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陽新縣北部聯盟2025年中考適應性考試地理試題卷一、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北京時間2024年10月30日04時27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我國載人航天用32年跨越了發達國家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讀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鄰居是( )A.火星和金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金星和水星2.關于我國積極開展太空探索的意義,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 )A.帶動高新技術發展,催生新技術 B.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中國方案C.了解宇宙奧秘,探索新的領域 D.研發高精尖端太空軍事武器2024年1月24日下午,剛從云南趕回湖北利川的胡磊就忙著趕往基地和車間,查看雪柳生產情況。進入雪柳收獲季,利川深山里,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一大批雪柳正等待裝車,運往云南,據此完成3~4題。3.湖北恩施利川地區能夠種植雪柳的主要原因是( )A.利川緯度高,氣溫較低 B.夏季高山冰雪融水量大C.有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 D.光照充足,氣候濕潤4.湖北恩施利川地區的雪柳能夠俏銷云南的主要原因是( )A.質量更優 B.產量更高C.產業基礎更好 D.物流技術進步北京時間2025年01月28日14時52分34秒在新西蘭克馬德克群島地區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新西蘭植物生長茂盛,植被覆蓋率約80%,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下圖示意六大板塊分布及新西蘭位置。據此,完成5-7題。5.本次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標大致是( )A.(28°N,176°E) B.(28°S,176°W) C.(28°N,176°W) D.(28°S,176°E)6.新西蘭位于( )A.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B.太平洋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C.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的交界處 D.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7.新西蘭植被覆蓋率高,主要原因是( )A.深受海洋影響,氣候溫和,降水豐沛B.是個島國,便于引進優質草種、樹種C.火山灰形成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的生長D.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禁止砍伐一切林木讀“人類擁有自然資源變化圖”和“2025—2055年世界人口規模預測圖”。據此,完成8-10題。 8.世界人口規模的人數預測變化和增幅預測變化特點是( )A.人口總量不斷增加,增幅不斷減小 B.人口總量不斷增加,增幅不斷增加C.人口總量逐漸減少,增幅不斷增加 D.人口總量逐漸減少,增幅不斷減小9.缺乏自然資源的人口占比不斷增大,以下緩解人口與自然資源矛盾的措施中錯誤的是( )A.保護自然資源 B.資源循環利用 C.鼓勵生育 D.開發新能源10.人口的快速增長,除了會導致自然資源不足外,還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A.環境惡化、生態失衡 B.青壯年減少、勞動力不足C.人口老齡化、養老制度落后 D.技術的快速進步二、非選擇題(3小題,共30分)11.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如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量得甲、乙兩村的圖上直線距離是2厘米,則兩地的實地直線距離約是 千米。(1分)(2)據圖可判斷甲、乙、丙三個村莊中,海拔最低的是 村莊;圖中山峰B位于乙村 的方向。(2分)(3)甲村所在的地形類型為 。D、C兩處地形部位分別是 、 。戶外運動逐漸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選擇,圖中ABCD三處適合進行攀巖活動的是 處。(4分)(4)FG處河流的流向是 。(1分)(5)FG與HI兩河段中,水流較為湍急的是 河段,判斷依據是 。(2分)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五常香米聞名全國黑龍江五常稻花香米以其營養豐富、口感柔軟、烹飪時會散發出特殊的香氣而聞名全國。〖融情境,悟環境〗(1)五常市屬于 緯度,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7月的最高溫度為35.6℃,1月的最低溫度為-45.4℃,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 。(2)五常市土壤 ,黑土層的平均厚度高達200厘米,土壤中有機物含量超過10%,堪稱“膏腴”之地。〖融情境,探原因〗這是著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關于五常大米的描述。五常大米綠色、質量好,價格節節攀升,最貴的已在市場上賣到199元/斤。(3)促使黑龍江五常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社會經濟因素。(2分)〖明區域,拓思維〗東北地區出產的大米,因口感好、污染少而廣受歡迎,但是產量并不高。(4)說出其發展農業生產的不利自然條件。(2分)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和南美洲巴西的經濟都處于發展階段,在人文、自然條件和資源方面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在發展中可以相互借鑒。【探究主題】非洲鼓與桑巴舞的狂歡材料一:2022年臨沂奧德集團在安哥拉建設的工業園開始投入使用,該工業園在產業定位上,主要發展陶瓷、板材、玻璃、造紙、電纜等建材以及汽車組裝與銷售、物流等行業,產品銷售服務輻射安哥拉周邊國家。材料二:2022年2月,中遠海運“巴西—黃島—臨沂”進口聯運木材專列順利首發。巴西利用豐富的資源,逐漸發展為工農業大國。材料三:微哈拉以南的非洲,巴西的資源分布圖,非洲與巴西氣候分布圖。 【探究自然】(1)赤道附近的甲、乙兩條河流,水量居世界前兩位,試從氣候方面分析原因: 。甲河流域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2分)(2)問為經濟發展中地區,兩地自然資源都很豐富。巴西境內分布著全球約60%的熱帶雨林,被稱為“ ”,它能產生哪些環境效益 。(4分)【探究人文】(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模式為“ ”,改變這種經濟模式的措施 。(4分)參考答案【答案】1.A 2.D【答案】3.D 4.D【答案】5.B 6.D 7.A【答案】8.A 9.C 10.A11.【答案】(1)1(2) 甲 東南(3) 平原 陡崖 山脊 D(4)自西北流向東南(5) HI HI段等高線更加密集,坡度更陡,河流更加湍急12.【答案】(1) 中 大(2)肥沃(3)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市場需求大。(4)緯度高,氣溫低;熱量不足;季風不穩定,夏季多洪澇災害;冬季多低溫凍害。13.【答案】(1)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1分) 氣候過于濕熱,不適合人類居?。?分)(2)地球之肺或者世界動植物王國(2分) 調節全球氣候;提供新鮮氧氣;凈化空氣;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源地球之肺(任答一點得2分)(3)單一商品經濟(2分) 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農業等(合理即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