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專題考點訓練----空氣 氧氣 二氧化碳(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專題考點訓練----空氣 氧氣 二氧化碳(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化學二輪專題考點訓練----空氣 氧氣 二氧化碳
考點練習
考點1 空氣、空氣污染
1.將燃燒的蠟燭放入圖甲裝置中,一段時間后,蠟燭會慢慢熄滅。興趣小組探究其原因的過程如下(氣體的含量用體積分數表示):
(1)甲同學認為,蠟燭熄滅是裝置內的氧氣被消耗完了。他設計了圖乙的實驗裝置,待蠟燭熄滅后,用凸透鏡聚焦太陽光使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觀察到     現象,從而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重新實驗,測得蠟燭燃燒過程中燭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從0.04%上升到7.4%,氧氣含量從21%下降到13.8%。
(2)甲同學又認為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導致蠟燭熄滅。乙同學不贊同,他改變圖甲裝置中的氣體成分,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否定了甲同學的觀點。則乙同學進行的實驗是   。
實驗 氧氣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蠟燭能否燃燒
A 21% 8.4% 能
B 21% 3.4% 能
C 12.8% 3.4% 不能
(3)還有一種觀點:隨著蠟燭的燃燒,氧氣含量下降,產熱速度變慢;當產熱量小于散熱量,燭芯的溫度下降至著火點以下,蠟燭熄滅。如果該觀點正確,將圖甲裝置置于溫度更低的環境中實驗,則測得燭焰附近的氧氣含量最小值會如何變化 并解釋原因。     
2.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實驗的思維模型如下:
項目化學習小組按圖甲完成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時,發現進入集氣瓶的水量低于“1”刻度線。為提高氧氣含量測定的精準度,展開了如下研究。
【誤差分析】幾位同學對測量值偏小原因的分析如下:
甲:紅磷的量不足,未能把瓶內氧氣耗盡;
乙:將燃燒匙伸入集氣瓶瞬間,部分空氣逸出;
丙:實驗前導管中有空氣,實驗后一部分本應進入容器的水滯留在導管中;
丁:由于集氣瓶的形狀造成很難均分五等份,影響測量結果。
(1)以上原因分析中,其中一位同學的觀點被大家一致否定,你認為是哪位同學的觀點     (選填“甲”“乙”“丙”或“丁”)。
【方案改進】根據以上討論,為減少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精準度,學習小組同學設計了圖乙改進裝置。(已知:紅磷的著火點是240 ℃,無毒;白磷的著火點是40 ℃,有劇毒)
(2)比較圖甲、圖乙的實驗方案,下列關于圖乙實驗方案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著火點更低的白磷并采用加熱后的玻璃棒“內引燃”,建立封閉空間使實驗結果更精準
B.可以解決圖甲方案中一部分水滯留在導管中帶來的誤差問題
C.改用量筒內水的體積變化來確定消耗氧氣的體積,使測量結果更精準
D.徹底地解決了實驗的安全性問題,符合綠色化學理念
(3)小金同學認為,圖乙實驗裝置還需在橡皮管處補充一個止水夾,請表達你的觀點及理由                   。
【問題反思】小組同學多次實驗,測量值總是小于。經過老師指導,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可以從模型中“消耗氧氣”的方法入手給實驗做進一步改進。
【資料】暖寶寶是利用鐵粉在空氣中氧化的原理制成的。
【方案迭代】討論后,項目組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裝置,用暖寶寶粉代替紅磷,利用鐵粉在空氣中氧化的原理進行實驗。操作步驟如下:①將濾紙用水浸潤后黏附在針筒內壁;②把暖寶寶粉倒入針筒,輕輕轉動,使涂抹均勻;③涂上凡士林,將活塞插入針筒,蓋上橡皮帽,觀察并記錄活塞移動情況。
經多次實驗后,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均約占。
(4)從消耗氧氣的方法角度分析,圖丙方案比圖甲方案測定結果更精準的原因是             。
【心得交流】科學探究需要不斷根據結果反思探究過程,優化方案,實現方案的迭代更新。
3.小明認為教室內空氣中氧氣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紅磷測定教室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老師告訴他,足量的紅磷燃燒并不能耗盡空氣中的氧氣,建議用一氧化氮氣體代替紅磷進行實驗。
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進行如圖所示實驗:用注射器獲取V1毫升教室內的空氣,通過導管緩緩地全部推入量筒,與量筒內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氣體混合,待充分反應后,讀出量筒中剩余氣體體積為V3毫升。
說明:①V1、V2、V3都是在與教室氣溫、氣壓相同的狀態下測得的。
②一氧化氮難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
③同溫同壓下,在氫氧化鈉溶液參與下,4體積一氧化氮與3體積氧氣恰好完全反應,且產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小明用氣密性良好的注射器,獲取V1毫升教室內空氣的具體操作是    。
(2)實驗測得教室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用V1、V2、V3表示)
(3)小明提出,注射器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會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從而影響實驗結果。但老師指出,相比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二氧化碳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屬于“次要因素”,不是“主要因素”,可忽略不計。還有許多科學實驗中存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請再舉一例并指明次要因素。    。
4.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200 mL,氧氣傳感器測得集氣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


(1)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其目的是          。
(2)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小金提出“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200 mL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據圖乙分析,此說法    (選填“正確”或“錯誤”),說明理由:                        。
考點2 氧化與燃燒
5.家務勞動不僅能減輕父母的負擔,而且能將科學知識學以致用。
(1)洗滌鋁制容器時,不能用鋼絲球擦洗,以免破壞      導致金屬鋁繼續被空氣氧化。
(2)烹飪時如遇油鍋著火,滅火的措施是       ,以免引起火災。
6.為探究影響蠟燭燃燒時間長短的因素,小明進行如圖實驗,步驟如下:
①測量A、B、C三個燒杯的容積。
②將A燒杯倒扣在點燃的蠟燭上方,立即用橡皮泥密封住燒杯尖嘴口。
③記錄蠟燭燃燒的時間。
④換用B、C燒杯重復步驟②和③,實驗結果如表。
組別 燒杯容積 /毫升 蠟燭燃燒的時間/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時間
A 240 16 18 14 16
B 460 27 28 40
C 1 020 68 73 69 70
(1)本實驗研究的問題是蠟燭燃燒時間長短是否受      影響。
(2)本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        。
(3)小明發現B組第三次實驗時,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燒杯尖嘴口。為此,增做了第四次實驗,測得蠟燭燃燒的時間為29秒。則B組蠟燭燃燒的平均時間為    秒。
7.如圖,小舟制作了一個簡易泡沫滅火器,為增加泡沫量,添加少量不參與反應的發泡劑。
(1)使用滅火器時,只需將裝置倒置,濃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后噴出大量含有CO2的泡沫,當泡沫“黏附”在燃燒物表面后,起到隔絕    作用,即可滅火。選用CO2作為滅火氣體是因為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          。
(2)制作成本也是須考慮的重要指標。將含有10.6克溶質的飽和碳酸鈉溶液裝入吸濾瓶,理論上需要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多少克,才能恰好完全反應 (已知:Na2CO3+2HCl 2NaCl+H2O+CO2↑)
考點3 氧氣的性質與制取
8.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O2具有助燃性
B.鐵生銹屬于物理變化
C.金屬活動性Cu比Mg強
D.KClO3屬于氧化物
9.實驗室提供H2O2溶液、MnO2、KClO3和KMnO4四種藥品及下列裝置。
   
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提供的藥品,寫出一種實驗室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   ;
(2)選擇裝置B和C制取氧氣的主要步驟有:①將導氣管移出水槽;②加熱;③裝藥品;④收集;⑤熄滅酒精燈;⑥檢查裝置氣密性。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
10.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圖A和B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擇    (選填“A”或“B”)。
(3)圖C為過氧化氫分解的過程示意圖,請將生成物的微觀粒子模型補充完整。
11.實驗室用15%的H2O2溶液在MnO2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氣,實驗前需在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是不是H2O2溶液濃度會影響氧氣產生的速度 小科利用如圖裝置進行探究。
【建立假設】H2O2溶液濃度越小,產生氧氣的速度越慢。
【實驗方案】在相同條件下,分別用30毫升2%、4%和6%的H2O2溶液進行實驗,記錄收集20毫升氧氣所需的時間。
【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1 2 3
H2O2溶液的濃度 2% 4% 6%
收集20毫升氧氣所需時間/秒 t1 t2 t3
【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H2O2溶液濃度越小,產生氧氣的速度越慢。
【交流反思】
(1)上述實驗除了實驗裝置相同,還要控制    相同(填字母);
A.MnO2質量    
B.滴加H2O2溶液的速度
(2)該實驗通過分解H2O2制取氧氣,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
(3)表中t1、t2、t3的大小關系是支持上述實驗結論的,其中最大的是    。
12.市場上有一種“茶垢凈”,遇到熱水后會產生氧氣,并能深入微小的縫隙快速去除茶垢。
(1)向“茶垢凈”中倒入熱水,收集一瓶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能觀察到     。
(2)如圖是一臺簡易制氧機,A瓶中裝有“茶垢凈”、二氧化錳和水,氧氣可從B瓶蓋子上的出氣孔排出,供人呼吸。A瓶的導管伸入B瓶水中的目的是         (寫出一點)。
(3)現有一瓶“茶垢凈”,其制氧量相當于119克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量。某人吸氧時需要制氧機提供每分鐘0.5升的氧氣,請計算用這瓶“茶垢凈”制得的氧氣,最多能供他持續吸氧多長時間 (氧氣密度取1.4克/升)
考點4 二氧化碳的性質與制取
13.酸堿滅火器是利用兩種“滅火劑”混合后噴出液體來撲滅火災的一種滅火器。小金擬制作一款簡易酸堿滅火器,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一:滅火劑的選擇
可供選擇的試劑:20%的鹽酸、20%的硫酸溶液、20%的硫酸鈉溶液和飽和碳酸鈉溶液。
小金為了尋找反應最快的“滅火劑”組合,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和如表所示試劑進行實驗,裝置A和B中的注射器、橡膠塞、U形管、氣球的規格均相同,裝置A和B的氣密性良好,初始狀態均相同。

裝置 A B
注射器內試劑 10 mL_____________ 10 mL 20%的鹽酸
U形管內試劑 10 mL飽和碳 酸鈉溶液 10 mL飽和碳酸 鈉溶液
(1)裝置A中注射器盛放的試劑為       。
(2)若實驗中同時將裝置A和B的注射器內試劑全部推入U形管,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通過觀察              (填寫現象)比較兩組“滅火劑”反應的快慢。
實驗二:滅火器制作及使用
(3)小金制作了如圖乙所示滅火器,推動注射器活塞,噴嘴噴出液體將燃燒的蠟燭熄滅,蠟燭熄滅的原因是                。

14.某校研究小組同學開展“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的實驗探究。
【實驗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發生裝置】
(1)結合實驗原理,圖1中發生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取CO2氣體的是   。(填字母)
【實驗探究】
探究Ⅰ.影響因素探究
在制取CO2氣體時,為了探究影響反應快慢的因素,小組同學進行了四組實驗,如表所示:
實驗組別 甲 乙 丙 丁
大理石的質 量/g、顆粒大小 m 塊狀 m 塊狀 m 粉末狀 m 粉末狀
鹽酸的體 積/mL、濃度 V 稀鹽酸 V 濃鹽酸 V 稀鹽酸 V 濃鹽酸
(2)若探究鹽酸的濃度對上述反應的影響,可選擇實驗甲與    (選填實驗組別)進行對照。
探究Ⅱ.性質探究
做CO2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驗證實驗時,同學們將NaOH溶液加入充滿CO2氣體且質地較軟的塑料瓶中,觀察到塑料瓶變癟,由此得到CO2與 NaOH發生反應的結論。但有同學認為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還可能是CO2氣體溶于水導致氣壓減小。
為回答該同學的質疑,小科進行了如下實驗:在兩個250 mL 的燒瓶中分別充滿CO2氣體,通過注射器同時向兩個燒瓶中分別注入同體積的水和NaOH溶液,最后得到燒瓶內壓強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由此,小科得出CO2氣體溶于水會導致塑料瓶變癟,同時CO2與 NaOH也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結論。
圖2
(3)結合圖2中A、B曲線變化特點,寫出能證明CO2與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                 。
【拓展提高】
小組同學完成某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測定,其方法是將樣品與一定量的稀鹽酸反應,測定反應后生成的CO2質量,再根據CO2的質量求出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
小組同學在實驗室中組裝了相應的實驗裝置(如圖3)。小科利用該實驗裝置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①先通一段時間的空氣;
②稱量D裝置的質量為m1;
③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將稀鹽酸全部加入錐形瓶,待充分反應后,關閉活塞;
④再次通空氣一段時間;
⑤再次稱量D裝置的質量為m2。
(4)有同學指出實驗步驟③操作明顯不合理,你認為該同學的理由是    。
15.二氧化碳是一種與人類生產、生活有密切關系的氣體,對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1)二氧化碳的發現
17世紀初,海爾蒙特發現木炭燃燒后不但有灰燼,還產生了一種不可見的氣體,于是他將該氣體命名為“森林之精”。蠟燭的火焰會在該氣體中熄滅,說明了這種氣體的化學性質有                。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現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鈣質量分數為80%的石灰石多少克
(3)二氧化碳的減排和消耗
人類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兩個方向:一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請寫出一條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徑:           。
模擬練習
基礎練習
一、選擇題
1.第19屆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的外殼、握把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外殼材料主要成分 鋁合金
握把材料主要成分 加工植物原料制成的可回收生物質材料
燃料 生物質燃氣
A.外殼材料的主要成分屬于金屬單質
B.握把材料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
C.火炬燃燒,需要的助燃物是氧氣
D.火炬熄滅,溫度降低,燃料著火點降低
2.小樂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廣口瓶內壁上均勻涂抹著足量用水調和的“暖寶寶”發熱劑(主要成分為鐵粉、炭粉和食鹽等)。燒杯中盛有足量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發熱劑中的鐵粉會通過銹蝕這一劇烈的氧化反應消耗氧氣
B.只將發熱劑替換成硫粉也能完成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C.發熱劑涂抹在廣口瓶內壁上的面積越大,最終進入廣口瓶的水就越多
D.將發熱劑均勻涂抹在廣口瓶內壁上而非堆在廣口瓶底部,是為了加快鐵的銹蝕
3.圖示為有關氧氣的知識結構圖(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參加反應的氧氣足量。下列相關說法合理的是 (  )
A.用反應①制取氧氣時,MnO2是反應物
B.用②③兩種方法制取氧氣時,都不需要檢查裝置氣密性
C.反應①②③都是分解反應
D.空氣中,Fe與O2反應,會觀察到火星四射
二、非選擇題(共16分)
4.火是文明的起源,人類取火的方法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1)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因而容易點燃。
(2)1830年發明了火柴。原理是將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引燃火柴桿。推測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       ,使燃燒更劇烈。
5.在學習二氧化碳性質時,小舟進行如下探究:
   
【制取氣體】用石灰石和稀鹽酸作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收集時要得到平穩的氣流,應選擇圖甲中的    (填字母)作為發生裝置。
【探究性質】用圖乙裝置完成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后,小舟還想用該裝置來驗證氧氣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的性質。若他將氧氣倒入裝有兩支帶火星的蠟燭的燒杯中(如圖丙),預期觀察到的現象是  。
6.“冷煙花”又稱冷光煙花,燃放時,火焰(火花)噴出后,溫度迅速降低,距噴射口20 cm處,溫度降至約80 ℃,距噴射口50 cm處,溫度降至約40 ℃,所以俗稱冷光煙花。如圖所示的網紅“仙女棒”就是冷光煙花的一種,其由支撐細鐵絲和外層裹料兩部分組成,裹料成分有鎂粉、鐵粉、硝酸鉀等。
(1)“仙女棒”燃燒時會發光,寫出能產生此現象的化學方程式:        (寫一個即可)。
(2)“仙女棒”的外層裹料比較疏松,使其更易燃燒。結合你對燃燒的認識,解釋其中的道理:                  。
(3)“冷煙花”的中心溫度可達700~800 ℃,燃放煙花不當有可能引發火災,我們一定要提高防火防爆意識。如遇火災,在樓房內受困人員應彎腰或匍匐前進,原因是           。
提升練習
一、選擇題
1.下列四個圖像反映對應變化關系正確的是 (  )
  
  
二、非選擇題
2.圖甲是一款潛水艇緊急供氧設備的結構示意圖,產氧藥塊主要成分是氯酸鈉,需要鎂粉氧化放熱啟動并維持反應進行,快速產生氧氣。
(1)啟動時,鎂粉(Mg)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MgO)。其化學方程式為            。
(2)產氧藥塊反應會產生極少量有毒的氯氣,推測圖甲中試劑X應具有的性質是            。
(3)氯酸鈉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鈉和氧氣。m克氯酸鈉分解過程中各物質質量變化如圖乙所示,選擇a、b、c、d、m中的部分數據,列出它們的等式關系以體現質量守恒定律:            。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選擇合適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有利于減少鹽酸浪費。小明分別取4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7.3%、14.6%、21.9%的鹽酸與足量的石灰石反應,進行A、B、C三組實驗,產生二氧化碳的快慢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算得鹽酸利用率如表(鹽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所需要的鹽酸量與實際消耗的鹽酸總量的比值)。
鹽酸利用率與鹽酸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
組別 A B C
鹽酸溶質質量分數 7.3% 14.6% 21.9%
鹽酸利用率 82.5% 81.5% 72.1%
(1)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發生裝置中的錐形瓶外壁發燙。推測圖中C組在第5~10分鐘時反應快速變慢的主要原因是      。
(2)小明用400克鹽酸進行A組實驗,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約多少升 (鹽酸與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CaCO3CaCl2+H2O+CO2↑,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約為2克/升)
(3)實驗中,小明想在10分鐘內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氣體,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用哪種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更合適,并說明理由。     
4.為了除去混在N2中的1.6 g O2,小金將混合氣體通過紅熱的銅網后,發現銅網變黑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實驗,為了回收再利用銅網,小金制定了下圖甲、乙兩種實驗方案。
甲方案圖示 乙方案圖示
請根據以上方案回答:
(1)乙方案中燒杯內B溶液是    。兩種方案比較,甲方案明顯的不足之處是       (寫出一種即可)。
(2)從理論上分析,若采用甲、乙兩種方案處理此黑色銅網,則回收的銅網a的質量與銅網b的質量相差   克。
(3)小金發現乙方案反應后燒杯中的液體有腐蝕性,應加以適當處理。小金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攪拌處理廢液,最后得到的溶液中陽離子為   (填化學符號)。
答案
考點練習
1.答案 (1)白磷燃燒 (2)A (3)大于13.8%(或變大)。低溫環境中,燭焰散熱快,降溫快,為了維持蠟燭燃燒,需要增加產熱,所以需要濃度更高的氧氣。 
2.答案 (1)乙 (2)ABC (3)不需要,因為兩邊導管均已伸到液面以下,已起到液封作用 (4)用暖寶寶粉能更充分消耗氧氣(合理即可)
3.答案 (1)在教室內,將注射器活塞推到底,再拉動活塞至刻度為V1毫升處并密封
(2)
(3)在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實驗中,空氣阻力是次要因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 
4.答案 (1)利用粗銅絲導熱引燃白磷  (2)白磷劇烈燃燒生成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3)錯誤 由圖乙可知反應結束仍有8.6%的氧氣剩余 
5.答案 (1)氧化膜 (2)用鍋蓋蓋滅 
6.答案 (1)空氣體積(氧氣體積) (2)量筒(量杯)、秒表 (3)28 
7.答案 (1)氧氣(空氣) 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解:設恰好反應完10.6克碳酸鈉所需HCl的質量為x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73
10.6克  x
= x=7.3克
理論上需要的濃鹽酸的質量為=20克
答:理論上需要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20克。 
8.A 
9.答案 (1)2KClO3 2KCl+3O2↑(或2H2O2 2H2O+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2)⑥③②④①⑤
10.答案 (1)分液漏斗 (2)B
(3)
11.答案 (1)AB (2)2H2O2 2H2O+O2↑ (3)t1 
12.答案 (1)木條復燃 (2)凈化氣體(或觀察產生氣體的速度)
(3)解:設生成的氧氣質量為m
2H2O2 2H2O+O2↑
68     32
119克     m
= m=56克
V===40升 t==80分
答:用一瓶“茶垢凈”制得的氧氣能供該人持續吸氧80分鐘。 
13.答案 (1)20%的硫酸溶液 (2)2HCl+Na2CO3 2NaCl+H2O+CO2↑ 相同時間內氣球膨脹的大小 (3)噴出的液體可以吸收熱量,使溫度降低至蠟燭著火點以下,從而讓蠟燭熄滅 
14.答案 (1)BC (2)乙 (3)B曲線明顯低于A曲線(或B曲線與A曲線不重合;答案中只要體現兩者壓強存在差異即可) (4)未及時關閉活塞,可能會導致產生的CO2從分液漏斗口逸出  
15.答案 (1)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解: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m。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m     4.4克
=
m=10克
石灰石的質量:=12.5克
答:至少需要含碳酸鈣質量分數為80%的石灰石12.5克。
(3)植樹造林(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模擬練習
基礎練習
1.C 
2.D 
3.C 
4.答案 (1)著火點低 (2)提供氧氣 
5.答案 【制取氣體】C 【探究性質】蠟燭自下而上復燃
6.答案 (1)2Mg+O2 2MgO(合理即可)
(2)裹料疏松,增大了空氣與可燃物的接觸面積,加快燃燒
(3)燃燒放熱,產生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密度小,聚集在房間的上方
提升練習
1.A 
2.答案 (1)2Mg+O22MgO (2)吸收氯氣,但不吸收氧氣 (3)a+d=b+c(或a+d=m、b+c=m) 
3.答案 (1)鹽酸溶質質量分數越大,越易揮發;反應速度越快,消耗的鹽酸越多;溫度升高加快鹽酸揮發。上述結果引起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快速減小,故反應快速變慢
(2)解:參加反應的稀鹽酸溶質質量為400克×7.3%×82.5%=24.09克。
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2HCl+CaCO3CaCl2+H2O+CO2↑
73     44
24.09克     x
= 解得x=14.52克
V===7.26升
答: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7.26升。
(3)選B,前10分鐘反應快慢適中,鹽酸利用率較高,能滿足收集10升二氧化碳。 
4.答案 (1)稀硫酸(或稀H2SO4) 沒有進行尾氣處理(合理即可) (2)6.4 (3)F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济源市| 霍山县| 贵港市| 新竹县| 嘉黎县| 浏阳市| 武山县| 武鸣县| 稻城县| 永康市| 上栗县| 永修县| 娱乐| 伊通| 昂仁县| 万源市| 崇明县| 奇台县| 宜章县| 体育| 景德镇市| 封丘县| 德钦县| 仪征市| 蒙自县| 浪卡子县| 剑川县| 沽源县| 新野县| 兰州市| 合水县| 白银市| 栾城县| 新沂市| 宁武县| 信宜市| 奉贤区| 台湾省| 四川省|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