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____準考證號____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階段二質量檢測地理(晉教版)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全卷共6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1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本大題包含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亞洲大江大河眾多,世界排名前十的長河有一半在亞洲。下圖為亞洲地形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亞洲的地形特征有( )A. 地形類型單一 B. 以平原、丘陵為主 C. 平均海拔較低 D. 中部高,四周低2. 根據亞洲地勢推測亞洲河流流向( )A. 自南向北流入海洋 B. 呈放射狀流向海洋 C. 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D. 自北向南流入海洋3. 亞洲是世界上長河最多的大洲,主要是因為( )A. 面積廣闊,地形利于長河發育 B. 季風氣候顯著,降水豐富C. 跨緯度范圍廣,氣溫南北差異大 D. 四面臨海,海洋性特征顯著中國在東南亞中南半島投資建設的德崇扶南運河(北起金邊港,南至白馬港),將顯著改善柬埔寨的對外交通條件,為中南半島開辟新航運通道,并帶動沿線經濟發展。下圖示意德崇扶南運河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 東南亞地理位置重要性體現在( )A. 歐洲與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 B. 南美洲通往亞洲的必經之地C. 兩大洲兩大洋的“十字路口” D. 連接了北冰洋和太平洋5. 中南半島上許多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源充足②水運便利③氣候涼爽④地形平坦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6. 修建德崇扶南運河的重要意義體現在( )A. 幫助東南亞物產出口到非洲 B. 提升通航能力,促進貿易C. 減少湄公河下游的洪澇災害 D. 促進東南亞熱帶雨林開發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大量東南亞熱帶水果和糧食作物進入中國市場。下圖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 西部陸海新通道與本地區重要海峽聯動使運輸更便利,該海峽是( )A. 土耳其海峽 B. 馬六甲海峽 C. 霍爾木茲海峽 D. 白令海峽8. 東南亞大量向我國出口熱帶水果的主要優勢是( )A. 熱帶水果種類多,交通便利 B. 科技發達,冷藏保鮮技術先進C. 種植經驗豐富,品質最優 D. 本地市場需求小,出口量大9. 推測東南亞通過該通道運往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 小麥 B. 玉米 C. 椰棗 D. 水稻奶酪火鍋是瑞士、法國等歐洲西部國家的傳統名吃。下圖為歐洲西部地形分布圖(圖1)與法國巴黎氣候資料圖(圖2)。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關于歐洲西部地形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B. 地勢北高南低C. 地勢低平,平原為主 D. 地勢東高西低11. 法國巴黎氣候特征是( )A.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全年高溫多雨C.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 D. 全年溫和濕潤12. 奶酪火鍋成為歐洲西部傳統名吃的主要原因是( )A. 臨近地中海,便于出口 B. 氣候寒冷,便于奶酪保存C. 草場廣闊,乳畜業發達 D. 河流眾多,提供豐富水源歐洲西部旅游業十分發達,是世界接待國際游客最多的地區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歐洲西部自然風光多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北極圈穿過其北部,可欣賞到極光②海岸線曲折,可欣賞峽灣風光③夏天可前往地中海享受陽光沙灘④常年可觀賞到美麗的熱帶海濱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4. 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有( )①旅游資源豐富②交通運輸發達③地廣人稀,出行便利④礦產資源豐富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5. 游客在歐洲西部可以欣賞到( )A. 吳哥窟 B. 埃菲爾鐵塔C. 五臺山 D. 頤和園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5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含3個小題,共35分。)16. 【研究性學習】課題名稱:多彩亞洲共謀發展課題資料:資料一亞洲地大物博,承載和滋潤了多彩的亞洲文化。各式各樣的傳統民居是亞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亞哈薩克斯坦氈房 主要由羊毛氈、木架和繩索構成,便于游牧民族拆卸、搬遷。 東南亞中南半島高腳木屋 “木頭搭的吊腳樓”,房屋多架在木樁上,屋頂坡度大。資料二亞洲各國國情不一,整體是一個經濟相對不太富裕的地區,有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也有許多發展中國家。資料三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亞洲分區及人均GDP(2022)示意圖(圖2)。課題思考:(1)列舉一例亞洲的發達國家,并說出其所在的分區。(2)簡要歸納亞洲的氣候特征。(3)任選圖中一種民居,說明其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4)歸納亞洲的經濟發展特征,并為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獻計獻策。17. 【案例分析】案例名稱:“黑色黃金”與“綠色唱片”案例資料:資料一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區。目前,沙特阿拉伯是西亞最富有的國家,除了開采石油,還發展石油化工、鋼鐵、電力等工業,海水淡化技術位居世界前列。資料二在沙特阿拉伯干燥的黃色沙漠中,分布著一個個直徑約為100米、種滿農作物的綠色圓盤。從高空鳥瞰,它們形似帶紋理的“綠色唱片”。這些“唱片”主要是從沙漠中抽取地下水,采用噴灌技術,發展農業。由于這種生產方式導致地下水枯竭等問題,目前該國已控制“綠色唱片”的數量。“綠色唱片”資料三西亞石油對外運輸路線圖(圖1)、沙特阿拉伯位置圖(圖2)。案例思考:(1)描述西亞的海陸位置,并說出西亞石油的主要分布地區。(2)西亞的石油資源對于世界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完成下列石油運輸路線圖。①____②____③____(3)從氣候角度,簡要分析沙特阿拉伯沙漠中分布“綠色唱片”的原因。(4)舉例說明沙特阿拉伯為緩解水資源匱乏可采取的措施。18. 【探究發現】探究名稱: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探究資料:資料一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部分球隊的命名,體現了所在城市的核心產業特征:底特律活塞隊和當地的汽車產業密切相關;休斯敦火箭隊則得名于該市航天工業中心的地位。資料二美國曾經的“汽車城”底特律由于制造業從大城市向郊區甚至國外轉移,石油價格飆升,汽車企業創新程度低等原因而衰落。而位于太平洋沿岸和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地帶由于陽光明媚,環境優美,成為美國的新工業區。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美國人口大量從東北部向新工業區遷移。資料三美國本土農業分布圖(圖1)、美國本土工業區分布圖(圖2)。探究思考:(1)描述美國本土的緯度位置,并概括其農業生產特點。(2)說出底特律活塞隊所在地的農業區名稱,并分析當地發展該農業的有利條件。(3)簡析曾經的“汽車城”底特律由興盛轉為衰敗的原因。(4)簡述美國新工業區發展的優勢條件。姓名____準考證號____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階段二質量檢測地理(晉教版)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全卷共6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1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本大題包含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1~3題答案】【答案】1. D 2. B 3. A【4~6題答案】【答案】4. C 5. D 6. B【7~9題答案】【答案】7. B 8. A 9. D【10~12題答案】【答案】10. C 11. D 12. C【13~15題答案】【答案】13. A 14. A 15. B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5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含3個小題,共35分。)【16題答案】【答案】(1)日本屬于東亞;韓國屬于東亞;新加坡屬于東南亞;以色列屬于西亞。(2)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季風氣候分布最廣;季風氣候顯著。(3)示例一:中亞哈薩克斯坦氈房。哈薩克斯坦地處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草場廣布,主要發展畜牧業,氈房方便拆卸,適合游牧民族;牛、羊毛氈可搭建氈房,就地取材;等等。示例二:東南亞中南半島高腳木屋。中南半島多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沛,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高腳木屋便于通風散熱,防蟲防蛇防洪澇;等等。(4)特征: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或亞洲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獻計獻策:加強國際合作;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交通通達度;因地制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等。【17題答案】【答案】(1)海陸位置:地處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間(或地處“五海三洲兩洋”之地)。分布地區: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2) ①. 霍爾木茲 ②. 蘇伊士 ③. 大西(3)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4)采用海水淡化技術,增加可用水資源;在沙漠地區發展節水農業;建立雨水收集系統儲存雨水;提高污水處理技術,將生產生活用水處理后用于農業灌溉和城市綠化;提高節水意識,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減少浪費;政府制定和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政策;提供資金支持節水技術的研發;等等。【18題答案】【答案】(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于北溫帶農業生產特點:農作物生產區域專門化、機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2)農業區:乳畜區。有利條件:緯度較高,氣候較為冷濕,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臨近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灌溉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對乳畜產品的需求量大;(3)美國制造業從大城市向郊區甚至國外轉移(產業轉移);石油價格飆升;產業結構單一;汽車產業創新程度低;人口大量遷移到新工業區;(4)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眾多;高新技術人才眾多;自然環境優美;瀕臨海洋,交通運輸便利,對外市場廣闊;政策支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