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1.下列關于生物的結構層次判斷正確的是( )A.熱水燙過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層“皮”屬于上皮組織B.獼猴桃果實屬于營養器官,含有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C.被子植物的根與哺乳動物的皮膚屬于同一結構層次D.血管在體內分布廣泛,與血液同屬于結締組織2.如圖表示動物細胞某種生理過程,下列選項中對這種生理過程表述正確的是( )A.細胞生長 B.細胞分生C.細胞分裂 D.細胞分化3.病毒種類繁多,增殖速度快,給人類以及各種飼養動物和栽培作物帶來了極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④⑤③②4.支原體肺炎是由單細胞生物——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會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以獲取養料。下列關于肺炎支原體的判斷錯誤的是( )A.有細胞結構 B.能進行新陳代謝C.有反射活動 D.可以生長繁殖5.下列關于頂芽和側芽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一般來說頂芽是葉芽,側芽是花芽B.頂芽生長旺盛時,會抑制側芽的發育C.頂芽是指著生在植物莖主干上,著生在側枝上的芽都是側芽D.種植番茄時,為了增加產量,農民們往往會去掉植株上的側芽6.我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如圖為家蠶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家蠶是有性生殖方式 B.家蠶的發育為不完全變態C.蠶絲產生于②時期 D.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③時期7.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不包括(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8.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如圖為杏花的基本結構及某生理過程,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A.④屬于花的主要結構B.⑤中含有精子C.A過程是自花傳粉D.⑨將來發育成果實9.造血干細胞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骼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所示),這一過程成為細胞的( )A.分化 B.分裂 C.生長 D.以上都是10.大熊貓以竹子為主要食物,不同季節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關生物結構層次表述正確的是( )A.大熊貓和竹子的細胞結構相同B.大熊貓的表皮屬于保護組織C.竹筍是竹子的莖,屬于營養器官D.大熊貓和竹子均有呼吸系統11.研究發現,蒼蠅之所以能免受細菌感染,是由于其體內能產生過氧化氫(H2O2),下列關于過氧化氫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B.過氧化氫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C.過氧化氫是一種混合物D.過氧化氫不具有殺菌作用12.2024年6月,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樣,五星紅旗在月背成功展開。嫦娥六號探測器鉆桿主體采用鋁基碳化硅材料,其中鋁、碳、硅是三種不同的元素,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質子數 B.中子數C.核外電子數 D.相對原子質量13.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結果正確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因此物質一定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B.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因此同種元素質子數一定相同C.單質只含一種元素,因此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D.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因此不同種元素組成物質一定是化合物14.一種原子的核內有8個質子和8個中子,另一種原子的核內有8個質子和10個中子,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們互為同位素原子 B.它們的質量相同C.它們同屬于一種元素 D.它們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15.有三種元素X,Y,Z,已知X和Y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又知三種元素最外層電子總數之和為17,而質子數之和為31,則三種元素X、Y、Z可能是( )A.碳,氮,磷 B.氮,氧,硫 C.氮,磷,氟 D.鈉,氧,硫16.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下是不同時期科學家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結構模型建立先后順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③→①→②17.在O2、CO2、SO2這三種物質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分子 C.兩個氧原子 D.兩個氧元素18.2020年8月科學期刊《自然-通訊》報道科學家在制作一種儲能紅磚時需要用到EDOT即乙烯二氧噻吩,化學式C6H6O2S。有關 EDOT說法正確的是( )A.EDOT由碳、氫、氧、硫四種原子構成 B.EDOT中含有氧氣分子C.EDOT由碳、氫、氧、硫四種元素組成 D.EDOT相對分子質量為142g19.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主要任務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儲量。下圖是氦-3原子結構示意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氦原子的質子和中子還可分,它們由更小的微粒構成B.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C.氦-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D.在元素周期表中,氦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20.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月球背面的月壤樣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蘊含He-3,它被認為是解決未來能源問題的重要物質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2個中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e-3原子核中有2個質子,1個中子,核外有3個電子B.He-3和He-4的中子數不同,所以屬于不同種元素C.He-3和He-4屬于同種元素,所以它們的原子質量相同D.He-3和He-4屬于同種元素,它們原子核外都只有2個電子21.某同學根據右方常溫常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表得出以下四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物質 密度 物質 密度鐵 水銀鋁 純水冰 酒精石蠟 煤油A.固體密度一定大于液體密度B.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相同C.相等質量的純水和酒精,酒精的體積較大D.的一瓶礦泉水中水的質量為22.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瓶礦泉水喝去一半,瓶中水的質量和密度都變為原來的一半B.鐵的密度比木頭的密度大,則鐵的質量比木頭的質量大C.密度不同的兩個物體,其質量可能相同D.一罐氧氣用去一半后,罐內氧氣的質量減小,密度也減小23.小麗向瓶子中逐漸裝入某種液體,直至把瓶子裝滿。她記錄了每次瓶子中液體的體積以及液體和瓶子的總質量,實驗數據如下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A.表中①處數據應為 B.瓶子的質量為C.液體的密度為 D.該瓶子能裝下的水24.《天工開物》里記載了鑄造“鐘”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以牛油、黃蠟附其上數寸”,油蠟上刻上圖案后在油蠟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殼;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蠟”,在油蠟流出后形成的空腔中倒入銅液,待銅液冷卻后,“鐘鼎成矣”。其過程中,“炙化其中油蠟”和“銅液冷卻成鐘鼎”涉及到的物態變化分別是( )A.液化凝固 B.熔化凝固 C.熔化凝華 D.液化凝華25.如圖所示,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雞蛋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許多小水珠,下列關于小水珠形成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A.冰箱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雞蛋內部冒出的“寒氣”液化形成的C.雞蛋內部的水滲出殼外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26.下列食物發生的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干燥的粉條被點燃 B.吃火龍果時,嘴巴變紅C.多吃雞蛋,促進身體生長 D.生雞肉煮熟27.關于印刷術的發展歷程,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手工抄寫→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B.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手工抄寫C.雕版印刷→手工抄寫→活字印刷 D.手工抄寫→活字印刷→雕版印刷28.一定質量的水體積為a,全部結成冰后體積變為b;一定質量的冰體積為c,全部化成水后體積變為d, 則( )A.b比a大,d比c B.b比a小,d比c大C.b比a大, d比c小 D.b比a小,d比c大29.在很冷的地區使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其原因是( )A.固態酒精比固態水銀的熔點高B.固態水銀比固態酒精的熔點低C.液態水銀比液態酒精的凝固點高D.液態水銀比液態酒精的凝固點低30.各國在新材料領域競爭激烈。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氣凝膠”以堅固、熔點高而被廣泛應用。制造某大飛機需用密度為7.8×103kg/m3超高強度鋼130噸,若用一種密度為3kg/m3“氣凝膠”代替鋼材制造同樣的一架飛機,則需要“氣凝膠”的質量為( )A.0.05噸 B.0.26噸 C.2.6噸 D.50噸31.潛江市每年都舉辦國際馬拉松比賽,如果比賽當天有中到大雨,市氣象部門就會人工干預,提前在潛江上空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關于人工降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氣體變成干冰,是凝華吸收熱量B.水蒸氣凝結成水,是液化吸收熱量C.干冰變成二氧化碳氣體,是升華放出熱量D.水蒸氣凝結成小冰晶,是凝華放出熱量32.容器里裝有水,將燒杯底朝上壓入水中,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對容器底加熱。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燒杯內、外的水都不能沸騰 B.燒杯內、外的水都能沸騰C.燒杯內、外的水溫度相等 D.燒杯內的水溫高于燒杯外的水溫33.如圖所示是燒開水時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壺嘴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B.“白氣”是周圍的空氣液化形成的C.“白氣”是空氣中原來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D.壺嘴最近處沒有“白氣”是因為溫度太高,水蒸氣無法遇冷液化34.媽媽在蒸饅頭時,開鍋后改用“小火”。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讓饅頭變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C.無論使用“大火”還是“小火”,水達到沸點后溫度都保持不變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不應該改用“小火”35.陶瓷是我國的重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下列古法制瓷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鎮漿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溫燒制 D.磨光上釉36.客觀事實是一類重要證據,下列事件可以作為2024年太平洋板塊活動頻繁證據的是( )①2024年4月3日中國臺灣花隴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②2024年10月22日甘肅武威市天祝縣發生3.2級地震③2024年日本櫻島火山噴發頻率和規模高于往年平均水平④2024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潛作業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7.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耐鹽堿水稻,其根系細胞能主動將鹽離子轉運至液泡儲存。這種特性使根細胞液濃度與土壤溶液的關系為( )A.始終低于土壤溶液 B.動態高于土壤溶液C.與土壤溶液相等 D.僅夜間高于土壤溶液38.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類不斷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說法符合人類對地球現有認知的是( )A.地球內部地殼以下都呈液態或熔融狀態B.地球是一個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不規則球體C.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用實踐證明地球的形狀是球體D.地球內部結構平均厚度由小到大分別是地核、地幔、地殼39.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相互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下列現象不能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的是( )A.山脈的形成 B.火山的噴發 C.洪水的爆發 D.大西洋的形成40.景海鵬、陳冬兩位宇航員在“天宮二號”空間站中成功栽培出了生菜,使我國首次在太空中實現了人工栽培蔬菜。他們在裝置的頂端(上方)安裝了一盞燈提供光照,一段時間后發現,太空種植的生菜也是向上生長的。實驗中,影響太空生菜生長的因素是( )A.向光性 B.負向地性C.向觸性 D.向水性41.主要是由地球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斷層山 B.敦煌風蝕城堡C.金華雙龍洞 D.黃土高原溝壑縱橫42.太真洞位于浙江衢州太真鄉。洞內鐘乳石倒垂,石筍如林,被古人稱為“第一洞天”。形成這種洞穴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風力 B.流水 C.冰川 D.生物43.如圖所示為板塊運動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四處海洋地殼中最年輕的為丁B.甲、乙之間的地殼不穩定,易形成火山C.板塊“漂浮”在海水上D.板塊運動的動力來自地球自轉44.新疆的哈密瓜以味甜質優而聞名。在哈密瓜開花結果的過程中,應適當多施加( )A.含鈣無機鹽 B.含鉀無機鹽C.含磷無機鹽 D.含氮無機鹽45.我們知道,植物主要通過根毛細胞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一次施肥過多,根毛細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從而使植物萎蔫,即“燒苗”。該現象說明(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無機鹽B.植物吸收水分與土壤中無機鹽濃度有關C.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D.植物的生活對水和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同46.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說法符合對地球現有認知的是( )A.巖石圈由七大板塊構成B.地球自轉引起了晝夜長短的變化C.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D.從外向內可分為地殼、軟流層、地核三個圈層47.浙江地形一山七水二分田,西部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有天目山、四明山、雁蕩山等著名山脈;中部主要是金衢盆地和丘陵;東部主要是沖積平原和沿海島嶼,如杭嘉湖平原、浙東天臺山脈向海延伸形成的舟山群島。其中主要受地球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天目山 B.金衢盆地 C.杭嘉湖平原 D.舟山群島48.綠肥植物是一種專門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壓,也可以異地施用。在農業上利用綠肥植物的目的是(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B.增加土壤中腐殖質的含量C.給植物提供食物D.增加土壤中鉀肥的含量49.如圖,是植物細胞失水示意圖,此時植物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 )A.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溶液濃度 B.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C.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 D.以上情況均有可能50.如圖是余姚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中判斷方向的方法是指向標定向法 B.圖上1cm代表實地距離15kmC.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150米 D.圖中適合攀巖的是C處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頁,共12頁第3頁,共12頁《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B C B B D A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B B B B A C D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D CD B B D B A C C A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D C D C C D B C C A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A B B C B C C B C C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