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五下·隆回期末)小科把6顆飽滿的種子分成兩組,1號組種子放在常溫處,保持濕潤,2號組種子放在低溫處,也保持濕潤。他研究的問題是種子發芽是否必須要有( )。A.一定的水分 B.適宜的溫度 C.充足的空氣 D.陽光【答案】B【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分析】小科的實驗中,兩組種子均保持濕潤(排除 A 水分差異),且未對空氣、陽光條件進行控制,唯一變量是溫度(1 號常溫,2 號低溫)。該實驗通過對比不同溫度下種子的發芽情況,探究的是 “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其他選項中,空氣和陽光未被設置為變量,因此排除 C、D。實驗設計的核心在于驗證溫度對發芽的影響。2.(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同一實驗中,如果自己所在小組的實驗數據與其他小組不一樣,應該( )。A.修改實驗數據 B.修改實驗結論C.采用其他小組的數據 D.再次實驗,收集證據【答案】D【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在實驗中,如果實驗數據不同時,應該對自己或別人的數據提出質疑。并且檢査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實驗過程是否出現錯誤,在實驗中,老師的數據也并不是絕對正確的,要經過細心的思考和檢查,再次進行嚴格的實驗,收集證據。3.(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研究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中,我們觀察到陽光下的綠豆苗具有的特征是( )。A.莖細長,葉呈綠色 B.莖細長,葉呈黃色C.莖粗壯,葉呈黃色 D.莖粗壯,葉呈綠色【答案】D【知識點】光合作用【解析】【分析】陽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關鍵條件。在陽光下,綠豆苗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足夠的有機物,因此莖稈生長粗壯,葉片因葉綠素豐富而呈現健康的綠色。選項 A、B 中 “莖細長” 和 C 中 “葉呈黃色” 屬于缺光導致的徒長現象(莖細、葉黃),是植物因光照不足無法正常合成葉綠素和積累養分的表現。實驗表明,充足光照是綠豆苗健壯生長的必要條件。4.(2024五下·隆回期末)下列屬于冬眠的動物是( )。A.大雁 B.青蛙 C.鯉魚 D.松鼠【答案】B【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冬眠是動物應對低溫環境的生存策略。青蛙屬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下降而降低,需通過冬眠減少代謝消耗。A 大雁屬遷徙動物,冬季南飛避寒;C 鯉魚冬季活躍,通過調節活動量適應低溫;D 松鼠不冬眠,會儲存食物過冬。青蛙冬眠時躲入洞穴,新陳代謝降至最低,符合冬眠特征。5.(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田野里,下列動物以綠豆苗為食物的是( )。A.蜘蛛 B.蚜蟲 C.青蛙 D.蛇【答案】B【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蚜蟲是植食性昆蟲,喜吸食植物莖葉的汁液,綠豆苗是其常見食物來源。A 蜘蛛為肉食性,以昆蟲為食;C 青蛙主要捕食蚊子、飛蛾等活體昆蟲;D 蛇多以鼠類、蛙類等為食,三者均不直接以植物為食。田野中蚜蟲常聚集在綠豆苗嫩葉上,造成葉片卷曲、生長不良,是典型取食綠豆苗的動物。6.(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生態瓶中,水草和浮萍等植物能為動物提供( )。A.二氧化碳 B.氧氣 C.肥料 D.以上都是【答案】B【知識點】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水草和浮萍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為生態瓶中的動物(如小魚、蝦)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氣。A 選項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并非為動物提供的物質;C 肥料一般來自動物排泄物或人工添加,非植物直接提供。植物在生態瓶中主要作為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態系統的氧氣平衡,因此選 B。7.(2024五下·隆回期末)下列四種形狀的船首,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的是( )。A.方形 B.梯形 C.尖形 D.不規則形狀【答案】C【知識點】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首形狀影響水的阻力大小。尖形船首呈流線型,能減少航行時對水的沖擊,使水流更順暢地從船首兩側流過,降低流體阻力。方形、梯形船首棱角分明,與水流接觸面積大,易產生渦流增加阻力;不規則形狀因外形紊亂,水流通過時阻力更大。尖形設計在船舶制造中廣泛應用,旨在提升航行效率,減少能耗。8.(2024五下·隆回期末)用幾根竹竿制作竹筏模型,應選擇( ),以提升載重量。A.沒有竹節的竹竿 B.有一個竹節的竹竿C.兩端都有竹節的竹竿 D.上述竹竿都可以【答案】C【知識點】制作竹筏【解析】【分析】竹筏載重量與竹竿的密封性相關。兩端都有竹節的竹竿內部形成封閉空間,能減少進水,提升浮力。若竹竿無竹節(A)或僅有一端有竹節,水易進入內部,增加竹筏重量并降低浮力;有一個竹節(B)的竹竿密封性不如兩端有竹節的好。制作竹筏時,封閉的竹竿內部空氣可提供更大浮力,從而提升載重量,故 C 為最佳選擇。9.(2024五下·隆回期末)用鋼鐵制成的輪船能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改變了鋼鐵材料的( )。A.體積 B.重量 C.顏色 D.組成【答案】A【知識點】浮力【解析】【分析】鋼鐵密度大于水,實心時會下沉。但輪船通過設計成空心結構,大幅增加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體積增大使排開水的重量(浮力)大于輪船自身重量,從而浮起。B 重量未改變,鋼鐵總質量不變;C 顏色與浮力無關;D 組成仍是鋼鐵,未改變材料本質。空心結構改變體積是浮起的關鍵,故選 A。10.(2024五下·隆回期末)下列主要用于控制船行駛方向的結構是( )。A.船槳 B.船舵 C.船帆 D.船的桅桿【答案】B【知識點】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舵是控制船舶行駛方向的關鍵結構,通過轉動舵面改變水流對船尾的作用力方向,使船轉向。A 船槳主要用于提供前進動力;C 船帆借助風力推動船前進;D 桅桿用于支撐船帆,二者均不直接控制方向。航行時,舵手通過操作船舵調整航向,其原理類似方向盤對汽車的控制,是船舶轉向系統的核心部件,故選 B。11.(2024五下·隆回期末)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針刺,主要是為了吸收更多的陽光。( )【答案】錯誤【知識點】葉子的形態與生長環境【解析】【分析】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針刺,主要目的是減少水分蒸發,而非吸收陽光。沙漠等干旱環境中,水分稀缺,針刺狀葉片可降低表面積,減弱蒸騰作用;其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肉質莖,莖中含葉綠體且表面積大,能有效吸收陽光。針刺還可防御動物啃食。因此,葉片退化與 “吸收更多陽光” 無關,該說法錯誤。12.(2024五下·隆回期末)丹頂鶴每年春天遷徙到東北繁殖,入秋后因為氣候、日照、食物等因素又從東北遷徙到溫暖的南方越冬。( )【答案】正確【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丹頂鶴屬于候鳥,春季遷徙至東北繁殖,因東北夏季氣候適宜、食物豐富且天敵較少,利于產卵和幼鳥生長;入秋后,東北氣溫下降、日照縮短、食物減少,它們便南遷到溫暖的南方越冬,待次年春季再北返。這種周期性遷徙是對環境變化的適應,符合候鳥遷徙的典型規律,故該說法正確。13.(2024五下·隆回期末)幾十只昆蟲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賴,互相影響,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答案】錯誤【解析】【解答】像池塘里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幾十只昆蟲里沒有非生物,不是生態系統。【分析】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概念。14.(2024五下·隆回期末)設計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查找資料。( )【答案】錯誤【知識點】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設計制作小船的第一步通常是明確需求,而非查找資料。需先確定小船的用途、載重、尺寸等基本要求,再圍繞需求開展后續工作。查找資料屬于明確需求后的環節,用于借鑒經驗或獲取技術支持。若未明確目標就盲目查找資料,可能導致設計方向不清晰。因此,該說法錯誤。15.(2024五下·隆回期末)如果沒有大氣層,地球上可能會出現大量的隕石坑、晝夜溫差變大,甚至沒有生命。( )【答案】正確【知識點】地球家園中有什么【解析】【分析】大氣層對地球起保護作用:隕石墜入時因與大氣摩擦燃燒,多數未達地面,若無大氣層,隕石會直接撞擊形成大量隕石坑;大氣能通過保溫效應調節溫差,缺失后晝夜溫差會顯著變大(如月球);此外,大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等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還能吸收紫外線等有害射線,沒有大氣層生命難以存活。故該說法正確。16.(2024五下·隆回期末)從環保的角度看,推行公共自行車和研制太陽能汽車,有利于減少城市的大氣污染。( )【答案】正確【知識點】保護環境【解析】【分析】推行公共自行車可減少汽車使用,降低燃油排放的污染物;太陽能汽車以清潔的太陽能為動力,不產生尾氣。二者均能從源頭減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對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緩解大氣污染有積極作用,符合環保理念,故該說法正確。17.(2024五下·隆回期末)江河湖等淡水資源在全球淡水資源中的占比很大。( )【答案】錯誤【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全球淡水資源中,冰川和永久積雪占比約 68.7%,地下水占比約 30.1%,而江河湖等地表水僅占約 1.2%。盡管江河湖是人類日常可見的淡水資源,但從全球范圍看,其占比很小。該說法忽視了冰川、地下水等更主要的淡水存在形式,故判斷為錯誤。18.(2024五下·隆回期末)不同動物對環境有不同的要求,企鵝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 )【答案】正確【知識點】動物的棲息地【解析】【分析】企鵝是典型的寒帶動物,其身體結構適應寒冷環境 —— 厚厚的脂肪層和密集的羽毛可抵御嚴寒,如南極企鵝能在 - 60℃的環境中生存。19.(2024五下·隆回期末)塑料勺比鋼勺導熱慢,所以常選用塑料作鍋的把手。( )【答案】正確【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塑料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導熱速度慢,而鋼是熱的良導體,導熱快。鍋在加熱時溫度高,若把手用鋼制作,熱量易迅速傳導至手部導致燙傷;塑料把手因導熱慢,能有效阻隔熱量傳遞,使用時更安全。因此,該說法正確。20.(2024五下·隆回期末)冬天,在戶外用手摸鐵塊和木塊,會感到鐵塊比木塊要冷,這是因為鐵塊的溫度更低。( )【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冬天戶外鐵塊和木塊溫度相同,感到鐵塊更冷是因為鐵是熱的良導體,手接觸時熱量迅速被傳導出去,體溫下降快;而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熱量散失少。這是導熱性差異導致的溫度感知不同,而非鐵塊溫度更低,故該說法錯誤。21.(2024五下·隆回期末)給下列能源分類(填序號)①煤②太陽能③地熱能④石油⑤風能⑥海洋能⑦天然氣,屬于非化石能源的是 。【答案】②③⑤⑥【知識點】化石燃料【解析】【分析】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遺骸經地質作用形成的,包括煤、石油、天然氣(①④⑦)。非化石能源指非地質形成的能源:太陽能(②)來自太陽輻射,地熱能(③)源于地球內部熱能,風能(⑤)由大氣運動產生,海洋能(⑥)依托海洋自然能量,均屬非化石能源。這些能源可再生或清潔,區別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22.(2024五下·隆回期末)生活中有許多節能減排的小妙招,請給你的家庭或班級提供幾條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議(至少三條)。【答案】建議要合理可行且是小學生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使用節能燈,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在離開教室或無人使用時關閉電視電扇電燈空調等設備等等。【知識點】保護環境【解析】【分析】照明節能:使用 LED 燈替代白熾燈,能耗低且壽命長;光線充足時不開燈,離開房間隨手關燈。電器管理:電視、電腦等不用時拔下插頭,避免待機耗電;空調溫度設定夏季不低于 26℃、冬季不高于 20℃。水循環利用:用淘米水澆花、洗碗水沖廁所,安裝節水龍頭;洗衣集中處理,減少洗衣機使用頻次。綠色出行:短距離出行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減少私家車使用;優先選擇公共交通,降低能源消耗。1 / 1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1.(2024五下·隆回期末)小科把6顆飽滿的種子分成兩組,1號組種子放在常溫處,保持濕潤,2號組種子放在低溫處,也保持濕潤。他研究的問題是種子發芽是否必須要有( )。A.一定的水分 B.適宜的溫度 C.充足的空氣 D.陽光2.(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同一實驗中,如果自己所在小組的實驗數據與其他小組不一樣,應該( )。A.修改實驗數據 B.修改實驗結論C.采用其他小組的數據 D.再次實驗,收集證據3.(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研究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中,我們觀察到陽光下的綠豆苗具有的特征是( )。A.莖細長,葉呈綠色 B.莖細長,葉呈黃色C.莖粗壯,葉呈黃色 D.莖粗壯,葉呈綠色4.(2024五下·隆回期末)下列屬于冬眠的動物是( )。A.大雁 B.青蛙 C.鯉魚 D.松鼠5.(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田野里,下列動物以綠豆苗為食物的是( )。A.蜘蛛 B.蚜蟲 C.青蛙 D.蛇6.(2024五下·隆回期末)在生態瓶中,水草和浮萍等植物能為動物提供( )。A.二氧化碳 B.氧氣 C.肥料 D.以上都是7.(2024五下·隆回期末)下列四種形狀的船首,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的是( )。A.方形 B.梯形 C.尖形 D.不規則形狀8.(2024五下·隆回期末)用幾根竹竿制作竹筏模型,應選擇( ),以提升載重量。A.沒有竹節的竹竿 B.有一個竹節的竹竿C.兩端都有竹節的竹竿 D.上述竹竿都可以9.(2024五下·隆回期末)用鋼鐵制成的輪船能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改變了鋼鐵材料的( )。A.體積 B.重量 C.顏色 D.組成10.(2024五下·隆回期末)下列主要用于控制船行駛方向的結構是( )。A.船槳 B.船舵 C.船帆 D.船的桅桿11.(2024五下·隆回期末)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針刺,主要是為了吸收更多的陽光。( )12.(2024五下·隆回期末)丹頂鶴每年春天遷徙到東北繁殖,入秋后因為氣候、日照、食物等因素又從東北遷徙到溫暖的南方越冬。( )13.(2024五下·隆回期末)幾十只昆蟲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賴,互相影響,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14.(2024五下·隆回期末)設計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查找資料。( )15.(2024五下·隆回期末)如果沒有大氣層,地球上可能會出現大量的隕石坑、晝夜溫差變大,甚至沒有生命。( )16.(2024五下·隆回期末)從環保的角度看,推行公共自行車和研制太陽能汽車,有利于減少城市的大氣污染。( )17.(2024五下·隆回期末)江河湖等淡水資源在全球淡水資源中的占比很大。( )18.(2024五下·隆回期末)不同動物對環境有不同的要求,企鵝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 )19.(2024五下·隆回期末)塑料勺比鋼勺導熱慢,所以常選用塑料作鍋的把手。( )20.(2024五下·隆回期末)冬天,在戶外用手摸鐵塊和木塊,會感到鐵塊比木塊要冷,這是因為鐵塊的溫度更低。( )21.(2024五下·隆回期末)給下列能源分類(填序號)①煤②太陽能③地熱能④石油⑤風能⑥海洋能⑦天然氣,屬于非化石能源的是 。22.(2024五下·隆回期末)生活中有許多節能減排的小妙招,請給你的家庭或班級提供幾條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議(至少三條)。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分析】小科的實驗中,兩組種子均保持濕潤(排除 A 水分差異),且未對空氣、陽光條件進行控制,唯一變量是溫度(1 號常溫,2 號低溫)。該實驗通過對比不同溫度下種子的發芽情況,探究的是 “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其他選項中,空氣和陽光未被設置為變量,因此排除 C、D。實驗設計的核心在于驗證溫度對發芽的影響。2.【答案】D【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在實驗中,如果實驗數據不同時,應該對自己或別人的數據提出質疑。并且檢査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實驗過程是否出現錯誤,在實驗中,老師的數據也并不是絕對正確的,要經過細心的思考和檢查,再次進行嚴格的實驗,收集證據。3.【答案】D【知識點】光合作用【解析】【分析】陽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關鍵條件。在陽光下,綠豆苗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足夠的有機物,因此莖稈生長粗壯,葉片因葉綠素豐富而呈現健康的綠色。選項 A、B 中 “莖細長” 和 C 中 “葉呈黃色” 屬于缺光導致的徒長現象(莖細、葉黃),是植物因光照不足無法正常合成葉綠素和積累養分的表現。實驗表明,充足光照是綠豆苗健壯生長的必要條件。4.【答案】B【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冬眠是動物應對低溫環境的生存策略。青蛙屬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下降而降低,需通過冬眠減少代謝消耗。A 大雁屬遷徙動物,冬季南飛避寒;C 鯉魚冬季活躍,通過調節活動量適應低溫;D 松鼠不冬眠,會儲存食物過冬。青蛙冬眠時躲入洞穴,新陳代謝降至最低,符合冬眠特征。5.【答案】B【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蚜蟲是植食性昆蟲,喜吸食植物莖葉的汁液,綠豆苗是其常見食物來源。A 蜘蛛為肉食性,以昆蟲為食;C 青蛙主要捕食蚊子、飛蛾等活體昆蟲;D 蛇多以鼠類、蛙類等為食,三者均不直接以植物為食。田野中蚜蟲常聚集在綠豆苗嫩葉上,造成葉片卷曲、生長不良,是典型取食綠豆苗的動物。6.【答案】B【知識點】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水草和浮萍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為生態瓶中的動物(如小魚、蝦)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氣。A 選項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并非為動物提供的物質;C 肥料一般來自動物排泄物或人工添加,非植物直接提供。植物在生態瓶中主要作為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態系統的氧氣平衡,因此選 B。7.【答案】C【知識點】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首形狀影響水的阻力大小。尖形船首呈流線型,能減少航行時對水的沖擊,使水流更順暢地從船首兩側流過,降低流體阻力。方形、梯形船首棱角分明,與水流接觸面積大,易產生渦流增加阻力;不規則形狀因外形紊亂,水流通過時阻力更大。尖形設計在船舶制造中廣泛應用,旨在提升航行效率,減少能耗。8.【答案】C【知識點】制作竹筏【解析】【分析】竹筏載重量與竹竿的密封性相關。兩端都有竹節的竹竿內部形成封閉空間,能減少進水,提升浮力。若竹竿無竹節(A)或僅有一端有竹節,水易進入內部,增加竹筏重量并降低浮力;有一個竹節(B)的竹竿密封性不如兩端有竹節的好。制作竹筏時,封閉的竹竿內部空氣可提供更大浮力,從而提升載重量,故 C 為最佳選擇。9.【答案】A【知識點】浮力【解析】【分析】鋼鐵密度大于水,實心時會下沉。但輪船通過設計成空心結構,大幅增加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體積增大使排開水的重量(浮力)大于輪船自身重量,從而浮起。B 重量未改變,鋼鐵總質量不變;C 顏色與浮力無關;D 組成仍是鋼鐵,未改變材料本質。空心結構改變體積是浮起的關鍵,故選 A。10.【答案】B【知識點】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舵是控制船舶行駛方向的關鍵結構,通過轉動舵面改變水流對船尾的作用力方向,使船轉向。A 船槳主要用于提供前進動力;C 船帆借助風力推動船前進;D 桅桿用于支撐船帆,二者均不直接控制方向。航行時,舵手通過操作船舵調整航向,其原理類似方向盤對汽車的控制,是船舶轉向系統的核心部件,故選 B。11.【答案】錯誤【知識點】葉子的形態與生長環境【解析】【分析】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針刺,主要目的是減少水分蒸發,而非吸收陽光。沙漠等干旱環境中,水分稀缺,針刺狀葉片可降低表面積,減弱蒸騰作用;其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肉質莖,莖中含葉綠體且表面積大,能有效吸收陽光。針刺還可防御動物啃食。因此,葉片退化與 “吸收更多陽光” 無關,該說法錯誤。12.【答案】正確【知識點】動物的適應能力【解析】【分析】丹頂鶴屬于候鳥,春季遷徙至東北繁殖,因東北夏季氣候適宜、食物豐富且天敵較少,利于產卵和幼鳥生長;入秋后,東北氣溫下降、日照縮短、食物減少,它們便南遷到溫暖的南方越冬,待次年春季再北返。這種周期性遷徙是對環境變化的適應,符合候鳥遷徙的典型規律,故該說法正確。13.【答案】錯誤【解析】【解答】像池塘里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幾十只昆蟲里沒有非生物,不是生態系統。【分析】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概念。14.【答案】錯誤【知識點】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設計制作小船的第一步通常是明確需求,而非查找資料。需先確定小船的用途、載重、尺寸等基本要求,再圍繞需求開展后續工作。查找資料屬于明確需求后的環節,用于借鑒經驗或獲取技術支持。若未明確目標就盲目查找資料,可能導致設計方向不清晰。因此,該說法錯誤。15.【答案】正確【知識點】地球家園中有什么【解析】【分析】大氣層對地球起保護作用:隕石墜入時因與大氣摩擦燃燒,多數未達地面,若無大氣層,隕石會直接撞擊形成大量隕石坑;大氣能通過保溫效應調節溫差,缺失后晝夜溫差會顯著變大(如月球);此外,大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等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還能吸收紫外線等有害射線,沒有大氣層生命難以存活。故該說法正確。16.【答案】正確【知識點】保護環境【解析】【分析】推行公共自行車可減少汽車使用,降低燃油排放的污染物;太陽能汽車以清潔的太陽能為動力,不產生尾氣。二者均能從源頭減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對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緩解大氣污染有積極作用,符合環保理念,故該說法正確。17.【答案】錯誤【知識點】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全球淡水資源中,冰川和永久積雪占比約 68.7%,地下水占比約 30.1%,而江河湖等地表水僅占約 1.2%。盡管江河湖是人類日常可見的淡水資源,但從全球范圍看,其占比很小。該說法忽視了冰川、地下水等更主要的淡水存在形式,故判斷為錯誤。18.【答案】正確【知識點】動物的棲息地【解析】【分析】企鵝是典型的寒帶動物,其身體結構適應寒冷環境 —— 厚厚的脂肪層和密集的羽毛可抵御嚴寒,如南極企鵝能在 - 60℃的環境中生存。19.【答案】正確【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塑料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導熱速度慢,而鋼是熱的良導體,導熱快。鍋在加熱時溫度高,若把手用鋼制作,熱量易迅速傳導至手部導致燙傷;塑料把手因導熱慢,能有效阻隔熱量傳遞,使用時更安全。因此,該說法正確。20.【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冬天戶外鐵塊和木塊溫度相同,感到鐵塊更冷是因為鐵是熱的良導體,手接觸時熱量迅速被傳導出去,體溫下降快;而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熱量散失少。這是導熱性差異導致的溫度感知不同,而非鐵塊溫度更低,故該說法錯誤。21.【答案】②③⑤⑥【知識點】化石燃料【解析】【分析】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遺骸經地質作用形成的,包括煤、石油、天然氣(①④⑦)。非化石能源指非地質形成的能源:太陽能(②)來自太陽輻射,地熱能(③)源于地球內部熱能,風能(⑤)由大氣運動產生,海洋能(⑥)依托海洋自然能量,均屬非化石能源。這些能源可再生或清潔,區別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22.【答案】建議要合理可行且是小學生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使用節能燈,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在離開教室或無人使用時關閉電視電扇電燈空調等設備等等。【知識點】保護環境【解析】【分析】照明節能:使用 LED 燈替代白熾燈,能耗低且壽命長;光線充足時不開燈,離開房間隨手關燈。電器管理:電視、電腦等不用時拔下插頭,避免待機耗電;空調溫度設定夏季不低于 26℃、冬季不高于 20℃。水循環利用:用淘米水澆花、洗碗水沖廁所,安裝節水龍頭;洗衣集中處理,減少洗衣機使用頻次。綠色出行:短距離出行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減少私家車使用;優先選擇公共交通,降低能源消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