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〇二五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歷史模擬試題(三)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2.選擇題答案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非選擇題答案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選擇題部分(共20分)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1.在江蘇、湖南等地的春秋時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些人工冶煉的生產工具。它們是赤鐵礦與碳在1146℃以上的高溫下冶煉出的生鐵并進一步鍛造的產物。這類工具的出現表明A.我國早期國家開始形成 B.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C.七國之間兼并戰爭激烈 D.變法推動分封制的瓦解2.秦朝建立后,為征服西南夷,修建“五尺道”;為控制嶺南,修建“新道”;為抗擊匈奴,修建“直道”;為將長城防區貫通一線,修建“北邊道”。秦的這些措施旨在A.加強中央集權 B.防止六國發動叛亂C.抗擊匈奴襲擾 D.鞏固奴隸主的統治3.右圖為東漢至西晉時期,今浙江、福建境內設縣數量變化情況(單位:個)。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自然條件優越B.江南經濟獲得發展C.北方社會秩序穩定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4.下表為唐詩中的一些代表性詩句,這些詩句共同反映了唐朝詩句 出處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二首》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A.政治清明 B.經濟繁榮 C.開放包容 D.人口眾多5.《賣油翁》中的陳堯咨是北宋狀元,擅長射箭,他每逢宴會就會展示射箭技藝。其母親得知后,呵斥他“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卻專注于射箭技藝,辱沒了先人的志向”。此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北宋A.科舉取士 B.強干弱枝 C.分化事權 D.崇文抑武6.某歷史學習小組圍繞“走近明清遺跡·感知民族交融”這一主題,準備在公眾號推送一篇文章,請為其選一幅合適的配圖A.唐蕃會盟碑 B.敦煌莫高窟 C.臺灣赤崁樓 D.新疆伊犁將軍府7.1848年刊行的《瀛寰志略》,多次指出西方能在中國火器基礎上制造出銳利且易用的槍炮,對此中國既要反思,更要仿效。1866年,清政府刻印此書并送官員參閱。清政府此舉意在A.查禁鴉片走私 B.推動洋務運動C.宣傳維新變法 D.抗擊八國聯軍8.某班級舉行歷史辯論賽,以下是兩位同學的部分論據。由此推測,此次辯論賽的辯題是甲同學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建立;清政府頒布《清帝遜位詔書》;《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并享有平等、自由等權力乙同學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解散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簽訂不平等條約“二十一條”;袁世凱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A.辛亥革命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 B.辛亥革命的爆發是必然還是偶然C.護法運動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D.北洋政府的統治是進步還是倒退9.中共一大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二大制定的黨的最低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材料說明中國共產黨A.開始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B.從幼稚階段逐步走向成熟C.對國情的認知逐漸符合實際 D.推動了工人運動高潮出現10.由于秋收起義作戰失利,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背棄了革命,為此毛澤東親自撰寫了黨的歷史上第一份入黨誓詞:“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斗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這體現的精神是A.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C.舉國同心、尊重科學 D.精準務實、開拓創新11.歷史學家金沖及指出:“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極大增強。”這一論述旨在強調抗戰勝利A.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B.推動國共兩黨實現長期合作C.消除了國內的階級矛盾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12.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會議的主要內容是: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向城市,必須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恢復與發展生產是城市工作的中心。這次會議召開的背景是A.爭取抗日戰爭最后的勝利 B.迎接人民戰爭的最后勝利C.我國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D.大規模進行社會主義建設13.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發展。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次發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成功進行,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這些成就A.都源于蘇聯的技術援助支持 B.使中國科技引領世界發展C.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D.防止了地區沖突再次發生14.這是一個光輝的起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嚴重的挫折中重新奮起,帶領中國人民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中國將在這場新的革命中告別貧窮和落后,走向繁榮和進步。這一光輝起點指的是A.遵義會議的召開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5.阿拉伯工匠吸收中國的陶瓷技藝與波斯的金屬加工工藝,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阿拉伯金屬胎掐絲琺瑯器,其不僅在阿拉伯地區備受推崇,還遠銷歐洲與亞洲其他地區。這反映了阿拉伯A.文化領先于世界 B.疆域地跨亞、非、歐三洲C.壟斷亞非間貿易 D.促進了世界文明交流交融16.17世紀末,一位英國貴族參加議會活動后感慨道:“這幾年國家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國王還在,可感覺又和以前不一樣了。”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英國A.斯圖亞特王朝重新復辟 B.議會權力受到國王限制C.君主立憲制的逐步確立 D.國王權力遭到完全剝奪17.1928—1932年,蘇聯的工業產量從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這一驚人的增長,一方面是因為蘇聯工業化戰略的實施,另一方面是因為A.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B.法西斯國家大肆侵略擴張C.世界貿易組織建立 D.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18.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在持續采取外交迷惑、戰術欺騙、隱蔽逼近等措施的基礎上,以迅速而突然的猛烈攻擊行動,實施了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的軍事冒險行動。此舉A.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B.是二戰的轉折點C.使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D.扭轉了戰爭形勢19.右圖是一幅20世紀50年代初的政治漫畫,畫中導彈下法德正在討論“兩極格局下,我們怎么辦”,最后他們達成的共識是A.我們太小,很是無奈B.各奔東西,爭取自保C.分工合作,反美反蘇D.趕快聯合,求得生存20.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白宮發言人正式宣布,自2025年4月11日起,美國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高達145%的綜合關稅。中美貿易摩擦的全面升級,對中美雙邊貿易關系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這表明A.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 B.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C.人口與環境問題加重 D.歐洲一體化進程遇阻非選擇題部分(共3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其中21題9分,22題11分,23題10分,共30分。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把答案書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21.(9分)某校九(1)班同學圍繞“中華優秀傳統科技文化”分組開展跨學科探究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探究。【探究一】數學組同學搜集數據,探究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 公元1001—1500年世界科技發明數量概況——數據來源于《自然科學大事年表》(1)據探究一,說說我國在此時期的科技發明概況。結合所學知識,舉出一例我國在這一時期得到發明和應用的科技成就。(2分)【探究二】語文組同學整理典籍,探究中國古代典籍中的智慧①《齊民要術》 ②《紅樓夢》 ③《傷寒雜病論》 ④《史記》⑤《資治通鑒》 ⑥《農政全書》 ⑦《本草綱目》 ⑧《水滸傳》(2)根據探究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仿照示例完成表格內容。(4分)主題一名稱:文學著作典籍:②⑧(填寫相應序號即可) 主題二名稱: 典籍: 主題三名稱: 典籍: 【探究三】美術組同學展覽繪畫,探究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的文化觀念圖1 明朝 《歲朝村慶圖》(局部) 圖2 清代 《龍舟盛會圖》 圖3 清代《清明戴柳圖》(3)從探究三中選出一幅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個傳統節日圖片,并對該傳統節日進行介紹。(3分)(提示:介紹要包括節日名稱、習俗以及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22.(11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風雨兼程,奮斗不息,取得輝煌成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亞洲發生了兩大事件。一件以東北亞的朝鮮為焦點,一件以東南亞印尼的避暑城鎮萬隆為中心。新中國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了這兩個事件。一個是戰爭方式,其結果是東北仍然是中國人的,未受侵犯,中國的國際威信由此大為提高。一個是會議協商,它促使亞洲和非洲的政治家們連續來北京作友好訪問。——摘編自《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年)》(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20世紀50年代,亞洲發生的兩大事件”名稱及對中國產生的影響。(4分)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生產關系調整示意圖(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據,寫出1978年農村生產關系調整實行的政策。說說農村生產關系三次調整起到的共同作用。(3分)材料三 “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圖示(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我國確立的政治制度。(3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1分)23.(10分)張老師圍繞“世界近代史發展的三條基本線索”為九年級同學設計了大單元復習任務單,請你一起參與完成。【任務一】繪制思維導圖,認識資本主義產生與發展的過程(1)根據任務一思維導圖,簡述圖中①②③④處連接的前后兩個史事之間的內在聯系。(4分)【任務二】解讀歷史史料,了解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 隨著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萌發與擴散,落后的東方國家產生了對馬克思主義的普遍需要。落后國家是不是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是這些國家馬克思主義者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列寧把馬克思的思想創造性地運用于俄羅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外的廣大地區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運動。——摘編自安啟念《列寧對馬克思的繼承與發展:關于列寧主義的再認識》(2)據任務二材料,指出“落后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列寧把馬克思的思想創造性地運用于俄羅斯”。(3分)【任務三】搜集人物圖片,感悟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精神(3)選擇任務三中的其中一位人物,仿照示例為其撰寫人物小傳。(3分)(要求包括人物名稱、主要事跡及影響)【示例】章西女王,領導了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二〇二五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歷史模擬試題(三)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20分。1-5 BABCD 6-10 DBACA 11-15 ABCDD 16-20 CACD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其中21題9分,22題11分,23題10分,共30分。21.(9分)(1)(2分)(1)概況:我國的科技發明數量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或我國科技發明領先于世界、我國科技發明占比一半以上)。(言之有理即可)(1分)科技成就: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任意1例即可)(1分)(2)(4分)主題:農學著作;(1分)典籍:①⑥(多寫、少寫、錯寫均不得分)。(1分)主題:醫學著作;(1分)典籍:③⑦。(1分)(或主題:史學著作;典籍:④⑤。)(3)(3分)【答案一】選擇圖1,我感悟最深刻的傳統節日是春節。(1分)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有燃放鞭炮、祭祖、貼春聯、穿新衣、往來拜年等習俗(說出至少兩個習俗1分),春節蘊含了歡樂、團圓、和諧、家庭倫理道德等精神文化內涵(說出1點精神內涵即可1分)。【答案二】選擇圖2,我感悟最深刻的傳統節日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有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引用雄黃酒等習俗,蘊含了家庭和諧、忠誠、團結、愛國、感恩、辟邪祈福等精神文化內涵。【答案三】選擇圖3,我感悟最深刻的傳統節日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有插柳、掃墓、祭祖、植樹、踏青郊游、放風箏等活動,蘊含了孝悌之道、緬懷先烈、親近大自然等文化內涵。(必須從材料中任選一個,寫其他節日不給分)22.(11分)(1)(4分)抗美援朝,(1分)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1分)萬隆會議,(1分)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1分)(2)(3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分)政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共同作用: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任1點言之有理即可)(1分)(3)(3分)圖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分)圖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分)圖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分)(錯字、漏字不給分)(4)(1分)認識: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人民的利益;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從國家利益出發,作出智慧的決策;中國共產黨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矢志不渝地帶領中國人民努力奮斗;中國共產黨依據國情確立正確的路線方針;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的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日益豐富等。(任意一點言之有理即可1分)23.(10分)(1)(4分)①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或文藝復興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分)②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歐洲人隨之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或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便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1分)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1分)④英國在殖民擴張的過程中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為工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資金、市場和原料產地。(或英國通過殖民擴張,成為“日不落帝國”,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推動了生產方式和新技術的發明。或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開展。)(1分)(2)(3分)問題:落后國家是不是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1分)舉例說明: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1分),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分)(3)(3分)【答案一】玻利瓦爾(1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領導人(1分),領導拉丁美洲人民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1分)【答案二】甘地,領導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答案三】扎格魯爾,領導了埃及的華夫脫運動,使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答案要包括人物名稱、事跡及影響)二〇二五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貼條形碼區)歷史模擬試題(三)答題卡姓名 考號考場 座號填涂 (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姓名、考號、考場、座號填寫清楚。2.選擇題用2B鉛筆將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3.非選擇題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筆跡清楚。4.保持卡面清潔,嚴禁折疊,嚴禁做標記。)正確填涂 錯誤填涂缺考 (考生禁填)(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須用2B鉛筆填涂)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二、非選擇題(須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請在各題目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21.(共9分)2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4分)主題二名稱: __________________展品: __________________主題三名稱: 展品:__________________21(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共11分)22(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共10分)23(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三模歷史參考答案.docx 2025三模歷史答題卡.docx 2025三模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