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1.(2025七下·婺城月考)廣州中山醫院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將一只老鼠的肝臟切除,并在肝臟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在藥物的誘導下,最后又長出了新的肝臟.這個從胚胎干細胞變為新肝臟的過程,相當于細胞的( )A.分裂 B.生長C.分化 D.分裂、生長和分化【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解析】【分析】A.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B.新分裂產生的細胞體積很小,需要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并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這就是細胞的生長.細胞不能無限制的生長,細胞長到一定的大小就會進行分裂.CD.細胞分化是指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的過程,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如動物的肌肉組織、上皮組織、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植物的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和輸導組織。【解答】 由分析知道:將一只老鼠的肝臟切除,并在肝臟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在藥物的誘導下,最后又長出了新的肝臟。這個從胚胎干細胞變為新肝臟的過程,相當于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故選D。2.(2025七下·婺城月考)每年火柿豐收季,到西溪采摘柿子已成為杭州人的必選活動。西溪火柿粉糯甘甜,其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下列哪類組織的細胞中( ?。?br/>A. B.C. D.【答案】C【知識點】組織【解析】【分析】(1)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保護組織(保護內部柔嫩部分 )、輸導組織(運輸水、無機鹽、有機物 )、營養組織(儲存營養物質,含有葉綠體的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分生組織(具有很強分裂能力 ) 。營養組織的功能:營養組織的細胞壁薄,液泡較大,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植物的果肉、葉肉等多屬于營養組織,柿子的糖分等營養物質主要儲存于營養組織 。保護組織主要起保護,輸導組織負責運輸,分生組織側重分裂,都不是儲存營養的主要組織 。【解答】A、圖中所示是保護組織,位于表面,具有保護作用,里面不會儲存營養物質,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所示的是輸導組織,具有輸導功能,里面B不會儲存營養物質,故不符合題意。C、圖片所示的是營養組織,儲存大量營養物質,故C符合題意。D、圖片所示的是分生組織,細胞具有分裂能力,里面不會儲存營養物質,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2025七下·婺城月考)美國及挪威的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大腦中的GPS”一組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被稱為網格細胞,它們構成人體四大基本組織中的( )A.神經組織 B.上皮組織 C.肌肉組織 D.結締組織【答案】A【知識點】組織【解析】【分析】 根據構成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的結構及功能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網格細胞是組成大腦的細胞,應該是神經元,有神經元組成的組織為神經組織。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4.(2025七下·婺城月考)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 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當質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其體積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而比值ρ不變,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解答】 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一個定值,即其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定值,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C.將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物質不變,狀態不變,故密度不變,故C錯誤;D.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若其體積增加一倍,質量也增加一倍,即物質的質量m與物質的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確。故選D。5.(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關于生物的結構層次判斷正確的是( ?。?br/>A.熱水燙過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層“皮”屬于上皮組織B.獼猴桃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獼猴桃果實屬于營養器官C.被子植物的根與哺乳動物的心臟屬于同一結構層次D.人的肺與血液同屬于結締組織【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A、熱水燙過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層“皮”屬于保護組織。A錯誤。B、獼猴桃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獼猴桃果實屬于生殖器官。B錯誤。C、被子植物的根與哺乳動物的心臟都是器官,所以屬于同一結構層次。C正確。D、人的肺屬于器官,血液同屬于結締組織。D錯誤。故答案為:C。6.(2025七下·婺城月考)流感和艾滋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D.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包含遺傳物質的內核組成【答案】C【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病毒自身不能繁殖后代,只能利用宿主活細胞內現成代謝系統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質等元件的裝配實現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在寄主細胞內以復制方式增殖。【解答】 A.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生活細胞中,故A正確不合題意;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B正確不合題意;C.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復制,不是出芽生殖,故C錯誤符合題意;D.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包含遺傳物質的內核組成,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7.(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關于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蜻蜓點水”屬于繁殖行為B.家蠶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C.蝴蝶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D.蜻蜓、家蠶和蝴蝶的受精方式都是體內受精【答案】B【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 A.繁殖行為: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為;BC.完全變態發育的過程:卵→幼蟲→蛹→成蟲,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卵→幼蟲→成蟲;D.根據昆蟲的受精方式判斷。【解答】 A.蜻蜓點水是蜻蜓在產卵,是屬于繁殖行為,故A正確不合題意;B.家蠶的發育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過程,是完全變態發育,故B錯誤符合題意;C.蝴蝶是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故C正確不合題意;D.蜻蜓、家蠶和蝴蝶的受精方式都是體內受精,它們個體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圖中四種生物,在細胞結構上不同于其他幾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 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裸露的核質,屬于原核生物,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解答】 A是蘑菇,B是酵母菌,D是霉菌,它們三者都屬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C桿菌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故選C。9.(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關于生殖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馬鈴薯塊莖繁殖屬于無性生殖②果樹嫁接成活的關鍵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③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都屬于鳥類的繁殖行為④“試管嬰兒”的誕生,其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發育的整個過程都在體外完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昆蟲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 (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解答】 ①馬鈴薯的塊莖繁殖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于無性生殖,故①正確。②果樹嫁接成活的關鍵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故②正確。③鳥類的繁殖行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化、育雛幾個過程,故③正確。④“試管嬰兒”的誕生,其受精卵的形成體外完成,胚胎發育在母體的子宮,故④錯誤。那么正確的是①②③。故選A。10.(2025七下·婺城月考)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 )A.大于 60kg B.等于60kg C.小于60Kg D.變為零【答案】B【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解答】 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但是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仍然等于60kg,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向同學陪媽媽去超市買廚房用品,他發現超市中同一品牌 同一種類的醬油,有兩種規格:第一種是袋裝450毫升,售價5元;第二種是瓶裝500克,售價6元。已知袋裝醬油的密度均為1.2克/毫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種包裝的醬油質量相同,袋裝醬油更便宜B.兩種包裝的醬油質量不同,瓶裝醬油更便宜C.兩種包裝的醬油密度相同,袋裝醬油更便宜D.兩種包裝的醬油密度不同,瓶裝醬油更便宜。【答案】C【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同一品牌、同一種類的醬油,密度相同;由密度公式可求兩種規格的質量,再分別求出每kg的錢數,加以比較即可。【解答】 同一品牌、同一種類的醬油,密度相同;即ρ=1.2g/mL=1.2g/cm3,袋裝450mL=450cm3,醬油的質量:m=ρV=1.2g/cm3×450cm3=540g=0.54kg,每kg的錢數:;瓶裝醬油的質量:m'=500g=0.5kg,每kg的錢數:;由以上計算可知,兩種包裝的醬油密度相同,袋裝醬油更便宜。故選C。12.(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①點燃酒精燈,酒精燃燒;②一段時間后蠟燭熔化、掉落;③再過一段時間后火柴燃燒。則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A.①中酒精燃燒屬于物理變化B.②中蠟燭熔化屬于化學變化C.②③的現象能說明所有金屬都具有導熱性這一物理性質D.①③中的現象體現出物質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解析】【分析】 AB.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CD.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解答】 A.①中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B.②中蠟燭熔化,只是狀態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故B錯誤;C.實驗中只有銅這一種金屬,無法得到所有金屬具有導熱性的結論,故C錯誤;D.①中酒精燃燒,③中火柴燃燒,說明物質具有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故D正確。故選D。13.(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為豌豆果實示意圖,豌豆果實開裂時,果皮向內蜷縮,能將種子彈射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由胚珠發育而來的,②是由珠被發育而來的B.豌豆不能依靠自身力傳播種種子C.①和②共同構成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D.圖中5枚種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數量分別是5、5、5【答案】C【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 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①種子是由胚珠發育而來的,②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故A錯誤;B.豌豆能依靠自身力傳播種種子,故B錯誤;C.①果皮和②種子共同構成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故C正確;D.圖中5枚種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數量分別是1、5、5,故D錯誤。故選C。14.(2025七下·婺城月考)“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是偉大的。如圖為女性的生殖系統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其分泌的激素能夠促進女性第一性征的發育B.精卵結合發生在②中,受精卵移入③后開始細胞分裂C.③是子宮,著床是指受精卵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D.懷孕大約38周后,胎兒發育成熟,通過④陰道正常產出【答案】D【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 女性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圖中①是卵巢、②是輸卵管、③是子宮、④是陰道。【解答】 A.①是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它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而不是第一性征的發育,故A錯誤;B.精子和卵細胞在②輸卵管中相遇,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而不是移入③子宮才開始進行細胞分裂,故B錯誤;C.③是子宮,著床是指胚泡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故C錯誤;D.懷孕大約38周后,胎兒發育成熟,胎兒連同胎盤通過④陰道正常產出,該過程為分娩,故D正確。故選D。15.(2025七下·婺城月考)圖甲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圖乙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幼苗細胞的干重和鮮重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種子吸水萌發,其中H由胚軸發育而來B.圖乙中,X曲線表示幼苗細胞有機物(干重)的變化曲線C.圖甲中,種子萌發時,子葉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D.圖乙中,X曲線的 cd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時吸收了水分【答案】C【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 種子萌發時吸入氧氣,把細胞內儲存的大量營養物質逐漸氧化分解,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應種子萌發時生理活動的需要。圖中X表示鮮重,Y表示干重。【解答】 A.圖甲中,菜豆種子是由花中胚珠發育而來的;H是幼葉,是由胚芽發育而來的,故A錯誤;B.圖乙中,大豆在萌發過程中,由于不斷地吸水,因此其鮮重是不斷增加的,所以曲線X表示種子萌發的鮮重,故B錯誤;C.圖甲中,種子萌發時,子葉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故C正確;D.圖乙中,X曲線的ab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大量吸水,cd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故D錯誤。故選:C。16.(2025七下·婺城月考)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下列演示實驗中,涉及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C【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 (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答】 ①金屬盤下水滴變多,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②燒杯中的冰變少,這是冰熔化為水,熔化吸熱;③管中乙醚變多,這是乙醚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④碘錘中碘粒變少,這是碘升華的結果,升華吸熱;綜上所述,①③物態變化是放熱,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7.(2025七下·婺城月考)哈爾濱火爆全國,很多游客在寒冬戶外體驗了“潑水成冰”的奇觀,如圖所示。“潑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氣在極低的溫度下直接變為小冰晶。對此現象表述正確的是(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水蒸氣 B.該過程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固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效果會更好 D.氣溫高于0℃也會出現該現象【答案】C【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再確定吸入還是放熱。【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B.在“潑水成冰”的過程中,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華,故B錯誤;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效果會更好,故C正確;D.氣溫高于0℃,水蒸氣不會凝華,只會液化,不會出現“潑水成冰”的奇觀,故D錯誤。故選C。18.(2025七下·婺城月考)氧氣瓶是儲存和運輸氧氣的容器,氧氣瓶抗壓能力強,不易變形。若隨著氧氣瓶內氧氣不斷被消耗直至耗盡,下列圖像能表示瓶內氧氣的質量或密度與時間關系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首先確定氧氣的質量和體積的變化,再根據密度公式分析密度的變化。【解答】氧氣瓶是封閉的,隨著里面氧氣的不斷使用,則氧氣的質量減小,但是體積不變。根據公式可知,氧氣的密度不斷減小,故①③正確。故選A。19.(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明想用天平稱出20g水,先用正確的方法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如圖甲所示。然后在右盤中增加20g砝碼,接著向燒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A.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向左移動游碼C.用滴管從燒杯中取水 D.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答案】D【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 根據指針的偏轉方向確定分析出水的質量與需要測量水的質量關系,進而分析接下來的操作。【解答】 由圖乙可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表示左盤內水的質量小于20g。由于需要取20g水,因此不能改變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在測量過程中更不能移動平衡螺母,所以只能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0.(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明同學發現陜西大部分人是以面和大米為主食的,于是在學習完質量與密度的章節后,對它們的密度產生了興趣,于是用他家的面和大米進行了測量。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根據測量的結果作出了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面的密度B.面、大米密度之比ρ面: ρ米=3: 2C.質量相同時,面、大米的體積之比D.隨著體積的增加,大米的密度也增加【答案】C【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AB.由質量和體積關系圖像,利用密度公式分別得到面和米的密度,進而得到它們的密度之比;C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體積與密度成反比。【解答】 A.由圖知面的密度,故A錯誤;B.由圖知大米的密度,則ρ面:ρ大米=2:3,故B錯誤;C.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體積與密度成反比,質量相同時,面、大米的體積之比V面:V大米=3:2,故C正確;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故D錯誤。故選C。21.(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為大豆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1、2、3、4組成的結構稱為 ,它是由 發育而來的(填名稱)。(2)平時我們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圖A中豆子的[ ] 發育而來的。【答案】(1)胚;受精卵(2)1;胚軸【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 圖中:1胚軸,2胚芽,3胚根,4子葉,5種皮,6種子,7果皮,根據種子發育的知識解答;(2)大豆種子的結構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子葉和種皮。種皮起保護作用,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根將來發育成根,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胚由2胚芽、1胚軸、3胚根和4子葉組成,它是由花的結構中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2)我們吃的長長的“豆芽”菜主要是連接根和莖的部分,由1胚軸發育來的。22.(2025七下·婺城月考)圖甲是植物花的結構圖,圖乙和圖丙是植物的不同生殖方式。請分析回答:(1)圖甲所示是一朵花的結構簡圖,在圖中④⑤⑥合稱 。(2)圖乙是植物的生殖方式之一,這種生殖方式的優點是 。(3)圖丙植物的生殖過程屬于 生殖。【答案】(1)雌蕊(2)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3)營養【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 一朵完全花的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花開放以后,要經過傳粉和受精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圖中①雌蕊,②雄蕊,③胚珠,④柱頭,⑤花柱,⑥子房,⑦花藥,⑧花絲。(2)根據對嫁接的優點的認識解答。(3) 由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根、葉、莖)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營養生殖。【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 花的結構中④柱頭、⑤花柱、⑥子房共同構成雌蕊。(2)根據圖乙可知,這種植物的生殖方式為嫁接,優點是: 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3)圖丙中植物用牙尖放在培養基上進行繁殖,屬于營養生殖。23.(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是比較歸納昆蟲、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請據圖回答問題:(1)昆蟲有兩種發育方式,其中的家蠶一生要經過受精卵、幼蟲、 、成蟲四個時期。(2)若“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在呼吸器官上的共同點,則“Ⅲ”是 。(3)若“Ⅳ”代表昆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共同特點,則“Ⅳ”是 。【答案】(1)蛹(2)肺(3)卵生【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1)根據完全變態發育的四個環節解答;(2)根據兩棲類和爬行類的呼吸方式解答;(3)根據昆蟲、兩棲動物和爬行類的生殖方式解答。【解答】 (1)昆蟲的發育有兩種方式,其中的家蠶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2)兩棲類和爬行類都用肺呼吸,所以若“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在呼吸器官上的共同點,則“Ⅲ”是肺。(3)昆蟲是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兩種。兩棲動物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爬行動物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所以昆蟲、兩棲動物和爬行類在生殖發育上的共同點是卵生。24.(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是人體皮膚的結構模式圖,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1)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以下哪些組織____(填字母編號)。A.上皮組織 B.保護組織 C.營養組織D.結締組織 E.肌肉組織 F.神經組織(2)由此可以判斷皮膚屬于人體結構中的 層次。【答案】(1)A(2)器官【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1)皮膚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多種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2)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器官。【解答】 (1) 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故選ADEF;(2)皮膚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上皮組織,其內布滿了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血管里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神經屬于神經組織,因此皮膚屬于器官。25.(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學習了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留出“白氣”。請回答:(1)根據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答案】(1)乙(2)A(3)不變【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遇冷容易發生液化;(2)水在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水在沸騰時,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水面破裂開來;(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解答】 (1)白氣是水壺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物態變化為液化;液化放熱,遇冷才容易發生液化,所以房間溫度越低,越容易液化,白氣越多,所以氣溫較高的是乙;(2)水沸騰時,氣泡從下向上氣泡變大,A是沸騰的圖象,B圖是沸騰前的;(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壺內開水的溫度不變。26.(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所示,圖中tA、tB兩點坐標的溫度分別對應是某晶體物質的熔點和沸點,若該晶體物質某一時刻的溫度t【答案】固;凝華【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解析】【分析】 低于熔點是固態,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是液態,高于沸點是氣態;從氣態直接到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解答】 溫度低于熔點時物質是固態,溫度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時物質是液態,溫度高于沸點時物質是氣態,所以在Ⅰ區域是固態,在Ⅱ區域是液態,在Ⅲ區域是氣態;若該晶體物質由Ⅲ區域的狀態直接到Ⅰ區域狀態時,即從氣態直接到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27.(2025七下·婺城月考)同學們觀察到春夏季節交換時,家中墻壁瓷磚上很容易起一層水珠(如圖甲)。查閱資料發現:水珠是因為室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蒸氣剛好液化的溫度稱為露點溫度。如果瓷磚表面的溫度低于露點溫度時,水蒸氣就會液化。當室內水汽含量為50%和80%時,露點溫度與教室內氣溫的關系如圖乙所示。(1)水蒸氣液化時 熱量(選填“吸收”或“釋放”)。(2)如圖乙,當室內氣溫為20℃、水汽含量為80%時,露點溫度約為 。(3)在易起水珠的天氣里,結合圖乙信息,請你提出一種預防家中室內瓷磚上起水珠的一種方法 。【答案】(1)釋放(2)12.5℃(3)可以使用地暖或暖氣片等設備提高室內溫度。【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液化放熱解答;(2)根據圖像確定對應的露點溫度;(3)液化需要放熱,因此水蒸氣需要遇到低溫的物體,只要提高溫度,就能避免出現水珠。【解答】 (1)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物質需要放出熱量,即釋放熱量。(2)觀察圖乙可得,當室內氣溫為20℃、水汽含量為80%時,露點溫度約為 12.5℃。(3)可以使用地暖或暖氣片等設備提高室內溫度,進而提高瓷磚表面的溫度,使得水蒸氣在遇到瓷磚表面時不易液化。2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 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由圖丙可知,當地氣壓 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等于”)(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選填“空氣”或“水蒸氣”)。(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____(填字母)。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答案】(1)小于(2)水蒸氣(3)B【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分析】 (1)根據圖像讀出水的沸點,然后與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比較,從而確定當地氣壓的大小變化;(2)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小;(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B.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小;C.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持續吸熱,而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據此分析。【解答】 (1)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低于100℃,則當地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2)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故B正確;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C正確。故選BC。29.(2025七下·婺城月考)蒲公英花開時,如絮般的花朵絢麗多姿,種子有形似降落傘的冠毛,種臍是其萌發時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種子落地時,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種臍總會觸地。(1)分析圖,蒲公英的花為 (選填“兩性花”或“單性花”)。它的同一朵花中可以將自己的花粉落到自己的雌蕊上,這樣的傳粉方式叫 。(2)科學小組為研究冠毛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以下實驗,請你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實驗步驟 設計要求①準備兩個大小相同的干凈培養皿,分別標為 A、B,選取大小相近、 具有完整胚的活蒲公英種子60顆,經充分浸泡,隨機平分兩組。 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② ,將種子平鋪在培養皿中。 設置對照實驗③將A、B兩個培養皿放置在相同的適宜環境中。 控制實驗條件④每天觀察并記錄種子萌發的數日,然后進行統計分析。 觀察和記錄(3)科學小組進一步實驗:將若干顆粒飽滿的蒲公英種子分成兩組,一組去除冠毛,另一組不做處理,將種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環境中。研究發現:同等條件下,有冠毛的種子萌發率比無冠毛種子的高,請推測這一現象的原因: 。【答案】(1)兩性花;自花傳粉(2)A組的種子保留冠毛、B組的種子去除冠毛。(3)冠毛有利于種子吸水,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①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屬于兩性花;②花粉從藥中散發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稱為傳粉,傳粉分為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2)根據探究目的確定變量,從而設計對照實驗;(3)種臍是蒲公英種子萌發時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①根據圖片可知,蒲公英的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屬于兩性花。②蒲公英的同一朵花中可以將自己的花粉落到自己的雌蕊上,這樣的傳粉方式叫自花傳粉。(2)本實驗研究冠毛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冠毛是變量,因此,步驟②應填A組的種子保留冠毛、B組的種子去除冠毛,將種子平鋪在培養皿中。設置成對照組。(3)有冠毛的種子萌發率比無冠毛種子高的原因是:冠毛有利于種子吸水,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30.(2025七下·婺城月考)開封后的牛奶放置一段時間后還能喝嗎 小科查閱資料發現微生物的活動會將乳糖分解為乳酸,當牛奶中的乳酸含量在0.12%~0.18%時為正常,超過0.18%為變質,為探究開封后牛奶變質的影響因素,小科進行如下實驗:①取甲、乙兩瓶牛奶,打開;②將甲瓶牛奶放置在 20℃的恒溫箱中,將乙瓶牛奶放置在 4℃的恒溫箱中;③間隔一定時間同時從甲、乙兩瓶牛奶中取樣,并測量樣品中的乳酸含量。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小時組別 0 8 16 24 40 80甲 (20℃) 0.15% 0.15% 0.15% 0.15% 0.19% 0.32%乙 (4℃) 0.15% 0.15% 0.15% 0.15% 0.16% 0.22%(1)本實驗中除了用到測量乳酸含量的儀器外,還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 。(2)開封久置24小時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主要是受 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3)根據以上實驗并結合生活經驗,下列關于牛奶的儲存和飲用習慣合理的是____。A.低溫儲存 B.密封保存C.避免微生物污染 D.注意保質期【答案】(1)溫度計和秒表(2)溫度(3)A【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過程確定要測量的物理量,進而確定需要的測量工具;(2)封久置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這是因為微生物 可以分解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乳糖。在常溫下 (20℃),微生物的活動較強,可以將乳糖分解為乳酸;而在低溫下(4℃),微生物的活動較弱,無法完全分解乳糖,據此分析解答;(3)根據牛奶保鮮的方法解答。【解答】 (1)本實驗中除了測量乳酸含量的儀器外,還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秒表計算時間,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牛奶。(2)在常溫下 (20℃),微生物的活動較強,可以將乳糖分解為乳酸;而在低溫下(4℃),微生物的活動較弱,無法完全分解乳糖,因此乳酸含量較低。主要受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3)牛奶的保存和飲用要注意:①低溫保存;②密封保存;③避免微生物污染;④注意保質期。故選ABCD。31.(2025七下·婺城月考)冬日北方經常下起鵝毛大雪,給整個世界都裹上一層銀色,美不勝收。然而,雪后的街道又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不便,環衛工人寒風中晝夜除雪。小明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對“除雪”感興趣,他們對“除雪”展開項目探究。【項目分解】A認識雪的形成;B了解除雪劑清除積雪的原理(1)【項目實施】小明同學說“下雪的時候不覺得怎么冷,而化雪時好像更冷一些。”小組同學的感覺也是這樣的,請你說說化雪更冷的科學依據是: ??;(2)小組同學還發現大雪過后路面結冰,環衛工人會在公路上撒除雪劑,經了解除雪劑就是工業鹽(不能食用),使路面的冰及時熔化、確保了行入和車輛的出行安全。為了弄清其中緣由,小明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做了一組關于冰熔化的實驗。①組裝乙實驗裝置,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加熱一段時間,小明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丁圖中繪制了A圖象;②完成上述實驗后,小明又取了適量淡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再次加熱,得到丁圖中B圖象,再取適量濃度更大一些的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加熱,得到丁圖中C圖象。由以上實驗可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 (選填“升高”“降低”“不變”)。(3)【項目拓展】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戊),則試管內的冰將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4)小組受實驗啟發想制作一個醫用冷藏盒,你認為給盒中藥品降溫最好選用____。A.常用冰塊 B.鹽水結成的冰 C.0℃的水【答案】(1)下雪時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水蒸氣凝華成雪時會放出熱量,因此環境溫度不會太低;雪熔化時吸收熱量,使環境的溫度更加降低,因此化雪時會感到更冷。(2)降低(3)變多(4)B【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凝華放熱和熔化吸熱的知識解答;(2)③根據丁圖讀出鹽水形成的冰塊的熔點,然后與淡水的熔點比較即可;(3)凝固需要的條件:①達到凝固點;②繼續放熱;(4)溫度越低,越容易從外界吸收熱量,從而達到較好的保溫效果。【解答】 (1)“下雪的時候不覺得怎么冷,而化雪時好像更冷一些?!钡脑颍合卵r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水蒸氣凝華成雪時會放出熱量,因此環境溫度不會太低;雪熔化時吸收熱量,使環境的溫度更加降低,因此化雪時會感到更冷。(2)③分析圖丁可知,B淡鹽水制成的碎冰的熔點為-2℃,C濃鹽水制成的碎冰的熔點為-4℃,所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降低。(3) 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試管內的冰的質量將增加 。這是因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而鹽冰水混合物的熔點低于0℃,冰水混合物會向該物質放熱,導致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達到凝固結冰的條件,因此冰的質量會增加 。(4)水在正常情況下凝固點是0℃,鹽水結成的冰凝固點低于0℃,因此鹽水結成的冰塊冷卻效果更好;0℃的水呈液態,放在冷藏盒中容易弄濕醫用物品,所以最好選用鹽水結成的冰給冷藏盒降溫。故選B。32.(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陳通過實驗探究“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器材】200毫升燒杯、100毫升量筒、膠頭滴管。【實驗步驟】①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稱量其總質量;②將燒杯中的部分水轉移至量筒中,稱量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③重復步驟②,獲得多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數據記錄】稱量次數 1 2 3 4 5 向量筒轉移水的總體積(毫升) 0 20 40 60 80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 202 182 162 142 122 (1)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為 克。(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興趣小組還應如何繼續實驗: (請寫出實驗思路,不需寫具體步驟)。(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天平(2)20(3)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同種液體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據此解答;(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換用不同材料多次進行實驗,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數量關系。【解答】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其中體積可由量筒直接讀出,而質量則需要用天平測量;(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即 m=202g-182g=20g;(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應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33.(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金同學在一次探險中偶然發現了一塊形狀極為不規則的礦石,礦石質量為210克。為了進一步研究這塊礦石的密度,小金決定測量它的體積。小金選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測量這塊礦石的體積,步驟分別如下:(1)根據方案甲實驗測得礦石體積為 cm3。(2)小金對于測量礦石的體積進行了圖乙操作,步驟A 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要求是 。(3)請根據實驗結果對方案甲或者方案乙做出評價并說明理由 。(4)請再設計一種方法測量礦石的體積,請簡要說明測量的方法: 。【答案】(1)70(2)能完全浸沒礦石,但不溢出(3)乙方案好,理由為:甲方案在取出礦石時會帶走部分水,使補入的水變多,測量結果比真實值偏大了。(4)①用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②將燒杯內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總;③將礦石放入燒杯內浸沒,待無水流出后,用天平測出此時的總質量m總';④流出水后,剩余水和燒杯的總重量為:m總'-m;礦石排開水的質量:m排=m總-(m總'-m)=m總+m-m總';礦石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 (1)根據甲圖可知,倒入燒杯內水的體積等于石塊的體積;(2)圖乙中,如果水太少,不能浸沒礦石,就無法通過水面的增加量測量石塊的體積。如果放入石塊后有水溢出,那么會導致測出石塊的體積偏小了;(3)注意小安的方案中取出石塊會帶出部分水,據此分析解答;(4)將礦石浸沒在裝滿水的燒杯中,則礦石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用天平測出排開水的質量,利用密度公式計算排開水的體積即可。【解答】 (1)因礦石體積較大,甲方案按如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則該礦石的體積為V=200mL-130mL=70mL=70cm3。(2) 圖乙步驟A 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要求是:能完全浸沒礦石,但不溢出;(3)我乙方案比甲方案好;理由是:甲方案在取出礦石時會帶走部分水,使補入的水變多,測量結果比真實值偏大了。(4)測量方法:①用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②將燒杯內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總;③將礦石放入燒杯內浸沒,待無水流出后,用天平測出此時的總質量m總';④流出水后,剩余水和燒杯的總重量為:m總'-m;礦石排開水的質量:m排=m總-(m總'-m)=m總+m-m總';礦石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34.(2025七下·婺城月考)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因在開創體外受精技術方面做出的貢獻,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試管嬰兒培育過程如圖。(1)“試管嬰兒”發育所需營養是通過臍帶與 從母體獲得。(2)下列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夫婦中,能獲得親生孩子的是____(填字母)。A.丈夫正常、妻子卵巢發育不良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正常C.丈夫正常、妻子的輸卵管阻塞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答案】(1)胚胎(2)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1)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2) 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解答】 (1)“試管嬰兒”發育所需營養是通過臍帶與胎盤從母體獲得。(2)A.丈夫正常雖然能產生精子,但是妻子卵巢發育不良不能產生卵細胞,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A不符合題意。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不能產生精子,雖然妻子正常,能產生卵細胞但是不能正常受精,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B不符合題意。C.丈夫正常,妻子輸卵管阻塞,丈夫的睪丸正常能產生精子,妻子的卵巢正常能產生卵細胞,因此可以能通過此項技術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C符合題意。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失去受精的場所,因此通過該技術,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5.(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紅用一只杯子盛某種液體直至倒滿,測得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求:(1)該杯子的質量 。(2)計算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3)當該杯子裝滿酒精時,杯子和液體的總質量是多少 【答案】(1)解:根據圖片可知,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沒有液體時,質量m=40g,即量杯子的質量。(2)解:根據圖片可知,當體積為20cm3時,液體質量為60g-40g=20g,則液體的密度:。(3)解:由圖象可知,杯子的容積為V1=60cm3時,杯子裝滿酒精時,酒精的體積為V1=60cm3,則酒精的質量:m1=ρV1=0.8g/cm3×60cm3=48g;杯子裝滿酒精時,整個杯子的質量為m總=m+m1=40g+48g=88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杯子的質量就是當液體體積為零時,縱軸上的示數;(2)利用公式可求出液體的密度,注意要減去杯子的質量;(3)根據酒精密度大小,已知體積,可利用公式求出酒精的質量大小,然后求出杯子和酒精的總質量。36.(2025七下·婺城月考)有一只玻璃瓶、水和若干金屬圓珠,小科利用電子天平進行了以下測量:①測出空玻璃瓶的質量;②將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③將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④將測量c中的瓶子灌水至瓶口,測量總質量。各測量數據見電子天平顯示的示數,請根據測量數據計算。(1)玻璃瓶的容積。(2)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3)金屬圓珠的密度【答案】(1)解:將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m1=400g,瓶中水的質量m水=m1-m瓶=400g-100g=300g,那么瓶中水的體積,因瓶中裝滿水,則水的體積即為瓶子容積,即玻璃瓶的容積V=V水=300cm3。(2)解: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m2=700g,則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m圓珠=m2-m瓶=700g-100g=600g。(3)解:此時瓶中水的體積:,金屬圓珠的體積:V圓珠=V水-V水'=300cm3-200cm3=100cm3,金屬圓珠的密度:。【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減去空瓶的質量,即為瓶中水的質量,由密度公式變形求得水的體積即為玻璃瓶的容積;(2)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減去空瓶的質量即為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3)根據此時瓶、金屬圓珠和水的總質量和水的密度求出此時水的體積,再由金屬圓珠和水的總體積減去此時水的體積即為金屬圓珠的體積,再由密度公式便可求出金屬圓珠的密度。1 / 1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1.(2025七下·婺城月考)廣州中山醫院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將一只老鼠的肝臟切除,并在肝臟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在藥物的誘導下,最后又長出了新的肝臟.這個從胚胎干細胞變為新肝臟的過程,相當于細胞的( )A.分裂 B.生長C.分化 D.分裂、生長和分化2.(2025七下·婺城月考)每年火柿豐收季,到西溪采摘柿子已成為杭州人的必選活動。西溪火柿粉糯甘甜,其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下列哪類組織的細胞中( ?。?br/>A. B.C. D.3.(2025七下·婺城月考)美國及挪威的三位科學家因發現了“大腦中的GPS”一組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被稱為網格細胞,它們構成人體四大基本組織中的( )A.神經組織 B.上皮組織 C.肌肉組織 D.結締組織4.(2025七下·婺城月考)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 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5.(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關于生物的結構層次判斷正確的是( ?。?br/>A.熱水燙過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層“皮”屬于上皮組織B.獼猴桃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獼猴桃果實屬于營養器官C.被子植物的根與哺乳動物的心臟屬于同一結構層次D.人的肺與血液同屬于結締組織6.(2025七下·婺城月考)流感和艾滋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D.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包含遺傳物質的內核組成7.(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關于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蜻蜓點水”屬于繁殖行為B.家蠶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C.蝴蝶的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D.蜻蜓、家蠶和蝴蝶的受精方式都是體內受精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圖中四種生物,在細胞結構上不同于其他幾種的是( )A. B.C. D.9.(2025七下·婺城月考)下列關于生殖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馬鈴薯塊莖繁殖屬于無性生殖②果樹嫁接成活的關鍵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③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都屬于鳥類的繁殖行為④“試管嬰兒”的誕生,其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發育的整個過程都在體外完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2025七下·婺城月考)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 )A.大于 60kg B.等于60kg C.小于60Kg D.變為零11.(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向同學陪媽媽去超市買廚房用品,他發現超市中同一品牌 同一種類的醬油,有兩種規格:第一種是袋裝450毫升,售價5元;第二種是瓶裝500克,售價6元。已知袋裝醬油的密度均為1.2克/毫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種包裝的醬油質量相同,袋裝醬油更便宜B.兩種包裝的醬油質量不同,瓶裝醬油更便宜C.兩種包裝的醬油密度相同,袋裝醬油更便宜D.兩種包裝的醬油密度不同,瓶裝醬油更便宜。12.(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①點燃酒精燈,酒精燃燒;②一段時間后蠟燭熔化、掉落;③再過一段時間后火柴燃燒。則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A.①中酒精燃燒屬于物理變化B.②中蠟燭熔化屬于化學變化C.②③的現象能說明所有金屬都具有導熱性這一物理性質D.①③中的現象體現出物質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13.(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為豌豆果實示意圖,豌豆果實開裂時,果皮向內蜷縮,能將種子彈射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由胚珠發育而來的,②是由珠被發育而來的B.豌豆不能依靠自身力傳播種種子C.①和②共同構成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D.圖中5枚種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數量分別是5、5、514.(2025七下·婺城月考)“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是偉大的。如圖為女性的生殖系統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其分泌的激素能夠促進女性第一性征的發育B.精卵結合發生在②中,受精卵移入③后開始細胞分裂C.③是子宮,著床是指受精卵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D.懷孕大約38周后,胎兒發育成熟,通過④陰道正常產出15.(2025七下·婺城月考)圖甲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圖乙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幼苗細胞的干重和鮮重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中,種子吸水萌發,其中H由胚軸發育而來B.圖乙中,X曲線表示幼苗細胞有機物(干重)的變化曲線C.圖甲中,種子萌發時,子葉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D.圖乙中,X曲線的 cd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時吸收了水分16.(2025七下·婺城月考)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下列演示實驗中,涉及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7.(2025七下·婺城月考)哈爾濱火爆全國,很多游客在寒冬戶外體驗了“潑水成冰”的奇觀,如圖所示?!皾娝杀钡脑硎撬魵庠跇O低的溫度下直接變為小冰晶。對此現象表述正確的是(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水蒸氣 B.該過程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固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效果會更好 D.氣溫高于0℃也會出現該現象18.(2025七下·婺城月考)氧氣瓶是儲存和運輸氧氣的容器,氧氣瓶抗壓能力強,不易變形。若隨著氧氣瓶內氧氣不斷被消耗直至耗盡,下列圖像能表示瓶內氧氣的質量或密度與時間關系的是( ?。?br/>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明想用天平稱出20g水,先用正確的方法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如圖甲所示。然后在右盤中增加20g砝碼,接著向燒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A.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向左移動游碼C.用滴管從燒杯中取水 D.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20.(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明同學發現陜西大部分人是以面和大米為主食的,于是在學習完質量與密度的章節后,對它們的密度產生了興趣,于是用他家的面和大米進行了測量。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根據測量的結果作出了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面的密度B.面、大米密度之比ρ面: ρ米=3: 2C.質量相同時,面、大米的體積之比D.隨著體積的增加,大米的密度也增加21.(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為大豆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1、2、3、4組成的結構稱為 ,它是由 發育而來的(填名稱)。(2)平時我們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圖A中豆子的[ ] 發育而來的。22.(2025七下·婺城月考)圖甲是植物花的結構圖,圖乙和圖丙是植物的不同生殖方式。請分析回答:(1)圖甲所示是一朵花的結構簡圖,在圖中④⑤⑥合稱 。(2)圖乙是植物的生殖方式之一,這種生殖方式的優點是 。(3)圖丙植物的生殖過程屬于 生殖。23.(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是比較歸納昆蟲、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請據圖回答問題:(1)昆蟲有兩種發育方式,其中的家蠶一生要經過受精卵、幼蟲、 、成蟲四個時期。(2)若“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在呼吸器官上的共同點,則“Ⅲ”是 。(3)若“Ⅳ”代表昆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共同特點,則“Ⅳ”是 。24.(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是人體皮膚的結構模式圖,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1)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以下哪些組織____(填字母編號)。A.上皮組織 B.保護組織 C.營養組織D.結締組織 E.肌肉組織 F.神經組織(2)由此可以判斷皮膚屬于人體結構中的 層次。25.(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學習了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留出“白氣”。請回答:(1)根據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26.(2025七下·婺城月考)如圖所示,圖中tA、tB兩點坐標的溫度分別對應是某晶體物質的熔點和沸點,若該晶體物質某一時刻的溫度t27.(2025七下·婺城月考)同學們觀察到春夏季節交換時,家中墻壁瓷磚上很容易起一層水珠(如圖甲)。查閱資料發現:水珠是因為室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蒸氣剛好液化的溫度稱為露點溫度。如果瓷磚表面的溫度低于露點溫度時,水蒸氣就會液化。當室內水汽含量為50%和80%時,露點溫度與教室內氣溫的關系如圖乙所示。(1)水蒸氣液化時 熱量(選填“吸收”或“釋放”)。(2)如圖乙,當室內氣溫為20℃、水汽含量為80%時,露點溫度約為 。(3)在易起水珠的天氣里,結合圖乙信息,請你提出一種預防家中室內瓷磚上起水珠的一種方法 。28.(2025七下·婺城月考)在課堂上老師用如圖所示的小紙鍋演示實驗,已知紙在空氣中溫度到達183℃就可以燃燒,酒精燈火焰外焰溫度約520℃,為什么水能燒開而紙鍋不會燃燒呢 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由圖丙可知,當地氣壓 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等于”)(2)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內主要是 (選填“空氣”或“水蒸氣”)。(3)交流評估環節中,同學們提出各自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有____(填字母)。A.組裝器材時若溫度計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下調整,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C.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29.(2025七下·婺城月考)蒲公英花開時,如絮般的花朵絢麗多姿,種子有形似降落傘的冠毛,種臍是其萌發時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種子落地時,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種臍總會觸地。(1)分析圖,蒲公英的花為 (選填“兩性花”或“單性花”)。它的同一朵花中可以將自己的花粉落到自己的雌蕊上,這樣的傳粉方式叫 。(2)科學小組為研究冠毛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以下實驗,請你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實驗步驟 設計要求①準備兩個大小相同的干凈培養皿,分別標為 A、B,選取大小相近、 具有完整胚的活蒲公英種子60顆,經充分浸泡,隨機平分兩組。 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② ,將種子平鋪在培養皿中。 設置對照實驗③將A、B兩個培養皿放置在相同的適宜環境中。 控制實驗條件④每天觀察并記錄種子萌發的數日,然后進行統計分析。 觀察和記錄(3)科學小組進一步實驗:將若干顆粒飽滿的蒲公英種子分成兩組,一組去除冠毛,另一組不做處理,將種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環境中。研究發現:同等條件下,有冠毛的種子萌發率比無冠毛種子的高,請推測這一現象的原因: 。30.(2025七下·婺城月考)開封后的牛奶放置一段時間后還能喝嗎 小科查閱資料發現微生物的活動會將乳糖分解為乳酸,當牛奶中的乳酸含量在0.12%~0.18%時為正常,超過0.18%為變質,為探究開封后牛奶變質的影響因素,小科進行如下實驗:①取甲、乙兩瓶牛奶,打開;②將甲瓶牛奶放置在 20℃的恒溫箱中,將乙瓶牛奶放置在 4℃的恒溫箱中;③間隔一定時間同時從甲、乙兩瓶牛奶中取樣,并測量樣品中的乳酸含量。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小時組別 0 8 16 24 40 80甲 (20℃) 0.15% 0.15% 0.15% 0.15% 0.19% 0.32%乙 (4℃) 0.15% 0.15% 0.15% 0.15% 0.16% 0.22%(1)本實驗中除了用到測量乳酸含量的儀器外,還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 。(2)開封久置24小時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主要是受 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3)根據以上實驗并結合生活經驗,下列關于牛奶的儲存和飲用習慣合理的是____。A.低溫儲存 B.密封保存C.避免微生物污染 D.注意保質期31.(2025七下·婺城月考)冬日北方經常下起鵝毛大雪,給整個世界都裹上一層銀色,美不勝收。然而,雪后的街道又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不便,環衛工人寒風中晝夜除雪。小明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對“除雪”感興趣,他們對“除雪”展開項目探究。【項目分解】A認識雪的形成;B了解除雪劑清除積雪的原理(1)【項目實施】小明同學說“下雪的時候不覺得怎么冷,而化雪時好像更冷一些?!毙〗M同學的感覺也是這樣的,請你說說化雪更冷的科學依據是: ??;(2)小組同學還發現大雪過后路面結冰,環衛工人會在公路上撒除雪劑,經了解除雪劑就是工業鹽(不能食用),使路面的冰及時熔化、確保了行入和車輛的出行安全。為了弄清其中緣由,小明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做了一組關于冰熔化的實驗。①組裝乙實驗裝置,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加熱一段時間,小明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丁圖中繪制了A圖象;②完成上述實驗后,小明又取了適量淡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再次加熱,得到丁圖中B圖象,再取適量濃度更大一些的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加熱,得到丁圖中C圖象。由以上實驗可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 (選填“升高”“降低”“不變”)。(3)【項目拓展】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戊),則試管內的冰將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4)小組受實驗啟發想制作一個醫用冷藏盒,你認為給盒中藥品降溫最好選用____。A.常用冰塊 B.鹽水結成的冰 C.0℃的水32.(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陳通過實驗探究“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器材】200毫升燒杯、100毫升量筒、膠頭滴管。【實驗步驟】①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稱量其總質量;②將燒杯中的部分水轉移至量筒中,稱量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③重復步驟②,獲得多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數據記錄】稱量次數 1 2 3 4 5 向量筒轉移水的總體積(毫升) 0 20 40 60 80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 202 182 162 142 122 (1)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為 克。(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興趣小組還應如何繼續實驗: (請寫出實驗思路,不需寫具體步驟)。(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3.(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金同學在一次探險中偶然發現了一塊形狀極為不規則的礦石,礦石質量為210克。為了進一步研究這塊礦石的密度,小金決定測量它的體積。小金選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測量這塊礦石的體積,步驟分別如下:(1)根據方案甲實驗測得礦石體積為 cm3。(2)小金對于測量礦石的體積進行了圖乙操作,步驟A 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要求是 。(3)請根據實驗結果對方案甲或者方案乙做出評價并說明理由 。(4)請再設計一種方法測量礦石的體積,請簡要說明測量的方法: 。34.(2025七下·婺城月考)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因在開創體外受精技術方面做出的貢獻,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試管嬰兒培育過程如圖。(1)“試管嬰兒”發育所需營養是通過臍帶與 從母體獲得。(2)下列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夫婦中,能獲得親生孩子的是____(填字母)。A.丈夫正常、妻子卵巢發育不良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正常C.丈夫正常、妻子的輸卵管阻塞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35.(2025七下·婺城月考)小紅用一只杯子盛某種液體直至倒滿,測得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杯子的總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求:(1)該杯子的質量 。(2)計算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3)當該杯子裝滿酒精時,杯子和液體的總質量是多少 36.(2025七下·婺城月考)有一只玻璃瓶、水和若干金屬圓珠,小科利用電子天平進行了以下測量:①測出空玻璃瓶的質量;②將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③將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④將測量c中的瓶子灌水至瓶口,測量總質量。各測量數據見電子天平顯示的示數,請根據測量數據計算。(1)玻璃瓶的容積。(2)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3)金屬圓珠的密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解析】【分析】A.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B.新分裂產生的細胞體積很小,需要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并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這就是細胞的生長.細胞不能無限制的生長,細胞長到一定的大小就會進行分裂.CD.細胞分化是指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的過程,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如動物的肌肉組織、上皮組織、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植物的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和輸導組織。【解答】 由分析知道:將一只老鼠的肝臟切除,并在肝臟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在藥物的誘導下,最后又長出了新的肝臟。這個從胚胎干細胞變為新肝臟的過程,相當于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故選D。2.【答案】C【知識點】組織【解析】【分析】(1)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保護組織(保護內部柔嫩部分 )、輸導組織(運輸水、無機鹽、有機物 )、營養組織(儲存營養物質,含有葉綠體的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分生組織(具有很強分裂能力 ) 。營養組織的功能:營養組織的細胞壁薄,液泡較大,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植物的果肉、葉肉等多屬于營養組織,柿子的糖分等營養物質主要儲存于營養組織 。保護組織主要起保護,輸導組織負責運輸,分生組織側重分裂,都不是儲存營養的主要組織 。【解答】A、圖中所示是保護組織,位于表面,具有保護作用,里面不會儲存營養物質,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所示的是輸導組織,具有輸導功能,里面B不會儲存營養物質,故不符合題意。C、圖片所示的是營養組織,儲存大量營養物質,故C符合題意。D、圖片所示的是分生組織,細胞具有分裂能力,里面不會儲存營養物質,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答案】A【知識點】組織【解析】【分析】 根據構成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的結構及功能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網格細胞是組成大腦的細胞,應該是神經元,有神經元組成的組織為神經組織。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4.【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定值,當質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其體積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而比值ρ不變,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解答】 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密度是一個定值,即其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定值,即物質的密度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有關,與其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錯誤;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C.將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物質不變,狀態不變,故密度不變,故C錯誤;D.同種物質的質量m跟它的體積V成正比,若其體積增加一倍,質量也增加一倍,即物質的質量m與物質的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故D正確。故選D。5.【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A、熱水燙過的番茄表面撕下的一層“皮”屬于保護組織。A錯誤。B、獼猴桃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獼猴桃果實屬于生殖器官。B錯誤。C、被子植物的根與哺乳動物的心臟都是器官,所以屬于同一結構層次。C正確。D、人的肺屬于器官,血液同屬于結締組織。D錯誤。故答案為:C。6.【答案】C【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病毒自身不能繁殖后代,只能利用宿主活細胞內現成代謝系統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質等元件的裝配實現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在寄主細胞內以復制方式增殖。【解答】 A.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生活細胞中,故A正確不合題意;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B正確不合題意;C.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復制,不是出芽生殖,故C錯誤符合題意;D.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包含遺傳物質的內核組成,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7.【答案】B【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 A.繁殖行為: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為;BC.完全變態發育的過程:卵→幼蟲→蛹→成蟲,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卵→幼蟲→成蟲;D.根據昆蟲的受精方式判斷。【解答】 A.蜻蜓點水是蜻蜓在產卵,是屬于繁殖行為,故A正確不合題意;B.家蠶的發育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過程,是完全變態發育,故B錯誤符合題意;C.蝴蝶是完全變態發育,發育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故C正確不合題意;D.蜻蜓、家蠶和蝴蝶的受精方式都是體內受精,它們個體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8.【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 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裸露的核質,屬于原核生物,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解答】 A是蘑菇,B是酵母菌,D是霉菌,它們三者都屬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C桿菌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合題意。故選C。9.【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昆蟲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 (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等。【解答】 ①馬鈴薯的塊莖繁殖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于無性生殖,故①正確。②果樹嫁接成活的關鍵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故②正確。③鳥類的繁殖行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化、育雛幾個過程,故③正確。④“試管嬰兒”的誕生,其受精卵的形成體外完成,胚胎發育在母體的子宮,故④錯誤。那么正確的是①②③。故選A。10.【答案】B【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解答】 地球上質量為60kg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可以輕松“飄”來“飄”去,但是在空間站中該航天員的質量仍然等于60kg,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答案】C【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同一品牌、同一種類的醬油,密度相同;由密度公式可求兩種規格的質量,再分別求出每kg的錢數,加以比較即可。【解答】 同一品牌、同一種類的醬油,密度相同;即ρ=1.2g/mL=1.2g/cm3,袋裝450mL=450cm3,醬油的質量:m=ρV=1.2g/cm3×450cm3=540g=0.54kg,每kg的錢數:;瓶裝醬油的質量:m'=500g=0.5kg,每kg的錢數:;由以上計算可知,兩種包裝的醬油密度相同,袋裝醬油更便宜。故選C。12.【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解析】【分析】 AB.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CD.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解答】 A.①中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B.②中蠟燭熔化,只是狀態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為物理變化,故B錯誤;C.實驗中只有銅這一種金屬,無法得到所有金屬具有導熱性的結論,故C錯誤;D.①中酒精燃燒,③中火柴燃燒,說明物質具有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故D正確。故選D。13.【答案】C【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 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①種子是由胚珠發育而來的,②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故A錯誤;B.豌豆能依靠自身力傳播種種子,故B錯誤;C.①果皮和②種子共同構成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故C正確;D.圖中5枚種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數量分別是1、5、5,故D錯誤。故選C。14.【答案】D【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 女性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圖中①是卵巢、②是輸卵管、③是子宮、④是陰道。【解答】 A.①是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它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而不是第一性征的發育,故A錯誤;B.精子和卵細胞在②輸卵管中相遇,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而不是移入③子宮才開始進行細胞分裂,故B錯誤;C.③是子宮,著床是指胚泡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故C錯誤;D.懷孕大約38周后,胎兒發育成熟,胎兒連同胎盤通過④陰道正常產出,該過程為分娩,故D正確。故選D。15.【答案】C【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 種子萌發時吸入氧氣,把細胞內儲存的大量營養物質逐漸氧化分解,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應種子萌發時生理活動的需要。圖中X表示鮮重,Y表示干重。【解答】 A.圖甲中,菜豆種子是由花中胚珠發育而來的;H是幼葉,是由胚芽發育而來的,故A錯誤;B.圖乙中,大豆在萌發過程中,由于不斷地吸水,因此其鮮重是不斷增加的,所以曲線X表示種子萌發的鮮重,故B錯誤;C.圖甲中,種子萌發時,子葉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故C正確;D.圖乙中,X曲線的ab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大量吸水,cd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故D錯誤。故選:C。16.【答案】C【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 (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答】 ①金屬盤下水滴變多,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②燒杯中的冰變少,這是冰熔化為水,熔化吸熱;③管中乙醚變多,這是乙醚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④碘錘中碘粒變少,這是碘升華的結果,升華吸熱;綜上所述,①③物態變化是放熱,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7.【答案】C【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再確定吸入還是放熱。【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B.在“潑水成冰”的過程中,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華,故B錯誤;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效果會更好,故C正確;D.氣溫高于0℃,水蒸氣不會凝華,只會液化,不會出現“潑水成冰”的奇觀,故D錯誤。故選C。18.【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首先確定氧氣的質量和體積的變化,再根據密度公式分析密度的變化。【解答】氧氣瓶是封閉的,隨著里面氧氣的不斷使用,則氧氣的質量減小,但是體積不變。根據公式可知,氧氣的密度不斷減小,故①③正確。故選A。19.【答案】D【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 根據指針的偏轉方向確定分析出水的質量與需要測量水的質量關系,進而分析接下來的操作。【解答】 由圖乙可知,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表示左盤內水的質量小于20g。由于需要取20g水,因此不能改變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在測量過程中更不能移動平衡螺母,所以只能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0.【答案】C【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AB.由質量和體積關系圖像,利用密度公式分別得到面和米的密度,進而得到它們的密度之比;C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體積與密度成反比。【解答】 A.由圖知面的密度,故A錯誤;B.由圖知大米的密度,則ρ面:ρ大米=2:3,故B錯誤;C.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體積與密度成反比,質量相同時,面、大米的體積之比V面:V大米=3:2,故C正確;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故D錯誤。故選C。21.【答案】(1)胚;受精卵(2)1;胚軸【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 圖中:1胚軸,2胚芽,3胚根,4子葉,5種皮,6種子,7果皮,根據種子發育的知識解答;(2)大豆種子的結構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子葉和種皮。種皮起保護作用,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根將來發育成根,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解答】 (1)根據圖片可知,胚由2胚芽、1胚軸、3胚根和4子葉組成,它是由花的結構中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2)我們吃的長長的“豆芽”菜主要是連接根和莖的部分,由1胚軸發育來的。22.【答案】(1)雌蕊(2)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3)營養【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 一朵完全花的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花開放以后,要經過傳粉和受精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圖中①雌蕊,②雄蕊,③胚珠,④柱頭,⑤花柱,⑥子房,⑦花藥,⑧花絲。(2)根據對嫁接的優點的認識解答。(3) 由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根、葉、莖)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營養生殖。【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 花的結構中④柱頭、⑤花柱、⑥子房共同構成雌蕊。(2)根據圖乙可知,這種植物的生殖方式為嫁接,優點是: 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3)圖丙中植物用牙尖放在培養基上進行繁殖,屬于營養生殖。23.【答案】(1)蛹(2)肺(3)卵生【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1)根據完全變態發育的四個環節解答;(2)根據兩棲類和爬行類的呼吸方式解答;(3)根據昆蟲、兩棲動物和爬行類的生殖方式解答。【解答】 (1)昆蟲的發育有兩種方式,其中的家蠶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2)兩棲類和爬行類都用肺呼吸,所以若“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在呼吸器官上的共同點,則“Ⅲ”是肺。(3)昆蟲是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兩種。兩棲動物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爬行動物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所以昆蟲、兩棲動物和爬行類在生殖發育上的共同點是卵生。24.【答案】(1)A(2)器官【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1)皮膚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多種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2)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器官。【解答】 (1) 在人的皮膚結構中,分布著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故選ADEF;(2)皮膚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細胞構成的,屬于上皮組織,其內布滿了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血管里的血液屬于結締組織,神經屬于神經組織,因此皮膚屬于器官。25.【答案】(1)乙(2)A(3)不變【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遇冷容易發生液化;(2)水在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水在沸騰時,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水面破裂開來;(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解答】 (1)白氣是水壺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物態變化為液化;液化放熱,遇冷才容易發生液化,所以房間溫度越低,越容易液化,白氣越多,所以氣溫較高的是乙;(2)水沸騰時,氣泡從下向上氣泡變大,A是沸騰的圖象,B圖是沸騰前的;(3)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壺內開水的溫度不變。26.【答案】固;凝華【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解析】【分析】 低于熔點是固態,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是液態,高于沸點是氣態;從氣態直接到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解答】 溫度低于熔點時物質是固態,溫度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時物質是液態,溫度高于沸點時物質是氣態,所以在Ⅰ區域是固態,在Ⅱ區域是液態,在Ⅲ區域是氣態;若該晶體物質由Ⅲ區域的狀態直接到Ⅰ區域狀態時,即從氣態直接到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27.【答案】(1)釋放(2)12.5℃(3)可以使用地暖或暖氣片等設備提高室內溫度。【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液化放熱解答;(2)根據圖像確定對應的露點溫度;(3)液化需要放熱,因此水蒸氣需要遇到低溫的物體,只要提高溫度,就能避免出現水珠。【解答】 (1)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物質需要放出熱量,即釋放熱量。(2)觀察圖乙可得,當室內氣溫為20℃、水汽含量為80%時,露點溫度約為 12.5℃。(3)可以使用地暖或暖氣片等設備提高室內溫度,進而提高瓷磚表面的溫度,使得水蒸氣在遇到瓷磚表面時不易液化。28.【答案】(1)小于(2)水蒸氣(3)B【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分析】 (1)根據圖像讀出水的沸點,然后與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比較,從而確定當地氣壓的大小變化;(2)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因為溫度降低,氣泡里面的水蒸氣液化進入水中,使氣泡逐漸變小;(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B.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水的初溫、水量多少、火焰大??;C.水沸騰時溫度不變,持續吸熱,而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據此分析。【解答】 (1)如圖丙所示,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低于100℃,則當地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2)水沸騰后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所以氣泡內是水蒸氣;(3)A.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需要先確定石棉網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裝實驗器材,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部,圖乙中應將B處向上調整,故A錯誤;B.用初溫較高的水做實驗,可以縮短沸騰前的加熱時間,故B正確;C.紙鍋燒水實驗中,紙鍋不會燃燒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183℃,且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C正確。故選BC。29.【答案】(1)兩性花;自花傳粉(2)A組的種子保留冠毛、B組的種子去除冠毛。(3)冠毛有利于種子吸水,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①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屬于兩性花;②花粉從藥中散發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稱為傳粉,傳粉分為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2)根據探究目的確定變量,從而設計對照實驗;(3)種臍是蒲公英種子萌發時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1)①根據圖片可知,蒲公英的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屬于兩性花。②蒲公英的同一朵花中可以將自己的花粉落到自己的雌蕊上,這樣的傳粉方式叫自花傳粉。(2)本實驗研究冠毛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冠毛是變量,因此,步驟②應填A組的種子保留冠毛、B組的種子去除冠毛,將種子平鋪在培養皿中。設置成對照組。(3)有冠毛的種子萌發率比無冠毛種子高的原因是:冠毛有利于種子吸水,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30.【答案】(1)溫度計和秒表(2)溫度(3)A【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分析】(1)根據探究過程確定要測量的物理量,進而確定需要的測量工具;(2)封久置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這是因為微生物 可以分解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乳糖。在常溫下 (20℃),微生物的活動較強,可以將乳糖分解為乳酸;而在低溫下(4℃),微生物的活動較弱,無法完全分解乳糖,據此分析解答;(3)根據牛奶保鮮的方法解答。【解答】 (1)本實驗中除了測量乳酸含量的儀器外,還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秒表計算時間,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牛奶。(2)在常溫下 (20℃),微生物的活動較強,可以將乳糖分解為乳酸;而在低溫下(4℃),微生物的活動較弱,無法完全分解乳糖,因此乳酸含量較低。主要受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3)牛奶的保存和飲用要注意:①低溫保存;②密封保存;③避免微生物污染;④注意保質期。故選ABCD。31.【答案】(1)下雪時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水蒸氣凝華成雪時會放出熱量,因此環境溫度不會太低;雪熔化時吸收熱量,使環境的溫度更加降低,因此化雪時會感到更冷。(2)降低(3)變多(4)B【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解析】【分析】(1)根據凝華放熱和熔化吸熱的知識解答;(2)③根據丁圖讀出鹽水形成的冰塊的熔點,然后與淡水的熔點比較即可;(3)凝固需要的條件:①達到凝固點;②繼續放熱;(4)溫度越低,越容易從外界吸收熱量,從而達到較好的保溫效果。【解答】 (1)“下雪的時候不覺得怎么冷,而化雪時好像更冷一些?!钡脑颍合卵r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水蒸氣凝華成雪時會放出熱量,因此環境溫度不會太低;雪熔化時吸收熱量,使環境的溫度更加降低,因此化雪時會感到更冷。(2)③分析圖丁可知,B淡鹽水制成的碎冰的熔點為-2℃,C濃鹽水制成的碎冰的熔點為-4℃,所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降低。(3) 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試管內的冰的質量將增加 。這是因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而鹽冰水混合物的熔點低于0℃,冰水混合物會向該物質放熱,導致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達到凝固結冰的條件,因此冰的質量會增加 。(4)水在正常情況下凝固點是0℃,鹽水結成的冰凝固點低于0℃,因此鹽水結成的冰塊冷卻效果更好;0℃的水呈液態,放在冷藏盒中容易弄濕醫用物品,所以最好選用鹽水結成的冰給冷藏盒降溫。故選B。32.【答案】(1)天平(2)20(3)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同種液體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據此解答;(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換用不同材料多次進行實驗,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數量關系。【解答】 (1)根據實驗目的“同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質量和體積,其中體積可由量筒直接讀出,而質量則需要用天平測量;(2)第2次稱量時,燒杯中倒出水的質量等于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減去燒杯和剩余水的總質量,即 m=202g-182g=20g;(3)為了使結論更具普遍性,應換用不同種類的液體進行實驗;(4)實驗改進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33.【答案】(1)70(2)能完全浸沒礦石,但不溢出(3)乙方案好,理由為:甲方案在取出礦石時會帶走部分水,使補入的水變多,測量結果比真實值偏大了。(4)①用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②將燒杯內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總;③將礦石放入燒杯內浸沒,待無水流出后,用天平測出此時的總質量m總';④流出水后,剩余水和燒杯的總重量為:m總'-m;礦石排開水的質量:m排=m總-(m總'-m)=m總+m-m總';礦石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 (1)根據甲圖可知,倒入燒杯內水的體積等于石塊的體積;(2)圖乙中,如果水太少,不能浸沒礦石,就無法通過水面的增加量測量石塊的體積。如果放入石塊后有水溢出,那么會導致測出石塊的體積偏小了;(3)注意小安的方案中取出石塊會帶出部分水,據此分析解答;(4)將礦石浸沒在裝滿水的燒杯中,則礦石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用天平測出排開水的質量,利用密度公式計算排開水的體積即可。【解答】 (1)因礦石體積較大,甲方案按如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則該礦石的體積為V=200mL-130mL=70mL=70cm3。(2) 圖乙步驟A 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要求是:能完全浸沒礦石,但不溢出;(3)我乙方案比甲方案好;理由是:甲方案在取出礦石時會帶走部分水,使補入的水變多,測量結果比真實值偏大了。(4)測量方法:①用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②將燒杯內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總;③將礦石放入燒杯內浸沒,待無水流出后,用天平測出此時的總質量m總';④流出水后,剩余水和燒杯的總重量為:m總'-m;礦石排開水的質量:m排=m總-(m總'-m)=m總+m-m總';礦石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34.【答案】(1)胚胎(2)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1)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2) 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解答】 (1)“試管嬰兒”發育所需營養是通過臍帶與胎盤從母體獲得。(2)A.丈夫正常雖然能產生精子,但是妻子卵巢發育不良不能產生卵細胞,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A不符合題意。B.丈夫睪丸發育不良,不能產生精子,雖然妻子正常,能產生卵細胞但是不能正常受精,因此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B不符合題意。C.丈夫正常,妻子輸卵管阻塞,丈夫的睪丸正常能產生精子,妻子的卵巢正常能產生卵細胞,因此可以能通過此項技術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C符合題意。D.丈夫睪丸發育不良,妻子輸卵管堵塞失去受精的場所,因此通過該技術,不能獲得自己親生孩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5.【答案】(1)解:根據圖片可知,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沒有液體時,質量m=40g,即量杯子的質量。(2)解:根據圖片可知,當體積為20cm3時,液體質量為60g-40g=20g,則液體的密度:。(3)解:由圖象可知,杯子的容積為V1=60cm3時,杯子裝滿酒精時,酒精的體積為V1=60cm3,則酒精的質量:m1=ρV1=0.8g/cm3×60cm3=48g;杯子裝滿酒精時,整個杯子的質量為m總=m+m1=40g+48g=88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杯子的質量就是當液體體積為零時,縱軸上的示數;(2)利用公式可求出液體的密度,注意要減去杯子的質量;(3)根據酒精密度大小,已知體積,可利用公式求出酒精的質量大小,然后求出杯子和酒精的總質量。36.【答案】(1)解:將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m1=400g,瓶中水的質量m水=m1-m瓶=400g-100g=300g,那么瓶中水的體積,因瓶中裝滿水,則水的體積即為瓶子容積,即玻璃瓶的容積V=V水=300cm3。(2)解: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m2=700g,則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m圓珠=m2-m瓶=700g-100g=600g。(3)解:此時瓶中水的體積:,金屬圓珠的體積:V圓珠=V水-V水'=300cm3-200cm3=100cm3,金屬圓珠的密度:。【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空玻璃瓶裝滿水,測量總質量減去空瓶的質量,即為瓶中水的質量,由密度公式變形求得水的體積即為玻璃瓶的容積;(2)空玻璃瓶裝入一些金屬圓珠,測量總質量減去空瓶的質量即為瓶中金屬圓珠的質量;(3)根據此時瓶、金屬圓珠和水的總質量和水的密度求出此時水的體積,再由金屬圓珠和水的總體積減去此時水的體積即為金屬圓珠的體積,再由密度公式便可求出金屬圓珠的密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南苑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檢測(一)(第1章和第3章)(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