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最后一次講演》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語言運用:在朗讀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演講者的觀點。2.思維發展:注意演講者的語氣語調,揣摩演講者的語言,理解即興演講的特點,感受演講者強烈的愛憎情感。3.審美鑒賞:了解演講詞的特點,品味富有鼓動性和表現力的語言。4.文化傳承:感受并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語言層面:在朗讀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演講者的觀點。分析演講詞中富有沖擊力的關鍵詞句(如“無恥”“光榮”),體會其情感張力。難點:1.情感把握:結合聞一多的生平與演講場景,感悟“悲憤”與“堅定”交織的復雜情感內涵。2. 現實遷移:聯系當下社會,模擬演講,思考當下社會所需時代價值,培養敢于發聲的勇氣。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屏幕出示《死水》詩句片段)同學們,從這些詩句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同學們,當一個人對現實的失望累積成“絕望的死水”,當他眼中的光明被黑暗層層吞噬,他會選擇沉默、逃離,還是——爆發?(稍停,目光巡視學生)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追悼會上拍案而起,用帶著火藥味的演講點燃了千萬人的熱血。此刻,讓我們穿越歷史的硝煙,去聆聽那個從“絕望的死水”中沸騰而出的聲音——他的憤怒里藏著多少深情?他的吶喊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希望?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這篇用生命寫成的《最后一次講演》。(三)背景介紹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當局陰謀發動內戰。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民主和平,反對獨裁和內戰,開展了蓬勃的愛國民主運動。國民黨當局為了鎮壓這一運動,制造白色恐怖,屠殺愛國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先生在昆明被特務暗殺。聞一多是第二個暗殺對象,他毅然出席了15日舉行的李公樸先生追悼大會,他事先沒準備發言,但面對會場上特務們的無理取鬧和囂張氣焰,他忍無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講臺,發表了這篇義正詞嚴的講演。當天下午,他就被暗殺了。課文是這次講演的記錄整理稿,所以被稱為“最后一次講演”。(三)文體知識(四)演講詞閱讀策略(1)探究演講詞的針對性分別體現在哪里,把握演講詞的特點。關注演講者的身份、職業、性格,聽眾的身份,演講的場合等。(2)理解演講詞的主要觀點,關注演講者是如何圍繞觀點來設計思路、組織內容的。逐段勾畫觀點,理清演講思路,一般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劃分結構。(3)品味演講詞的語言,說說演講者是如何借助語言技巧吸引聽眾、引起共鳴的。從句式、人稱、修辭手法、標點符號、用詞等體會。(五)解題既點明了文章的體裁,又設置了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標題沉郁而慷慨,富有氣勢,也是對在講演過后就被暗殺的聞一多先生的尊重和紀念。(六)任務一:梳理內容題要點1.默讀課文,根據文章內容,分析本篇演講詞構成要素,完成表格。資料鏈接:1946年7月15日上午10時,李公樸先生治喪委員會在云南大學至公堂開會,由李公樸的夫人張曼筠同志報告李公樸的殉難經過。張曼筠同志在講述時悲痛得泣不成聲,而場內特務竟然談笑抽煙,無理取鬧,極為囂張。聞一多先生見此情景,怒不可遏,本為防止出事,未被邀請演講的他拍案而起,怒對兇頑,即席發表了氣壯山河的《最后一次講演》,到會者一千多人深為感動。任務二:朗讀傳情辨態度2.聞一多先生在演講中情緒激昂,態度鮮明,對不同的人表達了不同的情感態度。選擇具體語句模擬誦讀,并說一說從語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用什么方式來表達的?對李公樸:(1)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聞一多先生在熱情地歌頌李公樸先生的正義行為。提高音量,特別重讀“沒有失掉良心”這幾個字。(2)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殺,是李先生留給昆明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反復稱頌他“光榮”,是對李公樸先生的高度贊揚。特別重讀“光榮”,并且上揚、拉長音調的讀。(3)李先生的血不會白流的!李先生賠上了這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表達了對李公樸先生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的敬佩。用較快的語速朗讀感嘆句,重讀“要”“代價”強調決心。對國民黨反動派:(1)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鼓掌)這成什么話?這兩句表達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仇恨和憤怒,痛斥其罪行。重讀“不敢”“偷偷摸摸”“暗殺”這幾個詞,特別上揚聲調讀了后面一句反問句,表達憤慨。(2)殺死了人,又不敢承認,還要誣蔑人,說什么“桃色事件”,說什么共產黨殺共產黨,無恥啊!無恥啊!反復強調“無恥”,表達了聞一多先生對國民黨反動派強烈的批評和譴責。“無恥啊”這幾個字,一字一頓地重讀,咬牙切齒地讀!(3)其實很簡單,他們這樣瘋狂地來制造恐怖,正是他們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這兩句話揭露了反動派紙老虎的本質,表達了聞一多先生對反動派的蔑視。拉長音調突出“他們自己”這幾個字,重讀“在慌啊”“在害怕啊”。(4)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了嗎?這幾句話表達了聞一多先生對反動派的蔑視和憤怒之情。重讀反問語氣,重讀“你們完了,快完了”,來加強憤怒的語氣。對昆明人民:(1)其實廣大的人民是打不盡的,殺不完的!……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表現了作者對昆明人民充滿了信心。重讀“廣大的人民”“大得很”“強得很”來突出堅定語氣。(2)“一二·一”是昆明的光榮,是云南人民的光榮。云南有光榮的歷史,遠的如護國,這不用說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屬于云南人民的。這兩句話表達了聞一多先生對昆明人民斗爭精神的贊美、頌揚。“光榮”一詞的三次重復,特別拉長聲音,重讀后面兩個“光榮”,因為它指代的范圍越來越大,讀出一種自豪的心理。資料鏈接:“一二·一”1945年11月25日晚,昆明市大中學生六千余人在西南聯合大學舉行反內戰時事晚會,國民黨反動派派出軍隊包圍會場,開槍放炮,進行威脅,并在學校附近戒嚴,禁阻師生通行。于是,各校學生聯合罷課。12月1日,國民黨反動派派大批軍警和特務至西南聯合大學、云南大學等校毆打學生,并投擲手榴彈,死四人,傷數十人。(八)任務二:圈點勾畫分析形象聞一多先生對李公樸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滿懷崇敬,反復稱頌;對廣大人民高聲贊美;而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充滿憤怒、仇恨、蔑視,進行了強烈的譴責。3.從他愛憎分明的情感傾向中,大家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聞一多呢?不畏強暴,視死如歸敢愛敢恨,愛憎分明堅持正義,追求真理對光明充滿信心,對勝利堅信不疑資料鏈接:巨人心中的巨人,大師筆下的大師。——臧克家聞一多的死是一首偉大的詩,他給我們留下了最完美、最偉大的詩篇。——冰心你是一團火,照見了魔鬼,燒毀了自己,遺燼里爆出個新中國!——朱自清(播放相關資料視頻)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歷史如何發展,對于廣大青年而言,愛國之情始終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強國之志始終是再基本不過的抱負,報國之行始終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人民日報《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的價值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犧牲奉獻精神,充分展現了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的緊密相連。——人民日報《以不負人民的實際行動彰顯家國情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