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二)一、選擇題1.如圖是探究電與磁關系的實驗裝置,其中EF是光滑的金屬導軌,銅棒cd固定。當銅棒ab在金屬導軌EF上水平向右快速移動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電路中銅棒ab相當于電源B.該電路中銅棒cd中有熱量產生C.銅棒ab移動時機械能轉化為電能D.銅棒cd在磁場中不受到力的作用2.如圖是某家庭電路的一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閉合開關S時,電燈不亮,保險絲未燒斷,可能是電燈短路B.斷開開關S時,用測電筆接觸A點氖管發光,接觸B點時氖管不會發光C.電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其外殼與零線相連D.保險絲燒斷后可用銅絲代替3.如圖給電磁鐵通電,磁鐵AB(A端為N極,B端為S極)及彈簧測力計在圖中的位置靜止不動,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 端滑動的過程中,關于電流表示數和彈簧長度變化的情況正確的是( )A.電流表的示數增大,彈簧的長度將增加B.電流表的示數增大,彈簧的長度將減小C.電流表的示數減小,彈簧的長度將增加D.電流表的示數減小,彈簧的長度將減小4.如圖所示是直流發電機的工作原理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直流發電機能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B.線圈ab邊和cd邊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相反C.將磁體的磁極位置對調,ab邊中感應電流方向不變D.換向器的作用是使線圈轉過平衡位置后自動轉動下去5.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正常發光的三盞燈中燈L2、L3突然熄滅,經檢查保險絲完好,在插座沒有插入任何用電器的情況下,用試電筆插進插座的兩孔,氖管均發光。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一定是插座發生短路了B.一定是進戶的零線BD之間斷了C.一定是進戶的零線BC之間斷了D.一定是進戶的零線CD之間斷了6.如圖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鈦元素屬于金屬元素·B.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gC.鈦原子核內有22個質子D.鈦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27.在①NaCl;②Cl2;③HClO;④X;⑤HClO4五種物質中,它們是按照氯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順序排列的,則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KClO3 B.NaClO C.NH4Cl D.KCl8.實驗測得某硫酸銨[(NH4)2SO4]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0%,則期中可能混入了下列哪種物質( )A.NH4HCO3 B.CO(NH2)2 C.NH4Cl D.NH4NO39.青少年攝入的鋅不足會引起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育不良等。缺鋅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來補充鋅,已知葡萄糖酸鋅的化學式為C12H22O14Z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個葡萄糖酸鋅分子中含有48個原子構成B.葡萄糖酸鋅分子由碳、氫、氧、鋅四種元素組成C.葡萄糖酸鋅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葡萄糖酸鋅中碳和氫的質量比為6:1110.下列符號中,“2”的含義解釋正確的是( )A.N2:2個氮原子B.:1個硫酸根離子帶2個負電荷C.H2O: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D.2SO3:2個三氧化硫分子11.推理法是化學學習過程中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每一位同學應當具備的基本科學素養。下列用推理法推導正確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所以分子一定比構成它的原子體積大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所以帶電的微粒一定是離子D.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所以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一定是催化劑12.研究物質要抓住一條主線: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及其相關用途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氧氣能供給呼吸,登山、潛水時宜攜帶氧氣②液態氮在汽化時需吸收大量的熱,因此可用作冷凍劑③魚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④氖氣通電后發紅光,可用于制測電筆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檢驗氧氣的化學性質實驗中,實驗記錄或操作不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會發出白光B.將打磨后的鐵絲盤成螺旋狀,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放熱D.做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集氣瓶應預先裝有少量水或鋪上一層細沙14.某同學在驗證空氣成分時采用了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用大針筒向小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注氣,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B.觀察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在空氣中復燃,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氧氣C.向玻璃上哈氣,玻璃上會凝結成許多小水珠,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D.觀察硫酸銅晶體暴露在空氣中是否變藍,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水分15.SO2與O2反應制備SO3是硫酸工業中的重要反應,其微觀變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保持不變B.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保持不變C.反應前后各元素化合價保持不變D.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質量比為1:216.在果樹的“坐果期”,果農常常給果樹的莖做環狀剝皮,這樣可以增加果實產量,樹枝壓彎腰”,其中產的道理是( )A.切斷導管,限制無機鹽向莖葉運輸B.切斷篩管,限制有機物向根部運輸C.切斷形成層,限制莖的不斷加粗D.切斷樹皮,減少害蟲的侵害17.西紅柿是一種綠色開花植物,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最合理的是( )A.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B.水和礦物質通過植株的莖由上而下運輸C.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通過莖由下而上運輸D.西紅柿是它的果實,里面有種子18.如圖,是植物細胞失水示意圖,此時植物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 )A.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溶液濃度 B.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C.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 D.以上情況均有可能19.小明設計了一個道路限載報警器(圖甲),R0是變阻器,R是壓敏電阻。R的電阻大小隨壓力大小變化關系如圖乙。當超載車輛通過壓敏電阻時,限載報警器就會報警。調試好電路,閉合開關S1和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超載車輛通過時,限載報警器會燈亮B.當超載車輛通過時,限載報警器會鈴響C.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滑,可提高報警的限載重量D.將電源1的電壓調高,可提高報警的限載重量20.對如圖所示的科學情景,下列敘述和判斷錯誤的是( )A.圖(1)中纏繞不夠緊密,會導致銅絲直徑測量值偏大B.圖(2)中的熱敏電阻受熱后阻值減小,發聲火災時此報警器L1燈亮C.圖(3)是自制簡易氣壓計,將氣壓計從山下拿到山上時,細玻璃管內的水柱高度會升高D.利用圖(4)來認識電流時,我們用到的研究方法是類比法二、填空題21.如圖所示,通電螺線管的上方有一個靜止的小磁針,軸線右側的圓圈表示閉合電路中一部分導體的橫截面。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的d端為 極,導線的a端應接電源的 極。閉合電路的這部分導體分別向“13”“24”兩個方向運動時,沿 方向運動能產生感應電流。22.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電磁感應現象”時,應在“a”“b”之間接入 (選填“靈敏電流計”“電源”或“燈泡”);用該裝研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時,應在“a”“b”之間接入 (選填“靈敏電流計”“電源”或“燈泡”)。23.如圖是一款能發電的魔方充電器,轉動魔方就能發電,它的原理是 ,這個過程將 能轉化為電能,產生的電能儲存于魔方內。魔方還能通過USB端口給移動設備充電,給移動設備充電時,魔方相當于電路中的 (選填“電源”或“用電器”)24.如圖甲所示是測電筆的結構,圖乙和圖丙中,正確使用測電筆的是圖 (選填“乙”或“丙”),當用它插入插座的左孔時氖管不亮,插入右孔時氖管發光,則說明火線在插座的 孔。通常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 V。25.由元素R和氫元素、氧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為H3RO4,則R的化合價為 ;如果這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6.夏天來了,空調驅走酷熱把我們帶入清涼世界,其實這是空調中制冷劑的功勞.但傳統的制冷劑(如氟利昂)會破壞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臭氧層.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學式為CH2FCF3)對臭氧層的破壞系數為零.請分析回答:(1)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由 種元素組成。(2)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中碳元素與氟元素的質量比是 。27.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開講,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通過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太空科普授課。(1)圖甲是在實驗艙中蠟燭燃燒時的火焰,微弱、呈球形;圖乙是蠟燭在地面燃燒的火焰,旺盛、呈錐形。這是因為在實驗艙微重力環境中,蠟燭燃燒時周圍的氣體較難形成 ,所以燃燒后的氣體和氧氣只能進行擴散運動而形成球形火焰。(2)三位老師在實驗艙里授課,實驗艙里的攝像機能接收到他們的講課聲音。由此推斷,實驗艙里 空氣。(選填“存在”或“不存在”)28.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1)反應Ⅰ中的反應物分子有 種。(2)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 (填化學式)對空氣的污染。29.如圖可用來收集氧氣,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氧氣從 (填“左”或“右”,下同)導管通入,空氣從 導管排出。若要檢查是否已收集滿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 導管處。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可先把集氣瓶裝滿水,水從 導管排出。30.將生長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過減少澆水進行干旱處理,該植物葉片氣孔開放會減小,則與干旱處理前比較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31.如圖所示是一種河水水位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當水位到達金屬塊A時, 燈亮;控制電路的電源右端為正極時,電磁鐵的上端為 極。32.如圖所示,給電磁鐵通電,條形磁鐵被上方彈簧懸掛在圖中位置靜止,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動時,電流表示數會 (填“增大”或“減小”),彈簧長度變化是 (填“增加”或“減小”)。33.有核電荷數均小于20的A、B、C、D四種元素。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A2B是一種常見的液體。A原子內有1個質子,C2+離子比B原子多2個電子,D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試回答:(1)寫出元素的符號:A ,C 。(2)寫出B和D元素能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34.鋰離子動力電池是20世紀開發成立的高能電池。(1)如圖為鋰原子構成示意圖。①圖中微觀粒子c的名稱是 。②圖中微觀粒子 (填微粒字母)的數量相等(2)請畫出鋰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35.在家庭電路中,如圖所示的各種情況下(②、④均站在干燥木凳上), 會觸電(選填序號),這些觸電屬于 (選填“低壓”或“高壓”)觸電。三、探究題36.小敏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磁化過程,圖中容器內裝的是一些鐵屑,架上所夾的是一根軟鐵棒。(1)比較甲、乙兩圖中的現象可知,當磁體靠近軟鐵棒時,軟鐵棒由于被 而顯出磁性;(2)小敏從圖乙中拿開條形磁體,發現軟鐵棒下端的鐵屑紛紛掉下來,這說明軟鐵棒獲得的磁性 (填“能”或“不能”)長久保持;(3)小敏用形狀完全相同的銅棒重做上述實驗,發現甲、乙兩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鐵屑均不能被吸引上來,這說明銅 (填“是”或“不是”)磁性物質;37.如圖所示是“探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實驗裝置(1)我們可以通過靈敏電流計指針是否偏轉來判斷電路中是否有感應電流產生;還可以通過指針偏轉的方向判斷 ;(2)保持AB棒運動方向不變,僅將磁體N、S極對調,重復上述實驗,是為了探究感應電流方向與 的關系;(3)若將此裝置中靈敏電流計換成 ,可進一步探究電動機的工作原理;(4)小明做了如圖乙所示的裝置,閉合開關,用外力使導體棒ab水平向右移動,發現導體棒cd也隨之運動起來,cd運動的原因是 。38.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實驗步驟如下:①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長木板,取一金屬塊放在長木板上,將一條形磁鐵放置于金屬塊的正下方。②拉動長木板,當彈簧測力計的指針穩定時讀出其示數。③其余條件不變,改變磁鐵下方所疊卡片數量重復步驟②。整理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卡片數量 測力計示數F(牛)1 0 0.82 3 ________3 6 1.8(1)要完成該實驗,小明選擇的金屬塊材料可以是( );(可多選)A.純鐵 B.純銅C.純鋁 D.鎳鉻合金(2)第2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其示數為 牛。(3)實驗中,改變磁鐵下方卡片數量的目的是 。(4)小明在實驗中若控制長木板不動,手拿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金屬塊,除難以保持勻速以外,從控制變量角度分析,還存在的不足是 。39.食品脫氧劑的主要成分是鐵粉,另有少量氯化鈉等物質,其原理是利用鐵生銹的原理除去氧氣。有人認為氯化鈉可以增強鐵粉的除氧能力,即能將容器中的氧氣濃度降到更低。為驗證該說法是否正確,小敏利用一端塞有橡皮塞的玻璃管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組別 加入試劑 AO/毫米 AB/毫米Ⅰ 1克鐵粉 500 101Ⅱ 1克鐵粉+少量氯化鈉 500 104.5①將1克鐵粉(足量)迅速裝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油將玻璃管密封,油滴的下端標為A,輕彈玻璃管使鐵粉分布均勻且緊密,鐵粉的上端標為O,如圖甲所示。②靜置至油滴不再移動時,油滴的下端標為B,如圖乙所示。③用刻度尺測量出AO段和AB段的長度,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④另取1克鐵粉與少量氯化鈉,混合均勻后,重復上述實驗。(1)實驗中,小敏將氧氣消耗的量轉化為 (選填“AO”、”BO”或“AB”)的長度。(2)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忽略鐵粉之間混有的少量空氣,根據實驗Ⅱ的結果,可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精確到0.1%)。(4)小敏分別用脫氧劑和白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用氧氣傳感器測得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丙所示。小敏認為用食品脫氧劑替換白磷進行該實驗更有優勢,他的理由是: (寫出一條)。40.由于存在電流的熱效應,電動汽車使用時它的蓄電池會發熱。當某組電池溫度過高時,汽車立即啟動制冷系統進行降溫。圖甲是模擬控溫裝置示意圖,電磁繼電器與熱敏電阻Rt、滑動變阻器RP串聯接在電壓為12伏的電源兩端。當電磁鐵線圈(電阻不計)中的電流I大于或等于30毫安時,銜鐵被吸合。熱敏電阻的阻值Rt與蓄電池溫度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0歐。(1)從圖乙中可得熱敏電阻Rt的阻值隨溫度升高而(2)根據設計要求,請將甲圖中的電路連接完整;(3)根據題中給出的數據,若設定蓄電池達到60℃時啟動制冷系統,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多少歐?(寫出計算過程)(4)若想在更高溫度啟動制冷系統,滑片應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四、解答題41.資料顯示,將新制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溶液加熱到80℃時,才有較多氧氣產生。而相同質量5%的溶液加入催化劑,常溫下就會立即產生氧氣,反應速度快、所需時間短。(1)請寫出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小晨按圖甲裝置進行實驗,當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出現時,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并未復燃。為此,他利用圖乙裝置收集氣體,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那么圖甲實驗中帶火星木條未復燃的原因可能是 。(3)小柯利用催化劑使溶液分解制取氧氣,圖丙是他設計的氣體發生裝置,請你指出一處錯誤: 。(4)采用相同質量的5%的溶液,圖丁虛線表示加熱分解制取氧氣的曲線,請你在該圖中用實線畫出利用催化劑制取氧氣的大致曲線。(假定兩種方法均完全分解)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4頁,共15頁第15頁,共15頁《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二)》參考答案1.D2.B3.B4.B5.C6.B7.A8.A9.C10.D11.A12.A13.C14.A15.B16.B17.D18.C19.BC20.B21. S 負 1322. 靈敏電流計 電源23. 電磁感應 機械 電源24. 丙 右 3625. +5 3126.(1)三/3(2)6:1927.(1)對流(2)存在28.(1)兩/2/二(2)NO、NO2、CO29. 右 左 左 右30. 減小 減少水分蒸發,適應干旱環境31. 紅 S32. 減小 增加33.(1) H Mg(2)Al2O3。34.(1) 電子 b與c(2)35. ①③④ 低壓36.(1)磁化(2)不能(3)不是37.(1)感應電流的方向(2)磁場方向(3)電源(4)見解析38.(1)AD(2)1.2(3)改變金屬塊對桌面的壓力大小(4)無法保證拉動過程中,金屬塊對桌面的壓力大小保持不變39.(1)AB(2)氯化鈉可以增強鐵粉的除氧能力(3)20.9%(4)操作簡單、無污染、測量更精確(符合題意即可)40.(1)減小(2)(3)320Ω(4)左41.(1)(2)加熱過氧化氫溶液的同時,溶液中的水蒸氣隨氧氣一起逸出,環境濕度較大(合理即可)(3)長頸漏斗的末端沒有伸入液面以下(4)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