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 級高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二次考試地理科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5年4月初海口市出現了罕見的沙塵和霧霾天氣。 “霧”和“霾”是對流層中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 “霧”是空氣中水汽凝結而成、懸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 “霾”是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煙、 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象, 讀圖, 完成下面1-2題。1.下圖所示①②③④四幅圖中,氣溫變化特征最有利于驅散“霧霾”的是 ( )2.霧、霾天氣使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霧、霾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B. 霧、霾削弱了地面輻射C.霧、霾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 D.霧、霾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北京時間2024年12月22日 17時; 某同學在太行山某地(38.1° N, 114.3°E) 海拔478米處, 拍下日落的景觀 (下圖)。據此完成下面3-4題。3. 該同學拍攝此照片時面向 ( )A.. 西南 B. 西北 C. 正西 D. 正南4. 一年中, 拍攝地最長的晝長時間約為 ( )A. 12 小時46分 B. 13 小時14分 C. 14 小時46分 D. 15 小時 14分2024年2月7日我國在南極的第5個科考站秦嶺站正式開站。下圖示意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 完成下面5-6題。5.有關秦嶺站環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表水體通過蒸發進入大氣層中 B.地表風力強, 主導風向為東南風C.周圍生物稀少, 以苔原植被為主 D. 位于南極半島沿岸,寒流勢力強6.秦嶺站選址于南極羅斯海沿岸,其獨特的科考價值主要體現在 )①羅斯海緯度較高,氣候變化十分敏感②位于極地東風帶,便于研究大氣壞流③受西風漂流影響,海洋生物豐富多樣④面向太平洋海區,填補南極考察空白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流量是了解江河湖庫的重要指標,通過每月流量對照,可以推斷出河流的豐水期和枯水期,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重要依據。下圖示意我國東部四條河流在相應的水文站測得的流量年變化。據此完成下面7-8題。7. 從河流補給類型看, 四個水文站中能監測到獨有的汛情是 ( )A. 梧州站 B. 武漢站 C. 花園口站 D. 哈爾濱站8.四個水文站流量差異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年降水量和緯度高低 B.距海遠近和緯度高低C.年降水量和流域面積 D.距海遠近和流域面積胡煥庸線(黑河—騰沖線)是我國人口分布的重要分界線。下表為1990—2020年“胡煥庸線”兩側我國人口變動統計。人口分布和國土區域嚴重不匹配的現象被稱為“胡煥庸現象”。 據此完成下面9-10題。年份 人口規模 (億人) 人口比重 (%)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東南側 西北側 東南側 西北側 東南側 西北側2020 13.18 0.92 93.50 6.50 321.87 17.232010 12.46 0.86 93.52 6.48 304.36 16.242000 11.64 C.79 93.67 6.33 284.23 14.781990 10.61 0.69 93.88 6.12 259.14 13.019. 1990-2020年間, 我國 ( )A.胡煥庸線東南側人口增長速度高于西北側 B. 胡煥庸線兩側人口比重都在增加C.胡煥庸線東南側增加的人口數少于西北側D.胡煥庸線西北側人口規模和密度都增加10. 下列國家中,“胡煥庸現象”最不明顯的是 ( )A. 俄羅斯 B. 英國 C. 巴西 D. 澳大利亞初級產業產品的外銷為澳大利亞重要外匯來源之一,近五年來由于降水極少,該國已面臨“百年大旱”。據此完成下面11-12題。11.澳人利亞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于 ( )A. 甲區域中 B. 乙區域中 C. 丙區域中 D. 丁區域中12. 下列關于澳大利亞農業發展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草原上自流井多, 氣候干燥,促成了發達的畜牧業②降水的地域差異明顯是受山脈和東北季風的影響③冷凍科技革新,促成了畜牧產品的大量出口④與北半球的農產品供應和市場需求具有季節互補性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受“熱穹頂”的影響,2021年6月底,一向冬不冷、夏不熱的美國西北部與加拿大西南部不約而同地遭遇了極端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49℃的歷史最高溫。 圖1示意“熱穹頂”的形成原理和圖2示意北美受“熱穹頂”影響范圍。據此完成下面13-15題。13. 受“熱穹頂”影響的區域易形成極端高溫的原因是 ( )①太陽高度大②氣流下沉增溫③氣流受熱抬升④冷空氣受排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4.從形成原理來看,與“熱穹頂”最為相似的氣壓帶是 ( )A.極地高氣壓帶 B.副極地低氣壓帶 C.副熱帶高氣壓帶 D.赤道低氣壓帶15.隨著“熱穹頂’東移,專家預測美國、加拿大的農業生產將受到嚴重影響,受“熱穹頂”影響最大的農作物是 )A. 水稻 B. 棉花 C. 春小麥 D. 冬小麥第II卷 (非選擇題)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 共55分)16. 閱讀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0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是我國在西電東送工程建設中使用的自主創新技術,特別適合遠距離輸電,具有容量大、損耗低、占地省、經濟高效等優勢。2017年12月, 中巴聯合建設的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輸電一期工程投入運營。該工程是美洲第一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是我國在海外中標的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該線路橫跨四個州,穿越66個城市,輸送距離達到2000多千米,將成為巴西電力輸送的大動脈。下圖是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輸電一期線路示意圖。從自然環境的角度推測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17.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0分)南嶺主要由一系列呈東北——西南或東西向的構造山地簇組成,總體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秦嶺平均海拔接近2000米)。早期地殼運動使南嶺地區形成大量背斜和斷層構造,核心為花崗巖體,上覆巖層多為硬砂巖和石灰巖,其中硬砂巖后來多形成尖削的峰嶺,地形較破碎。狹義南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5個山嶺,它們均為花崗巖山體,其中騎田嶺山勢渾圓。圖一為南嶺山脈分布圖、 圖二為騎田嶺景觀圖。從地質作用的角度,分析山勢渾圓的騎田嶺的形成過程。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浩吉鐵路由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浩勒報吉南站,終到江西省吉安市境內吉安站,線路全長1813.544千米, 共設77個車站,, 設計速度120~200千米/小時, 設計年輸送能力為2億噸。它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開通運營里程最長的鐵路。連接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地區與鄂湘贛等華中地區,是我國“北煤南運”國家戰略運輸通道。如圖為浩吉鐵路位置圖。(1)分析該鐵路建設過程中的自然障礙。((9分)(2)闡述該鐵路建設的意義。(6分)19.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一浙江省“十四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寧波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將落戶象山.該項目包括航天發射場和航天配套產業園。圖1為長三角部分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分布圖。材料二藍碳, 又稱“藍色碳匯”或“海洋碳匯”,指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2023年2月28日,寧波市公共資源交易網舉行全國首單藍碳拍賣, 象山西滬港的2340.1噸藍碳成交額近25萬元。 圖2為象山港海域漁業分布圖。(1)簡述寧波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的區位優勢。(6分)(2)分析象山縣發展藍碳經濟的有利條件。(6分)(3)從每洋空間資源的角度指出象山縣可以發展哪些能源產業。(8分) 海南華僑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期中)考試地理試卷答案 1.D 2.C 3.A 4.C 5.B 6.D 7.D 8.C 9.D 10.B 11.D 12.B 13.D 14.C 15.C 16.穿越熱帶雨林,氣候濕熱,多蚊蟲叮咬、疫病傳播;經過高原、山地,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跨越多條河流,需建設橋梁,工程量大;熱帶雨林生態脆弱,環保要求高。 17.地殼運動形成花崗巖體,后上覆巖層被侵蝕,花崗巖出露;花崗巖受風化、侵蝕作用,棱角逐漸被磨圓,形成渾圓山勢。 18.(1)穿越高原、山地,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跨越多條河流,需建橋梁,工程量大;經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部分路段冬季寒冷,可能有凍土影響。(2)保障 “北煤南運”,緩解華中地區能源短缺;優化能源運輸結構,降低運輸成本;促進沿線資源開發,帶動經濟發展;加強區域聯系,促進協調發展。 19.(1)靠近沿海,海運便利,便于大型設備運輸;長三角產業基礎好,配套設施完善;政策支持;緯度較低,地球自轉線速度較大,節省燃料。(2)海域面積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水產養殖規模大,藍碳儲量高;政府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大。(3)海洋風能發電;潮汐能發電;波浪能發電;海水溫差能發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