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自制的玩具電動機,一塊圓形磁鐵吸在干電池底部,將一段裸露的銅線折成矩形線框,上邊與電池正極接觸,下邊搭接在磁鐵上,觀察到線框順時針轉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該過程中電能轉化為機械能B.線框左右兩邊所受磁場力方向相同C.若僅調換電池兩極,線框將逆時針轉動D.若同時調換磁鐵兩極和電源兩極,線框仍順時針轉動2.小科在醫院看到一種輸液報警器,如圖甲所示。當管內藥液流完時,電鈴發聲。報警器內部有一可變電阻,當輸液管內有液體時電阻大,無液體時電阻小,電路如圖乙所示。則當開關閉合,報警器電路工作時。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br/>A.輸藥液時,藥滴勻速滴下,說明輸液瓶內上方氣壓不變B.藥液輸完時,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C.藥液輸完時,電鈴中的電磁鐵磁性最強D.藥液未輸完時,電鈴不響是因為沒有電流通過3.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汽車尾氣中CO排放量的檢測電路。當CO濃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電鈴發聲報警。圖中氣敏電阻的阻值隨CO濃度的增大而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鈴應該在A和B之間B.當CO濃度降低,電磁鐵磁性增強C.用久后,電源電壓會減小,報警時CO最低濃度比設定值低D.為使檢測電路在CO濃度更低時報警,可將的滑片向上移4.如圖所示,為檢驗家庭電路有無故障,在進戶線的干路上串聯一只普通白熾燈作為“校驗燈”,閉合開關進行檢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①若發光較暗,則該電路無故障②若發光正常,則該電路無故障③若發光正常,若此時用測電筆檢測A點,氖管會發光④若發光正常,若此時用測電筆檢測A點,氖管不會發光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5.如圖,某家庭電路的輸電線甲、乙從右端進戶。閉合開關S,LED燈發光、電風扇正常工作,用測電筆檢測插座,只有檢測右孔時氖管發光。由于出現故障,電風扇停止工作,LED燈仍發光,用測電筆檢測插座兩孔,氖管均發光。該故障是( ?。?br/>A.電風扇短路 B.插座兩孔短路C.輸電線甲a、b兩點之間斷路 D.輸電線甲b、c兩點之間斷路6.為實現高效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科研人員開展納米復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鈮(N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數是41,下列關于Nb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質子數是41 B.核電荷數是41C.原子質量是41 D.核外電子數是417.維生素C的化學式為C6H8O6,它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一個維生素C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C.維生素C由C6H8O6分子構成D.一個維生素C分子中含3個氧分子8.某同學在學習了元素和物質的知識后,進行了梳理,其中正確的是( ?。?br/>A.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由高到低:FeO、Fe2O3、FeB.鈣的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由大到?。篊aCO3、CaCl2、Ca(OH)2C.氮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HNO3、NH3、NOD.化學式為C10H14N2的分子中,原子數由多到少的順序是:H、C、N9.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物質,與人類生產、生活關系密切,如①碳酸氫銨(NH4HCO3)、②尿素[CO(NH2)2]、③硫酸銨[(NH4)2SO4]、④硝酸銨(NH4NO3)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尿素中含有氫分子B.題圖所示的化肥廣告是不真實的C.相對分子質量:③>①>④>②D.四種物質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團10.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汞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原子核內中子數為80 B.相對原子質量為280.6C.屬于金屬元素 D.Hg只能表示汞元素11.如圖是工業上合成氨氣的微觀示意圖。若“●”表示氮原子,“○”表示氫原子,圖中甲的微觀模型是( ?。?br/>A. B.C. D.12.科學家用“人工樹葉”模擬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獲得氧氣,實現“碳中和”,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2O+CO2=CH4+O2B.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9:11C.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改變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個數均不發生改變13.在驗證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的實驗中,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第一次實驗時,用足量的白磷燃燒消耗氧氣。第二次實驗中,將足量的食品脫氧劑均勻涂在集氣瓶內壁上與氧氣反應。兩次實驗瓶內氧氣體積分數變化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用食品脫氧劑能耗盡瓶內氧氣,提高實驗的精確度B.將食品脫氧劑涂在集氣瓶內壁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兩次實驗流入集氣瓶中的水量不同,第1次實驗中流入的水更多D.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會導致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偏小14.實踐證明,熱水比冷水的滅火效果更好,因為熱水在滅火時會迅速汽化,形成的大量水蒸氣覆蓋于可燃物表面而起到滅火的作用。熱水滅火的主要優勢是使可燃物快速( ?。?br/>A.缺少氧氣 B.降低溫度C.缺少二氧化碳 D.降低著火點15.用如圖裝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氣,并進一步研究物質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實驗時,室溫為18℃,C、E、F中的白磷都浸沒在水中,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發生燃燒的只有C中的白磷B.裝置A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速率C.裝置A中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且參與化學反應D.只有通過C、D對比才能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16.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需要移栽植物,下列做法中合理運用了蒸騰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植物時將根洗干凈 B.移栽植物時去掉部分枝葉C.對移栽后的植物進行大量的光照 D.移栽植物時帶土坨17.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搖籃。按照下圖規范操作后,蒸發皿中出現殘留物,這說明土壤中有( )A.水 B.空氣 C.無機鹽 D.有機物18.炎熱夏季的中午,農民常常在作物上方罩上黑色塑料網,以降低光照強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br/>A.減弱光照強度、減弱光合作用B.減弱光照強度、減弱呼吸作用C.降低溫度、降低蒸騰作用D.降低溫度、減少水分吸收19.如圖是葉片橫切面結構圖,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br/>A.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B.⑤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組成C.③可以運輸水和無機鹽 D.③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20.某同學表演了一個魔術:取兩塊等大的蘿卜條,各放入盛有等體積的清水和溶質質量分數為10%鹽水的燒杯中,30分鐘后,該同學取出蘿卜條發現:A燒杯中的蘿卜條變硬了,B燒杯中的蘿卜條變軟了。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A.A燒杯內是清水,B燒杯內是鹽水B.A燒杯中的蘿卜條吸水,蘿卜條的質量變大C.取出蘿卜條后,A燒杯中的液面比B燒杯中的液面高D.魔術中的蘿卜條細胞液濃度小于魔術中的鹽水濃度二、填空題21.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鐵屑,如甲圖所示,將兩根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鐵A的N極和磁鐵B的S極放置在靠近鐵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鐵屑。如乙圖所示,將一根長度略大于兩磁鐵間距的軟鐵棒,輕輕擱在兩磁鐵上,則被吸附的鐵屑會 (選填“增加”“不變”或“減少”)。若將吸附有鐵屑的兩極靠在一起,則吸附在連接處的鐵屑會減少,原因是 。22.如下圖所示,某一條形磁鐵置于水平面上,電磁鐵與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逐漸向左移動時,條形磁鐵一直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條形磁鐵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填“不變”“逐漸變大”或“逐漸變小”);當斷開開關時,置于水平面上的條形磁鐵 摩擦力(填“受到”或“不受”)。23.小青同學想在家里安裝一盞照明燈,如圖所示是他設計的電路。圖中虛線框1和2應連入開關和電燈;則開關應裝在 虛線框中(選填“1”或“2”)。安裝完畢后,用一只額定電壓為的燈泡(檢驗燈泡)取代保險絲來檢查新安裝的照明燈是否正常,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L發光呈暗紅色,則說明安裝的照明燈 (選填“正?!薄皵嗦贰被颉岸搪贰保?。24.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從宏觀角度看,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從微觀角度看,氫氣是由 構成的;硫酸亞鐵中含有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分別是 (填寫離子符號)。25.已知一個CO分子的質量是mkg,一個CO2分子的質量是nkg(假設碳原子、氧原子分別具有相同的中子數),若以碳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則CO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6.國外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在鋅原子周圍聚合咪唑鈉(C3H3N2Na)和苯并咪唑(C7H6N2)兩種有機物制成的新型玻璃,與在硅原子周圍聚合各種無機物制成的傳統玻璃相比,它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1)硅元素與鋅元素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是 不同。(2)(C3H3N2Na)和(C7H6N2)兩種分子中,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是 。27.由元素R和氫元素、氧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為H3RO4,則R的化合價為 ;如果這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8.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三者的核電荷數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 (用相應字母與“>”或“<”相連),三者中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圖中Z元素組成的單質的化學式為 。29.夏天來了,空調驅走酷熱把我們帶入清涼世界,其實這是空調中制冷劑的功勞.但傳統的制冷劑(如氟利昂)會破壞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臭氧層.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學式為CH2FCF3)對臭氧層的破壞系數為零.請分析回答:(1)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由 種元素組成。(2)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中碳元素與氟元素的質量比是 。30.金屬鈉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根據所給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1)鈉元素與氯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2)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過程中,鈉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填符號)。31.小柯帶著收集到的氣體來到實驗室,用巧妙的辦法來測定氧氣的含量。開始前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暖寶寶貼(主要成分為鐵粉、木炭、食鹽)的熱量來源于鐵粉的氧化。為保證實驗準確度,實驗前必須 ;實驗后必須等 時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若最后流入玻璃瓶(容積為270毫升)中的水的體積為45毫升(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32.如圖可用來收集氧氣,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氧氣從 (填“左”或“右”,下同)導管通入,空氣從 導管排出。若要檢查是否已收集滿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 導管處。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可先把集氣瓶裝滿水,水從 導管排出。33.氣孔是氣體進出及水分散失的門戶,當保衛細胞含水量多時氣孔大,含水量少時氣孔小甚至關閉。將葉片浸入濃鹽水中,氣孔會變成 圖狀態。除水蒸氣外,進出氣孔的氣體還有 。34.在某綠地公園中有一片獨立封閉的人工景觀湖,蟲鳴鳥叫一派生機勃勃。景觀湖中種植有金魚藻、荷花、水蔥等幾種水生植物,湖中有鯽魚、黑殼蝦、夜鷺等動物,湖四周種植了香樟、棕櫚、女貞等各種綠植。請回答:(橫線上填寫文字,方括號內填寫編號)若要觀察女貞葉片的內部結構,可采用徒手切片法,挑選其中最 的切片材料制作成臨時裝片,從而便于觀察。35.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甲、乙兩個電磁限流器,如圖所示為示意圖,其中的C、D為動觸點。要求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它能切斷電路,斷開后需手動閉合。其中甲、乙兩個電磁限流器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是 。說說你的理由: 。三、探究題36.如圖所示,將一根直導線放在靜止小磁針的正上方,并與小磁針平行。(1)閉合開關后,觀察到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 。(2)閉合開關后,觀察到小磁針北極偏轉方向為 (選填“垂直紙面向外”或“垂直紙面向內”)。(3)若想讓小磁針偏轉方向相反,我們如何操作 。(4)本實驗的結論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如果導線下方不放小磁針,則該結論將 (選填:“仍然成立”、“不成立”或“無法判斷”)。37.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情景提供] 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進行實驗] 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1)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a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2)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um, 重疊了3000層左右的原子∶(3) 熒光屏-a粒子打在上面發出閃光∶(4)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a粒子的到達情況。[收集證據]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a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口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 a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粒子就 (填 “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1un金箔包含了5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3)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歷了三個過程,通過a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以下的 。38.為探究植物O2釋放速率的變化規律,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由透明玻璃罩構成的實驗裝置(圖1),其中CO2緩沖液可以吸收或提供CO2,保證玻璃罩內CO2濃度穩定。小組同學將該裝置放在夏季的自然環境下,測定了一個晝夜裝置內的植物O2釋放速率變化,得到圖2所示曲線。請回答:(1)影響玻璃罩內植物O2釋放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2)玻璃罩內O2濃度最高的時間對應的是圖2曲線中的 (填字母)點。(3)在圖2曲線中,與d、f點相比,e點O2釋放速率偏低的原因是 。(4)為了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使該實驗的數據更加準確,應增加一組實驗進行對照。則對照的實驗裝置與圖1的區別是 。39.小明同學在研究蠶豆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單位面積氣孔數目)時,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案進行實驗。方案一:用顯微鏡觀察同一張蠶豆葉片的上、下表皮裝片。方案二:把新鮮的蠶豆葉片浸沒在60℃左右的熱水中(如圖所示),觀察葉片兩面的氣泡數目。方案三:在一株生長旺盛的蠶豆植株上選取一片蠶豆葉,用濾紙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將兩張浸有氯化鈷溶液的藍色濾紙(遇水會變紅)相對應地貼在葉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針將其固定,觀察貼在葉片上、下表皮上的濾紙,哪一張的顏色深一些。(1)方案二中用60℃左右的熱水做實驗的原理是 。(2)方案二中觀察到:下表皮氣泡的數目比上表皮多,說明 。(3)小明采用方案三進行實驗,貼上濾紙后經過較長時間,發現兩張藍色濾紙顏色都變為一樣紅。小明同學認為蠶豆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同樣多,老師詢問了小明的實驗過程后,指出了小明用方案三所做實驗時,故結論不可靠。你認為老師這樣判斷的理由是 。(4)以上三種方案中,應用轉換法來研究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是 。40.如圖甲是小利設計的一種限流器原理圖, 當電流超過限制電流時, 銜鐵N被電磁鐵M吸引過去, 勻質的金屬桿OA在彈簧拉力作用下繞O點轉動, 電路斷開。(1) 若要把限流器中接入家庭電路中, 從安全用電角度考慮, 應該把它接在進戶線的 線上;(2) 調試時,電流遠遠超過設計的限制電流,限流器沒有切斷電路。為達到設計要求,應把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 移動;(3) 圖乙是小紅設計的另一種限流器原理圖,比較甲乙兩圖,說明甲原理圖的最大優點: ① 。②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2頁,共13頁第13頁,共13頁《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參考答案1.B2.C3.D4.B5.D6.C7.D8.D9.B10.C11.C12.B13.C14.A15.D16.B17.C18.C19.D20.C21. 減少 一個磁體的兩端磁性最強,中間磁性最弱22. 逐漸變大 受到23. 2 正常24. Al 氫分子 Fe2+、25.26.(1)質子數(2)C7H6N227. +5 3128. Z>Y>X X和Y Cl229.(1)三/3(2)6:1930.(1)質子數不同/核電荷數不同(2) 失去 、/Cl-、Na +(全對才給分)31.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恢復到室溫 18%32. 右 左 左 右33. 乙 氧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氣34.薄35. 甲 見解析36.(1)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2)垂直紙面向外(3)見解析(4)仍然成立37. 不會 原子核 B C38.(1)溫度和光照強度(2)g(3)氣孔關閉,影響了植物對CO2吸收(4)將新鮮植物換成死亡植物,其余條件不變39.(1)熱水迫使葉片內的空氣從氣孔中排出,形成氣泡(2)下表皮氣孔密度大于上表皮(3)實驗時間過長,兩張濾紙都達到飽和,結果無差異(4)方案三40. 火 左 見詳解 見詳解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