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年級熱身訓練化學學科試卷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用時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P-31 Ca-40 Ti-48 Cu-64第I卷 (單項選擇題共36分)1. 化學與科學、技術、環境密切相關,“極地破冰”、“太空養魚”等彰顯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雪龍2”號破冰船極地科考:破冰過程中水發生了化學變化B. 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成功建造:天然氣液化過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學鍵C. 嫦娥六號的運載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熱能D. “祝融號”火星車上采用了新型碳化硅材料:碳化硅晶體為離子晶體2. 生活中有許多現象或做法都蘊含著化學原理,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A. 風油精可以去除圓珠筆印利用相似相溶原理B. 變質的油脂有“哈喇”味是因為油脂發生了氫化反應C. 放久地瓜比新買地瓜甜因為在久置過程中地瓜中淀粉水解D. 在食鹽水中用鋁箍摩擦發黑銀飾品可使飾品發亮,利用了原電池原理3. 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A. 氫元素的3種核素:、、B. CO2和SO2的VSEPR模型均為:C. 基態Cr原子價層電子的軌道表示式:D. 順丁烯二酸的結構簡式:4.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2g石墨晶體中六元環數量為0.5NAB. 1L0.1mol/L酸性重鉻酸鉀溶液中數量為0.1NAC. 標準狀況下,22.4LCH3Cl和CHCl3的混合物中碳原子數為NAD. 142gP4O10()中含9NA個σ鍵5. 下列實驗對應的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稀硝酸溶液中加入四氧化三鐵:Fe3O4+8H+=Fe2++2Fe3++4H2OB. 用5%Na2SO4溶液能除去誤食的Ba2+:+Ba2+=BaSO4↓C. 用石墨電極電解氯化鋁溶液:2Cl-+2H2OH2↑+Cl2↑+2OH-D. 碳酸氫鈉溶液與少量氫氧化鋇溶液混合:Ba2+++OH-=BaCO3↓+H2O6. 用下列裝置完成相關實驗,合理的是A. 裝置①可吸收多余的HCl氣體B. 關閉止水夾a,打開活塞b,可檢查裝置②的氣密性C. 裝置③用于檢驗溴乙烷水解后上層清液中溴離子的存在D. 裝置④可用于分離碳酸鈉溶液和乙酸乙酯7. 以工業硒為原料制備高純硒的流程如圖:工業硒(Se)SeO2H2SeO3Se高純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由非金屬性可推測,酸性:B. 能溶于水和極性有機溶劑,與是極性分子有關C. 能與反應生成和D. 過程iii中使用的還原劑為,對應產物是。理論上,過程ⅰ消耗的與過程ⅲ消耗的的物質的量之比為8. 一種陰離子的結構如圖所示,X、Y、Z、W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態W原于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電負性:W>ZB. 簡單氫化物的沸點:YC.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X>WD. Y的第一電離能比同周期左右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低9. 化合物Z具有抗凝血作用,可由下列反應制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該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B. 1molX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1molNaOHC. Y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 Z分子中采用sp3雜化的碳原子數目為310. 為早日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科學家提出用釘(Ru)基催化劑催化CO2(g)和H2(g)反應生成HCOOH,反應機理如圖所示,已知當生成46g液態HCOOH時放出31.2kJ的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物質Ⅰ為該反應的催化劑,物質Ⅱ、Ⅲ為中間產物B. 反應歷程中存在極性鍵、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C. 通過CO2(g)和H2(g)反應制備液態HCOOH,每轉移1mole-,放出31.2kJ的熱量D. 催化劑能降低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改變反應熱,從而提高轉化率11. 已知在強堿溶液中可被氧化為。某實驗小組使用和的固體混合物,按照下圖步驟依次操作,制備固體。各步驟中裝置和原理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A分離固體混合物 B.制取Cl2C.氧化K2MnO4 D.得到KMnO4固體A. A B. B C. C D. D12. 室溫下,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HA溶液,測得混合溶液的pH與1g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導電能力:a>b B. 室溫下,Ka(HA)=10-3.8C b點時,c(A-)+c(HA)=c(Na+) D. c點時,c(A-)>c(Na+)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4分)13. 2024年,南開大學袁明鑒團隊通過“外延異質結界面應力操控”策略,解決了其量子點的穩定性問題,研發出高效率、高穩定性的純紅光鈣鈦礦LED,為超高清顯示技術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其中鈣鈦礦典型晶胞結構如圖1所示。新型鈣鈦礦的立方晶胞結構通過離子靈活替代和晶格調控,展現出卓越的性能多樣性。其中一種典型結構的立方晶胞如圖2所示。根據已知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T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鈣、鈦、氧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2)圖1晶胞密度為___________g/cm3。(該晶胞棱長為apm)(3)用一個離子方程式證明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碘元素強___________。(4)圖2中與Cs+等距離的I-個數為___________個。(5)為提高材料穩定性,常在表面包覆SiO2層,SiO2的晶體類型為___________,中心原子Si的雜化類型是___________。(6)最新研究表明,該鈣鈦礦材料合成過程中常涉及原料配比、溶劑選擇條件的優化。寫出碘化銫與碘化鉛在DMF溶劑中,30-80℃低溫反應生成該材料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14. 丹皮酚是從毛莨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中提取出來的一種有效成分,具有鎮痛、抗炎、解熱的作用。有機物H是丹皮酚的一種衍生物,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1)H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2)A→B的反應試劑和條件為___________,E的名稱為___________。(3)C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C→D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a.D可發生消去反應,有機產物存在順反異構b.G中所有原子均可共平面c.H分子中存在2個手性碳原子d.紅外光譜、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均可鑒別A和B(5)在F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___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①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②與FeCl3溶液反應顯紫色寫出核磁共振氫譜中峰數最少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6)B在一定條件下可氧化為苯甲酸,下列幾種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 (填序號)。① ② ③(7)根據上述合成路線,寫出以苯和乙酸為主要原料(其他無機試劑任選),制備的合成路線___________。15. Cu元素在生命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缺銅會造成貧血、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運動失常等。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實驗制備有機補銅劑——順式甘氨酸合銅水合物,并測定其組成。I.制備有機補銅劑-順式甘氨酸合銅水合物己知:反應過程與能量變化如圖1所示,反應過程會有反式產物生成,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甘氨酸分子中含氮官能團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1mol順式甘氨酸合銅水合物中配位鍵數為___________;順式產物的極性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反式產物。(2)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水。先出現藍色沉淀。狀后沉淀溶解形成深藍色的溶液。寫出此藍色沉淀溶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設計實驗方案證明Cu(OH)2沉淀己洗滌干凈___________ 。(4)制備有機補銅劑的反應為Cu(OH)2+2H2NCH2COOH(H2NCH2COO)2Cu·2H2O、從速率及產品純度角度解釋控制反應溫度為70℃左右的原因___________。Ⅱ.產品中Cu元素含量的測定稱取產品mg,用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硫酸,配制成100mL樣品溶液;用移液管移取其中20.00mL溶液到碘量瓶中,加入過量KI固體,暗處靜置5分鐘,用0.1000mol/L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淺黃色,加入適量NH4SCN溶液,劇烈振蕩碘量瓶,加入幾滴淀粉溶液,用Na2S2O3標準溶液繼續滴定至終點:再取兩份20.00mL溶液進行兩次平行實驗。已知:i.2Cu2++4I-=2CuI↓+I2,2+I2=2I-+;ⅱ.CuI固體能吸附溶液中的少量碘單質。ⅲ.Ksp(CuSCN)(5)①加入適量NH4SCN溶液,劇烈振蕩碘量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②滴定終點現象是___________。③若三次實驗平均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20.00mL,則該產品中含Cu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___。16. 通過電化學、熱化學等方法,將CO2轉化為乙醇、甲酸等化學品,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途徑之一。Ⅰ.江南大學某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佬基單原子催化體系(LiI,Rh1/CeTiOx),實現了CO2(或CH3OH)加氫一步高效制乙醇。有關反應為:反應1:2CO2(g)+6H2(g) C2H5OH(g)+3H2O(g) ΔH1;反應2:CH3OH(g)+CO2(g)+3H2(g)C2H5OH(g)+2H2O(g) ΔH2,回答下列問題:(1)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2、3molH2和1molCH3OH(g),發生上述反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a.總壓強不隨時間變化時達到平衡狀態b.增大催化劑質量、反應速率一定增大c.達到平衡時,1<<3(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不同催化劑(Cat1和Cat2)作用下,僅發生反應1,實驗測得單位時間內CO2的轉化率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①催化效能較高的是___________(填“Cat1”或“Cat2”)。②當溫度高于400℃時、曲線Cat1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某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充入1molCO2、3molH2和1molCH3OH(g),起始壓強為100kPa。發生上述反應1和反應2,達到平衡時測得CO2轉化率為60%,CH3OH為0.8mol。反應2的平衡常數K為___________(kPa)(只列計算式,已知:用分壓計算的平衡常數為Kp,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Ⅱ.天津大學張兵教授團隊以CO2與辛胺[CH3(CH2)7NH2]為原料實現了甲酸和辛腈[CH3(CH2)6CN]的高選擇性合成,裝置工作原理如圖所示。(4)工作時,In/ln2O3-x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5)工作時,每轉移2mol電子,理論上Ni2P電極上有___________mol辛腈生成。(6)用氨水吸收HCOOH,得到1.00mol·L-1氨水和0.18mol·L-1甲酸銨的混合溶液,298K時該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___。[已知:298K時,電離常數Kb(NH3·H2O)=1.8×10-5、Ka(HCOOH)=1.8×10-4]2025屆高三年級熱身訓練化學學科試卷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用時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P-31 Ca-40 Ti-48 Cu-64第I卷 (單項選擇題共36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B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4分)【13題答案】【答案】(1) ①. 3d24s2 ②. O>Ti>Ca(2)(3)Cl2+2I-=I2+2l-(4)12 (5) ①. 共價晶體 ②. sp3(6)CsI+PbI2CsPbI3【14題答案】【答案】(1)醚鍵、羥基(2) ①. Cu、O2、加熱 ②. 間苯二酚或1,3-苯二酚(3) ①. ②. 還原反應(4)ac (5) ①. 13 ②.(6)③>①>② (7)【15題答案】【答案】(1) ①. ②. 4NA ③. 大于(2)Cu(OH)2+4NH3=[Cu(NH3)4](OH)2(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先加稀鹽酸,再加氯化鋇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證明已洗滌干凈(4)溫度低于70℃,反應速率慢;生成反式產物的活化能大,溫度高于70℃易生成反式產物而引入雜質(5) ①. 將CuI轉化為CuSCN,釋放出CuI吸附的I2 ②. 滴入最后半滴Na2S2O3標準溶液,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 ③. 0.64【16題答案】【答案】(1)bc (2) ①. Cat2 ②. 溫度升高,Cat1催化活性降低(合理即可)(3)(答案合理即可)(4)CO2+2e-+H2O=HCOO-+OH-(5)0.5mol (6)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