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第二學期七年級下科學期末質量檢測卷考生須知: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試題卷共11頁,有4大題37小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題卷Ⅰ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 化學改變世界的途徑是使物質發生化學變化,下列變化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酒精揮發 酒精燃燒 B.干冰升華 海波熔化C.鋼鐵生銹 葡萄釀酒 D.葡萄榨汁 磁鐵吸引鐵粉2.杜鵑是一種只產卵不孵卵的特殊鳥類,杜鵑花(俗名映山紅)則是一種綠色開花植物。下列關于杜鵑與杜鵑花結構層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杜鵑有表皮、肌肉、結締和神經等組織B.杜鵑花有根、莖、葉等器官C.杜鵑比杜鵑花多了“系統”這一結構層次D.杜鵑和杜鵑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3.秋海棠葉片上會長出幼苗,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 )A.營養繁殖 B.出芽生殖C.植物組織培養 D.分裂生殖4.人類的生命起點是( )A.精子 B.卵細胞 C.受精卵 D.胎兒5.龍眼雞是昆蟲中的顏值擔當(如圖),其繁殖、生長發育與蝗蟲相似。下列有關龍眼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有性繁殖B.受精發育:體內受精,體外發育C.生長過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D.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6.形成土壤的正確過程是( )①形成原始土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②巖石風化;③高等植物生長;④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⑤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土壤形成;⑥低等植物著生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⑥①③⑤C.①③⑤②④⑥ D.③⑤⑥④②①7.小明用托盤天平稱一個小石塊質量時將被測物和砝碼放錯了位置,讀數為28.8g,該天平的最小砝碼為10g,則物體質量為( )A.18.8g B.27.2g C.21.2g D.11.2g8.國際千克原器作為質量計量標準,由鉑銥合金制成,百余年來因表面受到空氣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約50微克。已于2019年5月 20日正式退役,今后將使用普朗克常數作為新標準來重新定義“千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鉑銥合金制成的原因是價格昂貴B.化學變化可以使物體的質量發生變化C.測量時應選擇精確度更高的測量工具, 以提高估讀的準確度D.若使用增重后的國際千克原器作為標準, 測量值跟真實值相比將偏大9. C-14除了可以在考古中測定年代,還可以檢測幽門螺桿菌。碳-14 是碳-12 的一種同位素,下列關于同位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14 的核電荷數是6B.碳-14 和碳-12 的主要區別是中子數不同C.碳-14 和碳-1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位置D.碳-14和碳-12的化學性質不同,所以碳-14 能測年代而碳-12不能10.圖甲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農具——谷風車,常用于清除谷物中的輕質雜質,如空殼、癟粒等,其內部結構如圖乙所示。勞動人民利用谷風車把谷物中的空殼、癟粒除去后,從剩余的谷物中挑選種子育種。空殼癟粒的種子難以萌發,這是因為種子萌發需要( )A.適宜的溫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氣 D.充足的營養11.下列關于“不一定”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B.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C.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D.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不一定相同12.小科在四塊玻璃板上各滴一滴水, 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每滴水的質量要相同B.對比甲和乙,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C.對比乙和丙,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的關系D.對比甲和丁,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13.某市盛產茶葉, “雪青”“清潤茗芽”等綠茶享譽省內外。綠茶中的單寧酸具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單寧酸由碳、氫、氧三個元素組成B.單寧酸分子由76個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成C.單寧酸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38:26:23D.單寧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14.下列是三類土壤的組成成分的體積分數模型(如圖),仔細分析后回答,其中通氣透水能力最強的土壤是( )A.甲 B.乙C.丙 D.條件不足,不能確定15.如圖為果樹上的一段枝條,枝條上有甲、乙兩個大小相同的幼果,在長有乙果實的枝條上、下端,各環剝一圈,過一段時間,請分析兩個果實的生長狀況( )A.甲果實能繼續生長,乙果實不能繼續生長B.甲、乙果實都能繼續生長C.甲果實不能繼續生長,乙果實能繼續生長D.甲、乙果實都不能繼續生長16.某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進入根毛細胞后,從一個皮層細胞進入另一個皮層細胞,然后進入根的木質部導管,最后上升到植物體的各結構。該植物根的橫切結構(如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 )A.外界溶液<根毛細胞<皮層細胞=內皮層細胞B.外界溶液<根毛細胞<皮層細胞<內皮層細胞C.根毛細胞>皮層細胞>內皮層細胞>外界溶液D.根毛細胞>內皮層細胞>皮層細胞>外界溶液17.太空電解水的原理是利用電解技術將飛船廢水中的水分和氧氣分離出來,裝置如圖,供水膜能保證只有水分子通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供水膜得到的水為純凈物B.水中添加電解質能增強水的導電性C.氣體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導管a、b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1:218.借助“模型”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物質的奧秘。下列對如圖所示模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表示的兩種物質化學性質相同B.②表示的物質是化合物C.③表示的粒子不顯電性D.④表示化學反應的本質是生成新物質19.為了控制衛星內部的溫度在一定范圍內,保護衛星內部的電子設備,科學家發明了熱管,如圖為熱管傳熱原理示意圖, 在金屬外殼內襯墊一層多孔材料的吸液芯,芯中充以液體, 其中心是氣腔。衛星利用熱管,將熱量從向陽面“搬 ”到背陽面,使整體的溫度趨于平衡。下列對于熱 管原理的解釋,正確的( )A.熱端吸熱升華,冷端放熱凝華 B.熱端放熱升華,冷端吸熱凝華C.熱端吸熱汽化,冷端放熱液化 D.熱端放熱汽化,冷端吸熱液化20.下列關于“2”的含義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Zn2+中的“2+”表示鋅原子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B.Al2(SO4-2)3(中的化學式上方的“-2”表示3個硫酸根的化合價為-2價C.H2O中的“2”表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二個氫元素D.2NO中的“2”表示2個一氧化氮分子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16分)21.如圖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回答下列問題(1)整個人體都是A 細胞(受精卵)發育而成的,A細胞通過細胞形成B。在此過程中,母細胞內出現的 最終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2)B通過細胞 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3)在圖示的結構層次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 (寫結構名稱)。22.下表是小敏同學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資料,請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粒子代號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A 8 8 8B 8 8 10C 8 10 8(1)互為同位素的粒子是 。(2)粒子B的符號為 。23.美國某公司科學家提出采用克隆技術復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圖所示。(1)據圖可知,克隆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結構是 。24.有核電荷數均小于20的A、B、C、D四種元素。A和B能形成A2B(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其中A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1.1%,A元素原子內有1個質子,C原子和D+分別比A原子多11個和9個電子,試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元素的符號:A ,C 。(2)寫出B和D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寫出一種即可)。25.如圖所示是綠色開花植物——大豆的一生,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種子由胚和種皮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它由 組成(填序號)。(2)⑦中有5粒種子,說明大豆花的子房內至少有5顆 。26.電冰箱是常見的家用電器,如圖所示為電冰箱的工作原理圖,冷凝劑(沸點為)在蒸發器內汽化,蒸汽經空氣壓縮機壓縮后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進入冷凝器中液化。(1)冷凝器內的冷凝劑液化會 (選填“吸熱”或“放熱”)(2)冰箱冷凍室門上的密封條用久了易老化,氣密性降低,外部空氣進入室內,冷凍室的側壁上就形成厚厚的箱。請解釋這些霜的形成原因。 27.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據表回答問題。H HeLi C ① O Ne② ③ ④ (1)寫出④的元素符號: 。(2)根據元素排列規律,氯化鋰與氯化鈉的化學性質相似,保持氯化鋰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填化學符號)。(3)2022年,我國科研團隊開創了利用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的全新原理與技術。難以直接電解海水的原因之一,是海水中的第17號元素會優先于氧元素,在陽極被轉化為單質,則第17號元素形成的氣體單質為 (填化學式)。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8.牡丹有著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某興趣小組為了研究“影響牡丹扦插成活率的因素”,設置了四組實驗,相關條件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溫度 插穗選擇 插穗切口 .成活率1 25℃ 嫩枝 不處理 36%2 25℃ 嫩枝 涂“生根劑” 88%3 10℃ 嫩枝 12%4 25℃ 老枝 涂“生根劑” 28%(1)處理插穗:枝條下端要削成 (選填“平面”或“斜面”),這樣做的目的 是 。(2)將第2組和第3組進行對照,探究溫度對牡丹扦插成活率的影響,請將表格中的“ ”填寫完整: 。(3)根據實驗數據,請說出提高牡丹扦插成活率的方法: 。(至少寫出兩點)29.如圖甲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小金用兩個相同的燒杯(圖中用虛線形表示)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A、B兩種液體,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1)如圖甲,在組裝器材時應先調節 (填“①”或“②”)的高度,確保使用酒精燈外焰加熱。(2)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輕輕攪拌,并每隔一分鐘測量一次溫度。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 。(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分析圖像可知: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在升高相同溫度時, 吸收的熱量較多。(4)冬天,小金想自制一個暖手袋,若只能從A或B中選一種液體裝入暖手袋中作為供熱物質,則應選擇 (選填“A”或“B”)。30.每一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寶,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如圖是胎兒發育過程中一些重要階段的3D模型圖,請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1)受精作用的實質是____。A.多個精子的細胞核與一個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的過程B.一個精子的細胞核與多個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的過程C.一個精子的細胞核與一個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的過程D.一個精子的細胞質與一個卵細胞的細胞質相融合的過程(2)妊娠期間,孕婦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一般在懷孕12周進行第一次產檢,醫生會用聽診器聽取孩子心跳情況,用B超觀察孩子的四肢、五官等發育情況。請結合上述材料,解釋一般選在第12周做第一次檢查的原因 。(3)大自然對每一個生命誕生的環節都極度用心。例如在分娩前期胎兒會轉為頭朝下的姿勢,頭部早于身體先出來的現象在靈長類動物中普遍存在。這種現象有助于 。31.某科學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實驗來探究莖運輸水和無機鹽的部位。根據莖的結構,小濱和他的兩個同學提出了以下猜想:小杭: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進行的。小江: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韌皮部的篩管進行的。小濱: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 進行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她取了如圖甲所示的同種木本植物枝條3根,A組枝條不做處理;B組枝條剝去下半部樹皮,C組枝條只留下樹皮。步驟二:處理好后,將每組枝條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紅墨水的燒杯中固定(B組枝條只將剝去樹皮的部分浸入紅墨水中,C組枝條只將除去木質部和髓的樹皮浸入紅墨水中),10分鐘后取出枝條,觀察橫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將實驗現象記錄在表格中實驗組別 實驗現象A.帶葉枝條(不作處理) 木質部染紅B.剝去下半部樹皮的帶葉枝條 木質部染紅C.除了下半木質部、髓的帶葉枝條,只留下樹皮 沒有染紅(1)根據實驗步驟完成小濱的猜想。(2)該實驗選擇的木本植物枝條上帶有一定數量的葉片的目的是 ;為了使實驗現象明顯,應將植株放在 環境中進行實驗。(3)根據上述實驗現象,驗證了 的猜想。A.小杭 B.小江 C.小濱(4)小濱將A組枝條進行縱切,發現縱切面上越靠近枝條的頂端,染色變得越來越淺。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 。32.小濱同學進行“測量橙汁的密度”實驗過程如下:(1)小濱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進行調節平衡,游碼移至標尺零刻度線處,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則接下來的操作是 。(2)為了測量結果更準確,下列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用字母表示)。a.計算橙汁的密度 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橙汁的質量c.調節天平平衡 d.將燒杯中的橙汁部分倒入量筒中,讀出橙汁的體積e.燒杯中盛適量的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3)小濱用圖乙方式測量橙汁和燒杯總質量時,在讀數前小濱發現天平的使用存在錯誤,則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實際應為 g。(4)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該實驗。實驗步驟如下:a.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 mo。b.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1。c.向另一個相同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圖丙),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2。d.橙汁的密度ρ橙汁=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四、解答題(本題共5小題,33題5分,34題4分,35題3分,36題6分,37題6分,共24分)33.如圖,圖一和圖二分別是蝗蟲和家蠶的發育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螳螂的發育過程與 (填“圖一”或“圖二”)昆蟲的發育過程相似。(2)在蝗災中,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圖一的 (填字母)時期。(3)在圖二中,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 (填字母)時期。(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家蠶的發育過程來分析,詩句中“到死”兩個字的表述是否科學?為什么? 34.如圖所示是小科同學在探究物態變化時做的兩個實驗。(1)圖甲是小科在杯中放入適量溫水,然后放入一小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上有大量白霧。其中氣泡是由 形成的,白霧是由 形成的。(2)將碘錘放入熱水中,觀察到固態碘逐漸消失,變為紫色的碘蒸氣并充滿試管。小科猜想:固態碘是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因為速度太快,液態碘出現的時間太短,因而沒有觀察到。已知碘的熔點是113.5℃。請你分析小科的猜想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 。35.我們吃玉米時經常會碰到同一個玉米棒上出現不同顏色的玉米籽粒(如圖甲),有時玉米籽粒甜糯程度也不一樣。查閱資料發現這與“花粉直感”這一現象有關。“花粉直感”指的是:傳粉以后,花粉可以直接影響玉米的胚乳,使玉米籽粒具有花粉所在植株的相關色澤、品質等。請結合玉米花(圖乙)和玉米傳粉示意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1)仔細觀察圖乙的玉米花,推測玉米花主要依靠 (選填“昆蟲”或“風力”)傳粉。(2)圖甲為白粒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其上有很多黃色玉米籽粒,結出這些黃色玉米籽粒符合圖丙中的 (選填“①”“②”“③”或“④”)傳粉情況。(3)為了保證玉米的品質,使其玉米棒上的玉米籽粒口感色澤一致,請你提出一條有效可行的種植方法 。36.某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繪制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1)要完成該實驗,除圖中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2)由圖乙可知:冰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理由是 ;(3)0~2分鐘升溫比8~12分鐘快,原因 (4)實驗過程中,燒杯中氣泡出現如圖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最接近圖乙中的____。A.第4分鐘 B.第8分鐘 C.第16分鐘 D.第28分鐘37.如圖甲所示,裝有部分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的總質量為 160g。向杯子中放入一個金屬球后,水剛好將杯子裝滿,杯子、水和金屬球的總質量為228g,如圖乙所示。然后取出金屬球,向杯子中加滿水,此時杯子和水的總質量為180g,如圖丙所示。 求:(1)金屬球的體積(2)金屬球的密度(3)若該金屬球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0cm3,則制造該金屬球所用金屬的密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A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B7.【答案】D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D14.【答案】A15.【答案】A16.【答案】B17.【答案】D18.【答案】A19.【答案】C20.【答案】D21.【答案】(1)染色體(2)分化(3)系統22.【答案】(1)A、C(2)O2-23.【答案】(1)無性(2)細胞核24.【答案】(1)H;Mg(2)Na2O25.【答案】(1)①②③④(2)胚珠26.【答案】(1)放熱(2)如果冰箱密封不嚴,外界空氣進入冰箱內部,由于外界空氣溫度高于冰箱冷凍室的溫度,所以空氣中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冰箱內壁會凝華為霜。27.【答案】(1)P(2)Li+和Cl-(3)Cl228.【答案】(1)斜面;減弱蒸騰作用,增加吸水的面積,促進枝條生根,以促進枝條成活(2)涂“生根劑”(3)適當提高溫度(用生根劑處理插條)29.【答案】(1)②(2)使液體受熱均勻(3)A(4)A30.【答案】(1)C(2)孕12周胎兒已經逐漸進入到穩定階段(合理即可)(3)胎兒娩出31.【答案】木質部和韌皮部;促進蒸騰作用,增加水分的運輸;溫暖且光照充足;A;蒸騰作用導致水分向上運輸的過程中逐漸減少32.【答案】(1)將平衡螺母向左移動,使天平平衡(2)dcbea(3)58.2(4)33.【答案】圖一;d;B;不科學,因為春蠶吐絲作繭后并沒有死,而是進入了蛹期34.【答案】(1)升華;液化(2)不正確,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100℃,且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 變,碘達不到熔點,所以不會熔化35.【答案】(1)風力(2)③(3)將白粒玉米和黃粒玉米分開種植,防止異株傳粉36.【答案】(1)停表(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3)AB段物質的比熱容小于CD段物質的比熱容(4)D37.【答案】(1)向杯內加滿水時,所加水的質量:m=m總'-m總=180g-160g=20g,由可得,所加水的體積:,因金屬球浸沒在水中,所以V球=V水=20cm3。(2)金屬球的質量:m球=m總″-m總=228g-160g=68g,金屬球的密度:。(3)金屬的體積:V金屬=V球-V空心=20cm3-10cm3=10cm3;則金屬的密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