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芮城中學高一年級6月月考化 學 試 題2025.6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一、單選題1.中華優秀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溪公園亦蘭亭“石溪曲水蘭亭意,寂寂千年寂寂名”,“曲水”暗含美酒,酒由淀粉水解而成B.釀酒工藝中加入的“酒曲”與面包工藝中加入的“發酵粉”的作用相同C.戰國水晶杯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D.國畫《富春山居圖 》用的宣紙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2.下列物質中,不能通過乙烯的加成反應一步制得的是A. B. C. D.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0 mL 18 mol/L濃硫酸與足量Cu粉加熱反應,產生分子數為B.羥基含有的電子數目為C.一定條件下,1 mol 與足量反應,產的分子數為D.質量分數為的乙醇溶液中,含鍵的數目為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熱分解法常用于冶煉銅、汞、銀②紫色石蕊試液可鑒別乙醇、乙酸和苯③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為發生了加成反應④可用灼燒鑒別蠶絲與人造絲⑤糖類、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生水解反應⑥煤的氣化和液化均為化學變化⑦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甲醛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蛋白質均發生了變性⑧焦爐氣和液化石油氣都是由烴組成的混合物A.2個 B.3個 C.4個 D.5個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A B實驗操作實驗目的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從中分離出選項 C D實驗操作實驗目的 從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乙酸乙酯 從石油中分離出汽油6.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方案設計 現象和結論A 驗證:Fe3+>SO2 將SO2通入FeCl3溶液后滴加KSCN溶液 無明顯現象B 比較B和C的非金屬性強弱 用pH計測定相同濃度的H3BO3、H2CO3溶液的pH H2CO3溶液的pH更小,說明C的非金屬性更強C 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離子 向該溶液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振蕩,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 溶液變為血紅色,則該溶液中含有Fe2+離子D 判斷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在試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mol·L-1H2SO4溶液,加熱,冷卻后,取少量水解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碘酒 溶液顯藍色,則說明淀粉未水解7.正確掌握化學用語和化學基本概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有關表述中正確的一組是A. 與 互為同分異構體B.用二氧化碳合成高級脂肪酸,實現了無機小分子向有機高分子的轉變C.16O與18O互為同位素;、、、互為同素異形體D.電解海水制氫工藝中關鍵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化學性質穩定且耐腐蝕8.某醇在銅做催化劑作用下和氧氣反應生成的產物為,則該醇為A. B.C. D.9.有機物肉桂酸有較多的用途,如用于食品添加劑、醫藥工業、制取香精香料等。肉桂酸(M)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 ,另一有機物(N)的結構簡式為HO-CH2CH=CHCH2-COOH,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M的分子式為C9H10O2B.N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分子內酯化反應且生成五元環狀的酯C.M、N各取1mol與足量Na反應時消耗等量的NaD.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0.關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恒壓容器中發生反應,若平衡后在容器中充入He,則正、逆反應的速率均不變B.當一定量的鋅粉和過量的2 mol·L-1鹽酸反應時,為了減慢反應速率,又不影響產生的總量,可向反應器中加入一些水、溶液或溶液C.探究溫度對硫代硫酸鈉與硫酸反應速率的影響時,應先將兩種溶液水浴加熱至設定溫度,再進行混合并計時D.對于任何化學反應來說,都必須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量來表示化學反應速率11.一定質量的甲烷在不足量氧氣中燃燒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氣共49.6g,將該混合氣體緩慢通過無水CaCl2時增重25.2g,則原混合氣體中CO2的質量為A.3.3g B.6.6g C.13.2g D.8.8g12.某學習小組按如下實驗流程從海帶中提取碘單質。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I2的沸點高于CCl4根據以上流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步驟X“分液”時,應打開旋塞,先將水層放出B.加入H2SO4溶液后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I-+IO+6H+=3I2+3H2OC.方案甲采用蒸餾法時,碘蒸氣先汽化冷凝,在錐形瓶中先得到I2D.步驟Y中應加入過量的稀NaOH溶液13.廈門大學團隊開發的三元催化劑(YPtTe)實現了甲酸燃料電池中氧化反應的高效進行,該甲酸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三元催化劑顯著提高了各物質的轉化率B.放電時,向a極遷移C.a極反應式為D.標準狀況下,參與b極反應時,有被氧化14.采用為硝化劑是種新型的綠色硝化技術。F.Daniels等在起始壓強為、25℃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向V L反應器中加入了5mol的發生以下反應,經過t min后達到平衡時為a mol,為b mo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平衡時的物質的量濃度為:B. 若該密閉容器中氣體顏色保持不變,說明各反應已達平衡狀態C.達到平衡時體系的壓強為:D.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時,用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二、填空題15.某興趣小組制備一定量的乙酸乙酯。取3mL無水乙醇,2mL濃硫酸,2mL冰醋酸進行實驗,用5mL飽和碳酸鈉溶液收集產物。已知:乙酸乙酯(熔點:℃,沸點:77.2℃):Ⅰ.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 B(1)濃硫酸的作用是 。(2)長導管的作用是 。(3)制備精品(如圖)①將B中的混合液體先用________方法(填操作名稱)進行分離,得到乙酸乙酯的粗產品。然后在對乙酸乙酯粗品進行系列除雜操作后轉移到C中,利用上圖裝置進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②實驗過程中,冷卻水從________口進入(填字母)收集產品時,控制的溫度應在________℃左右。③若現有乙酸60g、乙醇92g發生酯化反應制得44g乙酸乙酯,試計算實驗中乙酸乙酯的產率為_______(產率=×100%)。。16.碘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一定溫度下在的密閉容器內發生反應:,開始時通入和一定量的,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其中的濃度變化曲線前半部分已略去。①比較正反應速率(同一物質)的大小:A點 (填“>”“<”或“=”)B點。②從反應開始至剛達到平衡,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③起始時的物質的量為 。④下列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的是 (填序號)。a.氫氣的生成速率等于碘化氫的消耗速率b.單位時間內斷裂的鍵數目與斷裂的鍵數目相等c.d.e.反應混合體系的顏色不再發生變化(2)某小組同學在室溫下進行“碘鐘實驗”:將濃度均為的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時間后溶液變為藍色。已知:“碘鐘實驗”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反應分兩步進行:第1步: 第2步:①第1步的離子方程式是 ,對于總反應,的作用是 。②為探究溶液變藍快慢的影響因素,進行實驗Ⅰ、Ⅱ(溶液濃度均為)。序號 試劑和用量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含淀粉)實驗I 5 4 8 3 0實驗Ⅱ 5 2 x y z溶液從混合時的無色變為藍色的時間:實驗Ⅰ是、實驗Ⅱ是。實驗Ⅱ中, ;對比實驗Ⅰ、Ⅱ,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17.液溴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備溴苯等。以含NaBr的廢液為原料回收溴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液溴的沸點為58.8℃。(1)“氧化1”的還原劑是 (填離子符號)。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氯的非金屬性比溴的強的原因: 。(2)“酸化”的目的是 。(3)“吸收”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蒸餾”操作中的加熱方式宜選擇 加熱。(5)除去粗溴中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標號)。A.加入NaOH溶液,過濾 B.加入NaBr溶液,蒸餾C.加入,萃取、分液 D.加入KI溶液,蒸餾(6)已知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為聚異戊二烯,結構為。在實驗室提純溴時,用鋁箔(或錫箔)包裹橡膠塞、玻璃管接口的橡膠管,這樣做的目的是18.丙烯是石油化工產業的重要產品之一,可用于合成多種高分子材料和藥物分子。以丙烯為原料合成某藥物中間體J的合成路線如下:已知:(R、R′代表烴基)(1)有機物E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2)A→B的反應類型是 ;該反應可產生一種副產物B′,B′的結構簡式為 。(3)反應B→D的化學方程式為 。(4)試劑X是 ;反應F→G的化學方程式為 。(5)A可通過以下方式制得吸水高分子P:①M的結構簡式為 。②反應N→P的化學方程式為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A B D C D C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C B C C15.(1)催化劑、吸水劑(2)導氣、冷凝、回流(3) ①分液 ②b 77.2℃ ③50%15.(1) > 0.6 de(2) H2O2+2I-+2H+=I2+2H2O 催化劑 2 其它條件不變,增大氫離子(或硫酸)濃度可以加快反應速率16.(1) 氯和溴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但是氯的原子半徑更小,得電子能力更強,故即氯的非金屬性比溴的強(2)抑制和與水的反應(3)(4)水浴(5)B(6)防止溴與橡膠接觸,溴腐蝕橡膠18.(1)羥基(2) 加成反應(3)(4) 乙醇(5) nCH2=CHCOONaFCH一CH2COON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西省芮城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6月月考化學試題.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