢驗反應后的剩余廢液中是否含有稀硫酸,可選用下列試劑中的_____(填選項序號)。A 溶液 B. 溶液 C. 酚酞試液II.制備氧氣。(3)已知高錳酸鉀固體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_(填裝置序號)。寫出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III.用一氧化碳氣體(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測定某鐵的氧化物()中、元素的組成比例,所選裝置按“混合氣體”的順序連接(、為氫氧化鈉溶液洗氣瓶,實驗前已檢驗裝置氣密性,假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都完全反應)。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裝置編號 A E中玻璃管內固體反應前質量 100g 150g 23.2g 200g反應后質量 113.2g 152.7g 16.8g 217.6g(4)請選擇合理數據計算中:_____(填最簡整數比)。(5)若沒有連接裝置,用質量的變化來計算,則所得的與的比值與實際值比較將_____(填“偏小”“偏大”或“基本一致”)。17. 同學們圍繞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如圖一所示的實驗,實驗結束后,將A、B試管中的物質全部倒入潔凈的燒杯中(如圖二),充分混合后,僅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無其他現象。結合題目信息,回答以下問題:(1)圖一實驗完成后,B試管中的溶液含有的溶質是_____(填化學式)。(2)小組同學將中液體過濾后,對所得濾液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I: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_____ _____ 濾液中的溶質為、、II_____ _____四、分析與計算(每空1分,共6分)18. 殲-20是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的隱形戰斗機。其中隱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間苯二胺,化學式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間苯二胺的化學式量為_____。(2)間苯二胺中氫、氮原子個數比為_____。19. 為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的質量分數,將一定量的樣品放入燒杯中,另取100g稀鹽酸分4次加入燒杯中,每次均充分反應,實驗過程及數據記錄如下:次數 1 2 3 4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25 25 25 25反應后天平示數/g 1378 160.6 m 209.5(1)m=_____。(2)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_____g。(3)第3次實驗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_____。(4)該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結果精確到0.1%)。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三次階段評測初四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Ag-108 Ba-137第I卷(選擇題共16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4題每題1分,5~10題每題2分,共16分)【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D二、填空與簡答(每空1分,共17分)【11題答案】【答案】(1)(2)、##、(3)##(4)【12題答案】【答案】(1)鎂原子和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2) (3)B【13題答案】【答案】(1)C (2)金屬(3)【14題答案】【答案】(1)(2)(3)、 (4)BD【15題答案】【答案】(1)M>Fe(2)Fe、Cu、Ag(3)3三、實驗與探究(每空1分,共11分)【16題答案】【答案】(1)BAF (2)B(3) ①. G ②.(4)(5)基本一致【17題答案】【答案】(1)、(2) ①. 足量(或過量)溶液[或溶液或溶液或溶液] ②.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 取中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或加入含、、的鹽溶液等) ④. 溶液變紅色(或產生白色沉淀、藍色沉淀、紅褐色沉淀等)四、分析與計算(每空1分,共6分)【18題答案】【答案】(1)108 (2)【19題答案】【答案】(1)184.5(2)5.5 (3)和(4)83.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