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培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2024七下·潮陽期末)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讀亞洲簡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回歸線穿過亞洲的南部 B.西南與歐洲相連C.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瀕臨四大洋2.下列描述符合亞洲地形特征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B.地勢四周高,中間低C.山脈多分布在南、北兩側 D.平原多分布在大陸的內部3.受亞洲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的流向為( )A.自南向北流 B.自西向東流C.自四周向中部流 D.自中部向四周流4.圖中的亞洲文明古國( )A.均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B.都誕生于大河的沖積平原C.地處中高緯度地區 D.都位于低緯度高原地區【答案】1.A2.A3.D4.B【知識點】亞洲不同地區居民生活差異;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解析】【點評】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北部約達北緯81°,南部達南緯11°,經度位置約在東經26°至西經170°之間,范圍廣大,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1.A、北回歸線穿過亞洲的南部,A正確;B、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B錯誤;C、亞洲地跨東西南北半球,主要位于東半球、北半球,C錯誤;D、不瀕臨大西洋,D錯誤。故答案為:A。2.A、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A正確;B、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B錯誤;C、亞洲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C錯誤;D、平原多分布在四周,D錯誤。故答案為:A。3.河流由地勢高處流向地勢低處,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的影響,河流呈放射狀由中間向四周奔流入海,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4.A、亞洲的文明古國均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A錯誤;B、都誕生于大河的沖積平原,B正確;C、在高緯度地區沒有文明古國分布,C錯誤;D、基本上分布在中緯度地區,D錯誤。故答案為:B。(2024七下·潮陽期末)讀“歐洲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關于歐洲氣候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溫帶氣候為主 B.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C.溫差由西向東逐漸減小 D.沒有熱帶氣候6.歐洲的地勢低平,下列環境特征與該地勢特點的關系不大的是(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B.河湖眾多,河網稠密C.河流的流速平緩D.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較其他大洲廣7.下列關于歐洲西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河流水流平穩B.氣候具有海洋性C.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組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經濟組織D.瑞典是聞名世界的“鐘表王國”【答案】5.C6.A7.D【知識點】歐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解析】【點評】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經濟發展水平目前仍居各大洲首位。歐洲西部多為經濟發達國家,這里集中了很多工業大國如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它們的生產規模大,工業部門較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其余國家則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的發展有特色的工業部門。5.歐洲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因此氣候以溫帶氣候為主;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自西向東距離大西洋越來越遠,溫差越來越大,從海洋性過渡到大陸性;歐洲主要位于北溫帶,沒有熱帶氣候分布。故答案為:C。6.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河湖眾多,河流流速平緩。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是中南半島的地勢特點。故答案為:A。7.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河湖眾多,河流流速平緩。瑞士手表代表著精密工藝和高品質。故答案為:D。(2024七下·潮陽期末)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一秦嶺站(74°56'S,163°42'E)開站,填補了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秦嶺站是我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個常年考察站,也是新時代我國建成的第一個越冬考察站。下圖示意中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下列有關秦嶺站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中緯度 B.位于南溫帶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西半球9.我國南極科考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A.羅斯海新站 B.中山站 C.長城站 D.昆侖站10.我國在南極的科考站大部分是在1、2月份建立,其原因是( )A.南極寒季,海域封凍,施工車輛能通行B.南極極晝,熱量充足,河流解凍有淡水C.南極的暖季,此時氣溫較高且白晝時間較長D.南極極夜,常見極光,為建站施工人照明【答案】8.D9.C10.C【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和北極相比,南極的氣候則更加冰冷,南極洲年平均氣溫為-25℃,為世界最冷的陸地。同時也是世界上風力最強和最多風的地區,降水也十分稀少,在這種環境中,植物難于生長,鳥獸則多以海洋生物為食,其中企鵝則已經是南極洲的象征之一。一到暖季,企鵝就經常會聚集在沿海一帶,這是南極洲極富有代表性的景象。8.由圖可知親領展位于南極圈以南,因此位于高緯度地區;位于南寒帶;圖示為我國南極科考站多處位置,因此秦嶺站位于南半球;由材料可知,秦嶺站的經緯度位置 秦嶺站(74°56'S,163°42'E)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緯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因此163°E位于西半球。故答案為:D。9.極圈內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由題可知,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北,因此長城站沒有極晝極夜。故答案為:C。10.我國位于北半球,南極地區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因此我國南極科考隊赴南極考察最佳時間為12月-次年2月(為我國的冬季),此時為南極地區的暖季,又是極晝時期,便于科考。故答案為:C。(2024七下·潮陽期末)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湖泊,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通,水位季節變化大。洪水期岸邊的樹林被水淹沒,每年的11—12月會有“緣木求魚”景象,即當地人能在湖畔的樹洞里捉到魚。完成下面小題。11.洞里薩湖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12.湄公河的汛期是( )A.11-次年2月 B.2-5月 C.5-9月 D.10-次年1月13.當地人能夠“緣木求魚”,是因為( )A.洪水退去,樹洞魚類存留 B.洪水退去,樹洞外無魚類C.水位上升,樹洞魚餌豐富 D.水位上升,樹洞魚類安全【答案】11.B12.C13.A【知識點】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解析】【點評】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峽之一。11.根據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洞里薩湖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該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故答案為:B。12.由圖可知,湄公河主要流經中南半島, 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5月至9月是雨季,降水豐沛,河流進入汛期。故答案為:C。13.洞里薩湖區為熱帶季風氣候,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雨季時期湖水上漲,湖面擴大,樹干被淹沒;旱季時,湖泊水位回落,樹洞中未及時隨水退去的魚存留下來。故答案為:A。(2024七下·潮陽期末)非洲尖毛草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植被,在長達6個月時間里,以根系生長為主,最長可達28米;雨水充足時,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上瘋長,最高可長至一米六至兩米,成為草地之王.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非洲尖毛草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14.尖毛草可能分布于( )A.① B.② C.③ D.④15.尖毛草在生長根系的時期氣候特征是( )A.溫和濕潤 B.高溫少雨 C.寒冷干燥 D.溫和少雨16.下列有關非洲說法錯誤的是( )A.非洲熱帶氣候面積廣,被稱為“熱帶大陸”B.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C.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亞高原D.非洲海岸線較為平直【答案】14.B15.B16.B【知識點】撒哈拉以南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國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解析】【點評】非洲還是一個“熱帶大陸”,非洲絕大多數的陸地都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赤道在非洲的中部地區穿過,整個非洲幾乎關于赤道南北對稱。這就給非洲的氣候類型帶來了兩個特點,一是非洲的氣候類型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14.非洲氣候關于赤道對稱,圖中氣候①②③④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由材料可知,在長達6個月時間里,以根系生長為主,最長可達28米;雨水充足時,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上瘋長, 最高可長至一米六至兩米,成為草地之王。說明該地區氣候類型有干、濕季之分,為熱帶草原氣候。故答案為:B。15.尖毛草分布于熱帶草原氣候區,在生長根系的時期,降水少,此時為旱季,氣候特點為高溫少雨,B正確;非洲全年高溫。非洲南端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故答案為:B。16.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A正確;非洲位于熱帶和溫帶,沒有寒帶,B錯誤;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亞高原,C正確;非洲海岸線較為平直,D正確。故答案為:B。(2024七下·潮陽期末)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導致圖中①、②兩種氣候類型呈南北狹長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岸線平直 B.緯度位置 C.海陸位置 D.地形地勢18.讀圖可知,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點是( )A.東部都是低緩的丘陵 B.中部都是廣闊的平原C.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 D.南部都是平坦的高原19.下列有關南、北美洲的比較,正確的是( )A.北美洲有面積廣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有熱帶雨林氣候B.兩大洲在高緯度地區都有寒帶C.兩大洲氣候都具有暖濕的特點D.北美洲以溫帶氣候為主,南美洲以寒帶氣候為主【答案】17.D18.C19.A【知識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美洲概況【解析】【點評】美洲大陸是一塊整體,人們在美洲大陸中部中美地峽的狹窄部位開鑿了巴拿馬運河,習慣上以它作為劃分北美洲與南美洲的界線;美洲發展不平衡,美國、加拿大為發達國家,其余均為發展中國家;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組成,山系縱貫美洲大陸西部;北美洲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南美洲熱帶廣布,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是最濕潤的大洲。17.導致圖中①②兩地氣候類型呈南北狹長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勢。 由于美洲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導致圖中①溫帶海洋性氣候、②熱帶沙漠兩種氣候類型僅形成于西部沿海南北狹長地帶。故答案為:D。18.南美洲東部是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中部是高原,西部分布的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南、北美洲東南部都為平坦的平原。故答案為:C。19.北美洲主要位于北溫帶,在大陸內部有面積廣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北部被赤道穿過,有熱帶雨林氣候,A正確;北美洲在高緯度地區有寒帶,南美洲沒有高緯度地區,位于熱帶和南溫帶,缺少寒帶,B錯誤;北美洲有面積廣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氣候有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C錯誤;北美洲以溫帶氣候為主,南美洲以熱帶氣候為主,D錯誤。故答案為:A。(2024七下·潮陽期末)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起點在中國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00公里,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讀中巴經濟走廊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0.瓜達爾港瀕臨( )A.紅海 B.地中海 C.阿拉伯海 D.孟加拉灣21.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后,由瓜達爾港運輸到我國的重要戰略物資是( )A.石油 B.木材 C.鐵礦 D.汽車22.修建“中巴鐵路”需要克服的條件是( )①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 ②途經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③勞動力不足 ④生態環境脆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3.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意義不包括( )A.促進我國與印度洋周邊國家經濟合作B.加強我國對巴基斯坦的控制C.巴基斯坦農產品可以更快輸送到我國市場D.降低我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答案】20.C21.A22.C23.B【知識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促進經濟發展:中巴經濟走廊有助于進一步密切和強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巴基斯坦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通過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中巴經濟走廊能夠提升各地互聯互通、增加能源供應和創造就業,惠及全巴民眾。 優化區域優勢:中巴經濟走廊有助于優化巴基斯坦在南亞的區域優勢,促進整個南亞的互聯互通。這不僅能將南亞、中亞、北非、海灣國家等通過經濟、能源領域的合作緊密聯合在一起,形成經濟共振,還能強化巴基斯坦作為橋梁和紐帶連接歐亞及非洲大陸的戰略地位。 能源安全:中巴經濟走廊為中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通過這條走廊,中國能夠縮短和中東的溝通距離,避開傳統咽喉馬六甲海峽和存在主權糾紛的南中國海,把中東石油直接運抵中國西南腹地。 人文交流: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還促進了中巴兩國間的人文交流,包括商貿、物流、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戰略意義: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試點區和示范區,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它不僅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試點區,也是一帶一路戰略成效的示范區,同時還是一帶一路戰略實踐的創新區。20.由圖可知,瓜達爾港南臨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故答案為:C。21.由材料可知,中巴經濟走廊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 瓜達爾港離波斯灣較近,波斯灣石油資源豐富,中東的石油可經該走廊運輸至我國內地,有利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故答案為:A。22.修建中巴鐵路需要克服的條件包括: 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途經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生態環境脆弱。故答案為:C。23.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意義不包括加強我國對巴基斯坦的控制,而是促進共同發展、優化區域優勢、保障能源安全、促進人文交流和具有戰略意義。故答案為:B。(2024七下·潮陽期末)左圖為埃及農產品分布圖,右圖為法國農產品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4.關于兩國地理位置描述,不正確的是( )A.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 B.兩國共同瀕臨的海域是地中海C.法國地跨東西兩個半球 D.法國全部位于北溫帶25.有關兩國經濟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埃及盛產長絨棉,棉產區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法國主要的糖料作物為甘蔗C.兩國都屬于旅游業發達的國家,旅游資源眾多D.兩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都為水稻26.埃及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原因是( )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②氣候溫暖濕潤③水資源豐富④農業發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24.C25.C26.C【知識點】埃及;法國【解析】【點評】尼羅河,全長667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一長河,非洲主河流之父。發源于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一條國際河流。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蘇丹、埃及等7個國家,跨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流域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陸面積的九分之一,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24.由圖可知,埃及地跨亞洲和非洲兩大洲,A正確;埃及位于非洲北部,法國位于歐洲西部南部,都瀕臨地中海,B正確;法國位于歐洲西部,位于東半球,C錯誤;法國位于地中海沿岸,位于北溫帶,D正確。故答案為:C。25.埃及盛產長絨棉,棉產區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尼羅河三角洲,A錯誤。法國主要的糖料作物為甜菜,B錯誤。兩國都屬于旅游業發達的國家,旅游資源眾多,埃及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法國有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C正確。埃及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法國的糧食作物是小麥,D錯誤。故答案為:C。26.尼羅河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這條磅礴巨川為埃及人民提供了幾乎是惟一的地表水源。尼羅河水滋潤著兩岸和三角洲的土地,養育了埃及96%的人口。河谷和三角洲地區是埃及最重要的農業區,主要生產長絨棉、玉米、小麥、水稻以及洋蔥、豆類和水果.埃及人民盛贊尼羅河是哺育他們的“母親河”。法國位于北溫帶,甘蔗為熱帶作物。埃及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法國的糧食作物是小麥。故答案為:C。(2024七下·潮陽期末)氣候會影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讀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7.可以推斷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的信息是( )A.獨占一塊大陸 B.南回歸線C.古老的動植物 D.后起的發達國家28.塔斯馬尼亞島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濕潤氣候C.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29.根據氣候推測,澳大利亞人口最稀疏、城市最少的地區是( )A.東北部地區 B.東南部地區 C.中部地區 D.西南部地區30.下列關于澳大利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四周被太平洋所環抱 B.地勢中間高、四周低C.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 D.中西部地區沙漠廣布【答案】27.B28.D29.C30.D【知識點】七大洲;澳大利亞自然環境;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解析】【點評】1.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產國。98%的羊毛都用來出口。而其中60%出口到中國。澳大利亞有人口約2200萬,羊的數量卻達到1.6億頭以上。其實,澳大利亞不只是羊多,牛,馬和其它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很多。可以好不夸張地說:澳洲不僅僅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更是動物的天堂。我到過40多個國家,澳大利亞是城鄉結合的最完美的國家。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能經過綠油油的牧場。雖然這些牧場規模都不大,但卻讓人心曠神怡。2.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礦產品最大的出口國。礦產資源種類超過70種,其中鋁土礦儲量更占世界首位,達世界總儲量的35%。森林覆蓋率也超過了國土面積的20%。3. 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這是因為澳大利亞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動植物。世界有袋類的150多種動物,澳大利亞就占了140多種。其它如考拉,樹熊,鴨嘴獸等都非常古老。還有植物12000多種,其中9000多種是獨有的。27.南北半球的分界線為赤道,赤道以南為南半球,以北為北半球,由圖可知,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的中部,說明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故答案為:B。28.塔斯馬尼亞島的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包括全年溫和,雨量充沛,并且受海洋影響較大。故答案為:D。29.由圖可知,澳大利亞中部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不適合人類居住,是澳大利亞人口最稀疏、城市最少的地區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故答案為:C。30.A、澳大利亞周圍臨印度洋和太平洋,A錯誤;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地勢東西高、中間低,B錯誤;C、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發達國家,C錯誤;D、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中西部地區荒漠廣布,D正確。故答案為:D。31.(2024七下·潮陽期末)據伊朗媒體2023年3月10日報道稱,經過幾日談判,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北京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并在最多兩個月內重新互相開放大使館。讀西亞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1)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位于① 沿岸。該區域石油豐富,油輪通過② 海峽進入阿拉伯海。(2)沙特阿拉伯河流稀少,被稱為“無流國”,從氣候角度分析其原因。并列舉該地區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3)西亞地區文化差異大,居民大多數信仰 教,少數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4)假如你是聯合國秘書長,請你為西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寶貴的意見。【答案】(1)波斯灣;霍爾木茲(2)原因: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措施:海水淡化、發展節水農業等。(3)伊斯蘭(4)完善基礎設施,延長石油產業鏈;發展港口運輸、金融、房地產、旅游等非石油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等。【知識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中東人文地理特點(宗教與文化習俗)【解析】【分析】(1)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產油國,出口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以及美國、日本等國家。油輪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阿拉伯海,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海口,有“世界油閥”之稱。(2)沙特阿拉伯的氣候特征決定了其天然水資源匱乏,沙特阿拉伯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但通過技術投入和國際合作,實現了短期內的水資源平衡(如海水淡化,一水多用、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等措施)。然而,深層地下水的不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威脅,仍需長期戰略應對。(3)中東居民的主要人種為阿拉伯人,通用語言為阿拉伯語,屬于白色人種,中東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其中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視為圣地。(4)西亞地區不應局限于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應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如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西亞地區氣候干旱,但可以通過發展節水農業、溫室農業等現代化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自給率。西亞國家之間應加強貿易合作,消除貿易壁壘,降低關稅,促進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動。加強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區域經濟的效率。發展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場,如石油期貨、期權等,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企業可以通過參與金融衍生品市場,對沖油價波動帶來的風險。故答案為:(1)波斯灣;霍爾木茲(2) 原因: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措施:海水淡化、發展節水農業等(3)伊斯蘭(4) 完善基礎設施,延長石油產業鏈;發展港口運輸、金融、房地產、旅游等非石油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 【點評】中東地區位于亞洲西南部和非洲的東北部,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譽為“三洲五海之地”。中東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聯系亞歐非三大洲,連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還有兩個交通咽喉:亞非分界線的蘇伊士運河和亞歐分界線之一的土耳其海峽,戰略位置極其重要。(1)讀圖可知,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位于波斯灣沿岸,該區域石油豐富,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油輪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阿拉伯海,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海口,有“世界油閥”之稱。(2)沙特阿拉伯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河流稀少,被稱為“無流國”,因此該地區水資源匱乏,水資源匱乏的解決措施是海水淡化、一水多用、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等措施。(3)西亞地區文化差異大,居民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教徒為穆斯林,少數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4)西亞地區的經濟,應該朝著經濟多元化發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延長石油產業鏈;發展鋼鐵、煉鋁、電力等非石油產業;大力發展港口運輸、金融、房地產、旅游等服務業;引進外資和技術,提高科技水平;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32.(2024七下·潮陽期末)俄羅斯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與原料出口國,與中國經貿合作密切。結合圖文材料,完成題目要求。材料一: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分布圖、巴西礦產資源和工業分布圖。(1)從熱量帶的角度比較俄羅斯和巴西緯度位置的差異。(2)俄羅斯和巴西相同的能源礦產資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俄羅斯和巴西工業分布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材料二: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產區。目前,巴西是我國第一大大豆進口國,該國每年出口到我國的大豆總量占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65%。材料三:巴西熱帶雨林及大豆分布示意圖和資料卡資料卡:大豆的生長習性大豆性喜暖,其種子在10-12°℃的環境開始發芽,開花結英期的適宜溫度為20-28℃,低于14℃不能開花。大豆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分,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之間。巴西大豆每年11-12月份播種,次年1-2月份開花,2-4月份為灌漿期,4-5月份收獲。(3)讀圖文材料,分析巴西種植大豆的有利條件。(4)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巴西大豆種植面積不斷向熱帶雨林區擴大,使得該地區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請列舉熱帶雨林大面積破壞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答案】(1) 俄羅斯北部被北極圈穿過,地跨北溫帶和北寒帶;巴西被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地處熱帶。(2) 煤 石油 分布在礦產資源產地附近(3) 緯度低,熱量充足;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地勢平坦等。(4) 調節氣候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知識點】巴西概況;巴西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俄羅斯的工農業【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俄羅斯地跨北溫帶和北寒帶,位于中高緯度地區;巴西被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地處熱帶,小部分位于南溫帶,位于中低緯度地區。(2)由圖可知,俄羅斯和巴西共同的能源礦產資源有煤和石油資源。俄羅斯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南部。巴西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兩國的工業區分布都集中分布在礦產資源附近。(3)根據大豆生長習性可知,大豆性喜暖,其種子在10-12℃的環境開始發芽,開花結莢期的適宜溫度為20-28℃,低于14℃不能開花。大豆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分,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之間,對熱量和降水要求較高。巴西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濕潤,降水多,且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豆的種植。(4)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可吸收二氧化碳、提供氧氣、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亞馬孫熱帶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盆地,占地70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的生態效益。一旦破壞了熱帶雨林,將面臨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變暖、調節氣候能力降低等問題。故答案為:(1) 俄羅斯地跨北溫帶和北寒帶,位于中高緯度地區;巴西被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地處熱帶,小部 分位于南溫帶,位于中低緯度地區 (2) 煤;石油資源;都集中分布在礦產資源附近(3) 緯度低,熱量充足;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地勢平坦 (4) 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變暖、調節氣候能力降低【點評】巴西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亞馬孫平原主要未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過于濕熱人口稀少,熱帶草原氣候區海拔較高,氣候較涼爽,人口城市大多分布于此。1 / 1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培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2024七下·潮陽期末)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讀亞洲簡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回歸線穿過亞洲的南部 B.西南與歐洲相連C.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瀕臨四大洋2.下列描述符合亞洲地形特征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B.地勢四周高,中間低C.山脈多分布在南、北兩側 D.平原多分布在大陸的內部3.受亞洲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的流向為( )A.自南向北流 B.自西向東流C.自四周向中部流 D.自中部向四周流4.圖中的亞洲文明古國( )A.均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B.都誕生于大河的沖積平原C.地處中高緯度地區 D.都位于低緯度高原地區(2024七下·潮陽期末)讀“歐洲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關于歐洲氣候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溫帶氣候為主 B.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C.溫差由西向東逐漸減小 D.沒有熱帶氣候6.歐洲的地勢低平,下列環境特征與該地勢特點的關系不大的是(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B.河湖眾多,河網稠密C.河流的流速平緩D.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較其他大洲廣7.下列關于歐洲西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勢低平,以平原為主,河流水流平穩B.氣候具有海洋性C.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組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經濟組織D.瑞典是聞名世界的“鐘表王國”(2024七下·潮陽期末)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一秦嶺站(74°56'S,163°42'E)開站,填補了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秦嶺站是我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個常年考察站,也是新時代我國建成的第一個越冬考察站。下圖示意中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下列有關秦嶺站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中緯度 B.位于南溫帶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西半球9.我國南極科考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A.羅斯海新站 B.中山站 C.長城站 D.昆侖站10.我國在南極的科考站大部分是在1、2月份建立,其原因是( )A.南極寒季,海域封凍,施工車輛能通行B.南極極晝,熱量充足,河流解凍有淡水C.南極的暖季,此時氣溫較高且白晝時間較長D.南極極夜,常見極光,為建站施工人照明(2024七下·潮陽期末)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湖泊,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通,水位季節變化大。洪水期岸邊的樹林被水淹沒,每年的11—12月會有“緣木求魚”景象,即當地人能在湖畔的樹洞里捉到魚。完成下面小題。11.洞里薩湖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12.湄公河的汛期是( )A.11-次年2月 B.2-5月 C.5-9月 D.10-次年1月13.當地人能夠“緣木求魚”,是因為( )A.洪水退去,樹洞魚類存留 B.洪水退去,樹洞外無魚類C.水位上升,樹洞魚餌豐富 D.水位上升,樹洞魚類安全(2024七下·潮陽期末)非洲尖毛草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植被,在長達6個月時間里,以根系生長為主,最長可達28米;雨水充足時,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上瘋長,最高可長至一米六至兩米,成為草地之王.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非洲尖毛草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14.尖毛草可能分布于( )A.① B.② C.③ D.④15.尖毛草在生長根系的時期氣候特征是( )A.溫和濕潤 B.高溫少雨 C.寒冷干燥 D.溫和少雨16.下列有關非洲說法錯誤的是( )A.非洲熱帶氣候面積廣,被稱為“熱帶大陸”B.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C.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亞高原D.非洲海岸線較為平直(2024七下·潮陽期末)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導致圖中①、②兩種氣候類型呈南北狹長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岸線平直 B.緯度位置 C.海陸位置 D.地形地勢18.讀圖可知,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點是( )A.東部都是低緩的丘陵 B.中部都是廣闊的平原C.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 D.南部都是平坦的高原19.下列有關南、北美洲的比較,正確的是( )A.北美洲有面積廣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有熱帶雨林氣候B.兩大洲在高緯度地區都有寒帶C.兩大洲氣候都具有暖濕的特點D.北美洲以溫帶氣候為主,南美洲以寒帶氣候為主(2024七下·潮陽期末)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起點在中國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00公里,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讀中巴經濟走廊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0.瓜達爾港瀕臨( )A.紅海 B.地中海 C.阿拉伯海 D.孟加拉灣21.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后,由瓜達爾港運輸到我國的重要戰略物資是( )A.石油 B.木材 C.鐵礦 D.汽車22.修建“中巴鐵路”需要克服的條件是( )①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 ②途經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③勞動力不足 ④生態環境脆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3.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意義不包括( )A.促進我國與印度洋周邊國家經濟合作B.加強我國對巴基斯坦的控制C.巴基斯坦農產品可以更快輸送到我國市場D.降低我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2024七下·潮陽期末)左圖為埃及農產品分布圖,右圖為法國農產品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4.關于兩國地理位置描述,不正確的是( )A.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 B.兩國共同瀕臨的海域是地中海C.法國地跨東西兩個半球 D.法國全部位于北溫帶25.有關兩國經濟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埃及盛產長絨棉,棉產區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法國主要的糖料作物為甘蔗C.兩國都屬于旅游業發達的國家,旅游資源眾多D.兩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都為水稻26.埃及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原因是( )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②氣候溫暖濕潤③水資源豐富④農業發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七下·潮陽期末)氣候會影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讀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7.可以推斷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的信息是( )A.獨占一塊大陸 B.南回歸線C.古老的動植物 D.后起的發達國家28.塔斯馬尼亞島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濕潤氣候C.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29.根據氣候推測,澳大利亞人口最稀疏、城市最少的地區是( )A.東北部地區 B.東南部地區 C.中部地區 D.西南部地區30.下列關于澳大利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四周被太平洋所環抱 B.地勢中間高、四周低C.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 D.中西部地區沙漠廣布31.(2024七下·潮陽期末)據伊朗媒體2023年3月10日報道稱,經過幾日談判,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北京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并在最多兩個月內重新互相開放大使館。讀西亞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1)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位于① 沿岸。該區域石油豐富,油輪通過② 海峽進入阿拉伯海。(2)沙特阿拉伯河流稀少,被稱為“無流國”,從氣候角度分析其原因。并列舉該地區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3)西亞地區文化差異大,居民大多數信仰 教,少數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4)假如你是聯合國秘書長,請你為西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寶貴的意見。32.(2024七下·潮陽期末)俄羅斯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與原料出口國,與中國經貿合作密切。結合圖文材料,完成題目要求。材料一: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分布圖、巴西礦產資源和工業分布圖。(1)從熱量帶的角度比較俄羅斯和巴西緯度位置的差異。(2)俄羅斯和巴西相同的能源礦產資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俄羅斯和巴西工業分布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材料二: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產區。目前,巴西是我國第一大大豆進口國,該國每年出口到我國的大豆總量占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65%。材料三:巴西熱帶雨林及大豆分布示意圖和資料卡資料卡:大豆的生長習性大豆性喜暖,其種子在10-12°℃的環境開始發芽,開花結英期的適宜溫度為20-28℃,低于14℃不能開花。大豆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分,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之間。巴西大豆每年11-12月份播種,次年1-2月份開花,2-4月份為灌漿期,4-5月份收獲。(3)讀圖文材料,分析巴西種植大豆的有利條件。(4)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巴西大豆種植面積不斷向熱帶雨林區擴大,使得該地區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請列舉熱帶雨林大面積破壞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A3.D4.B【知識點】亞洲不同地區居民生活差異;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地理分區)【解析】【點評】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北部約達北緯81°,南部達南緯11°,經度位置約在東經26°至西經170°之間,范圍廣大,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1.A、北回歸線穿過亞洲的南部,A正確;B、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B錯誤;C、亞洲地跨東西南北半球,主要位于東半球、北半球,C錯誤;D、不瀕臨大西洋,D錯誤。故答案為:A。2.A、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A正確;B、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B錯誤;C、亞洲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C錯誤;D、平原多分布在四周,D錯誤。故答案為:A。3.河流由地勢高處流向地勢低處,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的影響,河流呈放射狀由中間向四周奔流入海,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4.A、亞洲的文明古國均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A錯誤;B、都誕生于大河的沖積平原,B正確;C、在高緯度地區沒有文明古國分布,C錯誤;D、基本上分布在中緯度地區,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5.C6.A7.D【知識點】歐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歐洲西部的位置與范圍【解析】【點評】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經濟發展水平目前仍居各大洲首位。歐洲西部多為經濟發達國家,這里集中了很多工業大國如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它們的生產規模大,工業部門較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其余國家則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的發展有特色的工業部門。5.歐洲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因此氣候以溫帶氣候為主;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自西向東距離大西洋越來越遠,溫差越來越大,從海洋性過渡到大陸性;歐洲主要位于北溫帶,沒有熱帶氣候分布。故答案為:C。6.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河湖眾多,河流流速平緩。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是中南半島的地勢特點。故答案為:A。7.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河湖眾多,河流流速平緩。瑞士手表代表著精密工藝和高品質。故答案為:D。【答案】8.D9.C10.C【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與環境保護【解析】【點評】和北極相比,南極的氣候則更加冰冷,南極洲年平均氣溫為-25℃,為世界最冷的陸地。同時也是世界上風力最強和最多風的地區,降水也十分稀少,在這種環境中,植物難于生長,鳥獸則多以海洋生物為食,其中企鵝則已經是南極洲的象征之一。一到暖季,企鵝就經常會聚集在沿海一帶,這是南極洲極富有代表性的景象。8.由圖可知親領展位于南極圈以南,因此位于高緯度地區;位于南寒帶;圖示為我國南極科考站多處位置,因此秦嶺站位于南半球;由材料可知,秦嶺站的經緯度位置 秦嶺站(74°56'S,163°42'E)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緯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因此163°E位于西半球。故答案為:D。9.極圈內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由題可知,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北,因此長城站沒有極晝極夜。故答案為:C。10.我國位于北半球,南極地區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因此我國南極科考隊赴南極考察最佳時間為12月-次年2月(為我國的冬季),此時為南極地區的暖季,又是極晝時期,便于科考。故答案為:C。【答案】11.B12.C13.A【知識點】東南亞的濕熱的氣候與豐富的物產【解析】【點評】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峽之一。11.根據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洞里薩湖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該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故答案為:B。12.由圖可知,湄公河主要流經中南半島, 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5月至9月是雨季,降水豐沛,河流進入汛期。故答案為:C。13.洞里薩湖區為熱帶季風氣候,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雨季時期湖水上漲,湖面擴大,樹干被淹沒;旱季時,湖泊水位回落,樹洞中未及時隨水退去的魚存留下來。故答案為:A。【答案】14.B15.B16.B【知識點】撒哈拉以南非洲概況(位置和范圍、國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解析】【點評】非洲還是一個“熱帶大陸”,非洲絕大多數的陸地都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赤道在非洲的中部地區穿過,整個非洲幾乎關于赤道南北對稱。這就給非洲的氣候類型帶來了兩個特點,一是非洲的氣候類型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14.非洲氣候關于赤道對稱,圖中氣候①②③④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由材料可知,在長達6個月時間里,以根系生長為主,最長可達28米;雨水充足時,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上瘋長, 最高可長至一米六至兩米,成為草地之王。說明該地區氣候類型有干、濕季之分,為熱帶草原氣候。故答案為:B。15.尖毛草分布于熱帶草原氣候區,在生長根系的時期,降水少,此時為旱季,氣候特點為高溫少雨,B正確;非洲全年高溫。非洲南端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故答案為:B。16.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A正確;非洲位于熱帶和溫帶,沒有寒帶,B錯誤;非洲屋脊是埃塞俄比亞高原,C正確;非洲海岸線較為平直,D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17.D18.C19.A【知識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美洲概況【解析】【點評】美洲大陸是一塊整體,人們在美洲大陸中部中美地峽的狹窄部位開鑿了巴拿馬運河,習慣上以它作為劃分北美洲與南美洲的界線;美洲發展不平衡,美國、加拿大為發達國家,其余均為發展中國家;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組成,山系縱貫美洲大陸西部;北美洲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南美洲熱帶廣布,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是最濕潤的大洲。17.導致圖中①②兩地氣候類型呈南北狹長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勢。 由于美洲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導致圖中①溫帶海洋性氣候、②熱帶沙漠兩種氣候類型僅形成于西部沿海南北狹長地帶。故答案為:D。18.南美洲東部是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中部是高原,西部分布的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南、北美洲東南部都為平坦的平原。故答案為:C。19.北美洲主要位于北溫帶,在大陸內部有面積廣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北部被赤道穿過,有熱帶雨林氣候,A正確;北美洲在高緯度地區有寒帶,南美洲沒有高緯度地區,位于熱帶和南溫帶,缺少寒帶,B錯誤;北美洲有面積廣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氣候有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C錯誤;北美洲以溫帶氣候為主,南美洲以熱帶氣候為主,D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20.C21.A22.C23.B【知識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促進經濟發展:中巴經濟走廊有助于進一步密切和強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巴基斯坦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通過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中巴經濟走廊能夠提升各地互聯互通、增加能源供應和創造就業,惠及全巴民眾。 優化區域優勢:中巴經濟走廊有助于優化巴基斯坦在南亞的區域優勢,促進整個南亞的互聯互通。這不僅能將南亞、中亞、北非、海灣國家等通過經濟、能源領域的合作緊密聯合在一起,形成經濟共振,還能強化巴基斯坦作為橋梁和紐帶連接歐亞及非洲大陸的戰略地位。 能源安全:中巴經濟走廊為中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通過這條走廊,中國能夠縮短和中東的溝通距離,避開傳統咽喉馬六甲海峽和存在主權糾紛的南中國海,把中東石油直接運抵中國西南腹地。 人文交流: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還促進了中巴兩國間的人文交流,包括商貿、物流、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戰略意義: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試點區和示范區,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它不僅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試點區,也是一帶一路戰略成效的示范區,同時還是一帶一路戰略實踐的創新區。20.由圖可知,瓜達爾港南臨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故答案為:C。21.由材料可知,中巴經濟走廊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 瓜達爾港離波斯灣較近,波斯灣石油資源豐富,中東的石油可經該走廊運輸至我國內地,有利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故答案為:A。22.修建中巴鐵路需要克服的條件包括: 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途經高寒(凍土)、缺氧、沙漠地區,施工困難。生態環境脆弱。故答案為:C。23.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意義不包括加強我國對巴基斯坦的控制,而是促進共同發展、優化區域優勢、保障能源安全、促進人文交流和具有戰略意義。故答案為:B。【答案】24.C25.C26.C【知識點】埃及;法國【解析】【點評】尼羅河,全長667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一長河,非洲主河流之父。發源于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一條國際河流。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蘇丹、埃及等7個國家,跨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流域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陸面積的九分之一,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24.由圖可知,埃及地跨亞洲和非洲兩大洲,A正確;埃及位于非洲北部,法國位于歐洲西部南部,都瀕臨地中海,B正確;法國位于歐洲西部,位于東半球,C錯誤;法國位于地中海沿岸,位于北溫帶,D正確。故答案為:C。25.埃及盛產長絨棉,棉產區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尼羅河三角洲,A錯誤。法國主要的糖料作物為甜菜,B錯誤。兩國都屬于旅游業發達的國家,旅游資源眾多,埃及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法國有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C正確。埃及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法國的糧食作物是小麥,D錯誤。故答案為:C。26.尼羅河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這條磅礴巨川為埃及人民提供了幾乎是惟一的地表水源。尼羅河水滋潤著兩岸和三角洲的土地,養育了埃及96%的人口。河谷和三角洲地區是埃及最重要的農業區,主要生產長絨棉、玉米、小麥、水稻以及洋蔥、豆類和水果.埃及人民盛贊尼羅河是哺育他們的“母親河”。法國位于北溫帶,甘蔗為熱帶作物。埃及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法國的糧食作物是小麥。故答案為:C。【答案】27.B28.D29.C30.D【知識點】七大洲;澳大利亞自然環境;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解析】【點評】1.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產國。98%的羊毛都用來出口。而其中60%出口到中國。澳大利亞有人口約2200萬,羊的數量卻達到1.6億頭以上。其實,澳大利亞不只是羊多,牛,馬和其它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很多。可以好不夸張地說:澳洲不僅僅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更是動物的天堂。我到過40多個國家,澳大利亞是城鄉結合的最完美的國家。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能經過綠油油的牧場。雖然這些牧場規模都不大,但卻讓人心曠神怡。2.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礦產品最大的出口國。礦產資源種類超過70種,其中鋁土礦儲量更占世界首位,達世界總儲量的35%。森林覆蓋率也超過了國土面積的20%。3. 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這是因為澳大利亞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動植物。世界有袋類的150多種動物,澳大利亞就占了140多種。其它如考拉,樹熊,鴨嘴獸等都非常古老。還有植物12000多種,其中9000多種是獨有的。27.南北半球的分界線為赤道,赤道以南為南半球,以北為北半球,由圖可知,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的中部,說明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故答案為:B。28.塔斯馬尼亞島的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包括全年溫和,雨量充沛,并且受海洋影響較大。故答案為:D。29.由圖可知,澳大利亞中部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不適合人類居住,是澳大利亞人口最稀疏、城市最少的地區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故答案為:C。30.A、澳大利亞周圍臨印度洋和太平洋,A錯誤;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地勢東西高、中間低,B錯誤;C、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發達國家,C錯誤;D、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中西部地區荒漠廣布,D正確。故答案為:D。31.【答案】(1)波斯灣;霍爾木茲(2)原因: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措施:海水淡化、發展節水農業等。(3)伊斯蘭(4)完善基礎設施,延長石油產業鏈;發展港口運輸、金融、房地產、旅游等非石油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等。【知識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中東人文地理特點(宗教與文化習俗)【解析】【分析】(1)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產油國,出口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以及美國、日本等國家。油輪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阿拉伯海,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海口,有“世界油閥”之稱。(2)沙特阿拉伯的氣候特征決定了其天然水資源匱乏,沙特阿拉伯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但通過技術投入和國際合作,實現了短期內的水資源平衡(如海水淡化,一水多用、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等措施)。然而,深層地下水的不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威脅,仍需長期戰略應對。(3)中東居民的主要人種為阿拉伯人,通用語言為阿拉伯語,屬于白色人種,中東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其中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視為圣地。(4)西亞地區不應局限于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應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如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西亞地區氣候干旱,但可以通過發展節水農業、溫室農業等現代化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自給率。西亞國家之間應加強貿易合作,消除貿易壁壘,降低關稅,促進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動。加強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區域經濟的效率。發展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場,如石油期貨、期權等,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企業可以通過參與金融衍生品市場,對沖油價波動帶來的風險。故答案為:(1)波斯灣;霍爾木茲(2) 原因: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措施:海水淡化、發展節水農業等(3)伊斯蘭(4) 完善基礎設施,延長石油產業鏈;發展港口運輸、金融、房地產、旅游等非石油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 【點評】中東地區位于亞洲西南部和非洲的東北部,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譽為“三洲五海之地”。中東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聯系亞歐非三大洲,連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還有兩個交通咽喉:亞非分界線的蘇伊士運河和亞歐分界線之一的土耳其海峽,戰略位置極其重要。(1)讀圖可知,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位于波斯灣沿岸,該區域石油豐富,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油輪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阿拉伯海,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海口,有“世界油閥”之稱。(2)沙特阿拉伯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河流稀少,被稱為“無流國”,因此該地區水資源匱乏,水資源匱乏的解決措施是海水淡化、一水多用、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等措施。(3)西亞地區文化差異大,居民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教徒為穆斯林,少數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4)西亞地區的經濟,應該朝著經濟多元化發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延長石油產業鏈;發展鋼鐵、煉鋁、電力等非石油產業;大力發展港口運輸、金融、房地產、旅游等服務業;引進外資和技術,提高科技水平;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32.【答案】(1) 俄羅斯北部被北極圈穿過,地跨北溫帶和北寒帶;巴西被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地處熱帶。(2) 煤 石油 分布在礦產資源產地附近(3) 緯度低,熱量充足;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地勢平坦等。(4) 調節氣候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知識點】巴西概況;巴西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俄羅斯的工農業【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俄羅斯地跨北溫帶和北寒帶,位于中高緯度地區;巴西被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地處熱帶,小部分位于南溫帶,位于中低緯度地區。(2)由圖可知,俄羅斯和巴西共同的能源礦產資源有煤和石油資源。俄羅斯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南部。巴西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兩國的工業區分布都集中分布在礦產資源附近。(3)根據大豆生長習性可知,大豆性喜暖,其種子在10-12℃的環境開始發芽,開花結莢期的適宜溫度為20-28℃,低于14℃不能開花。大豆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分,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之間,對熱量和降水要求較高。巴西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濕潤,降水多,且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豆的種植。(4)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可吸收二氧化碳、提供氧氣、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亞馬孫熱帶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盆地,占地70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的生態效益。一旦破壞了熱帶雨林,將面臨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變暖、調節氣候能力降低等問題。故答案為:(1) 俄羅斯地跨北溫帶和北寒帶,位于中高緯度地區;巴西被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地處熱帶,小部 分位于南溫帶,位于中低緯度地區 (2) 煤;石油資源;都集中分布在礦產資源附近(3) 緯度低,熱量充足;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地勢平坦 (4) 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變暖、調節氣候能力降低【點評】巴西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亞馬孫平原主要未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過于濕熱人口稀少,熱帶草原氣候區海拔較高,氣候較涼爽,人口城市大多分布于此。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培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培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