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中考模擬試題九年級化學(滿分100分 完卷時間 60分鐘)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Mg 24 Ca 40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銅呈紫紅色,可用作導線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C.石墨能導電,可用作潤滑劑 D.金剛石無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2.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下列做法符合這一思想的是A.燃放煙花爆竹 B.露天焚燒秸稈C.使用清潔能源 D.大量使用農藥3.在食品中添加含鐵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預防A.齲齒 B.貧血 C.佝僂病 D.甲狀腺腫大4.家用凈水器經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其凈水方法是A.過濾 B.蒸餾 C.沉降 D.吸附5.學無止境,精神永流傳。發明了將制堿、制氨結合的“聯合制堿法”的科學家是A.侯德榜 B.張青蓮 C.袁隆平 D.徐光憲6.“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下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A.稱量 B.溶解 C.過濾 D.蒸發 7輔酶Q10(化學式為C59H90O4)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下列關于輔酶Q10說法正確的是A.輔酶Q10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輔酶Q10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C. 輔酶Q10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62g D. 輔酶Q10由153個原子構成8.《本草綱目》記載:“火藥乃焰硝、硫黃、杉木炭所合……”焰硝經處理可得到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將其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最終得到較純凈的KNO3固體。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蒸發濃縮”是為了獲得較高溫度下NaCl的飽和溶液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大幅減小,所以“冷 卻結晶”時析出KNO3晶體D.“過濾”所得濾液中的溶質只含有NaCl9.化學觀念和科學思維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下列有關認識正確的是A.分類觀念:鋁合金、 鋼化塑料杯 、 玻璃鋼都屬于合成材料B.守恒思想;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有水生成,證明該物質中含有氫、氧元素C.宏微結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D.證據推理: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10.科學家以 CO2和 H2為原料,經催化可轉化為有機物,其微觀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甲物質的化學式可以寫成 C4H9B.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 試劑Ⅰ、Ⅱ的質量和性質在反應前后均不變D. 反應②屬于置換反應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個小題,共70分)11.(9分)福建茶文化歷史悠久,“化”說茶道。(1)種茶:①茶葉種植需要合適的酸堿度環境,測定土壤酸堿度可選擇 (填字母編號)。A.石蕊試紙 B.pH試紙 C.酚酞溶液 D.酸度計②種茶常施用的化肥尿素化學式為CO(NH2)2,尿素屬于 (填“氮肥”或“復合肥料”)。但長期過量施用尿素會使土壤酸化,可施加 (填物質俗稱)改善。(2)制茶:①制茶過程包括采摘、曬青、發酵、揉捻等,其中發酵過程發生了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②制茉莉花茶需要“熏花”,將茶葉與茉莉花混合,讓茶充滿花香,用微觀知識解釋該過程: 。(3)泡茶:泡茶使用的茶具,若使用的時間較長會產生較多的茶垢,常用茶垢清洗劑除去,茶垢清洗劑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4+H2O=Na2CO3+X,則X的化學式為 。12.(6分)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這次發射成功不僅意味著中國航天事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國科技實力的又一次展現。信息1:天和核心艙內氣體組成和空氣成分基本一致,發射采用液氫和液氧作為助推劑,有利于環境保護。信息2:飛船座艙通過專用風機將座艙內部的空氣引入凈化罐,利用過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凈化后的空氣再重新流回艙內。信息3:飛船使用鋰電池。能量高、循環壽命長、高倍率充電佳。回答下列問題:(1)天和核心艙內氣體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2)從環保角度考慮,液氫作燃料的優點是 。(3)寫出凈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4)鋰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A.B.鋰元素屬于金屬元素C.在化學反應中,鋰原子易失去電子,形成Li-13.(12分)物質的溶解性與化學變化密切相關。興趣小組對“CaSO4與NaOH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產生沉淀”進行探究。(1)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主要操作流程如下:①A中應稱量 g NaOH固體。②D中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 。③用已配好的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配制20g質量分數為5%或1%的NaOH溶液時,需計算所需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的質量。計算依據是:溶液稀釋前后, 不變。(2)利用配制的NaOH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操作和現象記錄如下:實驗操作 序號 NaOH溶液的 溶質質量分數 飽和CaSO4 溶液的體積 實驗現象I 1% 5 mL 無明顯現象Ⅱ 5% 5mL 少量沉淀Ⅲ 10% 5mL 較多沉淀【查閱資料】20℃時固體物質的溶解度見下表:物質 CaSO4 NaOH Ca(OH)2 Na2SO4 BaSO4溶解度/g 0.26 108 0.17 19.5 0.0002注:20℃時,溶解度在0.01g~1g之間的固體物質稱為微溶物,小于0.01g的固體物質稱為難溶物。【分析交流】①實驗Ⅱ、Ⅲ中生成的沉淀為Ca(OH)2。實驗表明,飽和CaSO4溶液與NaOH溶液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產生沉淀與 有關。【微觀解釋】飽和CaSO4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Ca(OH)2沉淀如圖所示。②圖中未發生化學變化的微粒是 (填離子符號)。③該反應的微觀實質可表示為。當向Ca(OH)2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時,也有白色沉淀產生,反應的微觀實質用同樣的方法可表示為 。【反思拓展】其他條件不變,將實驗Ⅲ中的NaOH溶液換成 溶液,也有沉淀產生。14.(11分)應用廣泛的金屬(1)國寶中的金屬國寶“鎏金鐵芯銅龍”是以鐵鑄造內芯,鐵上包銅,外層鎏金(鎏金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經過鎏金處理后,金屬表面會覆蓋一層金)。整個龍身飛揚舒展,反映了唐代高超的鑄造工藝。①國寶歷經千年,出土后表面仍金光燦燦,原因是 。②工業上以赤鐵礦(主要成分Fe2O3)為原料與一氧化碳反應煉鐵,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生活中的金屬鋁制易拉罐主要由鋁合金制成,除鋁外,還含有鋅、銅、硅等。①請用化學方法證明:罐體的金屬材料是鋁合金而不是純鋁(提供藥品:已打磨的罐體金屬片,其他儀器、藥品自選)。你的方案及預期現象是 。②合金與純金屬相比較,性質存在差異。對比分析圖1,從微觀角度解釋原因 (答一條)。③合金中元素的配比不同會導致性能有差異。根據實際需求,罐蓋硬度應大于罐體硬度。結合圖2分析,生產易拉罐時,罐蓋中銅元素的含量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罐體中銅元素的含量。(3)航天中的金屬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令世界矚目,火箭是航天飛行器的運載工具。①運載火箭外殼材料也為鋁合金。鋁合金做外殼材料,具備的優良性能是 (答一條)。②運載火箭固體推進劑的主要組分為高氯酸銨和鋁粉。其中高氯酸()是供氧劑,氯元素的化合價是 。鋁粉燃燒反應過程中能量轉化形式是 。15.(10分)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時,長頸漏斗下端應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與裝置B相比,裝置C的優點是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擇 (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裝置D收集氧氣時,氣體應從導管口 (填字母)通入。(4)將收集的氧氣倒入裝置E的燒杯中,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自下而上依次復燃,說明氧氣具有的性質是 和 。16.(12分)CO2的捕集與資源化利用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利用CaO高溫捕集CO2是目前很有前景的技術之一。(1)制備CaO。以蛋殼(主要成分為CaCO3,還有少量有機物等雜質)為原料可采用兩種方法制備CaO:方法一:將蛋殼粉碎后,800℃煅燒,得到CaO。方法二:將蛋殼粉碎后,用醋酸(CH3COOH)將蛋殼中的碳酸鈣轉化為醋酸鈣【Ca(CH3COO)2】后,800℃煅燒,得到CaO。已知:a.醋酸鈣在空氣中800℃煅燒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制得的CaO固體越疏松多孔,捕集CO2的效果越好。①方法一煅燒過程中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說明蛋殼中含有 (填字母)。A.蛋白質 B.糖類 C.油脂②含有Ca2+的鹽稱為鈣鹽。下列關于方法二中醋酸與碳酸鈣的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CaCO3和Ca(CH3COO)2均屬于鈣鹽B無色酚酞溶液遇醋酸溶液顯紅色C.醋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醋酸鈣的同時,有CO2氣體生成③研究表明:方法二制得的CaO捕集CO2的效果比方法一的更好,原因是。捕集CO2。640℃時CaO能與CO2反應生成CaCO3,固定封存CO2。28gCaO最多能捕集CO2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3)CO2的資源化利用。光照條件下,將捕集的CO2催化轉化為高價值然料的反應過程如圖所示。該轉化過程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光照時,H2在催化劑表面失去e-轉化為H+。第二步:CO2在催化劑表面獲得不同數目的e-和H+,分別轉化為甲、乙、丙等含一個碳原子的分子。①圖中產物甲的化學式為 ;②已知生成1個乙分子時有2e-參加反應,則生成一個丙分子時,需要有_____e-參加反應。17.(10分)過氧化鎂是一種鎂精細化工產品,在醫療上可用來治療消化不良、胃酸過多等疾病,在環境保護方面,過氧化鎂可用來處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過氧化鎂的性質和制備等進行了以下研究。I.過氧化鎂的性質(1)過氧化鎂是一種白色的粉末,其外觀、物理性質與氧化鎂相似,過氧化鎂在常溫下比較穩定,但是加熱時會分解生成氧化鎂和一種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過氧化鎂易溶于稀鹽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Ⅱ.過氧化鎂的制備圖1 利用堿式碳酸鎂和的過氧化氫溶液來制取過氧化鎂【資料】氧化鎂與過氧化氫反應放出大量的熱;(2)用上述堿式碳酸鎂在及下煅燒一定的時間生成氧化鎂,再用上述條件制備的氧化鎂分別與雙氧水反應生成過氧化鎂的產率如圖2和圖3;堿式碳酸鎂煅燒的溫度適宜控制在 ,煅燒時間適宜控制在 h。Ⅲ.過氧化鎂的純度檢測(3)在生產過程中,過氧化鎂中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鎂雜質(不考慮其他雜質),以下是該小組進行純度檢測的實驗裝置(圖4)和實驗步驟;步驟①: ;步驟②:裝入藥品(樣品質量為),調節刻度管使左右兩邊液面相平,刻度管讀數為;步驟③:打開分液漏斗開關,待瓶中無氣泡產生時,關閉開關;步驟④:再次調節刻度管使左右兩邊液面相平,刻度管讀數為;步驟⑤:數據處理。(4)根據上面實驗數據計算樣品中過氧化鎂的質量分數是 。 (列出計算式即可,該實驗條件下,將產生的氧氣換算成質量為0.16g)。(5)該小組同學所測得質量分數比實際結果偏大,你覺得可能的原因___(填字母)。A.生成的氧氣有少量溶于水B.未等裝置冷卻到室溫就開始讀數C.滴入的稀鹽酸占了一部分氣體的體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