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1.將同一根條形磁鐵分別靜置于圖中甲、乙、丙三處,10秒后讀出電流表示數分別為I1、l2、I3,則( ?。?br/>A.l1=l32.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電原則的是( ?。?br/>A.用濕手使用插座 B.電線金屬部分裸露C.發現有人觸電用干木棍挑開電線 D.雷雨天在大樹下避雨3.如圖中磁感線的方向,判斷錯誤的是( )A.同名磁極間的磁場 B.異名磁極間的磁場C.通電直導線的磁場 D.蹄形磁體的磁場4.純電動汽車環保節能。如圖所示是電動汽車的充電樁,下列有關說法符合安全用電要求的是( )A.安裝充電樁時,可以不連接地線B.有充電樁起火,應迅速澆水撲滅C.電線破損時,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安全使用D.每個充電樁都要安裝漏電保護裝置5.為了判斷一根鐵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提出了如下四個實驗方案,可行的方案是( ?。?br/>A.圖甲中,將懸掛的鐵棒轉動一次,靜止時指向南、北B.圖乙中,將鐵棒一端靠近小磁針,相互吸引C.圖丙中,將鐵棒一端靠近大頭針,大頭針被吸引D.圖丁中,將鐵棒一端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鋁箔片沒有張開6.小敏學習“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性質后,設計了判斷水溫變化的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R0為定值電阻,在線圈上方固定一個彈簧秤,彈簧秤下端掛一個鐵塊。實驗時把熱敏電阻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水溫變化會引起彈簧秤示數變化,如圖乙所示為某次實驗中彈簧秤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電磁鐵的下端為N極B.t1到t2時間內,電壓表示數變小C.t2到t3時間內,電流最小D.t3到t4時間內,水溫升高7.小敏將數枚硬幣放在甲、乙兩根平行的條形磁鐵上,搭成一座漂亮的“硬幣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硬幣橋”中間磁性最強B.兩枚硬幣相鄰的部分是異名磁極C.“硬幣橋”兩端的硬幣沒有磁性D.甲、乙條形磁鐵的上端是同名磁極8.電吉他中電拾音器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磁體附近的金屬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動時,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電流經電路放大后傳送到音箱發出聲音。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選用銅質弦,電吉就能正常工作B.弦產生振動,弦在切割磁體的磁感線而使電吉他工作C.增加線圈匝數可以增大線圈中的感應電流D.弦振動過程中,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不斷變化9.如圖所示是小華家中的部分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不亮,保險絲也沒有燒斷,用測電筆測試插座的左右兩孔,氖管均發光,若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因燈泡左邊連接的是零線,故此時手接觸燈泡左邊時不會觸電B.此電路的故障可能是CD之間發生了開路C.若斷開開關S,再用測電筆測試插座左孔,此時氖管不發光D.若斷開開關S,再用測電筆測試插座右孔,此時氖管不發光10.如圖所示為家庭電路的一部分,對其按如下順序檢測再用測電筆測試a、b兩點,發現只有測a點時,氖管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是( ?。?br/>①閉合開關S1,燈L1亮②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燈L2不亮A.ab兩點間斷路 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C.燈L2短路 D.燈L2斷路11.有些年輕人喜歡染發,染發時一般要用到一種著色劑___________對苯二胺,它是一種有毒的化學藥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對苯二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對苯二胺的化學式為C6H8N2B.對苯二胺的相對分子質量(式量)為108C.對苯二胺中含有6個碳原子、8個氧原子、2個氮原子D.對苯二胺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12.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單質B.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gC.鋁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3D.符號“Al”表示的含義只有兩種,鋁元素和1個鋁原子13.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2”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br/>A.CO2:“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B.2NH4+:“2”表示兩個銨根離子C.2Cl:“2”表示兩個氯元素D.:“+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14.運動時,身體可以產生多巴胺C8H11NO2,讓人心情舒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一個多巴胺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B.多巴胺是由碳原子、氫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構成C.多巴胺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保持多巴胺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多巴胺分子15.我國南海蘊藏豐富的“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甲烷由碳、氫2種元素組成B.甲烷由1個碳元素、4個氫元素組成C.甲烷由一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構成D.甲烷是由2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16.如圖天平右盤中“▲”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據圖推測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 B.18 C.12 D.917.疫情期間,政府提倡要勤消毒,該消毒劑可表示為RO2。實驗測得該氧化物R與O的質量比為71:64,則RO2的化學式為( ?。?br/>A.CO2 B.ClO2 C.NO2 D.SO218.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結果正確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因此物質一定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B.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因此同種元素質子數一定相同C.單質只含一種元素,因此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D.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因此不同種元素組成物質一定是化合物19.患流感發高燒時,醫學上常使用布洛芬來退燒,主要成分其化學式為C13H18O2,下列關于布洛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B.相對分子質量是206克C.C、H、O三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D.C13H18O2分子由13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20.藥品“甲磺酸伊馬替尼片”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甲磺酸伊馬替尼的化學式為C29H31N7O CH4SO3,下列關于甲磺酸伊馬替尼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磺酸伊馬替尼由8種元素組成B.甲磺酸伊馬替尼由77個原子構成C.甲磺酸伊馬替尼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0:35:4D.甲磺酸伊馬替尼的相對分子質量是58921.下列實驗設計能實現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①驗證集氣瓶中集滿氧氣B.②比較二氧化錳和氧化鐵的催化效果C.③給病人輸氧時b端連接氧氣瓶D.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2.下列圖像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br/>A.①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B.②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C.③等質量、濃度的雙氧水在有無催化劑下反應D.④紅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至熄滅23.實驗現象的正確描述和記錄是學好化學的關鍵之一、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紅色的火焰,產生大量白色煙霧B.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物質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24.某同學在學習了元素和物質的知識后,進行了梳理,其中正確的是( )A.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B.氮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HNO3、NH3、NOC.空氣中主要氣體的體積分數由大到?。篛2、N2、CO2D.人體所含元素質量分數由高到低:H、C、O25.燃燒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反應。下列關于物質的燃燒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C.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D.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26.如圖是實驗室利用雙氧水制取和收集的實驗裝置,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r/>A.組裝:儀器組裝按照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B.試劑:燒瓶中的水起到了緩沖和稀釋的作用C.收集:當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時就馬上開始收集D.驗滿: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時,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看是否復燃,若復燃,則已收集滿27.科技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有兩種生成物B.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1C.生成物的化學式可以用C2H2O表示D.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28.我國成功研發出可用于水電解的新型催化劑NbN,使得從海水中獲取氫能變得更為容易。結合如圖所示信息,關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個鈮原子中有41個中子B.電解水過程中,NbN的化學性質發生改變C.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克D.鈮原子的核電荷數為4129.如圖是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實驗裝置。已知裝置氣密性良好,碳酸氫鈉溶液可向環境中釋放二氧化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實驗目的: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實驗準備:植物黑暗處理一晝夜C.結果預測:碘液檢測到乙中葉片含淀粉 D.實驗改進:可將丙組透明玻璃罩改為黑色30.小金設計如圖所示裝置,來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在此裝置中①處白磷能自燃,②處紅磷用高能激光筆照射引燃,③處紅磷不燃燒。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紅磷的著火點為。根據以上信息,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br/>A.①處白磷自燃不需要滿足可燃物燃燒條件B.②處紅磷內能增加的原因是激光對紅磷做功C.②、③對比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D.實驗中可觀察到氣球先膨脹后持續保持不變31.觀察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探究活動中使用的工具及觀察的現象錯誤的是( )A.用肉眼觀察被剖開的桃花雌蕊子房,可觀察到子房內有胚珠B.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可觀察到內有細胞核C.用放大鏡觀察柳枝莖的橫切面,可觀察到木質部中的篩管D.用電子顯微鏡觀察諾如病毒,可發現病毒沒有細胞結構32.如圖甲是“龍井”綠茶茶樹圖片,茶樹一般9-12月開花,圖乙是茶樹開花的圖片,下列有關茶樹說法正確的是( ?。?br/>A.茶樹的莖屬于直立莖,可通過木質部中篩管運輸有機物B.茶樹相鄰的葉總是不重疊,這一性狀是由DNA上的染色體控制的C.茶樹的花屬于生殖器官,在完成傳粉、受精后,花中的子房將來發育成果實D.茶樹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33.生物體的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一些細胞具有液泡大、細胞質少、與土壤接觸面積大等特點,從而成為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分。以下細胞中,最有可能是根尖吸水主要部位的細胞是( ?。?br/>A. B.C. D.34.“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決定性質”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因此利于氣體交換B.鈉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因此其化學性質存在差異C.小麥根毛細胞向外突起,因此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D.稀硫酸和稀鹽酸溶液都含有H+,因此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35.關于葉片的結構與功能,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表皮細胞無色透明②氣孔與光合作用無關③保衛細胞形狀大小固定不變④葉脈中有導管⑤葉肉含有大量葉綠體⑥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36.綿菜餅是溫州地區清明時節的傳統小吃,其主要原料是鼠曲草和糯米粉。 鼠曲草葉小, 開絮狀小黃花,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下列關于鼠曲草鼠曲草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其莖中沒有形成層 B.葉片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C.屬于被子植物 D.花中的子房會發育成種子37.“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決定性質”是重要的科學觀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尖成熟區形成的根毛,有利于根對土壤中水和有機物的吸收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以做燃料C.,,中都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D.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繞的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氣體交換38.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耐鹽堿水稻,其根系細胞能主動將鹽離子轉運至液泡儲存。這種特性使根細胞液濃度與土壤溶液的關系為( )A.始終低于土壤溶液 B.動態高于土壤溶液C.與土壤溶液相等 D.僅夜間高于土壤溶液39.溫州江心嶼有一棵千年樹齡的古樟樹,至今仍枝繁葉茂,但其“樹心”已朽爛變成了一棵“空心樹”。由此推斷,朽爛的“樹心”是這棵樹的( ?。?br/>A.部分木質部 B.全部木質部 C.全部韌皮部 D.全部樹皮40.穩定與變化是跨學科概念,它表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又時刻變化著。下列敘述體現“穩定與變化"這一觀念的是( )A.為便于描述磁場的方向和磁場的強弱,建立磁感線模型B.根毛區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C.證明動物需要呼吸的實驗中,選擇內徑細的玻璃管,主要是為了讀數更精確D.人體不斷地產熱與散熱,使體溫始終維持在一定的范圍41.自動輸液報警器,如圖1所示。小柯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和查找的資料設計了一個類似的自動輸液報警器,如圖2所示。如圖3是光敏電阻阻值隨光照強度變化的關系圖。正確選項是( ?。?br/>A.電磁鐵的上端是S 極B.輸液管中沒有藥液流過時,控制電路線圈中的電流變大C.閉合開關,無藥液流過,綠燈發光,喇叭不報警。D.調試時,輸液管中有無藥液流過都會報警,可換用電阻更小的R0或增大線圈匝數42.現在很多大型商場都安裝一種“聰明”的電梯,載人時電梯運行的速度快,不載人時電梯運行的速度慢。這種電梯的簡易控制電路如圖所示,是壓力傳感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螺線管的上端是S極B.載人時電磁鐵的磁性減弱C.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是磁場對電流的作用D.壓力傳感器的阻值隨壓力的增大而減小43.如圖所示是某科技小組設計的一種溫度自動控制報警裝置電路圖,下列關于該報警裝置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當溫度低于95℃時,報警裝置就會響鈴,同時綠燈亮B.當溫度低于95℃時,報警裝置就會響鈴,同時紅燈亮C.當溫度達到95℃時,報警裝置就會響鈴,同時紅燈亮D.當溫度達到95℃時,報警裝置就會響鈴,同時綠燈亮44.小明設計了一個道路限載報警器(圖甲),R0是變阻器,R是壓敏電阻。R的電阻大小隨壓力大小變化關系如圖乙。當超載車輛通過壓敏電阻時,限載報警器就會報警。調試好電路,閉合開關S1和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當超載車輛通過時,限載報警器會燈亮B.當超載車輛通過時,限載報警器會鈴響C.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滑,可提高報警的限載重量D.將電源1的電壓調高,可提高報警的限載重量45.要求設計一個電磁限流器,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它能切斷電路,并需手動閉合。興趣小組設計了兩個電磁限流器,示意圖如下,其中的C、D為動觸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甲和乙都能滿足設計要求 B.甲能滿足設計要求,乙不能滿足設計要求C.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彈簧1和彈簧2都變短 D.乙能滿足設計要求,甲不能滿足設計要求46.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是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變化Ⅰ的過程中原子種類和數目均未發生改變B.變化Ⅰ的過程中分子數目發生了改變C.變化Ⅱ的過程中水分子間的空隙不斷減小D.變化Ⅱ可說明物態變化過程中分子的大小和種類不變47.小科發現“門禁”是通過開關控制門鎖工作的,研究后知道,門上的電磁鎖由電磁鐵A和金屬塊B構成(如圖甲所示),工作原理如圖乙所示,電磁鐵通電時,A、B相互吸引,門被鎖住無法推開。電磁鐵斷電時,A、B不吸引,門可以被推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電磁鐵的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B.乙圖中開關閉合,電磁鐵A的右端為S極C.對“門禁”的工作原理進行分析,能判斷B有磁性D.將金屬塊B靠近小磁針,小磁針一定不會發生偏轉48.小金同學從初中科學教材中找到有關電與磁四幅圖片,并根據這些圖片提供的信息提出了如下說法,你認為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甲圖當線圈轉動時閉合回路中能產生電流B.乙圖通電螺線管上端為S極C.丙圖開關閉合后電鈴每次被敲打一下時,電路中電流就自動斷開一次D.丁圖接入長度和粗細相等的銅絲和鐵絲,開關閉合時燈泡亮度不同49.模擬實驗是認識科學現象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為了理解科學知識所進行的相應操作不屬于模擬實驗的是( )A.甲圖:往土質山谷中灑水——泥石流的形成B.乙圖:用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狀C.丙圖:雙手均勻用力使竹筷彎曲直至斷裂——地震的產生D.丁圖:把一練習本插入另一練習本底下慢慢地相對移動——板塊的運動50.如圖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個山谷模型,小普在此山谷模型的B處灑水,將泥沙沖刷至A“地面”處,以此模擬泥石流。下列做法能減少“泥石流”發生的是( ?。?br/>A.在處灑更大量的水 B.在B處覆蓋適量草皮C.在B處堆積更多泥沙 D.將模型右側加以墊高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頁,共16頁第15頁,共16頁《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D C B B A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C D A B B B A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D D A A B B D B C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C A C D D D B A D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D D C BC B C A B B B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