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非洲 Africa 12 課標要求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據非洲地理位置特點,判斷非洲所處熱量帶和降水的空間分布概況。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非洲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等地理特征。 目 錄 COTENT 一、非洲的位置和范圍 二、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四、埃及與南非 0 1 非洲地理位置與國家概況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national situation of South Asia 圖示 經緯度位置:20°W-0°-50°E,34°S-0°-37°N 海陸位置: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以紅海和蘇伊土運河緊鄰亞洲 非洲的位置、分區及主要國家 半球位置:東半球、跨南北半球 板塊位置: 地中海——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 紅海——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交通位置:扼曼德海峽和好望角兩個重要國際航運通道 ①非洲的位置 非洲的位置、分區及主要國家 Location, division and major countries of Africa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意為“陽光灼熱之地”。 陸地總面積約3 022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86億)。 赤道橫穿非洲中部,南北所跨緯度相差不大(最大緯度約為37°21′N,最南緯度約為34°51′S),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 ①非洲的位置 非洲的位置、分區及主要國家 非洲現有53個獨立的國家。在地理上,習慣把非洲按照地理方位分為北非、東非、南非、西非、中非五個部分。 北非 東非 中非 南非 西非 ②非洲的范圍和國家 簡介 人們習慣上把非洲分為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北非位于北回歸線兩側,主要是指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國家。 產值 人口 1/4 1/3 40°N 20°N 40°E 20°W 范圍 地中海 紅海 大西洋 海洋 直布羅陀海峽 交通要道 蘇伊士運河 交通要道 0 2 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Natur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Asia and India 圖示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埃塞俄比亞高原 東非高原 南非高原 乞力馬扎羅山 德拉肯斯山脈 阿特拉斯山脈 乍得盆地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東非高原 埃塞俄比亞高原 剛果盆地 南非高原 乞力馬扎羅山 德拉肯斯山脈 阿特拉斯山脈 乍得盆地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阿特拉斯山脈 埃塞俄比亞高原 乞力馬扎羅山 東非高原 德拉肯斯山脈 剛果盆地 南非高原 埃塞俄比亞高原 東非高原 南非高原 阿特拉斯山脈 德拉肯斯山脈 乞力馬扎羅山 剛果盆地 在地形圖上找到以下地形區 赤道 20°E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據圖描述非洲的地形地勢。 類型:以高原為主。 分布:東部為埃塞俄比亞高原(非洲屋脊)、東非高原(有非洲最高峰乞立馬扎羅山脈);南部為南非高原,西北側為阿特拉斯山脈,東南側為德拉肯斯山脈;剛果盆地(原為內陸湖泊,后來由于地殼抬升,剛果河的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位于赤道地區。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或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海岸線平直,少海灣、半島、島嶼:最大海灣幾內亞灣;最大島嶼馬達加斯加島,最大半島是索馬里半島。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積的60%以上。高大的山脈僅分布于大陸的西北和東南邊緣。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起伏和緩。 埃塞俄比亞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號稱“非洲屋脊”。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西北部除大陸邊緣的阿特拉斯山脈外,大多是海拔較低的高原和盆地。赤道橫貫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 埃塞俄比亞高原 東非高原 南非高原 剛果盆地 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位于坦桑尼亞東北部,赤道與南緯3°之間,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也是火山和雪山。山頂終年滿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現象非常嚴重。該山四周都是山林,生活著眾多哺乳動物,其中一些是瀕危物種。 乞力馬扎羅山 乞力馬扎羅山——“赤道雪峰” 南部為陰坡、迎風坡,基帶為熱帶雨林帶,隨著高度上升,氣溫逐漸降低,為熱帶草原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森林帶、高山草地帶、荒漠帶和積雪冰川。 北坡為陽坡和背風坡,氣候干燥,熱帶雨林幾乎不復存在,基帶為熱帶草原帶。 原為內陸湖,后來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形成。剛果河從高地切出一個狹窄的出口流入大西洋,因此沒有出現三角洲。 世界最大盆地 · 剛果盆地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海岸線平直,缺少海灣和島嶼,是島嶼數量最少的大洲。 最大的海灣是幾內亞灣 最大的島嶼是馬達加斯加島 最大的半島是索馬里半島 好望角地處大陸西南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的分界處。 好望角 索馬里半島 幾內亞灣 馬達加斯加島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非洲東部有世界陸地上最大的斷裂帶——東非大裂谷。 特點:火山、地震頻繁; 成因:非洲板塊內部張裂處斷裂。 東 非 大 裂 谷 地塹構造 地形條件 高原大陸,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海岸線平直,海灣、島嶼都較少 主要地形:東非 南非 埃塞俄比亞(高原) 剛果盆地 東非大裂谷 南起贊比西河口北經紅海,延伸到死海附近 乞力馬扎羅山 死火山,非洲最高峰,位于南半球的坦桑尼亞 坦噶尼喀湖 非洲最深,狹長的湖泊 維多利亞湖 非洲最大湖泊—由東非高原的凹陷盆地形成 (東非大裂谷)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東非大裂谷 南起贊比西河口,北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西亞的死海附近。 兩岸懸崖壁立,谷底湖泊連串,位于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的張裂地帶,多死火山和活火山。 斷層(地塹) 地表特征 位置 地質構造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東非大裂谷從約旦河谷伸向紅海,在埃塞俄比亞西南部附近分為東西兩支,最后在馬拉維湖以南附近消失。 東支是主裂谷帶,經過約旦地溝—紅海—阿瓦什河低谷—沙拉湖—阿巴亞湖—奧莫河低谷—圖爾卡納湖—塞倫蓋蒂高平原—東非高原。 西支經白尼羅河上游谷地—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武湖—坦噶尼喀湖。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東非大裂谷帶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湖泊群,這些湖泊猶如兩串明珠鑲嵌在東西兩條裂谷帶上。 這些湖泊是非洲大河的源頭,其中包括尼羅河、剛果河和贊比西河。裂谷沿線的諸多湖泊、沼澤、河流連成一條能夠為動物大遷徙提供持續水源的大通道。因此,東非大裂谷一線成為非洲最重要的生命走廊。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背運動 非洲大陸上形成大裂谷,東非大裂谷,裂谷積水成湖,形成斷裂構造湖,如維多利亞湖,坦葛尼喀湖,馬拉維湖 紅海海域板塊張裂,面積增加 東非大裂谷的成因 ①起伏和緩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以熱帶氣候為主 氣候帶呈南北對稱性分布 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區南北兩側: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回歸線附近: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兩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以熱帶氣候為主 氣候帶呈南北對稱性分布 撒哈拉以北:北非沿海地區,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 撒哈拉沙漠:熱帶沙漠氣候(受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炎熱少雨 撒哈拉以南:熱帶草原氣候(薩瓦納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多雨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3/4的面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候普遍炎熱,有“熱帶大陸”之稱。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沙漠,干燥氣候區面積大,又被稱為“干旱大陸”。 氣候帶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①氣溫高; ②干燥地區廣; ③氣候帶南北對稱分布。 特征: a. 赤道穿過中部,南北跨緯度相當; b. 地形比較單一,起伏和緩; c. 海岸平直,受海洋影響較小; 原因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熱帶草原氣候 ①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 海拔高,氣溫低,對流運動減弱,降水減少。 ②20°S—30°S熱帶草原氣候 冬半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降水少,形成干季 夏半年:受來自印度洋的東南信風影響,降水較多,形成濕季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熱帶雨林氣候 ①幾內亞灣北岸熱帶雨林氣候 A.緯度較低,全年氣溫較高; B.受幾內亞灣暖流影響,增溫增濕; C.處于西南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②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雨林氣候 A.緯度較低,全年氣溫較高; B.海洋來的東南信風帶來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C.馬達加斯加暖流的影響,增溫增濕。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熱帶沙漠氣候 ①撒哈拉沙漠面積廣大 A.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來自陸地的東北信風控制; B.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對西部沿海起到降溫減濕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C.北非海岸線平直,地形單一,導致氣候單一,形成大面積沙漠。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熱帶沙漠氣候 ②索馬里半島沿岸的熱帶沙漠氣候 A.夏季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南季風,西南風在索馬里沿岸為離岸風,降水少; B.夏季沿岸有索馬里寒流,有降溫減濕; C.冬季,受干燥的東北信風影響,降水少; D.緯度低,氣溫高,蒸發旺盛;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非地帶性氣候 指出圖中的非地帶性氣候,并分析成因。 甲:東非高原的赤道地區形成熱帶草原氣候而非熱帶雨林氣候是地形降升(氣溫有所降低,上升氣流減弱)的結果。 乙:馬達加斯加島東坡因處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又有馬達加斯加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為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區;而西側位于背風坡,為熱帶草原氣候。 丙: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使相應地區的熱帶沙漠氣候分布范圍擴大。 甲 乙 丙 丙 丁 戊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指出圖中的非地帶性氣候,并分析成因。 丁:索馬里半島沿岸冬季受干燥的東北風影響,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的影響,形成降水稀少的沙漠氣候。 戊:幾內亞灣受夏季西南風的影響,再加上幾內亞灣暖流的增溫增濕,降水量豐富,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但該地熱帶雨林氣候,冬季受東北信風的影響,降水相對較少,這和地帶性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是有區別的。 甲 乙 丙 丙 戊 丁 非地帶性氣候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位于非洲北部。 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世界最大沙漠 · 撒哈拉沙漠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②氣候炎熱的高原大陸 結合地形、氣候,分析非洲北部沙漠氣候面積居各大洲之首的原因? ①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干熱的下沉氣流,且非洲大陸北部面積大,受副高控制范圍更廣; ②北非與亞洲大陸緊鄰,東北信風從東部陸地吹來,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③北非海岸線平直,東側有埃塞俄比亞高原,對濕潤氣流起到阻擋作用,使廣大內陸地區受不到海洋的影響。 ④有加那利寒流經過,對西部沿海地區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尼 羅 河 剛果河 尼日爾河 贊比西河 乍得湖 馬拉維湖 坦葛尼喀湖 維多利亞湖 非洲河流: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剛果河、尼日爾河、贊比西河等 非洲湖泊:維多利亞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湖泊)、馬拉維湖、乍得湖等 ③河流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③河流 非洲的外流區約占全洲總面積的68.2%。 大西洋水系:尼羅河、剛果河、尼日爾河等。 印度洋水系:贊比西河,以及非洲東海岸和馬達加斯加島上的一些短小河流。 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約為958萬平方千米,約占全洲總面積的32%。 尼 羅 河 剛果河 尼日爾河 贊比西河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尼羅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6600km),注入地中海。主要是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 白尼羅河:發源于東非高原,經過赤道多雨區,水量豐富而又穩定。流出高原、進入盆地以后,由于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水中繁生的植物延滯水流前進,在干燥地區的陽光照射下蒸發強烈,損耗巨額水量,進入下游水量很小。白尼羅河是尼羅河枯水期的主要水量來源。 青尼羅河:尼羅河汛期水量的主要來源,沿途主要是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的雨水補給,6-10月沿途降水多,形成了尼羅河的汛期。 白尼羅河 青尼羅河 尼羅河 ③河流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1、發源于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長6671km,世界第一長河。 2、兩大重要支流: 白尼羅河——發源于東非高原,水量穩定。 青尼羅河——發源于埃塞俄比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區,降水集中在夏季,流量季節變化大。 3、水文特征:流量大(主要來源于青尼羅),流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無結冰期,汛期為6到9月。 ③河流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③河流 尼羅河發源于東非高原的赤道地區,向北流經草原、沙漠地區,注入地中海,被稱為“埃及的生命線”。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質荒漠,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區域之一。惡劣環境下,蜿蜒的尼羅河猶如一條巨大的綠色長蛇在干旱的沙漠中滑向地中海,充滿著無限的生機。尼羅河定期泛濫,不但不會淹沒兩岸的村莊,而且會給土地灌一次透水,還會帶來大量的礦物質和沉積物,形成肥沃的土壤。1960年埃及人在尼羅河干流上經歷10年修建了阿斯旺大壩,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被攔腰截斷。 問題2:從自然環境整體性角度,分析阿斯旺大壩修建后對尼羅河下游的不利影響。 ①泥沙被截留在壩區,下游灌區得不到礦物質和沉積物補充,土壤肥力下降; ②無泛濫河水沖刷,長期灌溉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導致土壤鹽堿化; ③庫區及下游水質惡化,影響居民健康; ④河口三角洲受海水侵蝕,海岸線后退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③河流 剛果河 流域面積世界第二,僅次于亞馬孫河。 水能蘊藏量居世界各大河之首。 水文特征: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向心狀水系);流量大且流量的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無結冰期;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③河流 剛果河 河口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 ① 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植被覆蓋率高,含沙量小; ② 上游流經盆地,地勢低平,大量泥沙已經在盆地地區沉積; ③ 入海口切穿高原,落差大,流速快。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比較尼羅河和剛果河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尼羅河: 流量較小,水位季節變化大,6-10月為汛期,含沙量大,無冰期,下游利于航運; (熱帶草原氣候區河流) 剛果河 流量大,水位變化小,含沙量小,無冰期,水能豐富,中游利于航運。 (熱帶雨林氣候區河流) ③河流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尼日爾河—西非的母親河 1、尼日爾河流域地勢平坦,落差小,流速慢。上、下游地段雨量豐富,支流發達,中游流經干燥地區,缺乏支流。該河在穿過臺地邊緣時,產生許多急流和瀑布,蘊藏著較豐富的水力資源。 2、結合尼日爾河流經區域特征,分析不同河段河流流量差異及原因? 上游和下游為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多,徑流量大。 中游為熱帶草原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大; 旱季降水少,蒸發強烈,下滲多,徑流量小。 ③河流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贊比西河——非洲南部大河 位于非洲南部,非洲流入印度洋的第一大河流,全長2660公里,居非洲第四位。 流量的季節變化較為明顯,大部分河段穿越高原,峽谷,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 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注入莫桑比克海峽 。 ③河流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水量季節變化大,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水文特征 在贊比亞與津巴布韋交界處形成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下游經由卡里巴峽谷,進入莫桑比克境內,最終注入印度洋。 ③河流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維多利亞湖 坦噶尼喀湖 馬拉維湖 非洲湖泊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構造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于東非大裂谷帶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馬拉維湖是非洲第三大湖泊 ③湖泊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③湖泊 非洲大多數湖泊分布在東非大裂谷兩側,多屬斷層湖,呈串珠狀分布。 維多利亞湖:非洲最大,世界第二淡水湖,位于東非高原中部,盆地凹陷成湖。 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湖泊,是板塊張裂地區斷裂下陷,積水成湖。 馬拉維湖:非洲第三大湖泊。 維多利亞湖 坦噶尼喀湖 馬拉維湖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 ④物產豐富的資源大陸 非洲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 金剛石、黃金、鐵礦、磷酸鹽等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金剛石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阿特拉斯山區是世界第三大磷酸鹽產地之一。 南非的黃金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1.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 石油:集中在北非(撒哈拉地下) (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和幾內亞灣沿岸地區。 摩洛哥——磷酸鹽(產量世界第一) 黃金、金剛石——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 幾內亞——鋁土礦(產量世界第一) 贊比亞——銅礦 ④物產豐富的資源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④物產豐富的資源大陸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植物資源:森林面積占非洲21%多,盛產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樹、烏木、樟樹、栲樹、胡桃木、黃漆木、栓皮櫟等經濟林木,其中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熱帶雨林地區的名貴樹種。 ④物產豐富的資源大陸 非洲常見重要熱帶經濟作物概況 Common important tropical economic crops in Africa OA Sisal cultivation in Tanzania. … … 坦桑尼亞劍麻種植業 OB 安哥拉咖啡種植業 Coffee planting in Angola. … … OC 科特迪瓦可可種植業 Cocoa cultivation in Cote d'Ivoire. … … OD 剛果油棕種植業 Oil palm planting in Congo. … …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經濟作物:非洲還是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可可、丁香、煙葉、甘蔗等經濟作物原產地,草原廣闊,面積占非洲27%,各洲之首。 ④物產豐富的資源大陸 可可 咖啡 丁香 油棕 劍麻 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非洲大陸在世界一向被稱為天然動物園,據統計,生活在非洲草原的動物達到200多種,僅大型哺乳動物數量就達到了700-800萬頭。 脾氣最壞的食草動物一犀牛 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動物資源:非洲以野生動物品種及數量繁多而聞名,大型有蹄類哺乳動物和淡水魚種類和數量比其他各洲都多。 ④物產豐富的資源大陸 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一非洲象 陸地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 0 3 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The human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Asia and India 黑種人的故鄉 非洲人口約12.54億(2017年),其中10.61億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這里的人口90%以上是黑色人種,因此有“黑非洲”之稱。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黑色人種的故鄉,也被考古學家認為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許多地方尚未被開墾,人們還保持著較原始的生活方式 非洲的北部以白色人種為主,主要是來自歐洲和西亞的歐洲人和阿拉伯人 非洲的東部主要是來自亞洲的移民 馬達加斯加島以黃種人為主 非洲的居民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遷移農業是一種古老的、比較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 通過砍伐、焚燒,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耕種;當這片土地土壤肥力減退,不能再生長植物時,農民就放棄它去開發另一片土地,造成嚴重生態環境問題 熱帶雨林遷移農業 非洲的農業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后 采礦業(原來密集型)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部門,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勞動密集型)為主,木材工業(熱帶雨林)有一定的基礎 非洲的工業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 北非:以石油工業為主,民族工業有一定規模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經濟結構單一 非洲的工業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 in Africa 非洲的工業 ①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大洲。雖然非洲的物產相當豐富,但出口的多半是原料和半成品等初級產品,很多國家生產幾種甚至一種產品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 ②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這些國家主要的工業部門。 ③長時間的殖民統治和戰后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使該地區許多國家表現為“單一商品經濟”,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出口。賣出初級產品,買進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非洲國家 發達國家 低價出口:礦產、木材、畜產、熱帶經濟作物 高價進口:機械、汽車等工業制成品 農業:游牧業、熱帶種植園農業 工業:采礦業 經濟特點:結構單一 初級產品出口為主 單一經濟的大陸 由于長期種族沖突、熱帶疾病叢生、工業化引發的環境破壞,從前西方殖民主義,獨立后腐敗政權,使非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僅占全世界的1% 非洲的經濟落后的原因解析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frica's economic backwardness A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 in Africa 生產落后的大陸 撒哈拉以南非洲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于人口增長的速度。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非洲的熱帶沙漠地區及熱帶草原地區干旱災害頻繁發生,災情嚴重,其中以薩赫勒地區尤為突出。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 in Africa 生產落后的大陸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思考:非洲國家要如何擺脫困境?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思考:該區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發展農業技術和農業生產,緩解糧食問題; 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積極穩妥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提高礦產品和農產品的加工能力;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生產落后的大陸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 in Africa 生產落后的大陸 一條大河與文明古國 埃及的地理位置及范圍 半球位置:埃及位于北半球、東半球。 經緯度位置:埃及主要位于熱帶,緯度范圍主要是22°N ~ 32°N,經度范圍主要是24°E ~ 35°E。 大西洋 印度洋 埃及的地理位置及范圍 {00A15C55-8517-42AA-B614-E9B94910E393}性質 地跨亞、非兩洲的國家 領土組成 非洲東北部+ 亞洲的西奈半島 東 北 紅海 地中海 紅海 地中海 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的人工運河,航道寬度窄,航道較淺。 埃及 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大部分地區為海拔100~ 700米的低矮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 平原主要有尼羅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沙漠廣布。 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 ②氣候 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為該國最主要的自然特征。 絕大部分位于北回歸線與30°N之間,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北信風帶控制,形成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的氣候,沙漠面積占全國面積96%以上。 北部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 西部沙漠 東部沙漠 錫瓦綠洲 這條河從哪兒來? 尼羅河 北回歸線 開羅 喀土穆 納賽爾水庫 尼 羅 河 白 尼 羅 河 河 羅 尼 青 30? 15? 赤道 30? 尼羅河同埃及的生產發展、文明進步息息相關。它發源于赤道南部的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長河。 目前埃及90%以上人口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區。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曾贊美道:“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北回歸線 開羅 阿斯旺 喀土穆 納賽爾水庫 尼 羅 河 白 尼 羅 河 河 羅 尼 青 30? 15? 赤道 30? 尼羅河為埃及人民提供了幾乎唯一的地表水源,人民稱之為“母親河”。尼羅河經常泛濫,人們在此修建了阿斯旺大壩。 阿斯旺大壩 阿斯旺大壩對埃及的影響 埃及水系分布圖 20世紀70年代,埃及在尼羅河上建設阿斯旺大壩。 并形成非洲最大人工湖——納賽爾水庫。 尼 羅 河 納賽爾水庫 阿斯旺大壩 紅 海 地中海 阿斯旺大壩利弊分析 有利影響 不利影響 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為工農業提供電力資源 減少旱澇災害 改善尼羅河的航運條件 發展養殖業 地下水位抬升,次生鹽漬化日趨嚴重 尼羅河的泥沙被攔,失去寶貴的肥源 尼羅河三角洲受到侵蝕,海岸線不斷向后退縮,海水倒灌。 河口營養物質減少,漁業資源衰減 石油和天然氣的儲藏帶集中在蘇伊士灣-尼羅河三角洲地中海沿岸一線,以及西奈半島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埃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羅河兩岸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平原和入海處的河口三角洲地區 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圖 埃及的人口和城市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埃及長絨棉主要分布地區并分析其有利和不利自然條件? 分布:尼羅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有利條件:土壤肥沃;夏季光熱充足;有灌溉水源;晝夜溫差大; 不利條件:水源不足 埃及的農業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旅游 僑匯 石油 運河 棉花 埃及旅游資源豐富,既有文物古跡,又有沙漠奇景。 埃及重要經濟支柱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旅游 僑匯 石油 運河 棉花 埃及重要經濟支柱 埃及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前往西亞(如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等)工作的人很多,每年有大量的僑匯收入。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旅游 僑匯 石油 運河 棉花 埃及重要經濟支柱 埃及北部有豐富的石油,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旅游 僑匯 石油 運河 棉花 埃及重要經濟支柱 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通航能力不斷增強,運河收入也逐年增加。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旅游 僑匯 石油 運河 棉花 埃及重要經濟支柱 埃及有尼羅河便利的灌溉水源,灌溉農業發達,長絨棉是埃及重要的傳統出口商品。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 尼羅河河谷種植長絨棉的優勢區位條件 尼羅河河谷及河口三角洲的種棉環境極其優越: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沿河分布、灌溉水源充足;多沙質土。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工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服務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50%。 重工業以石油化工業、機械制造業及汽車工業為主;輕工業以紡織和食品加工為主。 埃及工業與農業分布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 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埃及 熱帶沙漠氣候: 炎熱干燥,熱量足,光照強烈,且晝夜溫差大 尼羅河: 灌溉便利,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 蘇伊士運河 運河收入 豐富的石油 出口石油 文明古國 旅游業 豐富的勞動力 僑匯 棉花 小麥 水稻 椰棗 綠洲農業 灌溉農業 經濟支柱 埃及工農業分布 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 上帝的餐桌 · 桌山 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平頂山峰之一。 形成過程:海域沉積形成了石灰巖層,地殼運動使巖層抬升形成山地;外力作用侵蝕質軟的巖石,堅硬的巖層保留下來形成了桌山。 GEO?PPT 題組訓練 TRAINING 題組訓練 北京地理 讀下圖,回答1~2題。 1.喀麥隆( ) A.地處東非高原,最高峰超過4 000米 B.沿岸主要受寒流影響,多海霧 C.鐵路線貫穿南北,與山脈平行 D.禁獵區數量多,加強物種保護 題組訓練 北京地理 2.2018年9月,連接喀麥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薩的國際直連海底電纜全線貫通。該電纜由中喀兩國企業合作修建,全長約6 000千米。為保證海底電纜安全運行,需重點防范( ) A.大西洋洋中脊地震 B.印度洋海嘯 C.環太平洋火山 D.北冰洋浮冰 題組訓練 模擬試題 納特龍湖在距離坦桑尼亞阿魯沙鎮110 km的東非大裂谷谷底,是東非著名的淺水鹽湖,東南邊緣有間歇噴發的蓋拉伊火山。高鹽堿湖水是大量藻類理想的生長環境。鹽湖周邊高度鹽堿化的土壤以及湖面上揮發的有毒氣體不適合大多數生物存活,卻成為小火烈鳥的“天堂”。小火烈鳥在鹽湖中部露出水面的高地建巢,每年有幾十萬只幼鳥在這里出生。據此完成3~5題。 題組訓練 模擬試題 3.下列關于納特龍湖湖水高鹽堿度的形成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 A.湖泊相對封閉,無徑流流出 B.溫泉帶來大量的礦物質 C.附近火山噴發的大量火山熔巖 D.嗜鹽藻類分泌出大量鹽類物質 題組訓練 模擬試題 4.推測鹽湖藻類大量繁殖的時間及理由最可能是( ) A.6~10月,降水少,湖水鹽度高 B.11月~次年5月,降水多,湖水鹽度低 C.6~10月,降水少,湖水自凈能力弱 D.11月~次年5月,降水多,湖泊面積大 題組訓練 模擬試題 5.分析納特龍湖成為小火烈鳥的“天堂”的原因( ) ①鹽湖盛產藻類,食物充足 ②湖水面積大,水分熱量充足 ③強堿、有毒氣體可以消滅病毒 ④有毒湖水為其提供了安全的屏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題組訓練 模擬試題 據聯合國消息,2020年初,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的16個國家中,有8個國家受災較為嚴重,面臨糧食嚴重缺乏的威脅。下圖示意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中受災較嚴重國家分布。據此完成6~7題。 6.2020年以來,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受災較嚴重國家大多分布在( ) A.熱帶沙漠氣候區 B.熱帶草原氣候區 C.熱帶雨林氣候區 D.地中海氣候區 題組訓練 模擬試題 據聯合國消息,2020年初,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的16個國家中,有8個國家受災較為嚴重,面臨糧食嚴重缺乏的威脅。下圖示意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中受災較嚴重國家分布。據此完成6~7題。 7.該區域是非洲糧食主產區,但生產條件落后,表現在( ) A.糧食品種漸退化 B.土壤肥力低 C.水利設施欠完善 D.人均耕地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