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作答無效。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按照“注意事項”的規定答題。4.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非選擇題時,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5.考試結束時,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l-35.5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谷豐登”不僅代表農業生產的一種結果,更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五谷”分別指稻、黍、稷、麥、菽這五種糧食,小麥中含量最高的營養物質是A. 蛋白質 B. 糖類 C. 無機鹽 D. 維生素2. 在“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影響”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興趣小組同學做了系列實驗,下列相關實驗操作不規范的是A. 取樣 B. 溶解 C. 傾倒出上層清液 D. 測定3.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制的“冰刻機”為國產芯片的發展帶來希望。冰刻機中的水蒸氣在凝結成無定形“冰膜”。有關“冰膜”說法錯誤的是A. 它的分子在不斷運動 B. 它的分子之間有間隔 C. 它的化學性質與水不同 D. 它是純凈物4. 探究燃燒的條件。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著火點:白磷,紅磷)。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①②探究燃燒溫度需達到著火點B. ②③探究燃燒需要接觸空氣C. 加導管往③通入,白磷能燃燒D. 小氣球可以防止生成的污染空氣5. 下列有關科學家與其貢獻對應錯誤的是A. 張青蓮—為相對原子質量測定作出卓越貢獻B. 徐壽—與人合譯《化學鑒原》并制定了元素中文名稱的命名規則C. 閔恩澤—研發了多種用于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D. 侯德榜—用“聯合制堿法”制得純堿碳酸氫鈉6. 在唐朝時,人們在造紙過程中加“礬”作為沉淀劑,以改善紙張質量。這種“礬”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鋁,硫酸鋁Al2(SO4)3所屬的物質類別是A. 氧化物 B. 酸 C. 堿 D. 鹽7. “人造樹葉”是一利新型材料。光照時,H2O和CO2在“人造樹葉”的催化下反應,其微觀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有發生改變B. 反應前后“人造樹葉”的化學性質和質量不變C. 該反應既能緩解全球變暖,又能產生燃料D. 參加反應的H2O和CO2的分子個數比為3:18. 如圖所示,將纏有鐵絲絨的粗鋼絲插入U型管的右端,往管中注入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硫酸銅溶液(呈酸性),液面距管口有2~3cm。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的現象是A. 鐵絲絨表面覆蓋一層白色固體B. U型管右端產生無色無味氣體C. U型管兩邊的液面出現左低右高D. U型管中溶液顏色由藍色變無色9.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CO和CH4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B 鑒別稀H2SO4、Ca(OH)2溶液,NaNO3溶液 取樣;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C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D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A. A B. B C. C D. D10. 興趣小組利用圖甲裝置,向盛有相同質量的鐵片和鋁片(鋁片未經打磨)的錐形瓶中,同時加入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后,發現錐形瓶外壁變熱,錐形瓶內壓強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圖甲中,鐵片和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溶液變黃B. 曲線a表示的是鋁片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的壓強變化C. 曲線b在0~100s內壓強幾乎不變,說明該金屬的活動性極弱D. 曲線a和b最后壓強略降低的原因是反應結束后錐形瓶內溫度下降二、非選擇題(本題共8個小題,共40分)11. 中國很多典籍中記載了金屬的化學知識。(1)《周禮·考工記》中記載青銅經鍛打、碾壓可做成不同厚度的青銅片,說明青銅具有良好的______。(2)《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古法煉鐵”如圖1和“炒鋼法”如圖2。①古法煉鐵與高爐煉鐵的原理相同。圖1中用風箱不斷鼓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寫一點)。②圖2為“炒鋼法”,即不斷翻炒液態生鐵,是為了降低生鐵的______,得到性能優質的鋼。與純鐵相比鋼的性能更優良,如:鋼的熔點更______(填“高”或“低”)。12. 稀土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有“工業的維生素”的美譽。(1)稀土元素是儲量較少的鈧、錸等一類金屬的統稱;這些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______。(2)國際著名的中國化學家______(選填“徐光憲”或“范旭東”)和他的團隊提出稀土分離技術,使我國能夠自主分離稀土產品,打破了發達國家在國際稀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3)稀土元素錸與“太空金屬”鈦制成的鈦錸合金,具有耐腐蝕、硬度大等優良的性能,可用來制造核潛艇。如圖是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據此分析:錸屬于______元素(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其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13. 某同學用碳酸鈉、水和紫羅蘭花(變色規律與紫色石蕊溶液類似)進行了如圖1所示實驗,并連續觀察幾天。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1)碳酸鈉溶液呈______(選填“酸”或“堿”)性,圖中的紫羅蘭花幾天后變為______色。(2)在0~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為______。(3)2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是______,放置至室溫后,III中______(填“有”或“沒有”)晶體析出。14. 光催化固氮是一種簡單、靈活的合成氨技術,該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中,______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個數比為______。(3)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4)該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______(選填字母)。A. 催化劑的質量 B. 單個原子的質量 C. 氮氣的質量 D. 物質的總質量(5)反應生成的丙和丁的質量比為______。15. 目前我國平均每年產生4億部以上廢舊手機,廢舊手機回收處理作為“朝陽產業”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從廢舊手機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銀和銅;其操作流程如圖所示。(1)廢舊部件經過預處理粉碎后得到粗產品,其目的是______。(2)步驟①實驗流程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3)步驟①②③操作的名稱是______,步驟②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4)步驟③中,為了回收金屬銅,金屬M可選擇______(填字母)。A. 鋁 B. 銀 C. 鐵16. 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請根據如圖回答問題:(1)如圖1實驗一是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氫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用此原理制取的氫氣中含有水蒸氣,若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氫氣,則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是a連接______(填“b”或“c”)。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其優點是______。(2)如圖2實驗二向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后,觀察到U形管中的液面a______(選填“高于”或“低于”)b。一段時間后(裝置內溫度未恢復至室溫)可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因是______。17. 南方地區采用了“漁光互補”發展模式,化學實踐小組的同學們對漁光互補的工作模式、魚塘水的成分、光伏發電成果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任務一:了解漁光互補模式【信息檢索】同學們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到“漁光互補”是在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發電,下方的水域則用于水產養殖,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發展模式。【分析交流】(1)光伏發電過程中能量轉化形式是光能轉化為______。任務二:檢測分析魚塘水質【檢測水質】同學們用pH試紙對魚塘水的酸堿度進行了檢測。【小組討論】(2)同學們繼續測定了不同時間段內魚塘水的pH,并根據測定結果繪制了相應圖像。同學們分析,魚塘水中溶有魚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所以pH應該減小,但從清晨到中午,魚塘水的pH卻逐漸增大,其原因可能與水中藻類的______作用有關。任務三:探究魚塘水的成分教師指導】老師告訴同學們:①魚塘底部塘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易使水質酸性增強;②本地區水質偏硬,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③MgCO3微溶于水,CaCO3難溶于水;④該魚塘養殖魚蝦,需定期投入CaCl2為魚蝦補充鈣質。【猜想假設】同學們猜想:該魚塘水呈酸性,且含有CaCl2。【進行實驗】(3)填表: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取少量魚塘水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魚塘水呈酸性②另取少量魚塘水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______溶液。 先產生氣泡,一段時間后產生白色沉淀。 且含有CaCl2【反思評價】(4)步驟②中產生白色沉淀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5)有同學對步驟②結論提出了質疑,理由是______,同學們改進方案后重新進行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任務四:項目研究應用成果【成果分享】(6)同學們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到“漁光互補”是一項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效生產模式,他們設計了板報進行宣傳,請你與他們共同完成板報內容生態效益______。漁光互補生態富民1+1>2! ★經濟效益:增加了水產品、電力和旅游收入 ★生態效益:______18. 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鈣固體,對其是否變質產生興趣(若變質,雜質只有一種),進行了相關實驗并繪制圖象如圖:根據實驗過程和圖象提供的信息,請回答:(1)b點溶液中的溶質成分為___________。(寫化學式)(2)計算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作答無效。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按照“注意事項”的規定答題。4.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非選擇題時,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5.考試結束時,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l-35.5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8個小題,共40分)【11題答案】【答案】(1)延展性 (2) ①. 提供充足的氧氣,促進木炭燃燒 ②. 碳元素的含量 ③. 低【12題答案】【答案】(1)原子中質子數不同##原子中核電荷數不同(2)徐光憲 (3) ①. 金屬 ②. 186.2【13題答案】【答案】(1) ①. 堿 ②. 藍(2)隨溫度升高而增大(3) ①. 21.8g ②. 有【14題答案】【答案】(1)丙 (2)1:2(3)置換反應 (4)ABD(5)24:17【15題答案】【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使粗產品中的鎂、鋁完全反應(3) ①. 過濾 ②. Cu+2AgNO3=Cu(NO3)2+2Ag (4)AC【16題答案】【答案】(1) ①. ②. b ③. 燃燒產物只有水,無污染,且燃燒值大(合理即可)(2) ①. 低于 ②. 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解度減小,氫氧化鈣結晶析出【17題答案】【答案】(1)電能 (2)光合(3) ①. 紫色石蕊試液 ②. Na2CO3##碳酸鈉(4)Na2CO3+CaCl2=CaCO3↓+2NaCl(5)本地區水質偏硬,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其中鈣、鎂離子均會和碳酸鈉中的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和微溶于水的碳酸鎂(6)改善水質,減小污染【18題答案】【答案】(1)CaCl2、HCl(2)由圖可知,與碳酸鈣反應稀鹽酸的質量為150g-100g=50g,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設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x,則:x=7.3%答: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7.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