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調查 科學試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5七下·杭州期中)符號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屬于符號的是( ?。?br/>A.學校標志 B.水分子C.地球儀 D.新冠病毒【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解析】【分析】模型是依照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來顯示復雜事物或過程的表現手段;符號是代表事物的標記。【解答】A.A表示的是某個學校,是符號,故A符合題意;B.B表示的是原子結構,是模型,故B不合題意;C.C表示的是地球儀,是模型,故C不合題意;D.D表示的是新冠病毒,是模型,故D不合題意。故選A。2.(2025七下·杭州期中)石榴的花屬于器官,下列與之屬于同一個結構層次的是( ?。?br/>A.鯽魚的心臟 B.人的口腔上皮細胞C.番茄植株 D.蓮藕中的“絲”【答案】A【知識點】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 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或植物體,系統構成動物體,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層次不同,動物比植物多系統這個結構,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 A.鯽魚的心臟是由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等多種組織構成,并共同執行泵血的功能。因此,鯽魚的心臟是一個器官,與石榴的花在結構層次上是相同的,故A正確;B.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屬于細胞層次,與器官不同,故B錯誤;C.番茄植株屬于植物體,包含了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多個器官,因此在結構層次上高于器官,故C錯誤;D.蓮藕中的“絲”屬于輸導組織,不是器官,故D錯誤。故選A。3.(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胎兒形成過程,對該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br/>A.精子和卵細胞在子宮相遇結合成受精卵B.①不但可以產生精子還能分泌雄性激素C.男性有睪丸和女性有卵巢屬于第二性征D.④過程全部在胎盤中完成【答案】B【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的是除了生殖器官差異外的男女差異。【解答】A、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相遇結合成受精卵,故A錯誤;B、①是睪丸,不但可以產生精子還能分泌雄性激素,故B正確;C、男性有睪丸和女性有卵巢屬于第一性征,第一性征指的是生殖器官的差異,故C錯誤;D、胚胎發育從輸卵管開始,主要在子宮內完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B。4.(2025七下·杭州期中)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其在幼體階段時,體長特別大,甚至可超過25cm(如圖),而成年后的蛙卻逐漸變得越來越小,這也是不合理蛙名稱的由來。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不合理蛙為卵生動物,體內受精B.不合理蛙在成長的過程中不遵循兩棲動物發育的過程C.不合理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D.蝗蟲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發育過程中會經歷蛹期【答案】C【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水中或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解答】A、雌雄蛙抱對后,將精子和卵子產在水中,體外受精,A錯誤。BC、不合理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體和成體在外形上和內部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屬于變態發育,B錯誤,C正確。D、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經過蛹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D錯誤。故答案為:C。5.(2025七下·杭州期中)花生又名長生果,如圖是花生果實及內部種子的圖片,下面說法中符合果實發育特點的是( ?。?br/>A.一個子房內只有一個胚珠 B.子房中的受精卵發育成種子C.子房是由果皮和種子構成的 D.果實是由子房發育過來的【答案】D【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 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根據果實和種子對應的發育關系判斷。【解答】A.子房內有幾個胚珠完成受精,發育成的果實內就有幾粒種子。圖中的花生有三顆種子,所以花生的一個子房內有三個胚珠,故A錯誤;B.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故B錯誤。C.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構成的,故C錯誤;D.受精后,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故D正確。故選D。6.(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解答】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是由于溫度過高是氣體分子間隔變大,氣體體積變大導致,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說明水分子很小,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是由于壓縮后使氣體分子的間隔變小,分子本身沒變,選項錯誤,符合題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構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 ,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7.(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①和②兩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B.③和④均屬于離子結構示意圖C.粒子②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D.①②③④共表示四種元素的粒子【答案】C【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A、根據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進行判斷;B、根據在離子中,核內質子數不等于核外電子數分析判斷;C、根據粒子②最外層的電子數的特點分析;D、根據核內質子數判斷元素的種類.【解答】解:A、①的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有2個電子,具有相對穩定結構;②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的電子數是2,未達到穩定結構.故A錯誤.B、在④中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屬于原子.故B錯誤;C、在②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的電子數是2,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故C正確;D、由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質子數有3種,共屬于三種元素.故D錯誤.故選C.8.(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圖是常見的四種微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花生保存不當常會發霉長“毛”,這是由②引起的B.③是多細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C.④是單細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釀酒和發酵面包D.①與⑤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都有成形細胞核【答案】D【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 圖①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DNA集中的區域,是細菌;圖②直立菌絲的頂端呈球狀,是曲霉;圖③由菌蓋和菌柄構成,是蘑菇;圖④有細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菌;圖⑤是病毒。【解答】A.花生富含有機物,當溫度適宜,水分充足時,微生物就能進行生長和繁殖,使其發霉,可見花生發霉長毛,是由②霉菌等多細胞真菌引起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B.③蘑菇屬于多細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故B正確不合題意;C.④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釀酒和發酵面包,故C正確不合題意;D.①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⑤病毒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9.(2025七下·杭州期中)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銣原子鐘。如圖是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A.銣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銣原子的質量是85.47C.銣元素的元素符號為Rb D.銣原子核內有37個中子【答案】C【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銣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A錯誤;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而不是原子的質量是85.47,故B錯誤;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元素符號為Rb,故C正確;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7;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37;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不是質子數的兩倍,則原子核內中子數不等于37,故D錯誤。故選C。10.(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數軸中描述的信息正確的是( ?。?br/>A.氮的化合價B.相對分子質量C. 地殼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D.鐵的質量分數【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物質不帶電,單質的化合價均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零?!窘獯稹緼、NH3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氮元素化合價為-3價;N2為單質,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0;N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硝酸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氮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為0,則有(+1)+ x+(-2)×3=0,得x=+5價,氨氣、氮氣、二氧化氮、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0、+4、+5,即氮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排列,故A正確;B、N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14=28;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32;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相對分子質量的順序為:N2<空氣<O2,故B錯誤;C、地殼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為氧、硅、鋁、鐵、鈣,故C錯誤;D、在Fe3O4、Fe2O3、FeO 三種含鐵化合物中,將化學式變形得Fe6O8、Fe6O9、Fe6O6,可見含鐵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為Fe2O3、Fe3O4、FeO,故D錯誤。故答案為:A。11.(2025七下·杭州期中)據英國《自然》雜志宣布:科學家初次在太空中檢測到了氦合氫離子——被猜測為宇宙中構成的第一個分子離子。關于1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有1個原子核 B.共有2個質子 C.共有4個電子 D.相對質量為5【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原子構成的知識,結合離子和原子的關系判斷即可。【解答】 A.1個HeH+中含有氦、氫2個原子核,故A錯誤;B.1個HeH+中含有2+1=3個質子,故B錯誤;C.1個HeH+中含有2+0=2個電子,故C錯誤;D.HeH+的相對質量為4+1=5,故D正確。故選D。12.(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關于頂芽和側芽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br/>A.一般來說頂芽是葉芽,側芽是花芽B.頂芽生長旺盛時,會抑制側芽的發育C.頂芽是指著生在植物莖主干上,著生在側枝上的芽都是側芽D.種植番茄時,為了增加產量,農民們往往會去掉植株上的側芽【答案】B【知識點】芽的發育【解析】【分析】 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頂芽中含有分生組織,生長很快,對側芽有一定的制約關系.當頂芽生長旺盛時,側芽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這種現象叫做頂端優勢,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C.按芽的著生位置分可以分為頂芽和側芽,著生在主干和側枝頂端的芽叫頂芽,著生在主干側面和側枝側面的芽叫側芽,故AC錯誤;B.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頂芽中含有分生組織,生長很快,對側芽有一定的制約關系。當頂芽生長旺盛時,側芽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這種現象叫做頂端優勢,故B正確;D.如果摘除頂芽,側芽會很快就發育成枝條。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頂端優勢原理,對番茄等進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調整頂芽和側芽的生長發育狀況,可以提高番茄的產量,故D錯誤。故選B。13.(2025七下·杭州期中)在化學王國里,數字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2”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2H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0H-⑦H2OA.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⑤⑥ 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①②【答案】C【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 元素符號的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可以表示原子的個數;分子的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可以表示分子的個數;分子中的數字可以表示分子中原子的個數;離子中的數字可以表示離子帶的電荷數;離子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可以表示離子的個數。【解答】 A.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⑥,⑥表示2個氫氧根離子,故A錯誤;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⑤,⑤表示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故B錯誤;C.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③中的2表示每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⑦中的2表示每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故C正確;D.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②,②中的2表示2個氨氣分子,故D錯誤。故選C。14.(2025七下·杭州期中)兩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那么,這兩種微粒一定( ?。?br/>A.屬于同一種元素 B.互為同位素原子C.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D.具有相同的電子數【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 微粒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陽離子中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陰離子中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核電荷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元素,不一定互為同位素、核外電子數不一定相等【解答】 A.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如H2O和HF,故A錯誤;B.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不一定是同位素,如OH-和F-,故B錯誤;C.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質子數一定相同,故C正確;D.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不一定相等,如NH4+和Na,故D錯誤。故選C。15.(2025七下·杭州期中)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1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某原子的質量為2.325×10-26kg,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r/>A.1 B.12 C.14 D.16【答案】C【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 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1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某原子的質量為2.325×10-26kg,則該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C。二、填空題(共36分)16.(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如圖),所盛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均填字母)。【答案】A;D;BCE【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 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解答】 A.氧氣與液氧是氧氣的不同狀態,是一種物質且只含有一種元素,是單質;B.氧氣與臭氧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是混合物;C.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是混合物;D.冰與水是同種物質,且由不同元素組成,因此屬于化合物;E.過氧化氫與和水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是混合物;那么屬于單質的是A,屬于化合物的是D,屬于混合物的是BCE。17.(2025七下·杭州期中)“立夏飯”(如圖甲)是寧波百姓在立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有:糯米、土豆、菜豆、玉米等。其中糯米來自糯稻的種子(如圖乙),寧波地區糯稻一般一年種植一季,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糯稻成熟收獲時宜干燥。從糯稻幼苗到成熟一般為4個月左右,比普通水稻生長期略長。(1)糯稻的繁殖方式屬于 。(2)如圖丙為寧波地區年降水和氣溫變化曲線圖。根據糯稻的習性,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請簡述理由 。(3)圖丁是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 (填序號)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答案】(1)有性生殖(2)寧波地區7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3)⑥【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1)經過精子與卵細胞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2)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胚芽、④子葉、⑤果皮和種皮、⑥胚乳。【解答】 (1)糯稻的繁殖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屬于有性生殖。(2)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根據對圖乙分析可知,在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所以,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3)玉米種子的子葉1片,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里,故⑥胚乳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18.(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回答下列問題。(1)整個人體都是A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通過細胞 形成B。在此過程中,母細胞內出現的 最終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2)B通過細胞 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3)在圖示的結構層次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 ?。▽懡Y構名稱)。【答案】(1)分裂;染色體(2)分化(3)系統【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1)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細胞B,使細胞數目增多,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首先染色體要完成復制加倍,復制后形成形態、數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使新形成的細胞內的染色體和原來細胞內的染色體保持不變。(2)在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細胞,這一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3)動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整個人體都是A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形成B。在此過程中,母細胞內出現的染色體最終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2)B通過細胞分化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3) 在圖示的結構層次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系統。19.(2025七下·杭州期中)小科選取了多種生物,對這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相關知識進行探索,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若D表示受精卵,請寫出家蠶一生的發育過程: ?。ㄓ米帜负图^表示)。(2)下列關于昆蟲的發育過程說法中正確的是( )A.蜻蜓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C→DB.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C.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D.經過B期后昆蟲形態發生很大改變,主要是由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答案】(1)D→A→B→C(2)B【知識點】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 (2)昆蟲的發育過程包括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家蠶的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因此圖甲中若D表示受精卵,家蠶一生的發育過程是 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2)A.蜻蜓屬于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即D→A→C,故A錯誤;B.若用此圖表示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蝗蟲的成蟲期危害最大?;认x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即經過圖中的D受精卵,A幼蟲和C成蟲三個時期。C成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故B正確;C.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A幼蟲期,故C錯誤;D.B是蛹,蛹羽化形成成蟲,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故D錯誤。故選B。20.(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人體皮膚的結構模式圖,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1)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以下哪些組織____(填字母編號)。A.上皮組織 B.保護組織 C.營養組織D.結締組織 E.肌肉組織 F.神經組織(2)由此可以判斷皮膚屬于人體結構中的 層次。【答案】(1)A(2)器官【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1)皮膚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多種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2)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器官。【解答】 (1) 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故選ADEF;(2)皮膚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上皮組織,其內布滿了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血管里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神經屬于神經組織,因此皮膚屬于器官。21.(2025七下·杭州期中)黑籽南瓜因種子外種皮為黑色而得名。相比其他裁培南瓜,黑籽南瓜植株的根具有更強的抗病能力。(1)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2)農業上可通過嫁接將黃瓜苗作為接穗接到黑籽南瓜莖上,以達到防治黃瓜枯萎病的目的。除增強抗病能力外,請再例舉嫁接的一個優點 。【答案】(1)傳粉不足(2)保持母本(接穗)的優良性狀【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2)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解答】 (1)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在南瓜開花期間,如果遭遇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導致傳粉不足,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2)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22.(2025七下·杭州期中)酵母菌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現在仍被廣泛應用于發面、釀酒等。(1)如圖是酵母菌常用繁殖方式,屬于 生殖。(2)取等量面粉和溫水,揉捏成面團A和B,面團A在揉捏過程中加入了活性干酵母。一段時間后,面團 ?。ㄌ睢癆”或“B”)體積明顯變大、變軟。【答案】(1)無性生殖(2)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無性生殖是一類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可以分為分裂生殖(細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類等)、營養生殖(草莓匍匐莖等)。(2) 酵母在面團發酵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由于面筋網絡組織的形成,而被留在網狀組織內,使烘烤食品組織疏松多孔,體積增大。還有增加面筋擴展的作用,使發酵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能保留在面團內,提高面團的持氣能力。【解答】 (1)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的,單細胞的酵母菌還可進行出芽生殖。圖中,酵母菌在適宜環境條件長出芽體,芽體長大后會形成新個體,這種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屬于無性生殖。(2)面團A中有酵母菌,能夠把面團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一段時間后,面團A明顯變大、變軟。23.(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Si是一種 元素。(選填“金屬”或“非金屬”)(2)寫出表中②和③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3)He與Ne的 。(選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相似。【答案】(1)非金屬(2)NaCl(3)化學性質【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周期表中,同一橫行,從左到右,原子序數逐漸增大;同一豎行,從上到下,原子序數逐漸增大,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且同一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2)化合價為+1價的鈉元素②與化合價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鈉,其化學式為NaCl;(3)He與Ne處于同一族,其化學性質相似。(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2)化合價為+1價的鈉元素②與化合價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鈉,其化學式為NaCl;(3)He與Ne處于同一族,其化學性質相似。24.(2025七下·杭州期中)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登上月球背面,成為世界首個著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此后,嫦娥四號通過“鵲橋”中繼星向世界展現了首張月背的完整風貌。其實看似荒涼的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1)科學研究發現,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一個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和Fe-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____。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B.Fe-57和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C.Fe-57和Fe-54均屬于鐵元素,所以相對原子質量相同(2)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Fe2O3、Fe3O4兩種化合物中,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答案】(1)C(2)9:8【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題中信息解答;(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赤鐵礦石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1)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故A正確不合題意;B.Fe-57和Fe-54中的質子數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故B正確不合題意;C.Fe-57和Fe-54中中子數不同,所以相對原子質量不相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故填C。(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分別為Fe6O9;Fe6O8,即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三、實驗與探究題(每空2分,共44分)25.(2025七下·杭州期中)種子是種子植物的繁殖體,對物種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某校科學興趣小組對種子進行一系列探究活動。【觀察種子的結構】(1)如圖乙是玉米種子的縱剖圖,該剖面是刀片沿著圖甲所示的 ?。ㄌ睢啊薄啊被颉啊保┚€剖開的;(2)在圖乙所示的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成藍色的部分是①,說明該結構的主要成分是 ??;【種子萌發的探究】實驗步驟:①選取健康、飽滿的玉米種子80粒,并準備好4個帶蓋的玻璃杯、紗布等;②分別在玻璃杯上貼上標簽A、B、C、D,每個杯子中放4層紗布,在紗布上各放上20粒玉米種子;③按照下表所示進行操作;④3天后觀察種子萌發情況。組別 種子數量粒 實驗條件 胚根長度大于2毫米的種子數量/粒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A 20粒 室內,干燥 0 0 0 0 0B 20粒 室內,部分浸沒在蒸餾水中 6 9 18 20 20C 20粒 室內,完全浸沒在蒸餾水中 0 0 2 8 12D 20粒 保溫箱內,部分浸沒在蒸餾水中 0 0 0 0 0(3)A、B、C、D每個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種子的原因是什么? ??;(4)小組同學進行B組和D組實驗對比研究的方案設計時,基于的假設是 ?。?br/>【制作種子一生模型圖】……【答案】(1)a(2)淀粉(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4)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由胚珠經過傳粉和受精作用后形成的,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種皮有保護種子內部結構的作用,胚乳是種子儲 存營養物質的結構。乙中各序號代表的結構名稱是:1是胚乳,2是子葉,3是胚芽,4是胚軸,5是胚根。【解答】(1)圖乙是玉米種子的縱剖面,該剖面是刀片沿著圖甲所示的a線剖開的。(2)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其儲存的營養物質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變藍色的特性,在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成藍色的部分是胚乳。因此, 在圖乙所示的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成藍色的部分是1胚乳,說明該結構的主要成分是淀粉。(3) 每組要有相同數量的多粒相同種子,只有一粒種子,會因為偶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驗結論錯誤。A、B、C、D每個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種子的原因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4)BD溫度不同,所以小組同學進行B組和D組實驗對比研究的方案設計時,基于的假設是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26.(2025七下·杭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水的探究。1800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利用伏打電池對水通電,發現兩極上都有氣體逸出,后人不斷研究和改進該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圖甲所示的電解水裝置來測定水的組成。實驗步驟:安裝好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往U型管中裝入適量的水。取下注射器,打開電源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將注射器活塞推到頂后,連接U形管,再次打開電源。當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線處,關閉電源。檢驗氣體。(1)問題討論:實驗開始時,先打開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 。(2)實驗結束時注射器II中活塞停留在 mL刻度線處。(3)圖乙是電解水的微觀過程(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____。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4)查閱資料:設置超聲波場可以提高電解效率。圖丙、圖丁分別為兩種不同條件下電極表面的氣泡直徑分布情況圖。已知氣泡覆蓋在電極表面會使電解反應界面減小,降低電解效率。請結合圖像,解釋超聲波振動能提高電解效率的原因 。【答案】(1)將裝置內空氣排盡,防止發生爆炸(2)5(3)D(4)超聲波振動使氣泡直徑變小,氣泡覆蓋電極表面的面積相對減小,電極表面能更多地暴露出來參與電解反應,從而提高了電解效率。【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氫氣為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后,一旦受熱容易發生爆炸;(2)在電解水的過程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3)根據化學變化的本質分析解答;(4) 根據圖像可以看出,在超聲波振動的作用下,電極表面的氣泡直徑明顯減小且分布更加均勻。【解答】(1)實驗開始時,先打開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再接上注射器,其目的是將裝置內空氣排盡,防止發生爆炸;(2)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氧負氫”,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注射器Ⅰ與正極相連,收集的是氧氣,注射器Ⅱ與負極相連,收集的是氫氣,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線處,關閉電源,此時收集到的氫氣的體積為10mL,故最后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為5mL,實驗結束時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線5mL處;注射器1與正極相連,收集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可觀察到木條燃燒的更旺;(3)電解水過程為水分子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氫原子結合為1個氫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為1個氧分子,則順序是①④②③,故選D。(4) 從圖丙、圖丁可以看出,在有超聲波振動的情況下,氣泡直徑較小,氣泡覆蓋在電極表面會使電解反應界面減小,降低電解效率,而超聲波振動使氣泡直徑變小,這樣氣泡覆蓋電極表面的面積相對減小,電極表面能更多地暴露出來參與電解反應,從而提高了電解效率。27.(2025七下·杭州期中)泡菜的制作工藝是我國悠久的食文化遺產之一。制作泡菜過程中,應控制亞硝酸鹽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以免對人體產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具體做法是:稱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鹽水、鮮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濃度分別為0、0.3%、0.6%、0.9%的食醋調節料液。從泡菜制作第1天開始,每天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測定10天,結果如下。(1)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酵母菌也能進行發酵作用,乳酸菌與酵母菌結構上最大的區別在于 。(2)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 。(3)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 。【答案】(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減少或避免雜菌的污染(3)三組食醋濃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抑制作用均下降【知識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細菌和真菌在細胞結構上的不同解答;(2)如果混入細菌,那么會對實驗的探究產生影響;(3)根據圖像分析食醋的濃度對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即可。【解答】 (1)乳酸菌是一類屬于細菌界的微生物,而酵母菌則屬于真菌界。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細胞結構,細菌(乳酸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而真菌(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2)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或避免雜菌的污染,確保乳酸菌能在一個相對純凈的環境中發酵。(3)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醋濃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抑制作用均下降。28.(2025七下·杭州期中)小明班級開展了分子模型項目化評比活動。以下是分子模型評價量規:分子模型評價量規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模型大小 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 原子模型體積也越大 各原子大小相等 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原子 模型體積越小原子樣式 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 正確且容易區分 ▲ 分子中各原子數量 之比不正確模型成本 廢物利用 材料便宜 材料昂貴(1)將評價量規表補充完整: 。(2)如圖所示,小明利用新買的橡皮泥制作成了苯分子模型,內部6個碳原子由藍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個氫原子由橙色橡皮揉捏而成。①老師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樣式”等級為“優秀”,請據此推測苯分子的化學式為 。②根據評價量規,請你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成本”等級是否為“優秀”,若“是”請給出理由;若“否”請改進: 。【答案】(1)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但不容易區分(2)C6H6;合格【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 (1)根據表中其他分子模型評價量規分析;(2)①根據老師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樣式”等級為“優秀”,則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且容易區分,由于內部6個碳原子由藍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個氫原子由黃色橡皮揉捏而成分析;②根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利用的是新買的橡皮泥,所以模型成本是材料便宜,不是廢物利用分析。【解答】 (1)根據表格中“原子樣式”的優秀和待改進的標準可知,原子樣式的“合格”標準為: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但不容易區分;(2)①老師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樣式”等級為“優秀”,則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且容易區分,由于內部6個碳原子由藍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個氫原子由黃色橡皮揉捏而成,據此推測苯分子的化學式為C6H6;②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利用的是新買的橡皮泥,所以模型成本是材料便宜,不是廢物利用,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成本”等級不是“優秀”,而是合格。29.(2025七下·杭州期中)在論證分子運動實驗活動中,小金采用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查閱資料】濃氨水(氨氣的水溶液)可以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為紅色【現象分析】(1)氨氣是由 構成的;(2)將甲、乙兩組裝置分別放置一段時間,發現甲裝置中的B杯液體變成紅色,乙裝置沒有變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反思交流】這個實驗中采用了甲、乙兩組裝置,目的是 ??;(4)【改進創新】小金進一步改進實驗,設計如圖丙實驗,往試管口的棉花滴10滴濃氨水,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答案】(1)氨分子(2)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進行對照(4)濾紙條從試管口向試管底部逐漸變紅【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分析;(2)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3)根據實驗的目的分析;(4)根據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分析。【解答】 (1)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2)將甲、乙兩組裝置分別放置一段時間,發現甲裝置中的B杯液體變成紅色,乙裝置沒有變化,原因是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反思交流】這個實驗中采用了甲、乙兩組裝置,目的是進行對照;(4)【改進創新】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故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濾紙條從試管口向試管底部的無色酚酞溶液依次變為紅色。30.(2025七下·杭州期中)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帶正電)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α粒子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要解釋本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下列知識: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②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③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④一個α粒子的質量比一個電子的質量大得多。需要用到的是 。(2)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就 ?。ㄌ睢皶被颉安粫保┌l生大角度散射。(3)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____。A. B.C. D.(4)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答案】(1)①③④(2)不會(3)D(4)質子【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的現象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2)(3)運動軌跡發生改變的α粒子的數量取決于原子核的質量和體積分布,即α粒子受到的排斥力越大,作用范圍越廣,則發生偏轉的α粒子的數量越多;(4)α粒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氮原子帶7個單位的正電荷,氧元素帶8個單位的正電荷,據此推斷打出的粒子種類即可。【解答】 (1)一個α粒子的質量比一個電子的質量大得多,所以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絕大多數α粒子(帶正電)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內部有較大的空間,原子核的體積很??;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說明原子內部有一個帶正電的微粒且體積很小,它們之間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使α粒子發生偏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說明原子內部帶正電的微粒不僅體積小而且質量相對很大;由以上說明可知需要用到的知識是①③④;(2)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受到的周圍正電荷的斥力可以相互抵消,α粒子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3)根據實驗現象知:大多數α粒子方向不變,少數發生較大偏轉,極少數出現非常大的偏轉,故選D。(4)盧瑟福從氮原子中打出了1個微粒,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說明原子核內的質子數變成了8個,所以打出了一個質子。四、綜合題(35分)31.(2025七下·杭州期中)用和分別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圖所示是氮氣與氧氣在放電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 ?。ó媹D)。(2)結合該圖,從微觀角度解釋由A到C變化的實質是 。(3)下列物質中,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____。(可多選)A.甲烷 B.金剛石 C.水銀 D.氮氣【答案】(1)(2)在放電條件下,氧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氮分子破歷程氮原子,每1個氮原子和1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一氧化氮分子(3)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反應的實質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2)根據微粒的變化解釋由A到C變化的實質。(3)根據常見物質的構成分析。【解答】 (1)由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反應的實質可知,在B圖中應補充一個氮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如圖:。(2)由微粒的變化可知,由A到C變化的實質是:在放電條件下,氧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氮分子破歷程氮原子,每1個氮原子和1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一氧化氮分子。(3)由常見物質的構成可知,甲烷、氮氣是由分子構成的,金剛石和水銀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故選BC。32.(2025七下·杭州期中)美國某公司科學家提出采用克隆技術復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圖所示。(1)據圖可知,克隆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結構是 。(3)復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以下觀點為支持的是____。(可多選)A.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B.猛犸象可能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C.滅絕的猛犸象不適應現在的地球環境D.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解決一些問題【答案】(1)無性(2)細胞核(3)A;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解答】(1)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因此克隆屬于無性生殖;(2)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因此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3)復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在現生的瀕危物種上,個體數量稀少的種群可以借鑒,因此復活猛犸象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猛犸象血紅蛋白具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使得這種動物即使處于極低的溫度下,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約,因此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故選:AD。33.(2025七下·杭州期中)我們吃玉米時經常會碰到同一個玉米棒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盎ǚ壑备小敝傅氖牵簜鞣垡院螅ǚ劭梢灾苯佑绊懹衩椎呐呷?,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ㄟx填“昆蟲”或“風力”)傳粉。(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ㄟx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诟猩珴梢恢拢埬闾岢鲆粭l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答案】(1)風力(2)③(3)將白粒玉米和黃粒玉米分開種植,防止異株傳粉【知識點】花的結構;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 圖中①④表示自花傳粉、②③表示異花傳粉。【解答】 (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花粉多而輕,容易被風吹散,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風力傳粉。(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這是由于異花傳粉造成的,②③表示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屬于異花傳粉,因此,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③傳粉情況。(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可以將白粒玉米和黃粒玉米分開種植,防止異株傳粉。34.(2025七下·杭州期中)相對原子質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實際質量與基準相比后得出的比值?;鶞实拇_定歷經幾代科學家的研究,下列是其歷程的部分資料:(1)若氫原子質量為a,氧原子質量為b,以道爾頓的原子量基準,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結合資料三,請推測斯達的原子量基準后來被取代的原因是 。(3)現代科學將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與一個C-12原子質量的做比較,即可得到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下列利用的科學方法相似的是 。(可多選)A用溫度計液柱高度變化反映物體溫度變化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總體積減小,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C研究木星體積時,若地球體積被定為1,則木星體積為1321D研究植物生長與光照的關系時,控制水分、溫度等條件不變【答案】(1)(2)氧有三種同位素,斯達所制定的基準沒有指定是氧的哪一種同位素(3)C【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相對原子質量35.(2025七下·杭州期中)已知某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2O3,其中R的質量分數為70%。(1)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求32g該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56(2)解:32克該氧化物中含有R元素的質量為。【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2O3,其中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和個數的乘積之和”列式計算即可;(2)氧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氧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1)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2O3,其中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70%=30%,則該氧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3÷30%=160,即160=2x+16×3;解得:x=56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6。36.(2025七下·杭州期中)蘋果中富含蘋果酸,具有增強消化,降低有害膽固醇等作用,蘋果酸的分子式為C4H6O5,請計算:(1)蘋果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蘋果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 ?。ㄗ詈喺麛当龋?br/>(3)求蘋果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答案】(1)134(2)24:3:40(3)解:蘋果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答:蘋果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8%。【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根據化學式 C4H6O5 可知,蘋果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4+1×6+16×5=134。(2)根據化學式 C4H6O5 可知,蘋果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2×4):(1×6):(16×5)=24:3:40。1 / 1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調查 科學試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5七下·杭州期中)符號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屬于符號的是( )A.學校標志 B.水分子C.地球儀 D.新冠病毒2.(2025七下·杭州期中)石榴的花屬于器官,下列與之屬于同一個結構層次的是( )A.鯽魚的心臟 B.人的口腔上皮細胞C.番茄植株 D.蓮藕中的“絲”3.(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胎兒形成過程,對該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br/>A.精子和卵細胞在子宮相遇結合成受精卵B.①不但可以產生精子還能分泌雄性激素C.男性有睪丸和女性有卵巢屬于第二性征D.④過程全部在胎盤中完成4.(2025七下·杭州期中)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其在幼體階段時,體長特別大,甚至可超過25cm(如圖),而成年后的蛙卻逐漸變得越來越小,這也是不合理蛙名稱的由來。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不合理蛙為卵生動物,體內受精B.不合理蛙在成長的過程中不遵循兩棲動物發育的過程C.不合理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D.蝗蟲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發育過程中會經歷蛹期5.(2025七下·杭州期中)花生又名長生果,如圖是花生果實及內部種子的圖片,下面說法中符合果實發育特點的是( ?。?br/>A.一個子房內只有一個胚珠 B.子房中的受精卵發育成種子C.子房是由果皮和種子構成的 D.果實是由子房發育過來的6.(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7.(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①和②兩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B.③和④均屬于離子結構示意圖C.粒子②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D.①②③④共表示四種元素的粒子8.(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圖是常見的四種微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花生保存不當常會發霉長“毛”,這是由②引起的B.③是多細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C.④是單細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釀酒和發酵面包D.①與⑤都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都有成形細胞核9.(2025七下·杭州期中)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銣原子鐘。如圖是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銣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銣原子的質量是85.47C.銣元素的元素符號為Rb D.銣原子核內有37個中子10.(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數軸中描述的信息正確的是( ?。?br/>A.氮的化合價B.相對分子質量C. 地殼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D.鐵的質量分數11.(2025七下·杭州期中)據英國《自然》雜志宣布:科學家初次在太空中檢測到了氦合氫離子——被猜測為宇宙中構成的第一個分子離子。關于1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有1個原子核 B.共有2個質子 C.共有4個電子 D.相對質量為512.(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關于頂芽和側芽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一般來說頂芽是葉芽,側芽是花芽B.頂芽生長旺盛時,會抑制側芽的發育C.頂芽是指著生在植物莖主干上,著生在側枝上的芽都是側芽D.種植番茄時,為了增加產量,農民們往往會去掉植株上的側芽13.(2025七下·杭州期中)在化學王國里,數字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2”的說法正確的是( ?。?br/>①2H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0H-⑦H2OA.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⑤⑥ 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①②14.(2025七下·杭州期中)兩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那么,這兩種微粒一定( )A.屬于同一種元素 B.互為同位素原子C.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D.具有相同的電子數15.(2025七下·杭州期中)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1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某原子的質量為2.325×10-26kg,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r/>A.1 B.12 C.14 D.16二、填空題(共36分)16.(2025七下·杭州期中)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如圖),所盛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ň钭帜福?。17.(2025七下·杭州期中)“立夏飯”(如圖甲)是寧波百姓在立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有:糯米、土豆、菜豆、玉米等。其中糯米來自糯稻的種子(如圖乙),寧波地區糯稻一般一年種植一季,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糯稻成熟收獲時宜干燥。從糯稻幼苗到成熟一般為4個月左右,比普通水稻生長期略長。(1)糯稻的繁殖方式屬于 。(2)如圖丙為寧波地區年降水和氣溫變化曲線圖。根據糯稻的習性,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請簡述理由 。(3)圖丁是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 ?。ㄌ钚蛱枺榕叩陌l育提供營養。18.(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回答下列問題。(1)整個人體都是A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通過細胞 形成B。在此過程中,母細胞內出現的 最終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2)B通過細胞 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3)在圖示的結構層次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 ?。▽懡Y構名稱)。19.(2025七下·杭州期中)小科選取了多種生物,對這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相關知識進行探索,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若D表示受精卵,請寫出家蠶一生的發育過程: ?。ㄓ米帜负图^表示)。(2)下列關于昆蟲的發育過程說法中正確的是( )A.蜻蜓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C→DB.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C.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D.經過B期后昆蟲形態發生很大改變,主要是由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20.(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人體皮膚的結構模式圖,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1)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以下哪些組織____(填字母編號)。A.上皮組織 B.保護組織 C.營養組織D.結締組織 E.肌肉組織 F.神經組織(2)由此可以判斷皮膚屬于人體結構中的 層次。21.(2025七下·杭州期中)黑籽南瓜因種子外種皮為黑色而得名。相比其他裁培南瓜,黑籽南瓜植株的根具有更強的抗病能力。(1)有些南瓜花開花后,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2)農業上可通過嫁接將黃瓜苗作為接穗接到黑籽南瓜莖上,以達到防治黃瓜枯萎病的目的。除增強抗病能力外,請再例舉嫁接的一個優點 。22.(2025七下·杭州期中)酵母菌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現在仍被廣泛應用于發面、釀酒等。(1)如圖是酵母菌常用繁殖方式,屬于 生殖。(2)取等量面粉和溫水,揉捏成面團A和B,面團A在揉捏過程中加入了活性干酵母。一段時間后,面團 ?。ㄌ睢癆”或“B”)體積明顯變大、變軟。23.(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1)Si是一種 元素。(選填“金屬”或“非金屬”)(2)寫出表中②和③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3)He與Ne的 。(選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相似。24.(2025七下·杭州期中)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登上月球背面,成為世界首個著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此后,嫦娥四號通過“鵲橋”中繼星向世界展現了首張月背的完整風貌。其實看似荒涼的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1)科學研究發現,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一個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和Fe-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____。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B.Fe-57和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C.Fe-57和Fe-54均屬于鐵元素,所以相對原子質量相同(2)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Fe2O3、Fe3O4兩種化合物中,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三、實驗與探究題(每空2分,共44分)25.(2025七下·杭州期中)種子是種子植物的繁殖體,對物種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某??茖W興趣小組對種子進行一系列探究活動。【觀察種子的結構】(1)如圖乙是玉米種子的縱剖圖,該剖面是刀片沿著圖甲所示的 (填“”“”或“”)線剖開的;(2)在圖乙所示的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成藍色的部分是①,說明該結構的主要成分是 ;【種子萌發的探究】實驗步驟:①選取健康、飽滿的玉米種子80粒,并準備好4個帶蓋的玻璃杯、紗布等;②分別在玻璃杯上貼上標簽A、B、C、D,每個杯子中放4層紗布,在紗布上各放上20粒玉米種子;③按照下表所示進行操作;④3天后觀察種子萌發情況。組別 種子數量粒 實驗條件 胚根長度大于2毫米的種子數量/粒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A 20粒 室內,干燥 0 0 0 0 0B 20粒 室內,部分浸沒在蒸餾水中 6 9 18 20 20C 20粒 室內,完全浸沒在蒸餾水中 0 0 2 8 12D 20粒 保溫箱內,部分浸沒在蒸餾水中 0 0 0 0 0(3)A、B、C、D每個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種子的原因是什么? ??;(4)小組同學進行B組和D組實驗對比研究的方案設計時,基于的假設是 ?。?br/>【制作種子一生模型圖】……26.(2025七下·杭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水的探究。1800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利用伏打電池對水通電,發現兩極上都有氣體逸出,后人不斷研究和改進該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圖甲所示的電解水裝置來測定水的組成。實驗步驟:安裝好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往U型管中裝入適量的水。取下注射器,打開電源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將注射器活塞推到頂后,連接U形管,再次打開電源。當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線處,關閉電源。檢驗氣體。(1)問題討論:實驗開始時,先打開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再接上注射器,目的是 。(2)實驗結束時注射器II中活塞停留在 mL刻度線處。(3)圖乙是電解水的微觀過程(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____。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4)查閱資料:設置超聲波場可以提高電解效率。圖丙、圖丁分別為兩種不同條件下電極表面的氣泡直徑分布情況圖。已知氣泡覆蓋在電極表面會使電解反應界面減小,降低電解效率。請結合圖像,解釋超聲波振動能提高電解效率的原因 。27.(2025七下·杭州期中)泡菜的制作工藝是我國悠久的食文化遺產之一。制作泡菜過程中,應控制亞硝酸鹽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以免對人體產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具體做法是:稱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鹽水、鮮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濃度分別為0、0.3%、0.6%、0.9%的食醋調節料液。從泡菜制作第1天開始,每天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測定10天,結果如下。(1)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酵母菌也能進行發酵作用,乳酸菌與酵母菌結構上最大的區別在于 。(2)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 。(3)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 。28.(2025七下·杭州期中)小明班級開展了分子模型項目化評比活動。以下是分子模型評價量規:分子模型評價量規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模型大小 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 原子模型體積也越大 各原子大小相等 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的原子 模型體積越小原子樣式 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 正確且容易區分 ▲ 分子中各原子數量 之比不正確模型成本 廢物利用 材料便宜 材料昂貴(1)將評價量規表補充完整: 。(2)如圖所示,小明利用新買的橡皮泥制作成了苯分子模型,內部6個碳原子由藍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個氫原子由橙色橡皮揉捏而成。①老師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樣式”等級為“優秀”,請據此推測苯分子的化學式為 。②根據評價量規,請你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成本”等級是否為“優秀”,若“是”請給出理由;若“否”請改進: 。29.(2025七下·杭州期中)在論證分子運動實驗活動中,小金采用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查閱資料】濃氨水(氨氣的水溶液)可以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為紅色【現象分析】(1)氨氣是由 構成的;(2)將甲、乙兩組裝置分別放置一段時間,發現甲裝置中的B杯液體變成紅色,乙裝置沒有變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br/>(3)【反思交流】這個實驗中采用了甲、乙兩組裝置,目的是 ?。?br/>(4)【改進創新】小金進一步改進實驗,設計如圖丙實驗,往試管口的棉花滴10滴濃氨水,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30.(2025七下·杭州期中)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帶正電)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α粒子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要解釋本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下列知識: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②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③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④一個α粒子的質量比一個電子的質量大得多。需要用到的是 。(2)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3)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____。A. B.C. D.(4)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四、綜合題(35分)31.(2025七下·杭州期中)用和分別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圖所示是氮氣與氧氣在放電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 (畫圖)。(2)結合該圖,從微觀角度解釋由A到C變化的實質是 。(3)下列物質中,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____。(可多選)A.甲烷 B.金剛石 C.水銀 D.氮氣32.(2025七下·杭州期中)美國某公司科學家提出采用克隆技術復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圖所示。(1)據圖可知,克隆屬于 ?。ㄟx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結構是 。(3)復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以下觀點為支持的是____。(可多選)A.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B.猛犸象可能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C.滅絕的猛犸象不適應現在的地球環境D.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解決一些問題33.(2025七下·杭州期中)我們吃玉米時經常會碰到同一個玉米棒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花粉直感”指的是: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ㄟx填“昆蟲”或“風力”)傳粉。(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ㄟx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請你提出一條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34.(2025七下·杭州期中)相對原子質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實際質量與基準相比后得出的比值?;鶞实拇_定歷經幾代科學家的研究,下列是其歷程的部分資料:(1)若氫原子質量為a,氧原子質量為b,以道爾頓的原子量基準,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結合資料三,請推測斯達的原子量基準后來被取代的原因是 。(3)現代科學將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與一個C-12原子質量的做比較,即可得到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下列利用的科學方法相似的是 。(可多選)A用溫度計液柱高度變化反映物體溫度變化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總體積減小,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C研究木星體積時,若地球體積被定為1,則木星體積為1321D研究植物生長與光照的關系時,控制水分、溫度等條件不變35.(2025七下·杭州期中)已知某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2O3,其中R的質量分數為70%。(1)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求32g該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36.(2025七下·杭州期中)蘋果中富含蘋果酸,具有增強消化,降低有害膽固醇等作用,蘋果酸的分子式為C4H6O5,請計算:(1)蘋果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蘋果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 (最簡整數比)。(3)求蘋果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解析】【分析】模型是依照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來顯示復雜事物或過程的表現手段;符號是代表事物的標記。【解答】A.A表示的是某個學校,是符號,故A符合題意;B.B表示的是原子結構,是模型,故B不合題意;C.C表示的是地球儀,是模型,故C不合題意;D.D表示的是新冠病毒,是模型,故D不合題意。故選A。2.【答案】A【知識點】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 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或植物體,系統構成動物體,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層次不同,動物比植物多系統這個結構,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 A.鯽魚的心臟是由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等多種組織構成,并共同執行泵血的功能。因此,鯽魚的心臟是一個器官,與石榴的花在結構層次上是相同的,故A正確;B.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屬于細胞層次,與器官不同,故B錯誤;C.番茄植株屬于植物體,包含了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多個器官,因此在結構層次上高于器官,故C錯誤;D.蓮藕中的“絲”屬于輸導組織,不是器官,故D錯誤。故選A。3.【答案】B【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的是除了生殖器官差異外的男女差異。【解答】A、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相遇結合成受精卵,故A錯誤;B、①是睪丸,不但可以產生精子還能分泌雄性激素,故B正確;C、男性有睪丸和女性有卵巢屬于第一性征,第一性征指的是生殖器官的差異,故C錯誤;D、胚胎發育從輸卵管開始,主要在子宮內完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B。4.【答案】C【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水中或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解答】A、雌雄蛙抱對后,將精子和卵子產在水中,體外受精,A錯誤。BC、不合理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體和成體在外形上和內部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屬于變態發育,B錯誤,C正確。D、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經過蛹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D錯誤。故答案為:C。5.【答案】D【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 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根據果實和種子對應的發育關系判斷。【解答】A.子房內有幾個胚珠完成受精,發育成的果實內就有幾粒種子。圖中的花生有三顆種子,所以花生的一個子房內有三個胚珠,故A錯誤;B.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故B錯誤。C.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構成的,故C錯誤;D.受精后,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故D正確。故選D。6.【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解答】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是由于溫度過高是氣體分子間隔變大,氣體體積變大導致,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說明水分子很小,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是由于壓縮后使氣體分子的間隔變小,分子本身沒變,選項錯誤,符合題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構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 ,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7.【答案】C【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A、根據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進行判斷;B、根據在離子中,核內質子數不等于核外電子數分析判斷;C、根據粒子②最外層的電子數的特點分析;D、根據核內質子數判斷元素的種類.【解答】解:A、①的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有2個電子,具有相對穩定結構;②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的電子數是2,未達到穩定結構.故A錯誤.B、在④中核內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屬于原子.故B錯誤;C、在②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的電子數是2,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故C正確;D、由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質子數有3種,共屬于三種元素.故D錯誤.故選C.8.【答案】D【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 圖①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DNA集中的區域,是細菌;圖②直立菌絲的頂端呈球狀,是曲霉;圖③由菌蓋和菌柄構成,是蘑菇;圖④有細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菌;圖⑤是病毒。【解答】A.花生富含有機物,當溫度適宜,水分充足時,微生物就能進行生長和繁殖,使其發霉,可見花生發霉長毛,是由②霉菌等多細胞真菌引起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B.③蘑菇屬于多細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故B正確不合題意;C.④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釀酒和發酵面包,故C正確不合題意;D.①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⑤病毒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9.【答案】C【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銣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A錯誤;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而不是原子的質量是85.47,故B錯誤;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元素符號為Rb,故C正確;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7;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37;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不是質子數的兩倍,則原子核內中子數不等于37,故D錯誤。故選C。10.【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物質不帶電,單質的化合價均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零?!窘獯稹緼、NH3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氮元素化合價為-3價;N2為單質,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0;N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硝酸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設氮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為0,則有(+1)+ x+(-2)×3=0,得x=+5價,氨氣、氮氣、二氧化氮、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0、+4、+5,即氮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排列,故A正確;B、N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14=28;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32;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相對分子質量的順序為:N2<空氣<O2,故B錯誤;C、地殼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為氧、硅、鋁、鐵、鈣,故C錯誤;D、在Fe3O4、Fe2O3、FeO 三種含鐵化合物中,將化學式變形得Fe6O8、Fe6O9、Fe6O6,可見含鐵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為Fe2O3、Fe3O4、FeO,故D錯誤。故答案為:A。11.【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原子構成的知識,結合離子和原子的關系判斷即可。【解答】 A.1個HeH+中含有氦、氫2個原子核,故A錯誤;B.1個HeH+中含有2+1=3個質子,故B錯誤;C.1個HeH+中含有2+0=2個電子,故C錯誤;D.HeH+的相對質量為4+1=5,故D正確。故選D。12.【答案】B【知識點】芽的發育【解析】【分析】 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頂芽中含有分生組織,生長很快,對側芽有一定的制約關系.當頂芽生長旺盛時,側芽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這種現象叫做頂端優勢,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C.按芽的著生位置分可以分為頂芽和側芽,著生在主干和側枝頂端的芽叫頂芽,著生在主干側面和側枝側面的芽叫側芽,故AC錯誤;B.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頂芽中含有分生組織,生長很快,對側芽有一定的制約關系。當頂芽生長旺盛時,側芽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這種現象叫做頂端優勢,故B正確;D.如果摘除頂芽,側芽會很快就發育成枝條。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頂端優勢原理,對番茄等進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調整頂芽和側芽的生長發育狀況,可以提高番茄的產量,故D錯誤。故選B。13.【答案】C【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 元素符號的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可以表示原子的個數;分子的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可以表示分子的個數;分子中的數字可以表示分子中原子的個數;離子中的數字可以表示離子帶的電荷數;離子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可以表示離子的個數。【解答】 A.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⑥,⑥表示2個氫氧根離子,故A錯誤;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⑤,⑤表示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故B錯誤;C.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③中的2表示每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⑦中的2表示每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故C正確;D.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②,②中的2表示2個氨氣分子,故D錯誤。故選C。14.【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 微粒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陽離子中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陰離子中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核電荷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元素,不一定互為同位素、核外電子數不一定相等【解答】 A.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如H2O和HF,故A錯誤;B.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不一定是同位素,如OH-和F-,故B錯誤;C.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質子數一定相同,故C正確;D.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不一定相等,如NH4+和Na,故D錯誤。故選C。15.【答案】C【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 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1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某原子的質量為2.325×10-26kg,則該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C。16.【答案】A;D;BCE【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 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解答】 A.氧氣與液氧是氧氣的不同狀態,是一種物質且只含有一種元素,是單質;B.氧氣與臭氧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是混合物;C.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是混合物;D.冰與水是同種物質,且由不同元素組成,因此屬于化合物;E.過氧化氫與和水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是混合物;那么屬于單質的是A,屬于化合物的是D,屬于混合物的是BCE。17.【答案】(1)有性生殖(2)寧波地區7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3)⑥【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1)經過精子與卵細胞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2)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胚芽、④子葉、⑤果皮和種皮、⑥胚乳。【解答】 (1)糯稻的繁殖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屬于有性生殖。(2)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根據對圖乙分析可知,在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所以,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3)玉米種子的子葉1片,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里,故⑥胚乳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18.【答案】(1)分裂;染色體(2)分化(3)系統【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1)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細胞B,使細胞數目增多,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首先染色體要完成復制加倍,復制后形成形態、數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使新形成的細胞內的染色體和原來細胞內的染色體保持不變。(2)在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細胞,這一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3)動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整個人體都是A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形成B。在此過程中,母細胞內出現的染色體最終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2)B通過細胞分化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3) 在圖示的結構層次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系統。19.【答案】(1)D→A→B→C(2)B【知識點】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1) (2)昆蟲的發育過程包括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家蠶的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因此圖甲中若D表示受精卵,家蠶一生的發育過程是 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2)A.蜻蜓屬于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即D→A→C,故A錯誤;B.若用此圖表示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蝗蟲的成蟲期危害最大?;认x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即經過圖中的D受精卵,A幼蟲和C成蟲三個時期。C成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故B正確;C.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A幼蟲期,故C錯誤;D.B是蛹,蛹羽化形成成蟲,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故D錯誤。故選B。20.【答案】(1)A(2)器官【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1)皮膚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多種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2)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器官。【解答】 (1) 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故選ADEF;(2)皮膚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上皮組織,其內布滿了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血管里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神經屬于神經組織,因此皮膚屬于器官。21.【答案】(1)傳粉不足(2)保持母本(接穗)的優良性狀【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1)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2)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解答】 (1)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在南瓜開花期間,如果遭遇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導致傳粉不足,子房萎縮不能發育成果實。(2)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22.【答案】(1)無性生殖(2)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無性生殖是一類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可以分為分裂生殖(細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類等)、營養生殖(草莓匍匐莖等)。(2) 酵母在面團發酵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由于面筋網絡組織的形成,而被留在網狀組織內,使烘烤食品組織疏松多孔,體積增大。還有增加面筋擴展的作用,使發酵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能保留在面團內,提高面團的持氣能力。【解答】 (1)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的,單細胞的酵母菌還可進行出芽生殖。圖中,酵母菌在適宜環境條件長出芽體,芽體長大后會形成新個體,這種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屬于無性生殖。(2)面團A中有酵母菌,能夠把面團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一段時間后,面團A明顯變大、變軟。23.【答案】(1)非金屬(2)NaCl(3)化學性質【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周期表中,同一橫行,從左到右,原子序數逐漸增大;同一豎行,從上到下,原子序數逐漸增大,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且同一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2)化合價為+1價的鈉元素②與化合價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鈉,其化學式為NaCl;(3)He與Ne處于同一族,其化學性質相似。(1)Si表示硅元素,硅字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2)化合價為+1價的鈉元素②與化合價為-1的氯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鈉,其化學式為NaCl;(3)He與Ne處于同一族,其化學性質相似。24.【答案】(1)C(2)9:8【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題中信息解答;(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赤鐵礦石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1)A.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故A正確不合題意;B.Fe-57和Fe-54中的質子數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故B正確不合題意;C.Fe-57和Fe-54中中子數不同,所以相對原子質量不相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故填C。(2)Fe2O3、Fe3O4的1個分子中鐵原子的個數比為2:3,要使兩種物質中鐵元素質量相等,可以將兩種物質進行變形,即將鐵原子個數變為6,分別為Fe6O9;Fe6O8,即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25.【答案】(1)a(2)淀粉(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4)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由胚珠經過傳粉和受精作用后形成的,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種皮有保護種子內部結構的作用,胚乳是種子儲 存營養物質的結構。乙中各序號代表的結構名稱是:1是胚乳,2是子葉,3是胚芽,4是胚軸,5是胚根。【解答】(1)圖乙是玉米種子的縱剖面,該剖面是刀片沿著圖甲所示的a線剖開的。(2)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其儲存的營養物質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變藍色的特性,在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成藍色的部分是胚乳。因此, 在圖乙所示的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成藍色的部分是1胚乳,說明該結構的主要成分是淀粉。(3) 每組要有相同數量的多粒相同種子,只有一粒種子,會因為偶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驗結論錯誤。A、B、C、D每個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種子的原因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4)BD溫度不同,所以小組同學進行B組和D組實驗對比研究的方案設計時,基于的假設是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26.【答案】(1)將裝置內空氣排盡,防止發生爆炸(2)5(3)D(4)超聲波振動使氣泡直徑變小,氣泡覆蓋電極表面的面積相對減小,電極表面能更多地暴露出來參與電解反應,從而提高了電解效率。【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氫氣為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后,一旦受熱容易發生爆炸;(2)在電解水的過程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3)根據化學變化的本質分析解答;(4) 根據圖像可以看出,在超聲波振動的作用下,電極表面的氣泡直徑明顯減小且分布更加均勻。【解答】(1)實驗開始時,先打開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再接上注射器,其目的是將裝置內空氣排盡,防止發生爆炸;(2)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氧負氫”,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注射器Ⅰ與正極相連,收集的是氧氣,注射器Ⅱ與負極相連,收集的是氫氣,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線處,關閉電源,此時收集到的氫氣的體積為10mL,故最后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為5mL,實驗結束時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線5mL處;注射器1與正極相連,收集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可觀察到木條燃燒的更旺;(3)電解水過程為水分子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氫原子結合為1個氫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為1個氧分子,則順序是①④②③,故選D。(4) 從圖丙、圖丁可以看出,在有超聲波振動的情況下,氣泡直徑較小,氣泡覆蓋在電極表面會使電解反應界面減小,降低電解效率,而超聲波振動使氣泡直徑變小,這樣氣泡覆蓋電極表面的面積相對減小,電極表面能更多地暴露出來參與電解反應,從而提高了電解效率。27.【答案】(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減少或避免雜菌的污染(3)三組食醋濃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抑制作用均下降【知識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細菌和真菌在細胞結構上的不同解答;(2)如果混入細菌,那么會對實驗的探究產生影響;(3)根據圖像分析食醋的濃度對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即可。【解答】 (1)乳酸菌是一類屬于細菌界的微生物,而酵母菌則屬于真菌界。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細胞結構,細菌(乳酸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而真菌(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2)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或避免雜菌的污染,確保乳酸菌能在一個相對純凈的環境中發酵。(3)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醋濃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抑制作用均下降。28.【答案】(1)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但不容易區分(2)C6H6;合格【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分析】 (1)根據表中其他分子模型評價量規分析;(2)①根據老師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樣式”等級為“優秀”,則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且容易區分,由于內部6個碳原子由藍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個氫原子由黃色橡皮揉捏而成分析;②根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利用的是新買的橡皮泥,所以模型成本是材料便宜,不是廢物利用分析。【解答】 (1)根據表格中“原子樣式”的優秀和待改進的標準可知,原子樣式的“合格”標準為: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但不容易區分;(2)①老師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原子樣式”等級為“優秀”,則分子中各原子數量之比正確且容易區分,由于內部6個碳原子由藍色橡皮泥揉捏而成,外面6個氫原子由黃色橡皮揉捏而成,據此推測苯分子的化學式為C6H6;②小明的苯分子模型利用的是新買的橡皮泥,所以模型成本是材料便宜,不是廢物利用,判定小明的苯分子模型“成本”等級不是“優秀”,而是合格。29.【答案】(1)氨分子(2)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進行對照(4)濾紙條從試管口向試管底部逐漸變紅【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分析;(2)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3)根據實驗的目的分析;(4)根據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分析。【解答】 (1)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2)將甲、乙兩組裝置分別放置一段時間,發現甲裝置中的B杯液體變成紅色,乙裝置沒有變化,原因是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反思交流】這個實驗中采用了甲、乙兩組裝置,目的是進行對照;(4)【改進創新】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故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濾紙條從試管口向試管底部的無色酚酞溶液依次變為紅色。30.【答案】(1)①③④(2)不會(3)D(4)質子【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的現象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2)(3)運動軌跡發生改變的α粒子的數量取決于原子核的質量和體積分布,即α粒子受到的排斥力越大,作用范圍越廣,則發生偏轉的α粒子的數量越多;(4)α粒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氮原子帶7個單位的正電荷,氧元素帶8個單位的正電荷,據此推斷打出的粒子種類即可。【解答】 (1)一個α粒子的質量比一個電子的質量大得多,所以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絕大多數α粒子(帶正電)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內部有較大的空間,原子核的體積很??;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說明原子內部有一個帶正電的微粒且體積很小,它們之間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使α粒子發生偏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說明原子內部帶正電的微粒不僅體積小而且質量相對很大;由以上說明可知需要用到的知識是①③④;(2)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受到的周圍正電荷的斥力可以相互抵消,α粒子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3)根據實驗現象知:大多數α粒子方向不變,少數發生較大偏轉,極少數出現非常大的偏轉,故選D。(4)盧瑟福從氮原子中打出了1個微粒,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說明原子核內的質子數變成了8個,所以打出了一個質子。31.【答案】(1)(2)在放電條件下,氧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氮分子破歷程氮原子,每1個氮原子和1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一氧化氮分子(3)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反應的實質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2)根據微粒的變化解釋由A到C變化的實質。(3)根據常見物質的構成分析。【解答】 (1)由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反應的實質可知,在B圖中應補充一個氮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如圖:。(2)由微粒的變化可知,由A到C變化的實質是:在放電條件下,氧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氮分子破歷程氮原子,每1個氮原子和1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一氧化氮分子。(3)由常見物質的構成可知,甲烷、氮氣是由分子構成的,金剛石和水銀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故選BC。32.【答案】(1)無性(2)細胞核(3)A;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解答】(1)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因此克隆屬于無性生殖;(2)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因此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3)復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在現生的瀕危物種上,個體數量稀少的種群可以借鑒,因此復活猛犸象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猛犸象血紅蛋白具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使得這種動物即使處于極低的溫度下,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約,因此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故選:AD。33.【答案】(1)風力(2)③(3)將白粒玉米和黃粒玉米分開種植,防止異株傳粉【知識點】花的結構;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 圖中①④表示自花傳粉、②③表示異花傳粉。【解答】 (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花粉多而輕,容易被風吹散,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風力傳粉。(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這是由于異花傳粉造成的,②③表示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屬于異花傳粉,因此,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③傳粉情況。(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诟猩珴梢恢?,可以將白粒玉米和黃粒玉米分開種植,防止異株傳粉。34.【答案】(1)(2)氧有三種同位素,斯達所制定的基準沒有指定是氧的哪一種同位素(3)C【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相對原子質量35.【答案】(1)56(2)解:32克該氧化物中含有R元素的質量為。【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2O3,其中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和個數的乘積之和”列式計算即可;(2)氧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氧元素的質量分數。【解答】 (1)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2O3,其中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70%=30%,則該氧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3÷30%=160,即160=2x+16×3;解得:x=56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6。36.【答案】(1)134(2)24:3:40(3)解:蘋果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答:蘋果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8%。【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根據化學式 C4H6O5 可知,蘋果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4+1×6+16×5=134。(2)根據化學式 C4H6O5 可知,蘋果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2×4):(1×6):(16×5)=24:3:40。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調查 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調查 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